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

合集下载

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护理
0c65f5ea 医学期刊
16747J[4]。1 周后开始进食,定时、定量,遵循 由少到多、由稀到干的规律。昏迷者可行鼻饲,鼻 饲前应抽取胃液,观察其色、量及性状,鼻饲后观 察有无腹胀、恶心呕吐及大便情况。如出现腹胀、 呕吐,抽出胃液为血性或解柏油样大便,应立即禁 食,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2.2.2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DAI 病人全身免疫力下降,极易并发褥疮和各类感染, 因而决不能忽视各项基础护理。室内空气应定时消 毒,各种应严格无菌操作。胃管、导尿管不宜留置 过久,一般超过 1 周后要及时更换。口腔护理每日 晨、晚 2 次。并建立翻身卡制度,每隔 1~2h 替病
0c65f5ea 医学期刊
15 例 DAI 病人施行亚低温疗法,降温效果满意, 方法为以制冷式降温毯并给以冬眠药物,可将体温 控制在 33~35℃之间。实践和理论均证明亚低温 具有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氧耗,减少钙离子内流, 保护细胞膜,减轻脑水肿等多种作用[3]。
2.2 当 DAI 病人进入康复阶段,其护理重点应 转为
2.2.1 补充能量,促进机体康复。伤后 1 周内,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此时不宜进食,而应通过静脉 给予胃肠外营养,每日摄入能量一般为 12560~
2.1.3 控制中枢性高热。DAI 往往伤及丘脑体 温调节中枢,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很高,势必进一 步加重脑损害。应将病人置于易于散热的环境下, 室温保持在 25℃左右为宜。于高热病人的头部、 颈部、股部放置冰块,或用温水擦洗上述部位以行 物理降温,同时行动态体温监护。近 1a 来我们对
0c65f5ea 医学期刊

院近年来收治的 DAI 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3 年 8 月~1999 年 6 月共收治 DAI 病人 112 例。男性 84 例,女性 28 例;年龄 4~68 岁,平均 38.1 岁。受伤程度 GCS9 分者 32 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 ppt课件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 ppt课件

继发椎管狭窄。”急诊拟“1.颅脑损伤 2.面部、左内踝部皮肤挫裂伤”
收入ICU。并立即给予监测生命体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头面
部清创缝合、降颅压,抗感染,抗休克,止血、补液、营养神经等对症
支持治疗,胸部胸带加压包扎,颈部支具固定,并完善相关检查。予
2013年03月30日转入我科继续治疗,入科查体:T36.5℃、
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
病例介绍
入科诊断:1.弥漫性轴索损伤;2.多发脑挫裂伤;3.右侧基底节出血;4. 颅底骨折;5.左额颞部头皮血肿;6.左面部皮肤挫裂伤;7.面部多发骨 折;8.环椎左侧块骨折;9.右肺及左肺下叶挫伤;10.右侧第9、11肋骨 骨折;11. 左侧髂骨骨折。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伤寒、 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有 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有输血史,预防接种随社会。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
04-08CT 1、广泛性脑挫裂伤,出血灶较前 (2013-03-30)明显吸收; 2、脑室积血; 颅骨骨折请结合前片,左顶部皮下点状异物。
11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
03-21白细胞23.17 葡萄糖9.74 03-22白细胞11.68 03-24白细胞13.16谷丙转氨酶97谷草转氨酶
6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查房
阳性体征
03-21头颅CT示: 1、右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右侧苍白球
及左侧岛叶血肿可能;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出血;
2、左侧额部软组织肿胀;待除外左顶部皮下异物可
能;左侧颧面部软组织积气;3、左侧颧弓、左侧上
颌窦粉碎性骨折;下颌骨左侧支及环椎左侧块骨折;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PPT课件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PPT课件

05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避免感染
等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 1 畅,预防肺部 感染
预防压疮,保 2 持皮肤清洁干 燥
预防深静脉血 3 栓,鼓励患者 多活动
预防泌尿系统 4 感染,保持尿 道清洁
预防肌肉萎缩, 5 鼓励患者进行 康复训练
4
评估指标
1
2
3
功能恢复 程度
4
疼痛缓解 程度
5
心理状态 改善程度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生化等
2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
识是否清醒,有无昏迷、 01
嗜睡等现象
肢体活动:观察患者肢
体活动情况,有无瘫痪、 03
抽搐等现象
神经功能:观察患者神
经功能恢复情况,如肌 05
力、感觉、反射等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体
02 温、脉搏、呼吸、血压
等指标,观察有无异常
疼痛程度:观察患者疼
02
感觉障碍:痛 觉、温度觉、 触觉等感觉减 退或消失
03
语言障碍:失 语、言语不清、 理解力下降等
04
认知障碍:记 忆力下降、注 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等
05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头痛、呕吐等症状
01
病理学检查:脑组织
05
02
活检等
神经功能评估:格拉
04
03
斯哥昏迷评分等
影像学检查:CT、 MRI等
05
康复效果评估:通过比较治疗前 后患者功能、认知、心理和社会 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估
护理建议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呼吸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感 染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护理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亚低温治疗的前提下,科学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48例患者恢复良好21例,轻残15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2例。

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对降低DAI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护理DAI是头部在特殊生物力学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其典型临床表现,也可与严重脑挫裂伤、脑干血管损伤及脑深部血管出血等同时发生,治疗困难,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预后极差。

现将48例DAI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48例DAI患者,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10~56岁,车祸21例,矿井下工伤10例,坠落伤11例,其他暴力伤6例。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22例,6~8分16例,9~13分10例。

1. 2 治疗方法入院后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措施有脱水、抗感染、吸氧、营养脑神经、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早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 3 护理措施1. 3. 1 病情观察DAI因头部加速运动时,脑轴索受剪力作用所致,主要伤及脑中轴及其邻近结构如脑干、基底节和第三脑室周围,临床表现为伤后意识障碍深、生命体征改变快、抽搐等,弥漫性脑肿胀严重,病死率高[2],若累及脑干,患者可出现瞳孔的变化,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同向凝视或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

所以,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使用多道生理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严防患者因脑水肿、出血等原因导致颅内压增高而危及生命。

1. 3. 2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在DAI护理中尤为重要。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观察及护理发表时间:2016-04-01T14:28:36.3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作者:李存珍王丽[导读]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精心细致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昆明 650051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探讨观察及护理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方法: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回顾性分析总结DAI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通过精心细致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本组42例患者,除11例因病情危重死亡,8例自动出院外,治愈5例,其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结论:精心细致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观察;护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颅脑损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暴力伤是常见原因.DAI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特征的损伤[1]。

它是闭合颅脑损伤中的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损伤,具有高伤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2]。

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50%,国内资料显示,DAI的死亡率高达64%。

据报道,几乎所有植物生存状态的颅脑损伤病人及1/3的脑损伤死亡病例,都由DAI所引起[1]。

但目前临床上无治疗的有效药物或措施,治疗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综合以及对症治疗。

因此,精心细致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我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住DAI患者42例,本文将对DAI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住DAI的患者42例,其中死亡11例,8例自动出院外,治愈5例,其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

汇报 医生 做相应 处理 。 2 3 康 复期 的护 理 : . 伤后 3周进入 康 复期 , 要进 行综合 治疗 。 需 2 3 1 高压 氧的 护 理 : 期 进 行 高 压 氧 治疗 是 降低 病 死 率 和 致 残 .. 早 率, 促进 患者 早醒 和提 高生 存 质 量 的重 要 手 段[ 。禁 忌颅 底 骨折 及 脑 脊 3 ]
医学 信 息

打 21年1月 第2卷 第1期 00路 醯1 3 1 空 暂


临床护理

弥漫 性 轴 索 损 伤 患 者 的护 理 方法
7 z

H B 3
n 邝 Z
熊梅 荣
【 要】 漫性轴 索损 伤是 导致 患者植 物状 态 生存 或严 重神 经功 能 障碍 的一 类颅脑损 伤 。通过 总 结 4 摘 弥 5例 弥 漫性 轴 索损 伤 患者 的护 理 经验 , 到 适 找 当的 护理 方法 。加强 急性 期护理 和 恢复期 护理 . 降低死 亡 率、 高生存 质量 的有 效保证 。 是 提 , 【 键词】 关 弥漫性 轴 索损伤 ; 理 ; 法 护 方 【 中图分 类号] 4 3 7 R 7. 4 【 文献 标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0 6 9 9 2 1 ) 1 2 1 1 1 0 —1 5 (0 0 1 —0 4 —0 1
1 9 14 9 5: 5
作 者单 位 : 1 0 7 湖 南省脑 科 医 院 I U 40 0 C
院 前急 救 护 理 安 全 隐患 的识 别 与 防 范
何 矗 唐 雪 梅 陈 清 秀 朱 福 君 杜 平 李 贞 李 雯敏
【 摘要】 通过 对 院前 急救常 见的 护理 安全 隐 患的识 别 , 采取 相应 的 防 范措 施 , 更进 一 步提 高 了院前急 救 的质 量和 水平 。 【 关键词】 院前 急救 ; 全隐 患 ; 别 与防 范 安 识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

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护士资格考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1.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呕吐,误吸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是极为重要的,患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舌后坠影响呼吸者,可采取侧卧并托起下颌,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呼吸道的通气情况。

并予持续氧气吸入,使SpO2维持在95%以上。

鼻导管法吸入氧浓度计算法: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2.消化道管理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处于应急状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时即给予制酸,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应鼻饲,加上胃肠道外营养可以补充热量,有助于防止胃肠道并发症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3.生命体征监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多不稳定,若血压上升、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早期;若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心跳减弱、呼吸减慢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若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警惕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内出血。

4.降颅压管理颅内压增高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颅内压的管理是治疗重要任务。

降颅压治疗需同步检测颅内压及血压,以维持脑灌注压>70mmHg.具体措施:(1)抬高床头=30度,可增加颈静脉回流而降低颅内压,头部要保持中线位,对于低血容量患者,抬高床头可使血压及脑灌注压下降,因此行此措施前应排除低血容量。

(2)镇静和镇痛;患者烦、头痛剧烈可静脉镇静选用异丙芬,咪达挫伦等,镇痛通常给予吗啡,芬太尼等。

(3)降颅压药物治疗:用高渗脱水药为主,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高渗盐水。

不建议使用类固醇。

(4)过度通气;尽管有效,但作用持续时间短同时造成脑血流下降的特点限制其应用。

弥漫性轴索损伤39例护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39例护理
切除术 ” ;1 个月后行脑 室 一腹腔分流术 l 例 ( 2 . 6 %) ; 行 气管 切开术 1 8例 ( 4 6 . 2 %) ,气 管 插 管 4例 ( 1 0 . 3 %= } , 亚
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加强巡视 ,注意肢体温度 、颜
色 ,观 察 末 梢 循 环 。本 组 病 例 无 冻 伤 发 生 。 2 . 4 并 发 症 护 理
低温冬眠治疗 7例 ( 1 7 . 9 %) ,腰大池持续引流 2例 ( 5 . 1 1 %) 。
病 情 稳 定 后 尽 早 行 高 压 氧 、针 灸 等 康 复 治 疗 。 1 . 3 结果 6个 月 后 按 格 拉 斯 哥 预 后 评 分 ( GO S)评 定 标
2 . 4 . 1 呼 吸道护理
消失 ,意识 障碍加深 、活动减少 , 其中 3 例伴 血压增 高 、心
率呼 吸减慢 ;1 例 伴 冷 汗 ,提 示 脑 受 压 或 脑 疝 ,立 即报 告 医
化 ,积极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 对 提高患者 的生命质量和生
活 质 量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我 院 自 2 0 0 7年 5月 至 2 0 1 3年 6
2 0 1 5 年5 , e l 第2 2 卷第 1 O 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3 9 例护理
林 美红 林 美 爱 高 潮
征和血氧饱和度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 、瞳孔 、有无头痛呕吐 及肢 体活动情 况 ,进行 GCS评估 。本组 4例 ( 1 0 . 3 %)患
者人 院数小 时或 数 I t后 突 然 出 现 一 侧 瞳 孔 散 大 、对 光 反 应
2 . 3 亚低温 脑保 护疗法 的护 理
亚低 温状态 具有保 护轻 脑 部 水 肿 ,加快 修 复 神 经 轴 索 ,改 善神经功能[ 3 1 。本 组 7例 ( 1 7 . 9 %)遵 医嘱 使 用 氯 丙 嗪 及 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0-12-13T11:30:32.660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1期供稿作者:李继红宋明浩[导读] 降颅压治疗需同步检测颅内压及血压,以维持脑灌注压>70mmHg。

李继红宋明浩(松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深圳宝安518105)
作者简介:李继红,女,大专,(脑外科)护士长。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摘要】通过对4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的总结,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亚低温的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应用等,认为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可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漫性轴索损伤;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219-0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是颅脑外伤致广泛脑白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特征的损伤,特点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伤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时临床病情重笃,死亡率50%,恢复良好者少于25%。

本文总结自2005年3月-2010年2月弥漫性轴索损伤43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8-76岁,平均36岁,车祸伤29例,坠落伤8例,其他暴力伤6例。

入院时(Glasgow Come Scale,GCS)3-5分31例,6-8分8例,9-12分4例。

入院后经过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亚低温的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应用等,恢复良好者19例,轻残者11例,重残 6例,死亡7例。

2临床护理
2.1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常伴有呕吐,误吸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是极为重要的,患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舌后坠影响呼吸者,可采取侧卧并托起下颌,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呼吸道的通气情况。

并予持续氧气吸入,使SpO2维持在95%以上。

鼻导管法吸入氧浓度计算法: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1]。

2.2消化道管理: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处于应急状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时即给予制酸,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应鼻饲,加上胃肠道外营养可以补充热量,有助于防止胃肠道并发症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2.3生命体征监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多不稳定,若血压上升、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早期;若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心跳减弱、呼吸减慢不规则,提示脑干功能衰竭;若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警惕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内出血。

2.4降颅压管理:颅内压增高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颅内压的管理是治疗重要任务。

降颅压治疗需同步检测颅内压及血压,以维持脑灌注压>70mmHg。

具体措施:
2.4.1抬高床头=30度,可增加颈静脉回流而降低颅内压,头部要保持中线位,对于低血容量患者,抬高床头可使血压及脑灌注压下降,因此行此措施前应排除低血容量。

2.4.2镇静和镇痛;患者烦躁、头痛剧烈可静脉镇静选用异丙芬,咪达挫伦等,镇痛通常给予吗啡,芬太尼等。

2.4.3降颅压药物治疗:用高渗脱水药为主,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白蛋白,高渗盐水。

不建议使用类固醇。

2.4.4过度通气;尽管有效,但作用持续时间短同时造成脑血流下降的特点限制其应用。

2.5人工冬眠、亚低温的护理:是指在临床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阻滞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并配合物理降温使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亚低温能降低机体代谢率, 减少氧耗,减少钙离子内流, 保护细胞膜, 减轻脑水肿。

,人工冬眠作用(1)镇静催眠作用,(2)降温作用,(3)改善心肺功能,(4)促进代谢,(5)改善微循环,(6)稳定内环境。

在下列情况时禁止或谨慎使用人工冬眠:有明显中枢性呼吸衰竭者、有明显脱水,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者、心血管系统有血栓形成者、有房室传导阻滞者、1岁以下婴儿者。

我科选用冬眠Ⅰ号(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 mg),冬眠期间要密切检测生命体征防止循环衰竭及呼吸心跳骤停的发生、检测颅内压、脑灌注压、防止冻伤、褥疮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组冬眠时间基本为7天,最长不超过10天[2]。

2.6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合并肢体偏瘫,加上人工冬眠、亚低温的治疗,容易合并深静脉血栓,本组护理加强四肢的按摩及被动活动,冬眠患者四肢穿弹力袜可以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肌张力。

2.7其他护理:对于昏迷的患者应早期给予言语刺激、肢体活动刺可促进患者早日苏醒,对于清醒患者应早期给予心里康复、肢体的康复训练。

3总结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伤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时临床病情重笃,死亡率50%,通过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亚低温的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应用等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可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版:274
[2]尤开荣.神经科危重症检测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