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中考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七年级下期中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七年级下期中考语文试卷

2014-2015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镇金学区七年级下期中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枯瘠.(jí) 丰腴.(yú) 对峙.(zì) 忍俊不禁.(jìn)B.憩.息(qì) 蹇.劣(jiǎn) 猥.鄙(wěi) 滂.沱(pāng)C.引吭.(káng) 窥.伺(kuī) 岑.寂(cén) 蹑.手蹑脚(nié)D.分娩.(wǎn) 翌.日(yì) 恫吓.(hè) 络绎.不绝(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蹑手蹑脚乐不可只无济于是络绎不绝凝眸B 庞然大物翩翩起舞豁然开朗水泄不通潺潺C.束手无策引经据典怒不可遏相题并论慷慨D.养遵处优孤苦伶仃黔驴技穷饴然自得涟漪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多年不见,老李激动的对我说:“我俩真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C.国外大面积爆发H7N9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B.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C.扬州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振铎的《海燕》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以乡愁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故乡地眷恋。

B.传纪分为自传和评传两大类,它和小说、散文一样允许对其进行艺术加工。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爱莲说》【重庆市A卷】三(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斯.是陋室斯.:.⑵可以调.素琴调.:.⑶陶后鲜.有闻鲜.:.⑷宜乎众.矣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重庆市B 卷】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⑵濯清涟而不妖妖..:.⑶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⑷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七年级中考试卷语文必考题

七年级中考试卷语文必考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拍案叫绝沸沸扬扬B. 奋发振翅高飞雕梁画栋C. 纷纷扬扬脚踏实地惊心动魄D. 瞒天过海震耳欲聋轰轰烈烈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B. 我非常喜欢看书,尤其是科幻小说。

C. 这个公园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

D. 因为天气原因,所以会议推迟到了下周。

3. 下列诗句中,描述春雨细腻柔美的是()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奋发向前,一鼓作气。

B. 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C. 举一反三,举世闻名。

D. 胸有成竹,一举两得。

5.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以孙悟空为主角。

B.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以贾宝玉为主角。

C.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以刘备为主角。

D.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以宋江为主角。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的一项是()A. 赋B. 诗C. 文D. 章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像个小太阳。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像海洋一样深邃。

8. 下列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一致的是()A. 上联:山青水秀,下联:花好月圆B. 上联:海阔天空,下联:鸟语花香C.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D.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下联:声声入耳处处闻9.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 眼睛眼睛眼睛B. 呼吸呼吸呼吸C. 骄傲骄傲骄傲D. 勤奋勤奋勤奋10.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老师您好,您的课讲得太好了,我受益匪浅。

B. 你看这道题,我这样做对吗?C. 你这个想法太幼稚了,还是听我的吧。

中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jīng shén)端正(duān zhèng)欣喜(xīn xǐ)B. 窗户(chuāng hù)留恋(liú liàn)剪裁(jiǎn cái)C. 沉默(chén mò)深刻(shēn kè)精彩(jīng cǎi)D. 粗糙(cū cāo)神秘(shén mì)挑剔(tiāo tī)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静寂无声B. 精神焕发C. 井井有条D. 威风凛凛——威风凛凛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昨天晚上没有完成作业,是因为他没有复习好。

B.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你也一定会喜欢的。

C. 由于今天下雨,所以我们没有去公园玩。

D. 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的榜样。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闪烁。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让人津津有味。

C. 他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动听。

D. 她的眼睛像黑宝石一样明亮。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神话小说。

B.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的历史小说。

C.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武侠小说。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森林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

湖泊的周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

一天,湖边来了一位年轻的渔夫。

他坐在湖边,静静地看着湖水,心中充满了向往。

他想:“如果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湖泊,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开始努力工作,每天早早地起床,到湖边捕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积累了一些钱,决定开一家鱼庄。

鱼庄开张的那一天,湖边的居民都来祝贺。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卖油翁》测试题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唐宋八大家之一。

B.文章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自矜骄横,卖油翁谦虚沉着。

C.《卖油翁》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陈尧咨善射,是扬;后通过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轻蔑并用倒油的事实,让陈尧咨恍然大悟,心悦诚服,是抑。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主题鲜明。

3.下面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B.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的技术高超。

C.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D.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4..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懂得了什么道理?答案1. D2.D(略写陈尧咨的射技,详写卖油翁酌油)3.D(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4. 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试题2: 《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选出《己亥杂诗其五》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1)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2)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3)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答案1.D(喻青少年,错。

喻国家)2.A(兴奋心情。

错。

挂念,愁思的复杂心情)试题2: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

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

“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七年级期中考语文试卷

七年级期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悲怆(chuàng)拂晓(fú)B. 稀疏(shū)娇嫩(jiāo)池塘(táng)C. 摇曳(yè)恣意(zì)突兀(wù)D. 倾斜(qīng)舒适(shū)纤弱(qiǎ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抖擞(dǒu)谈笑风生(shēng)风吹草动(dòng)B. 生气勃勃(bó)碧空如洗(xǐ)画龙点睛(jīng)C. 眉清目秀(xiù)豁然开朗(huò)一丝不苟(gǒu)D. 翩翩起舞(piān)红红火火(huǒ)满载而归(zài)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得非常勇敢,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表演非常精彩,让观众们如痴如醉。

B.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榜样。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一鸣惊人。

D. 这个计划太不切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她每天早晨都会起床锻炼身体。

改句:每天早晨,她都会起床锻炼身体。

B. 原句: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改句:我们要努力学习,珍惜时间。

C. 原句: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

改句:我已经把这本书读了两遍。

D. 原句:他虽然年纪小,但成绩优异。

改句:年纪虽然小,但他成绩优异。

二、阅读理解(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雨贵如油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我国北方农民常把春雨比作油,说“春雨贵如油”。

七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qiān xū)考验(kǎo yàn)精神焕发(jīng shén huàn fā)B. 精彩(jīng cǎi)舒服(shū fú)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C. 奋发(fèn fā)招呼(zhāo hū)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D. 神秘(shén mì)享受(xiǎng shòu)甜言蜜语(tián yán mì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老师们的辛勤教导是分不开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湖就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美丽。

B. 我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很美。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很有教育意义。

D. 这条河的水清澈见底。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举两得B. 井井有条C. 走马观花D. 天长地久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自从上次受伤后,一直卧床不起。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C. 我昨天买了一本新书,回家后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D.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晨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

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中考试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
只要你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

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字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

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字抄写在下边的方格内。

(5分)
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

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高尚的白天鹅。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5分)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 í) -------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Z àng)____。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 ì)-----尽心血。

3、背诵优秀的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7分)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

<<逢入京使>>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

《峨眉山月歌》
③《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

④、蒙曰:“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资
治通鉴》)
⑤、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 。

《江南逢李龟年》
4、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

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5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5、 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你能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来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吗?(5分)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
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提示是: 6、仿例造句:(3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

让那清凉的雨丝,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安闲的雨丝,抹去你思维上的俗;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

二、现代文阅读。

(15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片断)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
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7、请你指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何特点?用文中语句回答。

(5分)
答:
8、列举闻一多治学的卓越成就。

(5分)
答:
9、文中画线句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精神品质?( 5分)
答:
三、文段阅读(35分)
(一)《孙权劝学》(1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日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权谓吕蒙曰谓: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以:
③但当涉猎涉猎:
④即更刮目相待即:
11、下列加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但当涉猎,见(看见)往事耳
B.孤岂(难道)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及(和,与)鲁肃过寻阳
D.大兄何见事之(的)晚乎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
1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本文至今流传的两个成语是、(2分)
15、文中侧面描写吕蒙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吕蒙有什么变化?(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共18分)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着”、“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三)、《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解释词语:
故园:漫漫:
龙钟:凭:传
语: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5、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
玉笛:折柳:故园:闻: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五、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
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2.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3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4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3分)
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