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因该派中的施莱格尔兄弟在耶拿小城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而得名。

耶拿派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耶拿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诗人诺瓦利斯。

海德堡派:1805年前后,一批新的浪漫主义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又称为德国后期浪漫派。

其中心人物是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他们主要功绩是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湖畔派”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都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他们的诗作思想内容消极保守,充满神秘色彩,但语言优美,考究韵律,艺术成就较高。

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英国西北部湖区,因此得名“湖畔派”。

“世纪病”形象: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他们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

他们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绝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代表了当时法国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勒内和沃达夫(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的主人公)是“世纪病”形象的著名代表。

拜伦一、生平与创作(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拜伦作为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界的一面旗帜,是诗人们的“宗主”,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王”,歌德称他为“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

他的诗歌创作对英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民主斗争和文学发展都有过积极的影响。

(一)早期的生活和创作(1788——1809)1807年,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表现出不满现实和鄙视上流社会的民主思想,同时也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

A.海德堡浪漫派B.耶拿派C.湖畔派D.“自然派”2.1805年左右,德国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板》形成的文学流派是()。

A.耶拿派B.湖畔派C.海德堡浪漫派D.“自然派”3.德国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名称,并且系统阐述了期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作家是()。

A.格林兄弟B.施莱格尔兄弟C.诺瓦利斯D.蒂克4.海涅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的论著是()。

A.《<克伦威尔>序言》B.《论浪漫派》C.《拉辛和莎士比亚》D.《拉奥孔》5.拉涅的早期代表作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B.《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C.《论浪漫派》D.《罗曼采罗》6.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华兹华斯B.柯勒律治C.骚塞D.司各特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市()。

A.拜伦B.雪莱C.济慈D.华兹华斯8.首先体现雪来“预言”的长诗是()。

A.《麦布女王》B.《伊斯兰起义》C.《解放了的蒲罗米修斯》D.《西风颂》9.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这首诗的作者是()。

A.拜伦B.雪莱C.济慈D.华兹华斯10.司各特是19世纪前30年英国最主要的作家之一。

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

A.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始B.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C.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始D.英国现实主义的结束11.《傲慢与偏见》的作家是()。

A.司各特B.济慈C.哈代D.奥斯丁12.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的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这部剧作的作者是()。

A.拜伦B.雪莱C.雨果D.席勒13.《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的作者是()。

A.拉马丁B.维尼C.夏多布里昂D.大仲马14.法国文学中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

A.欧那尼B.勒内C.夏克塔斯D.黛尔菲娜15.两部有自传性的小说《黛尔菲娜》和《柯丽娜》的作者是()。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懒散的时刻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拜伦的第一部诗集以及针对该诗集发表的评论的反驳性长篇讽刺诗东方叙事诗1取材于东欧地中海各国和土耳其等地的作品包括6部互相独立诗篇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那科林斯的围攻等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流行
于欧洲、而后波及美洲的文艺思潮。
• 诗歌主要表现大自然与宗法农村生活,名篇有 《丁登寺》、《不朽颂》、《孤独的收割女》、 《序曲》等。
华 兹 华 斯 故 乡
华兹华斯故居
§ 柯勒律治(1772-1834)
• 诗歌喜用异国题材与怪 诞情节,擅长渲染奇幻神 秘的浪漫气氛,语言绚丽 而富于音乐性; • 代表作是《古舟子咏》。 §骚塞(1774—1843) • “湖畔派”三诗人之一。
§ 斯塔尔夫人(1766-1817)
• 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
• 著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
的理论著作《论文学》 与
《论德国》;
• 小说《黛尔芬》和《柯丽
娜》写女性不美满的的婚
斯塔尔夫人画像
姻和戏剧性经历,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探 讨妇女问题的作品。
§贝朗瑞(1780-1857)

是杰出的“歌谣诗人”;
浪漫主义绘画(透纳 英国)
•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 第一代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是“湖畔派”诗 人。 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湖区,
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 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 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 异国风光,缅怀中古时代的“纯 朴”,以此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湖 区 风 光
• 雪莱的名作还有《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
《西风颂》、《云》、《致云雀》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色彩。

德国后期浪漫主
法国(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浪漫主义运动在
俄国(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富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向往自由和民主。

由于艺术上的成功,为俄国文学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以反对异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的浪漫主义文学)
美国(争取和歌颂个性的自由和精神解放。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深受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

19C浪漫主义-概述

19C浪漫主义-概述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其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较量和斗争。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它震撼了整个欧洲。

许多国家都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在随后的保卫革命成果和反复辟的斗争中,曾经出现过十分复杂的形势,经历了长期的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当时,革命后的法国面对俄、普、奥等各封建列强结成的“神圣同盟”的疯狂反扑。

拿破仑与列强之间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成掠夺性的战争。

随后,波旁王朝复辟。

……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和充满暴力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所期望的。

18世纪启蒙思想家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资产阶级的丑恶一面也暴露无遗。

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社会各阶层普遍感到失望。

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是这种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当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哲学十分流行。

他们夸大主观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高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这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产生了影响。

另外,在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流传开来。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

他们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当时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的思想。

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很大影响。

以往的文学也为浪漫主义的出现做了准备。

如英国18世纪的感伤主义文学;卢梭对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的宣扬、返回自然的主张等,都对浪漫主义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

~的思想特点: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浪漫主义作品强调个人情感、内心体验和想象力的追求,呈现了一种反对工业化、科学性的态度。

本文将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进行概述,并探讨其主要特点、代表作家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与背景19世纪初期,欧洲正经历着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

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城市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减弱。

同时,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潮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理性和科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政治上的动荡,比如法国大革命等。

在这种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崛起了。

浪漫主义作家们通过文学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强调情感、幻想和自由。

他们试图逃离现实生活的束缚,用想象力和情感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实。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1. 强调个人感受:浪漫主义文学重视个体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来探索人类的本质。

作品中经常出现对自然、爱情、死亡等主题的情感表达。

2. 崇尚自然与幻想:浪漫主义作家对自然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将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

他们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与惊险,通过幻想和奇异的元素来创造出神秘和超越现实的文学形象。

3. 反对现实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对现实世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持批判态度。

作家们通过理想化的情节、角色和场景来展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并寻求超越现实的解决途径。

4. 爱情的理想化:浪漫主义文学中经常出现一种理想化的、超越世俗的爱情观。

爱情被看作是灵魂的追求,是心灵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

5. 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作作品,创造出奇妙、富于想象力的情节和形象。

在他们的笔墨下,世界变得更加多样、丰富。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1. 威廉·华兹华斯《世事如梦》:这是一部描写自然风景和人类情感的抒情诗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充满强烈情感的语言,创作出美轮美奂的浪漫主义佳作。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丰富多样,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也体现了文化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以下是一些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思潮。

1.浪漫主义(Romanticism):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 h)、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和约翰·济慈(John Keats)。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自然之美和想象力,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主义和机械理性。

2.维多利亚时代文学(Victorian Literature):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文学作品广泛关注社会问题,包括贫困、性别不平等和工业化带来的道德挑战。

代表作家有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伊丽莎白·巴瑞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和罗伯特·布朗宁(R obert Browning)。

3.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文学致力于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揭示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

狄更斯和萨克雷的作品体现了这一思潮,他们通过详细描绘characters 和settings 来反映社会的各个层面。

4.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文学更注重内心世界和隐喻,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阿尔弗雷德·普鲁斯特(Alfred, Lord Tennyson)和约翰·艾弗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等作家和艺术家在这一领域有显著贡献。

5.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文学试图通过科学的方式理解人类行为,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文学术语解释耶拿派: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作家及作品: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二英国文学术语解释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理解社会”。

自然山水诗:《云雀》、《西风颂》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齐慈《夜莺颂》(颂诗):以精巧著称。

司各特:(以历史小说著称)“威弗利小说”代表作《艾凡赫》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简。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爱玛》三法国文学雨果《(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浪漫主义的旗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夏多布里昂:《基督教的真谛》:包括两部中篇:《阿达拉》:写了一个发生在北美原森林的故事。

是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

主人公:印第安人:夏克塔斯、部落酋长之女:阿达拉。

《勒内》:写的是一个贵族青年的忏悔。

理解后简答题简述夏多布里昂笔下的“世纪病”形象:1 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夏多布里昂的作品《勒内》中的主人公勒内生性孤僻,忧郁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整日在冥思遐想中派遣他的忧郁,在孤独的漂泊中度日。

这是文学史上第一个“世纪病”形象。

2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丧失了一切的贵族青年。

表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地位那种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阴暗的心理和郁郁寡欢的情怀。

史达尔夫人:主要作品:《黛尔菲娜》、《柯丽娜》;理论著作《论文学》、《论德国》拉马丁:诗集《沉思集》缪塞(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世纪儿的忏悔》(自传体小说):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的形象。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乔治。

桑:《安蒂亚娜》:成名作《康素埃洛》《安吉堡的磨工》:具有空想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

《魔沼》:田园小说小仲马:《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

四俄国文学(19世纪俄国是个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国家)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旋律(反专制、争自由)。

茹科夫斯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抒情诗人”。

普希金和雷列耶夫(十二月党人)的创作形成了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潮。

莱蒙托夫:(诗歌基本的主题:对自由的渴望)《恶魔》:代表了莱蒙托夫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当代英雄》:俄国早期小说的杰作:主人公毕巧林是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主人公的自我剖析和日记形式,被誉为“俄国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五美国文学欧文(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见闻札记》库伯(被称为“美国的华尔特。

司各特”):《水手》被誉为“美国第一部海上冒险小说。

”“边疆系列小说”包括:《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等。

爱伦。

坡: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被誉为“西方现代派的远祖”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爱默生:《散文集》霍桑:《红字》(长篇小说)主人公:海丝特。

白兰、牧师:丁梅斯代尔。

表现了宗教对人性的摧残,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被称为是一部“心理罗曼史。

”惠特曼(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草叶集》: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顶峰的产物。

包括:《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作者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创造了“自由诗体”。

其它国家文学:密茨凯维奇: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诗人。

代表作:诗剧《先人祭》、长诗《塔杜施先生》。

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

代表作:《自由与爱情》拜伦(英国)术语解释东方叙事诗:1 1813—1816年拜伦完成了一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故事,称《东方叙事诗》。

2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拜伦式英雄:1这些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

2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后还是以失败、死亡告终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讽刺诗:《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曼弗雷德》:表达了拜伦“世界悲哀”的哲学。

主人公曼弗雷德则成为“拜伦式英雄”最成熟的形象。

《该隐》(诗剧):取材《圣经》主人公:该隐是敢于怀疑思考,有自己的欲望与要求的年轻人类的代表。

《唐。

璜》:(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或称诗体小说):通过主人公唐。

璜这位“古代朋友”几乎遍及全欧洲的冒险经历,展示出18世纪至19世纪欧洲广阔的社会现实。

基本结构是由唐。

璜的两次旅行构成。

理解后简答题简析《唐。

璜》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

人物形象:1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长篇讽刺诗《唐。

璜》中的主人公在拜伦所有的主人公形象中独一无二,他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忧郁。

2他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没有反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消极)。

3他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道德的重要作用。

艺术成就:1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锋芒指向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

2插话: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地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

3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以悲壮、诙谐、揶揄、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

4以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

(八行诗体)简析《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的主要思想内容。

(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反暴政、反侵略)第一章主要写主人公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见闻,反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二章主要兴趣忍是景色和冒险。

作者缅怀希腊光荣的过去,哀叹现在的懦弱,希望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土耳其的统治。

第三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超过并在最后遮住了游历主人公的形象。

凭吊滑铁卢战场,咏叹拿破仑的命运,抨击神圣同盟,追忆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和卢梭。

第四章他的信心和希望变得最为明朗有力,以高昂的自由信念号召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争取独立。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的主将和领袖)术语解释美丑对照原则:一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

二主要内容:1大自然中美丑并存。

2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张。

3于是“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

雨果在小说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人道主义为主线):《海上劳工》:歌颂劳动者的高尚品德。

《笑面人》: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作品(1793)。

作者在小说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观点。

主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是叛军的首领、革命军郭文。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第一部长篇小说):爱斯梅拉尔达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

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恶”的化身(外表令人恐怖、滑稽)。

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

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

他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

艺术特色:1对照方法:人物自身(外表,内心)伽西莫多、克洛德。

2人物之间:伽西莫多、克洛德。

3两个阶级、两种朝廷:路易十一、平民王国。

《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人物:冉阿让、芳汀、小柯塞特。

综合论述题以《悲惨世界》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1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如:冉阿让被监禁19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2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

3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

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使罪弃恶从善、终止犯罪。

4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

5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

论述《悲惨世界》的艺术成就。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现实主义:冉阿让被迫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滑铁卢战役等。

浪漫主义:冉阿让超人的体力和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2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

冉阿让攀上横杆救水手而自己却落入海中;抱着柯塞特被警察追得翻入修道院,碰到的第一个人恰恰是他曾救过的割风爷爷等情节都是离奇的。

3政论性。

4语言高昂、激烈、热情、叙述有史诗的风格。

普希金(俄)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