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固体压强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压强的计算题

压强的计算题

压强的计算题一、固体压强计算题1- 题目:一个正方体铝块,边长为10cm,铝的密度为2.7×10³kg/m³,求铝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g = 10N/kg)- 解析:- 首先计算铝块的体积V = L^3=(0.1m)^3= 0.001m^3。

- 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铝块的质量m=ρ V = 2.7×10^3kg/m^3×0.001m^3=2.7kg。

- 铝块对桌面的压力F = G=mg = 2.7kg×10N/kg=27N。

- 铝块的底面积S = L^2=(0.1m)^2=0.01m^2。

- 根据固体压强公式p=(F)/(S),可得p=(27N)/(0.01m^2) = 2700Pa。

题2- 题目:有一长方体石碑,长5m、宽2m、高3m,石碑的密度为2.5×10³kg/m ³,求石碑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g = 10N/kg)- 解析:- 石碑的体积V=5m×2m×3m = 30m^3。

- 由ρ=(m)/(V)得石碑质量m=ρ V=2.5×10^3kg/m^3×30m^3=75000kg。

- 石碑对地面压力F = G=mg = 75000kg×10N/kg = 750000N。

- 石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 5m×2m=10m^2。

- 根据p=(F)/(S),可得p=(750000N)/(10m^2)=75000Pa。

题3- 题目: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²,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g = 10N/kg)- 解析:-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 = G=mg = 5kg×10N/kg = 50N。

- 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得p=(50N)/(0.02m^2)=2500Pa。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1.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 甲、Δ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B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C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D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2.a 、b 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 、b 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 :ρb =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 :V b =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圆柱空心部分是b 圆柱体积B .b 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4C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3.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 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 ,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 不变的是( )A .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 .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4.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m gS B .p 1=B Am gSC .p 2=AB B()m m gS +D .p 2=A B A()m m gS +5.“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 .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B .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C .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D .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S A >S B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第九章 固体压强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A卷+B卷+C卷)【有答案】

第九章 固体压强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A卷+B卷+C卷)【有答案】

固体压强计算专题A卷1.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5m2的长方体,放到面积为8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g=10N/kg)()A.2.5Pa B.25Pa C.40Pa D.400Pa2.图中的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A.5Pa B.10Pa C.50Pa D.500Pa3.某同学的体重是480N,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60cm2.这个同学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A.1.5×104 Pa B.3.0×104 Pa C.3.0×102 Pa D.1.5×102 Pa 4.煎饼果子是北京人爱吃的一种早点。

假如摊一个煎饼用90g面糊,一个60g 的鸡蛋,在烧热的鏊子上摊成一个面积600cm2,厚度均匀的薄饼,如图所示。

此时薄饼对鏊子的压强大约为()A.2Pa B.25Pa C.200Pa D.250Pa5.把一重为2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叠放在重为10N、边长为5cm的正方体B正上方,则A对B的压强是()A.4×103Pa B.8×103Pa C.2×103Pa D.3×103Pa 6.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3:1,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比是()A.9:2B.1:2C.2:1D.2:97.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5cm和10cm的正方体A和B均放在水平台面上,若A、B的质量之比为1:2,则A、B对水平台面的压强之比为()A.2:1B.1:2C.1:4D.8:18.马鞍山市民越来越热衷骑“ofo”出行,如下图所示,某广告片段中鹿晗正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人和车总质量为75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3×10﹣3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p=Pa.(g=10N/kg)9.本重4N的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500c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约为Pa,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则书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质量约为400kg,脚掌总的接地面积约为8×10﹣2m2,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强为Pa.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有利于(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地的压强。

固体压强_典型例题(含答案)

固体压强_典型例题(含答案)

一:压力比例、倍数问题例1、如图7,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 A、D )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2:3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4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2:3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1:3【解题思路】由于是实心圆柱体且粗细均匀,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强公式可用P=ρgh,则h=P/ρg,列式计算可得h A:h B=2:3;又由公式P=F/S,F=mg。

S相同,所以质量比与压强比相同。

【点评】此题的关键点是灵活掌握公式及变形公式,理解它们的应用条件,以达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圆柱体且放在水平地面上:由F=F/S=mg/S=ρVg/S=ρShg/S=ρgh。

难度中等。

例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立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

若把乙叠放到甲上面,则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

下列关于压强 p1、p2和 p 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p=2p1; B、p=2p2; C、p=p1+p2; D、p=(p1+p2)/2。

例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4: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 C )A.8:l B.4:1 C.1:4 D.l:8探究问题例1、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C)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解题思路】此题主要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通过甲、乙两图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乙、丙两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C.ρ 甲<ρ 乙,Δm 甲<Δm 乙
D.ρ 甲>ρ 乙,Δm 甲<Δm 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 S乙=
S甲+S丙 2
。将质量
相等的液体 A 和 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 A 和 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600Pa 和
450Pa。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
12.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200 cm2 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 上,现用一弹簧将边长为 10 cm 的正方体实心物体 M(不吸水)固定连接在容器底部的中心 位置。现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弹簧弹力大小与注水体积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 M 浸没 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从 A 到 B 的加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 _____Pa(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弹簧伸长量每变化 1 cm,弹力变化 1 N,且弹簧在弹性 限度内变化)。
13.如图所示,用一个矿泉水瓶和两根吸管制作成的一个“口吹喷雾器”,当向水平管中 吹气时,竖直吸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矿泉水瓶中 的水在______的作用下从竖直管中喷出,其中矿泉水瓶瓶口要保持______。(选填“敞 开”或“密闭”)
1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 为 3×103kg/m3,它们的边长之比为 1∶3,甲的边长为 0.1m,则甲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______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 等,则乙正方体切去的重力为______N。
17.拧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 A、B、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___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___处.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计算专题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计算专题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计算专题一、固体压强计算1、小雨体重450N,如果他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5m2,则她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如图所示,一个方桌重75N,桌上放有一台质量为20kg的电视机,桌子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求桌子对地面的压强。

3、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为一正方体,边长为2cm,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Pa.则(1)A对地的压强是多少Pa?(2)B对地面压力是多少N;(3)如果把A重叠在B上起来,则B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4、如图甲所示,边长20cm,重20N的正方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重12N的正方体A叠放在B上.求:(1)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画出正方体B所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将正方体A取下,用8N的力向上提正方体B,此时B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5、圆柱体A 的体积是8dm³,密度为5g/cm³。

B 是边长为4dm 的正方体。

如图叠放时,A对B的压强是1×104Pa,地面受到的压强是1.25×104Pa。

求:(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A的高度。

(3)物体B的密度。

6、一立方体A边长为0.2m,密度为2×103kg/m3,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

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A时,A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不计绳重和摩擦)求:F为多少N?(请写出解题思路、并画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7、用大小为10N的拉力竖直向上提一个密度为2.7×103kg/m3,边长为0.1m的正方体,但未提起(如图所示)则此时它对地面的压强P为多少?(请画出正方体的受力示意图)二、液体压强计算1、如图所示,一个装有酒精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ρ酒精=0.8×103kg/m3),则:(1)a点所受的压强大小为?(2)b点所受的压强大小为?2、潜水员潜到三峡水库20m深处,若他的身体表面积为2m2,他受到水的压力多大?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的深度h1=8cm,其顶部的面积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6cm,则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多少?4、一艘轮船在深20m的河水中,船底距河底5m,在船底有一个面积为4×10-4m2的小阀门,求:(1)船底受到水的压强多大?(2)小阀门受到水的压力多大?5、一个柱状容器甲,装有某种液体深度为20cm(如图),甲容器底面积为10cm2,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为3×103Pa。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总结例题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总结例题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压强相等C.丙: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D.丁:往B管吹气,A管液面上升是因为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了答案:A解析: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A.由图可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大,由p=FS积越大,压强越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往B管吹气,造成A管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烧杯中液面上方空气流速不变,而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于是造成A管液面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1)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甲>F乙,为使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在甲、乙上方中央分别叠放圆柱体A、B,如图(2)所示。

则A、B的质量m A、m B和A对甲的压强p A、B对乙的压强p B的关系是()A.m A<m B,p A>p B B.m A<m B,p A<p BC.m A>m B,p A>p B D.m A>m B,p A<p B答案:B解析:结合题意及图示知F甲>F乙,S甲<S乙据p=FS知p甲>p乙要使甲、乙对地面压强相同,只能改变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且要有G A<G B则m A<m B那么F甲+G AS甲=F甲+G BS乙即F 甲S 甲+G AS甲=F乙S乙+G BS乙那么p 甲+p A=p乙+p B所以p A<p B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已调零的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装满水的薄壁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如图所示。

(完整版)固体的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docx

(完整版)固体的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docx

固体的压强知识要点:压力、压强定义1.压力: a.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方向:始终 ________接触面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有关 .2.压强: a.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公式:柱状固体压强公式推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单位: _________、符号: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a.增大压强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b.减小压强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A . 20 帕斯卡B.2× 102帕斯卡C.2× 103帕斯卡D.2× 104帕斯卡2、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A. 平放时最大B.立放时最大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3、小明在下列情况中,对支承面压强最大的是( )A.双脚站立在地面上不动时 B .在走路时C.靠坐在沙发上时 D. 平躺在席梦丝软床上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5、某同学穿钉钉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鞋针对跑道的压强为P1,脚对针鞋的压强为P2,则下列有关 P 和 P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12A.P =P2B.P< P2C.P> P2D. 无法判断1116、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压强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穿滑雪板滑雪
2、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

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
支倒放(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压强不同
D.本实验可以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
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大于p乙B.p甲等于p乙C.p甲小于p乙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 a=3S b,
高度h b=2h a,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
别F a和F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ρa=ρb,F a=F b B.ρa=2ρb,F a=3F b
C.ρa=
1
2ρb,F a=
1
3F b D.ρa=
1
3ρb,F a=3F b
5.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已知铜的密度最大,铝的密度最
小,现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A.铜柱最大B.铁柱最大C.铝柱最大D.三个圆柱一样大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
h A∶h B=2∶1,底面积之比S A∶S B=1∶2,则它们对地面压强之比p A∶p B=________.
7.如图所示,将铅笔沿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
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
________(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第7题图第8题图9题图
8.图中质量为10 kg的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2 m2,A所受重力为________N,
A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g=10 N/kg)
9.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
其右端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离开桌面边缘至木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
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压强_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F一直保持不变,则木板受到的
合力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0.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
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_____
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_______ 。

(选填字母)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
)接下来小亮要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他的操作
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1、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
为5cm2. 求(1)则A对B的压强是多大?(2)B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12.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
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
密度之比ρA:ρB=3 :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求:
(1)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
(2)物块A的密度为: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 的上面(如图丙),要使
B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几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