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学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专业学习计划

药物分析专业学习计划

药物分析专业学习计划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的性质、质量、含量、纯度、稳定性等方面,以便于控制和改进药物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现如今,药物分析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人有幸能够选择药物分析专业进行学习,希望在未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药物分析师,为医学研究和医疗保健做出贡献。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药物分析专业学习计划。

一、专业课程学习1. 基础化学知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药物分析师,必须对基础化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我计划在大学期间,学习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扎实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药物分析实践中。

2. 药物化学:熟悉各种药物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掌握药物分析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3. 药物分析法:学习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等。

通过实验室实践,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运用技巧,并能够熟练操作。

4. 药物分析学:学习药物分析的实践操作、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掌握不同药物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5. 药物分析实习:积极参与实验室实践,学习如何进行样品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分析,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研能力培养1. 科研素养:阅读相关文献,学习如何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2. 科研实践:主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学习科研的实际操作方法,积累科研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研创新:通过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竞赛,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实训1. 校外实习:积极争取到医药企业、药物研发机构、药检机构等单位进行校外实习,学习行业内先进的药物分析技术和实践经验。

2. 实验实训: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熟练掌握各种药物分析仪器的操作和维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综合能力提升1. 英语水平: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熟练阅读国外学术文献,了解国外药物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

药物分析学(讲义)

药物分析学(讲义)

取样 要考虑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基本原则是 均匀、合理。 性状检查 包括药物的外观(聚集态)、色泽、气味、 晶形、物理常数等。 鉴别试验 就是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 某些化学反应、测定某些光谱或色谱特征。用来判断药物 的真伪。 限度检查 主要是对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可能引起或产 生的杂质,按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以判断 药物的纯度是否符合限量规定要求,也可称为纯度检查。 用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含量测定 一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或生物测定方 法来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也用 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P 现行版本为2010年版,第九版(1953, 1963,1977,1985,1990,1995, 2000,2005,2010) 一部: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 和单味制剂等 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以及药用辅料等 三部:生物制品
化学药物制剂检验程序
取样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紫外光谱,色谱
一般检查
特殊检查
剂型与辅料
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生化药物制剂检验程序 中药制剂检验程序 中 药 制 剂 的 分 析
鉴别
生 化 药物 的分 析
检查 常用定量 分析方法
中药制剂检验程序中药制剂检验程序纯化提取供试液的制备色谱鉴别化学鉴别显微鉴别鉴别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水分杂质检查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分光光度法化学法常用定量分析方法中药制剂的分析生化药物制剂检验程序生化药物制剂检验程序生物法电泳法紫外光谱法化学鉴别鉴别特殊杂质蛋白质类一般杂质杂质检查无菌微生物污染降压物质组胺类组胺过敏异性蛋白异常毒性急毒杂质蛋白大分子安全性检查检查理化法生物检定法电泳法常用定量分析方法生化药物的分析pdf文件使用试用版本创建www

药物分析学知识点

药物分析学知识点

药物分析学知识点药物分析学是药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药物的分离、鉴定和定量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分析学知识点,供参考:1. 药物分析的概念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等分析方法的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可以确定药物的质量、纯度、稳定性等关键参数,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药物的样品处理在药物分析过程中,样品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提取、稀释、过滤等。

提取是将药物中的目标物质分离出来,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固相萃取等。

稀释是指调整样品浓度,以适应后续分析的要求。

过滤是为了去除样品中的杂质,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 色谱分析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最常用的色谱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液相的相互作用来分离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GC)则是利用气体载气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开来。

色谱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领域。

4. 质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是药物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可用于鉴定和定量药物。

质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样品中化合物的质荷比,确定其分子式和结构。

常用的质谱仪器包括质谱-质谱联用技术(MS-MS)、气相质谱(GC-MS)等。

5. 荧光分析技术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敏感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中。

荧光分析技术利用化合物在光激发下的荧光发射特性进行分析。

通过测量样品中的荧光强度,可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存在和浓度。

6.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7. 药物定量分析方法药物定量分析是药物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滴定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药物样品中的活性成分的浓度。

8. 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分析学在药物质量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学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大学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

大学药物分析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分析原理1.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药物的化学性质,利用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方法,对药物进行分离、鉴定及定量测定。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2. 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处理、分离、检测和定量。

样品处理主要包括提取、净化和浓缩;分离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分开;检测主要是利用各种分析仪器和设备对分离的成分进行检测;定量主要是确定药物中成分的含量。

3. 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包括标准品的制备、设备的校准、方法的验证和误差的修正等。

二、药物分析方法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等。

光谱分析能够对药物的结构、纯度和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

2. 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固体或液相中的分布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和测定的一种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

色谱分析能够对药物中各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

3.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利用质谱仪对分子或原子离子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包括质子质谱、电子离子化质谱、质谱成像等。

质谱分析能够对药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和分析。

4.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学原理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包括极谱分析、电导分析、电化学计量分析等。

电化学分析能够对药物的含量、离子浓度等进行测定。

5. 其他分析方法除了上述常用的分析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分析方法,如热分析、微生物分析、放射性分析等,这些方法能够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

三、药物分析的常用仪器和设备1.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用来测定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的仪器,能够对药物的结构、纯度和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

2.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是用来对气态或挥发性样品进行分析的仪器,能够对药物中各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质量分析、成分分析和药效评价实验。

1. 质量分析:目的是确定药物中的杂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以及含量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中的有机杂质、无机杂质等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

同时,还可以对药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成分分析:目的是确定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常用的方法有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包括活性成分、辅助成分、助剂等。

3. 药效评价实验:目的是评价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方法有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

体内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通过观察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效果来评价
药物的药效。

体外实验包括细胞实验、酶活性实验等,在体外条件下评价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分析实验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考虑伦理和相关法规要求,保障实验过程中的参与者权益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药物分析期末总结小班教师

药物分析期末总结小班教师

药物分析期末总结小班教师1. 引言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通过分析和检测药物的组成、质量、效能等参数,为药物的研究、生产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总结。

2. 学习内容在本学期的药物分析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具体包括药品质量控制、药品分析方法、药物毒理学、药物代谢与排泄等。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药物分析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实验操作本学期药物分析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验操作,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我们加深了对药物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并提高了实验技能的水平。

同时,学习实验中,我们也注意了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增强了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意识。

4. 学习收获通过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深刻了解了药品质量分析的重要性,对药品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掌握了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了解了不同的分析仪器和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此外,也对常用的药物毒理学和药物代谢与排泄进行了学习,对药物的安全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学习困难在学习药物分析课程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理论知识较多,内容相对复杂,需要不断地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进行学习。

其次,实验操作中需要注重细节和准确性,一些实验步骤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实验才能熟练掌握。

此外,药物分析课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这也是一个相对困难的环节。

6. 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药物分析课程,我采取了一些学习方法。

首先,认真听讲,及时记录重点知识点,并进行复习和总结。

其次,关注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尽量避免操作错误。

此外,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课后习题进行复习和巩固。

在学习中还需要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参与实验和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增强实验能力。

7. 总结通过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我对药物分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全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全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1、药物分析的目的: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2、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我国药典的全称,简称《中国药典》用英文表示为chinese pharmacopeia(缩写为:ch.p)现行版本为2015年版,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10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版)。

4、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

5、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宝的约束力。

6、标准品、对照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査、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管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7、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u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制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

8、“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9、“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0、“约”若干时是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的10%。

11、例称取0.1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00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12、药典附录包括制剂適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13、索引: «中国药典»在书末分列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索引。

主要药典的英文缩写: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

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査、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保证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药物的鉴别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 采用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14、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对药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法令性文件有: C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5、滴定度:指每1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重量。

11--药物分析学

11--药物分析学

性状---溶解度 性状---溶解度 --• 2.2 溶解度:一定程度上反映 溶解度:
了药品的纯度。 了药品的纯度。药品在不同溶 剂中的溶解性能用“ 剂中的溶解性能用“极易溶解 易溶、溶解、略溶、微溶、 、易溶、溶解、略溶、微溶、 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来描述。 来描述。
化学鉴别法
呈色反应鉴别法 指供试品溶液中加入适当 的试剂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的试剂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 易于观测的有色产物。 易于观测的有色产物。 (1)三氯化铁呈色反应: 三氯化铁呈色反应: 用于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 异羟肟酸铁反应: (2)异羟肟酸铁反应: 多用于芳酸及其酯类、 多用于芳酸及其酯类、酰胺类 茚三酮呈色反应: (3)茚三酮呈色反应: 用于结构中含有脂肪氨基药物 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 (4)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 用于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5)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及其它颜色反应
药学基础---药学基础----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王红兵 生命科学与来自术学院“梅花K”中毒事件
2001年 2001年,湖南株洲发生一起百余人因 服用一种含有不合格四环素成分的名 梅花K 为“梅花K”的黄柏胶囊而导致的中毒 事件。 事件。
“梅花K”中毒事件
• “梅花K”: 梅花K • 广西半宙制药集团公司第三制药厂生产 • “梅花K”是中药制剂,主要药物是黄 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 按照规定,梅花K黄柏胶囊只能含有中 药黄柏一种成分 • 违法添加了四环素成分 • 过期失效的四环素
(三)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 2.性状 2.性状 • 定义: 定义: • 反映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如外 反映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 溶解度和物理常数等。 观、溶解度和物理常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是药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也是我国执业药师考试中指定考试的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药品质量标准及其制订和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从事药品质量检验和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物分析学是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学科,它主要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解决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因此,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分析学科和药物分析工作者的任务,除了药品的常规理化检验以及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外,尚需深入到生物体内过程并进行综合评价的动态分析研究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应该更加准确、灵敏、专属和快速,并力求向自动化、最优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一、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包括: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临时性标准和正式标准;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等。

其中,法定标准又可分为中国药典、局颁标准和地方标准等三级药品标准。

(一)法定药品质量标准我国现行的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人们习称为“三级标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为中国药典。

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持编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是我国记载药品标准的法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技术标准。

凡生产、销售和使用质量不符合药典标准规定的药品均为违法行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简称局颁标准),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颁布实施的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系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厅(局)〕批准并颁布实施的药品标准,属于地方性药品标准(简称地方标准),主要收载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药品标准。

(二)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该标准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效,并且仅供研制单位与临床试验单位使用,属于非公开的药品标准。

(三)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我国的一类至三类新药经临床试验或试用后报试生产时所制订的药品标准叫“暂行药品标准”。

该标准执行两年后,如果药品质量稳定,该药转为正式生产,此时的药品标准叫“试行药品标准”。

该标准执行两年后,如果药品质量仍然稳定,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转为局标准,四类、五类新药经临床试用后没有“暂行药品标准”这一阶段,其他要求同一至三类新药。

(四)企业标准它是非公开的标准,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属于非法定标准。

企业标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检验方法尚不够成熟,但能达到某种程度的质量控制;另一种是高于法定标准的要求,主要是增加了检验项目或提高了限度标准。

二、中国药典与主要国外药典中国药典的现行版本为2005年版,记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中国药典出版有英文版,其英文名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缩写为ChP,现行版本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英文版。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出版了八版药典,即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版。

在各版之间有增补本,如1995年版一九九七年增补本、一九九八年增补本。

中国药典的内容有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等四部分。

凡例是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国药典、进行质量鉴定的基本原则。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正文部分为所收载药品的质量标准。

二者共同体现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正文内容(二部)包括:⑴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与英文名);⑵有机药物的结构式;⑶分子式与分子量;⑷来源或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名称;⑸含量或效价规定;⑹处方;⑺制法;⑻性状;⑼鉴别;⑽检查;⑾含量或效价测定;⑿类别;⒀规格;⒁贮藏;⒂制剂等。

附录则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其中,指导原则是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不作为法定标准。

索引除正文之前有中文的品名目次外,书中还有汉语拼音排序的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

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国家编订了国家药典。

另外,尚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编订的国际药典,以及一些区域性药典。

在药物分析工作中可供参考的国外药典主要有:美国药典(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缩写为USP),目前为第30版。

美国国家处方集(The National Formulary,缩写为NF),目前为25版。

USP30与NF25合并出版,缩写为USP30-NF25。

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缩写为BP),目前版本为2007年版,缩写以BP(2007)。

日本药局方,目前为第十五改正本,缩写为JP(15)。

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缩写为EP),目前版本为EP5.4版。

国际药典(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缩写为Ph. Int),目前为第四版。

第三节药物分析学的主要内容药物分析学的首要任务是药品的质量检验,这也是其常规工作内容。

另外,还需进行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以及药物的生物体内分析方法学研究和体内过程监测。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性状检查、鉴别试验、纯度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对不同的检验对象,其工作内容有所不同。

(一)原料药的检验1.取样2.性状3.鉴别鉴别是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或测定某些光谱或色谱特征,来判断药品的真伪。

4.检查检查项下包括药品的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等四方面。

5.含量测定含量测定就是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一般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或生物测定法来测定,以确定药品的含量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要求。

概括起来,鉴别是用来判定药品的真伪,而检查和含量测定则可用来判定药品的优劣。

在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三者中,只要有一项中的某一条款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即可视为该药品不符合规定。

性状项中的外观等不作为判断指标,仅作为参考;而物理常数能综合地反映药品的内在质量,在评价药品质量的真伪和优劣方面具有双重意义。

6.检验报告在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上应有试验者、复核者和负责人的签章。

必要时(对外单位)检验报告还需加盖检验单位公章。

另外,检验报告中还应记载检品名称、批号、规格、数量、来源、检验目的、检验依据、取样(送检)日期、报告日期等内容。

(二)药物制剂的检验1.性状2. 鉴别3. 检查4. 含量测定药物制剂在含量限度、含量测定的方法与要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与计算等方面均与原料药的不同。

(1) 含量限度(2) 含量测定方法此外,在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中,不仅要考虑附加成分的影响,更应考虑各有效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其首选含量测定方法应为具有较高灵敏度和专属性的色谱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

(3) 含量测定结果(4) 含量计算式如式5-1。

%100g ml g g/ml g/g %⨯⨯=)标示量()或单位制剂重量或体积()或实测含量(标示量 (5-1)(三) 中药制剂的检验中药制剂是用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制剂,与化学药物制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中药制剂的组成极其复杂,这给其质量检验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测定前一般需将测定组分从制剂中提取出来,有的还需作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中药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方法将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学习。

1. 鉴别试验(1)显微鉴别(2)化学鉴别(3)色谱鉴别(4)其他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光谱法进行鉴别,如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由于光谱法专属性不如色谱法强,供试品常需经提取、纯化处理,才能使用,所以应用较少。

2. 检查中药制剂的一般检查项目不同于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常规检查项目有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砷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等。

3. 含量测定4. 指纹图谱指纹图谱是指同时记录有中药制剂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无论已知或未知的成分)的图谱(一般是HPLC 图谱)。

中药制剂应具有相对稳定的指纹图谱,即中药制剂中含量在一定百分数以上的各类化学成分均应有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色谱信号。

单方制剂(若只含有一类化学成分)可绘制一张指纹图谱,复方制剂常常同时含有几类化学成分,如同时含有生物碱和黄酮类,由于各类成分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难以用一张图谱同时表示,则需要绘制多张指纹图谱。

绘制指纹图谱的首选方法为色谱法,尤以HPLC 最常用,亦可采用其他方法,如GC 、TLC、MS、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四)生化药物的检验生化药物一般系指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亦可用生化-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

生化药物质量检验的程序与化学药物制剂相同。

以下介绍生化药物质量检验中涉及的具有特殊性的分析方法。

1.鉴别试验(1)酶法(2)电泳法(3)生物法应该指出,由于生化药物的结构复杂,仍有一部分生化药物目前还未找到有效的鉴别方法。

例如糜蛋白酶、糜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等。

2.杂质检查3.安全性检查4.含量(效价)测定生化药物的含量表示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用百分含量表示,另一种用生物效价或酶活力单位表示。

酶法通常包括两种类型:一种通常称为“酶活力测定法”;另一种一般称为“酶分析法”。

前者的目的是测定样品中某种酶的含量或活性的高低;后者则主要用酶作试剂测定样品中酶以外的其他物质的含量。

(五)医院药房制剂的快速化学检验根据药房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运用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对药房的制剂和配方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工作,称为“药房制剂分析”,这种检验与常规的检验方法比较,具有速度快,检品消耗量少,效率高(一般鉴别试验只需1分钟,含量测定不超过5~10分钟)等特点,故通常称之为“快速检验”。

1.鉴别试验2.含量测定二、生物药物分析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称为生物药物分析(或称体内药物分析)。

生物药物分析与体外常规的药品质量检验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样品的特点及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上。

(一)常用样品的种类、采集和贮藏生物样品原则上包括各种生物体液和组织,但实际上最常用的是比较容易得到的血液(血浆、血清或全血)、尿液和唾液。

(二)生物样品的预处理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生物样品的种类、被测药物的性质和测定方法等三方面因素。

1.去除蛋白质去除蛋白法有以下几种:(1)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2) 加入中性盐(3) 加入强酸(4) 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5) 酶解法2.缀合物的水解3.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法是应用最多的分离、纯化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