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
浅析中国民歌的内在美

浅析中国民歌的内在美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民歌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录着民间的生活和感情,传承着智慧和文化。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是丰富多彩的,体现在曲调、歌词、情感表达等方面,下面对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进行浅析。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体现在其曲调上。
中国民歌的曲调清新优美,多变而又富有韵味。
不同地域的民歌曲调各具特色,如青海的《青海湖》、云南的《茉莉花》、陕北的《马兰花》等,都是以本地的风土人情为题材,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民歌的曲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也是中国民歌内在美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还体现在歌词上。
民歌歌词通俗易懂,表达真挚,往往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比如《茉莉花》中的“茉莉花呀茉莉花,开在寂寞的夜里,香味填满了这黑夜”,表达了对坚强女性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马兰花儿》中的“赶山风赶大风,赶呀赶,赶狂风赶旷野,赶呀赶”,表达了对奋斗生活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歌词内容朴实真挚,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民歌的生活本真和生命力。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还在于其情感表达。
中国民歌的情感表达浓烈而真挚,常常是源自于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流露。
例如《茉莉花》中的深情款款,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敖包梁之泉》中的悲凉哀怨,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苦涩。
这些民歌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许多人的内心,贴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
民间歌曲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民间歌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
本文通过对民间歌曲的内涵、特点及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民间歌曲在当代社会的独特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民间歌曲的内涵与特点1. 内涵民间歌曲是指由民间口头创作、流传、演唱的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歌曲。
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和审美观念。
2. 特点(1)地域性:民间歌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2)民族性:民间歌曲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展现了民族精神。
(3)时代性:民间歌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4)口头性:民间歌曲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民间歌曲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价值1. 文化价值民间歌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信仰和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 社会价值民间歌曲在传承和发展中,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民间歌曲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3. 经济价值随着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相关产业逐渐兴起,如民间歌曲演唱、旅游、工艺品制作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民间歌曲的保护与传承策略1. 加强民间歌曲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组织专家学者对民间歌曲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其内涵和价值。
(2)加强对民间歌曲的研究,为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2. 重视民间歌曲的传承人培养(1)设立民间歌曲传承人培养计划,选拔优秀传承人。
(2)鼓励传承人参与各类民间歌曲活动,提高其演唱水平。
3. 创新民间歌曲的表现形式(1)将民间歌曲与现代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新表现手法。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录像、网络等,拓宽民间歌曲的传播渠道。
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政府加大对民间歌曲保护与传承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2级计算机本科1班姓名: 吴芳敏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
以五声音阶为主。
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篇3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着深远意义。
中国民族音乐凝聚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具有强大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在面对无数次困难和挑战时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不但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增强热爱家乡的民族情感。
大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审美体验,被其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吸引,从而不断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例如:歌曲《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创于1938年,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采用带再现变化的复三部曲式,以六度大跳的颂赞性音调的起首部分,是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全曲采用激昂的旋律,表达出无数革命人向往并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与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延安精神。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学习中华儿女英勇奋战的精神,从而坚定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与信念,培养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民族音乐的学习对大学生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时刻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这首乐曲表现了五壮士在抗日战争中弹尽粮绝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涵盖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顽强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

浅谈汉族民间音乐地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与情感传播姓名:钟彩霞专业:学前教育班级:级班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地一部分.歌曲中承载着人们地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地精神支柱.b5E2R。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地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地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地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地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地人民群众集体地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地情感表达方式.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p1Ean。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劳动地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地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地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地节奏,曲调也有自由地变化.DXDiT。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地一个重要地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地一颗璀璨地明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地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地思想感情.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地是爱情题材地山歌.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地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地劳动和朴实无华地生活是他们创作地灵感来源.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地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地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地悲欢离合.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地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地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他们还借山歌表达对爱情地坚贞和执着.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地男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地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地信念,去追求诚挚地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地最直接呐喊.RTCrp。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800字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800字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民间音乐是指在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以口头传承为主的音乐形式,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哪些种类。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舞、壮族的锣鼓舞等等。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节奏,还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们来谈谈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
首先是地域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音乐特色;其次是群众性,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最后是多样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一种民族民间音乐——京剧。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被誉为“中华戏曲之花”。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京剧中,演员们通过唱腔、身段、化妆等手段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除了京剧之外,我还喜欢听一些其他的民族民间音乐,比如说二泉映月、梁祝等等。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节奏,还能让人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最后,我想说的是,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传承它们。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来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吧!。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也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鉴赏,并讨论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云南民间音乐富有异域风情,表现出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点,而西北民间音乐则保留了丝路交往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融合了汉人音乐的元素。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接受和传播能力。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它通过音乐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宗教等方面的感受和情感,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比如,川剧中的“变脸”就展现了川剧表演中的独特艺术手法和剧情设计,同时也反映了四川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艺术追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比如,木兰歌歌颂了忠诚和爱国主义精神,茉莉花则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这些歌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
随着社会进步,它也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未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风格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让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和文化特点的音乐形式。
通过对其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中国民歌赏析中选择一篇欣赏600字

中国民歌赏析中选择一篇欣赏600字《义勇军进行曲》这是一首极富于创造性的歌曲。
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
现在唱起它,仍然会感到今天的革命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励我们去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更加努力地奋斗。
作曲家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创作。
首先,他成功地把这首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发挥其战斗作用。
1、前奏:歌曲开始是六小节进军号般的前奏。
它具有铿锵的节奏、明亮雄伟的旋律,其中三连音的妙用,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
我们还可以从中窥见全曲所采用的音阶、调式和音域概貌。
前奏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整个歌曲情感和旋律发展的基础,这是很值得我们在欣赏中加以注意和分析的地方。
歌曲的引子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mi、sol)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
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2、聂耳根据歌词分句的特点,把这首歌曲处理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所形成的自由体结构。
虽然每个乐句的旋律、结构都各不相同,但乐句与乐句之间,衔接紧密,发展自然,唱起来起伏跌宕、浑然一体。
3、歌词第一、二句都是带有号召性的。
作曲家把这两句旋律按“5—1—3—5”的上行趋势处理,特别是节奏的安排,采用了后半拍起句,更能给人以紧迫感。
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与情感传播姓名:钟彩霞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5级2班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歌曲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
1.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劳动的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的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自由的变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的思想感情。
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爱情题材的山歌。
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的劳动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灵感
来源。
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的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
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
”他们还借山歌表
达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
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
”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的男
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的信念,去追求诚挚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的最直接呐喊。
2.民间歌舞
我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有:秧歌、花灯、花鼓、采茶。
东
北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
东北秧歌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
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以及手巾花的各种舞法等都展现了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并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泼辣、热情的个性。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以热情、火爆、泼辣、幽默著称。
动作既
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哏,哏中有俏,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
”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
韵律、体态和手巾花集合在一体的动作结合
就是扭法,它是塑造人物和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
3.说唱音乐
汉族说唱音乐可分为: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牌子曲类和琴书类。
牌子曲类说唱曲种,是将许多曲牌联缀起来讲唱故事的音乐形式。
这种音乐结构手法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例如宋代的诸宫调。
牌子曲类曲种往往各自拥有众多曲牌,多者可达数百个。
常用的曲牌一般有数十个。
艺人们将这些曲牌按表情功能分成几类,例如欢乐的、悲伤的、哀怨的、愤怒的、平静的、激动的、雄壮的等等。
在表现故事情节或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时,曲牌的联缀有一定的程式。
比如牌子曲中的《满江红》,把岳飞的“精忠报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4.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分剧种的重要因素。
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
中国戏曲音乐起源于民间,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步形成。
历史上虽有过极少数的专业戏曲音乐家,但师徒相承,口传心授,集体口头创作是主要的普遍的创作方法。
因而,中国戏曲音乐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其主要表现为:
①统戏曲声腔既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又呈现出地方剧种风格的
多样性。
如川剧高腔既保存了传统高腔帮腔、曲牌体、说唱
性与歌唱性相结合的特点,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如全部使
用四川方言,发展了帮腔的形式,加入了复杂多变的川剧锣
鼓,创造了独特的“一字板”等。
②戏曲剧种的音乐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不断地吸收融
化其他音乐成份,从而得到丰富、发展和变化。
越剧主要的唱腔是尺调、四工调、弦下调,优美流畅,宜于表现温和细腻的感情;为了表现戏剧的矛盾冲突和剧中人物激昂慷慨的情绪,吸收运用了绍剧的“二凡”、“流水”,使之逐渐成为越剧的唱腔。
③国戏曲音乐的创作和演唱演奏,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又具
有较高的专业性。
戏曲音乐是众多不知名的艺人选择、加工、提炼、创造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但就其唱腔和伴奏的旋律、演唱演奏的技巧而言,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如由某一简单的曲调,发展成具有各种板式、分别生腔和旦腔的成套的板腔体系,它就包括多种旋律发展手法:节奏的变化,宫调的转换,旋律的扩充与紧缩,加花与减繁,字位的移前或挪后……等等。
不同剧种的艺人,都有一套不同的处理方法。
这是一部尚未成书的、具有民族特性的、专业性很强的中国戏曲音乐作曲法。
④戏曲音乐既有程式性,又能灵活运用,创造出新。
它已在
艺人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艺术欣赏习惯。
有修养的演员和乐师,均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本剧种的各种程式。
但又不拘泥于程式。
“死曲活唱,硬弦软用”,就是对程式灵活运用的概括。
许多流传久远,达到家喻户晓的优秀唱腔,都是传统程式变化运用的结果。
④国戏曲唱腔虽受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制约,但并不
妨碍人物个性的刻画。
同是旦腔反二黄慢板,梅兰芳在《宇
宙锋》中唱的和程砚秋在《窦娥冤》中唱的,各有千秋,各具特
色。
同是老生西皮二六,《空城计》里的诸葛亮唱得潇洒自如,
而《捉放曹》里的陈宫,则是一腔怨恨。
这是对同一板式不
同处理和运用的结果。
甚至同一剧目、同一人物、同一板式
或曲牌,不同演员的演唱,也有不同的风格。
这又是形成不
同流派的原因之一。
5.民族器乐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
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琴曲《广陵散》;琵琶曲《十面埋伏》;筝曲《渔舟唱晚》;唢呐曲《百鸟朝凤》、;笛曲《五梆子》;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
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等生活情趣。
如《八仙序》、《十八六丝二》等。
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宜
于室内演奏。
如《十六板》、《高山》、《流水》等。
用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丝竹乐,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如《三六》、《行街》、《八骏马》等。
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演奏风格粗犷,适宜于室外演奏,擅长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如《将军令》。
有不少吹打乐种,在乐队中兼用弦乐器,因而音乐兼具丝竹乐的特点,如《满庭芳》、《五凤吟》(福州十番)等。
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打”,锣鼓在吹打乐中起重要作用。
传统民族器乐演奏多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等风俗生活,以及宫廷典礼、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较少采取纯器乐表演的形式。
民族器乐的实用性使不少器乐曲牌因用于不同场合而产生变化。
借此来表达人们的情感。
总而言之,民间音乐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从本质上说,它还是充分展现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积级、最光彩的方面。
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音乐。
它是人类文化成果中最优秀的部分。
它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相信我会有更多机会欣赏到不仅是中国的汉族民间民族音乐,而是世界各地的民间民族音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识,从而步入音乐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