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2013年改后的检定测微量具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千分尺)

3, 3 =0.173℃,经验证,估计 25%的不可信度,其自由度:
v6=1/[2×(25%)2] =8
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检定测量范围不超过 100mm 千分尺时,规程要求温度允许偏差 t = 5℃;大于 100mm 时,要求 t = 4℃;线膨胀系数取 a 11.5106℃1。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千分尺估读误差为:△max =1 故有:u (x)2=1/
um ,认为误差分布服从三角分布,k = 6 ,
6 时,=0.41 um ;
估计 25%的不可信度,其自由度为: (x)2 =1/[2×(25%) ] = 8 以上两项合成不确定度为, u12 自由度
10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当 L=25mm 时,Δ t=±5℃, 则: L=25mm= 0.025 106 m
2 2 2 uc u12 u 34 ( L t )2 u 2 (x)5 ( L a)2 u 2 (x)6
(0.465 m)2 (0.10 m)2 (0.025 106 m 5℃ 0.816 106 ℃1 )2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选一块性能比较稳定,1 级,(0~25)mm 千分尺,取 21.5mm 点,在一定的 时间间隔内,进行一组测量,测量四次,取每次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每次重复测量 10 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测量结果。如下表: 日期 次数
10 年 04 月
21.501 21.501 21.502 21.502 21.501 21.501 21.501 21.501 21.501 21.502 21.501
13
v
2
u2 (x)1 u2 (x)1 0.222 0.412 0.465um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 (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五、环境条件------------------------------------------------------------------------------------------ (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8 ) 十一、结论---------------------------------------------------------------------------------------------- ( 9 ) 十二、附加说明----------------------------------------------------------------------------------------- ( 9 )代入贝塞尔公式 S=12)(101--∑=n X Xi i =96.1=μm 该装置的重复性未μm 3S==μm(25-50)mm 的1级千分尺的MPE :4μm ,因3s<4μm,该标准装置重复性验证为合格。
千分尺校准报告

技术依据 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本报告数据均可溯源于国家基准和国际单位制(SI) 校准地点 □ 合格 结论 □不合格( □维修 □报废) 校准员 校准日期 序号 1 2 3 4 外观 各部分相互作用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至固定套管 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测微螺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 动 零位 A+5.12 校准项目 年 月 日 校准结果 确认送校前所测数据(□准确有效 □无效) 核验员 再校日期 序号 5 6 7 8 校准项目 测量面的平面度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 管刻线面的距离(≤0.4) 测力 A+15.36 A+21.5 A+25 年 月 日 校准结果 测量室 温度: ℃ 相对湿度: %
受校点(㎜) 读数值 示值误差 备注:
A+10.24
版本:1.2 表单编号:QW0018-01
xxx有限公司
千分尺校准报告
送校部门 被 校 器 名称 制造厂 测量标准名称 标 准 器 量块 量块 测量标准型号 (5.12-100)mm(20) (25-200)mm(8) 千分尺 流水号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测量标准编号 测量标准有效期 2018/12/13 2018/12/13 mm 分度值 mm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 (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8 )十一、结论----------------------------------------------------------------------------------------------( 9 )十二、附加说明-----------------------------------------------------------------------------------------( 9 )代入贝塞尔公式 S=12)(101--∑=n X Xi i =96.1=μm 该装置的重复性未μm 3S==μm(25-50)mm 的1级千分尺的MPE :4μm ,因3s<4μm,该标准装置重复性验证为合格。
千分尺技术报告2018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类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杨东星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宁国市市场监督检验所填写日期2019年1月14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
十一、结论 (14)
十二、附加说明 (14)。
千分尺 实验报告

千分尺实验报告
《千分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千分尺测量各种物体的尺寸,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者的测量能力和准确度。
实验材料:千分尺、各种物体(如小球、圆柱体、方块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千分尺清洁干净,确保读数准确无误。
2. 测量小球的直径:将小球放在千分尺的测量口中,轻轻旋转千分尺直到小球与千分尺接触,记录下读数。
3. 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同样将圆柱体放在千分尺的测量口中,分别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
4. 测量方块的边长:将方块放在千分尺的测量口中,测量方块的边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小球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方块的边长等数据。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同时,也加深了对不同物体尺寸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总结:千分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它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还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参考格式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办法:依据JJG21-2022《千分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20±5)℃。
1.3 测量标准:五等量块,其长度尺寸的不确定度不大于(0.5+5L)μm(L—校准长度),包含因子k 取2.7。
1.4被测对象:校准范围为(0~25)mm,分度值为0.01mm的千分尺,MPE为±4μm。
1.5测量过程千分尺示值误差是以五等量块举行校准的,千分尺的校准点匀称分布于校准范围5点上。
被测量千分尺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示值)与量块尺寸(测量标准)之差确定。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普通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数学模型e =L a+L o-L s式中:e ——千分尺某点示值误差;L a——千分尺测微头25mm内示值;L o——对零量块的长度;L s——校准量块的长度。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 输入量L a的标准不确定度u(L a)的评定输入量L a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L a)的评定,可以通过延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纳A类办法举行评定)。
以测微头25mm示值为例,在重复性条件下,用量块延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25.003mm,25.003mm,25.002mm,25.002mm,25.002mm,25.003mm,25.003mm,25.002mm,25.002mm,25.002mm。
L a = 25.0034mm单次标准差s== 0.00052mm ≈ 0.52μm挑选310次,共得3组测量列,每组测量列分离按上述办法计算得到单次试验标准差。
如表1所示。
合并样本标准差Sp=0.52μm则可得到u(L a)= sp=0.52μm自由度v(L a)=3×(10-1)= 273.2输入量L0的标准不确定度u(L0)的评定输入量L0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对零量块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L0)(采纳B类办法举行评定)。
千分尺校准报告范文

千分尺校准报告范文一、校准目的和背景千分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和精密测量领域的测量工具。
由于使用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可能会发生偏差。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本报告旨在对千分尺进行校准,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校准方法和过程1.校准环境准备校准应在无振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外界干扰对千分尺的影响。
本次校准选择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确保了校准环境的稳定性。
2.校准设备准备(1)校准台:选择了能够提供稳定支撑和调节的校准台,以确保千分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2) 校准块:选用了多组标准的校准块,包括0.01mm、0.02mm、0.05mm、0.10mm、0.20mm等,以覆盖千分尺的测量范围。
(3)测量工具:包括外千分尺和影子千分尺,用于校准前后对比测量。
3.校准步骤(1)检查千分尺的外观和功能,确保其工作正常。
(2)将千分尺放置在校准台上,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度校准,调整校准台的螺丝,使千分尺保持水平。
(3)使用外千分尺和影子千分尺测量多组校准块的厚度,记录下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4)将校准块放置在千分尺上,慢慢调整千分尺的滑动量,使其与校准块间隙恰好为零。
在每次调整后,重新测量多组校准块的厚度并记录结果,判断是否满足零间隙要求。
(5)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校准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6)重复以上步骤2~5,直到测量结果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校准结果和分析1.外观和功能检查结果千分尺外观完好,无明显损伤。
功能检查时,千分尺滑动顺畅,刻度线清晰可见,测量锁紧螺丝可靠。
2.水平度校准结果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度校准,校准台调整后,千分尺能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水平度。
3.零间隙校准结果将多组不同厚度的校准块放置在千分尺上,调整滑动量以达到零间隙要求。
重复测量多次后,平均值与校准块标准值相差在0.01mm以内。
4.原始数据和校准数据处理将测量结果和标准值进行对比,计算出校准偏差和偏差范围,以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 ( 1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五、环境条件------------------------------------------------------------------------------------------(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8 )
十一、结论----------------------------------------------------------------------------------------------( 9 )
十二、附加说明-----------------------------------------------------------------------------------------( 9 )
代入贝塞尔公式 S=
1
2
)(10
1
--∑=n X Xi i =
9
6
.1=µm 该装置的重复性未µm 3S==µm
(25-50)mm 的1级千分尺的MPE :4µm ,因3s<4µm,该标准装置重复
性验证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