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
羊生产学复习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GH值:在第12和13肋骨之间,距背中线11厘米处的组织厚度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
2、被毛:羊体上的全部羊毛。
3、病理性脱毛:羊只患病后,因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以及皮肤营养遭到破坏而引起的脱毛。
4、产羔率:指本年度内出生的羔羊数(不包括流产或死胎)占本年度产羔母羊数的百分比。
5、超数排卵:利用促卵泡生长、成熟的激素或PMSG处理来改变母羊在一个发情期只排1~2个卵的状况,促使它在一个发情期排更多的卵。
6、刺毛:着生羊只面部和四肢下部,有时尾端也有,其特点是粗、短、硬、微弓形。
7、大理石纹:指肉眼可见的肌肉横切面红色中的白色脂肪纹状结构,红色为肌细胞,白色为肌束间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
8、胴体重:指羊宰杀放血后,去头、蹄、毛皮、内脏后静置30分钟后的重量。
9、发情:母羊在性成熟以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
10、发情周期:即母羊从上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的间隔时间。
11、繁殖力:指羊繁殖后代的能力。
常用繁殖率来表示,也就是本年度内出生的羔羊数占上年末能繁母羊数的百分比。
12、羔皮:是指从流产或出生后1-3天内剥取的毛皮为羔皮。
13、骨肉比:指胴体骨重与胴体净肉重之比。
14、回潮率:表示羊毛吸湿性大小的重要指标,指净毛中所含水分占其净毛绝干重量的百分比。
15、近交:指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凡交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总代数不超过6代,或亲缘系数大于6.25%,或其子代的近交系数大于0.78%的都称为近交。
反之称为远交。
16、净肉率:指胴体净肉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17、净肉重:指用温胴体精细剔除骨头后余下的净肉重量。
剔肉后骨头上附着的肉及损耗的肉屑不能超过300g18、绝对强度:拉断单根纤维或束纤维所需用的力,用克或千克表示。
19、毛干:羊毛纤维露出皮肤表面的部分。
20、毛囊:是毛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层形成的囊状体。
21、泌乳初期:母羊产后20d内为泌乳初期,也称恢复期22、胚胎移植:俗称借腹怀胎,指从一只母羊的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在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只母羊的相应部位,使胚胎正常发育到分娩,让受体产出供体的后代。
《羊生产学》习题答案(动科1201班)

《羊生产学》习题答案(动科1201班)习题答案第一章养羊业概论1、试述发展养羊业的意义和作用。
(1)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需要;(2)提供工业原料,促进工业生产;(3)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养羊户收入;(4)养羊积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2、简述我国肉羊业近期发展的目标。
到2015年,打造具有饲草资源优势、品种资源优势、市场区位优势的四大肉羊产业区域,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优势产区成为我国优质羊肉供应的重要基地,建成包括肉羊良种、饲料供给、健康养殖、深度加工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以及对全国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现代肉羊生产体系。
3、现阶段中国养羊业存在主要问题。
(1)绵、山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2)良种繁育体系或缺乏实力,或名存实亡;(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4)传统的饲养习惯和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制约着养羊生产水平的提高。
4、简述为什么要强调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羊。
在现代养羊中,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因此,应改变落后生产方式,积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养羊,确保我国养羊业的持续发展。
在条件较好的农村牧区,在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支持农牧户走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肉羊业的道路,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
对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羊,应制订出发展政策、规划和实施方案。
抓住基地、龙头、流通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和建立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组织新的运行机制。
同时,扶持发展规模大、水平高、产品新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和农牧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5、简述不同生产方向羊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主要内容。
(1)加快发展肉羊或肉毛兼用羊。
引用国内外优良肉羊品种与当地绵、山羊进行经济杂交生产肉羊,在大面积杂交的基础上,培育出我国新的若干个各具特色的、早熟、高产、多胎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
(2)大力提高我国现有细毛羊的净毛量和羊毛品质,突出发展超细型绵羊。
在21世纪初叶,应当继续引入超细型澳洲美利奴公羊,或用中国美利奴品种的超细型优秀公羊,对各地毛用或毛肉兼用细毛羊、细毛杂种羊进行杂交,对杂种后代注意选择羊毛综合品质及高的净毛产量,并注意不降低体重及生活力。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死毛——指羊只被毛中那些粗、短、硬、脆、无规则弯曲,且呈灰白色的纤维。
2、弯曲度——指单位羊毛纤维长度内具有的弯曲数。
3、裘皮——指羔羊出生后一个月左右时所剥的皮。
4、羔皮——指羔羊出生后3天内剥取的皮。
5、相对强度——指将羊毛纤维拉断时,单位横切面上所用的力。
6、同质毛——指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丛,是由一种纤维类型组成,且毛纤维的粗细,长短趋于一致的羊毛。
7、肠衣——指动物的小肠大肠膀胱食管经过加工和整理保留下来的管状薄膜。
8、回潮率——指净毛中所含水分占其净毛绝干重量的百分比。
9、净毛——原毛经过洗涤洗去羊毛纤维所附带的大部分污物晾干后的毛纤维。
10、眼肌面积——指沿胴体的第12肋骨后缘切断脊椎上眼肌的横切面积。
11、油汗——羊体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在皮肤表面的混合物。
12、血液更新——指从外地引入同品种的优质公羊来更新原羊群中所使用的公羊。
13、羊毛的密度——指单位皮肤面积上羊毛着生的纤维根数。
14、屠宰率——指胴体重与羊屠宰前活重(宰前空腹24h)之比。
15、反刍——指反刍草食动物在食物消化前把食团吐出经过再咀嚼和再咽下的活动。
二.判断:1、由于受到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绵羊的分布没有山羊分布广泛。
(正确)2、滩羊是我国特有的,以生产轻裘皮著称于世的地方优良品种。
(正确)3、有角的羔羊最好在羔羊出生后10—15天内去角。
(错误)4、裘皮由外向内可分为角质层、颗粒层、生发层三层。
(正确)5、初级毛囊比次级毛囊发生早,初级阶段毛囊为无髓毛,次级毛囊为有髓毛。
(错误)6、毛纤维组织学构造:有髓毛分为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三层。
(正确)7、无髓毛亦称覆盖毛,在混型粗毛中它存在于被毛的表层。
(错误)8、油汗是指羊体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
(错误)9、羊毛对酸的抵抗力较弱,易与酸作用。
(错误)10、含硫是羊毛纤维的特点,也是羊毛特性的化学物质基础,硫在羊毛中主要以二硫键的形式存在于胱氨酸中。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1.绵羊和山羊的区分之一为两者染色体数目不同,分别为〔B 〕A 30 对,27 对B27 对,30 对C28 对,30 对D30 对,28 对2.下面属于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是〔A 〕?A :疆细毛羊B :德国美利奴羊C :内蒙古细毛羊D :南丘羊3.绵羊的正常体温为〔B 〕A :40 ℃B :39.5℃C :50 ℃D :7℃4.土壤中缺硒,养易患〔A 〕?A :白肌病B :夜盲症C :摆腰病D :骨质疏松5.羊毛为耐酸物质,生产上一般用〔A 〕浓度的硫酸清洗羊毛?A :4%B :10%C :50%D :90%6.以下羊毛分类中不属于按纤维类型分的是〔 D 〕A :有髓毛B :无髓毛C :两型毛D :同质毛7.有髓毛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中利用价值最大的是〔 C 〕A :干毛 B :死毛 C :发毛 D :刺毛8.世界绒山羊最多,品质最好的国家是〔 A 〕A :中国B :日本C :澳大利亚D :美国9.同质毛的品质优于异质毛,同质毛由几种纤维类型组成〔 A 〕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不确定10 .产冬羔的配种时间段为〔 B 〕A :1~2 月B :7~9 月C :10~11 月D :3~4 月1..滩羊为我国贵重的〔B 〕羊品种A :肉用羊B :皮养C :奶山羊D :以上均可12..以下羊品种中,属于我国三大粗毛羊之一的是〔D 〕A :湖羊B :马头山羊C :关中奶山羊D :蒙古羊13 以下哪项不是近亲交配时发生较多常见畸形〔 B 〕A :上短颌或下短颌B :短角C :毛发减退症D :隐睾14..羊的消化系统中它包括无腺体的前胃和有腺体的真胃,其中真胃是指〔C 〕A.瘤胃B.瓣胃C.皱胃D.瓣胃15..细毛羊和粗毛羊的剪毛时间分别为〔C 〕A :春季剪毛一次,春季剪毛一次B :春、秋季各剪毛一次,春季剪毛一次C :春季剪毛一次,春、秋季各剪毛一次D :春、秋季各剪毛一次,春、秋季各剪毛一次16 .于山羊膻味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D 〕A 膻味是山羊本身所固有的一种特别气味B 膻味是山羊的代谢产物C 膻味是皮脂腺分泌物D 膻味对人体有害17 .面哪个胃不是羊所具有的?〔 C 〕A 瘤胃B 网胃C 肌胃D 皱胃18 .以下选项中不是影响奶山羊产奶量的主要因素的是〔 B 〕A :饲养治理B :体重C :产羔季节D :品种19 .8.萨能山羊主要作为哪种用途?〔C 〕A 肉用山羊B 毛用山羊C 奶用山羊D 裘皮羊20 .皮下结缔组织占皮肤总厚度的〔 D 〕A :25 %B :10 %C :20 %D :15 %二:多项选择题1.绵羊可能起源(ABCD )A:摩弗仑羊(O.musimon) B:阿而卡羊C:盘羊(O.ammon) D: 羱羊2.中国绵羊毛品种有〔ABC 〕?A:蒙羊毛B:藏羊毛C:哈萨克羊毛D:美利奴羊3.下面哪些是绵羊的生活习性( ABCD )?A:采食力量强,饲料范围广B:合群性强C:性情温存,胆小脆弱D:喜干厌湿,耐寒怕热E:母子相识4.下面哪些属于羊的选种方法〔ABCDA :个体表型选择B :系谱选择C :半同胞测验D :后裔测验5.羊体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汗的主要组成〔AB 〕A 羊毛脂B 汗质C 水分D 植物质6.羊毛毛纤维组织学构造有髓毛分为哪三层?〔ABD 〕A 鳞片层B 皮质层C 角质层D 髓质层7.下面属于羊肉品质评定的指标的是〔ABCD 〕A 肉色B 大理石纹C PH 值D 膻味8..为了提高羊的生殖力量,承受的生殖技术有〔BCD 〕A 自然交配B 超数排卵C 同期发情D 胚胎移植9.羊毛的花纹类型有〔ABCD 〕A 波浪型B 流水型C 片花D 环形毛10.影响奶山羊产奶量的主要因素〔ABD 〕A 品种B 年龄C 产羔数量D 饲养治理三:推断题1.羊毛是人类在纺织上最早利用的自然纤维之一。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2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胴体重:指羊宰杀放血后,去头、蹄、毛皮、内脏(只留肾脏和板油)后的重量眼肌面积:沿胴体的第12肋骨后缘切断脊椎上眼肌的(背最长肌)横切面积。
GR值:在第12与13肋骨之间,距背脊中线11cm处的组织厚度作为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
毛囊:是毛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层形成的囊状体病理性脱毛:羊只患病后,因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以及皮肤营养遭到破坏而引起的脱毛。
周期性脱毛——表现为羊毛的季节性脱换,也称季节性脱毛。
品质支数:一镑净毛能纺成560码(约512M)长度的毛纱数。
普通净毛率:指经过洗毛以后所得的净毛重量占该毛样原毛重量的百分比伸度:指将已经拉到伸直长度的羊毛纤维,再拉伸至断裂时所增加的长度占原伸直长度的百分比。
回潮率:指净毛中所含水分占其净毛绝干重量的百分比绝对强度——拉断单根纤维或束纤维所需用的力,用克或千克表示。
吸湿性——在自然状态下,羊毛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被毛——羊体上的全部羊毛。
毛干——羊毛纤维露出皮肤表面的部分。
同质毛:是指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丛,由一种纤维类型组成,且毛纤维的粗细、长短趋于一致的羊毛。
刺毛——着生羊只面部和四肢下部,有时尾端也有,其特点是粗、短、硬、微弓形。
自然长度:毛丛在自然状态下两端间的直线距离。
弯曲度:单位羊毛纤维长度内具有的弯曲数,称为弯曲度。
缩绒性:羊毛纤维集合体在湿、热、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纤维拉伸回缩,鳞片相互磨擦嵌合,纤维相互缠结或毡合,体积缩小等综合效应,称为缩绒性。
油汗: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与汗腺分泌的汗混合物。
羔皮:是指从流产或出生后1-3天内剥取的毛皮为羔皮。
裘皮:是指从生后1月龄以上的羊只身上所剥取的毛皮。
超数排卵:在母羊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巢比正常情况下有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
.发情——母羊在性成熟以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同期发情: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以便与组织配种。
羊生产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羊生产技术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羊的妊娠期一般为多少天?A. 140天B. 150天C. 160天D. 180天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羊的常见疾病?A. 羊口蹄疫B. 羊布鲁氏菌病C.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D. 羊疥螨病答案:B3. 羊的繁殖季节通常在一年中的哪个时期?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A4. 羊的饲养管理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定期进行羊舍的清洁消毒B. 保证羊只的充足饮水C. 随意更换羊只的饲料D.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答案:C5. 羊的饲料中,以下哪种成分是必需的?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羊的饲养管理中,应保证羊只每天至少______小时的运动。
答案:37. 羊的饲料中,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植物性蛋白、动物性蛋白、微生物蛋白8. 羊的繁殖管理中,应采用_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答案:自然交配、人工授精9. 羊的疾病预防中,常用的疫苗接种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皮下注射、肌肉注射10. 羊的生长发育中,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是______。
答案:幼年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羊的饲养管理中,如何进行羊舍的清洁消毒?答案:羊舍的清洁消毒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首先,应定期清理羊舍内的粪便和污物。
其次,使用消毒剂对羊舍地面、墙壁和器具进行喷洒消毒。
最后,保持羊舍的通风和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
12. 阐述羊的繁殖管理中,为什么要进行人工授精?答案:人工授精是一种高效的繁殖技术,它可以提高繁殖效率,确保优良遗传基因的传递。
此外,人工授精还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繁殖的成功率。
13. 描述羊的疾病预防中,如何进行疫苗接种?答案:疫苗接种是羊疾病预防的关键措施。
首先,根据羊的品种、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羊生产学》复习题(一)

《羊生产学》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最高有效温度:生物维持长期积极生命活动的最高温度。
2.伸度:指将已经拉到伸直长度的羊毛纤维,再拉伸至断裂时所增加的长度占原伸直长度的百分比。
3.回潮率:指净毛中所含水分占其净毛绝干重量的百分比。
4.眼肌面积:沿胴体的第12肋骨后缘切断脊椎上眼肌的横切面积。
5.GR值:在第12与13肋骨之间,距背脊中线11cm处的组织厚度作为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
6.毛囊:是毛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层形成的囊状体。
7.同质毛:是指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丛,由一种纤维类型组成,且毛纤维的粗细、长短趋于一致的羊毛。
8.自然长度:毛丛在自然状态下两端间的直线距离。
9.弯曲度:单位羊毛纤维长度内具有的弯曲数,称为弯曲度。
10.缩绒性:羊毛纤维集合体在湿、热、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纤维拉伸回缩,鳞片相互磨擦嵌合,纤维相互缠结或毡合,体积缩小等综合效应,称为缩绒性。
11.油汗: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与汗腺分泌的汗混合物。
12.羔皮:是指从流产或出生后1-3天内剥取的毛皮为羔皮。
13.裘皮:是指从生后1个月龄左右的羊只身上所剥取的毛皮。
14.超数排卵:在母羊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巢比正常情况下有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
15.发情周期:即母羊从上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的间隔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1“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是形容我国的哪种绵羊品种?(A )A宁夏的滩羊 B浙江的湖羊C西藏羊 D 江苏的湖羊2绵羊和山羊的区别之一为两者染色体数目不同,分别为(B )A 30对,27对 B27对,30对 C28对,30对 D30对,28对3新中国成立后培育的第一个毛肉兼用细毛羊品种是(B)A 东北细毛羊 B新疆细毛羊 C 内蒙古细毛羊 D中国美利奴羊4摄食羊肉可以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害的根据是(A)A羊肉含胆固醇少 B羊肉蛋白质含量高 C羊肉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D羊肉肉质鲜美5.萨能奶山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奶山羊品种,原产于下面哪个国家。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最高有效温度:生物维持长期积极生命活动的最高温度。
伸度:指将已经拉到伸直长度的羊毛纤维再拉伸至断裂时所增加的长度占原伸直长度的百分比。
回潮率:指净毛中所含水分占其净毛绝干重量的百分比。
眼肌面积:沿胴体的第12肋骨后缘切断脊椎上眼肌的横切面积。
GR值:在第12与13肋骨之间距背脊中线11cm处的组织厚度作为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
毛囊:是毛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层形成的囊状体。
同质毛:是指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丛,由一种纤维类型组成,且毛纤维的粗细、长短趋于一致的羊毛。
自然长度:毛丛在自然状态下两端间的直线距离。
弯曲度:单位羊毛纤维长度内具有的弯曲数,称为弯曲度。
缩绒性:羊毛纤维集合体在湿、热、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纤维拉伸回缩,鳞片相互磨擦嵌合,纤维相互缠结或毡合,体积缩小等综合效应,称为缩绒性。
羔皮:是指从流产或出生后1-3天内剥取的毛皮为羔皮。
裘皮:是指从生后1个月龄左右的羊只身上所剥取的毛皮。
超数排卵:在母羊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卵巢比正常情况下有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
发情周期:即母羊从上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的间隔时间。
1、病理性脱毛:羊只患病后,因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以及皮肤营养遭到破坏而引起的脱毛。
2、油汗:羊体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在皮肤表面的混合物。
3、同质毛: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丛,由一种纤维类型所组成的,毛丛内部毛纤维的粗细、长短趋于一致的羊毛。
4、品质支数:一镑净毛能纺成560码(约512M)长度的毛纱数。
5、眼肌面积:倒数第1与第2肋骨之间脊椎上眼肌(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
6、普通净毛率:指经过洗毛以后所得的净毛重量占该毛样原毛重量的百分比。
9、性成熟:指性器官已经发育完全,已经具有产生繁殖能力的生殖细胞和性激素。
10、人工授精: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将公畜的精液输入母畜的生殖器内,使卵子受精以繁殖后代的方法。
11、同期发情: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的发情周期,使它们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以便与组织配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生产学试题及答案(一)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死毛-指羊只被毛中那些粗、短、硬、脆、无规则弯曲,且呈灰白色的纤维。
2、弯曲度-指单位羊毛纤维长度内具有的弯曲数。
3、裘皮-指羔羊出生后一个月以后所剥的皮。
4、羔皮:指流产羔羊或出生后3 天内剥取的皮。
5、相对强度:指将羊毛纤维拉断时,单位横切面上所用的力
6、同质毛-指一个套毛上的各个毛丛由一种纤维类型组成,且毛纤维的粗细,长短趋于一致的羊毛。
7、肠衣-指动物的小肠大肠膀胱食管经过加工和整理保留下来的管状薄膜。
8 回潮率-指净毛中所含水分占其净毛绝干重量的百分比。
9、净毛-原毛经过洗涤洗去羊毛纤维所附带的大部分污物晾干后的毛纤维。
10、眼肌面积-指沿胴体的第12 肋骨后缘切断脊椎上眼肌的横切面积。
二.判断:1 由于受到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绵羊的分布没有山羊分布广泛(正确)
2 滩羊是我国特有的,以生产轻裘皮着称于世的地方优良品种。
正确)
3、有角的羔羊最好在羔羊出生后10-15 天内去角。
(错误)
4 裘皮由外向内可分为角质层、颗粒层、生发层三层(正确)
5、初级毛囊比次级毛囊发生早,初级阶段毛囊为无髓毛,次级毛囊为有髓毛(错误)
6、毛纤维组织学构造:有髓毛分为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三层(正确)
7 无髓毛亦称覆盖毛,在混型粗毛中它存在于被毛的表层(错误)
8、油汗是指羊体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错误)
9、羊毛对酸的抵抗力较弱,易与酸作用。
(错误)
10、含硫是羊毛纤维的特点,也是羊毛特性的化学物质基础,硫在羊毛中主要以二硫键的形式存在于胱氨酸中。
(正确)
三、填空:
1、萨能奶山羊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奶山羊品种。
2、在养羊业的主要产品中,我国山羊绒产量和质量均占世界首位。
3、羊肉品质的评定包括肉色,大理石纹、pH、失水率、系水力、嫩度、膻味8 个方面。
4、绵羊板皮根据产地和特征分为四川路、汉口路、济宁路、华北路、云贵路,其中四川路质量最好。
5、影响油汗的因素有品种、营养水平。
6、羊繁殖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诱导分娩。
7、绵、山羊的繁殖季节,因品种、地区而有差异,一般在除春季以外的三个季节有发情的表现。
8、在年产羔一次的情况下,产羔时间可分为两种,即冬羔和春羔。
9、剪毛留茬高度,以保持-0.5cm 为宜。
10、山羊的适应能力较绵羊强,主要表现在耐粗、耐渴、耐热、耐寒、抗病、抗灾度。
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山羊的地理分布特点(指出各区所属地)
(1)北方牧区:指长城以北和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2)青藏高原区:青海、西藏、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部(3)农牧混合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其比邻的甘肃、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4)北方农区:指秦岭山脉和淮河以北的广大农业地区5)南方农区:指秦岭山脉和淮河以南的广大农业地区
2、现阶段养羊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与大市场的矛盾
(2)绵,山羊品种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
(3)草场严重退化
(4)产销体制尚为理顺,羊毛生产处于困境
3、羊毛的评定指标
1)肉色
(2)大理石纹
(3)羊肉酸碱度的评定
(4)羊肉失水率的测定
(5)羊肉系水力测定
(6)熟肉率
(7)羊肉的嫩度
(8)膻味
4、简述影响羔皮,裘皮的因素
(1)品种遗传性
(2)自然生态条件
(3)饲养管理水平
(4)剥取羔,裘皮的季节
5)羔裘皮羊的屠宰年龄
(6)羔裘皮的贮存,晾晒和保管
五、论述题:(一)试从羊的各部(如羊肉、羊毛、羊皮等)分析养羊的价值。
答:养羊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户收入意义重大,具体如下:1、羊肉营养价值很高,是我国主要的肉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广大的草原牧区,牧民消费的肉品以羊肉最多,因为绵、山羊繁殖比较快,达到可使用期较早,所以肉食以羊肉为主。
2、羊毛(绒)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用途很大,如制绒线、毛毯、地毯、呢绒及其他精纺织品等,毛织品美观大方、保暖性好、穿着舒适。
绵羊毛在纺织原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羊皮的保暖力强,是冬季御寒的佳品。
绵羊皮的特点是皮板轻薄,手感柔软光滑而细腻,毛孔细小,无规则地分部均匀,呈扁圆形。
绵羊皮在皮革服饰中是比较上档次的一种皮地原料。
山羊皮的结构比绵羊皮稍结实,所以拉力强度比绵羊皮好,由于皮表层比绵羊皮厚所以比绵羊皮耐磨。
山羊皮现在可以做成好多不同风格的皮,适宜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穿着。
4、羊奶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为“奶中之王”,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
羊奶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明显高于牛奶,美国、欧洲的部分国家均把羊奶视为营养佳品,欧洲鲜羊奶的售价是牛奶的7 倍。
5、绵羊和山羊生产的羊毛、羊绒、羊奶、毛皮、板皮等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积极发展养羊业,支援工业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生产的山羊绒、毛皮、板皮、肠衣,是传统的出口物资,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6、羊粪尿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具有增高地温、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板结的作用,特别是改良盐碱地和重粘土有明
显的效果。
施用羊粪尿,可以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
养羊业的发展,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而且也增加了市场商品的货源,活跃了农村经济。
广大农牧民,尤其是贫困地区人民和少数民族,经过发展养羊生产,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越过了温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