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部计量及体系检查表
合集下载
品质部检查表

5
检查来料检验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记录填写不规范
6
对要求供应商改善的项目是否有要求改善?
符合要求
7
对来料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是否组织了按规定进行处理?
是
8
当过程出现了重大异常时是否有发出相应的纠正预防要求?
纠正措施符合要求
9
是否对成品进行了检验,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符合要求
10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品质部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被审核日期:编号:
序号
检查内容
实施情况
评价
1
是否对来料进行了检验?
抽查了3种需检查物料都有检测报告。
2
对来料的检验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以上3个检验均符合作业指导书及样板、样品及其它规定的要求。
3
来料特采或紧急放行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
符合要求
4
检查检验前后的标识
有合格、特采、拒收标贴
符合要求
11
有没有对客户投诉进行处理?
客户的处理记录符合要求
12
对投诉处理的结果是否予以了验证?
进行了内外部的验证
13
有没有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措施的执行情况如何?
已按规定进行
14
有没有对来料质量和客户投诉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要求
15
有没有对本部门目标进行统计分析?
有
16
有没有对公司质量目标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要求
17
当未达到品质目标时是否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改善?
有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改有登记,抽查样板未发现不符合
19
是否有监测仪器清单?
有
20
产品的一致性检查
符合要求
审核人:
检查来料检验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记录填写不规范
6
对要求供应商改善的项目是否有要求改善?
符合要求
7
对来料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是否组织了按规定进行处理?
是
8
当过程出现了重大异常时是否有发出相应的纠正预防要求?
纠正措施符合要求
9
是否对成品进行了检验,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符合要求
10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品质部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被审核日期:编号:
序号
检查内容
实施情况
评价
1
是否对来料进行了检验?
抽查了3种需检查物料都有检测报告。
2
对来料的检验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以上3个检验均符合作业指导书及样板、样品及其它规定的要求。
3
来料特采或紧急放行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
符合要求
4
检查检验前后的标识
有合格、特采、拒收标贴
符合要求
11
有没有对客户投诉进行处理?
客户的处理记录符合要求
12
对投诉处理的结果是否予以了验证?
进行了内外部的验证
13
有没有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措施的执行情况如何?
已按规定进行
14
有没有对来料质量和客户投诉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要求
15
有没有对本部门目标进行统计分析?
有
16
有没有对公司质量目标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要求
17
当未达到品质目标时是否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改善?
有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改有登记,抽查样板未发现不符合
19
是否有监测仪器清单?
有
20
产品的一致性检查
符合要求
审核人:
ISO9001质量体系各部门内审检查表

抽查报表及到现场了解
3
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做首件确认?QC是否按作业指导书定时巡检?及填写相关记录表?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成品检验是否按作业指导书和标准执行?对相应的产品标识是否正确?
抽查相关记录
5
对客户投诉和退货是否按文件要求处理?(客户投诉退货处理报告)如客户要求回复时,是否及时回复客户?
抽查相关记录
质
检查结果记录
判别
备注
Y
N
1
抽查相关人员是否了解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抽2名仓库人员回答
2
查仓库相关记录的保存状况
抽查报表及到现场了解
3
供应商送货时,仓库是否开出<<材料到货通知单>>通知品质IQC检验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仓库是否对原材料,成品,辅料分类摆放,并标识?
审核部门生产部审核员:审核日期:2013.10.16
#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判别
备注
Y
N
1
抽查相关人员是否了解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抽2名生产人员回答
2
是否依《生产工单》《生产计划》安排生产
抽查报表及到现场了解
3
生产车间是否按要求填写《生产日报表》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生产作业员是否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进行首件确认?是否进行自检?对上道工序流入生本序的产品是否进行互检?
3
总经理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管理代表是否有任命书?
抽查相关记录
5
管理代表是否批准〈〈年度内审计划〉〉的实施?
抽查相关记录
3
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做首件确认?QC是否按作业指导书定时巡检?及填写相关记录表?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成品检验是否按作业指导书和标准执行?对相应的产品标识是否正确?
抽查相关记录
5
对客户投诉和退货是否按文件要求处理?(客户投诉退货处理报告)如客户要求回复时,是否及时回复客户?
抽查相关记录
质
检查结果记录
判别
备注
Y
N
1
抽查相关人员是否了解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抽2名仓库人员回答
2
查仓库相关记录的保存状况
抽查报表及到现场了解
3
供应商送货时,仓库是否开出<<材料到货通知单>>通知品质IQC检验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仓库是否对原材料,成品,辅料分类摆放,并标识?
审核部门生产部审核员:审核日期:2013.10.16
#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判别
备注
Y
N
1
抽查相关人员是否了解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
抽2名生产人员回答
2
是否依《生产工单》《生产计划》安排生产
抽查报表及到现场了解
3
生产车间是否按要求填写《生产日报表》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生产作业员是否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进行首件确认?是否进行自检?对上道工序流入生本序的产品是否进行互检?
3
总经理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
到现场抽查产品,查记录
4
管理代表是否有任命书?
抽查相关记录
5
管理代表是否批准〈〈年度内审计划〉〉的实施?
抽查相关记录
质量体系专项检查表

漏板交接班记录中的机台定期排污操 作存在已进行但未记录的情况。
25
二线拉丝
漏板交接班记录未记录主管道排污, 要求7天一次。
漏板交接班记录的生产情况一栏只记
26 二线拉丝 录各通路的效率值,未对漏板的运
行情况进行记录说明。
27
二线拉丝
漏板操作规程中5200H风速为1.3m/s, 而5000H/4000H为1.5m/s,是否满足需
1601的。
4 一线拉丝 记录清单未对受控与非受控记录进行
5
一线拉丝
提供了《衡器核查记录》,文件清单 为《衡器校正记录》
6
一线拉丝
提供了《拉丝工艺调整确认记录》, 文件清单为《拉丝工艺调确认记录》
《涂油辊表面温度测量记录》无正式
版本记录,使用《漏板温度记录表 7 一线拉丝 》,测量的机台号与实际不对应
28 二线拉丝 漏板交接班记录记录不规范
29 二线拉丝 喷雾流量测定无具体频次要求
联系体系科 联系体系科
整改 整改 整改 整改
整改
整改 整改 整改 整改 反馈工艺技术
部 整改
整改 联系质管部
整改 联系体系科 联系体系科
整改 整改
涉及漏板部 分,建议由漏 板科牵头对漏 板操作规程进
行修订
整改
9.26 9.26
43
三线拉丝
现场有漏板检查操作记录(BX-1815),漏板操作规程中无涉及此记录
44 三线拉丝 车间周例会未形成正式的纪要。
45 天炬拉丝 提供的车间会议纪要部分内容记录不
46
天炬拉丝
现场有公司方针目标宣传材料,无培 训记录
47
天炬拉丝
提供了文件、记录清单,建议文件与 记录分别统计
16949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SP)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编号:ZD/LC-FR-820203 版本:A/0
支
持
过
程
(SP)
1)过程特性:
是否已规定过程的负责人(执行者)? 是■否□
是否已对过程给以定义? 是■否□
过程是否已文件化? 是■否□
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给以明确? 是■否□
过程是否被监控? 是■否□
记录是否保持? 是■否□
是否对下述有关支持性过程的问题加以阐明?
培训计划完成率:100%
培训合格率:100%
1
工厂,设施和设备
(SP-04)
技术1TEAM
设备故障率≤1%
工装完好率100%
预防及预测维护
AHKSE-SP-7514
安全管理
AHKSE-SP-6401
防火控制
AHKSE-SP-6402
6.3
6.3.1
7.5.1.4
7.5.1.5
设备管理台账、检修计划记录、保养记录满足要求
供方监测
●综合业绩评价及记录,价格要求的评价,对供方过程审核计划检查表及审核记录、报告、整改要求,供方整改计划,实物质量,每月统计资料(包括造成干扰,超额运费,顾客通知等)及评分,服务(包括100%准时交付)及评分
采购过程
采购信息及实施
●采购计划制定依据->生产计划、采购产品库存量情况;
●采购计划/订单,应包括合同、数量、交付期、监控记录;
●质量记录保存期的规定及实施,应满足顾客要求文件、记录得到有效管理率100%,岗位使用有效文件率100%。
1
资材(AHKSE-SP-02)
资材部
重要原材料供方评价率100%;
采购产品准时交付率100%
编号:ZD/LC-FR-820203 版本:A/0
支
持
过
程
(SP)
1)过程特性:
是否已规定过程的负责人(执行者)? 是■否□
是否已对过程给以定义? 是■否□
过程是否已文件化? 是■否□
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给以明确? 是■否□
过程是否被监控? 是■否□
记录是否保持? 是■否□
是否对下述有关支持性过程的问题加以阐明?
培训计划完成率:100%
培训合格率:100%
1
工厂,设施和设备
(SP-04)
技术1TEAM
设备故障率≤1%
工装完好率100%
预防及预测维护
AHKSE-SP-7514
安全管理
AHKSE-SP-6401
防火控制
AHKSE-SP-6402
6.3
6.3.1
7.5.1.4
7.5.1.5
设备管理台账、检修计划记录、保养记录满足要求
供方监测
●综合业绩评价及记录,价格要求的评价,对供方过程审核计划检查表及审核记录、报告、整改要求,供方整改计划,实物质量,每月统计资料(包括造成干扰,超额运费,顾客通知等)及评分,服务(包括100%准时交付)及评分
采购过程
采购信息及实施
●采购计划制定依据->生产计划、采购产品库存量情况;
●采购计划/订单,应包括合同、数量、交付期、监控记录;
●质量记录保存期的规定及实施,应满足顾客要求文件、记录得到有效管理率100%,岗位使用有效文件率100%。
1
资材(AHKSE-SP-02)
资材部
重要原材料供方评价率100%;
采购产品准时交付率100%
品质部检查表

(32)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必要的监督?
(33)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必要的监督?
(34)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35)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有否提交到管理评审?
(36)对未能按期完成或实施效果不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8)分析数据时,应用了哪些统计技术?*是否定期对使用的抽样方法进行评审已解释不合格品的发生及其他情况?
(29)数据分析的结果是否被用来改进质量体系,有没有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预防措施?其实施效果如何?
(30)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职责是否已规定清楚?
(3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可行性是否经过评审。
(24)*不合格品返工/返修是否有专门的作业指导书?其后是否经过重新检查(检验记录)。
(25)让步接收使用或放行不合格品,是否经过有关授权人员或顾客的批准(查让步接收申请,不合格的记录)。
(26)针对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公司规定了怎样的措施?*
8.4
(27)问品质部经理,公司规定必须分析哪些数据以证实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审核检查表(根据ISO9001:2000)
品质部:
条款
检查内容
记录
7.5
(1)问品质部经理,公司规定了哪几种标识方法?
(2)问品质部产品追溯性如何实现?
(3)问品质部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了哪些验证?
7.6
(4)问品质部经理,公司对测量和监控设备作了哪些规定?
(5)查阅测量和监控设备清单及校准记录,看校准是否按期进行。
(8)有无内部校准?内部校准是否有校准程序和具备资格的人员?
(9)可调整的测量和监控设备,对调整人员和方法有否作特殊规定?
(33)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必要的监督?
(34)纠正和预防措施是否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35)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有否提交到管理评审?
(36)对未能按期完成或实施效果不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8)分析数据时,应用了哪些统计技术?*是否定期对使用的抽样方法进行评审已解释不合格品的发生及其他情况?
(29)数据分析的结果是否被用来改进质量体系,有没有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预防措施?其实施效果如何?
(30)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职责是否已规定清楚?
(3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可行性是否经过评审。
(24)*不合格品返工/返修是否有专门的作业指导书?其后是否经过重新检查(检验记录)。
(25)让步接收使用或放行不合格品,是否经过有关授权人员或顾客的批准(查让步接收申请,不合格的记录)。
(26)针对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公司规定了怎样的措施?*
8.4
(27)问品质部经理,公司规定必须分析哪些数据以证实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审核检查表(根据ISO9001:2000)
品质部:
条款
检查内容
记录
7.5
(1)问品质部经理,公司规定了哪几种标识方法?
(2)问品质部产品追溯性如何实现?
(3)问品质部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了哪些验证?
7.6
(4)问品质部经理,公司对测量和监控设备作了哪些规定?
(5)查阅测量和监控设备清单及校准记录,看校准是否按期进行。
(8)有无内部校准?内部校准是否有校准程序和具备资格的人员?
(9)可调整的测量和监控设备,对调整人员和方法有否作特殊规定?
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

查资料
资料员或试验员、测量员
8.2.3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周检记录、日常监督检查记录、整改通知及复查记录
查资料
质监员
8。2。4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物资进场复验检测报告以及见证试验检测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
查资料
试验员或施工员
检验批验收记录
查资料
质监员
8。3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台账、评审、处置以及上报情况
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QMS □OHSMS□EMS)
受审核单位:受审核部门:项目经理部(表二)时间:2014年月日
标准条款号
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受审核部门或人员
检查或跟踪记录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计量器具配备计划,验证测量、试验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查资料
资料员或试验员、测量员
检查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台账、检定情况,验证相应的检定证书有效性
查资料
质监员
8.4数据分析
混凝土、砂浆统计分析情况
查资料
试验员或质监员
质量月报对项目质量管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
查资料
质监员
8。5。1持续改进
针对过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情况
查资料
质监员
8.5.2纠正措施
项目过程控制中对存在问题提出的纠正措施情况(检查专题质量会议、例会、质监部门制定措施中提出的纠正措施)
查资料
质监员
审核员:审核组长:
资料员或试验员、测量员
8.2.3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周检记录、日常监督检查记录、整改通知及复查记录
查资料
质监员
8。2。4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物资进场复验检测报告以及见证试验检测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
查资料
试验员或施工员
检验批验收记录
查资料
质监员
8。3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台账、评审、处置以及上报情况
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QMS □OHSMS□EMS)
受审核单位:受审核部门:项目经理部(表二)时间:2014年月日
标准条款号
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受审核部门或人员
检查或跟踪记录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计量器具配备计划,验证测量、试验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查资料
资料员或试验员、测量员
检查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台账、检定情况,验证相应的检定证书有效性
查资料
质监员
8.4数据分析
混凝土、砂浆统计分析情况
查资料
试验员或质监员
质量月报对项目质量管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
查资料
质监员
8。5。1持续改进
针对过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情况
查资料
质监员
8.5.2纠正措施
项目过程控制中对存在问题提出的纠正措施情况(检查专题质量会议、例会、质监部门制定措施中提出的纠正措施)
查资料
质监员
审核员:审核组长:
质量体系日常检查表(完整)

工装备件要有最低库存量台帐、 现场标识和保养
工装备件最低库存量台帐、标识、保 养记录 进货材质单、外协热处理、电镀等产 品检验报告、 现场分区和不合格品区 、废品区的隔离
9、原材料及外协件的 每批来料应附带供应商提供的材 质检验报告、并分类存放 管理
10、优化库存周转率
每月对库存周转率进行计算,年 底总结分析
9、文件的编制和管理
10 、产能分析作业指 编制产能分析作业指导书并适时 进行产能分析 导书 要建立生产用水、电、气和关键 设备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措施
11、应急计划
质 量 体 系 日 常 检 查 表
部 门 项 目 体 系 要 求 应 形 成 的 质 量 记 录
完成情况
供应处 ①对新选供应商进行质量保证能 力评审 ①、按《供方管理程序》要求进 行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监控, 每年更新记录 1、采购管理 通知审核组成员对其进行评审并记录 合格供应商名册、供应商基本情况调 查表、产能验证报告、考核表、质量 保证协议、资质证明、业绩评价表等
6、合同评审及时率
合同评审及时率统计报告
7、进货合格率
进货合格率统计报告
8、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包括问卷和评 价结果分析等资料
9、销售额统计
销售额统计报表
10、应急计划
要建立原材料采购突然中断的应 急处理措施
原材料采购突然中断的应急计划
统计报告
现场防错记录
14、文件控制
统计报告
统计报告
统计报告
统计报告
统计报告 通用及专用检具检验规程和使用指导 书 发放、更改、回收记录、每年一次适 宜性审核
质 量 体 系 日 常 检 查 表
部 门 质检处 1、月份质量损失统计 项 目 体 系 要 求 应 形 成 的 质 量 记 录
质量体系认证检查表模板

质量体系认证检查表模板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沟通
管理职责
管理评审的实施
组织架构和职责的明确
人力资源的配备和培训
资源管理
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工作环境的控制
产品策划和设计的控制
产品实现
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检验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监测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和验证
测量、分析和改进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实施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效果
文件和记录控制
文件的制定、审批、发放和更 新
记录的填写、保存和检索
客户满意度
客户反馈的收集和处理
检查结果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符合性评估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符合]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的监测和改进
[具体描述]
[符合/不符合]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沟通
管理职责
管理评审的实施
组织架构和职责的明确
人力资源的配备和培训
资源管理
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工作环境的控制
产品策划和设计的控制
产品实现
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检验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监测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和验证
测量、分析和改进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实施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效果
文件和记录控制
文件的制定、审批、发放和更 新
记录的填写、保存和检索
客户满意度
客户反馈的收集和处理
检查结果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具体描述]
符合性评估 [符合/不符合] [符合/不符合] [符合/符合]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的监测和改进
[具体描述]
[符合/不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E.4.3.1环境因素
E.4.3.3目标、指标、方案
是否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
是否对本部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是否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是否组织制订、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
是否按管理方案的要求实施以实现环境目标、指标?
4
E.4.4.6运行控制
E.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是否明确管理体系的范围?
是否制订了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
文件修改后是否得到重新批准?
如何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明确?
使用处是否都在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是否从发放或使用场所及时收回作废的文件?
文件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如何发放控制?
是否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和管理,以防止误用?
是否规定了防止校准失效的调整方法?
是否有制订防止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包括工作环境/贮存条件等)?
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对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确认?
为保持监视和测量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性能,是否对日常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制订了指导文件?检验标准是否齐备?是否有保养记录?
内部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品质部计量、体系
审核日期
审核员签名
序号
审核条款/文件
检查项目
发现事实
判定
备注
1
Q:4.2文件要求
E:4.4.4文件
E:4.4.5文件控制
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含哪些文件?
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是否形成文件?
质量/环境标准要求的程序和记录是否有文件?
是否有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确定的必要文件和记录?
2
Q.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是否有监视和测量设备清单或台帐?
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其依据是否可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
本公司采用哪些方式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或验证?内校时,是否有文件对校验标准和方法进行规定?
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
是否列出本部门废弃物清单?
本部门的垃圾桶是否有相应的标识,将废弃物分类存放(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
是否对资源消耗进行控制,是否有相应的节约标志?
现场是否有应急设施?
现场应急设施是否有效,且有日常检查记录?
员工是否了解紧急情况的处理?
员工是否了解常用应急设施(灭火器)的使用?
编制/日期:孙茂春2010-8-9审核组长/日期:
E.4.3.1环境因素
E.4.3.3目标、指标、方案
是否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
是否对本部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是否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是否组织制订、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
是否按管理方案的要求实施以实现环境目标、指标?
4
E.4.4.6运行控制
E.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是否明确管理体系的范围?
是否制订了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
文件修改后是否得到重新批准?
如何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明确?
使用处是否都在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是否从发放或使用场所及时收回作废的文件?
文件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如何发放控制?
是否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和管理,以防止误用?
是否规定了防止校准失效的调整方法?
是否有制订防止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包括工作环境/贮存条件等)?
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对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确认?
为保持监视和测量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性能,是否对日常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制订了指导文件?检验标准是否齐备?是否有保养记录?
内部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品质部计量、体系
审核日期
审核员签名
序号
审核条款/文件
检查项目
发现事实
判定
备注
1
Q:4.2文件要求
E:4.4.4文件
E:4.4.5文件控制
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含哪些文件?
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是否形成文件?
质量/环境标准要求的程序和记录是否有文件?
是否有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确定的必要文件和记录?
2
Q.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是否有监视和测量设备清单或台帐?
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其依据是否可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
本公司采用哪些方式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或验证?内校时,是否有文件对校验标准和方法进行规定?
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
是否列出本部门废弃物清单?
本部门的垃圾桶是否有相应的标识,将废弃物分类存放(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
是否对资源消耗进行控制,是否有相应的节约标志?
现场是否有应急设施?
现场应急设施是否有效,且有日常检查记录?
员工是否了解紧急情况的处理?
员工是否了解常用应急设施(灭火器)的使用?
编制/日期:孙茂春2010-8-9审核组长/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