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环境教育课教案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6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6篇环保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3)、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2、如何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总结延伸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
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环境教育教案篇二一。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b. 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等。
b. 地球的自然资源:水、土地、空气、植物、动物等。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b.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境污染的定义: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b.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c.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类、动植物和地球的影响。
3. 教学活动:a. 视频播放:播放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b.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环境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具体危害。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提出解决方案。
三、第三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保行动的定义:环保行动的概念和特点。
b. 环保行动的意义:环保行动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c. 环保行动的例子:国内外成功的环保行动案例。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环保行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环保行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意义。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环保行动,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第四章:绿色生活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实践绿色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的概念和特点。
环境教育教案5篇

环境教育教案5篇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其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我国的资源国情。
本课的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也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
地球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
地球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期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了解“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此刻地球的处境吗?思考举例: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地球的命运应当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完美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但是能够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评估学生对清洁能源的了解和态度。
5
绿色出行
1. 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
1. 绿色出行的定义与好处。
讲授法、情景模拟法
1. 模拟绿色出行情景。
通过情景模拟和讨论,
2. 掌握绿色出行的方法。
2. 绿色出行的方法与技巧。
2. 小组讨论绿色出行方法。
评估学生对绿色出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序号
教学主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
1
环保小卫士
1. 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
1. 环保的定义与重要性。
讲授法、讨论法
1. 环保知识小测试。
通过小测试和讨论,
2.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环保行为的实例分析。
2. 小组讨论环保行为。
评估学生对环保的理解和态度。
2
垃圾分类
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
2. 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
2. 节约用水的方法与技巧。
2. 小组讨论节水方法。
评估学生对节水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清洁能源
1. 了解清洁能源的种类。
1. 清洁能源的定义与种类。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 分析清洁能源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
2. 认识到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2. 清洁能源的应用与前景。
1. 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1. 垃圾分类的标准。
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1. 垃圾分类游戏。
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
2. 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圾分类的掌握情况。
3
节约用水
1. 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性。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教案一:《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了解不同环境保护方法。
3.培养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学会环境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环保相关图片和资料。
2.小组活动材料:包含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习(25分钟)1.学习环保的方法:a.展示环保方法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每种方法的含义。
b.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要求学生自行分类整理。
c.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环保方法。
2.学习环保的意义和好处:a.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好处,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环境污染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困扰?b.学生交流讨论,并与老师一起总结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好处。
三、拓展(10分钟)1.观看环保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传达的环保信息。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好处。
四、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案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难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垃圾分类方法的图片和资料。
2.实物垃圾:可准备一些实际垃圾让学生分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篇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篇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篇1)一、绪论通过上学期的环境教育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环保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本学年,要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方面着重加以指导。
二、教学目标总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让风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3、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4、认识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了解保护青蛙的意义。
5、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硕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重点难点:1、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2、认识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了解保护青蛙的意义。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培养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
四、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环境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执行说明: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七、教学内容安排每周一课时,间周进行教学。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1 《枫叶红了》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枫叶为什么红了?小结。
3、自学《二十四节气》三、环保在行动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
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2 《大雁南飞》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动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大雁南飞,队伍成一字形,飞行68—90千米。
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动物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小结:(1)雁南飞(2)逆流而上的鲑鱼(3)白鹭南飞三、环保在行动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四、总结3、疯长的水葫芦教学目的: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2. 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
3.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环境。
2. 组织学生讨论环境问题的例子,如污染、浪费等,并分析其影响。
3. 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
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 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水资源的分布。
2. 组织学生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3. 介绍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如水资源重复利用、水资源管理等。
第三章:空气质量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空气质量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空气质量的定义和标准。
2. 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3. 空气质量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质量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空气质量的标准。
2. 组织学生讨论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
3. 介绍空气质量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减少污染源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等。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关注。
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价值。
2.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原因。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原因,如生物入侵、栖息地破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枫叶红了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环境,关注自然变化、主动探究环境变化原因的良好生活习惯。
了解植物生长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初步学习不停的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秋天的美景或描写秋天的美文、古诗、词语,让学生为秋天而赞叹,产生走进秋天的欲望。
提出探究主题:枫叶为什么在秋天会变红?
追根溯源
探究枫叶变红的原因
学生猜想枫叶变红的原因,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肯定其积极的一面。
明确研究方法:怎样才能知道枫叶为什么会变红?用什么办法去研究呢?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枫叶变红的原因探究。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枫叶变红固然是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注意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与记录,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二十四气歌”。
交流关于“二十四气歌”的认识,充分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
展示常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与收获时间。
通过对比认识到自然生物界的多样性,同时了解本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哪些。
环保在行动
感受现代科技,古代劳动人民只能因时因地的种植农作物,农业生产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今天,我们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收获。
问题:你能列举哪些人们应对恶劣天气的举措?
学生举例
绿色延长线
考察一种常见作物的耕时并亲自种植,进一步了解该作物的生长与季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