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一、《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宗教、婚姻、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其中,风格独特的《关雎》、《蒹葭》等诗篇被广泛传诵,成为后世文人的经典之作。

二、《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集合,作者是屈原等楚国文人。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文人推崇和模仿的对象。

其中脍炙人口的《离骚》以其豪放的情感表达和壮丽的想象力,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封建王朝贵族家庭的兴衰史,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展示和社会问题的揭示,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堕落。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以宋江、林冲等英雄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起义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刻画了各种社会类型和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之一。

五、《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以孙悟空等主要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广泛的作品之一。

它通过对民间传说、神话传说的改编和创作,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评,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理。

六、《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诗词鉴赏苏轼的浪漫主义与人生哲思

古诗词鉴赏苏轼的浪漫主义与人生哲思

古诗词鉴赏苏轼的浪漫主义与人生哲思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诗词作品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表达自由、语言优美著称。

本文将从苏轼的浪漫主义和人生哲思两个方面对他的诗词进行鉴赏。

一、苏轼的浪漫主义苏轼的浪漫主义表现在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寄托。

在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几乎是写实而又充满浪漫色彩的。

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例如他在《赤壁赋》中写道:“把火照在芰荷上,泛然灯影弄晴河。

”通过这样的描写,苏轼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文章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他强烈的浪漫情怀。

苏轼对个人感情的表达也是他浪漫主义的体现。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常常是具有柔美婉约、温柔细腻的特点。

他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可怜未央杨柳堤,呜呜咽咽十三丝。

”这样的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情感寄托,同时也展现出了他浪漫诗人的特质。

二、苏轼的人生哲思苏轼的诗词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思,对于人的生存、人际关系、人生态度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写诗的目的是希望借助文字的力量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苏轼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思考。

他的《后赤壁赋》中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通过这样的诗句,苏轼表达了对人生痛苦与遗憾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的痛苦不仅来自外界的风与月,更源自于人性中的情感和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类内心世界的关怀和拷问。

苏轼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也是他人生哲思的一部分。

他在诗中对友谊、亲情、爱情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样的诗句表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逝去的友谊的思念之情。

苏轼对亲情和爱情的描写也同样充满了哲思,他在诗中表达出对家庭温暖与幸福的向往。

总结起来,苏轼的诗词作品既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

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

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

浅谈屈原浪漫主义与李白浪漫主义不同摘要屈原、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两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作品给当时及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财富。

由于两位诗人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且身世经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他们在创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屈原的作品充满感伤情怀,李白则洋溢着飘逸的风貌。

文章以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为讨论对象,从二人浪漫主义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屈原李白浪漫主义相同差异AbstractQu yuan, li bai is chinese ancient time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of two great romantic poet, their works to at that time and later generations left precious wealth of literature. Due to two poets they are in different era, and life experience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so they on creation has obvious difference. Qu yuan's works are sentimental feelings, LiBaiZe permeated with elegant style. Taking qu yuan, li bai romantic for discussion of objects, from flexing and li romantic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aspects comparing, analyzing.Key words: Qu yuan Li bai romantic the same differences目录前言 (4)一、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的不同 (4)二、艺术表现力与创作风格的不同 (5)三、艺术追求上的不同时代特征 (6)四、对于神话传说的不同诠释 (8)五、对待刻画客观事物方式的不同 (9)六、结语 (11)七、参考文献 (13)八、致谢 (14)前言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渊远流长。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大家都知道屈原屈大夫,一个忠心爱国却报国无门而绝望自杀的才子。

你知道他的《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离骚》节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关于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

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3.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4.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5.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6.简述“楚辞”名称源流。

7.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8.简析《离骚》题义。

9.简述汉代乐府机关职能。

10.简述乐府诗歌的分类。

11.简述西汉初年政论文的特点。

12.比较《汉书》与《史记》在思想与写作上的不同。

13.说明东汉辞赋的发展与演变。

14.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5.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答案1.(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

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1)《左传》是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记事详赡,文采生动。

(2)《左传》的作者,传统说法是左丘明,疑点很多。

现在学术界大多认为《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4.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

《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

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

浪漫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

浪漫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

浪漫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浪漫主义文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浪漫情怀为核心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流派。

它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并在19世纪风靡一时。

浪漫主义文学通过表达强烈的情感、关注个体的心灵体验、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追求,塑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作品。

1. 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的内在体验和情绪的外在表达。

作家们常常以热情澎湃、感性而富有张力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这种情感可以是对爱情、自然、艺术或政治的深深痴迷,也可以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现实迷茫的无奈。

浪漫主义文学通过描绘情感的纷繁复杂,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绪与矛盾。

2. 独立与自由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对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有着极高的追求。

作家们鼓励人们解放心灵,抛弃束缚和约束。

他们赞美独立思考、个人意志和自由创作的力量。

这种独立与自由的追求反映在作品中的角色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选择上。

通过强调主人公的个性和意愿,浪漫主义文学鼓励读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3. 自然与想象的融合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而广泛的主题。

浪漫主义作家们将自然视为源源不断的灵感之泉和超凡力量的象征。

他们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细致描绘其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浪漫主义文学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张人们能够通过心灵与自然进行交流。

想象力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家们常常利用想象力来创造出奇幻的世界和礼赞自然的诗歌。

4. 反传统与革新精神作为一种与启蒙运动对立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文学强调反传统和革新的精神。

浪漫主义作家们批判了社会的束缚和枷锁,对现存制度持有怀疑和反抗的态度。

他们主张个人的独立与超越,以及对人类情感和终极现实的追求。

在这种倡导下,浪漫主义文学催生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作品和新颖而激进的创作方式。

总结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探索人类情感、追求个人自由和追求自主创新的文学流派。

通过表达强烈的情感、关注个体的心灵体验、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追求以及塑造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浪漫主义作家们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解析

《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解析

《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解析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诗歌集,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情怀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瑰丽的情感描写,抒发着古代人民的深情和浪漫情怀。

本文将从语言艺术、背景内涵以及浪漫主义情怀三个方面对《楚辞》的浪漫主义情怀进行解析。

一、语言艺术《楚辞》以其独特的诗歌体裁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了古代文学的瑰宝。

通过运用富有节奏感的对仗、押韵和修辞手法,诗人们将诗歌表达的情感推向了极致。

在《离骚》中,屈原运用了众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意象等,将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安石潇湘,歌以咏志”、“使我奋发,愉快忘食。

”等句子展示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号召楚国的人民们为祖国献身。

除了屈原,其他的楚辞诗人们也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捕捉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给予读者强烈的浪漫情怀。

二、背景内涵《楚辞》流传的时代背景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各个诸侯国相互争斗,而楚国自然也被卷入其中。

楚辞即在这种战乱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它以其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引领着民众的心灵。

在这个时期,人们经历了很多痛苦和不幸,他们通过《楚辞》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自己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古人云:“割股无忧,捐家无悔。

”这种浪漫主义情怀超越了个人的牺牲,更是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浪漫主义情怀《楚辞》中既有对家园的思念,也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展现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诗人们通过描绘社会、个人的不幸遭遇和人性的善恶斗争,表达了对世界的看透与对人性的思考。

例如《天问》中屈原道出了关于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卜居》则表达了对安定宁静生活的向往。

而在爱情方面,楚辞诗人们以才子佳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展示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让人们在读完《楚辞》后,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楚国之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情感洗礼。

《楚辞》的浪漫主义

《楚辞》的浪漫主义

《楚辞》的浪漫主义《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其浪漫主义情怀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楚辞》中的浪漫主义表达。

第一节: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楚辞》中的浪漫主义以追求自由为一个重要的表达主题。

诸如屈原的《离骚》一诗中,他借助自由的想象力,让自己在文学中放飞思想,表达出自我个性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独立和自由意志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于压抑和束缚的痛苦感受。

第二节:对爱情的浪漫主义爱情是《楚辞》中另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表达。

诸如《离骚》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句话传达了对那些不愿将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空间的人的敬意。

《楚辞》中描绘的爱情多是充满执着和激情的,表达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渴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于爱情的痴迷和无奈。

第三节:对生命的浪漫主义在《楚辞》中,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认识也是浪漫主义的重要表达。

诸如《卜居》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表达了古代文人对于世界的浩翰壮丽之感,对于生命的鞭策和热爱。

第四节:对自然的浪漫主义《楚辞》的浪漫主义还表现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审美追求上。

古代文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自然元素的赞美,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这种对自然的浪漫主义,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于自然和谐的向往。

第五节:对英雄主义的浪漫主义《楚辞》中还有一些描绘英雄主义的篇章,这也是浪漫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这些篇章中,古代文人通过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英雄精神的赞颂,表达了他们对英勇、权威和正义的向往。

这种对英雄主义的浪漫主义在《楚辞》中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力量。

总结:《楚辞》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品,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爱情、生命、自然和英雄主义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楚辞》中的各种浪漫主义表达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文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文化精神,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起源于屈原的楚辞,浪漫主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中在诗歌和戏剧中取得较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这些方面讨论我国古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戏剧具有较多的浪漫主义的特色。

诗歌源远流长,体制宏富,发展变化,绵延不绝,构成了古代文学的主体。

屈原而降,才人代出,曹植、阮籍、郭璞、鲍照、李白、李贺、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诗词作家,各以其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为古代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光彩。

其中屈原和李白更是群山起伏中的两座高峰。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就使他由宫廷放逐到了民间,和山水的灵异、人民的疾苦打成一片,并有机会接触、熟悉、吸收和利用楚国丰富的神话和祀神之歌,创作了《九歌》、《天问》、《离骚》等不朽的作品,象《诗》三百篇开辟了现实主义传统一样,成为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的源头。

李白生当盛唐,却也遭时不遇,因而啸傲山水,学道求仙,以其“天上谪仙人”的天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个性,“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经历,“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白发三千丈”的夸张,“仰天大笑出门去”的飘逸,“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放,“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的奇想,写下了《古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吞吐日月、荡气回肠的诗篇,把浪漫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屈原的浪漫主义
《三国演义》吸引读者,是因为里面有运筹帷幄的谋士与英勇无比的武将;《水浒传》吸引读者,是因为里面有忠肝义胆的好汉与令人恨之入骨的奸臣。

那么,《西游记》为什么吸引人呢?小时候只知道里面有一个孙悟空和一群妖精,现在重读渐渐领悟,这或许是源于它的超现实主义。

由此,不由想起屈原和《楚辞》了。

屈原经过两次流放,可能已经逐渐看清了社会与自己理想之间的差距,在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之际,写出的诗文也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逼破屈原只能“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一生不得志的经历,迫使屈原只得在《离骚》中以245行的篇幅驰骋浪漫想象“往观四方”,天上人间,古往今来,跋涉奔波于漫长曲折的心路历程,从而去寻求理想、赏识与寄托。

多少年过去,在屈原的影响下,《楚辞》也就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

浪漫主义的诗歌,不仅诗人自己可以尽情畅想,读者在欣赏诵读之时同样也可以融入那种意境,从而去感受诗人的理想。

另外,由于浪漫主义的诗文大多都寄予了诗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在客观上,也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知道凡尔纳吧,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会被人那般喜爱,绝对与这个道理不无关系。

李白的浪漫主义:
我国文学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伟大的传统在唐诗中都发展到新的高度。

李白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远古时代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萌芽。

到了战国时代,屈原吸取前代文学和文化的成就,在现实斗争中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诗篇,以宏富博大的内容,奇情壮采的形式,“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

和他同时的庄子在哲理散文中创造了许多幻想奇丽的寓言,也对浪漫主义传统有重要贡献。

从两汉到唐初,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和进步文人创作中不断发展着,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木兰词》等等作品,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的某些诗篇,以及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传说,都对浪漫主义传统有所丰富。

到盛唐时代更出现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高潮。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

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他在《古风》第一首中,回顾了整个诗歌发展的历史,指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并以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诗力挽颓风,恢复风雅传统的正确道路。

在《古风》第三十五首中,又批评了当时残余的讲求模拟雕琢、忽视思想内容的形式主义诗风:“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在创作实践上,他也和陈子昂有相似之处,多写古体,少写律诗,但他在
学习乐府民歌以及大力开拓七言诗上,成就却远远超过陈子昂。

他这些努力对诗歌革新任务的完成起了巨大作用。

李阳冰在他死后为他编的诗集《草堂集》序中说:“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

’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以尽。

”这是对他革新诗歌功绩的正确评价。

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他的诗名在当代已广泛传扬,到贞元时期,他的没有定卷的诗集已“家家有之”。

中唐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他吸收经验,以创造自己的横放杰出的诗风。

李贺浪漫主义的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更多启发的。

宋代诗人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诗人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也莫不从他的诗中吸收营养。

此外,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的词,也受过他的影响。

他那些“戏万乘若僚友”的事迹传说,被写入戏曲小说,流传民间,更表现酷爱自由的人民对他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