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解释

合集下载

韩信点兵的歇后语

韩信点兵的歇后语

韩信点兵的歇后语
导读:韩信点兵歇后语
对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他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并且被后人奉为“兵仙”和“战神”,在他的`身上肯定衍生出很多富有文化、军事内涵的词汇,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其中一例哦!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关于“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关于韩信点兵的歇后语】
1.韩信点兵歇后语大全
2.韩信点兵的歇后语及故事
3.关于韩信点兵的故事
4.韩信点兵的故事
5.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
6.韩信点兵的名人故事
7.关于蚊子的歇后语
8.关于虎的歇后语汇总
上文是关于韩信点兵的歇后语,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而他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更是为后人所传颂。

相传在韩信年轻时,他曾随项羽参加过楚汉相争的战争。

有一次,项羽率领大军准备攻打一个据点,他让韩信点兵。

韩信一边点兵,一边心中琢磨着如何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最后,他点出了十万大军。

当项羽得知韩信点出了十万大军时,大为吃惊,他觉得这个数字太少了,因为他手下的士兵不止十万。

于是,项羽问韩信为什么只点了十万大军。

韩信却笑着说,“十万大军足矣!”。

项羽不明白韩信的用意,但还是按照韩信点出的十万大军出发了。

当大军行进到一个山脚下时,项羽才明白了韩信的用意。

只见山脚下的树林中,韩信事先埋伏了大军,此时大军突然从树林中冲出,袭击了敌军。

敌人大惊失色,溃不成军,最终被击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韩信点兵的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他懂得运用兵力,善于隐忍埋伏,以少胜多,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也正是“点兵多多益善”这句话的含义所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韩信点兵的故事中得到启示。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拥有很多资源,只要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善于隐忍等待时机,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正如韩信点兵,只点了十万大军,却最终取得了胜利。

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学会善于点兵。

无论是在团队合作中,还是在个人发展中,都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善于等待时机,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在战争中至关重要。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善于点兵,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善于等待时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军事天才,他就是韩信。

韩信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聪明机智,善于军事策略,很快就成为了汉朝的将领。

韩信的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更是为后人传颂不衰。

据史书记载,韩信在一次作战中面临着敌军的围攻,形势十分危急。

韩信深知自己的兵力有限,如果硬拼恐怕难以取胜。

于是,他决定利用点兵的策略来化解危机。

韩信下令,每个士兵手持两面旗帜,一面白色,一面黑色。

当夜幕降临,韩信让每个士兵在旗帜上系上绳子,将旗帜挂在腰间,然后在山上点燃了数以千计的火把,照亮了整片战场。

当敌军看到这一幕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他们以为韩信的兵力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无数的旗帜和熊熊烈火。

敌军心生恐惧,以为自己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而事实上,韩信的兵力并没有增加,他只是利用了点兵的策略,让敌军产生了错觉。

随后,韩信趁敌军混乱之际,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并没有因为兵力不足而束手就擒,而是善用点兵的策略,化解了危机,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给我们启示,有时候并不是兵力的多少决定了战争的胜负,而是我们善用策略,巧妙应对,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故事中的智慧。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一定要依靠强大的力量,而是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在战争中至关重要。

只有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化解危机,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希望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化解困难,取得成功。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一、成语、俗语、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二、历史故事1、版本一:秦朝末年,楚汉相争。

相传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

双方大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

而汉军也有伤亡,只是一时还不知伤亡多少。

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准备清点人数。

当行至一山坡时,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

韩信驰上高坡观看,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汉军本来已经十分疲惫了,这时不由得人心大乱。

韩信仔细地观看敌方,发现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

不一会儿,值日副官报告,共有1035人。

他还不放心,决定自己亲自算一下。

于是命令士兵3人一列,结果多出2名;接着,他又命令士兵5人一列,结果多出3名;再命令士兵7人一列,结果又多出2名。

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值日副官计错了,我军共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

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

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个个奋勇迎敌,楚军顿时乱作一团。

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2、版本二: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

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

”韩信说:“可以可以。

”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

”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

”“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

”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

”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

”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

”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

一、成语、俗语、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二、历史故事1、版本一:秦朝末年,楚汉相争。

相传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

双方大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

而汉军也有伤亡,只是一时还不知伤亡多少。

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准备清点人数。

当行至一山坡时,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

韩信驰上高坡观看,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汉军本来已经十分疲惫了,这时不由得人心大乱。

韩信仔细地观看敌方,发现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

不一会儿,值日副官报告,共有1035人。

他还不放心,决定自己亲自算一下。

于是命令士兵3人一列,结果多出2名;接着,他又命令士兵5人一列,结果多出3名;再命令士兵7人一列,结果又多出2名。

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值日副官计错了,我军共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

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

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个个奋勇迎敌,楚军顿时乱作一团。

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2、版本二: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

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

”韩信说:“可以可以。

”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

”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

”“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

”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

”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

”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

”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

”刘邦大惊,三、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又被称为“孙子定理”、“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秦王暗点兵”、“物不知数”等,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重大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韩信点兵歇后语

关于韩信点兵歇后语

关于韩信点兵歇后语对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他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并且被后人奉为“兵仙”和“战神”,在他的身上肯定衍生出很多富有文化、军事内涵的词汇,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其中一例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一、淮安民间传说着一则故事——“韩信点兵”,其次有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带1500名兵士打仗,战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4人;站7人一排,多出6人。

韩信马上说出人数:1049。

二、在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个数。

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称为“韩信点兵”。

它形成了一类问题,也就是初等数论中的解同余式。

①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解:除以3余2的数有:2,5,8,11,14,17,20,23……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2,5,8,11,2,5,8,11……除以4余1的数有:1,5,9,13,17,21,25,29……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1,5,9,1,5,9……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

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

如果我们把①的问题改变一下,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

很明显,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是5+12×整数,整数可以取0,1,2,……,无穷无尽。

韩信点兵歇后语

韩信点兵歇后语

韩信点兵歇后语韩信点兵歇后语对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他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并且被后人奉为“兵仙”和“战神”,在他的身上肯定衍生出很多富有文化、军事内涵的词汇,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其中一例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关于“韩信点兵”“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一、作为成语故事淮安民间传说着一则故事——“韩信点兵”,其次有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带1500名兵士打仗,战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4人;站7人一排,多出6人。

韩信马上说出人数:1049。

二、作为《孙子算经》题目的名称在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个数。

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称为“韩信点兵”。

它形成了一类问题,也就是初等数论中的解同余式。

①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解:除以3余2的数有:2,5,8,11,14,17,20,23……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2,5,8,11,2,5,8,11……除以4余1的数有:1,5,9,13,17,21,25,29……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1,5,9,1,5,9……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

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

如果我们把①的问题改变一下,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

很明显,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是5+12×整数,整数可以取0,1,2,……,无穷无尽。

韩信点兵歇后语

韩信点兵歇后语

韩信点兵歇后语韩信点兵歇后语对中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他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并且被后人奉为“兵仙”和“战神”,在他的身上肯定衍生出很多富有文化、军事内涵的词汇,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其中一例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关于“韩信点兵”“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一、作为成语故事淮安民间传说着一则故事——“韩信点兵”,其次有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带1500名兵士打仗,战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4人;站7人一排,多出6人。

韩信马上说出人数:1049。

二、作为《孙子算经》题目的`名称在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个数。

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称为“韩信点兵”。

它形成了一类问题,也就是初等数论中的解同余式。

①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解:除以3余2的数有:2,5,8,11,14,17,20,23……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2,5,8,11,2,5,8,11……除以4余1的数有:1,5,9,13,17,21,25,29……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1,5,9,1,5,9……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

如果我们把①的问题改变一下,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

很明显,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是5+12某整数,整数可以取0,1,2,……,无穷无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什么意思?
∙意思:益:更加。

这则成语故事的意思是指韩信统率兵马,越多越好。

也可用作“韩信将兵”或“多多益善”。

古代是用来对韩信统帅兵马才干的赞誉。

现代多用来形容数量越多越好。

∙故事来源:
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

刘邦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
韩信:"最多十万。

"
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
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
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