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辽师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我的空间我做主(一) 1

(辽师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我的空间我做主(一) 1

(辽师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我的空间我做主(一) 1
二、认识常用文件的图标,主要是一些多媒体文件。

通过双击可以打开这些文件,窗口小博士欣赏一些图片、声单及影片。

在光盘上取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并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将资料整理分类的习惯,将不同的资料存放不同的文件夹中。

三、趣味训练
选择一种打字练习软件进行训练。

利用配套光盘中的“键上行”软件进行训练。

四、想一想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走进创作天地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走进创作天地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九课:走进创作天地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创作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3.了解数字绘画和音乐创作的基本知识;4.能够完成简单的数字绘画和音乐创作任务。

2. 教材分析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四年级上册)。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创作的基础知识、数字绘画和音乐创作的方法以及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的技巧等等。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导入、讲解、练习、巩固、拓展”的教学方法。

4. 教学内容4.1 创作的基础知识创作是指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将创意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作品。

它可以是绘画、音乐、文学、影视、建筑等各个方面,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作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4.2 数字绘画数字绘画是利用计算机绘制图像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将自己的创意变成具有颜色、光影和细节的作品。

数字绘画的基础工具包括颜色选择工具、画笔工具、橡皮擦工具、形状工具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插件和工具可以帮助艺术家实现更高的创作效果。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数字绘画的基础知识,并使用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完成一些数字绘画的练习。

4.3 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通过各种乐器和计算机软件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音乐创作的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拍、和弦等等。

借助计算机的强大分析能力,音乐创作者可以轻易地创造出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给其他人。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音乐创作的基础知识,并通过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完成一些音乐创作的练习。

5. 教学流程5.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图片来引入创作这个主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创作的魅力和意义。

5.2 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创作的概念、数字绘画和音乐创作的基础知识,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十课文我辑(一)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十课文我辑(一)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十课文我辑(一)本节课的主题是“文本编辑(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让学生了解到文本编辑的概念和常用的功能,掌握Word软件的基础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文本处理能力,同时提升其信息化水平。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本编辑的概念和常用功能。

2. 掌握Word软件的基础操作技能,如打开、保存、新建、关闭等操作。

3. 学会使用格式刷功能,对文本进行快速格式设置。

4. 学会使用字体、字号、颜色等文本格式调整功能。

5. 学会打印文档、预览文档等操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2)格式刷功能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格式刷功能的应用;(2)字体、字号、颜色等文本格式的调整。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计算机;3. Word软件;4. 实物样本。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老师可以借助教学视频、展示样本、引出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文本编辑的概念和常用功能(1)文本编辑的概念:文本编辑是指将文字信息以某种方式输入到电子设备内,进行编辑处理的技术。

(2)常用功能:①新建、打开、保存、关闭文档;②复制、剪切、粘贴文字;③格式刷功能;④字体、字号、颜色等文本格式调整;⑤打印文档、预览文档等操作。

3. 操作演示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跟随老师操作,实现Word软件的打开、保存、新建、关闭等操作。

同时,老师也可以演示如何使用格式刷功能和文本格式调整等操作。

4. 学生实践练习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实践操作,让他们体验操作的乐趣,并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所学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六、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任务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课堂练习,并将自己所做的文档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提交给老师。

2. 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对Word软件进行深入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
找学生演示选取整段文字的方法。 找学生演示选取整篇文字的方法。
那么,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选取整行、整段及整篇文字的方法?
五、拓展
你还会哪些选取文字的方法?
六、总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常规基本功练习
汉字录入练习
二、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编辑《辽沈战役纪念馆》这篇文章。
三、新授
1.复制文字
同学们请看,老师想在“主要建筑”的前面加上“辽沈战役纪念馆”几个字,要怎么做? 提出任务:有一种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
三、新授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
2、分析问题:
(1)哪里错了?
(2)我们应该怎样把它修改过来呢? (教师给予提示)
3、明确目标:
选中整行整段及整篇文字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复制、移动某些文字的时候,首先需要做什么?
2、提出任务:那么我们如何来选取文字呢?
(1)选取整行文字
学生尝试操作
学生修改文章
学生回答(保存)
通过强调对文档的保存,培养学生做操完成后保存的好习惯。
学生分析并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操作
学生分小组探
究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演示
学生总结
明确任务:利用word 2007复制、移动的方法对这篇文章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学生参照教材分小组完成任

学生演示操作
学生练习操作
学生分小组探究操作方法
通过演示、讲解、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
好,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

第2课走进沈阳故宫博物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打开文件的方法。

2、学会在文章中插入符号及修改、删除文字。

3、学会段落的合并与拆分。

教学重点:学会在文章中插入符号及修改、删除文字。

教学难点:学会段落的合并与拆分。

教具选择:电脑,多媒体。

教学地点:信息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沈阳故宫的知识呢?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那么还有没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呢?学生回答:好,同学们,那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沈阳故宫博物院。

在学习操作Word 2007中来了解这些知识。

二、新知讲解1、打开文件教师:同学们,老师在每台电脑的桌面上都放置了一个沈阳故宫的文档。

大家找到没。

学生:找到了。

教师:找到了之后,我们鼠标左键双击打开这个文档。

2、插入符号。

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阅读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个材料。

我们来了解下沈阳故宫的知识。

在同学们都阅读完成之后。

教师继续往下操作教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都阅读完成了?学生回答:是教师:那么下面看大屏幕,看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将光标定位在“东路”前面,单击插入,找到特殊符号组中选项,如果符号栏中没有你需要的符号,单击符号下面的更多…选项,在弹出的插入特殊符号的对话框中选择一个特殊符号,然后单击确定。

就插入成功了。

教师:同学们,看明白老师是怎么操作的了嘛。

看清楚了,就自己操作下。

有不明白的同学,举手,老师会给你解答。

3、插入、改写文字教师:同学们,刚才插入特殊符号我们学会了,下面老师教大家怎么插入和改写文字。

首先将光标定在“我的感想”后面,选择中文输入法。

输入文字。

4、删除文字。

教师:同学们,在老师给你们讲键盘的时候,讲过了删除键。

你们谁还记得键盘山哪个键是删除键?学生回答:教师:看来同学们还记得哪个键是删除键。

我们把光标定位在想要删除的文字后面,然后按键盘上的删除键,就可以删除光标前面的那个文字了。

5、段落的合并与拆分教师:现在老师教大家怎么进行段落的合并。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二课神奇的“网上邻居”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二课神奇的“网上邻居”

辽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二课神奇的“网上邻居”一、课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孩子们已经开始对网络产生了兴趣,但是他们缺乏正确的使用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课程旨在教授孩子们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在网络上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可以与其他人安全地交流。

二、课程目标•学会使用“网上邻居”工具进行简单的网络交流•学习如何构建适当的网络身份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能够实践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包括密码的保护等三、教学内容1.身份的概念2.练习创建自己的网络身份(包括头像、昵称等)3.了解网络常用工具“网上邻居”4.练习使用“网上邻居”工具,向其他同学发送问候信息5.网络隐私保护知识,包括密码保护等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观看有关网络安全的视频或讲述与网络使用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主体1. 身份的概念通过课堂讨论,教授身份的概念,让学生们意识到不同身份在不同场景下的差异。

例如,与老师、家长、朋友在网上沟通时都需要不同的身份表现。

2. 练习创建自己的网络身份让学生们在网上搜索到一个简洁、有趣的图片作为头像,并选择一个简单、容易记忆的昵称。

要求学生们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这些操作。

3. 了解网络常用工具“网上邻居”向学生介绍QQ等网上邻居工具,简单介绍它们的功能和安装方法,并对比不同的聊天工具,让学生们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交流工具。

4. 练习使用“网上邻居”工具,向其他同学发送问候信息让孩子们互相交换QQ号并向他们发送问候信息,提醒学生们文明交流,不要使用侮辱性语言或传播违法信息。

5. 网络隐私保护知识,包括密码保护等通过讲解一些经典的网络安全事件,向学生传授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如何防止网络钓鱼等知识。

(三)总结回答学生的问题,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以正确的态度使用网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网络身份、路径选择和网络安全保护的基本原则,并学会了使用“网上邻居”工具进行简单的网络交流。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认识新朋友_辽师大版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认识新朋友_辽师大版

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认识新朋友_辽师大版第1课认识新朋友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基础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熟悉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本课大致可分为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

可从二方面介绍:一是输入设备,常见的鼠标、键盘,还有扫描仪等;二是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第二部分是向学生讲解软件的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开机和关机的练习。

教学目的:1、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认识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等。

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及特点。

2、学会开、关计算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会并知道开关计算机的过程。

教学方法: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①用直观教学法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计算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教师可利用一个打开的计算机机箱,向学生展示机箱内的东西,从而减小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同时,对教材上提到的CPU、存储器有个感性的认识。

③学生对常见的计算机从外观上组成部分必须十分熟悉,而且能够说出这些设备是属于输入、输出设备还是处理设备。

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或常用的一些其它设备。

④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开、关机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式。

另外,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言: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应用(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既然计算机能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那么计算机到底是怎样组成的?本课我们来看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和硬件组成。

键盘可以帮助我们输入一些文字、命令,或者可以在某些时候代替鼠标器工作。

它的按键很多,要正确、快速地使用它们,需要我们花一定的时间。

(出示图片)它们的外形不同,但是键盘上的键基本都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

5.其它设备计算机上还有一些其它设备,(出示实物)例如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耳麦等,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

辽师大版信息技术四上第1课《认识新朋友》word教案

辽师大版信息技术四上第1课《认识新朋友》word教案

辽师大版信息技术四上第1课《认识新朋友》word
教案
教学内容
1、了解运算机的组成,明白鼠标的六种差不多操作内容,把握正确关闭运算机的方法。

2、学会打开文件夹。

上机步骤:
一、自学课文。

1、认识运算机的组成部分。

2、启动运算机
3、认识鼠标的六种差不多操作第一打开显示器开关按钮
按此键开机
鼠标有六种差不多操作:移动、指向、拖动、单击、双击、右击。

二、作品观赏 1、认识图标
2、打开不同类型的图标,观赏作品 三、学会正确关机
鼠标左键
右手食指 按此处
鼠标右键
右手中指 按此处
滚轮
网页
演示文稿
文字
视频
不同类
型的文件使用
不同的图标来
表示
第一步:单击“开始”按钮
第二步:单击“关闭运算机”命令
第三步:单击“关闭”按钮
四、下课强调
1、将周围的垃圾带走。

2、将自己的座凳摆放整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我的空间我做主(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我的电脑”,能区分软盘、硬盘、光盘。

认识文件夹图标和常用文件的图标(包括位图文件、声音文件和影片文件图标)。

2.学会新建文件夹和给文件夹更名,并将图片另
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下。

3.培养文件资料要分类整理存放的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学会打开我的电脑,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课前准备:
窗口小博士浏览查看的图片(图片文件、声音文件、电影片断等)介绍时用的光盘和软盘
教学过程:
1.用鼠标点取文件和文件夹时,将一个文件夹移动到其他文件夹下,而移动文件夹时,Windows又不提示,要尽量避免将Windows系统文件夹移动。

2.文件图标会由于不同计算机安装软件的不同,而形成文件关联的不一样而有所不同。

因此,图标可能与书上介绍的不一样,可以向学生说明,也可以通过打开“我的电脑”→单击“查看”菜单→“文件夹选项”→“文件类型”,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编辑”→“更改图标”,从系统图标库中选择相应的图标,如果还没有,可以单击“浏览”,然后,选择一个应用程序或图标。

3.介绍光盘的使用时,可能一些学校的学生机没有光驱,可以通过教师演示介绍。

4.许多光盘均有自动运行功能,所以光盘一
放进就自动运行,可以在关闭关驱之前,按SHIFT键屏蔽自动运行。

打开光盘不能用双击,因为双击光盘也会自动运行,这时,可以在光盘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就可以打开光盘。

5.将光盘上的文件修改后保存,电脑默认的文件夹是光盘上的,应指导学生改变盘符,保存到硬盘上自己的文件夹下认识文件和文件夹。

学会用双击文件的方法打开文件和启动应用程序;教学时,应窗口小博士知道,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及文件夹中包含文件和下一级文件夹。

二、认识常用文件的图标,主要是一些多媒体文件。

通过双击可以打开这些文件,窗口小博士欣赏一些图片、声单及影片。

在光盘上取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并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将资料整理分类的习惯,将不同的资料存放不同的文件夹中。

三、趣味训练
选择一种打字练习软件进行训练。

利用配套光盘中的“键上行”软件进行训练。

四、想一想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