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土壤检测方法及标准

土壤检测方法及标准

土壤检测方法及标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监测重金属类、农药类及pH共11个项目。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将土壤监测项目分为三类: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

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铁、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分、总砷、有效硼、氟化物、氯化物、矿物油及全盐量等。

土壤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两部分。

1、土壤样品的预处理用土壤取样器采来的土壤样品,应及时用土壤烘干箱(土壤干燥箱)进行风干,以免发霉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碾压成碎块平铺在土壤干燥箱样品室内,摊成薄层放于室内风干,经常加以翻动,加速干燥。

切忌阳光直接曝晒,风干后的土样再用土壤研磨机进行研磨过筛处理。

2、分析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及化学分析法等。

土壤检测标准NY/T1121.2-2006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3-2006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1121.4-2006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5-2006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NY/T1121.6-200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2014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1121.8-2006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NY/T1121.9-2012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1121.10-2006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NY/T1121.11-2006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NY/T1121.12-2006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NY/T1121.13-2006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1121.14-2006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1121.15-2006土壤检测第15部分:土壤有效硅的测定NY/T1121.16-200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1121.17-2006土壤检测第17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NY/T1121.18-2006土壤检测第18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NY/T1121.19-2008土壤检测第19部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1121.1-2006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20-2008土壤检测第20部分: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NY/T1121.21-2008土壤检测第21部分: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NY/T1121.22-2010土壤检测第22部分: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刀法NY/T1121.23-2010土壤检测第23部分:土粒密度的测定NY/T1121.24-2012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NY/T1121.25-2012土壤检测第25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仪法。

土壤检测取土方法

土壤检测取土方法

土壤检测取土方法土壤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实践,通过检测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营养元素含量,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施肥建议,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取土方法,以帮助农民正确、科学地进行土壤检测。

一、表层土壤取样法表层土壤取样法是一种常用的取土方法,适用于浅层土壤的检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和一只干净的塑料袋。

2.选择需要检测的农田,从不同的地点均匀采集土壤样品。

3.用铁锹先刨去表层杂质,然后将铲取的土壤放入塑料袋中。

4.将塑料袋紧密封口,标明采样地点和日期,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

二、剖面土壤取样法剖面土壤取样法适用于深层土壤的检测,可以了解土壤的垂直分布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一只干净的塑料袋和一根刻度尺。

2.选择需要检测的农田,找到一个典型剖面。

3.从不同深度处,用铁锹刨取土壤样品,每次取样深度约为10厘米。

4.将每个深度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袋中,紧密封口,并用刻度尺标明取样深度。

5.在塑料袋上标明采样地点和日期,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

三、网格土壤取样法网格土壤取样法适用于大面积土壤的检测,可以了解土壤的空间变异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一只干净的塑料袋和一张网格纸。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网格纸的大小和间距,将其铺在需要检测的农田上。

3.从每个格子的中心位置用铁锹刨取土壤样品,深度一致。

4.将每个格子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袋中,紧密封口,并在塑料袋上标明取样位置。

5.在塑料袋上标明采样地点和日期,以便后续实验室分析。

四、分层土壤取样法分层土壤取样法适用于需要了解土壤不同层次的性质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一把无锈铁锹、一只干净的塑料袋和一根刻度尺。

2.选择需要检测的农田,找到一个典型剖面。

3.根据需要检测的层数,从不同深度处用铁锹刨取土壤样品,每次取样深度约为10厘米。

4.将每个深度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袋中,紧密封口,并用刻度尺标明取样深度。

土壤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土壤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土壤检测的方法和步骤一、引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质量成为农民和农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土壤检测的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壤检测的过程。

二、土壤检测的方法1. 野外取样土壤检测的第一步是野外取样。

取样时应选择代表性好的土壤样品,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取样方法包括固定点取样法、区域取样法等。

在取样时,应注意使用干净的工具,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免污染样品。

2. 样品处理取样回到实验室后,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首先,将样品中的杂质去除,如大颗粒的石块、根系等。

然后,将样品进行晾干或低温干燥,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性。

3. 样品分析样品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各项土壤指标的分析。

土壤指标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也可以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4. 数据分析分析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样品的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得出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

同时,还可以将检测结果与土壤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潜在问题。

三、土壤检测的步骤1. 确定检测目的在进行土壤检测之前,需要明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不同的目的可能需要检测不同的指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检测方案。

2. 选择采样点位采样点位的选择应代表性好,能够准确反映该地区土壤的质量状态。

采样点位的选择应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3. 野外取样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采样点位,在野外进行土壤样品的取样。

取样时应避免外界干扰,使用干净的工具,避免污染样品。

4. 样品处理将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样品处理。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并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

5. 样品分析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或仪器检测,测定土壤指标。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都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质量,我们需要进行土壤指标的测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指标测定方法。

一、土壤质地测定方法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粉、壤等颗粒的比例和大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手感法、颗粒分离法和悬浮液法。

手感法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揉捏土壤,感受颗粒粗细和黏性来判断土壤质地。

但这种方法主观性较强,结果不够准确。

颗粒分离法是将土壤颗粒按照大小分成不同的组分,再通过称重计算得到比例。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专用设备,操作相对繁琐。

悬浮液法则是将土壤悬浮在特定浓度的液体中,通过颗粒的沉降速度来判断土壤质地。

这种方法需要一些简单的实验装置,操作相对简便,并且结果准确可靠。

二、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数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玻璃电极法和酸碱试剂法。

玻璃电极法是使用一根玻璃电极,通过与土壤溶液接触,并用测量仪器进行测定。

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酸碱试剂法则是用一些酸碱指示剂或试纸,将其浸泡在土壤溶液中,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酸碱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度相对较低。

三、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方法土壤养分含量是指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对农作物生长和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土壤样品分析法和传统化学分析法。

土壤样品分析法是将土壤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一些设备和专业知识,但结果准确度高。

传统化学分析法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试验,通过颜色变化或溶液浓度的测量来确定土壤养分含量。

这种方法繁琐耗时,但准确度高。

四、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土壤检测方法

土壤检测方法

土壤检测方法
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农作物生长、产量和质量受到土壤状况的影响,因此,对土壤性
质进行检测是必要的,来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便于农业生产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

土壤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化学和物理方法:
一、化学法
1、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按不同的分子量和分析活性测定土壤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含量及其组成结
构的一种方法。

根据它们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物质,可以分为:pH、溶解固体、有机质、
磷、钾、氮等。

定性分析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或色谱分析仪测定土壤中某种物质及其活性的方法。

通常可以测定各种有机酸、铁和锰等微量有机及无机物质。

二、物理法
粒度分析是根据土壤粒径的大小把土壤分成不同的粒级,从而预测土壤的物理性质和
产量的一种方法。

2、水分测定
水分测定是土壤水分的定量测定,通过分析土壤的干燥状况,测定土壤水分量的一种
方法。

3、土壤含水量渗透特性测定
土壤含水量渗透特性测定是由学者索尔森提出的测定土壤全水含量及能够很快被植物、昆虫和微生物吸收的土壤有机质所导致的水运动及渗透能力的方法。

4、含气量测定
含气量测定是分析土壤中不可渗透空间内含有的空气的一种方法,它反映了土壤结构
的有机物质含量及其优化程度,在农田土壤的改良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土壤检测的主要方法,根据土壤检测的具体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法,
以便及时发现土壤质量问题,调整土壤质量。

土壤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土壤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土壤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土壤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野外观测法:通过对土壤外观的观察和感官判断,如颜色、质地、湿度、坚实度等,分析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情况。

2. 化学分析法:通过分析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物质含量、无机盐含量、重金属含量、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等,评估土壤的肥力、污染程度和适宜种植的植物类型。

3. 物理学分析法:通过对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如颗粒组成、容重、空隙度、土壤水分的保持力等,评估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和通气性等性能。

4. 生物学分析法:通过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中的动物和植物根系情况,评估土壤的活性和生物多样性。

土壤的检测标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土壤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田土壤肥力标准:衡量土壤中养分含量的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的含量。

2. 土壤污染标准:评估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3. 土壤类别标准: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质地、含盐量等特征,
将土壤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砂壤土、黏土、沙土等。

4. 水保植被标准:评估土壤保水性和水分渗透性,以及适宜种植的植被类型。

5. 建筑工程土壤标准:评估土壤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抗冻性等特性,以保证土壤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具体需求,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标准和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土壤实验测定方法

土壤实验测定方法

土壤实验测定方法一、土壤基本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质地的测定: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比法测定法、颗粒比法测定法、手感法等。

2.土壤容重的测定:通过采用样品田间容重法、样品理论容重法、样品饱和容重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3.土壤孔隙度的测定:包括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测定,可通过实验测试样品的重量、容重和含水率等参数进行计算。

4.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可采用重量法测定、体积法测定以及烘干法等方法进行。

其中,烘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化学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pH值的测定:可通过玻璃电极法、玻纤电极法、比色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碱液滴定法、热酸浸提法、溶液色谱法等方法对有机质进行测定。

3.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测定:可通过石蜡片法、玻璃片法、双波长比色法、摄谱光度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三、土壤物理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持水性的测定:常用的方法包括沙、砂土和黏土的水分保持量测定、田间试验法测定等。

2.土壤持肥性的测定:可通过沉降率法、沉淀法、筛选法等方法测定土壤的持肥性。

3.土壤渗透性的测定:可通过试验室渗透仪法、试验室浸润法、热扩散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四、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实验测定1.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涂片法、白化法等。

2.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可通过尿素酶活性测定法、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法、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法等方法进行。

除了以上提到的实验测定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土壤实验测定方法,例如土壤膨胀性的测定、土壤沉降性的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等。

这些测定方法通过实验对土壤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从而为土壤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林业、环境保护以及土壤改良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土壤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

土壤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原理:土壤样品在105±2°C 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天平,干燥器,坩埚测定步骤:1. 称取自然湿土样20g (精确到O.Olg ),放入坩埚中,盖好盖子,称量坩埚加土样的总质量。

2. 打开坩埚的盖子,放入烘箱中,在105C 下烘至恒定质量(约12h ),含有机物质多的土样(>8%)不宜在105C 以上烘烤过久;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20—30min )。

3. 从干燥器内取出坩埚,盖好盖子,称量坩埚和烘干土的质量。

4. 结果计算m -m —土壤质量含水量(g/kg )=—x 1000 m式中:m —烘干土质量,gm 2—湿土质量,g土壤体积含水量(g/L )=土壤质量含水量(g/kg )x5、允许偏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绝对偏差不得大于10g/kg 。

pH 值(电位测定法)原理:当规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土壤悬浊液时,构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和悬浊液的pH 有关,通过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到土壤的pH 值。

仪器设备:2mm 孔径筛网、pH 计、电导率仪测定步骤:1、试样的制备1.1风干新鲜样品应进行风干。

将样品平铺在干净的纸上,摊成薄层,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切忌阳光直接暴晒。

风干过程中应经常翻动样品,加速其干燥。

风干场所应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

当土样达到半干状态时,宜及时将大土块捏碎。

亦可在不高于40C 条件下干燥土样。

1.2磨细和过筛用四分法取适量风干样品,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物,如动植物残体、砖头、石块等,再用圆木棍将土样碾碎,使样品全部通过2mm 孔径的筛网。

过筛后的土样应充分混匀, 装入洁净的土样袋中,备用。

贮存期间,试样应尽量避免日光、高温。

潮湿、酸碱气体等的影响。

2、分析步骤土壤密度(mg/m 3) 水的密度(mg/m 3)称取土样20.0g(W样品:V蒸馏水=1:2.5),加入50mL水,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称取通过孔径筛的风干试样,(一般为,精确到),放入硬质试管中,然后从滴定管准确加入 l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摇匀并在每个试管口插入一玻璃漏斗。

将试管逐个插入铁丝笼中,沉入加热至185℃-190℃的油浴锅内,试管液面低于油面,要求放入后油浴温度下降至170-180℃,待试管内溶液开始沸腾开始计时,此刻必须控制电炉温度,不使溶液沸腾,其间可轻轻提起铁丝笼在油浴锅中晃动几次,以使液温均匀,并维持在170-180℃,5min±后取出,冷却片刻,擦去试管外壁的油液。

把试管内的消煮液及土壤残渣无损的转入250ml三角瓶中,用水冲洗试管及小漏斗,洗液并入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控制在50-60ml。

加3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2Cr2O7,变色过程是橙黄-蓝绿-棕红。

空白试验:称取石英砂,其他步骤相同。

如果试样滴定所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到空白的1/3,则有氧化不完全的可能,应减少称样量重测。

结果计算:有机质(%)=c×(V0-V)××××100/mV0:空白试验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V:试样测定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c: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风干试样的质量,g土壤全氮的测定方法称取通过孔径筛的风干试样(含氮约1mg,精确到)。

1.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入加速剂,加水约2ml湿润试样,再加8ml浓硫酸,摇匀,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用小火加热,待管反应缓和时,(约10~15min),加强火力至375℃,待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白烟消失),再继续消煮1h,冷却,待蒸馏。

在消煮试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2.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将试样送入干燥的消化管底部,加入1ml高锰酸钾溶液,轻轻摇动消煮管,缓缓加入2ml 1:1硫酸溶液,不断转动消化管,放置5min后,再加入1滴辛醇。

通过长颈漏斗加(±)还原铁粉送入消化管底部,瓶口盖上弯颈漏斗,转动消化管,使铁粉与酸接触,待剧烈反应停止时(约5min),将消化管置于控温消煮炉上缓缓加热45min(管内土液应保持微沸,以不引起大量水分丢失为宜)。

停止加热,待消化管冷却后,加加速剂和5ml 浓硫酸,摇匀,待蒸馏。

在消煮试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测定。

蒸馏前先按仪器使用说明检查定氮仪,并空蒸洗净管道。

待消煮液冷却后,向消化管内加入约60ml水,摇匀。

置于定氮仪上,于三角瓶中加入30ml 20g/L硼酸-指示剂混合液,冷凝器承接管管口置于硼酸液面以下,以免吸收不完全。

然后向消化管内缓缓加入50ml 400g/L氢氧化钠溶液,蒸馏5分钟,用少量的水洗涤冷凝管的末端。

用L硫酸(或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由蓝绿色至刚变成红紫色。

记录所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空白测定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得超过。

结果计算:土壤含氮量(%)=(V-V0)*C**100/WV-滴定试样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0 -滴定空白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W-土壤样品重,g。

氮的毫克当量。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称取通过1mm风干土样(精确到),置于洁净的扩散皿外室,轻轻旋转扩散皿,使土样均匀地铺开。

取硼酸-指示剂溶液2ml放于扩散皿内室,然后在扩散皿外室边缘涂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使皿边与毛玻璃完全黏合。

再渐渐转开毛玻璃一边,是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mol/lNaOH溶液,立即盖严,轻轻旋转扩散皿,让碱溶液盖住所有土壤。

再用橡皮筋圈紧,使毛玻璃固定。

随后小心平放在40℃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后取出(可以观察到内室应为蓝色),内室吸收液中的NH3用l(1/2H2SO4)标准液滴定。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结果计算:碱解氮含量(mg/kg)=c(V-V0)**1000/mmol/l(1/2H2SO4)标准溶液的浓度V—样品滴定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V0—空白试验滴定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m—风干土质量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误差为5 mg/kg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称取通过2mm孔径的风干试样,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20℃~25℃的氟化铵-盐酸浸提剂,在20℃~25℃恒温条件下振荡30min±1min(用180r/min±20r/min的振荡频率),取出后立即用无磷滤纸过滤于干燥的120ml烧杯中,同时做空白试验。

吸取滤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 30g/l硼酸溶液,摇匀,加水至30ml左右,再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二滴,用5%硫酸溶液或1:3氨水溶液调节溶液至刚显微黄色。

加入钼锑抗显色剂,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

在室温高于20℃处(烘箱)放置30min后,用空白溶液为参比,用1cm光径比色皿在波长700nm处比色,测量吸光度。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磷标准溶液[ρ(P)=5μg/ml]0,,,,,,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与待测液等量体积的浸提剂,加入10ml 30g/l 硼酸溶液,摇匀,加水至30ml左右,再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二滴,用5%硫酸溶液或1:3氨水溶液调节溶液至刚显微黄色。

加入钼锑抗显色剂,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

此系列标准系列溶液中磷的浓度依次为,,,,,,μg/ml。

在室温高于20℃处放置30min,按上述样品待测液分析步骤,调节系列溶液的零浓度调节仪器零点进行比色,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称取通过2 mm孔径的风干试样(精确到)置于200ml塑料瓶中,加入l的NaHCO3溶液50ml,再加一勺无磷活性炭,盖紧瓶塞,摇匀,在20℃~25℃恒温条件下,150r/min~180r/min振荡30min,立即用无磷滤纸过滤,滤液承接于100ml烧杯中。

吸取滤液10ml(含磷量高时吸取~,同时应补加l的NaHCO3溶液至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5ml,充分摇匀,排除CO2后加水定容至刻度。

放置30min后,用880nm或700nm波长进行比色。

以空白液的吸收值为0,读出待测液的吸收值A。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准确吸取5μg/ml磷标准溶液0,,,,,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l的NaHCO3溶液至10ml,加硫酸钼锑抗混合显色剂5ml,加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

同待测液一样进行比色,绘成标准曲线。

最后溶液中磷的浓度分别为0、、、、、μg/mlP。

结果计算:土壤中有效磷含量(mg/kg)=ρ*V*ts*1000/m/k/103ρ—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磷的质量浓度(μg/ml)V—显色时定容体积(ml)ts—分取倍数(即浸提液总体积与显色对吸取浸提液体积之比)m—风干土质量(g)k--将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质量的系数,以1计103—将μg换算成mg 1000—换算成每kg含P量土壤速效钾的测定称取通过2mm孔径的风干试样,置于200ml塑料瓶中,加入乙酸铵溶液(土液比为1:10),盖紧瓶塞,摇匀,在20℃~25℃恒温条件下,150r/min~180r/min振荡30min,干过滤(初滤液洗瓶)。

以乙酸铵溶液调节仪器零点,滤液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或经适当稀释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同时做空白试验。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100μg/ml的钾标准溶液0,,,,,于50ml 容量瓶中,用乙酸铵溶液定容,即成浓度0,6,12,18,24,30μg/ml的钾标准系列溶液。

以钾浓度为零的溶液调节仪器零点,用火焰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速效钾K(mg/kg)=P*V*D/mP:查标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而得测定液中K的质量浓度,μg/ml V:加入浸提剂体积,50mlD:稀释倍数,若不稀释则D=1m:风干试样质量土壤铁、锰、铜、锌的测定称取通过2mm孔径的风干试样5g于200ml塑料瓶中,加入25℃±2℃的DTPA浸提剂20ml,盖好瓶盖,摇匀,在25℃±2℃的条件下,以180r/min±20 r/min的频率振荡2小时,立即过滤,在48小时内完成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0,1,2,3,4,5ml的标液10μg/ml,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

结果计算:有效铜(锌、铁、锰),mg/kg=p×V×D/mp: 铜(锌、铁、锰)的质量浓度,μg/kgV:浸提液体积,mlD:稀释倍数,不稀释为1m:试样质量,g有效硼测定(甲亚胺-H比色法)称取通过2mm孔径的风干土样于250ml石英三角瓶中,加入水,装好回流冷凝器,文火煮沸并保持微沸5min(准确计时),移开热源,继续回流冷凝5min(准确计时),取下三角瓶,冷却。

在煮沸过得样品溶液中加入2滴硫酸镁溶液加速澄清,一次倾入滤纸上(或离心),滤液承接于塑料杯中(最初滤液浑浊时可弃去)。

同时做空白试验。

吸取滤液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摇匀,放置2-3min,加入l抗坏血酸溶液,摇匀,待紫红色消退且褪色的二氧化锰沉淀完全溶解后,加入混合显色剂,摇匀,放置1h后于波长415nm处,用2cm光径比色皿比色测定。

以扣除空白后的吸光值查校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得到测定液的含硼量。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 0,,,,,,μg/ml硼标准系列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硼的含量分别为0,,,,,,μg),加入混合显色剂。

用标准系列溶液的零浓度调节仪器零点,同样品操作步骤测定,计算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有效硼(mg/kg)=m1×D×1000/m×103m1—显色液中硼的含量,μg;D—分取倍数;本试验为20/4=5;1000和103—分别是将μg换算成mg和将g换算成kgm—试样质量,g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姜黄素草酸法发布日期:2006年2月13日 GB 12298—903 主要仪器设备试验中所用玻璃器皿使用前应用1+3盐酸浸泡2~4h,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土样筛(尼龙筛)方孔筛。

分析天平,感量,。

分光光度计。

电热恒温水浴。

调温电炉或酒精灯。

锥形瓶250mL(石英或低硼玻璃)。

回流冷凝管(石英或低硼玻璃)。

蒸发皿50mL(石英或聚乙烯制品)。

刻度移液管,,。

聚乙烯瓶30,60,1000mL。

中速滤纸11cm。

4 试剂试验中所有用水,均为去离子水或石英蒸馏器重蒸馏水。

95%乙醇(GB 679分析纯)。

硫酸镁溶液:MgSO4·7H2O(GB 671,分析纯)溶于100mL水中。

姜黄素-草酸溶液:称取姜黄素和草酸(HG 3─988,优级纯)溶于100mL95%乙醇中(),充分搅动使之溶解完全,贮于棕色玻璃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