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职统计基础知识测试题:第八章练习
中职《统计基础》章节练习题

中职《统计基础》各章节复习题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1、统计2、统计学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4、统计标志与指标5、变异和变量6、统计指标体系二、填空题1、构成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三方面特点:、和。
2、如全国人口为总体,每个人是,每个人都有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
这里的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在统计上称做。
,“年龄”是。
“16 岁”是,“性别”是,“男”、“女”是,它也是经过调查后所得到的结果。
3、统计指标由六个要素构成:①;②;③;④;⑤;⑥。
这六个要素可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和。
4、统计指标体系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来表现;另一种是指标体系是联系的指标体系。
5、变异一般描述上的变化,而变量则表示上的变化。
6、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工人数、企业数、废品数、设备数是,身高、体重、产值、利润、资金等是。
离散变量的数值一般用方法取得;连续变量的数值只能用或的方法取得。
7、变量按其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产品总成本是变量,受偶然因素影响的变量是。
8、按照所采用的不同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和。
9、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而也可统称为数据或称数据。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现的,因此也可称为数据或数据。
10、按照所采用的收集方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数据。
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有关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多数数据都是。
11、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时间数据。
201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2006-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三、简答题:1、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2、统计数据如何进行分类?3、简答统计总体的特点?四、判读题1. 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中职统计基础测试卷一及答案(70分题)

中职《统计基础》测试卷一及答案(70分)一、填空(每空0.5分,共6分)1、按照所采用的不同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2.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品质 (属性)数列和变量数列。
3、算术平均数依据计算方法不同,又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4、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有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两种方法。
5、志愿者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比例随机抽样属于概率抽样。
6、∑∑∑∑-+-=-)(_________________)(1111qppqqpqp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各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所有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A)。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值 D.标志总量2、某国对占该国钢铁产量3/4的5个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C)。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 D.普查3、为研究某城市的居民收入情况,把该城市居民按人均年收入分组,其中最后两组是1800~2000元,2000元以上,则最末一组的组中值应是(C)。
A2000元B2200元C2100元 D.2150元4、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大小关系是(B)。
A两者相等B前者小于后者C两者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D.后者小于前者5、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D)。
A 8.12%×3.42%×2.91%×5.13%B (8.12%×3.42%×2.91%×5.13%)-100%C 108.12%×103.42%×102.91%×105.13%D (108.12%×103.42%×102.91%×105.13%)-100%6、编制价格指数,一般是用( D )A.基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B. 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C.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D.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7、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B )。
中职数学:第八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测试题(含答案)

中职数学:第八章直线与圆的方程测试题(含答案)第八章直线与圆的方程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1、点(2,1)到直线4x-3y-1=0的距离等于(B)A、2/5.B、4/5.C、2.D、32、直线与x-y+3=0与圆(x-1)^2+(y-1)^2=1的位置关系是(C)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无法判断3、求过三点O(0,0),M1 (1,1),M2(4,2)的圆的方程(A)A、x^2+y^2-8x+6y=。
B、x^2+y^2+8x+6y=。
C、(x-4)^2+(y-3)^2=25.D、(x+4)^2+(y+3)^2=254、已知直线l经过点M(2,-1),且与直线2x+y-1=0垂直,求直线l的方程(C)A、x-2y+4=0.B、2x-y-4=0.C、x-2y-4=0.D、2x-y+4=05、求经过点P(-2,4)、Q (0,2),并且圆心在x+y=0上的圆的方程(A)A、(x+2)^2+(y-2)^2=4.B、(x-2)^2+(y-2)^2=4.C、(x+2)^2+(y+2)^2=4.D、(x-2)^2+(y+2)^2=46、设圆过点(2,-1),又圆心在直线2x+y=0上,且与直线x-y-1=0相切,求该圆的方程(B)A、(x-1)^2+(y-2)^2=2或(x-9)^2+(y-18)^2=338.B、(x-1)^2+(y+2)^2=2或(x-9)^2+(y+18)^2=338.C、(x-2)^2+(y-1)^2=12或(x-18)^2+(y-9)^2=36.D、(x-1)^2+(y+2)^2=12或(x-9)^2+(y+18)^2=367、求以C(2,1)为圆心,且与直线2x+5y=0相切的圆的方程(C)A、(x-2)^2+(y-1)^2=1/29.B、(x+2)^2+(y+1)^2=1/29.C、(x-2)^2+(y-1)^2=81/29.D、(x+2)^2+(y+1)^2=81/298、设圆的圆心坐标为C(-1,2),半径r=5,弦AB的中点坐标为M(0,-1),求该弦的长度(D)A、√10.B、√15.C、2√10.D、2√159、求圆(x-3)^2+y^2=1关于点p(1,2)对称的圆的方程(B)A、(x-3)^2+(y-2)^2=1.B、(x+1)^2+(y-4)^2=1.C、(x+3)^2+(y+2)^2=1.D、(x-1)^2+(y+4)^2=1给定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坐标A(4,5)。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多选)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10道题.每题2分:典20分)l进行统计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 )。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B.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组综合汇总C.编制统计表与分析表D.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E.与上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象本期发展变化情况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 )( )( )A.劳动生产率B.工业增加值C.设备人均拥有量D.生产税净额E.人均年收人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 )( )( )( )( )。
A.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B.某省近5年钢铁产量c.某商场各季末商品库存量D.某商场1990—2007年商品销售额E.某市近5年各年末企业数4.统计指数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B.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c.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E.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5.统计分析的特点有()()()()()。
A.数据性B.完整性c.精确性D.目的性E.时效性6.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A.周期性普查制度B.临时性调查制度c.经常性调查制度D.一次性调查制度E.非经常性调查制度7.下列行业类别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rA.建筑业B.采矿业c.金融业D.房地产业E.地质勘查业8.下列关于统计单位的表述中,()()()()()是错误或不准确的。
A.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B.一个法人单位拥有多个产业活动单位c.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D.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括动的法人单位要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E.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9.下列各项中,包括在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中的有:()()()()()。
中职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职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抽样法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描述性数据D. 推断性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值,其中一半的观测值低于中位数,另一半高于中位数。
以下哪个不是中位数的特点?A.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B.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中位数可以用于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答案:C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B. 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C.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D. 标准差与数据的离散程度无关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图表的类型?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树状图答案:D6.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其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7.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以下哪个不是总体的特点?A. 总体是确定的B. 总体是无限的C. 总体是可以计数的D. 总体是同质的答案:B8.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其主要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节省时间和成本B. 可以对总体进行全面分析C. 可以减少调查误差D. 可以提供总体参数的估计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A. 算术平均数B. 加权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数据的来源?A. 直接观察B. 调查问卷C. 历史记录D. 专家估计答案:ABCD2.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描述性统计的主要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描述D. 数据的推断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统计图表的作用?A. 直观展示数据B. 揭示数据间的关系C. 便于比较数据D. 预测未来趋势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变换方法?A. 对数变换B. 平方根变换C. 倒数变换D. 标准化变换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非参数检验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015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真题及答案

2015 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 分,每小题 1 分。
)1.在一所高校里,统计学家打算做一项抽样调查了解学生是否愿意参加某项付费的课外活动。
他打算在每个年级中(一年级到四年级)随机抽取100 人进行调查。
请问这种调查方式是()。
A•整群抽样B. 分层抽样C. 方便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2.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量为10 的样本,如果该样本的方差为零,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总体的方差也为零B•样本的均值等于样本的中位数C.在这个样本中,10个数据的数值相等D •总体的均值为零3.下面直方图代表四组不同数据的分布,每组数据包含取值从1-7的28个整数,请问标准差最大的图是()4 .已知甲单位职工的平均收入为5100元/月,标准差为540元;乙单位职工的平均收入为5200元/月,标准差为250元。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单位职工收入的离散系数高于乙单位B. 甲单位职工收入的离散系数低于乙单位C. 甲单位职工收入的离散系数等于乙单位D .无法进行判断5.一般情况下身高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取100 名儿童,测得数值如下:平均值1.3 米,中位数为1.25 米,标准差0.013 米,则有68.3% 的把握认为该样本中儿童的身高应该()。
A .低于1.287 米B. 高于1.43米C. 在1.287米至1.313米之间D .在1.17米至1.43米之间6. 一个随机抽取的样本,样本均值,在95% 的置信度下总体均值置信区间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总体中有95%的数据在12到18之间B. 样本中有95%的数据在12到18之间C. 假如有100个样本被抽取,则会有95个样本均值在12到18之间D .样本中的数据落在12到18之间的概率为95%7. 当对正态分布总体的均值进行推断时,样本统计量应该采用t 分布的情况是()。
8.2古典概型(中职)

(1)取到红色玻璃球的概率;
(2)取到白色玻璃球的概率;
(3)取不到红色玻璃球的概率;
解:(1)取到红色玻璃球的概率为
=
(2)取到白色玻璃球的概率为
=
(3)取不到红色玻璃球的概率为
+
=
3.从A、B、C、D四人中选取两人参加会议,求:
(1)A被选中的概率;
4+1=5,4+2=6,4+3=7,
样本点总数为12.
和不大于4有4个样本点:1+2=3,1+3=4,2+1=3,3+1=4
∴从1、2、3、4这4个数中任取两个数求和,和不大于4的概率为:()=
=
练习
1.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红球,从中一次摸出两只球
(1)共有多少基本事件?
(2)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这个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2,3,4,5,6},共六个样本点,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
答:(1) 出现的可能性相同,概率都是 .
(2) 出现的可能性相同,概率都是 .
新授
如果一个随机试验具有如下性质:
(1) 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总数有限;
事件A={点数是奇数}包含的样本点个数=3
∴ ()= =
典型例题
例2 从1、2、3、4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求和,计算和不大于4的概率.
解:在1、2、3、4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求和,样本空间中包含的样本点为:
中职数学:第八章直线与圆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YX第八章:直线与圆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点与点的距离为 ( )()1,2M ()1,5-N A 、 B 、 C 、 D 、41314152.在平面内,一条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 )A 、B 、C 、D 、⎥⎦⎤⎢⎣⎡2,0π)[π,0[]0,π-[]ππ,-3. 直线x=3的倾斜角是 ( )A 、00B 、 300C 、900D 、不存在4.已知 A (-5,2),B (0,-3)则直线AB 斜率为 ( )A 、 -1B 、1C 、D 、0315.如图直线,, 的斜率分别为,,则 ( )1l 2l 3l 1k 2k 3k A 、>>1k 2k 3k B 、>>2k 1k 3k C 、>>3k 2k 1k D 、>>2k 3k 1k 6.经过点(1,2)且倾斜角为450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1+=x y x y 2=3+-=x y xy 2-=7.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 )062=+-y x A 、12 B 、18 C 、9 D 、68. 直线和的位置关系是 ( )02=+x 01=+y A 、相交 B 、平行 C 、重合 D 、以上都不对9.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 ( )(2,1)A 0102=-+y x l A 、 B 、 C 、 D 、20x y +=20x y -=02=-y x 20x y +=10.圆心为(-1,4),半径为5的圆的方程为 ( )A 、B 、25)4()1(22=++-y x 25)4()1(22=-++y x C 、 D 、5)4()1(22=++-y x 5)4()1(22=-++y 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已知A (7,4),B (3,2),则线段AB 的中点坐标是 .12.直线的倾斜角为 ___013=++y x 13.经过点(1,3),(5,11)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4.直线经过(2,-9),则=____________________1+=kx y k 15.直线与直线平行,则=___ ___06=-+y mx 0632=--y x m 16.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_0834=+-y x 17.已知圆的方程为,则圆心坐标为__________,半径为04222=+-+y x y x ____18.直线与圆最多有多少个公共点______ 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已知三角形的顶点是A(1,5),B(1,1), C(6,3),求证:是等腰三角ABC ∆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⒈当价格不变时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①相关关系 ②因果关系 ③函数关系 ④比较关系。
⒉当自变量按一定数量变化时,因变量也大致按照一个固定的量变化,这时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①线性相关关系 ②曲线相关关系 ③负相关关系 ④正相关关系。
⒊当变量x 值增加时,变量y 值随之下降,那x 和y 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 ①正相关关系 ②负相关关系 ③曲线相关关系 ④直线相关关系。
⒋相关系数( )①只适用于直线相关 ②只适用于曲线相关 ③既可用于直线相关,也可用于曲线相关 ④既不适用于直线相关,也不适用于曲线相关 ⒌已知2()x x -∑是()()x x y y --∑的2.1倍,而2()x x -∑是2()y y -∑的3.2倍,则相关系数r 为( )①不能计算 ②0.6 ③0.85⒍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是( )①01r ≤≤;②11r -≤≤;③10r -≤≤;④0r <。
⒎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 ①高度相关关系;②完全相关关系;③低度相关关系;④完全不相关。
⒏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如左图所示,下面那四个数字最可能是其相关系数: ①-1.01 ②-0.23 ③-0.91 ④-0.32⒐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而抽样单位数n=10,给定显著性水平0.05α=,0.025(8) 2.306t =,这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①不显著 ②显著 ③无法判断 ④没有线性相关关系,是曲线相关 ⒑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500时,其生产成本为1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2000元,则成本总额y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①y=2000+16x ②y=2000+1.6x ③y=16000+2x ④y=16+2000x ⒒在简单回归直线c y a bx =+中,b 表示( ) ①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 ②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 ③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b 的数量 ④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值⒓已知某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SSE =16.94,n =20,则估计标准误差xy S =( ) ①1.92 ②2.93 ③0.99 ④0.97⒔产品的产量x (千件)与单位产品成本y (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10-6.57x ,这意味着产量每提高一个单位(千件),成本就( )①提高110元 ②降低110元 ③降低6.57元 ④提高6.57元⒕已知x 与y 的相关系数r = 0.87,y σ= 41.40,则x 与y 的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标准误差xy S =( )①27.3 ②20.41 ③25.6 ④32.1⒖三元线性回归方程112233ˆya b x b x b x =+++中,3b 说明( ) ①3x 和ˆy之间的相关程度 ②3x 和ˆy 之间的相关系数 ③3x 每变化一个单位,ˆy平均变化多少单位 ④1x ,2x 都不变时,3x 每变化一个单位,ˆy平均变化多少单位二、多项选择题⒈下列现象属于函数关系的是( )①圆的半径和圆的周长 ②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 ③产量和总成本 ④价格不变时,销售量和销售额 ⑤身高和体重⒉按照相关性的密切程度,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 ) ①正相关 ②完全相关 ③负相关 ④不完全相关 ⑤无相关 ⒊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有( ) ①))(()()(∑-∑⋅-∑-⋅-yy x x yy xx 22 n xy x y-③xy nx y -⋅()()x x y y f -- ⑤σσσyx xy 2⒋简单线性相关分析的特点是( )①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 ②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③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④相关的两个变量必须都是随机的 ⑤相关系数的大小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⒌据统计资料证实,银行利率与股票价格指数有依存关系,即随银行利率的上升,股票指数有下降的趋势,但这种变动不是均等的。
可见这种关系是( ) ①函数关系 ②相关关系 ③正相关 ④负相关 ⑤曲线相关 ⒍建立回归模型的目的是( )①描述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②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③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④自变量和因变量互相推算 ⑤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⒎简单线性相关分析与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①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②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③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④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量不是对等关系 ⑤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⒏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下面哪几点正确反映了相关系数r 和估计标准误差xy S 关系( )①r 越大,xy S 越小 ②二者为同向变动关系③其他条件不变,r =0时,xy S 取最大值 ④r =-1,xy S = 0 ⑤xy S 与r 是反比例关系⒐下列那些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 ) ①t -统计量 ②F -统计量③估计标准误差 ④回归变差 ⑤判定系数 ⒑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①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②自变量离散程度的指标 ③因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 ④因变量估计值可靠程度的指标 ⑤自变量可靠程度的大小三、判断题⒈两个变量之间为完全相关即两个变量之间为函数关系( )⒉在相关系数的计算中,如果互换自变量和因变量,计算结果会不同( ) ⒊x 与y 的相关系数为0.89,z 与y 的相关系数为-0.92,所以x 与y 的相关程度高( )⒋相关系数r = 0,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 ⒌相关系数r 越大,则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⒍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为正数,则相关系数也为正数( ) ⒎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 ) ⒏在多元线性回归中,F-检验和t-检验等价( )⒐在线性回归分析中,F-检验是用来对回归模型作显著性检验的( ) ⒑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可以是随机的( )四、填空题⒈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 。
⒉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⒊相关关系按相关方向不同分为 和 。
⒋当变量x 倚y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时,随着变量x 值的增加,变量y 的值会相应 ;随着x 值的 ,而y 值会相应增加。
⒌当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1时,相关关系是 ,实际是 。
⒍经统计,产量x (千件)和单位成本y (元)之间的回归方程:y =120-21x ,这意味着产量为3(千件)时,单位成本为 元,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 元。
⒎已知 5.2xy S =,13.2y σ=,那么变量x 和y 的相关系数r = 。
⒏已知()()x x y y --∑=15800;2()17000x x -=∑;2()16500y y -=∑;那么,x 和y 的相关系数r 是 。
⒐若商品销售额和零售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6,商品销售额和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85,据此可以认为,销售额对零售价格具有 相关关系,销售额与人均收入具有 相关关系,且前者的相关程度后者的相关程度。
⒑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中如果相关系数r =0.8,n =10,则F 统计量为 ,若在0.05的置信水平下(1,2) 5.32F n α-=,则在检验后,认为该回归模型 。
五、简答题⒈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⒉相关关系按形式与程度不同分为哪几类? ⒊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⒋在直线回归方程c y a bx =+中,参数a 和b 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是什么?简单线性回归中,相关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有什么关系?⒌在曲线回归分析中如何转化为线性回归分析,请以本书介绍的三种曲线回归为例进行说明。
⒍为什么要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⒎评价回归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⒏估计标准误差和判定系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六、计算题⒈为了调查某商品广告投入对销售收入的影响,某企业记录了五个月的销售收入y (万元)和广告费用x (万元),如下:⑴绘制散点图,编制相关表;⑵判断x 与y 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类型; ⑶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
⒉由第1题的数据,要求:⑴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0.05α=); ⑵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⒊已知:n = 15,x ∑= 40,520y =∑,2120x =∑,226780y =∑,1710xy =∑。
要求:⑴计算相关系数; ⑵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⑶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⒋对某地区1999~2005年的居民月均收入和商品销售额的资料统计如下:⑴月均收入为自变量,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⑵根据2010年的月均收入2.01千元,推算2010年的该地区商品销售额。
⒌由第3题的数据,计算:⑴该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 ⑵对该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0.05α=)。
⒍已知以下数据:要求:⑴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⑵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作出评价。
⒎设已求得y 对x 的回归方程为ˆ64 1.4y x =-,并知y = 45,x σ=7.2,y σ=10.5,试计算: ⑴x ;⑵r ;⑶yx S 。
⒏某化妆品公司在10个城市销售一种化妆品,有关销量、成年女性人口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资料如下表:要求:用EXCEL 作如下分析:⑴以销售量为因变量y ,以成年女性人口数1x 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2x 为自变量构造二元线性回归模型;⑵计算估计标准误差和判定系数; ⑶对建立的回归模型作显著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