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估读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知识积累】1、使用规则:(1)“认”认清刻度尺上所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零刻线的位置;(2)“选”,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3)“放”,①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②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③有刻度的一边与被测一边平行;(4)“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记”,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2、读数方法:准确值+估计值+单位(1)先按分度值的单位读取准确值,如分度值为mm,则先读准确值是多少mm;(2)再估读估计值,由于估计值不到一个小格,所以应读零点几mm;(3)最后将准确值加估计值,再把单位化成所需单位,即可。
例题: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5.7cmB. 5.65cmC. 3.65cmD. 3.6cm【分析】首先观察刻度尺,确定分度值(每个小格代表)1mm,所以准确值按mm来读,物体的左边与2cm对齐,也就是20mm,右边已经过5cm后有过6个小格,也就是56mm,所以准确值为56mm—20mm=36mm;估计值不到1mm,我们估计成0.5mm;最终物体长度为36mm+0.5mm=36.5mm=3.65cm,故答案为C。
3、如何利用已知数值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1)现将数值的最后一位小数去掉,因为最后一位小数是估计值;(2)将剩下的数值变成整数,则整数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例题:某同学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为 1.34d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B.1cmC.1dmD.1m【分析】将1.34dm去掉最后一位小数,变成1.3dm,将1.3dm化为整数乘以10,就变成13cm,则13cm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cm。
故答案为B。
4、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将数据中错误的数据去掉;(2)剩下正确的数据取平均值,最后得到的数据要与题中给出的数据小数位数相同,以确保分度值不变。
刻度尺估读

刻度尺估读一、根据刻度尺分度值估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估计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的数字(准确值))值是估计08cm中,。
如25.38cm25.3cm是准确值,0.值,虽然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25。
.4cm.4cm之间而更接近于25.该物体的长度在25325.38cm=25.3cm+0.08cm估读值+测量值=准确值二、根据测量值判断出刻度值分度值这种方法是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形式,此时换算所得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如测,则测量该值所用刻度尺量值为40mm.0cm,移位后为4 的分度值就是1cm。
此时1、一位小数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如果测量值是的单位。
1dm分度值:4.0cm1cm分度值:例如:从后两位小数2、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如果测量值是面数倒数第二位。
6mm 1分度值:5.例如:9cm cm1分度值:3dm12m分度值:6.没有小数应该换算3、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如果测量值成后面有一位小数的。
m 10.6m分度值:例如:6dm转化为:dm19cm转化为:分度值:长度的测量练习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m B.dm C.cm D.mm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4567m10D mC.×10.×10A.×m m B.×103.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是[]4.常见热水瓶的容积大小约为[]333 C. B.0.02m2dmA.0.2m3 200cmD.5.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6.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A.1位 B.2位C.3位 D.4位7.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m,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m。
初中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

物理刻度类器材的读数问题初中物理用于测量的带刻度类物理器材有: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弹簧秤共计8种。
实验中使用这些器材测量时,学生经常问要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不要几次测量取平均值?本文就8种刻度仪器的读数问题,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探讨。
一、关于误差、估读、平均值、有效数字的问题误差、估读、平均值都涉及有效数字问题,我们首先弄清这几个相关的概念。
1、误差和平均值。
了解任何实验测量结果都有误差,对初中物理学习是很必要的。
因为假如没有一些误差的初步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误认为读取的数字位数越多越准确。
在学习物理规律时要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相等、正比、反比等是困难的。
我们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在要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情况下,必然要求每次测量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而当某次所测刚好与刻度线对齐时,记录结果要加一个或两个“0”来表示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估读。
估读是当指针(指针式仪器)或当被测物体末端(非指针式仪器)在相邻两刻度之间时,需要整刻度以外的部分读出来——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有效数字。
物理实验总是有误差的,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
例如,用带有mm刻度的尺测得课本的长度是18.42cm,其中最末一位数字2是估算出来的,是不可靠数字,但是仍有意义,仍要写出来。
这种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
4、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
在有效数字中,数2.7、2.70、2.700的含义是不同的;它们分别代表二位、三位和四位有效数字。
数2.7表示最末一位数字7是不可靠的,而数2.70和2.700则表示最末一位数字0是不可靠的,因此,小数最后的零是有意义的,不能随便舍去或添加。
但是,小数的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前面的0是用来表示小数点的位置的,不是有效数字。
例如,0.92、0.085、0.0063都是两位有效数字。
大的数目,如365 000,如果不全是有效数字,就不要这样写。
刻度尺估读

刻度尺估读1、在初中,只有刻度尺的读数才要估读,不说明也要,其他的测量工具读数都不用估读。
2、估读到最小单位的下一位,如果最小单位是厘米估读到毫米,是分米就估读到厘米。
3、估读的数是多少呢?读到最小的单位后,还多出来的部分占最小一格的10分之几,估读的数字就是几.如刚好对准了刻度线,没多出来,估读数字就是0,这个0是不能省的。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扩展资料: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
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读取结果: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记录结果: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误差: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
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②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③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④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
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二或五分度的刻度尺读数

每一小格表示0.2cm,即最小分度为2,在估读时不能按通常的10分制估读(即读成2cm+0.2*(4/10)cm=2.08cm,或读成
2cm+0.2*(5/10)cm=2.1cm);最小分度为2,只能按2分制估读(即读成2cm+0.2*(1/2)cm=2.1cm)
电流表和电压表要估读(最小分度为2的按2分制估读,最小分度为5的按5分制估读,最小分度为1的按10分制估读);
指针秒表不要估读(因为指针一跳就是跳一格)
问
那要是不落在中间,偏左或偏右,那怎么读啊
答
那要是不落在中间,偏左或偏右,那怎么读啊——
是估读呀,据自己观察,按2分制估读时,可以估为0/2小格、1/2小格、2/2小格;
按5分制估读时,可以估为0/5小格、1/5小格、2/5小格、3/5小格、4/5小格、5/5小格。
问
那您的意思,2分制的话不是读中间就是度两头了??
你有多少把握,这是站在中学考试的角度回答的吗?
因为有人看法和你不太一样,说就是把每小格分20份,每份0.1mm,这样,就应该读成20.9、21.0,或者21.1mm
答
2分制的话不是读中间就是度两头了。
2.1cm中的0.1cm是估读出来的吧,说明cm的十分位上的数字是不准确的呀,怎么能读出20.9mm、21.0mm或者21.1mm呢——怎么能估读到mm的十分位呢——那不是连续估读了两位数字(即:mm位与mm 的十分位)吗?这太荒唐了。
高中物理 实验仪器的读数

• ⑴、看量程
例4.
• ⑵、数格数
• ⑶、算精度
• ⑷、确定位数
• ⑸、先看整数格
• ⑹、然后考虑估读情况
电表读数:最小刻度为“1”的需估读到最小刻度下一 位;不为“1”的只需估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
课后案
1.
2.
3. 4.
5.
6.
⑶、主尺1、2是厘米,要统一单位
⑷、游标边框莫当零
⑸、读数不估读,是零要保留
例2.
⑹、一定要检查—位数—末位数
例1、3.
三、螺旋测微器读数公式
L=n+k×0.01。
L:为物体长度
n:表示固定刻度所显示的示数(要注意
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k:表示与固定刻度线所对其的可动刻度
例2.
数(K要估读)
四、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流程
高中物理 实验仪器的读数
目标导航
1、刻度尺的读数 2、游标卡尺 3、螺旋测微器 4、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
一、刻度尺总结
• ⑴常见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 • ⑵精度:1mm • ⑶估读 • ⑷单位要统一 • ⑸检查—位数
例2.
二、游标卡尺读出程序及注意事项
⑴、先看游标算精度
⑵、读数分成两部分主尺+游标
七年级科学走近科学刻度尺估读

重点掌握——刻度尺估读用最小刻度是毫米(mm)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____mm=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_dm=_______________m 1、有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上册)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3、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A、 B、 C、 D、4、用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记录数据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A.1位B.2位C.3位D.4位6、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mm的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如下,哪一个记录正确()A、 B、46mm C、 D、用最小刻度是厘米(cm)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为===_______123______mm===_______1358______mm__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dm=_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m m1、有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c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cm2、厘米刻度尺测量一根电线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 B. C. D.3、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m B.dm C.cm D.mm4、一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得到结果是。
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
中学物理实验中有效数字估读的办法

中学物理实验中有效数字估读的办法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人们常将"测量中的有效数字保管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作为公理来运用.正由于这一点,招致我们在估读数时,常感到无所适从.有些状况我们要估读几位.例如,最小刻度是0.5c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依据"测量中的有效数字保管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那么我们对图1中刻度尺的读数是4.72cm,实践上这是不正确的,由于在读数中我们估读了两位,0.7cm是估读的,0.02cm也是估读的.我们知道,估读值是不牢靠的,第一位数字(0.7cm)自身就不牢靠,假设再估读第二位(0.02cm)它将更不牢靠。
所以不需求估读这么少数字。
中学物理教学中把"测量中有效数字保管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作为公理来运用,这显然是片面的.那么我们终究怎样确定这个估读位呢?依据有效数字的含义,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是有误差的,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一定要同误差所在的一位取齐,这就是说,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相对误差.同时,由差示法原理可知,测量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应为该仪器精度的一半.上例中,最大相对误差为0.5cm×4.7cm.这样,只需读数方法正确,"估读数位应由测量的误差来决议".同时"测量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应为仪器精度的一半".这一结论显然成立,它适用于长度测量、质量测量、弹簧秤、伏特表、安培表等的读数.这样就便于将估读数位确实定正确地一致同来.实验室常用的2.5级安培表的表盘.当安培表的运用量程为0.6A挡,此时安培表的精度即为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强度值0.02A,最位由测量的相对误差来决议,安培表的读数应该是0.34安,而不能读作0.341A.如运用3A的量程,此时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强度值(0.1A),也即为安培表此量程的精度,最大相对误差(0.1A )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求估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度尺估读一、根据刻度尺分度值估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估计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的数字(准确值))值是估计08cm中,。
如25.38cm25.3cm是准确值,0.值,虽然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25。
.4cm.4cm之间而更接近于25.该物体的长度在25325.38cm=25.3cm+0.08cm
估读值+测量值=准确值二、根据测量值判断出刻度值分度值这种方法是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形式,此时换算所得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
值。
如测,则测量该值所用刻度尺量值为40mm.0cm,移
位后为4 的分度值就是1cm。
此时1、一位小数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如果测量值是的单位。
1dm
分度值:4.0cm1cm分度值:例如:从后两位小数2、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如果测量值是
面数倒数第二位。
6mm 1分度值:5.例如:9cm cm
1分度值:
3dm
12m分度值:6.没有小数应该换算3、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如果测量值
成后面有一位小数的。
m 10.6m分度值:例如:6dm转化为:dm
19cm转化为:分度值:长度的测量练习
一、选择题
1.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m B.dm C.cm D.mm
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4567m
10D mC.×10.×10A.×m m B.×103.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
是[]
4.常见热水瓶的容积大小约为[]
333 C. B.0.02m2dmA.0.2m
3 200cmD.5.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6.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
A.1位 B.2位C.3位 D.4位
7.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m,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m。
则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
A.1.000m B.0.982mC.1.020m D.0.978m
8.学生用三角板上的最小刻度值是[]
A.1cm B.1mmC.0.1mm D.1微米
9.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应该是[]
A.mm,mm B.cm,cmC.mm,cm D.cm,mm
10.一块地板砖的面积约为[]
22 22 1600dm1600cm.. D1600mmB1600A .微米. C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9.20cm
mm
.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B ”是有意义的D.中最末一位数字“0C.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12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A .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B的课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为50cm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桌的宽度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
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二、填空题 1.在下列各题中填入适当的数字或单位:英寸彩色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长为______cm。
(1)25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约16__________。
(2 249_________。
(3)家用电冰箱容量为2。
(4)普通双人床床垫平面面积约为_________m
,则该字18.0mm2.某人测得一本字典正文400页厚度为。
典正文每张纸厚度为______mm 。
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cm,在室温下测同一长度时结果相同;在.有两支最小分度相同的刻度尺4A和B℃>LB。
若将这两支
尺拿到-2040℃的室内测同一长度时分别为LA和LB,但LA、B。
(填“>”′B,则L′A_____L′的室外测同一长度,结果分别为L′A和L ”)“<”或“=
__________。
5.用皮尺测量长度时,若皮尺拉得过紧,则测量结果偏,铁.某同学用滚动铁环的方法来测学校花坛的周长。
他测得铁环的直径为D6 。
N,则
计算花坛周长L的公式为L=_________环绕花坛一周滚动的圈数为,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3.00cm7.某同学利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km6.95cm。
经查书,长江实际长度为。
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 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___________。
-10。
某种可见光的波长为=10m8.在微观研究中,常用“埃”作为长度单位,1埃。
4000埃,合________m图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9、 ______cm.,所测橡皮擦的长度为值为______
: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怎样用刻度尺测量一长度测量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好直接测
量的问题。
例如: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圆锥的高某段曲线的长度这些就分别用到“累积”、“曲直互化”、“平移”、“公式法”等特殊办法和技巧. 积累法
把若于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变得可直接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便得到微小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
这种方法用于长度测量就是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叠收后的总长度,用总长度除我们可要测一张纸的厚度,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例如,以叠放物体的个数,
以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课本正文(除去封面)的总厚度.利用页数确定纸的张数,用总厚度除以张数算出一张纸的平均厚度。
再如,要测细铜丝的直径,可以把细
铜丝在圆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这线圈的总长度.用线圈的总长度除以线圈的圈数,便可得到铜丝的直径。
曲直互化法
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例如不易拉长的软线、嘲规、硬币、滚轮)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这就是“化曲为直法”。
譬如:要测某段曲线长,可用不易被拉长的软线,先使它与待测曲线完全重合,并在始末端做上记号,然后把软线拉直,用划度尺测出始末端记号间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例如地图上某段公路线的长度。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曲线上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再用滚过的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就得到曲线的长度汽车、摩托车上的里程表。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还可将圆规两脚分开(分开的距离视曲线弯曲程度而定,越弯曲,间距就越小些),再用圆规两脚连续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此距离乘以两脚在曲线上连续画出的总段数这便是曲线的大约长度
用自行车测一段马路的长时,可先测出车轮的周长,再推出自行车通过这段马路,并数出车轮转的圈数,则圈数乘以周长即得这段马路的长。
这就是“化直为曲法”平移法(等量替代法)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方法叫“平移”法。
例如借助于三角板、直尺便可测出硬币、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