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要素与气象条件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是指地球大气中影响天气变化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和云。
这五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天气的变化和预测。
温度是天气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温度直接影响空气的密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运动和天气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引起气候条件的变化,例如冷空气与暖气团的碰撞会产生冷暖气团边界上的天气现象,如暴风雨、雪暴等。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湿度的高低决定了空气的稳定性和容纳水汽的能力。
湿度与降水量直接相关,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形成云和降水,如雨、雪和雾等。
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力。
气压的变化会引起风的产生,通过气压的高低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气压的高低还会影响温度的分布和大气运动,从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第四,风是指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风的产生是由于气压的差异引起的,大气在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风的强度和方向影响了天气的变化和传播速度,风还会带来气温的变化和天气现象,如风暴和台风等。
云是指空中悬浮的水滴和冰晶的聚集体。
云对地球的辐射和热量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云会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云的形成是由于水汽在空气中的凝结而成,其种类和形状反映了大气的状况和变化。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天气的变化和预测。
了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变化和预测,从而更好地保护生命和财产。
希望通过对天气系统五大要素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保障人们的安全和生活。
第二篇示例: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是指影响天气变化的五个基本元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和云。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气候的变化和天气的情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大要素在天气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是气温,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气温的升高会导致气压下降,气体膨胀,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
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如温、压、湿、风、降水等。
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著影响的物理量。
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气压 : 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 :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
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
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
云 :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
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 : 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 : 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
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
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能见度: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气象学中的气象条件分析

气象学中的气象条件分析气象学是一门利用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研究大气现象、规律和过程的学科。
在气象学中,气象条件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可用于对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气象条件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气象条件分析是指根据多种气象因素和资料,对地面、大气中各层次的不同要素变量进行单独或相互分析、比较和推理,以形成对天气情况及演变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各种气象条件,把握气象变化规律,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为农业、气象灾害防治、城市建设及交通运输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气象支撑。
二、气象条件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气象条件分析中,主要的方法包括:1. 要素分析法:按空间、时间尺度分析气象要素变化规律,以判断天气趋势;2. 地形分析法:结合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因素对气象现象进行分析,如山地、沿海、内陆和高原等地形影响气象的特点;3. 季节分析法:根据季节变化,分析气象变化和趋势,为季节性气象预测提供依据;4. 大气分析法:根据大气中各层次的特点,分析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为气象预报提供重要依据;5. 数值模拟法:利用气象动力学公式和数值模型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模拟,预测突发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提高气象预报精度。
三、气象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气象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压:对气压的降低或升高进行分析和判定,以推断天气的转变。
2. 气温:对气温的高低、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气象预报工作提供支撑。
3. 大气环流:对大气环流形势、气流分布、中心位置、中心强度等进行分析研究,以判断天气预报的可行性。
4. 大气湿度:对气象湿度进行分析和判断,特别是在雨雪天气的预报中,湿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5. 气象要素组合:不同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对天气变化产生影响,对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形成比较准确的气象预报。
四、气象条件分析的实践应用气象条件分析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气象科学知识

气象科学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气象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规律、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气象科学不仅涉及天气变化的预测,还可以探讨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一系列与大气有关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气象科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出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在气象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是指用于描述大气状况的量或属性,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
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实验、数学模型等手段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大气系统的运行规律。
气象变量是描述大气状态或过程的量,是直接由气象要素测量得到的。
常见的气象变量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这些变量可以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气象学家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观测和分析,得出天气预报、气候趋势等重要信息,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参考。
气象预报是气象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通过对气象要素、大气条件等的观测和分析,以及数值模型的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状况。
根据预测精度的不同,气象预报可以分为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
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可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为人们的出行、生产等提供重要参考。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天气极端将造成人类生产生活遭受损失的一种现象。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大风等。
这些灾害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气象科学家致力于对气象灾害的预测、防范和减灾救灾工作。
气象科学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气候是指地球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值,包括气温、降水、季节性变化等。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地球气候也在发生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气象科学家通过气候模型等手段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本气象要素

基本气象要素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通称为气象要素。
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一)气温气温: 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它实质上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我国常用摄氏度,英美等国常用华氏温度,而理论工作常用绝对稳定。
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F=9/5C+32 C=5/9(F-32)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
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①等温线疏---气温差别小②等温线密---气温差别大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气温的变化特征气温的变化→分子动能的变化→空气内能的变化日平均气温:一天中观测气温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日变化: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热带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寒带气温年变化大。
北半球(陆地)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一月平均气温最低。
气温变化的基本方式1.气温的非绝热变化非非绝热变化:指空气块通过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而产生的温度变化。
变化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乱流、水相变化、传导。
辐射: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热量的方式。
(空气块之间、地气之间、云之间大气层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而增温,夜间由于向外放出辐射而降温)乱流:空气无规则的小范围涡旋运动,乱流使空气微团产生混合,气块间热量也随之得到交换。
标准气象条件

标准气象条件一、概述气象条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下,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一系列气象要素的状态。
标准气象条件是指在气象观测和数据通信中所使用的一套固定的参考气象条件。
标准气象条件的建立和应用对于气象学、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气象条件的要素标准气象条件的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
下面对每个要素进行详细的介绍。
2.1 温度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程度的度量。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C)。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温度是20°C。
2.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湿度的单位是相对湿度(%RH)。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相对湿度是50%RH。
2.3 风速风速是指气体流动的速度。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风速的单位是米每秒(m/s)。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风速是3m/s。
2.4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气压的单位是帕斯卡(Pa)。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气压是101325Pa。
三、标准气象条件的意义标准气象条件的建立和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3.1 气象观测和数据通信的统一标准在进行气象观测和数据通信时,使用统一的标准气象条件可以确保不同观测站点和通信系统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这对于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2 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参考标准气象条件是航空航天领域中重要的参考标准。
航空器的起飞和降落、航线的规划等都依赖于准确的气象条件。
标准气象条件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提高航空航天活动的安全性和效率。
3.3 环境科学的重要依据标准气象条件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时,需要将观测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气象条件下的数据,以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比较。
标准气象条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环境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3.4 工程设计和规划的重要参考标准气象条件在工程设计和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空气污染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空气污染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空气污染一直是重要的环境问题,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气、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等。
其中,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天气过程之间的关联性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大气污染的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不同的气象要素所影响的。
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均会影响空气质量,它们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其中,气温是影响大气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气温较高时,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会与其他化学物质产生反应,从而形成氮氧化物和臭氧等有害物质。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较强的太阳辐射会使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其次,湿度对大气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污染物的扩散能力较差,容易形成雾霾等污染事件。
此外,湿度还会影响颗粒物的形成和分散,从而影响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浓度。
风速则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使其在大气中形成不同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最后,大气污染的天气过程也与气压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相关。
气压能够影响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等要素,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传递。
此外,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也会对大气污染产生重要的影响,它们能够影响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移动和扩散,进而影响大气污染天气过程的产生。
总之,大气污染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气温、湿度、风速、气压和气流等气象要素均会对大气污染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对大气污染的预测和控制中,需要充分考虑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制定更加合理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
气候与气象要素

气候与气象要素气候与气象要素是气象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气候是指地球表面长期以来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湿度等因素。
而气象要素则是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个要素,如太阳辐射、大气运动、云层分布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气候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第一节:气候的定义和特征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范围内的天气状况的总和,通常以几十年或更长时间为基准。
气候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温度: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温度。
温度决定了冰川的覆盖、植被的分布以及动物的适应性等方面。
2.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形式从空中落到地面上的过程。
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地表水资源和农业生产。
3.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湿度影响着人体感受到的热量,同时也是天气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气象要素的分类和作用气象要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个因素。
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以将气象要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能量要素: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形成的主要能量来源。
其辐射强度的变化导致了地球季节的交替以及气候的变化。
2.水汽要素: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对气候形成和降水具有重要影响。
水汽的变化会导致天气系统的生成和变化。
3.运动要素:大气的运动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气的垂直和水平运动决定了气压、风向和气候特征。
第三节:气候和气象要素的关系气候和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是由气象要素长时间累积的结果,而气象要素则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基础。
首先,气候受到气象要素的直接影响。
例如,温度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们又直接受到太阳辐射和水汽含量的调节。
其次,气象要素之间也相互影响。
例如,水汽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降水增加,从而对温度产生调节作用。
大气的运动也会对太阳辐射的传播和分布产生影响。
第四节:气候和气象要素的环境影响气候和气象要素对地球的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气候带和生态系统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判断主导风向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风玫瑰图与建筑物的朝向
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和当地主导风向有密切 关系。如:
清洁的建筑物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污染建筑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 风频的上方向; 污染大气的建筑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 郊外,以免受污染建筑散发的有害物的影 响。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1 几个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地面气温一般指离地面1.5m高处在百 叶箱中观测到的空气温度。 (2)气压:气压是指大气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作 用力。气压的单位kPa。
其它单位:毫米汞柱(mmHg)、标准大气压(atm)、巴(bar)、 毫巴(mbar)、帕(Pa (N/m2))、百帕(hPa) 1atm = 760mmHg = 101325Pa = 1013.25mbar
请先求出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2 大气压力和密度的垂直分布 1.2.1 大气的分层和对流层
散逸层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2 大气压力和密度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1)一般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存在强烈的对流,使大气趋于均匀。 (3)对流层空气密度最大。 (4)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
风
(风的来向)
风速:决定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程度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6个方位
NW NWN N NEN NE WNW W WSW SW SWS S 图 2-2 ENE E ESE SES SE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风向玫瑰图
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 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 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8个或 16个罗盘方位表示。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3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P67
1.3.1 气温层结
气温沿铅直高度的变化,称气温层结。
气温随高度变化快慢这一特征可用气温垂直递 减率来表示。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数学定义式为:γ=-
dT/dz
漳州师院
Logo 风速玫瑰图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课堂练习
图示为印度孟买的风频风速玫
瑰图(每一个风羽表示0.5 米/秒),回答: 为了避免城市重大火灾的发生, 城市中的燃气供应站的布局
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大气边界的风场 P68-69 在大气边界层中,由于摩擦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减小,风速将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示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就叫风速廓线。 风速廓线的数学表达式称风速廓线模式。 在大气扩散的计算中,需要知道烟囱出口和烟囱 有效高度处的平均风速。而一般气象站只观测地 面风(10m高处)风速u10。 风速廓线模式可以由地面风速推算不同烟囱高度 处的风速。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大气环境评价内容提要
第一节 气象要素和气象条件 第二节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第三节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气象要素与污染气象要素 P66
气象要素:对大气状态和物理现象给予定量或定 性描述的物理量称为气象要素。 常用的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 风速、云况、云量、能见度、降水、蒸发量、日 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都可以通过观测获得] 污染气象要素[扩散气象要素]:与大气扩散密切 相关的气象要素。
漳州师院
Logo
大气环评模型和有关参数的确定1:平均风速的廓线模式
表 不同稳定度下风速廓线幂指数m的取值
稳定度级别 m 城市 乡村
A 0.10 0.07
B 0.15 0.07
C 0.20 0.10
D 0.25 0.15
E 0.30 0.25
F 0.30 0.25
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稳定度情况下,m值取不同的值。 大气越稳定,地面粗糙度越大,m值越大,反之m值越小。
(3)气湿:空气湿度的简称。它是反映空气中水汽 含量多少和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相对湿 度和露点来表示。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1 几个主要气象要素
(4)风:空气质点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空气质点的铅直运动称为升、降流。
风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风向常用8个方位或16个方位表示。 风速单位m/s、km/h。 风向:影响污染物的扩散方向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风速廓线模型 [课堂练习]
[题目]位于平原农村某工厂锅炉烟囱的几何 高度为100m,SO2的单位时间排放量为 0.54t/h,已知当地地面风速为3.0m/s,大气 稳定定为C类,抬升高度为150m。求下风 向2500m处的SO2地面轴线浓度。
漳州师范学院
环境质量及评价
第四章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气象要素和气象条件
漳州师院
Logo
引言:什么是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为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大气污染,就必须 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气环境质量。 正确的推算和预测污染物在大气中浓度的 时空分布,估计人类活动,特别是工程项 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就是大气环境质 量评价。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课堂练习
图中是上海某年风频玫瑰图
(1)这一年上海的最大风频的风 是 。
(2)仅考虑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上海 石化工业应分布在城市的 郊 外,这是因为 。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深圳市气象站近年各月风向频率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1 12.2 21.8 21.8 3.6 4.4 8.0 12.4 1.0 0.6 0.2 1.6 0.8 0.4 0.2 1.0 6.2 3.6 2 11.0 11.4 22.4 8.0 8.0 8.4 16.6 0.4 0.4 1.2 0.6 1.4 0.8 0.4 1.2 4.2 3.8 3 7.4 8.6 18.4 6.6 8.8 12.2 21.8 2.0 1.6 1.6 1.2 1.4 0.6 0.8 0.8 3.0 4.0 4 2.2 5.0 9.2 9.2 13.2 16.2 16.2 4.0 3.8 4.2 4.8 3.4 1.4 0.4 0.6 2.0 6.0 5 3.2 4.4 10.2 7.6 14.2 11.2 15.8 2.4 4.4 6.0 5.8 2.8 1.8 0.4 0.6 1.0 7.8 6 2.8 3.2 8.8 6.8 7.4 9.0 18.4 4.6 6.8 9.2 7.6 4.4 1.8 0.4 0.2 0.8 9.0 7 1.2 1.8 11.2 4.2 8.6 7.6 13.4 3.8 6.8 8.2 11.0 6.4 2.6 0.8 0.6 0.8 10.6 8 4.8 5.4 10.0 5.4 10.2 6.8 11.0 3.4 2.0 4.2 8.2 3.8 4.2 1.6 1.2 2.4 16.2 9 7.0 10.6 17.6 7.4 8.0 8.2 13.4 1.2 1.8 1.2 2.6 3.6 2.0 0.8 2.2 2.2 12.2 10 7.8 19.8 26.6 7.0 6.8 8.2 8.8 1.2 0.4 1.0 0.4 0.6 0.8 0.0 2.4 3.4 4.4 11 9.2 19.2 26.0 7.0 7.0 6.2 5.0 8.6 0.2 0.2 0.6 0.6 0.2 0.2 1.2 3.6 5.0 12 17.2 15.0 30.6 7.0 6.2 5.0 8.6 0.2 0.2 0.6 0.6 0.2 0.6 0.2 1.2 3.4 3.6 全年 7.2 10.5 17.7 6.7 8.4 9.1 14.2 2.2 2.5 3.1 3.7 2.5 1.4 0.5 1.1 2.8 7.2
漳州师院
Logo
N NNW 20 15 NW 10 WNW 5 W 0 WSW SW SSW S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全年
深圳市近年各月各风向的平均风速(m/s)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1 3.4 3.5 3.2 3.5 3.2 3.1 3.2 2.1 1.7 3.0 2.5 3.5 1.0 2.0 2.2 3.4 2 3.3 3.4 3.5 3.3 3.4 3.3 3.1 3.5 1.6 2.5 3.0 2.9 3.5 1.0 2.0 2.9 3 3.5 3.3 3.4 3.5 3.5 3.2 3.3 3.1 3.0 2.7 3.2 3.3 2.0 2.9 3.3 3.5 4 2.8 2.9 3.3 2.9 3.1 3.2 3.0 2.1 2.6 3.1 3.3 2.8 3.0 2.0 1.0 2.4 5 2.8 2.9 3.1 3.2 3.2 3.2 2.8 2.8 2.8 3.0 3.1 3.3 2.6 1.5 2.0 2.8 6 2.4 2.3 3.3 3.6 2.5 2.9 3.1 2.3 3.1 3.4 3.0 3.5 2.5 2.5 2.7 2.8 7 2.3 2.7 2.4 4.2 2.9 3.0 2.7 2.3 2.6 2.2 2.7 3.3 3.1 2.4 2.1 3.6 8 2.6 3.0 2.9 3.6 3.1 2.9 2.9 2.4 2.4 2.8 2.9 3.5 2.2 2.3 3.0 2.7 9 3.1 3.8 3.4 3.1 3.0 2.9 2.9 3.1 3.5 2.3 2.5 2.7 0.5 0.0 2.5 3.2 10 3.1 3.8 3.4 3.1 3.0 2.9 2.9 3.1 3.5 2.3 2.5 2.7 2.5 0.0 2.5 3.2 11 3.3 3.2 3.6 3.3 3.4 3.0 2.9 1.0 1.0 1.8 1.8 2.0 1.3 1.0 1.5 2.8 12 3.3 3.2 3.6 3.3 3.4 3.0 2.9 1.0 1.0 1.8 1.8 2.0 1.3 1.0 1.5 2.7 全年 3.1 3.3 3.3 3.4 3.1 3.1 3.0 2.6 2.7 3.0 3.0 3.3 2.7 2.2 2.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