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活力(热身运动)教案
第九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教案

1-3
1导入情景
2:小组组织自评
3归还器材
师生再见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习
场地器材
操场
负荷
1:密度:32%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课后记录
课后作业
1:制定广播操练习计划
2跳绳练习,恢复体力
第3课教师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腰部运动,全身运动,踢腿运动
重点:学生能了解4——6节运动路线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性
课后记录
课后作业
1:练习广播操
2跳绳练习,
第5课教师
青春的活力:复习1——8节
重点:学生能了解这套操的内涵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性
1:学生能了解整套操的内涵和动作路线,并能注意动作节奏
2:80%以上的学生能随着音乐节奏连贯的完成动作青春的活力并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节奏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形体观
2教师巡视点拨
3分组评定练习效果
四例横队练习
情景结束
放松及课后评价
1: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得到放松
2:能客观评价
1:闭好双眼,展开丰富想象
2能自评互评
3师生再见
1-3
1导入情景
2:小组组织自评
3归还器材
师生再见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习
场地器材
操场
负荷
1:密度:32%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第九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教案
第一课教师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预备姿势,热身运动
重点:学生能了解这套操的内涵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性
准备部分: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掌握青春的活力动作技术练习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掌握青春的活力动作技术练习教案第一章:青春活力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青春活力操的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
1.2 教学内容青春活力操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集体表演,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1.3 教学步骤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
教师示范青春活力操,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集体表演,加强团队合作。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节奏感和协调性。
评价学生在集体表演中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第二章:跳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培养学生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2.2 教学内容跳绳的基本动作讲解与示范。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跳绳速度和难度的逐渐增加。
2.3 教学步骤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
教师示范跳绳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逐渐增加跳绳的速度和难度,挑战学生。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跳绳技巧、速度和协调性。
评价学生在挑战中的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第三章:活力健身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力健身操的练习,提高身体力量和耐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意识。
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
3.2 教学内容活力健身操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集体表演,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
教师示范活力健身操,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集体表演,加强团队合作。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力量和耐力。
评价学生在集体表演中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第四章:篮球基本动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青春的活力:预备姿势,热身运动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习
场地器材
操场
负荷
1:密度:32%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课后记录
课后作业
1:制定广播操练习计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跳绳练习,恢复体力
第一周第一课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预备姿势,热身运动
重点:学生能了解这套操的内涵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性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了解整套操的内涵和动作路线,并能注意动作节奏
2:80%以上的学生能连贯的完成动作预备姿势和热身运动并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节奏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水平和形成良好的形体观
4学生练习密度为5-8次/人
分
情景展开
1:预备姿势
1: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要求学生能自我摸索
1: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2跟随教师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并能互评
5——9
1:教师讲解动作路线和要求
2;组织学生练习
3:观察和巡回指导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习
2;热身运动
1: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模仿水平
2:要求学生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1:听教师讲解记住动作要求
2:跟随教师模仿练习
3接受教师指导,提升表现力
5——9
1教师讲解热身运动的基本动作
2教师巡视点拨
3分组评定练习效果
四例横队练习
结束部分
情景结束
放松及课后评价
1: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得到放松
2:能客观评价
1:闭好双眼,展开丰富想象
2能自评互评
3师生再见
1-3
1导入情景
2:小组组织自评
初中体育 教案 复习《青春的活力》一、二、三、四节,学习五、六、七、八节;素质练习

1、集合快、静、齐
2、精神பைடு நூலகம்满,
3、准备活动充分
1
7
1
中
基本部分
30
第五节全身运动
第六节踢腿运动
动作要领:(略)
素质练习:
1、原地高抬腿跑,男20秒每次3次,女15秒每次3次
2、立卧撑30秒每次,3次
组织:(如图二)
教法:
1、示范
2、学生模仿动作
3、讲解并带练
4、慢节奏带练二遍
5、学生一分钟思考记忆动作
练习密度
50%--55%
课后小结:
场
地
器
材
田径场
初中体育教案复习《青春的活力》一、二、三、四节,学习五、六、七、八节;素质练习
课的内容:复习《青春的活力》一、二、三、四节,学习五、六、七、八节;素质练习
课的任务: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青春的活力》五六七八节的动作技术
2、通过本套广播体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气质;
3、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动作节奏的把握
教学重点:动作技术的掌握
课型:新授课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要求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备部分
8
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检查人数,服装。
四、宣布本课任务。
五、安排见习生活动。
六、准备活动
1、集中注意力游戏:正反口今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四节
组织:四列横队(如图一)
6、加快节奏四节操一起带练一遍。(前面五项每次一节操)
要求:
1、学习认真主动
2、动作到位,有气质。
组织:四列横队,如图一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青春的活力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青春的活力教案第一章:青春的活力与体育1.1 了解青春的活力解释青春的活力是指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的活力和积极性。
讨论青春活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2 探索体育与青春活力的关系分析体育活动如何提高身体的活力和健康。
讨论体育活动对心理和社交方面活力的影响。
第二章:青春期的身体变化2.1 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介绍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包括身高、体重、肌肉和骨骼的发展。
讨论青春期身体变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2.2 应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提供建议和技巧,帮助学生适应身体变化,提高运动表现。
强调保持积极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第三章:发展运动技能3.1 基本运动技能介绍基本运动技能,包括跑、跳、投、接等。
演示和练习基本运动技能的正确技巧。
3.2 进阶运动技能介绍进阶运动技能,如曲线跑、弹跳力训练等。
演示和练习进阶运动技能的正确技巧。
第四章:团队运动与团队合作4.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讨论团队合作在体育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析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4.2 团队运动项目介绍常见的团队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讨论团队运动中的角色和职责。
第五章:运动与健康5.1 运动与身体健康讨论运动对心血管健康、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等方面的影响。
强调定期运动的重要性。
5.2 运动与心理健康探索运动对情绪调节、焦虑和抑郁的积极影响。
讨论运动对提高自尊和自信的作用。
第六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6.1 训练原则概述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超负荷原则、适应性原则、特定性原则和逐步增加原则。
讨论每个原则的重要性及其在训练中的应用。
6.2 设计训练计划学习如何根据运动目标和运动员的能力设计训练计划。
练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热身、训练项目和恢复阶段。
第七章:比赛策略与心理准备7.1 比赛策略的重要性讨论比赛策略对于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性。
分析比赛前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制定。
7.2 比赛策略的实施学习如何根据个人和团队特点制定比赛策略。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青春的活力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青春的活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及保健知识。
2. 跑步、跳绳、投掷、篮球等体育项目的技能学习和训练。
3. 体育比赛规则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体育项目的技能学习和训练。
2. 教学难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应对策略,体育项目的技巧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学生掌握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
3.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4. 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体育道德的培养。
教案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篮球场、体育馆等。
2. 教学器材:篮球、跳绳、投掷器材、标志物等。
3. 教学资料: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教材、体育项目技巧指导书、比赛规则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进行跑步训练。
2. 第二周:学习跳绳技巧,进行跳绳训练。
3. 第三周:介绍投掷项目,进行投掷训练。
4. 第四周:学习篮球基本技巧,进行篮球练习。
5. 第五周:进行团队比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活动设计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 主体活动: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进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知识讲解,体育项目技能学习和训练。
九、课后作业1. 学生需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所学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知识。
体育教案-青春的活力

教学内容
达成领域目标
学生活动
次数
教法指导
组织要求
一
1:课堂常规
2:明确学习目标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见习生随堂听课,
1:指定集合地点
2:向学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
€€€€
€€€€
▲
二
1:预备姿势
1: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要求
四列横队练习
3:上肢动作
培养学生在摸索中解决问题
体育教案-青春的活力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预备姿势,热身运动,上肢运动
重点:学生能了解动作路线
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了解整套操的内涵和动作路线,并能注意动作节奏
2:80%以上的学生能连贯的完成动作预备姿势和热身运动及上肢动作,并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节奏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形体观
1: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2:跟随教师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并能互评
5——9
1:教师讲解动作路线和要求
2:组织学生练习
3:观察和巡回指导
四列横队练习
2:热身运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2:要求学生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1:听教师讲解记住动作要求
2:跟随教师模仿练习
3:接受教师指导,提高表现力
5——9
1:教师讲解热身运动的基本动作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青春的活力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青春的活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提高对青春期活力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
2. 体育活动对青春期的积极作用。
3. 青春期情感问题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体育活动的作用,青春期情感问题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情感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体育活动的作用,青春期情感问题的处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青春期情感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活动对青春期的积极作用,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青春期的特点和活力。
2.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以及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自我意识增强等。
3. 体育活动的作用:讲解体育活动对青春期的积极作用,如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团队精神等。
4. 青春期情感问题的处理:分析典型的青春期情感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如尊重对方、理性沟通、保持自我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总结青春期的特点和活力,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面对青春期,健康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认识,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对青春期情感问题的处理能力。
2. 评价方法:观察法、问答法、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能正确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体育活动的作用,青春期情感问题的处理方法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分钟
身体
恢复
1、带领学生做整理运动;
2、带领学生拍腿,抖手放松口令提示动作;
3、引导学生集体放松。
1、认真做整理运动;
2、跟着老师的提示拍拍腿部,抖抖手,随老师提示调整呼吸;
3、也可随意的放松。
广播体操队形
3
分钟
下课
常规
1、课堂小结:针对课堂的某些不足之处,给予指出,好的现象,给学生以表扬,鼓励等;
1、认真观摩老师的示范动作,积极提问。
2、认真学习(练习)动作,大胆做动作,同学间互相帮助、鼓励。
3、 “一对一”辅导,一个同学喊口令,另外一个同学做动作,一、二排合作,三、四排合作。
4、根据老师的提示反复练习,清晰动作区别,把握节奏。
广播体操队形
(老师示范动作时,一、二排蹲下,三、四排跨立;一对一辅导时,一、三排向后转)
3、组织学生练习的时候,先学1-4四拍,先学下肢动作。再连贯起来学习。
4、强调第二个八拍:1—4拍右脚开始向后踏步,同时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握拳;4拍还原成直立;5拍右腿前伸,脚跟触地,同时左腿微屈,两臂侧上举,握拳,拳心向下;6拍还原成直立;7拍左腿前伸,脚跟触地,同时右腿微屈,两臂胸前交叉,左臂在外,拳心向后;8拍还原成直立。
××××
××××
××××
××××
▲
程
序
时间
内容
教师指导(学法指导)
学生练习(探讨)
组织形式
基本部分
18分钟
学习热身运动
1、老师先完整示范第一、二两个8拍,再分解示范,口令提示动作。
2、强调第一个八拍:1—4拍左脚开始向前踏步;第4拍还原成直立;5—6拍左腿侧身,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微屈,左臂经胸前平屈至上举,五指分开,掌心向前;
重难点
重点:热身运动的动作路线;难点:节奏感和协调性。
程
序
时间
内容
教师指导(学法指导)
学生练习(探讨)
组织形式
准备部分
5
分钟
上课
常规
1、组织学生有序站队,向学生问好,清点人数,强调安全;
2、四路纵队;
3、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1、有序站队,要求:快、静、齐;
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讲,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青春的活力(热身运动)教案
时间:班级:地点:操场执教者:方师
教学内容
青春的活力:学习预备节、热身运动。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热身运动动作路线,并能注意动作节奏;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连贯的完成热身运动动作,并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节奏;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形体观。
××××××××××××
▲
基本部分
10分钟
复习以前学过的队列队形
1、队形队列: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2、根据学生的练习(掌握)情况,有针对性习2-3遍。
1、根据老师的提示,正确、规范地做练习,同学间互相提醒,鼓励。
2、要求动作幅度到位。
广播体操队形:
2、宣布下课,向学生道别。
1、认真听讲;
2、向老师道别,有序回教室。
四个横排
场地器材
操场、哨子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50%;平均心率:110次/分;最高心率:130次/分。
4、有见习生随堂见习;
四个横排
5
分钟
热身
活动
1、组织体育委员带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体侧运动和活动手腕脚踝等各2个8拍;
2、口令提示动作—要求学生加大动作幅度。
1、根据老师的提示热身;
2、认真做徒手操,要求动作规范,有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