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疼痛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健康评估技术》课件——2.《疼痛》

局部病变疼痛
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
起病时间 疼痛部位 发病缓急 疼痛性质
临床表现
疼痛程度 疼痛的诱因及缓解因素 疼痛演变过程 职业特点
护理评估要点
健康评估
01 02
04 03
健康评估
腰背痛常见的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伴随症状
脊柱畸形
活动受限
长期低热 高热
尿频、尿急 血尿
嗳气、泛酸、上腹胀痛 腹泻或便秘
疼痛的生理反应
T、R、P、BP、HR,面容变化,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睡 眠障碍、休克
伴随症状与体征
头痛伴剧烈呕吐、视乳头水肿,胸痛伴咳嗽、咳痰及咯血, 上腹疼痛伴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
疼痛的行为反应 痛苦面容、呻吟、哭泣、强迫体位等
疼痛的情绪反应 焦虑、恐惧等
一、胸 痛
胸痛
健康评估
胸痛一般由胸部疾病(也包括胸壁疾病)所引起 胸痛的剧烈程度不一定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病头痛 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心血管疾病、中毒、尿毒症、低血糖、肺性脑病、
中暑 神经官能症 神经衰弱及癔症
三、头痛
头痛
健康评估
(二)发生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收缩、扩张或血管受牵引、伸展
脑膜受刺激或牵拉 具有痛觉的脑神经和颈神经受刺激、挤压或牵拉 头颈部肌肉的收缩 五官和颈椎病变的疼痛扩散或反射到头部 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
疼痛程度与性质
中上腹部突发的剧烈刀割样、烧灼样疼痛
临床意义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中上腹部持续剧痛或阵发性加剧 陈发性剧烈绞痛,病人辗转不安
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 持续性、广泛性剧烈痛伴腹肌紧张、板状强直
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胆石症、泌尿系结石
健康评估课件 常见症状评估(发热、疼痛)

(1)痛觉感受器分布广泛。 (2)痛觉与情绪相联系:引起负性情绪。 (3)痛觉不存在适应。 (4)痛觉有相互作用。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3)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4)疼痛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部位、疾病状况等。 心理因素:经验和记忆、情绪、注意力、个性
、经济文化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高志磊
学习目标
•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常见症 状的护理评估要点。
• 熟悉常见症状的评估方法。 • 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 • 能正确认识常见症状在建立准确的护理诊
断中的作用。 • 具有根据常见症状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痛苦的 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 乏力食欲减退等。
发性气胸等;40岁以上注意心绞痛、心肌 梗死及支气管肺癌。
• 胸痛的部位 • 胸痛的程度与性质 • 疼痛持续时间 • 影响疼痛因素
护理评估要点
➢健康史 ➢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诱发、加重或缓解因素 ➢伴随症状和体征 ➢胸痛对病人的影响
相关护理诊断/问题
• 急性疼痛 与心肌缺血有关
• 焦虑
➢ 临床意义: • 伤寒高热期 • 大叶性肺炎
弛张热
➢ 弛张热:又成败血症 热型。体温在39℃以 上,24小时内体温波 动超过2℃,但均在正 常水平以上。
➢ 临床意义: 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炎症 重症肺结核
间歇热
➢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 高峰后持续数小时, 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 天,高热期与无热期 反复交替出现。
填空题
⒈皮肤痛的特点是 痛觉,定位 。
1. 双重、明确
单项选择题
1.内脏痛的特点为( ) A.双重痛觉 B.定位明确 C.疼痛的同时常在体表某部位也发生痛感 D.剧烈而短暂 E.以上均正确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3)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4)疼痛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部位、疾病状况等。 心理因素:经验和记忆、情绪、注意力、个性
、经济文化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高志磊
学习目标
•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常见症 状的护理评估要点。
• 熟悉常见症状的评估方法。 • 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 • 能正确认识常见症状在建立准确的护理诊
断中的作用。 • 具有根据常见症状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痛苦的 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疼痛、 乏力食欲减退等。
发性气胸等;40岁以上注意心绞痛、心肌 梗死及支气管肺癌。
• 胸痛的部位 • 胸痛的程度与性质 • 疼痛持续时间 • 影响疼痛因素
护理评估要点
➢健康史 ➢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诱发、加重或缓解因素 ➢伴随症状和体征 ➢胸痛对病人的影响
相关护理诊断/问题
• 急性疼痛 与心肌缺血有关
• 焦虑
➢ 临床意义: • 伤寒高热期 • 大叶性肺炎
弛张热
➢ 弛张热:又成败血症 热型。体温在39℃以 上,24小时内体温波 动超过2℃,但均在正 常水平以上。
➢ 临床意义: 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炎症 重症肺结核
间歇热
➢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 高峰后持续数小时, 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 天,高热期与无热期 反复交替出现。
填空题
⒈皮肤痛的特点是 痛觉,定位 。
1. 双重、明确
单项选择题
1.内脏痛的特点为( ) A.双重痛觉 B.定位明确 C.疼痛的同时常在体表某部位也发生痛感 D.剧烈而短暂 E.以上均正确
疼痛的评定PPT课件

第18页/共20页
谢谢
第19页/共20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0页/共20页
➢ 疼痛的部位 ➢ 疼痛的性质 ➢ 促发和缓解因素 ➢ 持续时间和规律 ➢ 具体的起始时间 ➢ 伴随症状和体征 ➢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 对先前及当前止痛治疗的反应
第9页/共20页
评估疼痛的常用工具
疼痛是主观的感受,故在测量疼痛强度、指导药物试验和决定治疗结果方面, 病人的主诉是最为重要的。
立即评估
口服后60分钟 皮下及肌肉注射后30分钟 静脉用药后15分钟 芬太尼透皮贴使用后6小时 特殊药物按照药物说明进行效果评价
第13页/共20页
第三部分 疼痛护理诊断
第14页/共20页
根据对病人疼痛的全面评估,可以做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 诊断因人而异,一般主要有:
(1)睡眠型态紊乱:与疼痛未能缓解有关。 (2)抑郁:与疼痛不能缓解及疾病的多种综合因素有关。 (3)缺乏疼痛控制知识:与患者文化背景有关。 (4)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未能缓解有关。
第3页/共20页
第二部分 疼痛的评估
第4页/共20页
患者的主诉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
在现实中,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所承受的“不舒服”就是疼痛, 因此会说自己没有疼痛!所以,我们评估疼痛时应从询问病人“有 没有疼痛”,转变为“有没有不舒服”!
第5页/共20页
疼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 ➢ 医护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
评分频次
1-3分(轻度疼痛):每天评估1次(10:00)
以上一次
4-6分(中度疼痛):每天评估2次(10:00-14:00)
谢谢
第19页/共20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0页/共20页
➢ 疼痛的部位 ➢ 疼痛的性质 ➢ 促发和缓解因素 ➢ 持续时间和规律 ➢ 具体的起始时间 ➢ 伴随症状和体征 ➢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 对先前及当前止痛治疗的反应
第9页/共20页
评估疼痛的常用工具
疼痛是主观的感受,故在测量疼痛强度、指导药物试验和决定治疗结果方面, 病人的主诉是最为重要的。
立即评估
口服后60分钟 皮下及肌肉注射后30分钟 静脉用药后15分钟 芬太尼透皮贴使用后6小时 特殊药物按照药物说明进行效果评价
第13页/共20页
第三部分 疼痛护理诊断
第14页/共20页
根据对病人疼痛的全面评估,可以做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 诊断因人而异,一般主要有:
(1)睡眠型态紊乱:与疼痛未能缓解有关。 (2)抑郁:与疼痛不能缓解及疾病的多种综合因素有关。 (3)缺乏疼痛控制知识:与患者文化背景有关。 (4)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未能缓解有关。
第3页/共20页
第二部分 疼痛的评估
第4页/共20页
患者的主诉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
在现实中,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所承受的“不舒服”就是疼痛, 因此会说自己没有疼痛!所以,我们评估疼痛时应从询问病人“有 没有疼痛”,转变为“有没有不舒服”!
第5页/共20页
疼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 ➢ 医护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
评分频次
1-3分(轻度疼痛):每天评估1次(10:00)
以上一次
4-6分(中度疼痛):每天评估2次(10:00-14:00)
健康评估课件 4.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三节 疼痛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三节 疼痛
预习案例
• 病例3-3:患者 , 男性,57 岁,因心前区疼痛 1 小时入院。患者近日
在活动中多次出现心前区疼痛,但休息后可以缓解。今晚 8 点饱餐 后患者看足球比赛,突感左胸剧烈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肢 内侧放射,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 片,疼痛无缓解,持续约 1 小时,伴大汗淋漓,头晕,自觉心悸气促,无意识障碍,无畏寒发 热,无咳嗽咳痰。
5.其他 全身性感染可引起剧烈的头痛、位于前额部、后 枕部或全头部。
思考与训练
1.简述头痛有哪些常见病因。 2.评估头痛类型及相关特点?
腹痛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三、发生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护理评估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
三、发生机制
临床上不少疾病的腹痛涉及多种发生机制,如阑尾炎早期 疼痛在脐周或上腹部。常有恶心、呕吐,为内脏性疼痛。随 着疾病的发展,持续而强烈的炎症刺激影响相应脊髓节段的 躯体传人纤维,出现牵涉痛,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当 炎症进一步发展波及腹膜壁层,则出现躯体性疼痛,程度剧 烈,伴以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
四、临床表现
3.头部局部病变 眼、耳、牙等所致头痛多浅在而局限;肌 收缩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为重压感、紧缩感或钳夹样痛, 可因活动或按摩而缓解;偏头痛多为长期反复发生的一侧头 痛;三叉神经痛常为面部阵发性电击样剧痛。
4.神经症所致头痛 部位常不固定,可呈重压感、紧箍感、 胀痛、麻痛等,常伴有其他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预习案例
问题: 1.该患者突出症状是什么?有何特点? 2.本病例有无诱发因素? 3.该病例问诊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
头痛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三、发生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护理评估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
第三节 疼痛
预习案例
• 病例3-3:患者 , 男性,57 岁,因心前区疼痛 1 小时入院。患者近日
在活动中多次出现心前区疼痛,但休息后可以缓解。今晚 8 点饱餐 后患者看足球比赛,突感左胸剧烈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肢 内侧放射,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 片,疼痛无缓解,持续约 1 小时,伴大汗淋漓,头晕,自觉心悸气促,无意识障碍,无畏寒发 热,无咳嗽咳痰。
5.其他 全身性感染可引起剧烈的头痛、位于前额部、后 枕部或全头部。
思考与训练
1.简述头痛有哪些常见病因。 2.评估头痛类型及相关特点?
腹痛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三、发生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护理评估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
三、发生机制
临床上不少疾病的腹痛涉及多种发生机制,如阑尾炎早期 疼痛在脐周或上腹部。常有恶心、呕吐,为内脏性疼痛。随 着疾病的发展,持续而强烈的炎症刺激影响相应脊髓节段的 躯体传人纤维,出现牵涉痛,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当 炎症进一步发展波及腹膜壁层,则出现躯体性疼痛,程度剧 烈,伴以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
四、临床表现
3.头部局部病变 眼、耳、牙等所致头痛多浅在而局限;肌 收缩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为重压感、紧缩感或钳夹样痛, 可因活动或按摩而缓解;偏头痛多为长期反复发生的一侧头 痛;三叉神经痛常为面部阵发性电击样剧痛。
4.神经症所致头痛 部位常不固定,可呈重压感、紧箍感、 胀痛、麻痛等,常伴有其他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预习案例
问题: 1.该患者突出症状是什么?有何特点? 2.本病例有无诱发因素? 3.该病例问诊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
头痛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病因 三、发生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护理评估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
《健康评估疼痛》课件

慢性疼痛
持续时间较长,多由慢性疾病、神经性病变等 引起,如关节炎、颈椎病等。
心理性疼痛
由于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引起的疼痛感, 常表现为难以描述的躯体不适。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影响日常活动
疼痛可能导致患者无法 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如行走、工作等。
睡眠障碍
疼痛常常导致患者难以 入睡或睡眠质量下降,
影响休息和恢复。
疼痛的感知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特别是痛觉感受器 的存在。
疼痛的分类
01
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 痛。
02
根据疼痛的性质,可分为锐痛和钝痛。
03
根据疼痛的部位,可分为头痛、牙痛、关节痛 等。
疼痛的生理机制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经神经系统 的信息整合后,使痛感受器发生兴奋 ,并将兴奋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产 生痛觉。
情绪问题
长期疼痛可能导致患者 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疼痛对心理的影响
焦虑和抑郁情绪
长期或严重的疼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自尊心受损
疼痛可能引发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 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
心理创伤
疼痛的记忆和经历可能成为患者的心 理创伤,影响心理健康。
应激反应
疼痛可能导致患者自尊心受损,影响 自我评价和自信心。
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感知和调节起 着重要作用,包括脊髓和大脑皮层。
痛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粘膜、 肌肉、关节等部位,包括游离神经末 梢、毛囊、汗腺周围神经末梢等。
02
健康评估中的疼痛评估
健康评估中的疼痛评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疼痛的病因与影响
疼痛的常见病因
最新健康评估疼痛课件备课讲稿

头痛---病因
二、颅外病变: 1.具有痛觉的脑神经(V.IX.X)和颈神经受
刺激或挤压、牵拉 2.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 4.头颈部肌肉收缩引起局部缺血
头痛---病因
三、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 3.中毒:铅、酒精、CO、有机磷、颠茄等 中毒 4.其他:中暑、尿毒症、低血糖、贫血、 红斑狼疮、经行头痛等
头痛---病因
1. 颅内病变 2. 颅外病变 3. 全身性疾病 4. 神经官能症
头痛---病因
一、 颅内病变: 1.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 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 高血压脑病、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 3.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寄生虫病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 颅内血肿、 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偏头痛、丛集性头痛
四、神经官能症
头痛---临床表现
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在一侧;常伴恶心呕 吐
高血压--额部或整个头部,搏动性痛,BP,头痛加剧,警惕 高血压脑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爆炸样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可 伴有意识障碍
脑膜炎—持续剧烈全头痛;活动时加重,常伴发热,恶心 呕吐。
高颅压—持续性钝痛,晨重,可伴有喷射性呕吐,咳嗽, 弯腰等用力时加重
(2)轻痛:疼痛局限、轻微。 (3)甚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出现。 (4)剧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强烈。
WHO将疼痛划分成以下5种程度:
0度:不痛; Ⅰ度:轻度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痛; Ⅱ度:中度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
痛药 Ⅲ度:重度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的持续痛; Ⅳ度:严重痛,持续的痛伴血压、脉搏等变
化
健康评估疼痛课件经典.ppt

最新.课件
22
头痛
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最新.课件
23
头痛---病因
1. 颅内病变 2. 颅外病变 3. 全身性疾病 4. 神经官能症
最新.课件
24
头痛---病因
一、 颅内病变:
1.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
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
高血压脑病、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
最新.课件
20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0
1
4
5
23
0: 完全无疼痛感。 1: 偶尔感到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 2: 有疼痛感,但能轻微活动,如散步。 3: 有疼痛感,不能长时间活动。 4: 有疼痛感,除上厕所外不能活动。 5: 疼痛剧烈无法自由活动。
最新.课件
21
临床常见的几种疼痛
头痛 胸痛 腹痛
③ 发生缓慢最新而.课件持久。
12
4. 牵涉痛
也称感应痛,是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疾 病引起的疼痛,同时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痛 感或痛觉过敏。
刺激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 节段而定位于体表。
特点:部位与病变的内脏有一定解剖关系
疼痛程度剧烈,部位明确。
最新.课件
13
内脏牵涉痛---部位
心---心前区、左臂尺侧 胃、胰---左上腹、左肩胛区 肝、胆---右肩部 肾结石---腹股沟 阑尾---上腹部或脐区
最新.课件
3
3.对疼痛的新认识
2004年10月11日,为第一个“世界镇痛日”, 世界镇痛日主题: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 权利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中国镇痛周”。 现在疼痛被提为继“血压、脉搏、呼吸、 体温”人体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国际疼痛学会(IASP):慢性疼痛是一种 疾病
健康评估(全套596P)PPT课件

D.心电图检查
E.影像学检查
答案:1.A 2.B
10
11
第二章 健康史评估
12
第二章 健康史评估
➢掌握健康史的采集方法、询问技巧 ➢健康史内容 ➢熟悉问诊注意事项 ➢了解健康史评估的临床意义及目的
评估技巧既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13
第一节 健康史评估方法与注意事项 • 健康史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 健康史评估的注意事项
问题,提出护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熟悉身体状况评估的内容、 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具有独立进行健康史和身体状 况评估的能力,能正确采集各种健康资料。
• 熟悉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 义。
• 学会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方法,能初步识别正常心电图 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22
用药史
• 包括被评估者过去及目前使用药物的名称、剂型、用 法、用量、效果及不良反应等。
• 特别要询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对过敏者,应记录过 敏时间、过敏反应情况等。了解用药史有助于正确适 时指导用药,避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及因使用不当或 过量而致的毒性反应。
23
生长发育史
• 出生及成长情况
• 日常生活形态:受教育情况,经济和社交状况,职业 及工作条件,生活习惯与嗜好,活动与休息情况等。
• 能进行常用影像学检查前后的准备与护理指导。 • 具有将健康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初步护理诊断的
能力,并能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维权意识。
9
测试题
1.收集主观资料的方法是
A.交谈
B.观察
C.触诊
D.听诊
E.查阅
2.护士采集客观资料的主要方法是
A.交谈
B.检查身体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疼痛
pain
重点提示
1.疼痛、头痛、牵涉痛、急腹症的概念。 2.常见疼痛的病因。 3.据疼痛发生部位及传导途径不同的分类。 4.各部位疼痛的临床特点。
病例2-3 患者,男,55岁。因心前区闷痛5小时入院。患者于
入院前5小时与女儿吵架突感心前区闷痛,呈阵发性, 持续约数分钟,有时觉左肩部疼痛,伴大汗淋漓,头 晕,自觉心悸气促,呼吸不畅,无意识障碍,无畏寒 发热,无咳嗽咳痰。既往无类似发作。
大 脑
(躯干)外周神经 (内脏)交感神经
脊 髓 丘
皮 质 第 一
脊髓后根
脑 束
感 觉
区
(气管、食管)迷走神经
四、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
1)皮肤:对疼痛最敏感,皮肤痛发生迅速,呈 尖锐性刺痛,定位明确,可伴有烧灼感;
2)肌肉、肌腱、筋膜、关节等深部组织对疼痛 的敏感性次之,定位较准确,疼痛剧烈而持 久,常伴压痛;
定义的理解 疼痛由两部分组成:
生理感觉 情感反应
大家想想平时痛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
1)痛觉的特点
(1)痛觉感受器分布广泛。 (2)痛觉与情绪相联系:引起负性情绪。 (3)痛觉不存在适应。 (4)痛觉有相互作用。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先天无痛症患者的病例 文章《痛苦是人生最本质的甜蜜》,葛林巴利。 3)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4)疼痛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部位、疾病状况等。 心理因素:经验和记忆、情绪、注意力、个性、
按
二、疼痛分类
发
生
按部位分类
的
皮肤痛
组
织
躯体痛
头痛
器
内脏痛
官
和
牵涉痛
胸痛 腹痛
传
神经痛
腰背痛
导 途
假性痛
关节肌肉痛
径
三、疼痛分类
按病程分类
按程度分类
按性质分类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微痛 轻痛 甚痛 剧痛
钝痛 锐痛 跳痛 压榨样痛 牵拉样痛
(一)按发生的组织器官和传导途径
皮肤痛 躯体痛 内脏痛 牵涉痛 神经痛 假性痛
2005年的“中国镇痛周”为10月10~ 16日,活动主题是“免除疼痛——患 者的基本权利,医生的神圣职责”。
2006年的“中国镇痛周”为10月16 日~22日,活动主题是“关注老年疼 痛”。
2007年的“中国镇痛周”为10月15 日~21日,活动主题为“关注女性疼 痛”。
2008年“中国镇痛周”是10月20日~ 26日,主题定为:对抗癌痛。
3)内脏器官对疼痛的敏感性较弱,缓慢而持久, 可为钝痛、胀痛、绞痛等,定位不明确,常 伴有牵涉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 主神经兴奋症状。
3. 内脏痛(visceral pain)
是内脏器官受到机械性牵拉、扩张、痉挛、炎 症或化学刺激引起的,信号经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 传入脊髓。 疼痛特点: ①发生于身体深部,疼痛部位含混,难以定位; ② 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灼痛; ③ 发生缓慢而持久。
4. 牵涉痛(referred pain)
经济文化
2.以前对疼痛的认识
不怕痛是勇敢的表现, 怕痛是娇气的表现, 疼痛能忍则忍, 不能靠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药物易造成依赖。
3.对疼痛的新认识
2004年10月11日,为第一个“世界镇痛日”, 世界镇痛日主题: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中国镇痛周”。 现在疼痛被提为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国际疼痛学会(IASP):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问题: 1.该患者突出症状是什么? 有何特点? 2.本病例有无诱发因素? 3.该病例问诊还需补充些什么内容?
一、疼痛的概念及新进展
1.定义: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 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 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与情感体验”。 疼痛既是一种生理感觉,又是疼对痛这的感特觉点的一 种情感反应。
0度:不痛; Ⅰ度:轻度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痛; Ⅱ度:中度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痛药 Ⅲ度:重度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的持续痛; Ⅳ度:严重痛,持续的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四)按疼痛性质分类
钝痛
牵涉痛痛觉和痛反应均比较轻,疼
锐痛
•疼痛痛痛部持觉位续和与时痛病间反变较应内长均脏。比有如较一胀强定痛烈解、,剖关系
5. 神经痛
为神经受损引起的疼痛。特点:剧烈灼痛或酸痛。
6. 假性痛
指去除病变部位后仍然感到相应部位的疼痛。 可能与病变部位去除前的疼痛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 强兴奋灶的后遗症有关。(拔牙—疼痛—错拔)
(二)按疼痛的病程分类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突然发生的,有明确的开始时间, 疼痛剧烈,持续时间以数分钟, 数小时,数天多见,经处理后疼 痛很快消除或缓解
跳痛
•疼痛酸疼程痛痛度、持剧隐续烈痛时,、间闷较痛短等。。如刺痛、 •部位绞明痛确、。跳痛、灼痛、切割痛、
撕裂样痛、触电样痛等。
压榨样痛
牵拉样痛
三、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物理或化学性)
乙酰胆碱、5羟色 胺、组织胺、缓激 肽、钾离子、氢离
子、酸性产物
致痛物质 游离神经末梢
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
疼痛
游离神经末梢,它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1. 皮肤痛(skin pain)
多由皮肤粘膜受损引起的疼痛,可由机械性、 化学性刺激和温度引起。 其特点是: 双重痛觉: ★
① 快痛(定位明确的尖锐刺痛) ② 慢痛(定位不明确的烧灼样痛)
2. 躯体痛(somatic pain)
是来自肌肉、肌腱、筋膜和关节等深部组织 的疼痛,由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引起。 其特点: ① 定位准确; ② 程度剧烈而持久,骨膜痛觉最敏感 ③ 主要原因: 肌肉缺血
也称感应痛,是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疾病引起的 疼痛,同时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
刺激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节段而定 位于体表。 特点:部位与病变的内脏有一定解剖关系
疼痛程度剧烈,部位明确。
内脏牵涉痛---部位
心---心前区、左臂尺侧 胃、胰---左上腹、左肩胛区 肝、胆---右肩部 肾结石—腹股沟 阑尾—上腹部或脐区
持续时间在3月以上,起病缓慢, 病程长,具有持续性顽固性和 反复发作的特点。
(三)疼痛的程度分类
(1)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他感觉复合出现 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轻痛:疼痛局限、轻微。 (3)甚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出现。 (4)剧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强烈。
WHO将疼痛划分成以下5种程度:
pain
重点提示
1.疼痛、头痛、牵涉痛、急腹症的概念。 2.常见疼痛的病因。 3.据疼痛发生部位及传导途径不同的分类。 4.各部位疼痛的临床特点。
病例2-3 患者,男,55岁。因心前区闷痛5小时入院。患者于
入院前5小时与女儿吵架突感心前区闷痛,呈阵发性, 持续约数分钟,有时觉左肩部疼痛,伴大汗淋漓,头 晕,自觉心悸气促,呼吸不畅,无意识障碍,无畏寒 发热,无咳嗽咳痰。既往无类似发作。
大 脑
(躯干)外周神经 (内脏)交感神经
脊 髓 丘
皮 质 第 一
脊髓后根
脑 束
感 觉
区
(气管、食管)迷走神经
四、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
1)皮肤:对疼痛最敏感,皮肤痛发生迅速,呈 尖锐性刺痛,定位明确,可伴有烧灼感;
2)肌肉、肌腱、筋膜、关节等深部组织对疼痛 的敏感性次之,定位较准确,疼痛剧烈而持 久,常伴压痛;
定义的理解 疼痛由两部分组成:
生理感觉 情感反应
大家想想平时痛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
1)痛觉的特点
(1)痛觉感受器分布广泛。 (2)痛觉与情绪相联系:引起负性情绪。 (3)痛觉不存在适应。 (4)痛觉有相互作用。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先天无痛症患者的病例 文章《痛苦是人生最本质的甜蜜》,葛林巴利。 3)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较大 4)疼痛易受各种因素影响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部位、疾病状况等。 心理因素:经验和记忆、情绪、注意力、个性、
按
二、疼痛分类
发
生
按部位分类
的
皮肤痛
组
织
躯体痛
头痛
器
内脏痛
官
和
牵涉痛
胸痛 腹痛
传
神经痛
腰背痛
导 途
假性痛
关节肌肉痛
径
三、疼痛分类
按病程分类
按程度分类
按性质分类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微痛 轻痛 甚痛 剧痛
钝痛 锐痛 跳痛 压榨样痛 牵拉样痛
(一)按发生的组织器官和传导途径
皮肤痛 躯体痛 内脏痛 牵涉痛 神经痛 假性痛
2005年的“中国镇痛周”为10月10~ 16日,活动主题是“免除疼痛——患 者的基本权利,医生的神圣职责”。
2006年的“中国镇痛周”为10月16 日~22日,活动主题是“关注老年疼 痛”。
2007年的“中国镇痛周”为10月15 日~21日,活动主题为“关注女性疼 痛”。
2008年“中国镇痛周”是10月20日~ 26日,主题定为:对抗癌痛。
3)内脏器官对疼痛的敏感性较弱,缓慢而持久, 可为钝痛、胀痛、绞痛等,定位不明确,常 伴有牵涉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 主神经兴奋症状。
3. 内脏痛(visceral pain)
是内脏器官受到机械性牵拉、扩张、痉挛、炎 症或化学刺激引起的,信号经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 传入脊髓。 疼痛特点: ①发生于身体深部,疼痛部位含混,难以定位; ② 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灼痛; ③ 发生缓慢而持久。
4. 牵涉痛(referred pain)
经济文化
2.以前对疼痛的认识
不怕痛是勇敢的表现, 怕痛是娇气的表现, 疼痛能忍则忍, 不能靠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药物易造成依赖。
3.对疼痛的新认识
2004年10月11日,为第一个“世界镇痛日”, 世界镇痛日主题: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中国镇痛周”。 现在疼痛被提为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国际疼痛学会(IASP):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问题: 1.该患者突出症状是什么? 有何特点? 2.本病例有无诱发因素? 3.该病例问诊还需补充些什么内容?
一、疼痛的概念及新进展
1.定义: 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 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 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与情感体验”。 疼痛既是一种生理感觉,又是疼对痛这的感特觉点的一 种情感反应。
0度:不痛; Ⅰ度:轻度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痛; Ⅱ度:中度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痛药 Ⅲ度:重度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的持续痛; Ⅳ度:严重痛,持续的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四)按疼痛性质分类
钝痛
牵涉痛痛觉和痛反应均比较轻,疼
锐痛
•疼痛痛痛部持觉位续和与时痛病间反变较应内长均脏。比有如较一胀强定痛烈解、,剖关系
5. 神经痛
为神经受损引起的疼痛。特点:剧烈灼痛或酸痛。
6. 假性痛
指去除病变部位后仍然感到相应部位的疼痛。 可能与病变部位去除前的疼痛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 强兴奋灶的后遗症有关。(拔牙—疼痛—错拔)
(二)按疼痛的病程分类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突然发生的,有明确的开始时间, 疼痛剧烈,持续时间以数分钟, 数小时,数天多见,经处理后疼 痛很快消除或缓解
跳痛
•疼痛酸疼程痛痛度、持剧隐续烈痛时,、间闷较痛短等。。如刺痛、 •部位绞明痛确、。跳痛、灼痛、切割痛、
撕裂样痛、触电样痛等。
压榨样痛
牵拉样痛
三、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物理或化学性)
乙酰胆碱、5羟色 胺、组织胺、缓激 肽、钾离子、氢离
子、酸性产物
致痛物质 游离神经末梢
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
疼痛
游离神经末梢,它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1. 皮肤痛(skin pain)
多由皮肤粘膜受损引起的疼痛,可由机械性、 化学性刺激和温度引起。 其特点是: 双重痛觉: ★
① 快痛(定位明确的尖锐刺痛) ② 慢痛(定位不明确的烧灼样痛)
2. 躯体痛(somatic pain)
是来自肌肉、肌腱、筋膜和关节等深部组织 的疼痛,由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引起。 其特点: ① 定位准确; ② 程度剧烈而持久,骨膜痛觉最敏感 ③ 主要原因: 肌肉缺血
也称感应痛,是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疾病引起的 疼痛,同时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
刺激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节段而定 位于体表。 特点:部位与病变的内脏有一定解剖关系
疼痛程度剧烈,部位明确。
内脏牵涉痛---部位
心---心前区、左臂尺侧 胃、胰---左上腹、左肩胛区 肝、胆---右肩部 肾结石—腹股沟 阑尾—上腹部或脐区
持续时间在3月以上,起病缓慢, 病程长,具有持续性顽固性和 反复发作的特点。
(三)疼痛的程度分类
(1)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他感觉复合出现 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2)轻痛:疼痛局限、轻微。 (3)甚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出现。 (4)剧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强烈。
WHO将疼痛划分成以下5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