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论文摘要: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将会越来越完善,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的检测人员以及检测单位要努力的去完善各种检测技术,努力的去提高专业水平以及检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前言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得其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要,企业也慢慢认识到建筑工程检测逐渐成为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保障。

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应该加强检测工作,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按照建筑工程的检测规范严格执行,发现问题,严肃对待;对于不合格的程序要及时返工处理,直到合格为止,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建筑工程检测是促进建筑工程更加规范的基础保障,所以要提高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思想重视,为确保建筑行业未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现状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在这个环境下,与其相符合的建筑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逐渐的被提升。

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当中对检测方面技术的使用范围也有所增加,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主要就是对建筑的承载力以及建筑材料和使用能力等方面的检测。

当下,我国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的检测技术仍然存在大量的缺陷,需要对其不断的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建筑工程检测方面的标准。

虽然,建筑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十分普遍的使用,该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我国的检测技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针对当前这种现状,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检测方面,要对已有的检测技术不断的进行完善,还要对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不断的分析,可以很好的把握相关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在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在,在对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

比如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是目前主要的高科技检测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会推动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方面的发展。

建筑工程检测方案论文范文

建筑工程检测方案论文范文

建筑工程检测方案论文范文摘要:建筑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安全。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工程检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论文基于当前建筑工程检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检测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检测方案,旨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绪论建筑工程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安全。

然而,由于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局限性,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工程往往存在着各种质量和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这些隐患,建筑工程检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目前,建筑工程检测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诸多问题。

建筑工程检测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设备和技术也相对滞后,检测方案缺乏统一规范等问题。

因此,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检测方案,提高检测水平和效率,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检测的目的和意义建筑工程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检测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不仅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保护建筑工程投资者的利益,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筑工程检测方案的研究内容1.建筑工程检测的原则和方法:建筑工程检测的原则是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建筑工程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可视检测、非破坏检测和试验室检测等。

2.建筑物结构检测: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地基基础、外墙幕墙等结构的检测。

主要内容是对结构的承重能力、耐震性、抗风能力等进行检测。

3.建筑节能检测:包括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节能设备、采光通风设备等的检测。

主要内容是对建筑节能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建筑的节能效果。

4.建筑材料检测: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土壤等建筑材料的检测。

主要内容是对建筑材料的强度、密度、含水率等进行检测。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测量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 1、在工程设计中提供图纸资料、明确占地范围了解周边工程、了解占地范围内有无城市地下管线、是否对勘探和机械设施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工程测量带来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及管线探测图,工程设计就成了无米之炊。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第一步就是建筑物、构筑物的实地定位放样,因为建筑物在什么地方摆放,不可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流程或对于同一建筑物的各个不同部分,其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而且往往相差非常悬殊,此时应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定位的精度要求,如果定得过宽,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反之若定得过严,则给放样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放样的工作量,延长放样时间,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速度施工的需要。

3、就是确定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建筑物竣工时的定位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和测量放样误差所引起的。

由于各种建筑物或同一建筑物中各不同的建筑部分,对放样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应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与施工程序和方法,分析这些建筑物是否必须直接从控制点进行放样,对于某些建筑元素,虽然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很高,但在放样时,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几何联系直接进行。

因此工程测量工作前,制定必要的合理的精度,是关系到该工程建设中周期长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2.测试和测量是什么样的关系?答: 测量是通过相互比较的一个实验过程,目的是确定其量值大小,单位可以任意选定;测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目的是通过多参量的试验来确定其物体的特性或条件的最佳状态,单位也可以是任选的, 测试一般都是通过计量手段和应用计量科学原理进行的,而且对象都是“量”,所以测试又是保证量值统一的重要环节,测试的实质就是测量,都是为了确定其量的数值。

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全称,有时把较复杂的测量成为测试.1.某整齐供热系统的蒸汽压力控制指标为1.5 pa要求指示误差不大于±0.05MPa现用一只刻度范围为0~2.5MPa,精度等级为2.5级的压力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为什么?应选用什么级别的仪表?解:△Xm=rm*Xm=±(2.5⁄100) X2.5=±0.0625(MPa)由于0.05 MPa<0.0625MPa 超过了要求指示误差。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住宅、商业大楼,还是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建筑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因此,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室内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在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功能,而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因素则缺乏足够的重视。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应运而生。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包括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各种因素进行测试和评估。

首先,空气质量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细颗粒物含量等,可以评估空气的质量是否达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例如,在办公楼中,通过定期测试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

其次,温湿度控制也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内容。

在居住环境中,温湿度的适宜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室内温湿度参数,并结合人体舒适度标准,评估是否存在温湿度异常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通过测试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以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另外,光照度测试也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适宜的光照度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而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测试室内光照度,可以评估是否需要增加或调整灯具配置,以提供合理的照明环境。

例如,在学校教室中,适宜的光照度可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而过弱的光线则可能导致学生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还可应用于建筑声学环境的评估。

噪音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建筑物周围的噪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建筑环境监测技术

建筑环境监测技术

用 于 国 际 标 准 和 美 国 AS HRARE标 准 中
( HR AS ARE。Ame ia o it fHe t g, r n S cey o a i c n
Ref i atng and ge r i r A i —C Ond ji ni r tO ng
引起 冷 风 感 , 而 流 速 太 低 会 降 低 空 气 品 质 ,
周围 物体 辐 射 和人 体辐 射 之 间相 互 影 响的参
数 , 即 来 自 干 周 围 空 间 各 种 固 体 表 面 和 物 体
的 辐 射 热 交 换 的 相 互 影 响 ,例 如 墙 壁 、 天 花
尽 管 湿 度 会 影 响 空 气 品 质 ,但 是 只 要 湿 度 不 是 在 太 干 燥 或 者 太 潮 湿 的 状 态 下 ,都 可 以通 过 改 变 环 境 散 湿 能 力 来 适 应 , 而 不 会 受 到 影 响 。 CI SE Gude A推 荐 相 对 湿 度 应 保 B i
黑 球 温 度 , 同 时 测 量 该 点 的 空 气 温 度 和 空 气
流 速 ,继 而 计 算 出平 均 辐 射 温 度 。
综 合 温 度 ( 0 ) 由 CI t BSE 提 出 , 并
空 气 流 动 的 速 度 和 方 向称 为空 气 流 速 ,
对于 热 舒适 性 同样 很重 要。 因为流速 太 高会
2 热 舒 适性 及 节 能设 计
热环境 大 致可 以分 为三个 类别 : (1)热 舒 适 度 :是 指 大 部 分 人 对 所 处 的
热 环 境 感 到 满 意 。 这 主 要 取 决 于 人 们 主 观 上 对所 处热 环境 的意识 状态 。
造 和 维 持 舒 适 的 建 筑 环 境 。 在 创 造 和 维 持 舒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论文摘要:在我国建设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已逐渐得到普及,但由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起步较晚,标准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要提高建设工程检测技术服务,使其更好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支出,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前言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加强建设工程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工程试验,对材料、桩基础、结构施工,开挖过程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随着我国建筑业监管越来越严,建筑工程检测的质量备受关注。

1建筑工程检测特点分析建筑施工检测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施工质量进行保证,避免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我国建筑工程检测起步较晚,检测方式主要有非破损检测、微破损检测、破损检测以及结构性实验检测几种方式。

在近年的发展中,我国工程检测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关检测立法、规范仍存在不足。

而且,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并未得到有效地开展,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针对建筑工程检测理论缺乏的现状,我国建筑科研机构应加快研究工作的开展,确定检测参数及检测处理方式规范,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检测工作设备、人员及技术管理的标准建立,以非破损检测技术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开展。

2建筑工程检测内容的探讨根据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艺及材料的应用现状,工程建设施工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方面内容构成。

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建筑工程检测工作还应将室内环境检测作为主要检测手段,以此减少建筑施工材料释放有害物质对业主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注重上述内容检测基础上,还应加强建筑结构、工艺的检测,为满足现代建筑抗震需求、满足建筑质量要求奠定基础。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参考文献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参考文献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测试、噪声测试、辐射测试、室内环境测试等方面,这些技术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和测试仪器等,并探讨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二、建筑环境测试方法1. 空气质量测试空气质量测试是建筑环境测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主要测试室内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如甲醛、苯、氨气等,以评估室内空气的质量。

空气质量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采样法、传感器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其中,采样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采集室内空气中的样品,然后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污染物的浓度。

2. 噪声测试噪声测试是评估建筑物隔音效果和室内环境安静程度的重要手段。

噪声测试的方法包括声压级测量、A声级测量和频谱分析等。

声压级测量是指测量声音的强度,A声级测量是指测量人们实际感受到的声音强度,而频谱分析则可以确定噪声的来源和特性。

3. 辐射测试辐射测试包括电磁辐射测试和红外辐射测试等。

电磁辐射测试主要测试建筑物内的电磁场强度和电磁波的频率,以评估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红外辐射测试则主要测试建筑物内的红外线辐射强度和分布情况,以评估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4. 室内环境测试室内环境测试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流等方面的测试。

它主要测试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适宜性,以保证建筑物内的环境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室内环境测试的方法包括温度计测量法、湿度计测量法、光照计测量法和风速计测量法等。

三、建筑环境测试标准建筑环境测试标准是评估建筑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

目前,国内外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辐射防护规定》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对建筑环境测试的方法、标准和仪器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关注点,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室内环境符合健康与安全标准,室内环境检测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的重要性、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应对方法等相关内容。

一、重要性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在建筑工程中,人们长时间处于室内环境中,因此室内环境的质量至关重要。

室内环境质量差会导致人们出现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呼吸问题等,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职业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对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进行检测,既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对居住者健康的保护。

二、检测项目和方法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照明条件、温湿度等方面。

其中,空气质量是最为重要和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

通过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颗粒物含量等指标,可以评估室内空气的质量状况。

噪音水平的检测主要是为了评估室内噪音是否超过标准范围,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

照明条件的检测则是为了确保室内的照明合理,不会造成视觉疲劳和其他视觉问题。

温湿度的检测则是为了维持室内的舒适度和适宜的工作环境。

对于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

现场监测是通过在建筑物内设置传感器和仪器来实时检测环境参数,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实验室分析则是将采集到的样本经过分析仪器进行室内质量指标分析,并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评估结果。

三、检测结果分析与应对方法当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完成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指南,则说明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质量正常;如果检测结果超出标准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

例如,在空气质量方面,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可以通过增加通风设备、更换过滤器等方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对于噪音问题,可以通过采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计等方式减少噪音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环境测试》课程论文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研究状况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年级班别 2013级(1)班学号 **********学生姓名梁朝杰指导教师杨晚生2015年12月摘要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量消耗的比例高达25%-28%,而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消耗能量约占50%,总建筑物能耗的而其碳排放比例约为38%-40%。

因此,降低空调系统化石燃料的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应用对建筑物节能降耗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传统蒸气压缩式制冷来实现降温和除湿,必须将空气冷却到其露点温度以下,这必然会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能源。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直接再生的固体除湿床,并对其除湿及再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基本实验依据。

传统利用太阳能进行再生的除湿床,都是利用集热系统进行集热后再将能量转换成除湿材料再生所需的能量,存在能量的二次转换,整个系统效率相对较低。

本文所研制的固体除湿床直接利丨太阳辐射再生,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除湿系统采用传统、廉价、防腐蚀的细孔硅胶,作为除湿吸附剂,选用适宜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作为降温材料,将除湿时水蒸气释放的汽化潜热量转化为相变材料相变储存能,以减少系统除湿后的温升效应,降低空调的制冷量。

关键词 :除湿 ; 固体吸附 ; 转轮除湿器 ; 空调系统Abstract :Countrie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up to 25-28%.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50% of the tot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accounts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emission up to 38-40%.Therefore, decrease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energy)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Using traditional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for cooling and dehumidification, air must be cooled below the dew point temperature, which will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high grade energy. 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kind of solid desiccant bed which use solar energy directly as a renewable energy, and explores the dehumidification and regeneration performance research to provide experiment basis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the reason why the whole system is not high is that traditional desiccant bed which use solar heating system to convert energy into regeneration desiccant materials have secondary conversion of energy and relatively low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direct use of solar radi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using the low grade energy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using conventional, cheap, corrosion pores of the silica gel as adsorbent dehumidification, and choosing appropriate melting point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s a cooling material, will release the latent heat of vaporization of water vapor desiccant into phase change storage energ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of the system after dehumidification effect and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目录摘要 (1)1绪论 (5)1.1 题目背景及目的 (5)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5)1.2.1固体除湿材料 (5)1.2.2固体除湿装置 (9)1.3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9)2 固体除湿床 (9)2.1 除湿床的工作原理 (9)2.2 除湿床的构造 (10)2.3 除湿床的性能及其应用 (12)3 固体除湿空调系统 (12)3.1 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构造 (12)3.2 固体除湿空调系统性能及工程应用 (12)4 固体除湿材料再生方式及对比 (13)4.1 固体除湿材料的再生方式 (13)4.2 固体除湿材料再生方式的对比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7)1.绪论1.1研究背景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量消耗的比例高达35%-40%,而其碳排放比例约为35%-36%。

在我国,相应的数字则为及25-28%及38-40%。

供热、通风及空调(又称暖通空调-HV AC)系统是建筑物的主要能量用户,它们消耗将近50%的总建筑物能量供给。

因此,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化石燃料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在这些系统中的应用对建筑物节能降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通风空调几乎代表了暖通空调的全部内容。

随着不可逆转的全球气温上升、建筑物保温性能的提高、建筑物内部发热源数量及强度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通风空调在我国较寐冷的北方地区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夏季高温时段,由于空调系统的全面启动,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因电力需求超过荷载而引起的跳闹断电现象。

空气除湿是高温高湿地区通风空调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为了维持建筑物内部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以控制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细菌及霉菌的增长,从而满足人们对工作或生活的需求。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运行的通风空调系统中,显冷负荷与除湿相关的潜冷负荷比例约为50%。

在我国南方地区,空调季节下潜冷(湿)负荷占通风空调系统总负荷20%-45%,非空调季节下潜冷(湿)负荷山系统总负荷近70%。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渐紧张的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危机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随着传统除湿空调弹端的益暴露,寻找幵发新的除湿空调技术,己经成为能源、环保、制冷空调等多方关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2.1 固体除湿材料常用的固体除湿剂包括硅胶、沸石、活性氧化铝、氧化钙、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活性炭等。

(1)硅胶硅胶是除湿剂中最普遍的一种吸附剂,具有一系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并且具备很多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20,21]。

作为一种由连续刚性二氧化硅颗粒形式的质,通常为透明或为白色颗粒。

硅胶与氯化锂一样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再生温度低、吸附量大、性能稳定、孔结构丰富及比表面积较大等优点,它的吸附量达到自重量的40%,在吸附脱附过程中相态稳定,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相比于氯化锂吸附剂,硅胶不仅可以根据自身特性增加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还可以将无机盐分散来,解决无机盐在工作过程中的膨胀和结块问题。

硅胶作为吸附材料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吸附性能有待提高;长时间在高温即处于 80~150℃的再生温度下由于高温发生微孔熔融,塌陷、阻塞毛孔等现象,降低吸附除湿性能,相对除湿转轮加强硅胶的机械强度增强硅胶与陶瓷纤维的作用力,可以减缓粉化、掉粉现象延长转轮的寿命。

因此,许多学者对硅胶进行改性实验,一种是将硅胶与无机盐材料结合形成复合干燥剂,结合两种材料的优点避免不足之处;贾春霞对硅胶-氯化锂复合干燥剂的吸湿机理及应用进行研究发现,研制出的新型复合干燥剂转轮比硅胶转轮的除湿量平均高50%,特别是在相对湿度低,其优点是更显著。

刘业凤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吸附空气取水器, 结合硅胶与氯化钙溶液提供了一种新的复合吸附剂 Si O2·x H2O·y Ca Cl2,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特点是吸附量大、吸附速度快。

S.R.Kumar 和 P.K.Pilla等研究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硅胶形成不同的性质,发现生成硅胶的孔隙率等主要特性受到醇盐的水合条件的影响,如催化剂、PH 值、其他溶剂的存在和用来修饰胶体的添加剂的互相作用等。

HE Wolf、EU Schlünder等研究了纯溶液在硅胶吸附剂和硅胶涂覆陶瓷时的吸附等温线,Chung Yah等用中子通量照射惨杂了硼元素的硅胶,从而扩大了硅胶的微孔区,不仅提高了单位吸附剂的吸水量,而且降低了再生所需的能量。

ZJ Li、CR Liu、QS Zhao 等,对水玻璃共沸蒸馏得到硅胶,用氮吸附法研究得到的硅胶孔结构,显示在300~500℃为硅胶形成的最优时间段,硅胶微孔比表面积逐渐增加,在 500℃时达到峰值,随后温度逐渐升高硅胶的微孔和中孔发生塌陷,导致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减少。

当温度升高到 1200℃,BET 比表面积减少到 1.4 g/m2。

Sokoda A较长时间使用硅胶吸附水后,反复再生,发现硅胶发生劣化现象,硅胶微孔中骨架发生坍塌,堵塞,使吸附性能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