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渠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七期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灌区改造情况汇报

灌区改造情况汇报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灌区进行了改造工作,现在我来向大家汇报
一下改造情况。
首先,我们对灌区的水利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和升级。
我们清理了
灌区内的河道和水渠,修复了破损的水泵和输水管道,确保了水资
源的正常供应和输送。
同时,我们还增加了新的灌溉设施,采用了
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灌区的灌溉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实
现了节水目标。
其次,我们对灌区的土地进行了合理利用和整治。
我们对土地进行
了分块规划,合理布局种植作物,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
我
们还加强了土壤的保护和改良工作,采用了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
改善了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况,保证了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
我们加大
了对灌区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植树造林,修复湿地,保护野
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改善了灌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生态效益。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灌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产业扶持。
我们组织
开展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
理水平。
同时,我们还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改善生活。
综上所述,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工作,灌区的水利设施得到了升级
和完善,土地得到了合理利用和整治,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恢复,农民得到了技术培训和产业扶持。
灌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
继续加大对灌区的改造力度,不断提高灌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实
现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方案

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方案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紧缺性逐渐凸显出来。
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低效现象,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了威胁。
因此,对于水库中型灌区进行配套续建和节水改造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旨在针对水库中型灌区,提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方案,以实现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升级现有的农田灌溉设施,改造传统灌溉方式,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水的浪费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项目目标1.提高水库中型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2.优化农田灌溉设施,提高灌水效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推广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项目内容1. 灌区续建配套项目1.1 建设更高效的输水管网在灌区内建设更高效的输水管网,提高供水能力和输水效率。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设计方法,减少管道泄漏和水质污染的风险,确保灌溉水的质量和稳定供应。
1.2 新建或改造水闸和渠道在灌区内新建或改造水闸和渠道,提高管理和控制水资源的能力。
引入先进的水闸控制技术,实现对灌溉水的精确调控,减少水量浪费和混浊。
1.3 提升自动化灌溉系统能力对于灌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引入自动化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精确计量和供给灌溉水,减少浪费。
2. 节水改造项目2.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灌水量和灌溉水与土壤接触面积,提高灌水效率。
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避免过量浇水和不必要的水分损失。
2.2 建设水资源调控和储存设施在灌区内建设水资源调控和储存设施,如集雨池、蓄水池等。
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和农田排水等可再生水资源,弥补干旱季节的水量缺乏和减少水的浪费。
2.3 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和管理能力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管理能力。
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情况汇报

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公司的XX,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所负责的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情况。
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项目计划,我们总共负责了XX个灌区的建设改造工作,共计XX平方公里,投资额为XX亿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成立了灌区建设改造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首先,我们进行了前期的调研工作。
通过对灌区的水质、水量、灌溉方式等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了灌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接着,我们与专业的设计单位合作,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包括修建渠道、加固堤坝、建设水泵站等。
然后,我们开始了施工工作。
我们招募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施工队伍,加强了安全管理,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在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同时,我们也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灌区建设改造工作已经过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已经完成了XX个灌区的改造工作,总投资达到了XX亿元。
改造后的灌区设施更加完善,农田灌溉能力明显提高,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灌区建设改造工作的进展。
我们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和人员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最后,我要感谢项目组的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我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型灌区建设改造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综合说明xx市xx水库灌区位于浙江东北部,xx南岸,xx平原腹地,灌区中心东距xx约60公里。
灌区东西宽23.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包括xx市平原12个镇、上游环湖xx镇,以及西邻的xx市xx、xx2个镇,北邻的xx市xx镇。
区域面积共计568km2,区内人口60.5万人,灌区原设计面积为33.5万亩,1990年以来实际灌溉面积已扩大到43.4万亩。
灌区内主要水利工程设施建于六、七十年代,经30~40年的运行,老化失修严重,渠道、河网淤积,水闸破损,大部分工程需要更新改造,配套完善。
(一)总体规划主要内容1999年由本院已编制《xx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项目规划报告》(成果呈报水利部),规划的主要内容为:1、防渗衬砌、疏浚整治干渠43.3km,配套渠系建筑物除险加固146处。
2、疏浚整治骨干河道184.3km。
3、改造排涝泵站41座,抗旱翻水泵站56座,高扬程机埠19座,新建泵站13座。
4、维修中型节制闸4座,边界节制闸22座。
5、整治恢复蓄水工程一处(xx湖)。
6、建设田间节水示范工程2.2万亩。
7、新建灌区调度中心,包括水文水情遥测系统。
(二)1999年度项目完成情况xx灌区于1999年度列入国家改造计划,当年下达补助资金600万元。
到2000年底完成干渠防渗衬砌9379米,加固湖泊堤防1900米,清除渠道、河道、湖泊淤泥59万立米,改造抗旱、排涝泵站40座,改造中型水闸5座,改造管理设施3处,新建灌区水情遥测系统和雨情测报系统,完成总投资1732.8万元,其中xx、xx市财政配套548.5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584.3万元。
完成计划的115%。
已发挥了很好的节水增收效益。
(三)2002年度项目主要内容本年度工程项目包括:干渠衬砌及整治9000米,干渠堤顶路面硬化3000米,骨干河道整治45000米,重点泵站改造25座,喷滴灌示范工程1000亩,水闸维修5座,新建水质检测站1处、灌区水量设施等,工程预算总投资1680万元。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XXXX年月总则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是建设项目立项和编制设计文件依据,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及国家发改委有关规。
XXXX年月总则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汇报是建设项目立项和编制设计文件依据,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及国家发改委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中型灌区是指设计灌溉面积为hm (万亩)及以上,且小于hm(万亩)灌区。
其中~万亩为一般中型灌区,~万亩为重点中型灌区。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汇报应由具备水利工程乙级(含乙级)以上设计资质单位编写。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主要目标是:以灌区水源工程维修加固(不含水库及大中型水闸除险加。
使用手册》中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局刊布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
()除水库工程外,集水面积小于km其他工程,可采用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进行洪水计算。
集水面积大于km,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进行洪水计算,合理选定参数,对两种方法计算成果应合理协调,合理选用。
施工洪水施工期有施工导流问题渠道、渠系建筑物,应进行施工洪水分析计算:()说明施工洪水时段划分、洪峰系节能设计工程投资估算经济评价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前言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中发[]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粤发[]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我省出台了《广东省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从年起,用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
其中主要目标之一是:到年,基本完成全省山区灌溉面积亩以上、一般地区灌溉面积亩以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XX市XX县XX灌区二000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12标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2标段位于XX灌区三干渠的14+800~17+600渠段,长2800米,其中14+800~16+306桩号底坡1/5000,16+306~17+600桩号底坡1/5000,底宽均为2.5米。
本段渠道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砼预制块护坡,混合护坡,拱涵和交通桥。
1、砼预制块护坡。
左右两侧边坡为1:1.25,C15砼预制块厚80㎜下设50㎜厚粗砂垫层,底板为100㎜厚现浇C15砼,下设100㎜厚混合料垫层,设计流量为5.76m3/s~6.15 m3/s。
2、混合护坡。
左侧边坡为1:1.25,C15砼预制块厚80㎜,下设50㎜厚粗砂垫层,底板为100㎜厚现浇C15砼,下设100㎜厚混合料垫层;右侧边坡为M7.5浆砌石护坡(仰斜式),迎水面采用M7.5水泥砂浆抹面(3㎜厚),下设100㎜厚C15砼垫层,底板为100㎜厚现浇C15砼,下设100㎜厚混合料垫层,设计流量为5.62 m3/s~5.76 m3/s。
3拱涵。
底板为100㎜厚现浇C15砼,边墙为M7.5水泥砂浆抹面,其余维持原状不变。
4、交通桥。
底板为100㎜厚现浇C15砼,边墙为M7.5水泥砂浆抹面,其余维持原状不变。
M7.5浆砌石护坡(仰斜式)每隔18米分缝,缝宽2㎝,用沥表杉板填缝;现浇底板每隔6米分缝,缝宽2㎝,用沥青砂浆填缝。
预制块每隔每隔6米分缝,缝宽2㎝,用水泥砂浆填缝。
二、水文气象条件XX灌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湿,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季多雨,盛夏炎热,伏秋干旱,冬季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特点。
多年平均降水量1826.0㎜,多年平均雨日149天,降雨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大多发生在4~7月份,尤其是在4~6月份强度较大,时常由暴雨产生洪水,4~6月份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但是在8~9月份有时也会产生较大的洪水;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为1948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约27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053㎜;每年的1~2月多出现冰冻、降雪现象;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2m/s。
浅谈金沟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案

浅谈金沟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金沟河灌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灌溉区域之一,该地区的农业灌溉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日益恶化,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农业的需求。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金沟河灌区开展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二、工程目标1. 续建配套工程的目标是完善灌溉设施,解决原有设施老化和瓶颈问题,提高灌溉效率。
2. 节水改造工程的目标是引入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施工方案1. 续建配套工程(1)设施更新对原有的灌溉设施进行全面更新,包括灌溉管道、水泵、喷灌设备等,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增加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设施扩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设施的扩建,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灌溉设备的数量和覆盖面积,以适应灌区农作物的需求。
(3)设施优化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情况和农业生产需求,优化灌溉设施的布局和配置,确保灌溉水能够覆盖到每一块耕地,并减少浪费。
2. 节水改造工程(1)引入节水技术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传统的洪灌方式,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2)改善土壤墒情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土壤含水量情况,精确控制灌溉用水量,避免过度浇水。
(3)建立灌溉智能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灌溉智能管理系统,通过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等手段,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准管理,提高灌溉效率。
四、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1)梳理工程需求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2)进行土地调查和勘察,确定灌溉设施的布局和更新方案。
(3)采购新设备和材料,准备施工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2. 设施更新与扩建(1)拆除原有设施,清理施工区域。
(2)安装新的灌溉管道、水泵和喷灌设备。
(3)调试设备,确保各项设施正常运行。
3. 设施优化(1)调整设施布局和配置,根据新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2)完善配套设施,如灌溉水源、水质处理等。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中的经验总结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中的经验总结摘要:灌区发展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生态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等诸多方面,应该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审视大中型灌区发展的重要性,从全面、系统、综合的角度研究解决灌区改造与灌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实践一、目前大中型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大中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政策不配套,自身管理薄弱,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工程设施配套不全,后期缺乏维护更新,导致设施年久老化失修,灌区效益衰减;水费低于管理成本,实收率低;管理机构臃肿,冗员多,负担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动作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和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水利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很不相称。
二、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的必要性目前,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等种种原因,灌区灌排系统有的未达到设计标准,工程配套不完善、标准低,现有设施损坏老化,骨干渠道淤积、渗漏严重。
导致输水能力低,效益衰减,现灌溉面积达不到应有目标,灌区大量土地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严重制约了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加快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改善灌区的水利条件,对提高大中型灌区的农业开发程度,为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灌溉水的利用率,改善灌区灌溉和排涝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现代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三、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措施1、渠系节水改造灌区渠系大部分运行时间长,由于长年水流冲刷,冻融风华等原因,渠道易崩塌、淤塞,局部淤积过厚,有些断面的过水能力远达不到原设计能力。
而且大中型灌区建设时间早,由于施工时采取群众运动施工,质量措施难以保证,坝基基本不清基,填土压实不够,有的渠段土质为砂壤土,本来就易冲刷渗漏,因此现有渠道渗漏水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渠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七期工程设计工作报告渠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七期工程设计工作报告(……………………限公司20**.5)一、工程概况渠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七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包括:(1)渠道防渗共计3条,共计16.0km(北干渠9.6km、北一支渠2.3km、南干渠4.1km);(2)疏浚排水河道4条,共计47.5km(蔡大沟**.0km、十字河**.5km、涧河15.0km、小市河**.0km);(3)拆建北干渠朱桥一分支渠首,建**一支~四支渠首;(4)拆建马园蓄水闸,**小引江退水闸,拆建上河穿南干渠、北一支朱桥三分支地涵;(5)拆建条**泵站、**溪河单洼、施工郭庄泵站;(6)拆建北一支渠李新桥。
工程静态总投资为4502.2万元。
二、工程设计标准工程设计标准采用《**省**市渠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中已计算成果:1、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设计灌水率0.781m3/s/万亩。
2、排涝标准:设计排涝标准为**年一遇自排模数为1.2m3/s/km2,抽排模数0.72m3/s/km2。
3、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4、工程等级根据水利部《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本灌区灌溉面积大于30万亩,按大型灌区标准进行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灌区工程属大(2)型Ⅱ等工程。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L50288-99),本次南干渠、北干渠护砌工程为3级,北一支渠护砌工程为4级;河道疏浚设计流量均位于**0~20m3/s,工程等级为3级;马园蓄水闸和小引江退水闸建筑物为4级,其他建筑物等级均为5级。
5、灌排水质标准灌区水源为淮水和江水。
各级渠道沿线无工业污废水排放,灌溉水质受灌溉总渠淮水水质控制。
根据**市近几年总渠水质监测,二季度达到地表水Ⅲ~Ⅳ类标准,三季度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另外,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实施,作为南水北调输水**的里**,其江水水质将确保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完全可以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规定的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三、工程规划设计要点(一)渠道护砌本期渠道护砌共计3条,共计16.0km。
其中北干渠护砌9.6km,北一支渠护砌2.3km,南干渠护砌4.1km。
1、渠道设计流量、水位渠道设计流量:北干渠设计流量31.67~**.24m3/s,北一支渠设计流量4.9m3/s,南干渠设计流量28.87~13.71m3/s。
设计水位:北干渠设计水位7.8~6.75m,北一支渠设计水位7.7~7.5m.,南干渠设计水位7.7~7.1m。
2、渠道设计断面参数本次渠道现状断面均较为宽大,从工程经济性、方便施工以及护砌渠道稳定等因素考虑,通过复核现状断面的过流能力,均能满足渠道设计过流要求,渠道护砌尽量维持现状渠道断面,对现状的坡面进行修整,为渠道护砌创造条件。
(1)渠底高程根据对现状渠道底高程进行统计,现状北干渠底高程4.0m左右,北一支渠底高程5.0m,南干渠底高程在5.0m左右。
沿程渠底起伏变化较小,本次渠道设计底高程基本维持现状。
(2)河道底宽根据设计过流流量,结合现状渠底宽度,分段拟定渠道设计底宽分别为:北干渠桩号0+000~0+**0段底宽为20m,桩号0+**0~9+**0段底宽为18~12m;北一支渠桩号0+000~0+800段底宽为8.0m。
南干渠桩号0+000~0+300段底宽为32m,桩号0+300~4+**0段底宽为22~16m。
(3)河道边坡本次整治渠道考虑现状坡比结合沿线工程土质情况,确定北干渠设计坡比为1:2.5,北一支渠设计坡比为1:2,南干渠设计坡比为1:2。
(4)堤顶参数现状北干渠北侧为苏北灌溉总渠南堤,堤顶宽度大于30m,北干渠与北一支渠共用堤堤顶宽度3~5m,堤顶高程9.0~7.20m,南干渠渠堤顶宽度3m左右,堤顶高程8.5~8.2m。
现状堤顶基本能够满足运行及生产要求,本次渠道整治主要针对灌溉水位以下河坡,基本维持现状堤顶不变。
3、渠道护砌设计(1)护砌各部位参数本次渠道均采用现浇砼护坡型式。
护砌高程的合理确定关系着工程的投资,本着“节约投资、杜绝浪费”的原则,从工程经济实用性角度,设计考虑位于常水位以下采用全护,即现浇砼,位于常水位以上采用砼格栅生态防护,护砌上限顶高程原则按超过灌溉水位**cm结合现状两侧堤顶高程及施工因素综合确定,各条渠道的护砌各部位高程如下:护砌底高程:即为护砌下限高程,结合现状渠底高程,确定北干渠为3.5~4.0m,北一支渠为4.5~5.0m,南干渠为4.5~5.0m。
现浇砼防护顶高程:非灌溉期间,渠道常水位在6.0m,考虑现浇砼防护高度与砼格栅防护高度的比例协调,确定北干渠现浇砼防护顶高程为6.0m,南干渠和北一支渠现浇砼防护顶高程为6.5m。
砼格栅生态防护顶高程:即为护砌上限高程,按照起始点灌溉水位超过**cm确定,本次工程范围北干渠上段0+000~4+740(以桥分界)护砌顶高程为7.8m,下段4+740~9+600护砌顶高程为7.3m;北一支渠0+000~0+800护砌顶高程为7.8m,南干渠0+000~4+**0护砌顶高程为7.8m。
渠道护砌各部位高程一览表序号渠道名称桩号长度(m)护砌底高程(m)现浇砼顶高程(m)护砌顶高程(m)护砌总高度(m)砼护坡防护高度(m)砼格栅防护高度(m) 1 北干渠0+000~4+740 4740 4.0 6.0 7.8 3.8 2.0 1.8 4+740~9+600 4860 4.0 6.0 7.3 3.3 2.0 1.3 2 北一支渠0+000~0+800 800 5.0 6.5 7.8 2.8 1.5 1.3 3 南干渠0+000~4+**0 4**0 5.0 6.5 7.8 2.8 1.5 1.3 (2)护砌结构设计1)现浇砼护坡设计现浇砼设计强度均为C20,砼防护设计厚度均为**cm,下铺设300kg/m2土工布一层。
护砌顶部设0.3×0.4m现浇砼封顶,护坡底部设0.4×0.6m现浇砼齿坎,位于中部设0.3×0.5m现浇砼格埂。
现浇砼护坡每5m分一道横向伸缩缝,缝宽为2cm,缝内填塞焦油胶泥。
2)砼格栅生态护坡设计砼预制格栅设计强度为C20,护坡设计厚度**cm,为等六边形,边宽为20cm,中空结构,边缘宽度为5cm,位于格栅空格内散播狗牙根草籽防护。
(二)建筑物工程1、支渠首北干渠朱桥一分支渠首洞身采用钢筋砼箱涵结构,孔口净宽2.0m、净高2.0m,单孔,顺水流方向长7.0m,闸门采用2.0×2.0m铸铁闸门;建**一支一~四渠首洞身采用预制钢筋砼圆管结构,孔径1.0m,单孔,顺水流方向长8.0m,闸门采用1.0×1.0m铸铁闸门。
2、马园蓄水闸马园蓄水闸闸室为平底板宽顶堰型式,闸孔为两孔,单孔净宽3.00m;闸身顺水流向长9.00m,垂直水流向宽8.00m,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共2扇,门叶尺寸取(宽×高)3.26×2.0m;小引江退水闸闸室为平底板宽顶堰型式,闸孔为1孔,单孔净宽3.00m;闸身顺水流向长7.00m,垂直水流向宽4.20m,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共1扇,门叶尺寸取(宽×高)3.26×3.5m。
3、泵站条**泵站为湿室型、正向进出水布置,采用自排、抽排结合形式。
自排洞与泵站出水池采用并行布置方式,自排闸净宽为3.0m(考虑通航要求);泵型采用1台500ZLBc-125型立式轴流泵,顺水流向长6.20m,宽3.00m;溪河单洼泵站为湿室型、正向进出水布置,采用自排、抽排结合形式。
自排洞与泵站平行布置,自排洞孔径为1.5m×1.5m;泵型采用1台600ZLBc-**0型立式轴流泵,顺水流向长4.70m,宽3.**m;施河郭庄泵站为湿室型、正向进出水布置,灌溉泵站。
泵型采用1台700ZLB-**0型立式轴流泵,顺水流向长5.00m,宽3.30m 4、北干渠李新桥北一支渠李新桥跨径及分孔情况:1×12m,桥梁设计纵坡为0%,桥面宽度为:净-4.5+2×0.5m=5.5m,桥面设置1.0%的横坡,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简支梁桥,桥台采用重力式U形桥台,桥梁墩采用柱接盖梁式桥墩,桥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墩身为单排两根Φ60立柱,基础宽2.2m,高0.7m。
四、设计变更无主要工程设计变更。
五、设计文件质量管理工程设计作为建设程序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工程设计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布置安排,它是工程组织实施的主要依据,因此设计质量是工程建设成效的关键之一。
我院在工程设计中严格贯彻ISO9001标准,具体质量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了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健全了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做好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工作。
2、设计文件符合国家、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上级有关该工程批复文件、设计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做到设计依据的基本整理完整、准确、可靠,设计论证充分,计算成果可靠。
设计文件深度满足施设阶段要求,设计质量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能按上级要求在施工前及时提供设计文件及图纸,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根据有关部门及工程需要及时优化设计,解决有关设计问题。
六、设计服务自工程全面开工后,为切实做好工程建设服务工作,我院明确要求原设计项目组成员负责工程建设的服务工作。
工程开工前,按时提供施工图纸;工程开工后,随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并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参加分部工程的验收,对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出评价意见。
七、工程评价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全部实施后,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也较为显著。
项目实施后,有助于充分发挥灌区的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和提高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村环境的治理,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本条件,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和稳定农村奠定了基础。
经评价,工程施工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工程施工总体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八、经验与建议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七期工程实施多年,由于灌区工程项目分布线路长、建筑物分布分散,最大的经验收获就是灌区工程的设计要密切结合现场的地形、水位等情况,这样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节约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