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新品系83059选育初报
两个胡麻杂交种生产试验结果初报

( a s B edn am o A r ut a a d Lvs c , ig i a s 3 4 0C i ) G n u re i F r f gi l rl n iet k J t nu 7 0 0 ,hn g c u o n aG a
胡麻 是我 国西 北 、华 北地 区 的重要 油料作 物 ,
主 要 分 布 在 甘 肃 、内 蒙 古 、山 西 、宁 夏 、河 北 、
收稿 日期 :2 1— 12 0 0 1— 2
作者简介 :杨 东贵(9 1 )男, 17 一 , 甘肃皋兰人 , 农艺师, 主要从 事农牧技 术推广工作。 系电话 :0 180 15 6 E ma: 联 ( )33 o 29 。 — i l
号进 行 了生 产试 验 ,结果表 明 , 陇亚 杂 I 号产 量 为 3I2 g m ,较 对 照 陇 亚 8号增 产 1. %;陇 亚 杂 2 产 l. k/ 5 h 74 5 号 量 为 3 7 . k/m ,较 对 照增 产 2 . %。 两 个 品种 在 成株 数 、单 株 产 量 、 千 粒重 及 单 株 果数 上 优 势 明 显 。在 抗 50 g 3 h 73 6 病性 、抗 倒伏 、熟性 等 方 面表 现 优 良
关 键 词 :景泰县;胡麻;杂交种;陇亚杂 1 ;陇亚杂 2号;生产试验 号
中图分 类号 :¥ 6 . 5 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 4 3 2 1 )1 0 1 — 2 0 1 16 ( 0 10 — 0 8 0
Pr lm i r po to o uc i n Te tRe u t fTwo Fl x H y r d e i na y Re r n Pr d to s s lso a b is
优质多抗胡麻新品种晋亚9号高产栽培技术

② 在胡麻 生 育后期 , 要及 时拔 除 田问杂 草 。
3 6 3 病 虫 害 防 治 现 蕾 前 后 , 牧 草 虻 蝽 蟓 为 . . 若 害 达 8 以 上 , 需 用 敌 敌 畏 、 灭 菊 脂 进 行 防 则 杀 治 。 6月 下 旬 至 7月 上 旬 , 虫 、 地 螟 幼 虫 每 平 粘 草 米 1 0头 以 上 时 , 用 敌 敌 畏 等 及 时 防 治 。胡 麻 苗 可 期 有 萎 蔫 病 、 疽 病 和 立 枯 病 三 种 病 害 。据 药 剂 炭 防 治试验 , 炭 疽病 和立枯 病 防治 的药 刹较 多 . 对 有
( 接 第 2 2页 ) 上 5 3 4 适 当 早 播 .
氯 、 扑净 等 除 草剂 , 有 效 防 除 田问 前期 杂 草 。 拿 可
适时 播 种是 胡麻 增 产 的 第 一 步 , 胡麻 前 期 耐
低温 , 后 期 遇 雨 会贪 青 晚熟 , 而可 适 时早 播 , 而 因
一
肥, 以提 高 品 质 和 胡 麻 后 刿 的 抗 逆 能 力 。
( 下转第 2 7页 ) 5
收 稿 日期 : O o 1 4 2 l - 卜2
作 者 简 介 : 利 琴 ( 9 4 ) 女 , 理 研 究 员, 事 胡 麻 育种 及 栽 培 研究 。 王 17 一 , 助 从
张 鸿 雁 等 : 梗 适 桔
般 在 封 冻 前 起 收 ; 用 根 一 年 生 也 可 以采 收 , 食 春
年生 不用 去 皮 , 因其 表 皮 白嫩 , 味小 , 后 直 接 苦 洗
干燥 即可 。
秋 均 可 。起 收 时 , 去 桔 苗 , 出 根 部 , 挖 时 不 割 挖 采
要 伤根 , 以免 汁液 外流 , 洗净 泥 土 , 取掉 须根 , 用竹
胡麻新品种陇亚14号选育报告

胡麻新品种陇亚14号选育报告党照;张建平;王利民【摘要】陇亚1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1S为母本、品系892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2 a 20点(次)有16点(次)增产,折合平均产量1855.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626.75 kg/hm2)增产14.07%,居11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油用型,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59.8 cm,工艺长度35.0 cm,分枝数5.8枝,单株果数24.1个,果粒数7.2粒,千粒重8.1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93~123 d.生长整齐一致,抗旱、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肃兰州、天水、平凉、庆阳以及内蒙、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胡麻;新品种;陇亚14号;选育【作者】党照;张建平;王利民【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3.2胡麻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油料作物,也是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1-2],主要分布在甘肃、内蒙古、山西、宁夏、河北、新疆等省(区)。
胡麻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木酚素等具有很高的保健、食用价值的营养物质[3]。
特别是α-亚麻酸含量为45%~60%,被誉为“深海鱼油”,不仅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血糖和胆固醇,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病症[3],而且具有健脑、增智及明目的作用。
胡麻籽木酚素含量1%~4%,为其他作物的75~800倍,是木酚素含量最高的作物。
所以,大力发展胡麻生产对提高人民活水生平,具有其他油料作物不可代替的作用。
胡麻水稻新品种推介

胡麻\水稻新品种推介作者:来源:《科学种养》2010年第06期世界首例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陇亚杂2号由甘肃省农科院专家育成的两个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陇亚杂2号,近日正式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据此,世界首例胡麻杂交种正式诞生。
胡麻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
胡麻的杂种优势显著,培育杂交胡麻新品种一直是从事胡麻育种研究者的梦想,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因缺乏胡麻优良雄性不育系而难以大规模利用培育。
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党占海研究员与团队成员经过探索创新,于1998年通过抗生素诱导成功获得了温敏型胡麻雄性不育材料,为胡麻杂交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通过十多年对雄性不育的遗传特性、环境影响、配合力表现以及优势组合筛选等进行上千次试验,终于选育成功两个胡麻杂交种——陇亚杂1号、陇亚杂2号。
陇亚杂1号在甘肃省区试平均亩产达130.4千克,较对照陇亚8号增产10.27%,亩产最高达260千克,增产效果非常突出;陇亚杂2号在甘肃省区试平均亩产126.44千克,增产达到了显著水平。
这两个品种含油率均在40%以上,并且在抗病性、抗倒伏能力、综合性状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这两个品种的选育成功,标志着世界胡麻育种技术由常规育种技术向杂优利用技术的重大转变,为实现胡麻品种的杂优化及大幅度提高胡麻产量和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超级稻新品种——新稻18号近日,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新稻18号被农业部评为我国第四批超级稻新品种。
该品种2007年通过省级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
经过试验、示范、推广,表现为丰产性突出,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中抗稻瘟病,高抗条纹叶枯病。
2009年10月中旬,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前往原阳县祝楼乡蒙城村新稻18号千亩示范方(面积1580亩),对新乡市农科院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超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及配套栽培技术生产性试验示范”进行现场测产,理论产量为平均亩产795.8千克。
胡麻新品种定亚22选育报告

1.0 , 1 个参试品种( 的第 3 。19 年 16 居 5 系) 位 95 为特早年 , 品种在本站品 比试验中的折合产量为 该 40 3 g h , 0 .5k / m。比对 照陇亚 7 增产 9 5 , 1 号 .0 居 5 个 参试 品种 ( ) 7位 。 系 第
2 3 区域 试 验 .
在 20—2 0 年的全 国华北、 o0 02 西北胡麻联合区 试 中, 定亚 2 2在 各试 点 的折 合产 量 为 9 00 ~ 9.0 2825 g h , 5.5k /m。平均产 量 177 6 g h , 4. 5k / m。比对 照 品 种 陇亚 8号 平 均 增 产 4 5 , 居 参 试 品 种 .0 位 ( 第 2 在 3 1 次) 系) 位。 2 点( 试验中, a 产量居第 1 位 的有 9 ( , 点 次) 占参试点( 的 4. , 次) 2 9, 尤其在甘 9 6 肃、 宁夏 的 4个试 点适 应 性更 好, 折合 平 均产 量 1900 g h , 对 照 陇 亚 8号 平 均 增 产 0 .5 k / m。 比
2 2 品 比 试 验 .
在本站的 1 9 年胡麻品比试验中, 94 定亚 2 折 2 合产量 1 2.0k /m。比对照品种陇亚 7 00 g h , 6 号增产
收稿 日期 :0 50 一5 2 0 —9O I修订 日期 :060 —4 2 0—32
2 0 —2 0 年在 定西市生产试验 中, o0 03 定亚 2 2 的产量 43 5- 1 5.0k /m。比对 照 品种 定亚 0.0- 00 gh , -6 1、 7 陇亚 7 、 号 陇亚 8 号等增产 1.0 23 ~2.0 , 3 1 平 均 产 量 9 05 g h 比 对 照 平 均 增 产 5.5 k / m , 1. 0 。20 5 5 03年在大早 年景下, 量达70 0 - 产 5.0  ̄ - 116O g h , 4.0k /m。 比各 地 对 照 品 种 增 产 6 4 ~ .0 2. 0 , 均产 量 10 1O gh , 3 1 平 4 .0k / m。比各地 对照 品 种平均增产 1. 3 。20 年以来 , 2 2 00 在甘肃定西、 白 银、 平凉、 庆阳、 华池及青海民和、 湟源等地大面积引 种, 均表现 良好 。 3 特征特 性 定亚 2 属中熟品种, 2 生育期 17 -2 。 0 - 11 幼茎 - d 色紫 , 幼苗直立 , 苗色深绿 , 幼苗分茎半匍匐, 保苗不 足时基部分茎多成对出现 , 分枝松散 , 花蓝色 。落黄 好, 籽粒 红 褐 色 。株 高 5 . ~ 6 . m, 艺 长 度 17 90c 工 34 0 - 3 9c 单 株 分 茎0 2 0 9 , 茎分 枝 . "4 . m。 ' .~ .个 主
湟中县胡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3小 结 与 讨 论 贵 烟 8号 在 农 艺 性 状 、 经济性状 、 抗 病性等方 面表现 良
时烟 株 并 无 较 大 的损 失 ,但 是 到 了 烟 叶成 熟 后 期 连 续 降 雨 . 致使烟株成熟落黄不均匀 , 并且后期赤星病 、 野 火病 普 发 , 致 使 烟 株 成 熟 烤 后 烟 叶外 观质 量 稍 差 , 并 带 来 了一 部 分 烟 叶损 失。 为 了较 好 的 确 定 贵 烟 8号 的稳 定 性 、 适 宜性 、 抗 病 性 和经 济性 , 以期 为 贵 州 省 烤 烟 生 产 选 用 后 备 品种 和 配 套 技 术 的 制 定提供依 据 , 建 议 进 一 步 对 该 品种 进 行 试 验 研 究 ( 作 者单位 : 六盘水 市烟草公 司盘县 分公 司 . 贵 州 盘 县
佳, 具有很好的推广潜力 。 今 年 是 种 植 贵 烟 8号 的第 二 年 ,对 贵 烟 8号 烟 株 需 肥 量、 大 田生 长 管 理 、 病 害 防治 、 打 顶 留叶 等 技 术 有 了进 一 步 的 调整并 提高 , 移 栽 后 烟株 长 势 表 现 较 好 , 直 到 烟 叶 脚 叶 采 烤
试 验 地 选 择 在 湟 中县 西 堡 镇 葛 二 村 旱 地 ,地 块 平 坦 , 肥 力均匀 , 茬 口一 致 为 蚕 豆 , 土质为栗钙土 , 海拔为 2 6 4 0米 , 北 纬 4 0 。 7 8 1 1 ” 东经 1 2 6 。 8 7 3 3 ” 。 1 . 1 . 2参 试 品 种 参 试 品 种 张 亚 2号 , 对 照湟 中 当地 品 种 红 胡 麻 。
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选育报告

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选育报告,,庆,,,何淑萍T,甘肃734000)摘要: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是以白粒胡麻“7221-1”为母本、“雁杂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在2017—2018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393.5kg/hm2,较对照陇亚13号(CK)减产3.90%,减产不显著。
该品种为油用型,籽粒淡黄色,含油率41.70%,含亚麻酸505.6~571.0g/kg,较对照或普通品种提高38.9~156.0g/kg。
中早熟,生育期97-123d o株型紧凑,生长整齐一致。
抗倒伏,中抗(MR)枯萎病,适于机°适甘肃一、、2泉,中部白银、陇东平凉、庆阳,地,以「新疆、、麻产区种o关键词:麻;新品种;988-1;选育中图分类号:S565.9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1-1463(2020)07-0041-03|d 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07.011|Report on Breeding of New High-quality Benne Line988-1LIU Qin,YAO Zhengliang,MIAO Chunqing,WU Zixiao,WANG Juan,HE Shuping (Zhangy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angye Gansu734000,China)Abstract:988-1is a new high-quality benn cultivar,bred by crossbreeding white grain benne7221-1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Yanza10as the male parent.In2017——2018,the average yield of Zhangya4was 1393.5kg/hm2and3.90%lower than of the control Longya13(CK)in Gansu Regional Trials,but the result was not significant.The cultivar is oil type,with light yellow kernels,oil content is41.70%,an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is505.6〜571.0g/kg,which is38.9〜156.0g/kg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or ordinary cultivar. Mid-early maturity,growth period is97~123days.The plant type is compact and the growth is neat and consistent.It was medium resistance(MR)fusarium wilt and Lodging resistance.It is suitable to grow in the region of the linseed producing area of Zhangye,Wuwei,Jinchang,Jiuquan,Baiyin,Longdong Pingliang, Qingyang in Gansu province,and Xinjiang,Ningxia,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districts.Key words:Benne;New cultivar;988-1;Breeding胡麻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甘肃、内蒙古、山西、宁夏、河北、新疆等省(区)W1X,生产面积最大时在66.7万hm2以上,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优质、高产胡麻品种宁亚22号

良种良法钱爱萍等:优质㊁高产胡麻品种宁亚22号收稿日期:2020-08-13基金项目: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 A R S -14-2-28);固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G K N S 005)㊂作者简介:钱爱萍(1973 ),女,宁夏固原人;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胡麻育种与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E -m a i l :g y q a p @163.c o m ㊂通讯作者:曹秀霞(1966 ),女,宁夏固原人;本科,研究员,主要从事胡麻育种与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E -m a i l :k y gl k @126.c o m ㊂优质㊁高产胡麻品种宁亚22号钱爱萍, 曹秀霞, 张 炜, 陆俊武, 剡宽将(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宁夏固原756000)H i g hQ u a l i t y a n dH i g hY i e l dF l a xV a r i e t y N i n g ya 22Q I A NA i p i n g ,C A OX i u x i a ,Z H A N G W e i ,L UJ u n w u ,Y A N K u a n j i a n g摘 要:优质㊁高产胡麻品种宁亚22号是以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胡麻课题组以自选品系8796为母本,自选品种宁亚10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后系选而成,2013年和2014年参加宁夏胡麻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宁夏胡麻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均为宁亚17号,区试2年平均产量95.99k g/667m 2,较对照增产11.68%㊂生产试验4个参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38.30k g /667m 2,较对照增产11.60%㊂关键词: 胡麻;宁亚22号中图分类号: S 56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0)05-0055-02胡麻属油用亚麻,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水分需要量比其它作物较少,在干旱地区种植,一般都能获得一定产量,因此胡麻在宁夏主要集中在中部干旱带和固原市四县一区㊂胡麻具有耐寒㊁耐旱等特点,是宁夏南部山区较为传统的特色优势农作物和主要油料作物,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4]㊂1 品种选育过程1997年 8796ˑ宁亚10号组配杂交组合 ˌ1998年 种植杂种一代(F 1) ˌ1999年 种植杂种二代(F 2) ˌ2000年 2006年 选择优良株系 ˌ2007年 2008年 进行品观试验 ˌ2009年 2010年 进行品鉴试验 ˌ2011年 2012年 进行品比试验ˌ2013年 参加宁夏胡麻区域试验增产11.67% ˌ2014年 参加宁夏胡麻区域试验增产11.68% ˌ2015年 参加宁夏胡麻生产试验增产11.60% ˌ2016年 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2 产量表现及品种特性2.1 宁亚22号区域试验产量表现由表1可知,2013年,2014年设置胡麻区域试验地点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㊁彭阳县㊁隆德县㊁西吉县共4个,2年4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增产幅度为3.41%~20.47%,2年增产幅度在5%以上的点有7个;2013年平均产量65.88k g/667m 2,较对照宁亚17号增产11.67%,西吉县产量85.92k g/667m 2位居4点第一,彭阳县较对照增产幅度最大,为20.47/%,3个点增产幅度在5%以上;2014年平均产量126.09k g/667m 2,较对照宁亚17号平均增产11.68%,彭阳县产量159.83k g/667m 2位居4点第一,西吉县较对照增产幅度最大,为16.20%,4个点增产幅度都在9%以上;2年平均产量95.99k g/667m 2,较对照平均增产11.68%㊂表1 宁亚22号2013 2014年区试产量结果参试年份参试地点产量(k g/667m 2)宁亚22号宁亚17号较对照增产(%)原州区72.8365.2711.58隆德县35.3729.3620.472013彭阳县69.4162.4011.23西吉县85.9283.093.41平均65.8860.0311.67原州区72.4166.409.05隆德县142.82130.809.192014彭阳县159.83142.3212.31西吉县129.30111.2816.20平 均126.09112.7011.682年平均95.9986.3711.68㊃55㊃耕作与栽培第40卷第5期2020年10月2.2宁亚22号生产试验产量表现宁亚22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见表2㊂2015年胡麻生产试验地点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㊁彭阳县㊁隆德县㊁西吉县共4个,4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38.30k g/667m2,较对照增产11.60%㊂2.3宁亚22号品种特性宁亚22号参加2013年㊁2014年宁夏胡麻区域试验农艺性状结果见表3,2年平均株高56.01c m,较对照降低5.36%,2年平均有效分枝5.75个,较对照增加8.50%,有效结果2013年为16.42个,较对照减少4.87%,2014年为17.10个,较对照增加20.85%,2年平均16.76个,较对照增加6.72%,2年平均每果粒数7.18个,较对照增加16.28%,2年平均千粒重6.67g,较对照增加9.17%,2年平均单株生产力0.65g,较对照增加5.69%,幼苗茎和叶均为浅绿色,花为伞形总状花序㊁花色为蓝色,扁平卵形种子㊁种皮浅褐色,生育期108d与对照相同㊂表2宁亚22号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参试年份参试地点产量(k g/667m2)宁亚22号宁亚17号较对照增产(%)原州区125.71116.647.78隆德县147.30132.6011.09 2015彭阳县147.70131.2812.51西吉县132.38115.2014.92平均138.30123.9011.60表3宁亚22号2013 2014年区试主要农艺性状品种年份株高(c m)较对照ʃ(%)有效分枝数(个)较对照ʃ(%)单株有效结果数(个)较对照ʃ(%)每果粒数(个)较对照ʃ(%)千粒重(g)较对照ʃ(%)单株生产力(g)较对照ʃ(%)生育期(d)较对照ʃ(%)花色宁亚22号2013年61.98-5.955.310.1916.42-4.876.5915.215.757.880.53-7.021060蓝色2014年50.03-4.616.1816.8217.1020.857.7717.197.5810.170.7716.671090蓝色2年平均56.01-5.365.758.5016.766.727.1816.286.679.170.655.691080蓝色宁亚17号(c k)2013年65.90/5.3/17.26/5.72/5.33/0.57/106/蓝色2014年52.45/5.29/14.15/6.63/6.88/0.66/109/蓝色2年平均59.18/5.30/15.71/6.18/6.11/0.62/108/蓝色3宁亚22号栽培技术要点宁亚22号田间耐寒㊁耐旱㊁耐瘠薄,品质优良,含油率较高为38.65%,丰产性好,但抗倒伏性稍差,适宜种植地区为宁南山区㊂3.1播种播种前精选种子,消除杂质㊁秕粒以及变质的种子,当地温为8~10ħ时就可以播种,一般在4月上旬,如果当年春季温度较高,也可提前到3月下旬,胡麻植株较小,适宜密植,山旱地播量为3.0~3.5k g/ 667m2,半阴湿区播量为3.5~4.0k g/667m2,水浇地播量为5~6k g/667m2㊂3.2施肥灌水基肥施农家肥1000~1500k g/667m2,磷酸二铵7~10k g/667m2,尿素5~8k g/667m2;种肥施磷酸二铵5~6k g/667m2,种肥要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烧苗;水地可以在胡麻出苗后35d灌第1次水时追施尿素5k g/667m2㊁磷酸二铵7.5~10k g/667m2,以促壮苗㊂3.3田间管理轮作倒茬采取3年轮作制,播前搞好整地保墒,做到早耕㊁深耕,土地平整,苗前破除板结,中耕除草松土,并注意防除胡麻白粉病㊁金龟甲㊁蚜虫㊁苜蓿盲蝽㊁漏油虫等病虫害,成熟后抓紧时机收获,及时拉运脱粒,以防发霉变质㊂参考文献:[1]曹秀霞,钱爱萍,张炜,等.胡麻抗旱新品种宁亚20选育[J].种子,2017(11):133-134.[2]曹秀霞,钱爱萍,张炜,等.胡麻优良新品种宁亚21号[J].种子,2019(08):111-112.[3]王利民.我国胡麻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 2014(4):60-61.[4]陆俊武.曹秀霞,钱爱萍,等.宁夏胡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17,58(3):39-40,55. [5]张炜,陆俊武,曹秀霞,等.二氯吡啶酸防除胡麻田刺儿菜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J].植物保护,2019(3):220-224.㊃65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麻新品系83059选育初报
党占海;陈炳东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1997(000)005
【总页数】3页(P2-4)
【作者】党占海;陈炳东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903.5
【相关文献】
1.12个胡麻新品系在宁南旱作区的引种初报 [J], 张炜;陆俊武;曹秀霞;钱爱萍;剡宽将
2.新疆饼干小麦新品种新冬21号及面包小麦新品系选育初报 [J], 张茂银;姚翠琴
3.昆明引种国内新选育烤烟品系的试验研究初报 [J], 方正粉;李树云;徐兴阳;王勇;端永明;薛健康;秦春丽
4.瘦肉型猪新品系—新嘉系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初报 [J], 徐成器;徐士清
5.晋北区黄胡麻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J], 吴瑞香;杨建春;王利琴;郭秀娟;何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