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5篇)

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5篇)

化验室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验室的工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内所有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员、助理、技术员等。

第三条化验室工作管理应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确保安全、准确、可靠的进行实验工作。

第四条化验室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五条实验员实验员是化验室的核心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实验项目的执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工作。

实验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工作。

实验员应按照上级安排的实验计划进行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员应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整理。

实验员应保管好实验器材和试剂,妥善处理废弃物品和危险物品,确保化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实验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助理助理是化验室的辅助工作人员,主要协助实验员的工作。

助理应按照实验员的指示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清洗器材、配制试剂等。

助理应确保实验现场的整洁和清晰,清理实验废弃物品,保持化验室的卫生。

助理应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防止事故的发生。

助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及时上报设备故障。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七条实验项目的申请实验员应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向上级提出实验项目的申请。

实验项目的申请应包括实验目的、方案、时间计划、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等。

上级应根据实验项目的重要性和资源状况,审批并安排实验的时间和工作人员。

第八条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员和助理应按照申请的实验方案,准备所需的试剂、器材和设备等。

实验员和助理应清洗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实验员和助理应检查试剂和器材的有效期和质量,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第九条实验的操作和监控实验员应按照实验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员应监控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指标,记录数据和观察实验现象。

化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定与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定与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定与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化验室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与制度。

本规定适用于化验室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进入化验室的所有人员。

2. 化验室环境安全2.1 化验室选址化验室应选择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物品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确保通风良好。

2.2 化验室布局化验室内部应合理布局,危险品存放区、实验操作区、办公区应明显区分,并设置安全通道。

2.3 化验室设施化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器材、紧急洗眼器、洗消池等,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3. 化学品安全管理3.1 化学品采购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选择合法的供应商,并核实其产品合格证明和安全性评价报告。

3.2 化学品储存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分类存放,标签应清晰明确,存放处应保持通风、干燥、阴凉。

3.3 化学品使用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 实验操作安全管理4.1 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操作应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未经批准的实验项目不得进行。

4.2 实验操作培训所有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3 实验事故处理发生实验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人员安全管理5.1 人员培训定期对化验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5.2 人员行为规范化验室内的人员应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得违规操作,不得在化验室内吸烟、饮食。

5.3 外来人员管理外来人员进入化验室,必须由化验室工作人员陪同,并遵守化验室的安全规定。

6. 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化验室负责人负责本规定的解释和执行。

7. 修订历史- 2023年1月1日:首次发布以上规定与制度旨在确保化验室的安全,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所有化验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化验室的安全。

化验室环境_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环境_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化验室环境的整洁、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化验室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化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及进入化验室的相关人员。

三、环境管理1. 化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工作人员进入化验室必须着工作服,佩戴安全帽。

2. 化验室内不得放置与检测无关的物品,严禁吸烟、用餐、吃零食。

3. 化验室内的实验物品、仪器、器皿等应放置整齐,标牌清晰,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4. 化验室内的冰箱不得存放食品,冰箱内物品应分类存放,并定期清理。

5. 化验室内应设有良好的排气通风设施,确保空气质量。

6. 化验室内的电线、插座等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四、安全管理1. 化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安全用水、用电、用气、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化学事故等具体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其执行情况。

2. 化验室分析严格按照规范及指导书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与安全防护制度,合理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 行政管理员负责按工作需要、岗位的特点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发放安全防护用品。

4. 化验室应配备各类灭火器,按保卫部门要求定期检查,化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5. 化验室内使用的试剂应标明浓度、名称、配制日期,剧毒物品要加锁存放。

6. 化验员在化验过程中,应随时保持有人在监视或测量,化验相关人员不应离开化验室,直至数据得出结论为止。

7. 工作期间必须按要求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化验员配制化学药品或化验试样时,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程序进行规范操作,杜绝违规产生的意外事故。

五、人员管理1. 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危化品操作专业培训与考核,合格后上岗。

2. 化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化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化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质检员安全守则
1.检测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绝一切违章操
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头发要扎起来带上帽子,不能光着
脚或穿拖鞋及穿高跟鞋进入实验室,不能穿实验工作服到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危险性工作时要佩戴防护口罩,甚至防护面具等。

3.质检员应具有安全用电、防火防爆灭火、预防中毒救治等
基本安全常识。

4.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食、喝茶水,不能用实验器皿盛放食物,
不能用化验室电炉加热食物,离开化验室前用肥皂洗手。

5.禁止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如库房、气瓶室等处抽烟。

二、化学试剂的储存、使用安全
1.所有药品都应有标签,严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
物品。

2.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触试剂,使用易挥发、腐蚀性强、有
毒物质,如强酸、强碱、浓氨水、浓过氧化氢、冰乙酸、高锰酸钾和氟化氢铵等必须带防护手套,并在通风橱内进行,中途不得离岗。

3.在进行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随意离
开现场,若因故须暂时离开,必须委托他人照看或关闭电
源。

4.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中冷却
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5.不得使用没有绝缘层的坩埚钳,绝缘层脱落后必须缠好;
不得用湿手拿坩埚钳接触电炉、水浴锅等电器物。

6.化验室中应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要建立
安全员制度和安全登记本,健全岗位责任制,每天下班前应检查水、电、气、窗、门等,确保安全。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5篇)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5篇)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5篇)篇一: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1、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煤分析室,试验人员进入煤分析室必须穿工作服。

2、试验人员进入煤分析室首先打开空调进行恒温,室内有试验产生的有毒气体和其它易燃、有毒药剂,严禁烟火,禁止吸烟。

3、禁止将饮食及其容器带入煤分析室内,工作后要洗手。

4、煤分析室实行定置管理,不得随意将室内设施移动或挪做他用、更换,试验用具应放在指定的位置。

5、煤分析室应整齐清洁,不准存放其它与试验无关的物质。

6、非试验人员不得随意触动仪器及化学药品。

7、试验人员工作时要严格试验操作规程,药品管理规定,化验工作一般注意事项的有关规定,防止仪器损坏。

8、试验人员应熟悉煤分析室内所有试验仪器、器皿的安全操作方法和试验药品、样品的特性。

9、煤分析仪器必须按照定期工作要求进行对照和校验,保证仪器准确可靠。

10、试验人员不得与矿方人员接触,不准泄露化验数据,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

不准矿方人员进入煤分析室。

11、试验中不慎将药剂洒落到仪器、桌面、地面上应及时清理干净,试验废液禁止倒入下水道,有毒试验废液应经过解毒处理合格后排放。

篇二: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化验室管理制度为确保化验室各项检测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确保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促进检测质量不断改进,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化验室是进行检测的重要场所,严禁存放私人或与实验无关的一切物品,不做与检测和科研实验无关的事情。

2.实验人员进入化验室必须按规定穿着整洁的实验服,除化验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化验室。

3.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实验分析方法,严格按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和分析方法开展检测工作。

4.严禁实验室人员私自接受或安排他人在实验室内开展实验工作、私自收费或减免应收费用,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和处罚。

5.在化验室进行的各项检测活动必须严格按照物化检测所的《程序文件》规范执行,实验过程必须有详尽的记录,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实验原始记录、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记录、工作曲线的绘制记录、环境条件的监控记录等。

化验室安全及管理制度

化验室安全及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化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化验室主任为化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化验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化验室安全。

三、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1)化验室应配备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防毒面具、消防灭火器材等必备的安全设施。

(2)定期检查消防灭火器材,确保其随时可取用。

2. 安全操作(1)化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标签清晰完整。

(2)使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3)用电、用气、用火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保证安全。

3. 安全教育(1)定期对化验室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

4. 安全检查(1)班长负责每日检查化验室的安全设施和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仪器设备管理1. 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2. 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3. 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五、试剂及化学品管理1. 所有的化学药品都必须用规定的器具盛放,并注明品名、浓度、规格、型号。

2. 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危险品要专柜管理,严防丢失、误用或挪作他用。

3. 剧毒物品要加锁存放,并由专人负责。

六、化验室卫生及环境管理1. 化验室要保持清洁,每天工作前打扫卫生,完成检测后,做好清洁工作。

2. 各种仪器、器皿、实验物品放置整齐,各种标牌整洁、清晰。

3. 化验室内冰箱不能存放食品。

4. 化验室应有良好的排气通风设施。

七、其他1. 化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餐、会客喧哗。

2. 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化验室。

3. 化验员应穿戴整齐,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相关的技术标准。

4. 工作期间保持化验室安静,工作有序,不准串岗闲聊。

化验室管理制度(6篇)

化验室管理制度(6篇)

化验室管理制度一、化验室安全操作制度1、化验室需装备各种必备的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防毒面具、消防灭火器材等)。

2、对消防灭火器材定期检查,不能任意挪用,保证随时可取用。

经常对化验室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保证化验室人员都能正确使用所备的各种消防灭火器材。

3、化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都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不得任意移动。

各种标签要保证清晰完整,避免拿错用错造成事故。

4、使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5、用电、用气、用火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以保证安全。

6、化验室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或气源,立即采取措施即使处理,并上报厂领导。

7、下班时,应有专人检查门、窗、水、电、气、报警器等,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

8、化验室内不准吸烟、吃食物、存放与化验无关的物品。

二、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3、使用仪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仪器发生故障时,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决不允许仪器带病运行。

4、仪器用完后,要摆放到所要求的位置,做好清洁工作,盖好防尘罩。

5、计量仪器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

6、对化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保养,使之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三、化验室内化学试剂使用管理制度1、化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

2、加强对剧毒、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源及贵重物品的管理将其放在远离实验室的阴凉通风处。

凡属危险品必须专人保管。

剧毒药品或试剂应存储于保险柜中。

要严格领用手续,随用随领,严格控制领用量,并做好使用记录,不准在化验室内任意存放。

3、取用化学试剂的器皿应洗涤干净,分开使用。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5篇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篇1一、分析数据管理原始记录是化验室重要的需要保存的资料,一般化验分析原始记录保留一年,对原始记录要求:1.在实验的同时记录在化学检验原始记录本上,不应事后抄在本上。

2.要详尽、清楚、真实地记录测定条件仪器、试剂、数据及操作人员。

3.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数据应按测量仪器的有效读数位记录,发现观测失误应注明。

4.更改记错数据的方法为在原数据上划一条横线表示消去,在旁边另写更正数据。

5.数据整理要求用清晰的格式把大量数据表达出来,必须保持原始数据应有的信息。

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分析数据、样品的准确性和具有可追溯性,便于抽查、复查,满足监督管理要求、分清质量责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采样管理要求1.采样人员要严格按规定实施取样操作,保证所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2.取样前,根据物料性质准备取样工具和相应的盛器。

3.取样完毕后,做好现场取样记录,贴好样品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来源、采样日期和时间、采样者等。

4.采得样品应立即进行分析或封存,以防氧化变质和污染。

三)留样管理要求1.样品的保留由样品的分析检验岗位负责,在有效保存期内要根据保留样品的特性妥善保管好样品。

2.保留样品的容器(包括口袋)要清洁,必要时密封以防变质,保留的样品要做好标识,要按批次或先后顺序摆放整齐以便查找。

3.样品保留量要要根据样品全分析用量而定,不少于两次全分析量四)、留样间管理要求1.留样间要通风、避光、防火、防爆、专用。

2.留样瓶、袋要封好口,标识清楚齐全。

3.样品要分类、分品种有序摆放。

4.保持留样间卫生清洁,样品室由化验员管理。

三、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㈠.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㈡. 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㈢. 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

㈣. 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㈤. 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

㈥. 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㈦. 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

㈧. 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离室前有肥皂洗手。

㈨.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最好能做到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

㈩. 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能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

二化验室用电安全㈠.化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功率配备电源。

㈡.化验室电源电压要稳定。

㈢.化验室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

㈣.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

㈤.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

㈥.化验室电源要有地线。

三剧毒品(包括易制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制度为了严格剧毒品的贮存,保管和使用,防止意外流失,造成不良机后果和危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管理要求:㈠.剧毒品仓库和保存箱必须由两人同时管理。

双锁,两人同时到场才能开锁,并按公安部门的要求分类存放、进出仓备案登记及接受公安部门的检查与远程监督。

㈡.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仓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解。

㈢.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库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㈣.对剧毒品发放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

㈤.凡是领用单位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送还,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

㈥.领用剧毒品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

㈦.使用剧毒试剂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分析操作规程。

㈧.使用剧毒试剂的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

㈨.对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倒入水池内,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

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

㈩.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

四化学试剂管理办法化验室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

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

化学药品要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品控经理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

㈠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1. 易爆和不稳定物质。

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2. 氧化性物质。

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3.可燃性物质。

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

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4.有毒物质。

5.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等。

6.放射性物质。

㈡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1.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

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

2.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

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3.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4.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5.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6.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7.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五安全防护知识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

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化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如下:㈠毒物侵入的途径毒物,是指某各物质进入人的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疾病的物质。

由毒物所引起的任何疾病现象,就称为中毒。

化学试剂中毒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

1. 通过呼吸道中毒:由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粉尘、蒸气,烟雾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毒。

这种形式的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机溶剂的蒸气和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如乙醚、丙酮、甲苯等蒸气和氰化氢(气体)、氯气、一氧化碳等。

2. 通过消化道中毒:除误行吞服外,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烟、进食、饮水咽入消化系统而引起中毒。

这类毒物多以剧毒的粉剂较为常见,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

通过触及皮肤中毒和五官粘膜受刺激:某些毒物接触及皮肤,或其蒸气、烟雾、粉尘对眼、鼻、喉等的粘膜产生的刺激作用。

如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而中毒。

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等,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刺激性都很大。

3.毒物从以上三个途径进入人的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系统直至遍及全身各部,引起更加危险的症状。

特别是由消化系统侵入,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进入血液,以及从呼吸道进入肺泡中被吸收都是比较迅速的。

㈡中毒急救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毒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

在送医院(或医生到来)之前应迅速查清中毒原因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急救。

1. 呼吸系统中毒:如果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

轻者短时间内会自行好转;如有昏迷休克,虚脱或呼吸机能不全时,可人工协助呼吸,化验室如有氧气,可给予氧气。

如可能,给予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

2. 经由口服中毒:由口中服入毒物时,首先要立即进行洗胃,呕吐。

常用的洗胃液是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要太浓,浓度过大会烧坏胃壁粘膜),或用肥皂水或者3~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胃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

最简单的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木杆压舌根,或者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最多不超过50毫升)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

如果无洗胃液,可给予大量的温水喝,冲淡毒物并使呕吐。

洗胃要反复进行多次,直至洗胃呕吐物中基本无毒物存在,再服解毒剂。

解毒剂有很多,要根据中毒药物的性质选用。

一般常用解毒剂有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

对某些特殊毒物要采取更有效的特殊来解毒,并使呕吐。

如磷中毒用硫酸铜,钡中毒用硫酸钠,锑或砷中毒用25%的硫酸铁和0.6%氧化镁混合液(剧烈搅拌混合均匀,每隔10分钟给一汤匙,直到呕吐后为止),氰化物中毒给1%硫代硫酸钠等。

解毒呕吐后,喝上温水送医院治疗。

3. 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皮肤和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要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冲洗愈早愈彻底好。

如能涂或服用适当的缓冲剂,中和剂(注意要用稀浓度的)更好,洗净毒物后,看情况请医生治疗。

㈢常见化学毒物及急救预防措施1.常见化学毒物的特性及容许浓度类别名称特性容许浓度⑴气体①氯气Cl2黄绿色气体,具有刺鼻臭味,溶于水,液氯能引起严重的烧。

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乙醚、氨气、氢气、松节油、金属粉末等锰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

≤1毫克/米 3②一氧化碳CO 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

剧毒!极易燃,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0毫克/米3③二氧化硫SO2无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在-10℃以下会液化,有一定的水溶度,并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13毫克/米3④二氧化氮NO2 黄褐色气体,剧毒!极强的氧化剂,自身不燃,遇衣物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起火。

≤9毫克/米 3⑤磷化氢PH3无色气体,具有臭鱼气味。

沸点- 88℃,微溶于水,往往因含有少量P2H3,能自行着燃,发出光亮火焰,剧毒!极易燃。

<3ppm⑵酸类①硫酸H2SO4 无色至暗褐色的油状液体,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不燃。

遇电石、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它可燃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遇水与有机物猛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0.5ppm(1毫克/米3)②硝酸HNO3无色至淡黄色发烟液体,可溶于水,腐蚀性强,化学性质非常刺鼻的窒息气味。

化学性质活泼,不燃,能与多种物质如电石、松节油、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遇可燃或易氧化物即行着火。

≤2ppm③盐酸HCl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气味刺激性强,不燃,但能与普通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ppm④磷酸H3PO4 无色粘稠状液体或潮湿的白色结晶,自身不燃,能与水相混溶。

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毫克/米3⑤草酸(COOH)2 2H2O 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可燃,粉尘有毒,在150~160℃升华并部分分解.高温下分解放出一氧化碳和甲酸蒸气。

遇银盐反应生成草酸银,具有爆炸性性质活泼,与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

≤1毫克/米 3⑥甲酸HCOOH 无色发烟液体,有刺鼻恶臭味。

溶于水,可燃,具有一定程度的失火危险。

闪点69℃,能放出刺激性蒸气。

≤9毫克/米 3⑦醋酸CH3COOH 无色液体,具有刺鼻酸味。

溶于水,放出刺鼻性蒸气。

易燃,化学性质活泼,与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

≤25毫克/米 3⑶碱类①氢氧化钠NaOH 无色,有棒、片、粒状或固体,溶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