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电和磁测试卷(B)(无答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电和磁测试卷(B)(无答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电和磁测试卷(B)(无答案)浙教版

第四章电和磁测试卷(B)(考试时间90

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将小钢条的一端A靠近磁针N极时,互相吸引,将小钢条的另一端B靠近磁针N极时,也互相吸引,下面哪种说法正确的是?()

A.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北极

B.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南极

C.小钢条没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描绘磁现象的各图中,哪个是错误的?()

3.有关磁感线,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立体形的,每条磁感线互不相交

B.磁场强的地方磁感线最密,弱的地方磁感线疏

C.磁感线只有曲线

D.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4.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和物体ab相互吸引,则正确的说法是()A.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N极

B.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S极

C.ab可能是磁铁,且a端是S极

D.ab仅是一块铁,而不是磁铁

5.用电磁继电器来操纵高电压、强电流的开关,其主要作用是()

A.节约用电B.操作简单

C.保护用电器D.避免危险

6.使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位置互换的办法是()

A.把线圈的匝数增加一倍 B.改变电流方向

C.把电流强度减少一半 D.把螺线管中的铁芯抽出来

7.如右图所示,在把钢棒乙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如果乙位于甲的一

端时二者相互吸引,位于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只有甲是磁体 B.甲和乙一定都是磁体

C.只有乙是磁体 D.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磁体

8..下述各种情况中,能够产生感生电流的是()

A.一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顺着磁力线运动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静止在磁场中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出磁力线运动

9.在某电路中,需要临时接入一只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为安全起见,同时也将保险丝接入电路,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接法应该是()

10.照明电路中安装闸刀开关的作用是()

A.便于统一管理

B.使检修电路方便

C.能够同时控制所有用电器的工作情况

D.一旦发生事故,能自动切断电路

11.有关如图装置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根据其可制成电动机

B.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根据其可制成发电机

C.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根据其可制成电动机

D.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根据其可制成发电机

12.如图所示是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的

几种用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丙和丁

D.乙和丙

13.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灯突然全部熄灭,说明电路中()

A.电路原来是断路

B.插头处短路

C.台灯灯丝断了

D.台灯接线处短路

14.正确安装三孔插座时,接地线的应该是()

A.左孔

B.右孔

C.上孔

D.外壳

15.当有人触电或电器着火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立即用手将触电着拉离电源线

A.立即用剪刀将电线剪断

B.用电器着火时,迅速用水将火扑灭

D.立即切断电源开关,或用绝缘物将电线挑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6.当两个磁体的S极相互靠近时,它们将互相_____,当一个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磁体的S极时,它们将互相_____.

17.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磁性,要

确定哪根磁棒有磁性,某同学用一根钢棒的一端去接触另一根钢

棒的中间部分,如右图所示,若两根棒互相吸引,可以断定______

钢棒有磁性,若两根钢棒互相不吸引,可以断定______钢棒有磁

性.

18。水平桌面上有一静止的铁块,当一条形磁铁沿竖直方

向逐渐靠近铁块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铁块受到

的重力将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应将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P向_____端移动.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

20.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

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不

仅跟______的方向有关,而且跟______的方向有关.

21.要使直流电动机的线圈持续转动,必须设法使线圈一到______位置,就自动地改变线圈里的______ ,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装置叫做______.

22.交流发电机是将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的机器,它是利用____ _的原理制成的.

23.在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什么有关系时,一位同学做了如图(a)、(b)、(c)的三个实验。图中AB表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导线上的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F表示导线受力的方向,S、N表示蹄形磁铁的南北极。

(1)通过实验(a)和(b)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方向有关。(2)通过实验(a)和(c)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

方向有关。

24.照明电路中的电能表的作用是_____ ,闸刀开关的作用是_____ ,安装时进户线应先接到_____上.

25.保险丝是_____联在电路中的,它的作用是_____ .选用保险丝时,应该使它的额定电流_____或_____电路中最大的正常工作电流.

2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_____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动力线路的电压是_____._____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三、实验设计、探究题(第27、28、30题3分,第29题6分,第31题10分,共25分)27.如右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标出磁感

线的方向、电磁铁磁极的极性、导线中的电流的方向及电源

的正负极.

28.如右图中,小磁针静止在马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请你

在图中画出磁铁的磁极和磁感应线的大致形状。.

29.在说明直流电动机原理的实验中,

(1)应仔细观察,弄清的工作过程;

(2)为了改变电流的大小,电路中可以增加;

(3)为了观察线圈的转动方向、转速大小,我们可以分别改变

、和来进行观察。

30.为了安全用电,请你将开关、插座、保险盒填入图中所示照明电路的空缺处

31.如图是一种火警报警器原理图。正常工作时,

灯亮,电铃(填响或不响);当发生火警时,

灯亮,电铃,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试说明这

种火警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

八年级下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 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免费专享]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电和磁 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磁体周围磁 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 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关系可 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 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部件,它使直流电 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1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从而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杯底有少量食盐结晶出来,此时,杯中的盐水() A.各部分一样咸B.下面的淡,上面的咸 C.上面的淡,下面的咸D.咸淡分布情况是不确定的 2.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用电器是() A.100瓦灯泡B.普通石英钟C.40英寸液晶电视机D.1.5匹空调 3.在下列所列举的各种事例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5.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C.受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6.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A.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 B.小偷看到警察就跑——非条件反射 C.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D.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7.春季,樱桃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听说樱桃上市而分泌唾液B.吃着樱桃感觉酸而分泌唾液 C.看到樱桃而分泌唾液D.看到“樱桃”两字而分泌唾液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L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L 逐渐变暗,应选择哪种接法() A.M接A,N接B B.M接C,N接B C.M接A,N接D D.M接C,N接D 9.读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0.选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4只雄性小狗,甲小狗不做处理,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3种激素的含量如表(单位:mg/100 mL),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上述四只狗中,行为呆笨、身体发育停止的是() A.乙狗B.丙狗C.丁狗D.乙、丙、丁三只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0 ℃,最低气温2 ℃,空气质量等级优,请回答: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10℃,出现的时间应在__________左右。 (2)北京市寒风刺骨之时海南岛却温暖如春,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 12.大枣中维生素含量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种植户经常在枣的盛花期喷施赤霉素药液,这样可以提高产量。 (1)在枣的盛花期喷施赤霉素药液,赤霉素起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 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49 B.18 C.66 D.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 P 3 O 10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 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 P 3 O 10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 O 2 )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 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 O +7O 2 =2 FeSO 4 +2 H 2 SO 4 据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A为原子序数 B.B为元素名称 C.C为元素符号 D.D为中子数 B.危险标 志 C.细胞结构 图 D.甲烷分子 A.眼球结 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期末试卷A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I—127 K—39 O—16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60分) 1、下列是光源的是( ) A、月亮 B、宝石 C、烛焰 D、看电影时的电影幕布 2、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不相同的一组的是() A、金鱼和鲸 B、蛇和龟 C、鸽和猫 D、大鲵与鲫鱼 3、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B、传热 C、响度 D、通风 4、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 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凹透镜的2倍焦点处 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凸透镜的2倍焦点处 5、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发现指针向左边没有刻度的一方偏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电流表的量程选错了节 B、电路中的电流过小 C、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D、电流表被短路了 6、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向的是() A、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B、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C、司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月食现象 B、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 C、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 8、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9、如图所示中能正确测出电灯L1的电流的是() 10、下列关于敲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B、鼓面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越高 C、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鼓声的响度不同 D、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色越好 11、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1、磁性:能够吸引、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2、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3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符号与粒子 三、计算题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 AxB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 % 100 * % 100 * * 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个数 元素的质量分数= = 3. % 100 * % 100 * 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 分数 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 混合物的总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分数= =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 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 道尔顿 ;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 汤姆森 4. H2O 有那些意义 (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 (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3)、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 ;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 (5)、 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单质 ,如 氧气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 化合物 ,如 水 H2O ;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 ,如 氧化钙CaO 。 6. “2”的含义:2Ca 2+ 前2:2个钙离子 ,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2H 2O 前2: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CaO (Ca 上方的+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 周期 ,“列”称为 族 ;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 增大 。在同一族,各元素的 化学性质 都很相似。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78% ;氧气约占 21% ;二氧化碳约占 0.03% 。 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 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和水反应生成 碳酸(H2CO3,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方程式为 Ca (OH )2 + CO2 =CaCO3 ↓+H 2O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 温室效应 效应。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 2O 2 和加热分解 KMnO 4 或 KClO 3 ,化学方程式为 (1) H 2O 2 ====== H 2O + O 2↑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 O 2↑ (3) 2KCl O 3 ======= 2KCl + 3 O 2↑ 工业上用 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利用两种气体的 沸点 不同,属 物理 变化。 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 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 改变反应速度 ,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7.我们把物质和 氧气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我们把 发光 、 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燃烧 ,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爆炸 。 而自燃是 缓慢氧化 引起的。 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是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有充足的氧气并与之接触 。 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MnO2 △ △ MnO2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试题

一、 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就是( ) 2.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就是( ) A . O 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 . 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S 2- :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NH 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 、H 元素的个数比为1:3 3.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就是( ) A.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 B.土壤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 D.盐碱物质植物不能吸收 4.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就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①NH 3 ②N 2 ③NO ④X ⑤N 2O 5。根据排列规律,X 不可能... 就是( ) A 、N 2O 3 B 、 NaNO 3 C 、 NaNO 2 D 、 N 2O 4 5.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就是偏二甲肼(用R 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R+2N 2O 4 === 3N 2+4H 2O+2CO 2。偏二甲肼的化学式就是( ) A.C 2H 4 B.N 2H 4 C.C 2H 8N 2 D.C 6H 7N 6.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可以验证( ) A.电磁铁磁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D.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7.小明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入 几株插花,不久花叶 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与植物哪个功能有关( ) A.导管的输导作用 B.筛管的输导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8.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 2O 3,BaCO 3与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 2Ba 4Cu 6O 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 A.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就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十2 B.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就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3 C.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就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2 D.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就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十3 9.植物的根长度能够不断增加,这就是因为( ) A.根冠部分的细胞不断地增多 B.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 C.伸长区的细胞不断地伸长 D.成熟区的部位不断向上延伸 10.下面就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就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气体验满 D .液体过滤 火柴熄灭 点燃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 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 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 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 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 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 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 ....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电流方向不变。 4、感应电压:无论电路是否闭合,做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压。 5、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铜环、电刷 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6、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 大型交流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的方式来发电。 7、交流电和直流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 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49 B .18 C .66 D .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P 3O 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P 3O 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 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O +7O 2=2 FeSO 4 +2 H 2 SO 4据则R 的化学式为( )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 )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 .①②⑤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B .危险标志 C .细胞结构图 D .甲烷分子 A .眼球结构

浙教版八下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八下期末测试题 友情提示: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全卷满分150 分,共 4 大题,其中 37 小题为自选题( 5 分),所得分数计入总分,但全卷 得分不超过 150 分。 3、本卷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Ca-40 O-16 H-1 P-31 注意: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2H B.H2C. 2H2D. 2H+ 2.下列土壤组成模型中,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是() 矿水矿水 矿 水矿 水物物 物 质空气质空气物 质空气质 空气有机有机有机有机 A B C D 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金属的锈蚀 B、食物的腐败 C、酒精的挥发 D、动植物的呼吸 4.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则磁体的N、 S 极标注正确的是 S N N S S S S N A B C D 5.下列各种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 B.4P+5O2=点燃 A.2Na+Cl2= NaCl2P2 O5 通电 ↑D. CO2+Ca(OH)2 = CaCO3↓+H2 O C.2H2 O= 2H↑ +O2 6.右表是我市某地空气质量周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 生影响的是()A、用天然气作燃料 项目 空气空气质空气质 污染量级别量描述总悬浮颗料52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7、在下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8.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B C D 9 .既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10.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 A.质量不变,性质不变B.质量增加,性质改变 C.质量减少,性质不变D.质量不变,性质改变 11.在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 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 态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12.如图所示是研究电和磁内在联系的三个重要实验,发电机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A B C A.A实验B.B实验C.C实验D.都不是 13.今年我国许多城市已开始使用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四位同学在讨论化学式CH4的意义,其中错误的是()

浙教版初二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3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 符号与粒子 一、写出元素符号或元素的名称: 氦-He 锰-Mn 金-Au 铝-A l 氯-C l 硅-Si 铁-Fe H -氢 C -碳 N -氮 O -氧 Na -钠 Mg -镁 P -磷 S -硫 K -钾 Ca -钙 Cu - 铜 Zn -锌 Hg -汞 I - 碘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水-H 2O 二氧化碳-CO 2 氢氧化钠—NaOH 氧化铜-CuO 硫-S 一氧化氮-NO 氧化铝-A l 2O 3 五氧化二磷-P 2O 5 氯化氢-HC l 氯气-- C l 2 硫化氢-H 2S 氧化钠-Na 2O 氧化镁-MgO 氖气-Ne 金刚石 -C 过氧化氢-H 2O 2 二氧化硫-SO 2 氧化钙-CaO 碳酸钙-- CaCO 3 硝酸根离子 NO 3-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H 4-甲烷 Fe 2O 3-三氧化二铁 Na 2S -硫化钠 FeCl 3 -三氯 化铁 (氧化铁) Fe 3O 4-四氧化三铁 ZnO -氧化锌 NaCl -氯化钠 MgCl 2-二氯 化镁 KCl -氯化钾 CaCl 2-二氯化钙 CuSO 4-硫酸铜 K 2MnO 4—锰 酸钾 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看懂、理解)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 x B 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个数 ×100%=物质的总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100% 3.物质的质量分数=混合物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100%=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求得该元素分数实际测得某元素的质量 ×100%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如:求88克CO 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 五: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一种.. 微粒;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浙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模拟卷

浙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6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台州各地河水治污采用“河长”制,如果你是一位“河长”,下列做法应该制止的是( ) A .将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内 B .适当放养鱼苗,恢复生物种类多样性 C .及时打捞漂浮物、清除河道垃圾 D .在河面放置种有净水植物的生态浮床 2.在粗盐(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粗盐称量 B .粗盐溶解 C .浊液过滤 D .蒸发结晶 3.概念图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代表图中abc 的是( ) A. 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 B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C .内分泌腺、甲状腺、垂体 D .通路、断路、短路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 L 的亮度,若要求滑片 P 向右端滑动时灯L 逐渐变暗,应选择哪种接法( ) A .M 接A ,N 接 B B .M 接 C ,N 接 D C .M 接C ,N 接B D .M 接A ,N 接D 5.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氧气含量逐渐减小的缘故 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从平流层进入了对流层 D .雨、雪、冰雹等均属于降水 第5题图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试卷+答题卷+答案

八年级(下)科学试卷 2012.6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O—16 N—14 C—12 Al—27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闻气体气味B.试管夹套入试管C.熄灭酒精灯 D.液体药品的取 用 2 、某地,一辆石油液化气运输车发生事故翻倒,储气罐部分破裂,并有液化气漏出,此时切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疏散周围人群B.用水喷气罐降温C.控制火源靠近D.焊接储气罐泄漏处 3、下列名称与其对应的符号完全正确 .... 的是(▲) A.氯元素Al B.氢氧根离子HO-C.硫酸铜CuSO4D.碳酸CO3 4、对有关实验现象 .... 的描述正确 .. 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5、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氚可用表示(其中 “l”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 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核外电子 6、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必须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 ..确.的是(▲)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时,应先用酒精脱色,再滴加碘液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将酒精灯熄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实验室制取O2、CO2等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向容器中装药品 D.做铁丝在氧气瓶中的燃烧实验时,应先在瓶底放些水或铺一层沙,再引燃铁丝 7、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8、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 观模拟示意图如下: 小华同学对该微观模拟示意图的认识中错误 .. 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个数发生了改变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1-3节》测试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1-3节》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50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滴管滴加液体 2.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为1:4,这是指它们的() A.质量比 B.质量百分比 C.体积比 D.密度比 3. 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 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BC 均是 4.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A. 都发光 B. 都剧烈燃烧 C. 都是氧化反应 D. 都发生爆炸 7. 某气体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8.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的是:() A.二氧化碳、冰 B.氯酸钾、二氧化锰 C.氧化镁、锰酸钾 D.水、液态氧 9.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 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0.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11.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自然、缓慢氧化,有人叙述这些变化有如下共同点:○1都产生热量 ○2都要发光○3都属于氧化反应○4都很缓慢○5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6都需要温度达到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