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核算
应收账款核算

应收账款的核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
(一)应收账款的计价应收账款通常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
计价时还需要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
应收账款的典型业务示范(二)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见表2—32)(三)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见表2—33)表2—33 坏账损失的核算原理说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因为直接转销法虽然财务处理简单,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
四、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的核算 (一)应收利息的核算(见表2—28)(二)应收股利的核算原理(见表2—29) 表2-29 应收股利的核算原理五、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一)其他应收款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 付款项,包括不设置“备用金”科目的企业拨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以及已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而按规定转入的预付账款等。
2.内容。
其他应收、暂付款主要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备用金(向企业各职能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预付账款转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但企业拨出用于投资、购买物资的各种款项,不得在本科目核算。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原理(见表2—30) 表2—30 奠他应收款的核笪原理注意: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企业,对于领用的备用金应当定期向财务会计部门报销。
财务会计部门根据报销数用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报销数和拨补数都不再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第三章应收款项的核算介绍

第二节 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概念及账户设置
二、应收票据的一般核算
三、应收票据贴现
一、概念及账户设置
(一)含义
企业赊销商品时,所收到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
( 二)种类 1、按承兑人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2、按是否带息分 不带息票据:票面上没有注明利率,
到期值=面值。 带息票据:票面上注明利率, 到期值=面值+利息。 利息=面值(本金)×利率×期限(出票日-到期日)
销货折扣:是指企业为了促销或为了尽快收回货款
而给客户的优惠,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销售折让:企业因出售的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在
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销售退回: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 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1、商业折扣
是指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当客户成批大
量购买货物时,可按商品价目单的价格扣
财务费用
50 000
365
(面值)
(差额)
课堂练习1: (票据贴现)
1、企业于4月1日将2月1日签发的面值为100 000元、年利率8%、 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0%。
票据到期值=100 000×(1+8%/12×3)=102 000 元 贴现息=102 000×10%/360×30=850 实收贴现金额=102 000-850=101 500 借:银行存款 101 500 贷:应收票据 100 000 财务费用 1500
到期值=50 000X(1+6%/12X4)=51 000元
自己思 考解题 步骤
票据到期日为9月20日
贴现天数=31-26+31+20=56天(算尾不算头) 贴现利息=51000X8%/360X56=635元 贴现收入=51000-635=50365元 借:银行存款 50365(贴现收入)
应收账款的概念以及核算方式

❖ 举例
A企业销售给B企业商品一批,货款20 000元, 增值税3 400元,销售合同中规定付款条件为 2/10,1/20,n/30(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 在总价法下账务处理为:
1)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2、应收账款的计量
—在各国会计实务中,应收账款按买卖双方成 交时的实际发生额入账,包括发票金额(售 价及增值税)和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 运杂费等。
3、账务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的核算
1)应收账款发生的核算
例1:A企业销售给B商品一批,货款30 000元, 增值税5 100元,用银行存款代购货方垫付运杂 费500元,全部款项暂未收到。 A企业的账务处 理: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核算——举例
【例3-2】某企业向A单位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 用发票注明价款50 000元,增值税款8 500元。根 据销售合同,付款条件是“2/10,N/30”。
❖(2)若购货方10天内付款,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办妥托收手续后,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B单位
32 4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 590
银行存款
850
4、坏账准备
1)企业为什么会发生坏账? ➢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长期应
账。
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确定发票价格以后, 销售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在一定期限内 及早偿付货款而从发票价格中让渡给 顾客的款项。
应收账款的核算

应收账款的核算一、概述: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债权。
具体包括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价款、增值税或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二、核算1、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应收账款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即按买卖双方成交时的实际金额(包括发票金额和代购货单位垫付的运杂费)确定。
由于实际商业活动中存在商业折扣、现金折扣,所以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还需要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
(1)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顾客购买商品数量多少给予的价格上的优惠,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如5%、10%等。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价目单上往往标明各种商品的价格,买方一般按价目单上的价格扣除卖方给予的折扣后的净额付款,则实际价格(发票价格)为折扣后的价格。
由于商业折扣在交易成立及实际付款之前予以扣除,因此,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入账价值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买卖双方均无需在账上反映商业折扣,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只需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2)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偿还货款而给予的一种折扣优惠,通常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即10天内付款折扣为2%,20天内付款折扣为1%,30天内付款不享受折扣。
由于现金折扣发生于交易成立后,且对于销售企业来说其实际能收到的款项视购买方付款的时间不同而不同。
因此,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金额的确认有两种方法:A、总价法:是将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即总价)作为实际售价,所以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支付货款时,才予以确认。
这一方法把现金折扣作为鼓励客户提早付款而给予的经济利益。
销售方把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视为融资的理财费用,会计上应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B、净价法:是将扣减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据以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会计实务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方法

会计实务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方法1. 应收账款核算方法:将销售发生后客户尚未付款的金额记录为应收账款,以便追踪和管理客户的付款情况。
2. 应收账款坏账核销方法:当发现某些客户无法偿还应收账款时,需要核销该笔账款,并将其列为坏账准备。
3. 应收账款催收方法:针对长期未付款客户,采取积极催收措施,如电话催收、上门拜访等,以确保应收账款及时回款。
4. 应收票据核算方法:除了应收账款,公司还可以收到客户的应收票据,通过将其记录为应收票据,来跟踪和管理这部分款项。
5. 应收票据贴现方法:若公司需要提前收回应收票据的款项,可以将其贴现给银行或财务机构,以获得一部分现金。
6. 应付账款核算方法:记录与供应商之间的尚未付款的金额,以确保公司的供应链关系和付款能力。
7. 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方法:与供应商协商延期支付应付账款的方式,以改善公司的现金流状况。
8. 应付票据核算方法:如果公司需要延期支付供应商款项,可以签发应付票据,以明确支付日期和金额,并跟踪管理这部分款项。
9. 应付票据贴现方法:如果公司需要提前用现金支付应付票据,可以将其贴现给银行或财务机构,以获得一部分现金。
10. 预付款核算方法:当公司向供应商预付款项时,需要将其记录为预付款,以便后续核销或抵扣应付款项。
11. 预付款核销方法:如果预付款用于抵扣应付款项,需要进行核销并调整账务记录。
12. 预收款核算方法:公司未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之前收到的款项,需要将其记录为预收款,以追踪和管理这部分款项。
13. 预收款退还方法:如果客户需要退还预收的款项,需要进行退款操作,并调整账务记录。
14. 营业税款核算方法:将销售所得的税款,如增值税等,记录为应交营业税款,以便及时缴纳。
15. 营业税款缴纳方法:根据税务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按期足额缴纳应交营业税款。
16. 营业税款减免方法:如果符合税务规定,公司可以申请营业税款的减免或优惠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17. 递延收入核算方法:将已收到的客户付款但尚未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的金额,记录为递延收入,以便在完成交付后逐步确认为收入。
应收账款核算的内容

应收账款核算的内容
应收账款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2. 代垫的包装物、运杂费。
3. 已冲减坏账准备而又收回的坏账损失。
4. 已贴现的承兑汇票,因承兑企业无力支付的票款。
5. 预收工程价款的结算(预售账款也可以在“应收”内核算)。
6. 其他预收货款的结算。
7. 收取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8. 收回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
9. 退回的预收账款。
10. 企业的应收账款改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时。
11. 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款项还未到账。
12. 已转销而又收回的坏账损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核算内容可能会根据企业类型和业务特点有所不同,建议咨询财务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项目三: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

商业折扣与会计记录无关
■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 日偿还货款而给予的一种折扣优待。2/10、n/30 由于现金折扣在商品销售后发生,会影响应收账 款的账务处理。
现金折扣与会计记录有关
■ ①总价法
总价法是将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总 价确认为应收账款,实际发生现金折扣时计入财 务费用。我国采用总价法。
任务4 其他应收款核算
■ 一、其他应收款概述 ■ 二、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一、其他应收款概述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 ,主要包括企业应收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各种 赔 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应 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的款项、其他各种应收、暂 付款项。
二、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项目三 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
■ 任务1 ■ 任务2 ■ 任务3 ■ 任务4
应收账款核算 应收票据核算 预付账款核算 其他应收款核算
任务1 应收账款核算
■ 一、应பைடு நூலகம்账款概述 ■ 二、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一、应收账款概述
1、应收账款的确认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 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包 括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代垫包装费和运杂费。
■ 一、预付账款概述 ■ 二、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一、预付账款概述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有关合同,预先支付给供 货方的款项。 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的区别 二、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把预付的款项 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在期末编制 资产负债表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 1、确定应收票据 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收到商业汇票,按票面 金额,借记“应收票据”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 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税)”科目
应收账款核算范围企业会计准则

应收账款核算范围企业会计准则应收账款是指企业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应收款项。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应收账款的核算范围包括了应收账款的确认、计量、计提坏账准备、核销和转移等方面。
应收账款的确认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确认相应的应收账款。
确认应收账款的条件是销售合同已生效,可确认的收入已确定,购买方有支付能力,并且支付的金额能够被可靠计量。
企业应当在合同约定履行期届满时确认应收账款,或者根据约定的交货条件和收款条件确认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计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应收账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是指购买方支付的货币金额,包括现金、银行转账、票据等。
对于以其他资产或服务的方式支付的应收账款,应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企业应当在应收账款确认后不久,将其重估,并将重估增减额计入当期损益。
应收账款的计提坏账准备是指企业应当根据应收账款的实际收回情况,合理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依据是应收账款的风险特征、购买方的信用状况、行业经济环境等因素。
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证据和专业判断等方法,合理确定坏账准备的金额。
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根据信用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按照分类计提不同比例的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的核销是指企业在确认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时,将其核销。
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况包括购买方破产、死亡、失踪等情况,或者购买方拒绝支付、无力支付等情况。
企业应当在核销应收账款时,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并同时冲减相应的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的转移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转让给其他方的行为。
应收账款的转移可以通过签订应收账款转让合同、背书票据等方式进行。
转移后,企业不再享有应收账款的权益和风险,而转移后的应收账款由受让方享有权益和承担风险。
应收账款的核算范围包括了应收账款的确认、计量、计提坏账准备、核销和转移等方面。
企业应当根据准确的业务记录和合理的会计政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应收账款的核算。
这样既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能保护企业的利益,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应收账款
定义: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包括四方面1确认2计量3账务处理4坏账准备
1确认(1)确认时间?—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予以确认
(2)什么样的账款确认为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赊销商品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实际工作中销货方代购货方垫付的费用(运杂费、包装费)虽说不是货款但也应该记入应收账款。
2计量—在各国会计实务中,应收账款按买卖双方成交时的实际发生额入账,包括发票金额(售价及增值税)和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3、账务处理1)应收账款发生的核算
例1:A企业销售给B商品一批,货款30 000元,增值税5 100元,用银行存款代购货方垫付运杂费500元,全部款项暂未收到。
A 企业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35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 100
银行存款500
2)应收账款收回的核算
例1资料,A企业收回应收账款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35 600
贷:应收账款35 600
3)应收账款改为应收票据的核算
例1的资料A企业收到B企业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时,其账务处理:
借:应收票据35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 100
银行存款500
在销售折扣情况下的核算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对商品价目单中所列的商品价格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
商业折扣是一种促销手段。
企业应按照发票列示的实际售价入账。
金折扣——是指确定发票价格以后,销售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在一定期限内及早偿付货款而从发票价格中让渡给顾客的款项。
现金折扣的条件一般用2/10、1/20、n/30表示。
现金折扣账务处理的两种方法:—★总价法——净价法
总价法—入帐时不考虑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
如果顾客享受了现金折扣,视为理财费用的增加,记入“财务费用”借方。
现金折扣应在实际发生时计入企业当期财务费用。
举例A企业销售给B企业商品一批,货款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销售合同中规定付款条件为2/10,1/20,n/30(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
在总价法下账务处理为:
1)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
2)如果10天内收到货款,享受2%折扣:
借:银行存款23 000
财务费用400
贷:应收账款23 400
3)如果20天内收到货款,享受1%的折扣:
借:银行存款23 200
财务费用200
贷:应收账款23 400
4)如果20天后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23 400
贷:应收账款23 400
【例3-2】某企业向A单位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 000元,增值税款8 500元。
根据销售合同,付款条件是“2/10,N/30”。
——现金折扣
(1)确认销售实现时,编制会计分录:
(2)若购货方10天内付款或在折扣期以后收到货款时,编制会计分录:【例3-3】某企业向B单位销售一批产品,价目表上售价金额为30 000元,老客户给予10%的商业折扣。
企业开出发票价款27 000元,增值税款4 590元,支票支付运杂费850元。
按合同托收承付结算。
办妥托收手续后,编制会计分录.
(1)办妥托收手续后,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B单位32 4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 590
银行存款850
预付账款
应当指出的是,对预付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为了简化核算,可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将发生的预付账款直接登入“应付账款”借方,但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仍应将“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分开列示。
预付账款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但如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借: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转入
货:预付账款
举例:A企业2013年5月6日根据合同规定向B公司预付甲商品的
货款30 000元,8月6日收到甲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40 000元,增值税6 800元,当即开出支票补付16 8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四、其他应收款的内容
(一)其他应收款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包括不设置“备用金”账户的企业拨出的备用金,
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暂付款项,应收、暂付上级单位或所属单位的款项等。
(二)其他应收款核算的账户设置--并按不同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例】1.某企业因自然灾害造成材毁损,保险公司已确认赔偿损失100 000元。
2.企业租入一台设备,预付押金5 00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五、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
1、什么是坏账?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和已经到期的应收票据都有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所有企业都有产生坏账的风险。
2、如何确认坏账?
3、坏账准备的计提政策
①计提范围:坏账的计提范围:要看企业执行的是会计准则还是会计制度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应收票据本身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
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在实务中,其他应收款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
对于与外部企业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年度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准备。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长期应收款,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一些专用的应收项目。
②坏账损失金额的估计方法--直接、备抵
坏账准备计提额—取决于“坏账损失金额的估计方法
A、销货百分比法-----与赊销有关
估计坏账损失=当期赊销收入×坏账率
B、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估计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坏账率
C、帐龄分析法----坏账与客户拖欠货款的时间有关
估计坏账损失=∑
D、个别认定法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会计期末,当企业按估计的坏账率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的,应按差额补提坏账准备;反之应按差额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2)备抵法下坏帐损失的会计处理
帐户设置:“坏帐准备”(资产类、备抵类)
会计处理: 1提取坏账准备2实际发生坏账时
3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的(分两步)
【案例】甲企业1998年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为500 000元,估计的坏账准备率为3%,1999年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为600000元,2000年4月应收乙企业的货款确认为坏账损失20000元,2000年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为550 000元,2001年5月,上年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又收回15 000,2001年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为700 000元。
要求:做有关会计分录。
1998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50万×3%=1.5(万元)
期初坏账准备的余额为0
本期计提额= 1.5万-0 = 1.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坏帐准备 1.5
贷:坏账准备 1.5
1999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 60万×3%=1.8(万元)
计提前坏准余额为1.5万元
本期计提额=1.8-1.5 =0.3(万元)(补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0.3
贷:坏账准备0. 3 2000年4月,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2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 2 2000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 55×3% = 1.65(万元)
提前坏账准备余额= 1.8 -2 =-0.2(万元)
本期计提额= 1.65-(-0.2)= 1.8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85
贷:坏账准备 1.85 2001年5月坏账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 1.5
贷:坏账准备 1.5
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 1.5 2001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 70×3% = 2.1(万元)
计提前坏账准备余额= 1.65+1.5 = 3.15(万元)
本期计提额= 2.1-3.15 =-1.05(万元)(冲回)
借:坏账准备 1.05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