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基础理论
平面构成概述

• 3、线在设计中的应用
粗线 :强调线的宽度,壮实、敦厚、愚钝、面感强、不敏锐 细线:精致、挺拔、锐利、敏感、脆弱易折断
面的构成形式 • 1、面的视觉特征:
点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平面构成中,点或线的扩张和聚集,线的宽度增加和 围合都可形成面;在点、线、面三大元素中,面在视觉形态要比点、线强烈,它 具有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
近似构成
渐变构成
渐变构成
发射构成
发射的概念: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格单位 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自然界中 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光芒四射,爆炸的辐射等现象, 都属于发射形式。 发射也可以说是特殊的渐变,具有渐变的特殊视觉效果,他 有两个特征: 1、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 2、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光学的动感使所有的图形向中 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平面构成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2、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少量的点在构图版面设计中,对于突出主题、集中注意力能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
2、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少量的点在构图版面设计中,对于突出主题、集中注意力能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
2、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多个点在版面上的构图中,有规律的编排,可以形成富于变化的、具有整 体感的视觉效果。在构成点时,各个点的形态和内容应有所不同,其目的是注 意视觉上的变化和新奇感,避免呆板。在版面编排时规律的、有序地编排各个 点,形成一种整体的秩序感。如图所示的不同内容,相同形状的点造型一字排 开组成了清晰的导航概念。
涂满色的面可以感觉到充实的魅力(如正方形或圆形),则能 感到坚实、庄严、稳定;单纯的有机形填上色,感到温和、厚重, 因此面具有充实性和体量感。
• 3、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平 面 构 成.第1章

所谓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 平面构成 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 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 并按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 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 态”和构成的能力。
当前的设计基础理论中,概括起来有“具象”和“抽象” 的两种方法。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图片平面构成渐变平面构成特异平面构成肌理点线面平面构成图片平面构成点线面平面构成发射平面构成作业平面构成密集
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述
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它是 基本规律性的问题。适用于所有构成设计。
所谓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主要解决长宽之 间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所谓”具象形象”,就是从大自然中,通过观察、写生、汲 取自然界中美的成分,加以夸张、整理、取舍的变形。 所谓“抽象形象”的应用,在我国过去就有丰富的遗产。
平面构成,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工艺美术理论。它不拘于 一定的固有格式,手法灵活千变万化,尤其有利于锻炼思 维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设计服务。
平面构成01

图1-10 1923年包豪斯展览招贴画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有一些旅欧艺术家研究和提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 和设计体系,由于当时我国经济落后,设计在教育界根本不受重视。而此时,美 国、荷兰、瑞士、匈牙利和日本等国却接受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使设计界和工 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0年代末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科技 的进步、艺术的繁荣,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和意识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平面 构成现成为我国现代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图1-4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图1-3 按照形式美法则分割、组合构成的新形态
平面构成是专门研究平面设计的理论,是二维平面的一种体验。它的基本原理来 自于客观现实世界,是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是人们对宏观世界及微观物质 结构认识的艺术再现。平面构成不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而是反映自然现象的运 动规律和巧妙结合的构成形式。平面构成不是简单地摹仿具体生活形象,而是通过观 察、体验和联想,把生活中复杂多样的形象运用组织、概括的形式来表达,从而反映 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以有条理、有秩序的组织结构和规律性、节奏性的律 动变化,体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图1-5)。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的,要概括、理性 地认识和表现它,必须通过分析、归类使之秩序化。在平面构成中,这种认识不能从 因果关系的角度分析,而要从了解事物、分析事物入手;不仅要认识个别元素,还要 认识元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对结构的整体认识。要以逻辑分析为基础,强调客观现 实的构成规律,使人们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形成对事物结构的重新审视。平面构成改变 了传统的设计思维,不拘于一定的、具象的、现实的、感性的表现方式,手法灵活多 变,形式千变万化,特别有助于对抽象设计思维能力的提高(图1-6)。平面构成采用 的基本元素为点、线、面,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有秩序、有节奏、有规律 的巧妙构成,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新形态(图1-7、图1-8)。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

平⾯构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平⾯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构成的含义平⾯构成是视觉元素在⼆次元的平⾯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学的原理,进⾏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构成主要是运⽤点、线、⾯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具有多⽅⾯的实⽤特点和创造⼒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较,它更具有⼴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的视觉的艺术语⾔,进⾏视觉⽅⾯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创作活动和造型能⼒,活跃构思。
第⼀章平⾯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对折的⽅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
左右、上下或倾斜⼀定的⾓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2)中⼼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就称为中⼼对称。
(3)旋转对称:⼀个图形按照⼀定的相同的⾓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定的距离或按某种⼀定的规则乾地平⾏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对称:图形按⼀定的⽐例放⼤,称为扩⼤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种等量和不等形的⼒的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
平衡⽐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的美感。
⼆、对⽐、调和1.对⽐:对⽐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起的时候所产⽣的现象,使它们各⾃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矮、强、弱放在⼀起的形成对经。
⼤⼩关系放在起时⽐它们单独地放置时,⼤的显得更⼤,⼩的显得更⼩。
强弱关系放在⼀起时,也会产⽣同样的感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这种对⽐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效果。
美术理论基础知识

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美术理论基础知识—平面构成基础考查要点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美术理论基础知识——绘画工具及其使用1、用笔的要求画素描用铅笔、钢笔、毛笔、炭笔都可以。
但初学者还是用铅笔更好些。
由于铅笔的笔心有软硬深浅之分,又能削的很尖,便于深入细致的刻画。
“B”代表铅笔芯的软硬度,“B”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铅笔越软,色越浓;“H”表示铅笔芯的硬度,“H”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铅笔越硬、越淡。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2017年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设计是设计者个人或设计团体有目的进行有别于艺术的一种基于商业环境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型活动。
yjbys店铺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一、基本概念(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
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平平面设计的元素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平面构成一、概述三大构成:视觉传达的基础理论实践体系.1.平面构成①概念:在二维平面空间内把视觉元素(点、线、面)用形式美法则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象.②目的:抽象的思维方式;创造形象;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二、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1.平面构成的形象①形象的分类:有机形-具象形;无机形-抽象形;偶然形-不能复制形②形象的元素:形象、色彩、机理③形象的空间:平面空间、立体空间、视幻空间、矛盾空间、多视点空间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定义①点:定义-造型的基础,视觉形态最小的单位,几何学规定点只有位置形状-圆形、方形、角形②线:定义-点的轨迹,只有长度、方向形状-直线、曲线、折线③面:线的轨迹,有长宽、位置、形状④体:定义-面的转折、围合形状-几何体(方体、球体、锥体、不规则形体)点线面体的性质①点的性质:张力、凝聚视线、视觉中心②线的性质:直线-平稳向上延伸曲线-膨胀、柔软、运动折线-运动、焦躁、不安③面的性质:直线形-平静、力量、男性化曲线形-柔软、典雅、女性化④体的性质:几何体-秩序、规律、严谨自由体-随意、轻松点线面体的错觉①点的错觉:环境影响②线的错觉:环境影响③面的错觉:环境影响④体的错觉:明暗不同,大小不同;边线不同,重量不同;背景不同,体积不同;表现不同,质感不同.点线面体设计中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包装、装潢、CI设计等.三、点线面的构成1.秩序构成-秩序是规律性2.自由构成-主次疏密、呼应四、重复构成①定义:相同或相近的基本形反复排列特点:形象的连续性.(秩序美、机械美)②重复骨格纳入基本形的框架格式③重复基本形基本形象单位:具象-变形;抽象-几何形简约、单纯、不能繁琐1.基本形:骨格线分割1/2;1/3;1/42.基本形:点、线、面结合3.基本形:黑白面积不能平均4.基本形:排列可以转换方向5.基本形:排列产生新的形象五、群化构成1.定义:重复构成的特殊表现形区别于上下左右连续排列的形式,具有独立存在的性质.群化图形:标志、商标、标识(符号图形设计)2.形式:①对称式:上下;左右;逆向②平移式: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斜线③旋转式④发射式⑤平衡式⑥扩大式(渐变)3.基本形设计要求①简练、醒目②紧凑、严密③完整、美观④平衡、稳定4.形成群化条件①两种元素相同②两种元素相似③两种元素方向一致④两种元素变成一个图形六、渐变构成①定义:类似基本形成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阶段性调和秩序.形式美法则:1.重复和群化;2.节奏和韵律.②形式:1.基本形渐变A、形象渐变;B、大小渐变;C、位置渐变;D、方向渐变;E、色彩渐变2.骨格渐变A、单元(单纯性)渐变B、多元(复合性)渐变①直线和直线交叉;②直线和曲线交叉;③曲线和曲线交叉视觉效果:产生透视感、层次感、幻觉感、立体感七、发射构成①定义基本型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如光源闪烁,向外或向内发射,所呈现的视觉效果.②发射构成要素:1.发射点:发射中心;2.发射线:发射方向.③形式:1.离心式;2.向心式;3.同心式;4.移心式;5.多心式对比构成1.定义:对比就是差别,变化丰富,差别大-强烈对比;差别小-调和对比.不同的视觉元素和形态组合在一起的差别就是对比.对比构成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形式:①形象对比-具象(概括、变形);抽象;②空间对比;③位置对比;④大小对比;⑤方向对比;⑥明暗对比;⑦疏密对比;⑧曲直对比.3.对比构成要素①统筹安排,主体要突出;②利用不同的视觉元素构成形象;③形象有主次、有层次、有聚散,不能平均④整体避免琐碎特异构成自然界美的形式规律:秩序美(重复、近似、渐变、发射);打破秩序美.定义:打破规律的特殊形态,使基本形式的骨格突然变化,形成与同一形态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形象而形成视觉焦点和中心.形式:①基本型特异:形象特异;位置特异;方向特异;大小特异.②骨格特异/线群特异情感特征:视觉刺激、个性、丰富、趣味、引导视线、引起注意、传递信息八、形象变异构成定义:把具体形态经艺术加工使造型简洁,特征突出,形象典型,抽象变形后增加趣味性和审美性.形式:①抽象法;②变形法;③切割法(垂直线、水平线、斜线、弧线)④格位放大法;⑤空间割取与形象适叠法。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 1920年亨里克·伯利维(波兰设计师)开啊床了
“麦查诺——法克图拉理论
▪ 19世纪末,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 ▪ 1907德意志工业联盟(穆特休斯、格罗皮乌斯) ▪ 1919年,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成立(萨克逊大公
工艺美术学校),世界上第一所培养现代设计人 才的学校,揭开构成教育的篇章。
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 主要通过对平面构成基本内容,如平面构成
的形态构成要素、平面构成的图形、平面构 成的空间、造型与构图、造型与幻象、基本 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 学习,将自己原有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论认识,理性的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 能够指导并且应用于今后的图案创作,是自 己的图案设计在平面构成和时代审美的追求 成都能更有特点、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和创 意性。
4. 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提高创造
形象和构成的能力
《按照形式美法则分割、组合构成的新形态》
《简介概括的表现生活中丰富多样的形象》
conclusion
▪ 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基础理论之一,是所有
参与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 学科。
▪ 平面构成的应用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不论是
以平面因素做主导的广告设计、标志设计、
思考与练习
▪ 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 试举例平面构成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
物与代表作品
▪ 平面构成有哪些特征
富了现代图形艺术,对培养自身的艺术思维 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
I. 基本知识(概念、发展史、特征、分类、工
具和材料等)
II. 形式美法则 III. 基本元素 IV. 基本型 V. 骨骼结构 VI. 空间表现与肌理创意制作 VII.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 VIII.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平面构成的形式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 (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 格式、弧线 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020/9/21
六.平面构成的形式
•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 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 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 式美感)。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2020/9/21
2020/9/21
六.平面构成的形式
•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 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 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 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 的基本形)。
平面构成入门
• 所谓构成就是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 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同时应注重于处理上的力学 关系。
• 是一门设计基础课。 • 是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 • 形:看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总称为形。
2020/9/21
2020/9/21
• 平面构成的概念
• 1、构成的含义:
• ①课程类型——一种课程的类型,如平面构成、色彩 构成、 立体构成
• ②设计原理——设计的方法,如利用构成的设计方法 作设计
• ③具体作品——一种作品形式,如构成派、风格派的 作品
• 2、平面构成的定义:
• 平面——是指形体所表现出来的二维平面特征; • 构成——是指形体的组合方式。
• 定义是: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 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 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 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
2020/9/21
二.点的构成形式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 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 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 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 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 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 化感觉 。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一、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一、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一、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一、点的构成
2020/9/21
平面构成学习的内容及目的
非技术性、非功能性的对形体的认识、各种 形体的性质给人的感觉,形与形可能出现的构 成方式的研究是平面构成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设计形态: 点、线、面-设计语汇设计材 料
2、设计法则:章法
构成方式
3、设计思维:创新思维
平面构成属于基础训练的范围,它只是今后 设计的准备阶段,不是目的。它的内容一般限 定在形体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的规律研究上,而 不受以后所应用的特定要求内的工艺、内容等 具体条件的制约。
重合
2020/9/21
并列
相遇 重叠
透叠 差叠
减缺
五.单形的构成
(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 (训练设计者灵活的 造型能力)。
2020/9/21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 (形体间相互重合、添 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 的造型)。
五.单形的构成
• (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 (把自然物的基本 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 ,应用到构成设计中去)
2020/9/21
二.点的构成形式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 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 微妙的动态视觉。
2020/9/21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一、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三.线的构成形式
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 2) 排列)。
2020/9/21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 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 觉效果 。
三.线的构成形式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 间的视觉效果。
2020/9/21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 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 切换变化)。
三.线的构成形式
5)立体化的线。
2020/9/21
(6)不规则的线。
四.面的构成形式
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 2) 则、平稳、较为理性
的
3) 视觉效果。
2020/9/21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 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 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 视觉效果 。
2020/9/21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就点与形的关系来说,圆点不论大小如何,均 会给人以点的感觉。
2020/9/21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点形态可以是自然二具象.的点无的限 构成形式
缩小.
2020/9/21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四.面的构成形式
(3)徒手的面。
2020/9/21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 和、自然、抽象的面的 形态。
四.面的构成形式
(5)偶然形的面,自由、 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2020/9/21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 的人文特点 。
五.单形的构成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 2) (以圆形、方形、三角 3) 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 4) 分别以连接、重合、重 5) 叠、透叠等形式,构成 6) 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一.形的基本形态
1.点:表示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是一条线 的开始或终点。
2.线:点的移动形成线。 3.面:线的移动形成面。
2020/9/21
一、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一)点的概念
在几何学上
在造型上
2020/9/21
二.点的构成形式
(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 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 式的构成形式 。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三、点的构成 在设计中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2020/9/21
三、点的构成
第二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
二.点的构成形式
2020/9/21
一、点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