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牵引术操作规程
胫骨结节骨牵引操作记录

胫骨结节骨牵引操作记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操作日期: 2010 年 2 月 5 日
操作名称:
操作者:赵俊超指导教师:吴昊天
麻醉方法:局麻
操作经过:协助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暴露股骨中段以下,确定进针点:胫骨结节到腓骨头连线的中点。
将膝部皮肤稍向上牵拉,在预定的穿入和穿出部位以碘伏消毒,以2%利多卡因从皮肤直至骨膜做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用电钻将牵引针由上述穿刺部位从外向内并与胫骨纵轴呈垂直方向钻入,保持牵引针与床面平行,直至牵引针两侧皮外部分等长。
安放牵引弓并拧紧,旋转牵引弓手柄使牵引针张力适度,穿刺针眼以无菌辅料覆盖。
以 kg重物拉紧牵引。
术毕,查患肢末梢血运可,患足各趾活动可,感觉同入院查体。
骨外科牵引术常规

骨外科牵引术常规【适应证】1.骨干骨折或关节脱位复位后不稳定需保持对位者。
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3.需要矫正和预防因肌肉挛缩所致的关节畸形。
4.颈椎病和腰椎间盘脱出症,需要牵引治疗者。
5.小儿骨髓易受损,穿针时应避开骨髓或选用皮牵引。
6.3岁以内小儿股骨干骨折宜用双下肢悬吊(Bryant)牵引。
【禁忌证】1.皮肤受损、炎症及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皮牵引。
2.穿针部位有炎症又无法避开者,不应用骨牵引。
3.老年、神志不清者忌用头带牵引。
【牵引方法】1.骨牵引(1)穿针部位:①尺骨鹰嘴:肘关节屈曲90°,前臂居中间位。
在肱骨内侧缘的延长线(相当于尺骨鹰嘴顶点远侧2.5~3cm处)划一条与尺骨背侧缘相交的垂直线。
再以尺骨背侧缘为中点,向两侧各1.5~2.5cm处划一与尺骨相平行的直线。
相交两点即为穿针的进、出点(正对肱骨下端髁部),由内向外穿针,以防误伤尺神经。
②胫骨结节:先自胫骨结节向下1cm划一条与胫骨纵轴垂直的横线;再于纵轴两侧各2.5~3cm处划两条与纵轴相平行之纵线,两线相交处即穿针进出点。
由外向内,切勿伤及腓总神经。
高龄患者穿针部位偏向远端1cm,儿童注意勿损伤骨髓。
③跟骨:踝关节中立位,自内踝尖部和足跟后下沿相连线的中点穿针。
由内向外穿针,勿伤及足内侧神经血管。
④股骨髁上部:患肢置于勃朗架上,或取相应体位。
自髌骨上缘向上Icm内,划一条与股骨干垂直的横线(老年人距髌骨上缘稍高,青壮年稍低),再沿腓骨小头前缘与股骨内髁的最高点,各作一条与髌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相交两点作为标志(即牵引针的进、出点),自内侧垂直向外进针。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或急性外伤性髋关节中央型脱位,常采用此处穿针。
进针时注意勿偏前或偏后,以免损伤髌上囊和腘窝神经、血管。
⑤颅骨牵引:先通过两侧乳突划一连线,再从鼻尖至枕外粗隆划一条连线。
自二线相交点向外各5cm处即为牵引弓的入口。
(2)牵引方法:①确定牵引针(或钉)出入点后,按常规消毒、铺单、作局部浸润麻醉,深达骨膜下。
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的骨牵引术是创伤骨科骨牵引适应症和操作步骤

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的骨牵引术是创伤骨科骨牵引适应症和操作步骤股骨髁上牵引1、适应证。
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等。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准备及由于软组织挛缩引起的髋关节畸形,用皮肤牵引无效者。
胫骨结节牵引过久,牵引钉松动或钉孔感染,必须换钉继续牵引时。
2、操作步骤将损伤的下肢放在布朗牵引支架上,自髌骨上缘近侧1cm内,画一条与股骨垂直的横线(老年人骨质疏松,打钉要距髌骨上缘高一些,青壮年人骨质坚硬,打钉要距髌骨上缘近一些)。
再沿腓骨小头前缘与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各做一条与髌骨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相交的两点作为标志,即斯氏针/克氏针的进出点消毒,局部麻醉后,从大腿内侧标记点刺入斯氏针/克氏针直至股骨,注意保护大收肌裂孔附近的股动、静脉及其分支和隐神经。
一手持针保持水平位,并与股骨垂直,使斯氏针穿出外侧皮肤标记点,使两侧牵引针外露部分等长,用巾钳将进针处凹陷的皮肤拉平,安装牵引弓,在牵引架上进行牵引。
牵引针应自内向外,由股骨中央穿过。
注意针不可过于向前,以免进入髌上囊或关节腔。
将床脚抬高 20~25 cm,以作对抗牵引。
牵引所用的总重量应根据伤员体重和损伤情况决定,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牵引总重量,成人一般按体重的 1/7 或 1/8 计算,年老体弱者、肌肉损伤过多或有病理性骨折者,可用体重的 1/9 重量胫骨结节牵引1、适应证。
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髋关节脱位等。
操作方便,相对安全,较常用。
2、操作步骤将伤肢放在布朗牵引支架上,助手用手牵引踝部固定伤肢,以减少伤员痛苦和防止继发性损伤。
临床上胫骨结节牵引有两种进针方式:第一种自胫骨结节向下1 cm 内,画一条与胫骨结节纵轴垂直的横线,在纵轴两侧各3 cm 左右处,画两条与纵轴平行的纵线与横线相交的两点,即为斯氏针/克氏针进出点(老年人骨质疏松,标记点要向下移一点,以免打针时引起撕脱性骨折;青壮年人骨质坚硬,标记点要向上移一点,以免打针时引起劈裂骨折)。
牵引的操作步骤(一)

牵引的操作步骤(一)引言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牵引的操作步骤。
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帮助恢复运动功能。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确保牵引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来讲解牵引的操作步骤。
正文内容:一、准备工作1.1 确定牵引类型: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合的牵引类型,如手动牵引、机械牵引等。
1.2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症状、病史、体格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具体状况和牵引的可行性。
1.3 设备准备:检查和准备牵引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1.4 患者准备: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和操作步骤,让患者了解并配合治疗过程。
1.5 安全措施:确保牵引区域的周围环境安全,如固定床铺、将患者置于适当的位置等。
二、牵引操作步骤2.1 患者体位:根据牵引的部位和类型,安置患者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等,确保患者的舒适和稳定。
2.2 固定装置:根据牵引的具体要求,安装和调整相应的固定装置,如头固定器、髋固定带等,保证固定牵引区域的稳定性。
2.3 牵引力的施加:根据治疗目标和患者的承受能力,正确施加适当的牵引力,注意力的方向和角度。
2.4 牵引时间和频率: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设定牵引的时间和频率,确保牵引的安全和有效。
2.5 观察和调整:在牵引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保证牵引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
三、注意事项3.1 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了解不同疾病对牵引的适应性和禁忌性,避免对禁忌症患者施行牵引。
3.2 牵引的风险和并发症:了解牵引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如皮肤损伤、神经损伤等,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3.3 牵引的监测和记录:进行牵引过程的监测和记录,包括患者的症状、牵引力的施加情况、患者的反应等,以便分析牵引的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
3.4 牵引的协调与合作: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和合作,确保牵引的操作流程和团队配合。
牵引操作规范

牵引操作规范篇一:骨牵引的操作规范骨牵引的操作规范一、穿针原则1、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
原则是在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
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
4、麻醉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告知病人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有疼痛。
5、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的感染。
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成骨坏死。
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
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放状态。
9、不要穿入关节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
10、其它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致;要注意牵引重量,不要过牵;随时给予X线检查。
二、常用部位骨牵引1、胫骨结节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
2、跟骨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内踝顶点下3㎝,由内向外穿针。
3、股骨下端髌骨上缘2㎝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4、尺骨鹰嘴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5、指骨指骨远节基底远侧。
6、颅骨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划线的交点。
皮牵引一、牵引机制将胶布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浅筋膜、深筋膜及肌间隔等传导到骨骼上。
二、牵引方法胶布宽度为肢体最细周径的一半,上端在骨折部位,下端超过肢体远端10㎝。
也有特制的泡沫塑料带牵引。
三、注意事项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的治疗手段;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
五、常用皮牵引1、上肢皮牵引;2、下肢皮牵引。
胫骨结节骨牵引

胫骨结节骨牵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⑶胫骨结节牵引胫骨结节牵引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
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周围软组织少,操作简便,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
操作步骤:将伤肢放在牵引支架上,助手用双手牵引踝部固定伤肢,以减少伤员痛苦和防止继发性损伤。
自胫骨结节最高点垂直向后2厘米,再向下2厘米处穿克氏针或骨圆针。
在确定牵引针出入点后,由助手将膝关节下端软组织用力向近侧和稍下方按捺,使该处软组织绷紧,然后在选定点进针,进针应从外向内,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将床脚抬高20-25cm,以作对抗牵引。
牵引总重量成人一般按体重的l/7或l/8计算。
年老体弱者、肌肉萎缩,粉碎性骨折或有病理性骨折者,可用体重的1/9重量。
术后两周内要定期测量伤肢的长度和拍X线片,以便随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并检查伤肢远端的运动、感觉及血运情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与您交流共同进步!理论只是理论稍不小心就很容易损伤腓总神经谢谢,真的十分感谢!呵呵只要不是太偏后不会损伤腓总的补充:如果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的,可适当往远端移点,避免撕脱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以下至粗隆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胫骨结节牵引指在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 cm处,由外向内侧进针。
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方法。
1 健康教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患者的影响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患者知识水平的评估患者掌握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知识,对于疾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调查显示:有%的患者不知道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后应采取的体位,有%的患者不知道如何进行髌骨及踝关节功能锻炼,65%的患者不知道要进行臀肌锻炼,%的患者不知道何时可以负重[1]。
颈腰椎治疗自动牵引床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颈腰椎治疗自动牵引床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接通电源,此时床面合拢。
(即处于复位状态,准备工作就绪。
若床面不是合拢,则先将床面合拢。
)2、操作方法:首先按下“腰椎/颈椎切换键”根据指示灯指示进入腰椎或颈椎程序的设置界面。
颈腰椎程序设置方法相同。
如下:3、a、牵引力设定:先按下选择键,光标在牵引力窗口闪动。
这时通过按下输入“+”或“-”键,设置牵引力度的大小。
腰椎:根据病人体重及具体情况调节好牵引重量,一般是体重的1/3~1/4。
颈椎:一般为7-8kg渐增加至10kg个别15kg。
b、总时间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预置设定窗口闪动。
这时通过按下输入“+”或“-”可设置总时间的长短。
30分钟c、牵引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至牵引设定窗口闪动。
这时在通过按下输入“+”或“-”可设置达到牵引力后持续时间的长短。
99秒d、间歇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至间歇设定窗口闪动,这时在通过按下输入“+”或“-”可设置牵引时间到,床板退回解除牵引力后,需要歇息的时间。
10秒。
其他功能暂不选择,以平牵为主。
再次按下选择键:退出设定状态,屏幕上无数字闪动,显示的内容是刚设置好的牵引程序。
e、热疗:按下“热疗”键,则热疗指示灯点亮,表示已接通热疗电源。
4、治疗开始:以上各程序设定完毕后。
通过按下“牵引”键开始治疗。
5、结束治疗:在牵引过程中,患者如感到不适,或其它原因需停止治疗时。
按下“急退”键停止治疗。
另:患者可通过手中所持的应急开关中的“急退”键,解除牵引力,同时发出报讯声,提示您治疗结束。
二、注意事项:1、在治疗程序前,床面必需处于复位状态。
2、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情绪,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
牵引固定带要扎紧,两侧牵引绳紧度要一致,牵引带内最好铺入一薄软的毛巾。
在重量牵引时要防止肋骨骨折,骶髂关节错位,臂丛神经损伤。
3、注意适应症,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腰牵患者要适当配合理疗,以增强治疗效果。
胫骨结节骨牵引

•⑶胫骨结节牵引胫骨结节牵引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及陈旧性髓关节脱位等。
临床上,因胫骨结节位置表浅,易定位,周围软组织少,操作简便,胫骨结节牵引较股骨髁上牵引更常用。
操作步骤:将伤肢放在牵引支架上,助手用双手牵引踝部固定伤肢,以减少伤员痛苦和防止继发性损伤。
自胫骨结节最高点垂直向后2厘米,再向下2厘米处穿克氏针或骨圆针。
在确定牵引针出入点后,由助手将膝关节下端软组织用力向近侧和稍下方按捺,使该处软组织绷紧,然后在选定点进针,进针应从外向内,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将床脚抬高20-25cm,以作对抗牵引。
牵引总重量成人一般按体重的l/7或l/8计算。
年老体弱者、肌肉萎缩,粉碎性骨折或有病理性骨折者,可用体重的1/9重量。
术后两周内要定期测量伤肢的长度和拍X线片,以便随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并检查伤肢远端的运动、感觉及血运情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与您交流共同进步!•理论只是理论稍不小心就很容易损伤腓总神经•谢谢,真的十分感谢!•呵呵只要不是太偏后不会损伤腓总的补充:如果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的,可适当往远端移点,避免撕脱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以下至粗隆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胫骨结节牵引指在胫骨结节顶端下、后各2 cm处,由外向内侧进针。
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方法。
1 健康教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患者的影响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1.1 患者知识水平的评估患者掌握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知识,对于疾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调查显示:有92.1%的患者不知道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后应采取的体位,有93.2%的患者不知道如何进行髌骨及踝关节功能锻炼,65%的患者不知道要进行臀肌锻炼,53.3%的患者不知道何时可以负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结节牵引术操作规
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胫骨结节牵引术操作规程
[概述]
对暂时不能手术的膝关节近端的骨折和脱位进行的临时固定措施。
[适应症]
适用于有移位的股骨,骨盆骨折,髋关节脱位。
[禁忌症]
局部感染,肿瘤,血友病,局部骨折,骨质疏松者,小儿或老年不能耐受牵引者。
[操作前准备]
向家属及病人交代牵引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牵引工具,麻药等。
[操作程序]
1.患者取平卧位。
2.选择适宜进针点:
(1)胫骨结节与腓骨小头连线中点的外侧位为进针点,进针点的内侧对应点为出针点。
(2)胫骨结节下方1.0 -- 1.5cm处画一条垂直胫骨轴的直线(青壮年偏上,老年人偏下,儿童避开骨骺)以此交点为中心,向内外侧各2 — 3cm 处画一交线,即为进针部位。
(3)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为进针部位。
3.进针方向:由外向内,垂直胫骨轴线进针。
4.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巾,自皮肤,皮下,骨膜以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5.助手将进针点皮肤固定并向近心端提起后自麻醉处进针,针长一般14 –
16cm,双侧对称。
6.安装牵引弓,双侧针尾以物品保护防止划伤健肢。
7.牵引:床脚提高20cm左右以对抗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7 -- 1/10。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进针方向由外向内。
3.每日针孔点酒精,预防感染。
4.牵引后3天 -- 2周经常测量患侧肢体长度X线检查以及时调整牵引重量。
5观察患肢足趾感觉,血运,运动。
6防止关节过伸。
[并发症及其防治]
1、牵引处感染。
每日点酒精消毒,感染严重时拔针。
2、神经血管损伤。
及时手术探查。
3、骨劈裂。
手术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