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吴大伦)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吴大伦)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吴大伦)第一章:地球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爱护地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地球的重要性和生态系统。

讨论: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4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生态系统的视频。

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游戏:进行资源利用的游戏,如“资源接力”。

2.4 教学活动:观看自然资源利用的视频。

进行资源利用的游戏。

第三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培养学生减少环境污染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来源和类型。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3.3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实验:进行简单的环境污染实验,如PM2.5实验。

3.4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污染的视频。

进行简单的环境污染实验。

第四章:环境保护的措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

培养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4.2 教学内容:个人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如环保法律和政策。

4.3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角色扮演:进行环保角色的扮演,如垃圾分类管理员。

4.4 教学活动:讨论个人和社会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进行环保角色的扮演。

第五章:绿色生活的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和实践。

培养学生实践绿色生活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绿色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绿色生活的实践方法,如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5.3 教学方法:讲解:讲解绿色生活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分享:分享绿色生活的经验和故事。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教案: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2.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3.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山东科学技术版;2.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观看图片,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环境污染情况,引发学生思考;(2)教师简要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学习:(1)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一单元,了解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3)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三单元,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四单元,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3.展示与讨论:(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环境问题和环保行动的成果,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考;(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有关环保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践与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等;(2)带领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

5.反思与总结:(1)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主题班会,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体会;(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次环境教育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在校园或社区里张贴环保宣传海报;2.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清理城市垃圾等;3.鼓励学生制作环保实用工具,如环保购物袋、环保文具盒等。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2.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同时,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b. 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等。

b. 地球的自然资源:水、土地、空气、植物、动物等。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b.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境污染的定义: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b.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c.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类、动植物和地球的影响。

3. 教学活动:a. 视频播放:播放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b.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环境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具体危害。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提出解决方案。

三、第三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保行动的定义:环保行动的概念和特点。

b. 环保行动的意义:环保行动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c. 环保行动的例子:国内外成功的环保行动案例。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环保行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环保行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意义。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环保行动,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第四章:绿色生活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实践绿色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的概念和特点。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认识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1.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与分类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讲解环境的定义与分类分享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1.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二章:水资源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2.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与重要性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浪费讲解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与重要性小组活动:设计一个节水宣传海报2.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节水宣传海报第三章:空气质量与污染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关注空气质量的意识3.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的指标和影响因素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空气污染的现象讲解空气质量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分享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小组讨论:如何改善空气质量3.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与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意识4.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措施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分享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措施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海报4.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海报第五章:生活中的环保行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培养学生养成环保习惯5.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环保习惯的养成方法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行动的重要性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分享环保习惯的养成方法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环保行动计划5.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环保行动计划第六章:环保法律法规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环保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分享环保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小组讨论:如何遵守环保法律法规6.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七章:环保科技与创新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科技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环保科技的意识7.2 教学内容环保科技的原理和应用环保创新的案例和启示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科技的应用讲解环保科技的原理和应用分享环保创新的案例和启示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环保科技小项目7.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环保科技小项目第八章: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意识8.2 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引入话题:讨论环境伦理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小组讨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8.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九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的能力9.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和意义组织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讲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和意义组织学生参与一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小组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9.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十章:总结与展望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巩固环保知识培养学生持续关注环保、为美好环境努力的意识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展望未来环保事业的挑战与机遇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知识的应用回顾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分享未来环保事业的挑战与机遇小组活动:制定个人环保行动计划10.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制定个人环保行动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解析: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它们对人类和地球的潜在影响是教学中的重点。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资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2. 地球模型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结构。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观看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宣传海报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关注环境保护。

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回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方法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减少垃圾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3. 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活动:1. 垃圾分类小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

3. 垃圾分类宣传:学生分组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第四章:绿色出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意义及其好处。

2. 培养学生绿色出行的意识,减少污染。

1. 绿色出行的概念: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等。

2. 绿色出行的意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交通压力。

3. 绿色出行的好处:保护环境、锻炼身体、节约能源。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教案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掌握环保知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参与环保活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绿色校园理念。

教学重点:1. 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掌握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 如何开展绿色校园行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环保宣传册、环保知识竞赛题目。

2. 学生:环保手抄报、环保标语、环保实践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什么影响?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学生了解我国环保政策,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三、环保知识竞赛1. 教师出题,学生分组竞赛,巩固环保知识。

2.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强调环保知识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感悟。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做法。

二、环保实践活动计划1. 学生分组,制定绿色校园行动计划。

2. 教师指导,确保计划可行性。

三、环保手抄报制作1. 学生根据环保主题,制作手抄报。

2. 教师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绿色校园行动1. 学生按照行动计划,开展绿色校园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 教师检查行动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环保实践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交流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

2. 学生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4. 学生在绿色校园行动中的表现。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上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3. 地球的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地球的了解。

作业:1. 绘制地球结构图。

2. 写一篇关于地球生物和资源的文章。

第二章: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作业:1. 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2. 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

第三章:环保行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内容:1. 环保的基本知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2. 环保的方法:种树、绿化、志愿者服务等。

教学活动:1. 学习环保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游戏)。

2. 小组讨论:如何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环保行动的了解。

作业:1.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动。

2. 写一篇关于环保行动的文章。

第四章: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 保护环境的方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等。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保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资源保护法等。

3. 环保行为: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4. 环保实践活动: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清洁河流等。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

2. 环保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3. 环保行为的意义和具体做法。

4. 环保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

四、教学难点:1.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2. 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运用。

3. 环保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为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分享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材。

2. 课件:环保法律法规、环境问题案例、环保实践活动等。

3. 教具:垃圾分类模型、节约用水设备等。

4. 实践活动材料:植树造林工具、保护野生动物宣传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环境问题的现状,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3. 环保行为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为。

4. 环保实践活动分享:介绍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

2.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为。

3. 参与家庭、学校、社区的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为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性;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
教学难点
知道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性;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有关科学素材、记录表。
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一、入境生趣
你知道在海伦娜岬角,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
二、自学质疑:
1、臭氧层的作用
2.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
3.如何保护臭氧层
三、学习释疑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充分运用查找的资料
3.全班交流
4.各组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
(1)保护作用
2)加热作用
(3)温室气体作用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平流层(17-50千米)
中间层(50-80千米)
暖层(80-500千米)
外层(500千米以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
四、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四)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作业 以“地球的保护伞―――臭氧”为题制作一张手抄报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保护作用
加热作用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酸雨
课时
第一课时




酸雨是指降水中含有一定数量酸性物质的自由降水现象,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区域灾难之一。
本课通过对酸雨的成因、危害等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懂得预防酸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寻找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课时
第一课时




1.了解臭氧层的作用Fra bibliotek2.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
3.了解如何保护臭氧层
教学重点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1.教师: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学生:(1)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环境污染的现状。(2)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环保相关知识。
居室环保问题
1
第19周
温室效应
1
第20周
地球变暖与人类未来
1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地球的外衣—大气
课时
一课时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教学重点
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教学难点
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建筑物受腐蚀
危害人类健康等
(五)、酸雨的防治
酸雨控制的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使用固硫型的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酸雨》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社会实践:关于重庆市区酸雨情况的调查。通过这个社会实践,我们的学生充分体验了探究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和社会,从而领悟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我觉得让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科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温度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特点: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三)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0-17千米)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
1.教师: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学生:(1)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环境污染的现状。(2)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环保相关知识。
教学程序




(一)大气的重要性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学期教学计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第1-2周
地球的外衣——大气
1
第3-4周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
1
第5-6周
酸雨
1
第7-8周
汽车的尾气与空气污染
1
第9-10周
吸烟与环境问题
1
第11-12周
看不见的污染——电磁辐射
1
第13-14周
让我们呼吸清洁的空气
1
第15-16周
阅读:让重庆的天更蓝
1
第17-18周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五、课后反思
通过讲解学生理解很困难,通过实验来了解对流层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补充大气的作用,使学生对大气与生活的关系更了解。能使学生提高保护大气的意识。




让我们呼吸清洁的空气
空气生命之源电池污染
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2.破坏森林。
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湖泊酸化土壤酸化森林衰退建筑物受腐蚀危害人类健
文凤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册次
9
教学内容
汽车尾气与空气污染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2篇报道。
小结:黑雨就是强酸性雨;也可以说是酸雨发展到某种极端情况。
(二)、什么是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
(三)、酸雨的形成:酸雨成分以硫酸和硝酸为主,这些硫酸和硝酸主要是由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
(四)、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湖泊酸化
土壤酸化
森林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