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合集下载

语病辨析与修改

语病辨析与修改

语病辨析与修改引言: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而语病则是我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语病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表达能力,还可能导致误解和理解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辨析和修改语病,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从常见的语病入手,为大家提供一些辨析和修改的技巧。

一、词语搭配1. “大力发展”与“积极发展”语病:在某些场合,我们常常会使用“大力发展”这个词语,但事实上,“积极发展”更为准确。

修改:将“大力发展”改为“积极发展”,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意思。

2. “重视”与“看重”语病:我们常常使用“重视”这个词语来表示我们对某事的重要性,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看重”更为合适。

修改:根据具体情况,将“重视”改为“看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观点。

二、语法错误1. 主谓一致语病:在句子中,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我们容易犯主谓不一致的错误。

修改:请务必注意主谓一致,确保主语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2. 时态错误语病:时态错误是我们常见的语法错误之一,特别是在叙述过去事件时,我们容易混淆时态。

修改:请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正确的时态,确保叙述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三、修辞手法1. 比喻与拟人语病:在修辞手法中,比喻和拟人是常用的手法,但我们需要注意使用的恰当性。

修改:请确保比喻和拟人的使用恰当,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2. 夸张与反问语病:夸张和反问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手法,但我们需要注意使用的度。

修改:请确保夸张和反问的使用适度,不要过度夸张或过度反问,以免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四、标点符号1. 逗号与句号语病:逗号和句号是标点符号中常用的符号,但我们有时容易在使用时混淆。

修改:请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思使用逗号和句号,确保句子的通顺和逻辑性。

2. 引号与破折号语病:引号和破折号是标点符号中容易混淆的符号,我们需要注意使用的区别。

修改:请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引号和破折号,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修改病句时了解病句的技巧有助于我们很好的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欢迎阅读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11.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如褒贬上、程度上、范围上有无不当;句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

这些往往诉诸直觉,语感好的人较容易察觉这一类毛病。

2.检查“主干” 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

通过紧缩检查句子有没有残缺,主干搭配是否恰当。

3.检查“枝叶” 即检查附在主语、谓语、宾语上的各个修饰、补充的成分在搭配是有无问题,它们的排列是否恰当等。

句子的六种成分位置应牢记三句话:“句子主干主谓宾,定语常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下面检查语病的“快捷方式”也是做题时必须掌握的:① 如果是单句,则应多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逻辑内容等角度思考;② 如果是单句中的判断句,则要检查主宾语搭配是否得当;③ 如果单句的附加成分较多,则应检查附加成分的顺序是否合理,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是否搭配;④ 如果句子中有并列成分,则应检查并列成分与中心成分能否完全搭配;⑤ 如果单句的谓语是有承接性的动词构成的并列短语,则应检查这个谓语的顺序是否恰当;⑥ 如果单句的主语位置出现了介宾结构,则应检查是否缺少主语。

⑦ 如果谓语后面是一个长宾语,则应检查是否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⑧ 如果是复句,则应检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分句的顺序是否合理。

通过逐层分析,句子的毛病一般可查清楚了,至于修改,关键是对症下药。

常用的修改方法有补、删、换、调等。

成分缺的“补”,多余的、会导致结构混乱的“删”,不搭配的词语可“换”,语序不当的则“调”。

考题大多限制在只改动一处,只有找准病因才能找准这“一处”。

修改原则是“多就少改,不变愿意”,即在保留原意的条件下变动越少越好,而且改后不能出现新的语病。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技巧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

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

辨析语病及修改病句前言:病句是指不符合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

对于我们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考点归纳】常见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二)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三)成分残缺: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四)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五)结构混乱:是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造成语句不通顺。

(六)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

(七)不合逻辑: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

【例题解析】(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4、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5、承接的先后关系颠倒:例:我们认真研究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此例中“研究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该为“听取并研究”)(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例: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主会场——‘鸟巢’……展现……途径”搭配不当。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1.常见的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

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1)辨析A.语感法;B.紧缩法;C.分解法;D.聚焦法(2)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

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

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2009年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降 低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 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 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 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降低”“扩散”搭配 不当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 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 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残缺主语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 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 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句式杂糅
(2010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 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 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 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 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残缺谓语中心词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 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 “借口„„为名”句式杂糅 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 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 存或废墟的价值。 不合逻辑,去掉“后”
兼语句和双宾句的区别。 例如:①管理员递给我两本书。 ②李教师教我们英语。 ③大妈给你水。 ④这件事交给年青人去干。 ⑤我们恭喜你考上了大学。
兼语句由一个述宾短语与一个主谓短语套叠起来 充当谓语。 双宾句是句子的动词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两个宾语。
1. “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 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这个句 子的主干是:( ) D A.生物发展人类。 B.人类出现。 C.生物导致人类。 D.发展导致出现。 2. “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 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句的主干是: ( B ) A.我发现共产党。 B.我加入共产党。 C.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D.我发现正确道路,我加入共产党。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一、搭配不当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凉风习习,树枝摇曳,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树影”无法“发出沙沙的声响”,应在“发出……声响”前面加上“树叶”)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发扬”和“产业”搭配不当,应将“发扬”改为“发展”)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不仅”和“而是”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而且”)4、一面对两面,两面对一面例:郴州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是能否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

(“能否”和“是”两面对一面,应该把“能否”去掉)5、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晚会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声在我耳边回响。

(“舞姿”不能回吃,应删去“优美的舞姿、”)6、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搭配例: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和很高的收视率。

(“收视率”与“孟非”搭配不当,因删除“和很高的收视率”)想要准确而快速查找出句子中搭配不当的语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看到动词不放过注意句子中的动词能否带宾语,带什么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修饰语能否搭配。

如果连续使用动词,看有无语序混乱的错误。

常见的动宾搭配不当的组合如下:提高……态度;引起……赞誉;降低……距离;培养……水平(文化、素质);培养……美德;看到……歌声;等等。

例: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采取”和“活动”搭配不当,应将“采取”改为“开展”)发现句子中有并列结构时,看并列成分与前面的动词能否搭配例:我远远就听见她爽朗的笑声和慈爱的笑脸。

(“慈爱的笑脸”是不能被“听见”的,应删去“和慈爱的笑脸”)发现句子中有“是”这种表判断的词时,看主宾能否搭配例: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辨析和修改语病

辨析和修改语病

辨析和修改语病辨析和修改语病辨析和修改语病《中考大纲》中规定:“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①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②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③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规律: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

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黄冈中学的语文老师。

正确次序:他是黄冈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表示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3、多项状语语序不当①从村庄到街道,从清晨到深夜,到处都可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②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蒂诺维奇热情的交谈。

正确的次序是:许多记者昨天(时间)在新闻发布中心(处所)都(副词)热情地(表情态)同米卢蒂诺维奇(对象)交谈。

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的介词短语,③表处所的介词短语,④表语气的介词短语(副词),⑤表情态的词,⑥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词前。

4、分句的次序不当①可怜的小狗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满脸伤痕,这时它已无力叫唤了。

②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个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①山坡上,听不见锹(qiao)镐声,也看不见人影走动,只有一对对焦急的眼光,在向山沟里张望。

(“眼光”是不能“张望”的,应改为“眼睛”。

)②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语病辨析和修改:
主谓不搭配(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
例: 1、是否优先发展能源的开发事业,是关系到我国的经 济建设能否持续增长的大问题。
2、是否能赢得和多哥的那场球赛,关系到法国队进入16强。
改:是否能赢得和多哥的那场球赛,关系到法国队能否进入 16强。
语病辨析和修改:
句式杂糅(把几个句子并在一个句子里):
期末复习之三:
语病的辨析和修改
看看这些句子有问题吗?是什么问题?
1、有些家长认为,一个学生如果不适当增加练习就会 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2、优先发展能源的开发事业,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 设能否持续增长的大问题。 3、过去我学习时,既不做读书笔记,又不写提纲和摘 要。 4、因为他经常做这种事,于是大家一看到这事就首先 想到了他。 5、改革是一场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否振兴起来的 大事。
;电动车修理培训 电动车修理培训班 电动车修理培训学校 / 电动车修理培训 电动车修理培训班 电动车修理培训 学校

纵深排列的六间正房是保存完好的六处画廊,收藏着五千年来汉文化的稀世珍品: 最早的“象形阁”四壁皆是卓然独立的景物画,日月山川,草木虫鱼,人物鸟兽在远祖的石笔下从容点染,栩栩如生。 爬满古藤的“指事厅”集中了大量象征画,那是取材于世间万象,提炼为写意符号的精纯 之作,线条洗练流畅,画简意赅。 翠柏掩映的“会意堂”布满粘贴画,五彩的偏旁部首带给先祖多少灵感,任他随心取舍,率性成趣。 湖石装饰的“假借斋”有常人难以想见的印象画,千古流传的画风自成一体,琢丑石为美玉,化平凡为神奇,恰是先祖的“雕虫小技”;小巧别致的“转注 馆”是不同手笔的同题画,相同的物象,不一样的意韵,随画家相异的视角自然流转,丰富而本真。 藏品最丰名气最大的当属金碧辉煌的“形声轩”,这是一整屋形声俱备的视听画,你随意选取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一、搭配不当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用作句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凉风习习,树枝摇曳,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树影”无法“发出沙沙的声响”,应在“发出……声响”前面加上“树叶”)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发扬”和“产业”搭配不当,应将“发扬”改为“发展”)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不仅”和“而是”搭配不当,应改为“不仅……而且”)4、一面对两面,两面对一面例:郴州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是能否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

(“能否”和“是”两面对一面,应该把“能否”去掉)5、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晚会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声在我耳边回响。

(“舞姿”不能回吃,应删去“优美的舞姿、”)6、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搭配例: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和很高的收视率。

(“收视率”与“孟非”搭配不当,因删除“和很高的收视率”)想要准确而快速查找出句子中搭配不当的语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看到动词不放过注意句子中的动词能否带宾语,带什么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修饰语能否搭配。

如果连续使用动词,看有无语序混乱的错误。

常见的动宾搭配不当的组合如下:提高……态度;引起……赞誉;降低……距离;培养……水平(文化、素质);培养……美德;看到……歌声;等等。

例: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采取”和“活动”搭配不当,应将“采取”改为“开展”)发现句子中有并列结构时,看并列成分与前面的动词能否搭配例:我远远就听见她爽朗的笑声和慈爱的笑脸。

(“慈爱的笑脸”是不能被“听见”的,应删去“和慈爱的笑脸”)发现句子中有“是”这种表判断的词时,看主宾能否搭配例: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的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此处前后搭配不当,可在“季节”后加“的礼物”)看到关联词不放过发现关联词时,看是否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错位、强加关联词的错误,尤其注意“不管”和“尽管”是否误用。

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根据语义更换其中一个即可。

关联词语歌诀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固然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要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表假设。

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中,如果出现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对应的语病。

修改此类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中的两面词,要么在句子的另一部分加上两面词。

常见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与否”“快慢”“好坏”“优劣”“高低”“强弱”“大小”“得失”等。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等遗漏或重复出现,使语义表述不清楚或啰嗦,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例:①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句首滥用介词“在”,导致句子缺主语,应去掉“在”或“让”)②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全面了解。

(缺少谓语动词,看到“随着”,注意观察句子成分是否残缺,该句子应在“全面了解”前家“有了”)③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活动”)2、成分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例:①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全长大约18余公里左右。

(“大约”和“余”重复,应删除其一)②今天,市里不少领导莅临来我校指导。

(谓语赘余,“莅临”就有“来”的意思,可去掉“莅临”)③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新的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应删掉“于”)以下方法有助于我们方便快捷的发现句子中的成分残缺:看到介词不放过遇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时,看是否缺少句子成分。

介词通常用在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同他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的语病,尤其介词“在”“通过”与“使”连用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应仔细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

常见介词类型有以下几种。

表示方式:通过……使、经过……使、根据、按照、以、凭、在……让表示时间、处所:从、于、到、往、向、自从、顺着、沿着、随着、……表示对象、范围:对于、关于、把、跟、与、给、和……表示原因:由于、因为、由于……使表示被动:被、叫、让、给、使表示排除:除、除去、除非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让……”连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让”)看到动词不放过看到“发现、提高、研究、按照”等动词时,一定先检查其宾语是否存在。

注意:句子稍长很容易忽略与前后成分的呼应,造成宾语残缺,有些动词必须带宾语,有些是不能带宾语的,混淆了这些动词的用法,都会导致宾语残缺或赘余。

例:湖南省特色志《岳阳楼志》讴歌了有识之士先忧后乐,是一本汇集岳阳楼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

(剧中“讴歌”缺少宾语,应在“先忧后乐”后加上“的精神”)看到修饰成分不放过句中表示修饰的形容词、副词,有时和另一个词连用可能导致成分赘余。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所列的都是不能同时使用的情况)文言词汇引发的:付诸(于)、诸(之于)、于(来自)罕(十分)、其(这)成语使用引发的:忍俊不禁(笑)、漫山遍野(到处)、真知灼见(意见)、遍体鳞伤(浑身)、难言之隐(苦衷)、生灵涂炭(百姓)、相形见拙(显得)程度副词使用:过分(苛)、目前(当)、非常(特)、至关(更加)、格外(多了)约数词重复:大约(左右)、超过(以上)、近(左右)因果关系连词:原因(由于)、原因(由……引起的)、由于(由……造成的)其他类型:长期(夙)、无声(潜台词)、涉及(到)、目睹(亲眼)三、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者句子的顺序不符合逻辑、语法及习惯。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句子成分次序不当例: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阶段性”用于修饰“成果”,应移至“成果”前)2、词序不当例: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词序不当,将“开展”和“策划”调换位置)3、分句次序不当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不仅……而且”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正确的语序应为:不仅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4、主客体颠倒例: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主客体颠倒,可改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可能比较陌生,但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为了快速而准确的发现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毛病,应注意以下几点:发现句子中有多重修饰语作定语时,用典型句子套(对应词性套用),这就要记住两个典型句子:①他是国家队的(a表属性——谁的)一位(b表数量——多少)有20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排球(e名词)女教练(f名词)。

②昨天(a何时)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b何地)都(c范围)热情地(d何情况)同他(e何对象)交谈。

一般来说,修饰语和虚词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要查看修饰得是否合适。

句子中如果有并列结构,就要看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顺序,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并列等。

四、结构混乱所谓结构混乱,是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句意不通顺。

常见的结构混乱的句子主要有以下两种。

1、句式杂糅例:我国科学家屠嗷嗷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句式杂糅,要么为“荣获……奖”,要么为“是……奖得主”)2、前后脱节例:拓展性课堂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前后脱节,应将“从”改为“将”或“把”同,或将“作为出发点”改为“出发”)要快速而准确的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杂糅,应特别注意以下常见固定搭配的词组混乱使用的现象,如所示。

表被动:深受……所/深为……所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的;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于……决定性作用;……(起因)的原因;由于……诱发(所致)表目的:把……达到;供……之便;防止……不再……表条件:需要……不可;非……不行;“根据……状况”与“从……状况出发”表意图: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表对象:……面向……;对于……上;“同比……”与“同期相比……”;“围绕……”与“为中心”表构成: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表范围:大多……以……为主;以……为宜……最好表程度:分外……多了;过分的溢美;悬殊很大表数量:大约……左右五、不合逻辑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

常见的不合逻辑与病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符合客观事实例:远远望去,整栋楼一片漆黑,只有一个房间的灯还亮着。

(既然是“整栋楼一片漆黑”,怎么能说“只有一个房间的灯还亮着”呢?应改为“远远望去,整栋楼一片漆黑”)2、前后矛盾例: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千米以上。

(“差不多”和“以上”矛盾,应该删去一个)3、分类例举不当例:地里种着许多蔬菜,有黄瓜、白菜、豇豆、草莓等。

(分类不当,“草莓”不属于蔬菜)4、否定不当例: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获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避免”与“不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应删去其一)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辨析句子是否符合逻辑:看到否定词不放过遇到否定词时,主要看它是否将意思说反,导致否定不当。

需要注意有些字词本身就含有否定的意思,导致否定不当。

否定词有以下几类:常见否定词:不、无,没有、勿、未、否、非……双重否定词:没有不、不能不、非……不可、不得不、不会不、无时无刻……含否定意味的词: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防止……看到并列结构的词或短语不放过主要看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