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法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小学语文基础语法知识一、词语表示数目的词。

代替别的词语以表示人、事物或数量、性质、状态、程度等的词。

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方面状况的词。

(副词属于虚词,但它有一定的意义,有少数能单独回答问题。

这在虚词里是比较特殊的)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等各级语言单位的词。

有的连词只能连接某些语言单位,有的连词可以连接词以上各级语言单位。

二、句子(一)句子及其类型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举例说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这个句子里,“一切反动派”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

(美丽)的花朵(那个)地方“美丽”修饰名词“花朵”,是定语;“那个”限制名词“地方”,也是定语。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这个任务[必须]完成。

你的水平[实在]一般。

“轻轻”修饰后面的动词短语,是状语。

“必须”限制后面的动词,是状语。

“实在”修饰后面的形容词,是状语。

补语是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的成分。

位于谓语后、宾语前,一般用“得”作标志。

一个个都笑〈弯了腰〉。

字写得〈好〉。

“弯了腰”补充说明“笑”的结果,是补语。

“好”补充说明“写”的程度,是补语。

我爱伟大祖国。

(与定语相对应)在一个完整、典型的句子中,句子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顺序一般是:例句:(全体) 同学‖[都] 做〈完〉了 (语文)作业。

作为三年级学生应该知道的语文语法结构知识

作为三年级学生应该知道的语文语法结构知识

是故,小学语文应在一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扩大视野,展 开更广泛的研究,我们须正视且须加以重视其重要地位。

【篇一】 1、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的词组成的短语,其 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例如 老师讲课脸红 他讲话心情好 小明走她聪明 电话响桃花红 大家唱歌我们高兴【篇二】 2、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的起修饰作用的成 分组成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 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例如 我的老师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迹小心地翻阅 一个顾客完全相信可爱的人更加坚强 可贵的精神多么漂亮 左边的一组都是由定语合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右边的一组都 是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篇三】 3 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一起组合成的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

例如 敬畏生命吃包子 热爱生活夸奖我 爱好文学写文章 庆祝回归修铁路 安排工作盖房子 后补短语【篇四】 4、后补短语 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 一起组成的短语。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的成分是补语。

例如 盛满好极了吓跑热死了 牵回去大得多 抱起来暗得很 打量一番翻了一阵 左边的一组都是由动词及其补充成分的一起组成的动补短语,右 边一组都是由形容词及其补充成份一起组成的形补短语,它们一起统 成为后补短语。

【篇五】 5、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 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 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 改革开放唱歌和跳舞 雄伟壮丽讨论并通过 聪明、美丽而善良光荣而艰巨【篇六】 6、介宾短语 介宾是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 处所、对象等。

(完整版)小学语文语法知识

(完整版)小学语文语法知识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实词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小学语文语法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大全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 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 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词性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 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 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语法·知识
小学语文语法
目录·词性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记忆口诀:名动形数量代,副连介助叹拟。)
词性
一.名词
1.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2.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3.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思想、质量、方 法"。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 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夸张
修辞手法
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 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
夸张
修辞手法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再见了, 故乡!
反复
修辞手法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起到辅助作用。

一、词语运用1. 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语气词等。

2.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的区别及正确使用。

3. 词语搭配:正确搭配词语,避免搭配错误或称谓不当的情况。

二、语法知识点1. 句子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以及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时态的正确使用: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3. 语序的正确排列:主谓宾、定状补等词语的搭配和位置。

4. 语法规则:主谓一致、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三、成语和俗语1. 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各类成语的意义、出处及在句子中的使用方法。

2. 俗语的意思及用法:习惯用语和口头禅的意义、背景和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四、阅读理解与写作1. 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后回答问题,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推理等。

2. 写作常识:书写规范、字数要求、段落结构等。

3. 练习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见写作体裁的要素及写作技巧。

五、文言文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的形式、词汇、句法结构等。

2. 文言文阅读: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其中的意思,包括词义、句法、修辞手法等。

3. 文言文写作:根据题目写文言文,使用正确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六、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1.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认识并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丰富文章表达。

2. 表达技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

七、作文技巧1. 题目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注重选择与自己经验和思考相关的题目。

2. 提纲的拟定:根据题目,做好提纲,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3. 开头结尾的写法:注意开头的吸引力和结尾的总结和升华。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2.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3. 语序: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疑问句等。

4.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5. 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辨析等。

6. 词的变化形式: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语态和不定式形式等。

7. 词语搭配:介词短语的搭配、动词短语的搭配、形容词短语的搭配等。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1. 词类知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叹词等
的定义和用法。

2. 句子成分知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的定义和识别方法。

3. 时态语态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的用法,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和用法。

4. 句型知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句子的语法结构和特点。

5. 语序知识:主谓宾语的基本语序、否定句、倒装句等的用法和特点。

6. 修辞手法知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

7. 短语搭配知识:常见的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的搭配规律。

8. 语言规范知识:标点符号、字音字形、常见错别字等语言规范和常见错误的辨析。

以上是小学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和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
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2014.3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2014.3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AVktR。AVktR。
()、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zvpge。zvpge。
二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kavU4。kavU4。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5PCzV。5PCzV。

小学语文常考知识点

小学语文常考知识点

小学语文常考知识点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掌握语文常考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常考知识点的几个方面,包括词语辨析、常用成语、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等。

一、词语辨析在语文学习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1. 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词语。

比如:“画”和“化”,“拔”和“跋”,同学们要注意在阅读或写作时正确使用这些词语。

2. 同义词与反义词同义词是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而反义词则是指意思相反的词语。

比如:“高兴”和“快乐”是同义词,“大”和“小”是反义词。

学生们在写作中要注意准确地使用这些词语。

二、常用成语成语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常用的成语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例子:1. 井井有条:形容事物有条理、井然有序。

2.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进展顺利、一路顺风。

3. 百年树人:形容教育培养人才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

学生们要了解这些常用成语的意思和用法,以便在写作和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

三、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下面列举几个小学语文常考的语法知识点:1. 成语的使用:学生们要掌握成语的正确搭配和用法,例如:“拔苗助长”、“井底之蛙”等。

2. 语病的辨析:学生们要注意常见的语病,如主谓不一致、名词单复数错误等。

3. 词性转换:学生们要能够准确地进行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的转换。

四、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发挥语文能力的一个窗口。

下面介绍几个小学语文写作的常考技巧:1. 表达思想的清楚:学生们在写作时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冗长和啰嗦。

2.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学生们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来丰富自己的文章。

3. 注意段落划分与过渡:学生们要学会合理地划分段落,每段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通过过渡句来连接各个段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
小学语文语法知识
关联词
1、关联词的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
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

恰当
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常见的关联词语类型(八种)
A、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既……又……那么……那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不是……而是……
B、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还……不光……还…………甚至……不仅……还……
C、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D、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比是顺着说,而是有了转折。

虽然……但是……虽然……可是…………却……尽管……还是…………然而……
E、假设关系——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
况后的结果。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假如……就……哪怕……也……
F、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为……所以…………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G、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
的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都……无论……也……
H、取舍关系——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去其余。

宁可……也……与其……不如……
3、关联词语的使用
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

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

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两个注意:
(1)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
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2)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
生搬硬套。

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

修改病句概念: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的'句子都属于病句。

1、常见的语法类型有:
(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重复罗嗦(5)自相矛盾(6)词序混乱(7)指待不明(8)分类不当
(2)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3)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

3、常用的删改符号(略)
修辞手法
比喻
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对比
结构:本体+喻词+喻体
常用喻词:好象、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拟人
概念: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

排比
概念: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词组成。

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反问
概念: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

与疑问句的区别:
(2)反问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意在肯定,不需要别人回答。

设问
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
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
答案。

对偶
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

句式变换
1、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
形象。

扩句时要注意: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
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时要注意: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2、陈述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这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3、“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的互换,“直接引用”与“间
接转述”做好以下几点:
(1)改换人称。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
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

(2)改换标点符号。

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

(3)如果是问句,改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

(4)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4、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方法:
(1)判断有无否定句,有的去掉,无的加上。

(2)加上或去掉陈述句、反问句末尾的语气词。

(3)改变标点符号。

(4)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

5、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都是表示肯
定语气的句子,后者更加强烈的表示肯定。

(双重否定句是指一句
中有两个否定词语的句子)
三种该注意的标点符号
1、省略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文中内容的省略;
(2)表示说话的迟疑;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4)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
(5)表语句内容的跳跃。

2、破折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解释说明;
(2)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声音的中断或延续。

3、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引用别人或者直接说出来的话;
(2)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表示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