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画赏析:《虢国夫人游春图》

合集下载

谈谈《虢国夫人游春图》

谈谈《虢国夫人游春图》

无 贵妇人风 度 ,且列于 队尾 ,哪有贵妇人 出游亲 自抱
描 绘 路人 不 敢 仰视 ,才 能 体现 出杨 氏 家族 的骄 慢 无 孩 子的 ?” 笔者较 认 同杨先生 的观点 。古 代贵族 出 理 ,势倾 天下 的状 态 。就笔 者来看 ,更倾 向于 《 游春 游 ,孩子一 般 由侍女 或乳母抱 着 。再 说此妇 人的长裙
尚 ,虢 国夫人男装乘 马是很 寻常 的事。在 开元天 宝年
4 . 画 中无 虢 国夫人
这 是近年来提 出的一个新观 点。2 0 1 0 年在上海博 物馆 举行 的 “ 千 年丹 青国际学术研 究会 ”上 ,来 自辽
宁省博 物馆 的研 究者董 宝厚 对 《 虢 国夫 人游春 图 》提
出新 的看法 。他认为 画 中没有虢 国夫人 。此 画描绘 的

人物 。他认 为根据史籍文 献记 载虢国夫人骄 奢不羁 。 而 《 虢 图 》中就骑 鞍 品制和马 的品种来看 ,不能 与虢
国夫人相 比 。相对于 其他 画 家的游春 图而 言 ,此 画不
位 为虢 国夫人 。但 笔者有 一个疑 问 ,像虢 国夫人这
样拥有显 赫身份 的人物 ,在出游 时怎么会被放 在最前
描绘 的骄 横 ,而是 面容安 详 ,气 质高 贵的贵妇 形象 。
她们都沉浸于出游的欢愉 ,醉身于盎然春 色之 中。
3 . 中间并行 的前 者 为 虢 国夫人
这种观 点以杨仁恺先 生和徐邦达 先生为代表 。他
们认为 中间并行 的两 位贵妇 中前 一位 为虢 国夫人 。杨
二 、关于 《 虢图 》主题人物的讨论
间 ,多爱 三花饰 马 ,三 花者剪 鬃为之 瓣 ,这 是一种 贵 游的标志。因为最前方的马不但 剪三花鬃 , 悬 “ 踢胸 ”

_虢国夫人游春图_辨析

_虢国夫人游春图_辨析

这三张画应源于同一祖本 。
常在前黄绢隔水上墨题“摹某人某某画”字样 。“赵”本很
既是出于同一祖本的三件摹本 ,为何既有差异 ,又有 有可能是宣和画院高手摹自张萱 , 徽宗在黄绢隔水上墨
两个画名 “: 赵”本名为《虢国夫人游春图》“, 李”本和“方” 题了“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几字 。等到此图被收入金
杨花雪落覆白苹 ,青鸟飞去衔红巾 。
本与周 绘画的关系 。从《广川画跋》卷六“书伯时藏周
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 ”
画”条所载来看 : 李公麟曾摹过周 之作 , 且甚得三味
此诗系讽刺玄宗天宝年间贵戚故事 。“天宝四年 ,太 也 。而据《宣和画谱》所载 ,李公麟正是能深得古人笔意的
真正式被册妃以后 , 从此尽得玄宗宠爱 。诚如白居易形 一位大画家 。从其“正与周 同一笔意”这一点来看 “, 李”
6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美术史研究
博物馆〉,也是如此 。)
恣意改篡 ,必尽力尊重原作而无疑 。由此推断 “, 赵”本与
《宣和画谱》。那《虢国夫人游春图》又是如何进入内府的
摹绘年代 清
呢 ?《图画见闻志》卷五“三花马”条载 “: 晏元献家张萱画
质地
绢本
《虢国出行图》,中亦有三花马 。”由此可知晏元献家除《虢
尺寸
①(近人)《觯斋》
国夫人夜游图》外 , 还有张萱另一件作品《虢国出行图》,
纵 :一尺一寸一分 横 :五尺九寸二分 而这件作品是很有可能和晏元献家书画收藏被一起收入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

浅谈《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浅谈《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2)一、创作背景 (2)(一)作者简介 (2)(二)时代背景 (2)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2)(一)生动的艺术形象 (3)(二)别具一格的画面构图 (4)(三)经典卓越的表现技法 (4)(四)题为“游春”而不画春 (4)三、人物辨析 (4)四、结语 (5)致谢 (5)参考文献 (6)浅谈《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点和价值美术学国画专业学生梁明明指导教师徐正茅林摘要: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统治阶级的提倡,是人物画进入了成熟阶段的坚实背景。

工笔人物画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张萱画中的宫苑仕女向人们展现了唐朝上层社会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及闺中妇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女性的脸庞圆润且饱满,丰满健康的身体,,气质高雅尊贵,,这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特征。

《虢国夫人游春图》淋漓尽致地传达了盛唐时期的人情风貌。

文章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创作背景、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主体人物的争议以及其价值等进行浅谈分析。

《虢国夫人游春图》不仅仅对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盛唐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风貌,以及这个时代精神神韵的完美展现。

一直到今天依然闪耀着它的应有的光彩与魅力。

关键词:虢国夫人游春图仕女画艺术特征争议The features and value of "Mrs. Guoguo Youchun diagram ".Art of Chinese painting LiangMingmingTutor XuZheng MaoLinAbstract:The Tang Dynasty is the most glorious period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eed of the society and of the ruling class,figure painting entered the mature stage. Figure painting also appeared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Zhang Xuan's palace paintings to show people the upper women's leisure life and its complex inner world, women face is round,plump robust, temperament elegant, becomes the main artistic featurespaintings of the Tang dynasty. His "Mrs. Guoguo Youchun diagram" to conveythe most incisive a sensual style. The article from "Mrs. Guoguo Youchun diagram" creative background, the main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unique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the existing disputes on analysis. "Mrs. Guoguo Youchun diagram" i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is the artistic style of Tang this great era, and perfect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spirit of the show. As of today still shines with its original charm.Key words: Mrs. Guoguo Youchun diagram;appropriat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e dispute引言:《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卷轴仕女画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张萱的名作。

张萱是盛唐时期有名的宫廷画家,特别擅长画贵族妇女,他的仕女人物画当时被评为天下第一。

可惜的是,他没有真迹流传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有后人的摹本。

虢国夫人是贵妃杨玉环的三姐,也受到了唐玄宗的极度恩宠。

听说虢国夫人去郊游了,蛋妙妙急忙跑到这幅画里,想一睹虢国夫人的风采。

你能找到图中的蛋妙妙以及其他五处不同吗?快来试试吧!微信公众号读者交流群定价:12.00元 邮发代号:6-291 扫描“读者交流群”二维码,把你找
到的不同告诉我!前二十位将不同全部找
齐的小侦探将会得到一份神秘礼物!想知
道答案的话,也可以扫码来找我。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所绘的作品,该作品以岳阳楼为背景,描绘了虢国夫人与姬妾一同游玩的场景。

在图像学的视角下,可以从图像的构图、色彩、形象性等方面入手,探析该作品的绘画语言。

首先从构图方面来看,整幅画面从左到右呈现出一个逐渐由深入浅的层面感。

画面左侧为巨大的山脉和暗色的水面,中间为岳阳楼的广场和建筑,右侧为碧蓝的天空。

整幅画面构图的深浅变化形成了层次感和空间感,给观众带来一种稳定感和舒适感。

其次从色彩方面来看,整幅画面的色调以绿为主色调,同时描绘了姬妾绸绢的艳丽之色以及虢国夫人和官员们锦绣之衣的繁华之色。

颜色的运用既展现出现代审美的清新高雅之美,又跳脱出当时社会学术规范,体现了古代绘画审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最后从形象性方面来看,画作构思凭借张择端丰富的创造力和形象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

如画作中的虢国夫人和姬妾高贵美艳,着装华丽,展现出她们在古代贵妇的地位与气质;官员们则身着官服,手持花扇,举止高雅。

这些形象的创造既突破了传统绘画描摹人物的规范,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画作所要表现的独特风格。

综上所述,《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其层次丰富、色彩丰富、形象多样的构图,展现了古代绘画的魅力。

它既体现出了古代绘画的审美规范,同时也折射出画家张择端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让人们在欣赏《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同时,也能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诗词赏析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诗词赏析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诗词赏析虢国夫人夜游图宋代: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译文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

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

飞龙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

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

此时宫中正在演奏曾被附会为能催发杏柳开花的乐曲,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

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

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

虢国夫人素妆淡雅,乘车缓缓而行,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放慢,惊尘不动。

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

人在世上,繁花如梦,俯仰之间,重滔覆辙者比比皆是。

隋炀帝与陈叔宝一样国破家亡,身死人手,埋葬于吴公台下、雷塘路边。

可是当年他却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

注释虢(guó)国夫人夜游图:唐代画作。

此画在北宋末期已成为稀世珍品,曾藏于宋徽宗画院,据说上面有徽宗的题字。

此画原图已佚,今辽宁博物馆有宋仿者一帧。

绢本,横卷,题《临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唐朝杨贵妃三姐的封号。

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

长曰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

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鞚(kòng):勒马的绳。

玉花骢(cōng):唐玄宗的名马。

蹋(tà):踏。

飞龙:特指唐代御厩中右膊印飞字、左项印龙形的马。

金鞭争道:指杨家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杨家豪奴竟然挥鞭惊吓公主落马。

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

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

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两幅著名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并试图从四季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和欣赏这两幅画作。

我们将首先概述这两幅画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然后分析它们各自所描绘的季节特征,以及这些季节元素如何与画作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相结合。

通过深入剖析这两幅画作,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如何运用季节元素来展现生活的多样性和人性的丰富性。

本文也将探讨这两幅画作对我们今天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启示,以及它们在现代艺术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捣练图》赏析《捣练图》不仅是唐代绘画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女性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这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构图,展现了唐代都城长安城的一角,特别是那些忙碌于家务的女性形象。

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位妇女围坐在一起,她们正忙碌地捣练着。

捣练是古代家庭中的一种日常劳作,需要妇女们用杵在砧上捣洗过的衣物,使之更加洁净。

画中的妇女们虽然身份普通,但她们的姿态各异,神情专注,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

她们的动作连贯而自然,既展现了她们对家务的熟练与能干,也透露出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画面的构图十分巧妙,作者通过巧妙的视角和透视,将一群妇女捣练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画面中的妇女们或站或坐,或俯或仰,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同时,画中的色彩也运用得十分巧妙,作者以淡雅的色彩为主调,既突出了妇女们的形象,又使整个画面显得清新而自然。

《捣练图》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妇女的家庭地位,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画中的妇女形象也为我们展现了唐代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她们不仅是家庭的支柱,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捣练图》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唐代妇女的勤劳与智慧,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虢国夫人游春图》析

《虢国夫人游春图》析

《虢国夫人游春图》析IIllllllllllllIIII.一————一一一一《虢国夫人游春图》析《虢国夫人游春图》高头大卷一种,绢本设色,画身高51l8厘米,横148.7厘米,乃流传有绪名画.有金章宗签题及明昌诸玺,又有南宋贾似道等公私三印,入清经王铎乙丑跋,《庚子销夏录》,《大观录》,《墨缘汇观》名画续录,《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等着录,民国初自清宫逸出.后归辽宁省博物馆,辽博藏卷与世传李公麟《丽人行》卷(台湾故宫博物馆藏)同出一本,世有早晚高矮精粗之别.此图内容今定为虢国夫人出游情景,乃据章宗题"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一签而来.金章宗推崇徽宗翰墨,明昌年间距离宣和不远.况靖康变后,宣和内府珍秘,率成金帝囊中物,故章宗对《虢国卷》的看法.当有所据.其签题"天水"即北宋徽宗;"张萱"则盛唐妇婴花乌鞍马画名手;"虢国"为宰相杨国忠妹,天宝中以骄媚淫逸耸动京邑.对于章宗签题称,张萱曾绘虢国文/吴同游春一事,海外虽有学者不以为然,其实是毋庸置疑的.历观画史资料,唐宋两朝,以虢国艳闻入图者,仅开宝间京兆张萱一人而已.早在会昌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已载萱有"虢国妇人出游图传于代".张彦远博学精鉴,家富收藏,其人距天宝不及百岁.所言最是可信.至北宋中.郭若虚复有"张萱画虢国出行图中有三花马"之重要着录.郭氏所见之图,显与辽博藏北宋摹本有密切关系,而异於《丽人行》无三花马之本.徽宗朝,《宣和画谱》收张萱画四十七幅.传世名作《虢国夫人游春图》赫然在内.此外尚有《虢国夫人踏青图》,《虢国夫人夜游图》等作,证明画家确曾一再取当时亲身所见所闻有关杨氏姐妹生活,创绘成图.不过,金章宗签题以辽博虢国卷为"天水摹"则不可信!徽宗向不以美人婴孩鞍马名世,况且辽博本全不见宣和款识印押.此卷当如蔡绦所称.乃经画院高手"代御染写"之作.即以御府秘藏张萱虢国卷原迹.押交画院,"仍责军令状",使摹制成艺术水平极高的副本.此种"代御染写"的副本,虽非御笔亲作,却甚受徽宗对运笔命意之见所影响.史载,宋徽宗对宣和画院临摹古画事,"训督甚严",院人虽竭尽全力."以副上意".但皇上"少不如意即加漫垩".所以,金章宗所谓"天水摹".显然应读如"天水画院摹".辽博虢国卷,精绘八骏九人,联辔扬鞭,三两成群.随一位骑三花马.身穿深绿描绘鸾圆领朝服.腰系玉饰朱带,冠曲脚膝纱帽之贵人.缓驰而过.那一刹那问,男女贵贱,老幼动静,顾盼呼应,种种情景,尽入画中.而全图又空诸依傍.不假装点衬托之助.其为名家大手笔无疑.所以虽云北宋仿唐副本,却夺得唐画晋人傅玄谓:"贾穷伪于市","其人甚可贱."自古至近代,正统观念是"无商不奸","君子不入市,为其挫廉".所以,重农抑商非仅为物质之利害,乃"复朴素而禁巧伪"的维护伦理之举也,乃"重义轻利"之实践也.基于以上原因,历代王朝均采取了轻重不等的"辱"商政策.唐宋以前的历代,直接以经商为犯罪,固然可阻吓商人,使人不敢效尤经商,78深交所2008年4月但毕竟太过分,故魏晋以后未再有此举.禁止商贾仕宦为吏,禁止其子弟参加科举,这都是历代最为有效的"辱"商措施,直到清末才有缓解.经商虽可致富,但无途致贵,无途问津政治,无途光宗耀祖,这的确让商人阶层心灰,如果让那些奸诈的商人封官晋爵,则儒家之"礼义"何存?至于从服饰,车,马对商人进行侮辱.也同此理,即从事下贱职业的人绝不可与从事正当事业的人平起平坐,必须使其在衣饰上有所抑屈,显其贱民身份.若让其凭富厚而衣丝帛服文绣,上僭贵族(宗法血缘贵族)官僚之特权,使官贵无以显荣,无业可守.下蚀庶民百姓之美德,使百姓知商贾可以显荣,可以僭贵,则皆弃农经商,不务本业,崇尚奢侈,如引N4L义堤防荡然无存.因此, 只有采取种种措施才能使"农尊而商卑","农逸而商劳",所谓:"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商怯则欲农".如此,作为王朝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才能巩固.日一鎏■风神气骨不少.相形之下,台湾故宫博物馆所收别本(旧传李公麟《丽人行》卷)人马短小,造型单薄,个个面如满月,难见男女长幼尊卑之别.敷彩虽艳而欠雅,勾勒板刻而少生动.位置经营,着重平稳均衡之姿,缺乏主次分明,疏密相间之妙,无复辽博本呈不等边三角行进队形之奇趣及动态美感.辽博本对人马疏密主次之安排,与传阎立本《步辇图》(北京故宫藏)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作均仍保有唐画布局法之特色.虽然如此,辽博本与唐壁书相较,显然已杂入宣和样式.例如,首骑朝服衣纹结构之繁琐及阴阳向背之染法,即非唐画所有.再者,全图勾描,用笔细秀而劲利.笔法于流畅婉转中时见起顿.特具一种书写神韵.此等勾勒,既非曹吴出水当风样式,又异于宋人游丝铁线描法,颇疑渊源所自,乃于宋徽宗独创的瘦筋书法.换言之,乃移徽宗特殊书法用笔以作绘事者.以宋徽宗艺术之精,倡导书画之力,训督院人之严来论.则院人作画,笔法受其启示及影响实理所当然.今为讨论方便,姑名之日"瘦筋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亚洲部藏章宗签书"天水摹张萱捣练图"卷一种,也是以"瘦筋描"成画的.以上二图,至今气韵完好,颜色不衰,用彩明丽可观处,一如传世宣和院人王希孟的山水卷,想是皆经宋徽宗指点,以御府精选画料成图之故.关于辽博卷中所绘对象的问题,学者各有主张,主要是围绕图中谁是虢国夫人来讨论.我有感于杜甫《丽人行》诗末对国忠虢国淫乱的讽刺, 故对头一骑的身份特别注意.由于画家对此人神态服饰的加意描绘,诸如神色之傲慢,衣冠之堂堂.其所着朝服,长袖覆手不露,长襟蔽膝及足等等养尊处优的样子,均与其他二白衣内侍之恭谨待命的态度,大异其趣.足见此人非同小可.此外,首骑所乘骏马,当属唐人所谓"沛艾大马",体态之健壮高硕,也远胜其他诸骑.而且颈垂踢胸,鬃剪三花,背伏精制鞍鞯障泥,当是画家有意突出其重要性.马犹如此,则主人更不在话下.但是.此人不可能是虢国夫人男装像.史称杨氏三姨皆艳冶娇媚,正合后之盛装二妇意态婀娜模样,而非首骑修长伟岸,所谓"干貌颀峻"之状.如谓乃一黄门领队,则画家不当如是努力写其唯我独尊的神态.首骑者,可能是右相杨国忠.史称,秦国夫人早卒,杨国忠与韩虢二家受宠最久,杨国忠每入朝谒,与韩国,虢国二夫人联辔挥鞭,衣饰炫目,率随从行.此图所见,正复如此.当时.虢国夫人新寡,杨国忠与淫乱,虽出游亦不避,为人不耻.杜甫《丽人行》诗云:"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乃借杨白花私通丑事,讽杨氏兄妹无耻.末句"丞相嗔"云云.可谓一针见血.辽博卷所图首骑果为国忠,则与杜诗深意吻合.杜诗成于天宝十二年,张萱原图当亦是年左右作,是继其讽刺杨氏姐妹的《虢国夫人夜游图》之后,所创又~具有深意的风俗画.只恐北宋摹本,于人物造型,服饰颜色及制度,多少有所改动.首骑如为杨国忠,则以宰相之尊骑三花马率先而行,是合其身份的.比如,台湾故宫博物院藏传唐人画《明皇幸蜀图》,绘唐玄宗乘三花马.仓皇入蜀之景.可见在唐代乘三花马者确具特殊身份.辽博本对图中老年乳母颜面有极为传神的描绘,使观者一览而知其老迈忠谨的个性,实是杰出的写实图像.学者或以此妪为虢国夫人,大误.乳母所携女婴.可能是杨国忠幼女,故亦乘三花马与首骑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乳母前二盛装贵妇,前者为虢国夫人,以其未施粉黛之故.后骑红衫蓝裙者,腰腹丰硕,表情世故练达,较合大姨韩国夫人的年龄身份.日深交所2008年4月7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画赏析:《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
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画家简介
1 / 7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开元天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

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画家采取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如此突出的杰作,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深远历史意义。

公元723年(玄宗开元十一年),与杨畀、杨宁同任史馆画直。

工画人物,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

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又善以点簇笔法构写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

传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创作背景
早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元盛世”,但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过起了侈糜艳逸的生活,并分封杨贵妃的三位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为“安史之乱”的前几年,唐玄宗及朝内上下都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这幅游春图描写的就是
2 / 7
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两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场面,与杜甫的《丽人行》相对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盛唐是唐朝人物画的高潮期,宫廷和京、洛两地的画家、壁画家和民间艺匠等尽显其才并相互影响。

张萱的绘画题材以表现宫廷生活为主,这是由于他的宫廷生活所决定了的,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命意。

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称他“尝画贵公子、鞍马、屏幛、宫苑、仕女,名冠一时”。

他的人物画题材虽囿于宫廷生活,但能展现出较大的生活场景,这必然会促使张萱掌握多种画科的造型手法和表现技巧,因此,他“善起草,点簇景物,位置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


作品简介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

画中这八骑人马包括一女孩共九人,在行进的行列中,从头至尾,充满了舒情,闲适,勃勃生气。

画家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通过前疏后紧的构图方法和
3 / 7
人马在行进中的姿态,匠心独运地表现了虢国夫人在全画中的突出地位。

全画气脉相连,节奏鲜明。

题为“游春”而不画春的环境,这是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高明之处。

张萱是用“绣罗衣裳照暮春”的手法表现画的主题的。

试看画面人物所穿的都是轻薄鲜丽的
春衫,线条勾勒得挺劲流畅。

色彩桃红嫩绿相互辉映,加上人物轻松的动态,马蹄的轻举缓步,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气息。

这种表现手法,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虢国夫人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她的生活奢侈、豪华。

画家在这方面的表现极为精到:红裙,青袄,白巾,绿鞍,骑鞍上金缕银丝精细的绣织,都显得十分富丽。

夫人的体态丰姿绰约,雍容华贵,脸庞非常丰润,具有‘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特色。

这些足以看出作者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说明了作者对生活的细密观察和创作的严谨态度。

内容描述
4 / 7
《虢国夫人游春图》,一群骑马执鞭,徐徐前行的游人第一个是中年从监,乘浅黄色骏马,戴乌纱冠,着虾青色窄袖侧领衫,袖口有描金的鸾凤团花。

第二人是个乘菊花青马的少女,乌黑的头发左右分开,梳成两个长长的发髻,这是当时仕女的一般发式。

少女着胭脂红窄袖衫,下衬红花白锦裙。

在少女左方略后又一个乘黑色骏马的中年从监随行,粉白色的圆领窄袖衫,与黑马形成鲜明的对比。

疏朗的三骑成为前导,紧接着便是簇拥的五骑,其中前两骑,便是虢国夫人姐妹。

她们并辔而行,都乘着浅黄雄健的骅骝。

虢国夫人在全画的中心点,她双手握缰,右手指间挂着的马鞭直线下垂。

她那丰润的脸庞上,淡描娥眉,不施脂粉,保持了本来面目。

她的鬓发浓黑如漆,高髻低垂,体态自若。

她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穿描金团花的胭脂色大裙,裙下微露绣鞋,轻点在金镫上。

在虢国夫人左面与其并辔前行的是韩国夫人,其装束一如虢国夫人,惟衣裙颜色与之不同。

她侧向虢国夫人作似有所告状。

在虢国夫人姐妹之后,横列
5 / 7
为后卫三骑。

居中的是老年侍姆,右手护着鞍前的幼女,神情显得矜持,眉眼间流露着小心谨慎的表情。

幼女左手把住鞍桥,态度十分安详。

侍姆右侧的中年人也是从监,装束与前一从监相同。

左侧红衣少女装束与第二骑少女亦相仿佛。

作品赏析
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
6 / 7
不板滞。

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

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

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

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

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

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作品影响
在张萱之前,专画妇女的人物画很少见,而象顾恺之《女史箴图》一类的画,大都是宣扬封建道德的。

从这一角度讲,张萱画现实生活中妇女题材,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7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