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

合集下载

pm2.5的简介与测定毕业设计要点

pm2.5的简介与测定毕业设计要点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张加柱学号40系部微电子学院专业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智能环境信息技术)题目雾霾问题与PM2.5测定的研究指导教师秦玉芳评阅教师完成时间:2014 年 4 月7 日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Graduation design (paper) English abstract目录1.引言 (4)(含)PM2.5和雾霾的定义........... (4)2雾霾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5)2.1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和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5)2.2雾霾天气的危害与所产生的问题 (6)3.PM2.5的测定方法 (8)3.1 PM2.5指数标准 (8)PM2.5检测的空气质量新标准 (8)3.2 PM2.5测定方法 (9)(1)重量法 (9)(2)微量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吸收原理 (12)3.3三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13)4雾霾及PM2.5的简单的应对措施 (14)4.1雾霾的应对措施..................................。

(14)4.2中国未来雾霾治理的前景与展望 (15)结论 (16)致谢 (16)参考文献 (16)附录:20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PM2.5部分截选内容 (17)1 引言近年来,雾霾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也影响了民众的生活,灰蒙蒙的天气也引起了大家的恐惧。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在2014年的“两会”中,雾等环保问题再起成为最热词汇。

雾霾的测定也成为各个地区气象局的必测项目。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普及雾霾有关的知识,表明雾霾的危害以及雾霾的治理措施与案例,雾霾天气应注意的事项等。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雾霾,什么是PM2.5。

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PM2.5等尺寸微粒、粉尘、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

PM2.5检测方法

PM2.5检测方法

医药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XXX 学号:XXX 授课教师:XX摘要:随着工业的开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大气颗粒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大气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

研究明确,大气颗粒物中的PM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本文就PM2.5的定义、危害、监测技术、相关标准,以与防治手段等进展了介绍。

关键词:;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微量振荡天平法1、引言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来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TotalSuspendedParticle),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PM .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更大。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与分析方法: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大小的颗粒物,PM2.5是其中较细小的那局部。

要想测定PM2.5的浓度,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把PM2.5与较大的颗粒物别离;第二步:测定别离出来的PM2.5的重量。

目前,各国环保部门广泛采用的PM2.5测定方法有三种: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

这三种方法的第一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第二步。

2、重量法我国目前对大气颗粒物的测定主要采用重量法。

其原理是分别通过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的和PM10被截留在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和PM10的浓度。

必须注意的是,计量颗粒物的单位ug/m3中分母的体积应该是标准状况下〔0℃、〕的体积,对实测温度、压力下的体积均应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环境空气监测中采样环境与采样频率要按照HJ.T194 的要求执行。

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的采样切割装置一般设计成旋风式,它在规定的流量下,对空气中10um粒径的颗粒物具有50%的采集效率、以下为其技术性能指标表。

大气污染PM2.5实验报告

大气污染PM2.5实验报告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二、实验内容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评价因子:PM2.5/PM10) 三、实验步骤1、测定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2、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3、选择现状评价方法(内梅罗污染指数);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四、实验结果1、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序号 地点 PM 2.524小时平均值(μg/m 3)PM 1024小时平均值(μg/m 3)1 大草坪 46.60 97.472 公交总站 46.67 97.473 教学楼一楼阅览室28.60 59.67 4 学院东侧 46.80 97.87 5饭堂一楼门口45.3395.47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序号 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浓度限值 单位一级 二级 5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 )年平均 40 70 μm/m 324小时平均 50 150 6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μm )年平均15 35 24小时平均35 753、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 内梅罗型:I imax :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 iave :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

取平均值得:I A1 = C A1 / S 01 = 0.621;I A2 = C A2 / S 02 = 0.650 I Aave = 0.636 ;I Amax = 0.650 I A = 0.643I B1 = C B1 / S 01 = 0.633;I B2 = C B2 / S 02 = 0.662 I Bave = 0.647 ;I Bmax = 0.662 I B = 0.655I C1 = C C1 / S01 = 0.422;I C2 = C C2 / S02 = 0.441I Cave = 0.432 ;I Cmax = 0.441I C = 0.437I D1 = C D1 / S01 = 0.624;I D2 = C D2 / S02 = 0.652I Dave = 0.638 ;I Dmax = 0.652I D= 0.645I E1 = C E1 / S01 = 0.604;I E2 = C E2 / S02 = 0.632I Eave = 0.618 ;I Emax = 0.632I E = 0.625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现状监测评价中,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校区的5个大气评价因子评价所得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

雾霾形成原因及PM2.5检测方法

雾霾形成原因及PM2.5检测方法

雾霾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

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

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近些年来,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

一方面,2012年入冬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

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

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

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

附件6: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一、监测点二、仪器与材料1、PM2.5中、大流量采样器:切割粒径Da50=(2.5±0.2)μm;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为σg=1.5±0.1;采样流速≥100 L/min。

每个采样点至少配备3台中、大流量PM2.5采样器(1台用于玻纤滤膜采样、1台用于石英滤膜采样、1台备用及进行平行样测定)。

2、采样亭(棚):采样亭(棚)上部有挡板,用于遮蔽雨雪;上部挡板与进气口距离距离≥0.5m,四周采用百叶窗结构,便于周围空气正常流动;下部具有排气孔,采样器排气孔可以直接通向采样亭(棚)外;采样器进气口距离地面高度≥1.5m;多台进气口间距离约为1m。

下图是采样亭设计的一个实例。

图1 采样亭结构图3、滤膜:直径90mm,包括玻璃纤维滤膜和石英纤维滤膜。

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7%;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的失重不大于0.012mg。

➢玻璃纤维滤膜:用于PM2.5质量浓度及多环芳烃成分分析。

➢石英纤维滤膜:用于PM2.5重金属和阳阳离子成分分析。

4、分析天平:感量0.01mg。

5、静电去除器:用于滤膜称量前去除静电。

6、滤膜保存盒:用于存放滤膜,应使用对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惰性材料制造,对滤膜不粘连,方便取放。

7、恒温恒湿箱(室):箱(室)内空气温度在(15-30)℃范围可调,控温精度±1℃。

箱(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室)可连续工作。

8、流量计:对≥100 L/min流量的测量误差≤2%。

9、PM2.5采样器流量校准连接器:用于连接PM2.5采样器与电子流量计,进行实际采样流量的校准。

10、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空气温度,校准采样器温度测量部件;测量范围(-30~50)℃,精度:±0.5℃。

《2024年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范文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环境质量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尤其在秋季,雾霾天气频发,PM2.5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因其细小的颗粒直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状况及其与气溶胶光学特征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文选取北京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因其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雾霾天气。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现场观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的PM2.5污染及气溶胶光学特征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1)现场观测:利用自动气象站和空气质量监测站收集数据。

(2)实验室分析:对收集的PM2.5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测量。

三、PM2.5污染状况分析1. PM2.5浓度变化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浓度较高,且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其中,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的PM2.5浓度更高。

2. PM2.5来源分析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扬尘等。

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1. 气溶胶光学厚度气溶胶光学厚度是描述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的指标。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较高,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2. 气溶胶粒径分布气溶胶粒径分布是描述大气中气溶胶颗粒大小分布的指标。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的气溶胶粒径以细粒子为主,这些细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较强,进一步加剧了雾霾天气。

五、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的关系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密切相关。

一方面,PM2.5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大;另一方面,气溶胶颗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也会影响PM2.5的扩散和消散。

PM2.5的检测及方法介绍

PM2.5的检测及方法介绍

PM2.5的检测及方法介绍摘要:本文阐述了PM2.5监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

并基于PM2.5的监测和评价方法,对某些地区的PM2.5的监测和评价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为了更好的防治PM2.5造成的污染,及针对当前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做好PM2.5的监测工作提出一些有用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PM2.5;监测;质量浓度1 引言大气颗粒物质是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

粒径为0.01-100um的大气颗粒物,统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1-2]。

而PM2.5和PM10分别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和10um的大气颗粒物。

PM10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因其能够进入人体肺泡,故被定义为可入肺颗粒物。

近年来,PM2.5的物理化学行为、形成与污染机制以及人体健康效应等成为大气环境研究的热门主题。

PM2.5的主要来源为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由于大部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都富集在细颗粒物上,而随着粒径的减小,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和呼吸系统对其的吸收率也随之增加,因此,相对于TSP、PM10,粒径较小的PM2.5对空气污染、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以及大气能量平衡影响更大[3-4]。

目前,PM2.5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是大气气溶胶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2 PM2.5的危害上半年的那段时间困扰我国很多城市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科学家们说,PM2.5是导致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进入大气中的的灰霾,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对地面交通安全和飞机的起飞、下降,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大气能见度的降低,主要是颗粒物对光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

粒径为0.1-1.0微米的固体或液体离子,对于能见度的影响最大。

大气中的硫酸盐粒子的粒径大多在0.2-0.9微米之间。

pm2.5检定规程

pm2.5检定规程

pm2.5检定规程
PM2.5是指大气中颗粒物的一种,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
颗粒物。

PM2.5的检定规程通常是指对大气中PM2.5浓度进行监测
和检测的相关规定。

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PM2.5的检定规程可能
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方法,PM
2.5的检定通常需要使用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如激光雾化颗粒物计数仪、激光散射颗粒物计数仪等。

监测方法需
要符合国际标准或者国家标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监测点设置,根据相关标准,监测点的设置需要考虑空气质
量的代表性和覆盖范围,通常会在城市、工业区、交通要道等地点
设置监测点,以全面监测PM2.5的浓度。

3.监测频率,对PM2.5的监测通常需要连续进行,以获得准确
的浓度数据。

监测频率一般为每日监测,有些地区甚至会实行实时
监测。

4.数据报告和分析,监测得到的PM2.5浓度数据需要进行报告
和分析,以便相关部门和公众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报告通常包括监
测数据、趋势分析、空气质量等级评定等内容。

5.标准和法规,针对PM2.5的监测,各国家和地区都会有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进行规范,以保障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PM2.5的检定规程涉及监测方法、监测点设置、监测频率、数据报告和分析,以及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这些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以保障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雾霾特征污染物(PM2.5)监测和成分分析操作手册一、监测点二、仪器与材料1、PM中、大流量采样器:切割粒径Da50=〔2.5±0.2〕μm;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为σg=1.5±0.1;采样流速≥100 L/min。

每个采样点至少配备3台中、大流量PM采样器〔1台用于玻纤滤膜采样、1台用于石英滤膜采样、1台备用及进行平行样测定〕。

2、采样亭〔棚〕:采样亭〔棚〕上部有挡板,用于遮蔽雨雪;上部挡板与进气口距离距离≥0.5m,四周采用百叶窗结构,便于周围空气正常流动;下部具有排气孔,采样器排气孔可以直接通向采样亭〔棚〕外;采样器进气口距离地面高度≥1.5m;多台进气口间距离约为1m。

以下图是采样亭设计的一个实例。

图1 采样亭结构图3、滤膜:直径90mm,包括玻璃纤维滤膜和石英纤维滤膜。

滤膜对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7%;在气流速度为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 Kpa;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的失重不大于。

➢玻璃纤维滤膜:用于PM质量浓度及多环芳烃成分分析。

➢石英纤维滤膜:用于PM重金属和阳阳离子成分分析。

4、分析天平:感量0.01mg。

5、静电去除器:用于滤膜称量前去除静电。

6、滤膜保存盒:用于存放滤膜,应使用对测量结果无影响的惰性材料制造,对滤膜不粘连,方便取放。

7、恒温恒湿箱〔室〕:箱〔室〕内空气温度在〔15-30〕℃范围可调,控温精度±1℃。

箱〔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恒温恒湿箱〔室〕可连续工作。

8、流量计:对≥100 L/min流量的测量误差≤2%。

9、PM采样器流量校准连接器:用于连接PM采样器与电子流量计,进行实际采样流量的校准。

10、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空气温度,校准采样器温度测量部件;测量范围〔-30~50〕℃℃。

11、气压计:用于测量环境大气压,校准采样器大气压测量部件;测量范围〔50~107〕kPa,精度:±0.1kPa。

12、硅油或真空脂:使用前需确认不会对滤膜造成污染,不影响多环芳烃的测定。

13、镊子三、采样前准备1、滤膜平衡与称重玻璃纤维滤膜烘烤:用铝箔将滤膜包好,并留有开口,放入马弗炉中400℃下加热5h,目的是去除有机物及增加滤膜韧性。

注意滤膜不能有折痕;石英滤膜不需要烘烤。

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至少24h 后进行称量。

平衡条件:温度〔25±1〕℃;湿度〔50±5〕% RH。

记录恒温恒湿箱平衡温度和湿度,应确保滤膜在采样前后平衡条件一致。

1.3滤膜平衡后用分析天平对滤膜进行称量。

天平室的温度和湿度应该与恒温恒湿箱保持一致;称量前应使用静电去除器去除滤膜静电。

记录滤膜质量、编号和天平室温湿度等信息,记录表参见表7-1。

滤膜首次称量后,在相同条件平衡1h 后需再次称量。

当使用中流量或小流量采样器时,同一滤膜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不大于0.04mg为满足恒重要求;以两次称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滤膜称重值,将称量后的滤膜放入滤膜保存盒中备用。

记录表参见表7-1。

2、切割器清洗及涂抹硅油〔真空脂〕切割器应定期清洗,清洗周期视空气质量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累计采样一个周期〔168h〕清洗一次切割器;如遇扬尘、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应及时清洗。

应进行清洗的判断标准:切割器截留板上颗粒物成土堆状堆积。

清洗后的切割器应在撞击板外表涂抹一薄层硅油〔真空脂〕。

3、采样器温度测量示值检查与校准用经校准的温度计检查采样器的环境温度测量示值误差,每次采样前检查一次,假设环境温度测量示值误差超过±2℃,应对采样器进行温度校准。

采样器大气压测定示值检查与校准用经校准的气压计检查采样器的环境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每次采样前检查一次,假设环境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超过±1kPa,应对采样器进行压力校准。

采样流量检查用经校准的电子流量计检查采样流量,一般情况下累计采样168h 检查一次。

采样流量测定方法:在采样器中放置一张空滤膜,通过PM采样器流量校准连接器将电子流量计连接到采样器进气口,确保连接处不漏气;启动采样器抽气泵,采样流量稳定后,分别记录电子流量计和采样器的采样工况流量示值;计算采样器流量误差。

假设采样流量测量误差超过采样器设定流量的±2%,应对采样流量进行校准。

4、样品采集采样点:➢:采样点设置在进行健康影响调查的校园内。

➢采样点周围应避开污染源及障碍物,如食堂、交通道路等。

➢监测高度为〔10~15〕m,切割器应垂直放置。

➢多台采样器平行采样时,采样器的进气口间距离d=1~2m。

➢从2015年1月开始监测至2015年2月每月10-16日连续在各监测点进行空气PM采样➢其它遇到雾霾天气连续在各监测点进行空气PM采样➢每天采样时间不少于20小时➢雾霾日以当地天气预报为依据,参考中央气象台预报结果;➢在颗粒物污染严重时,建议一天采集两张滤膜,即在采样10h时更换一次滤膜。

采样操作➢采样时,将已编号、称量的滤膜用无锯齿状镊子放入洁净的采样器滤膜夹内,滤膜毛面应朝向进气方向,将滤膜牢固压紧。

➢将滤膜正确放入采样器后,设置采样时间等参数,采样时间设计20小时,采样流量设计大于100L/分,启动采样器采样。

➢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滤膜,放入滤膜保存盒中,记录采样体积等信息,采样记录表参见表7-2。

样品运输与保存样品运输滤膜夹置于密闭袋中避光运输;运输过程中切勿沾湿滤膜。

样品保存➢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尽快平衡称重及进行成分提取。

➢样品于4℃密闭、避光保存,需于7日内完成多环芳烃提取;于-15℃以下密闭、避光保存,需于30 日内完成多环芳烃提取。

5、样品分析打开滤膜保存盒上盖后,将滤膜保存盒放入放在恒温恒湿箱〔室〕中,于采样前相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平衡24h,记录平衡温度与湿度。

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用感量为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量滤膜,记录滤膜重量。

同一滤膜在恒温恒湿箱〔室〕中相同条件下再平衡1h后称重。

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4 mg为满足恒重要求,以两次称量值算术均数作为最终样品质量。

质量浓度计算5.1.2.1 PM质量浓度计算方法见如下公式:式中:ρ——PM浓度,mg/m3;w2 ——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w1——空白滤膜的重量,g;v0,273K〕下的采样体积,m3。

5.1.2.2 PM日均浓度计算5.1.2.2.1 单张滤膜采样时,公式结果即为PM日均浓度。

5.1.2.2.2 同一天前后采集两张滤膜时,按照如下公式计算PM日均浓度:ρ =(ρ1 ×t1+ ρ2 ×t2)/(t1+t2)中:ρ——PM日均浓度,mg/m3;ρ1——第一张采样滤膜计算的PM浓度,mg/m3;ρ2——第二张采样滤膜计算的PM浓度,mg/m3;t1——第一张滤膜采样时间,min;t2——第二张滤膜采样时间,min;5.1.3 原始记录保存及结果上报➢需要上报的PM质量浓度监测结果表格见表7-3。

➢PM采样及质量浓度测定原始记录各监测点需自行保存备查。

5.1.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5.1.4.1监测仪器管理建立监测仪器管理制度,操作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定、校准和维护。

如,天平、恒温恒湿箱、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流量计、分析天平的校准周期均不应超过一年5.1.4.2空白试验5.1.4.2.1实验室空白5.1.4.2.1.1每批大约20张玻璃纤维滤膜取1张进行多环芳烃空白试验,空白中萘、菲<50ng,其他多环芳烃<10ng。

5.1.4.2.1.2每批大约20张石英滤膜取1张进行重金属及阴阳离子空白试验,空白滤膜的测定值不得大于方法的测定下限〔测定下限为方法检出限的4倍〕。

5.1.4.2.2现场空白:采样过程中应配置空白滤膜,空白滤膜应与采样滤膜一起进行恒重、称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空白滤膜应和采样滤膜一起被运送至采样地点,不采样并保持和采样滤膜相同的时间,与采样后的滤膜一起运回实验室。

5.1.4.2.2.1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2%〕,否则此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

5.1.4.2.2.2滤膜现场空白的重金属及多环芳烃测定值要求同实验室空白。

5.1.4.3采样前质量控制5.1.4.3.1玻璃纤维滤膜烘烤:用铝箔将滤膜包好,并留有开口,放入马弗炉中400℃下加热5h,目的是去除有机物及增加滤膜韧性。

注意滤膜不能有折痕。

5.1.4.3.2称重前滤膜平衡: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至少24h 后进行称量。

平衡条件:温度〔25±1〕℃;湿度〔50±5〕% RH。

记录恒温恒湿箱平衡温度和湿度,应确保滤膜在采样前后平衡条件一致。

5.1.4.4采样过程质量控制5.1.4.4.1滤膜安装前均需进行检查,滤膜应边缘平整、厚薄均匀、无毛刺,无污染,不得有针孔、褶皱或任何破损。

5.1.4.4.2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使用非金属无锯齿状镊子。

5.1.4.4.3每次采样前均需检查采样器的环境温度测量示值误差〔应不超过±2℃〕和气压测量示值误差〔应不超过±1kPa〕,累计采样 168h检查一次采样流量〔应不超过设定流量的±2%,否则需校准后再进行采样。

5.1.4.4.4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

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系统无漏气时,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界限应清晰,如出现界线模糊时,则说明滤膜安装处有漏气,应更换滤膜密封垫、滤膜夹。

该滤膜样品作废。

5.1.4.4.5采样结束后,取出滤膜时要格外小心,防止滤料上样品脱落。

5.1.4.4.6采样时,采样器的排气应不对 PM浓度测量产生影响,即在采样亭设计时要确保良好的通风效果,防止采样亭中采样器排出气再次进入采样器进气口;可通过采样亭采样及露天采样结果的比较进行检验。

5.1.4.4.7对电机有电刷的采样器,应根据以往电刷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在电机由于电刷原因停止工作前更换,以免采样失败。

更换电刷后要重新校准流量。

新更换电刷的采样器应在负载条件下运转1h,待电刷与转子的整流子良好接触后,再进行流量校准。

5.1.4.4.8每批样品〔每月7天样品为1批〕中平行样数量不得低于10%,平行样的测定值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得超出10%,结果以算术均值表示。

5.1.4.5称量过程质量控制5.1.4.5.1每次称量前应按照分析天平操作规程校准分析天平。

5.1.4.5.2天平室的温湿度条件应与滤膜平衡条件相一致[温度〔25±1〕℃;湿度〔50±5〕% RH]。

对于无法控制天平室温湿度的实验室,应尽量选择在与平衡条件接近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称量,并且尽量减少称量时间。

5.1.4.5.3空白滤膜首次称量时应将滤膜外表碎屑抖落或用毛刷轻轻刷掉,还用检查滤膜完整性,不应有针孔、褶皱或任何破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