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参考模板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参考模板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采用尼莫地平和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7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患者预后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尼莫地平和高压氧联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尼莫地平高压氧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由于头部受到钝力作用后,导致脑蛋白质轴索弥漫性损伤[1]。

疾病可独立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同时并存。

其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约占35%左右[2]。

临床对此疾病的治疗,可采用多种方法。

我院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尼莫地平和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7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由明确的外伤史,并在损伤后出现意识障碍,经CT检查有多处挫裂伤和出血点[3]。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39.97±7.11)岁。

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1例,高空坠落伤8例,硬物击伤6例。

患者从受伤到入我院治疗的时间为1-10小时,平均(5.16±2.01)岁。

实验组患者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39.26±7.77)岁。

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3例,高空坠落伤7例,硬物击伤5例。

患者从受伤到入我院治疗的时间为1-13小时,平均(5.78±21.87)岁。

弥漫性轴索损伤70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70例临床分析

1 2分 1 , 1 . %。( ) 2例 占 7 1 2 均有意识 障碍 , 3h 5例 , 2 < 者 3— 4h
者 1 , 2 者 5 。( ) 5例 > 4h 0例 3 瞳孔 改变 : 一侧瞳孔散大 2 3例 , 双
侧 瞳孔散大 5例 , 双侧 瞳孔呈 针尖样 缩小 8例 。( ) 4 生命 体征改 变5 5例 , 主要表现为高热 、 脉搏快 弱 、 吸缓慢 、 呼 间断 血压 下降 。
( ) 脑强直者 1 。 5去 2例
状 出血灶也较为常见 , 多分 布在大脑灰 白质交 界 区, 其次见 于基 底节 内囊 区及 胼胝 体、 脑干 等部位 , 以多发性 为主 , 直径 < m, 2c 均不构成血肿 , 占位效应 。( ) 网膜下腔 出血多见 于脑干 周 无 3蛛 围, 特别是幕切迹 、 四叠体池 、 环池及纵裂 、 侧裂池 ; 脑室 内出血多 见于侧室及三脑室。 ( ) 4 部分 患者颅 脑 C T早 期可 未发 现异 常 , 但临床症状 却很严 重 , 这可能是 C T对一些病变不灵敏造成 的, 对 于这 些患者 , 应短期 内复查颅脑 C 并建 议使用薄层 C 必要 时 T, T,
弥 漫 性 轴 索损 伤 7 0例 临床 分 析
陈宇 刘传杰 卢武 韩书清 胡涛 武汉科技 大学附属 汉阳 医院( 湖北 武汉 4 0 5 ) 3 0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弥漫性轴 索损伤 ( A ) D I患者的发病机制 、 特点及诊 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 者所在 医院 20 临床 08年 1
月 2 1 8月收治的 7 0 1年 0例 D I A 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 果 本组 患者恢 复 良好 2 9例 , 残或遗 留部分 并发 症( 轻 中残 )0例 , 2 重残 1 1 例 , 物生存 1 , 植 例 死亡 9例 。结论 对D I A 进行早期诊 断及早期治疗可 明显地提 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摘要】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本文旨在通过分析56例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评估和病因。

病例研究发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干和脊髓受损,影像学可见脑干轴索异常信号。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预后仍不确定。

病因分析发现免疫相关和遗传因素可能与该疾病有关。

总结认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需要更多临床病例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预后进行更精准评估。

该研究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关键词】脑脊髓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影像学、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病因分析、临床应用、展望。

1. 引言1.1 疾病概述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神经轴索的广泛受损,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到影响。

患者常常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目前尚不清楚该病的具体病因,也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评估以及病因分析,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评估和病因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策略。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深入了解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特征,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并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病因分析,我们也希望能够揭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发生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更为有效的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为临床实践和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

2. 正文2.1 临床特点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脑部疾病,其临床特点表现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弥漫性轴索损伤50例临床诊治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50例临床诊治分析

3 1 致伤 机制 . 自 15 9 6年 A a dms首 次 报 道 D I后 , en rl A G n ae i l 等 最早制 作 出 D I A 模型 , 明 D I 一种 由旋 转 力 表 A是 所 致 的原发性 脑损 害 , 当头 部在 任 一 轴 向突 然旋 转 运 动时, 可使 颅 内各组织 之 间相 对移位 产生 一种剪 应 力 ,
原 因不 明 2例 , 4 。 占 % 1 2 临床表 现 .
明确诊 断后首 先 通 畅气 道 , 括气 管 切 开 和气 管 包
插管 , 稳定生命 体 征 , 正休克保 证脑灌 注 。有手 术指 纠 征者尽 快手 术减压 。术后保 守治 疗包括 ; 水 , 持水 脱 维 电解 质 酸碱 平衡 , 防治肺 部 感染 、 尿 系感 染 、 泌 肾衰等 并发症 , 支持 治疗 , 神经保 护剂应 用 , 低温 治疗 , 亚 高压
3 讨 论
行 MR 检 查 ,9例 发 现 异 常 , I 2 阳性 率 为 8 . % ,. 5 4 TWI 显示点 状 或小 灶 性 稍 低 或 等 信 号 , TWI显 示 为 高 信
号 。2 6例 中线 居 中 ,4例 中线移 位 。3 2 6例 合 并 蛛 网
收稿 日期 :0 8—5— 6 20 2
医学信息手术学 分册 20 0 8年 9月第 2 卷第 9期 l

8 31 ・
弥 漫性 轴 索损 伤 5 0例 临床 诊 治 分析
蔡 韬
( 中南 大 学 湘 雅 医学 院 附属 第三 医 院 , 沙 4 0 1 ) 长 10 3
关键词 :弥漫性轴 索损伤 ; 断 ; 诊 治疗
中图分 类号 等综合 措 施 。本组 病 例 均早 期 应 用 纳洛 酮 , 首

弥漫性轴索损伤分析论文

弥漫性轴索损伤分析论文

弥漫性轴索损伤分析论文1. 摘要弥漫性轴索损伤广泛存在于脑部创伤、中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是导致慢性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在影像学、病理学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表现,本文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背景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指由于颅脑损伤引起的、广泛的、弥散的神经元轴索的断裂、肿胀和变性。

DAI通常是速度较快、方向突变、撞击强度大或反复发生的创伤所致,如交通事故、跌落和冠状动脉疾病。

DAI通常会导致意识障碍、昏迷、头痛、呕吐、抽搐、肢体瘫痪、神经功能障碍等大量症状,而且症状往往逐渐恶化,且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对于DAI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3. 影像学表现DAI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常常为T2加权MRI及磁共振扫描(DTI)引起的弥漫性白质异常。

DTI可以检测到水分子在白质中的弥散程度,反映轴索完整性和密度。

因此,DTI尤其适用于轴索损伤的诊断。

由于DAI通常是弥漫性的、分布广泛且斑块状的,因此能够被影像学检测出来。

而且,由于MRI及DTI技术不断提高,DAI的诊断准确性已经获得了更好的提升。

4. 病理学表现DAI的病理学表现为轴索的断裂、肿胀和变性,导致神经元进一步损伤和死亡。

轴索的肿胀会导致系统局部的水肿和出血。

同时,DAI也会引起轴索周围的炎症反应,延长神经再生和修复的时间。

DAI的病理学与影像学表现密不可分,轴索的断裂和损伤反映在磁共振图像中,并与神经功能缺陷和认知障碍密切相关。

因此,综合考虑病理学和影像学是很重要的,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分析。

5. 临床症状DAI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意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头痛、呕吐、抽搐、听力和视力障碍、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等。

症状严重程度与DAI的损伤程度和范围有关。

因为DAI并不总是直接引起意识障碍或昏迷,因此,对于患有DAI的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仔细的评估和观察。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点与治疗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特点与治疗分析

4 Ad m n, r a I C x ael T e l a s J G a m D . , h r i A, t , h e l a
Df s xn lnuyi o iaeaoa i r nnn—msi edj j i l ha i se _
jr JN u ugPyhar,9 1 5 :8 a emsr sci y 19 ,4 4 1— y, t
2 09 2. 4
出血性脑 脊液 , 测压 了解颅 内压情 况 , 根
据颅 内压监 测结果 , 调整脱水 药物 用量 ;
结 果
⑦根据病情 变化 , 调整 治疗方 案 , 施个 实 体化治疗 , 当提 高血压水平 以维持正常 适 脑灌注压 , 对合并 有颅 内血肿 ( 硬膜 外下
或脑 内血 肿 ) 的病人 , 根据 血肿 量 、 损 脑
儿均伴 有不 同程度 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 有
维生素及微 量元 素缺乏 也是 引起 反
复呼吸道感 染 的主要 因素。维生 素缺 乏
营养缺乏性疾 病 的患儿 易患反 复呼 吸道 感染 。肺炎治疗 不彻 底 的患儿亦 多导 致
营养不 良性疾病的发生 。
性佝 偻 病 (1% ) 维 生 素 A 缺 乏 症 3 、 ( . % ) , 以影响血清 iG水平 , 43 等 可 g 使体
1 刘永生 , 叶英. 脑弥 漫性轴索损 伤 3 o例. 救 治 体会. 中国 实用 神 经疾 病 杂 志 ,06 7 2 O ,
(5 :. 1 ) 9
明显中间清醒期 ; ③无特别明确的神经系统
定位体征; , ④C’ I 扫描或 M I R 证实大脑皮质
与髓质交界处 , 神经核团和白质交界处 , 胼

弥漫性轴索损伤49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49例临床分析
况 下 , 尽 早 做 出诊 断 , 对 患 者 预 后 有 很 大影 响 。 应 这
11 一般情况 .
本 组患者男 4 4例 , 5例 , 女 年龄 1 3~6 7岁 , 平
均 3. 57岁。损伤原 因: 交通肇事 3 , 5例 坠落伤 7例 , 高空坠落物
砸伤 2例 , 斗殴伤 5例。伤后 来 院时间为 0 2~5 。格 拉斯哥 . 2h
2 结 果
保持呼吸道通 畅 , 早期纠正低 氧血症是降低弥漫行轴索损伤
残死率的主要原 因, 呼吸道不 畅, 可使胸腔内压力增 高, 内静脉 颅 回流不畅 , 致使颅 内静脉 压升 高 , 脑水 肿加 重 , 使 同时 呼吸道 不 畅 , 以引起肺通气 量不足 , 可 使脑缺氧和血二氧化碳分压 升高 , 亦
预后评分( C ) 3 8例 , 5分 2 , G S :分 4— 8例 6—8分 1 3例。合并颅 内血肿 7例 , 合并其 它部位骨折 7例 , 复合伤 5例。 12 治疗 方法 . 手 术 的 6例患 者 中, 并 骨折 4例 , 合 复合 伤 2 例, 均未行开颅手术 , 行保守综 合治疗 , 主要包 括 : 持呼 吸道通 保 畅、 早期纠正低 氧血症 、 早期应 用冬眠药 物 、 期纠正低 血压 , 早 应 用脑细胞营养药物 , 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等。 及 13 功能评定 .
【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 综合 治疗
笔者所在科室 自2 0 02年 9月 ~ 08年 9月间共收治弥漫性 20 轴 索损伤患者 4 9例 , 复 良好 者 l , 恢 9例 中度残疾 1 , 0例 重度 残 疾 4例 , 植物生存 3例 , 死亡 1 , 3例 病死率为 2. 3 6 5 %。将其诊 治
情况 , 回顾 性 分 析 如 下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及治疗观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及治疗观察
mo t lt c n c o s e s s t t p c l ln c l r a i y; o s i u n s i i s y i a c i i a ma f s a i n MRI x mi a i n f b i d a n s s t a C ; o ii e r t o l h r p c n nie t to s. e a n t o o t e r i g 0 i h n T p st v a i na t e a y a
弥漫性 轴 索损 伤 患者 的生存 率 。
【 键 词 l脑 弥漫性 轴 索 损伤 颅脑 损伤 临床 表现 关
【 图 分 类 号 lR5 中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0 4 (0 10 () 0 3 0 文 4 7 22 1 )8b-0 2 - 2 6
r to p c i e a ay i f 6 a e n o r h s ia e r s e t n l ss o 4 c ss i u op tl v wi if s x n l i j r n p te t wih ci ia aa R s l O h s g o p t d fu e a o a n u y i ai n s h t l c l d t . e ut n s f t i r u
i 9 a e ( 4 0 % . l n s r i a n c s s 1 9 % , 3 a in s d e ( 5 9 %) C n lso Dif s x n l n u y a d i h n c s s 1 . 6 ) pa t u v v l i 7 a e ( 0. 3 ) 2 p te t i d 3 . 3 . o c u in fue a o a i j r n h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采用尼莫地平和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7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患者预后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尼莫地平和高压氧联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尼莫地平高压氧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由于头部受到钝力作用后,导致脑蛋白质轴索弥漫性损伤[1]。

疾病可独立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同时并存。

其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约占35%左右[2]。

临床对此疾病的治疗,可采用多种方法。

我院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尼莫地平和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7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由明确的外伤史,并在损伤后出现意识障碍,经CT检查有多处挫裂伤和出血点[3]。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35例,其中男性20例,
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39.97
±7.11)岁。

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1例,高空坠落伤8例,硬物击伤6例。

患者从受伤到入我院治疗的时间为1-10小时,平均(5.16±2.01)岁。

实验组患者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39.26±7.77)岁。

损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23例,高空坠落伤7例,硬物击伤5例。

患者从受伤到入我院治疗的时间为1-13小时,平均(5.78±21.87)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入院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包括为患者降低颅内压、给予激素治疗,并进行神经营养,积极预防感染。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尼莫地平使用微量泵泵入,每小时1mg,每日10mg。

使用10日后改为口服。

高压氧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压力位2.0mPa/ATA。

采用GCS和GOS对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疗效判定标准
GOS评分:患者得分在4分以上(包括4分),为预后良好;得分在3分(包括3分)为预后不良。

采用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患者进行跟踪评价。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实验组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患者预后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临床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尚且无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使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已经被临床认可。

尼莫地平是临床常用的钙通道拮抗剂,属1,4一二氢吡啶类[3],临床应用后能够阻止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的开放,并能够减少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此外,药物还能够增加钙-ATP酶的活性,保护神经细胞,减少细胞毒性。

药物使用后,还能够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少脑内盗血综合征。

而高压氧能够增加脑组织的有氧代谢,降低脑水肿和颅内压。

提高组织的血氧含量,并纠正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

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说明采用尼莫地平和高压氧联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天和,林建忠,田新华,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2):1905-1908.
[2]李上勋,刘丹,何光龙,等.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25(5):338-341.
[3]唐建勋,陈前,张新伟等.不同时间局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5):513-515.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