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受力分析

合集下载

浮力-受力分析

浮力-受力分析

浮力概念理解一、(浮力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条件,轮船、潜艇等生活应用)1. 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他们所受的浮力()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B.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 重100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浮力为()A.一定小于100牛 B.一定大于100牛 C.一定等于100牛 D.可以大于100牛3.一个容器中装有1L水,现将一物体慢慢放入容器中,则物体能排开水的体积( )A.一定小于1L B.一定大于1L C.一定等于1L D.可以大于1L4.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ρ,深度为H,物块高度为h,体积为V,较小的下底面面积为S,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其间无水.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A.ρgVB.ρ(V-hS)gC.ρ(V-HS)gD.ρgV-(p0+ρgH)S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6.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7. 一块马铃薯恰好能悬浮在某一浓度的盐水中,如果将这块马铃薯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仍放到这一盐水中,则( )A . 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漂浮 B.两块都下沉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8. 一木块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若将它投入到密度为2ρ的另一液体中,稳定后,木块受到浮力F',则F和F'的关系为( )A . F'=2FB . F'=FC . F<F'<2FD . 都有可能9.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0-1所示,其中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浮力受力分析

浮力受力分析

• 漂浮规律:
•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____它受的重力
•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_______同; •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 的体积_________; • 规律四: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 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 规律五: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 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____;
.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底面 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11(甲),然后将 其逐渐浸入水中,图11(乙)所示是弹簧测力计示 数随圆柱体逐渐浸人水中深度的变化情况, 圆柱体的重力 . 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 物体的体积 . 物体的密度 . 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 体压强是 Pa
• 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如图4所示,放 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 液面恰好相平。 •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 P乙, • 液体密度ρ甲 ρ乙. •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 F 乙,
1.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 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 置如图8所示。则三个小球受到浮力大小 的关系是FA FB FC 2.同一小球,在A B C 三种液体中静 止时,则三个小球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 是FA FB FC 则液体密度的关系 •ρA ρB ρC
受力分析
1.质量为2千克的木块漂浮在水上, (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该木块体积是3 x 10-3m3,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 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应需要加多大的压力?
2.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米3,重10牛. 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 此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30厘米(如图).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绳子的拉力; (3) 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 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g取10N/kg)

浮力计算:求解“浮力”最重要的三种方法【含解析】

浮力计算:求解“浮力”最重要的三种方法【含解析】

浮力计算:求解“浮力”最重要的三种方法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在不同已知条件下求解浮力的方法二、教学思路:知识教授→例题精讲→针对练习→综合练习→归纳总结三、教学过程:解法一:压差法该法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

即 F 浮=F 向上-F 向下【例题1】某物块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5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牛,方向为 。

【例题2】某物体漂浮在水中处于静状态,已知物体的底面积为1m 2,此时物体底面的压强为1000pa ,浮力为 。

【针对练习1】已知某正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的边长为10cm ,其上表面距液面2cm ,求物块的浮力 。

(水的密度1x103kg/m 3)【针对练习2】已知某物体在水中漂浮时的浮力为10N ,且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 2,求物体底部的压强 。

【针对练习3】已知边长为1cm 正方体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0N ,物体上表面的所受的压力为2N ,求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

解法二:示重(差)法此法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

即 浮液空F G G =-。

【例题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 ,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5N ,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 ,ρ铁:ρ水=_________ 。

【例题2】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针对练习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小球的质量是0.8 kgC.小球的体积是2.5×10-4m3D.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针对练习2】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浮力受力分析.

浮力受力分析.
• (2) 床垫的密度是多少?
• (3)若被救的人的平均质量为50kg,要保证安全,该床垫上 一次最多能承载多少个人?
• 如图所示,是我国88式主战坦克,其质量 为50t,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2.5m2,该坦克具有潜渡功能。 求:(1)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 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若坦克在河流中潜渡时,坦克对水平 河床的压力为105N,则坦克所受的浮力为 多大?
• (1) 静止后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 (2) 若在木块上放一铁块,使木块恰好全部浸水中,
• 铁块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 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为6N的木球用细线 系在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 足够的水使木球被浸没时,(g取10N/kg)求:
• (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C
A
B
1.体积相同的A.B.C放在同种液体中,则物体受到的 浮力大小关系为:
2.上图中,若同一物体,放于A、B、C三种液体中,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A、B、C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 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 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 ()
2.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米3,重10牛. 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 此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30厘米(如图).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绳子的拉力; (3) 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 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g取10N/kg)
•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内装有 20cm深的水.现把一质量为120g,密度为0.6×103kg/m3的 木块放入水中,水未溢出杯外

浮体与潜体的稳定性分析

浮体与潜体的稳定性分析

浮体与潜体的稳定性分析在浮岛、渔礁的实际工作状态中,他们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

浮岛是浮在水面上要稳,渔礁是下沉过程和浮在水中两种状态要稳定,下沉过程过多的翻滚容易造成沉底时的撞击位置不对收到破坏,这边从浮体和潜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1、浮体的几个力学概念重心:重力的合力作用点浮心:浮力的合力作用点,取为排开水体部分的重心稳心:船舶浮心曲线的曲率中心,船正浮时的浮力作用线与非正浮时的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首先稳心是个交点——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正浮状态下和非正浮状态下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浮心不能太高,太高时,船舶摇摆周期会缩短,让在船舶上的人员乘坐很不舒服,因此船底做成弧形成不是宽扁形状,这样稳心会比较低。

2、浮体与潜体的受力分析对于一个物体,他的重心C是固定不变的,而浮心P则跟排水状态有关。

图1中,物体全部浸在水中,图a中B在上C在下,当物体发生翻滚时B、C的合力矩将物体拉回平衡状态;图b中B 在下C在上,B、C的合力矩将物体拉回重心在下的平衡状态;图C中为达到平衡状态时B、C的合力在同一竖直线上,物体稳定下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渔礁下沉的时候浮心为礁体的几何中心,重心则为物理中心,为了使下沉过程中礁体能得自我调节平衡应该让重心低于礁体的几何中心,重心越底调节能力越强,礁体应该尽量对称让几何中心礁体中心点,从而使重心浮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稳定下沉,沉底的时候不会发生太大的翻转使礁体脆弱的边角部分首先着地撞坏。

假如礁体均匀物理重心跟几何中心重合,则重心与浮心重合,那么下沉过程中两个力就不能起到调节作用,礁体则由下沉过程中在任意外力作用下随便翻转。

浮体分析:图2浮体受力图重心位置:重心位置影响平衡的状态,如图,当船受外边影响的时候,船会向一边倾斜(如向边倾斜),那么浮心也会向右倾斜,而重心是不弯的,浮心和重心上两边的合力矩将船身拉回平衡状态使浮力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因此,船体的重心最好是不变的,不然船体受影响倾斜后,重心改变,回力合矩重新拉回的平衡状态将与新的重心平衡,从而达不到原本理想的平衡状态(如在浮岛铁盒内放水,倾斜后水往一边跑,重心改变了,重新平衡后船体还是斜的)。

《浮力》浮力PPT课件

《浮力》浮力PPT课件

实验演示
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如将球体变为 长方体,观察其在液体中的浮沉现 象。
结果分析
物体形状改变后,其在液体中所受 浮力发生变化,导致浮沉现象的改 变。
形状变化对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影响
受力分析
形状变化会影响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 情况,如改变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改变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相对大小 等。
05 生活中浮力应用实例
船只、潜艇等水上交通工具设计原理
船只设计原理
利用水的浮力支撑船体,通过改变船 体形状和重心位置实现稳定航行。
潜艇设计原理
通过调节潜艇内部水量,改变潜艇整 体密度,实现下潜和上浮。同时利用 推进器实现水平移动。
气球、飞艇等空中交通工具设计原理
气球设计原理
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如氦气或氢气)充入气球内,产生向上的浮力,使气球升空。
利用密度差异实现物体浮沉控制
01
通过改变液体密度来控制物体的浮沉,如在水中加入盐或 糖来改变密度。
02
利用不同密度的液体来实现物体的浮沉,如在水和酒精的 混合液中实现物体的悬浮。
03
通过控制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来改变浮力,如潜水艇通 过改变自身的形状来控制浮沉。
04 形状变化对浮力影响
物体形状改变时浮沉现象观察
02
竖直向上。
03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上、下表面压力的差。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计算浮力大小。 判断浮沉条件。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条件
漂浮条件 F浮=G物(V排<V物)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三种类型的浮力对比分析》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三种类型的浮力对比分析》

三种类型的浮力对比分析【诀窍】ρ物小,漂得高;ρ液大,漂得高。

【浅释】(1)比“V排”法:不同体积的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ρ液相等,V排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比“重”法: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静止,针对物体的不同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以重力为中间量,对比分析浮力的大小。

(3)比“ρ液”法:同体积的不同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V排相等,ρ液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详解】∵F浮=G物=mg=ρ液gV排∴当V排相等时(即物体没入液体中的体积相等),所放液体密度大的物体所受浮力大。

【漂浮状态】“悬浮”是指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并且可以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深度。

“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上,只有部分浸入液体里。

需要指出的是:物体在悬浮或漂浮时,浮力都等于重力,所不同的是前者物体完全浸在水中(也叫浸没),后者物体部分浸在水中。

F浮=G物=ρ液gV排注意:悬浮时V物=V排,漂浮时V物>V排。

一般来说,当ρ物=ρ液,物体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当ρ物<ρ液,则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会上浮,物体静止时必漂浮于液面。

漂孚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漂浮与悬浮比较:1.相同的地方物体在“漂浮”或“悬浮”时,都是静止状态,都受平衡力作用:F浮=G;即使物体悬浮于跟容器相接触处,这时物体的底跟容器的底没有挤压作用。

2.不同的地方①在液体中的位置不同。

漂浮体总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它的上表面一定高于液面;但悬浮体上表面一般低于液面,最高也只能跟液面相平。

②V排与V物的大小关系不同。

漂浮体有V漂<V物;悬浮体有V悬排=V物。

三者关系为V漂排<V物=V悬排。

③ρ物与ρ液的大小关系不同。

漂浮体有ρ物<ρ漂液;悬浮体有ρ物=ρ悬液。

三者关系为:ρ悬液=ρ物<ρ漂液。

综上分析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论是在“上浮”或“下沉”的过程中还是在漂浮”或“悬浮”的静止状态下,都受到重力和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都遵守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25 四种方法计算浮力(解析板)

专题25 四种方法计算浮力(解析板)

专题25 四种方法计算浮力浮力计算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各省市中考中必考内容之一。

由于涉及到浮力的计算方法比较多,往往又不是单纯的只用一种方法计算,所以加大了学习的难度,灵活运用四种方法计算浮力是突破浮力计算的关键。

考试中主要以选择、填空、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大多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失分率往往很高。

分值在2分—5分左右。

一、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如图,物体浸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压强(压力),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强(压力),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物体上、下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压强差(压力差),这个压强差使得物体上下表面有压力差,这就是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实质是一个合力,在受力分析时,我们用浮力代替了上、下表面的压力,这样使得问题更简单了。

例题1 (2021内蒙古兴安盟)如图甲所示,底面积S为25cm2的圆柱形平底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未知液体,将容器放入水中处于直立漂浮状态。

容器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1=10cm,该容器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 N;如图乙所示,从容器中取出100cm3的液体后,当容器下表面所处深度h2=6.8cm时,该容器仍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则未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g取10Nkg)【答案】2.5 0.8×103。

【解析】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水对容器下表面向上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 ×0.1m=1000Pa,水对容器下表面向上的压力F向上=pS=1000Pa×25×10-4m2=2.5N,水对容器上表面的压力F向下=0,根据“浮力是液体对浸入其中物体的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可知,F浮=F向下=2.5N;容器浸入水中深度减小的数值Δh=10cm-6.8cm=3.2cm,容器排开水体积减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小的数值ΔV=S Δh=25cm 2×3.2cm =80cm 3=8×10-5m 3,容器受到的浮力减小量ΔF=ρ水g ΔV=1.0×103kg/m 3×10N/kg×8×10-5m 3=0.8N ,容器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总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概念理解一、(浮力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条件,轮船、潜艇等生活应用)1. 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他们所受的浮力()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B.石块受到的浮力大C.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 重100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浮力为()A.一定小于100牛B.一定大于100牛C.一定等于100牛D.可以大于100牛3.一个容器中装有1L水,现将一物体慢慢放入容器中,则物体能排开水的体积( )A.一定小于1L B.一定大于1L C.一定等于1L D.可以大于1L4.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ρ,深度为H,物块高度为h,体积为V,较小的下底面面积为S,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其间无水.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A.ρgVB.ρ(V-hS)gC.ρ(V-HS)gD.ρgV-(p0+ρgH)S5.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6.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7. 一块马铃薯恰好能悬浮在某一浓度的盐水中,如果将这块马铃薯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仍放到这一盐水中,则( )A . 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漂浮 B.两块都下沉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8. 一木块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若将它投入到密度为2ρ的另一液体中,稳定后,木块受到浮力F',则F和F'的关系为( )A . F'=2FB . F'=FC . F<F'<2FD . 都有可能9.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0-1所示,其中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海水密度ρ1和ρ2关系,有()A. 浮力增大,ρ1=ρ2B. 浮力减小,ρ1=ρ2图C. 浮力不变,ρ1>ρ2D. 浮力不变,ρ1<ρ210. 某外型确定的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东海某地执行任务.若它悬浮在江水中所受的重力和二、阿基米德原理探究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用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盛有足够深水的大烧杯和一个小石柱,对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由图B和图C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对比分析(填字母)两次实验,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深度无关.(3)完成上述实验后,该组同学还想知道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再给你提供一杯盐水,并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论证方法.(要用合适的符号表示测量的物理量)(4)通过交流发现,利用上述第(3)题的探究,还可以测出盐水的密度.请你利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 (设水的密度ρ水已知)三、浮力公式(基础题型)1. 如图,大玻璃杯重6N,小玻璃杯重2N,把小玻璃杯放在大玻璃杯内,并缓缓向大玻璃杯中注入水(水没有进入小玻璃杯).若要使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则注入的水重()A.至少是2NB.必须大于6NC.必须大于8ND.可以小于2N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休,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

右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

已知水=1.0×103kg/m3,g=10N/kg。

求:(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3. 有一密度为0.6×103g/cm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浸在水中,如图所示,对木块的拉力是4N,求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用三种方法)4. 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2)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5. 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

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03kg/m3。

(g=10N/kg)(1)未向池内缓慢注水,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2)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浮力中的受力分析一、单一物体的受力平衡1.如图,是一木球静止在水面上,作出它受到的浮力示意图.2.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kg的正方形物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待物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6cm,求:(1)物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3.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小球,示数为4.2N.当把小球的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N.已知水=1.0×103kg/m3,g取10N/kg.问:(1)小球所受的浮力为多大?(2)把小球从弹簧测力计取下,浸没在水中后放手,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球为什么不能悬浮在水中.4.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求此时的压力F大小.5.边长a=10cm、重6牛的正方体木块,用绳子将它拴在盛水烧杯底部的钩子上,如图所示.求:(1)浸没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绳子对木块向下的拉力;(3)绳子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所受浮力.(g取10N/kg)6. 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逐渐减小到零B.先减小后增大C.始终保持不变D.逐渐增大二、组合物体的受力平衡1. 如图所示, 同一木块恰能停留在水面下,那么图甲中所挂重物A 与图乙中所放重物B 的重力比较 ( )A.相等B.A比B重C.B比A重D.无法确定2. 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深为20cm的水。

现将一质量为200g的密闭空心铁盒A放入水中时,空心铁盒有一半浮出水面;当铁盒上放一个小磁铁B时,铁盒恰好浸没水中,如图甲所示;当把它们倒置在水中时,A有1/1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

求:(1)磁铁B的质量。

(2)比较甲、乙状态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3.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当A放在B上时,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1,当A用细绳悬挂在B下时,B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2,则可知A.V1>V2B. V1=V2C. V1<V2D. 以上三种可能都有4.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1)当密度计在杯中液体里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同时标记好液体密度ρ1,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则以前标好的密度计ρ1刻度将在液面以(填“上”、“下”或“相平”)。

三、利用总浮力求解1.小池里有一个小木船,小木船上装满了木头漂浮在水面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将小木船吹翻了,木头全部漂浮在水面上,则小池的水面将()A.上升B.不变C.下降D.无法确定2.小池里有一个小木船,若船员将池中的若干石块捞起,放入船中,则小池的水面将()3. 如图所示,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碗中装有若干石子。

现将石子全部投入水中后,水面将( )A. 保持不变B. 升高一些C. 降低一些D. 都有可能4. 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现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则剩余部分木块将( )A. 将上浮一点B. 将下沉一点C. 仍不动D. 无法判断5. 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A.上浮一些B.静止不动C.下沉一些D.无法确定6. 如图所示,一个小船中放有ABC三个小球,小船和球一起漂浮在水面上,其中A球密度小于水,B球密度等于水,C球密度大于水,小船可以自由的漂浮在水面上。

①只将A球放入水中,则A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②只将B球放入水中,则B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③只将C球放入水中,则C球(填浮沉状况),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④若将ABC三球同时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则液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7. 一个小铁块被包裹住在一块冰块里,若把冰块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若冰块完全溶化时小铁块将会下沉,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 如果冰块包裹着的是一块木块,融化后水液面又如何变化?8. 木块A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它的上面放有一块石块B,如图所示,此时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石块B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A和石块B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已知V1-V2=3分米3,木块A的体积为6分米3,石块B的密度为3×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求:容器底对石块B的支持力9. 如图所示,水面上漂浮着一个木块,在木块上放了一个4kg的物体M,木块恰好全部浸没在水中,若在木块下挂一个密度为5×103kg/m3的合金块m,木块和合金块一起悬浮于水中,求合金块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