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处理

处理效果分析
案例一:某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项目,采用生物修复技术, 处理后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80%,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
案例二:某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项目,采用物理化学修复技 术,处理后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70%,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
案例三:某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项目,采用植物修复技术, 处理后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60%,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
案例四:某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项目,采用综合修复技术, 处理后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90%,达到国家土壤质量标准。
经验教训总结
污染源控制: 减少重金属 污染物排放, 从源头上控 制污染
污染治理技 术:采用合 适的污染治 理技术,如 物理、化学、 生物等方法
污染监测与 评估:定期 对污染情况 进行监测和 评估,及时 采取措施
土壤淋洗技术:利用
水或化学溶剂冲洗土
壤,将重金属污染物
2
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再进行处理。
3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利用电场或磁场作用,
使重金属污染物从土
壤中分离出来,再进
行处理。
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沉淀法:通过化学反应将重金属转化为不溶性 沉淀物,从而降低其毒性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 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重金属离 子与水分离,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生物吸附法:利用生物材料(如微生物、植物等) 吸附重金属离子,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吸附: 利用微生 物吸附重 金属,降 低污染
生物沉淀: 利用微生 物产生沉 淀物,降 低重金属 浓度
生物还原: 利用微生 物将重金 属还原为 低毒性形 式
4
自然来源:火山爆发、 地壳运动等自然过程 产生的重金属元素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1. 引言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出环境容许的范围,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环境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4.5的金属元素,如铅、镉、铬、锌、汞等。
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易积累,且具有毒性和生物富集性,对土壤微生物、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矿山冶炼、农药和化肥使用、城市污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积累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威胁人类健康等方面。
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发生。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与繁殖,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
重金属会富集在作物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慢性中毒,影响人体器官功能,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如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中的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还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的水保持能力和保肥性,导致土壤侵蚀和灾害的加剧。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存。
要想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据统计,我国有近一半的面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和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容许负荷,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
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Pb)、镉(Cd)、汞(Hg)、铬(Cr)、铜(Cu)等。
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并且难以被生物分解和吸收,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废弃物堆放等人为活动。
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也会导致重金属污染。
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壤并逐渐积累,最终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品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重金属具有积累性和生物毒性,会在生物链中不断积累,最终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中的人会患上各种疾病,如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重金属污染会破坏土壤的结构,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产生负面影响,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要加强重金属污染源的管控,减少工业排放和农业使用重金属污染物的量。
可以推广使用绿色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依赖。
应加强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避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
加强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也是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恢复土壤的功能和生态环境。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项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土壤和人类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减少重金属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确保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土壤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的粮食、药材、木材等生产和生存提供了基础保障。
然而,长期的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也导致了土壤的污染,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³的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土壤上很难被分解和转化,因此往往会长期累积于土壤中,并对土壤、植物、哺乳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2.1 工业活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金属元素(如铜、镉、铅、锌等)被使用,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中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就会导致环境重金属污染。
2.2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农药等产品中往往都会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不断使用,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从而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2.3 垃圾填埋场城市垃圾填埋场中的垃圾也是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之一。
由于填埋场一般缺少防渗层,导致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滲入土壤中并污染环境。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3.1 影响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重金属会影响土壤生物和根系生长,从而导致植物难以吸收足够的营养来生长。
人类通过食用长期生长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的植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3.2 污染农田和水源土壤重金属会通过流失和渗透污染附近的农田和水源,严重影响农作物和饮用水源质量。
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4.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加强对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监测、控制和治理,建立防渗层,减少垃圾渗漏,严格监管固废处理。
4.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对农村废弃物的治理,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推广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温农药的使用。
4.3 工业生产控制建立重金属污染企业的追溯、监控、承诺制度;强制执行行业标准,严格规定重金属含量;鼓励企业使用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减少重金属排放。
5. 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对环境、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措施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措施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和基础的资源之一,它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仅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和其他因素。
自然因素:土壤中有些重金属是地球上本来就存在的,如铜、铁、锌、铅等。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自然因素也会造成重金属的污染,比如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会释放出大量的重金属,向周围的土壤带来污染。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
产业、农业、交通等各个领域都会对土壤造成影响。
工业生产中,重金属是不可避免的产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周边土壤。
农业方面,使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正确的堆肥过程也容易导致重金属的释放。
交通方面,汽车尾气和轮胎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其他因素:气候、地质和植物等因素也会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亚洲一些国家,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也比较高。
二、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范围和效应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常常是广泛的,而且危害很大。
重金属对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威胁。
面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要考虑到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平衡,还必须要考虑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1. 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深远的影响。
首先,重金属的酸化作用会使得土壤中微生物、动物等生命活动受到严重的干扰,从而导致土壤生态平衡被破坏,并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2. 大气环境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大气环境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会在土壤和大气界面相互转移,从而进入到大气中。
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如镉)在进入到大气中后还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的某种或多种重金属元素超过了环境背景值或土壤质量标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一种环境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许多重金属对作物生长有毒害作用,比如镉、铅、汞等重金属会积累在农作物的根部、茎叶和果实中,超过安全限值后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重金属的富集和积累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质地,降低土壤肥力。
重金属污染还会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失调,进而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和养分转化,破坏土壤的生态功能。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对水体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重金属在被污染土壤中经过溶解、交换和迁移等过程,最终可能通过降水或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导致水体重金属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影响水体的水质,还会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毒性效应。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和评价工作,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进行土壤修复和治理。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处理,包括土壤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等,以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并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加强重金属污染源的管控和减排工作。
通过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管理,提高重金属的处理和排放要求,减少重金属进入土壤的来源。
加强废弃物和排污物的管理,严禁将含重金属的废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管理,鼓励和引导相关机构和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对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控制重金属的污染,才能保护土壤资源,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的含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现象。
由于多年的工业发展和生产活动,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排放进入土壤中,进而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不当处理,导致其中的重金属成分进入土壤中。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的重金属积累。
一些地质因素和降雨等气候因素也会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产生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重金属污染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物容易富集到植物的根系和地下茎中,食用这些植物会导致人体摄入过量的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长期摄入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土壤中的重金属还可能通过水体和大气的迁移转化,对水生生物和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应该严格控制其重金属含量,防止污染物进入土壤。
可以采用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恢复土壤的生产能力。
加强土壤检测和监测工作,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扩散。
应该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违规排放和非法倾倒行为,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的处罚力度,保护土壤的健康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了解和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降低人类对土壤的污染程度。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 国际经验与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
0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 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的现象。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趋势
技术进步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先进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技术和智能化治理 手段出现,提高污染防治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未来将更加注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控制和生态修复,通过多种手 段的综合应用,实现土壤的全面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降低农产品质量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产的农产品中 重金属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
在威胁。
减产与品质下降
重金属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 植物养分吸收,导致农作物减产
和品质下降。
农业生态安全风险
重金属污染土壤可能通过灌溉、 雨水等途径污染地下水、地表水 和农产品,对农业生态安全治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合 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防治技术和 经验,提高本国防治水平。
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案例
某市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
针对某市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采取源头治理、生态修 复和土地置换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恢复 土地生态功能。
某矿区土壤重金属治理工程
0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破坏土壤结构
重金属会与土壤中的有机物结合 ,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破坏土 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的通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重金属污染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排出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就是一个例子,土壤污染对人类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主要就土壤重金属的概念、来源种类、特点危害、采样检测、防治修复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阐述。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ndustrial discharge pollutants is more and mor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one example, soil pollution has caused great harm on human body and mind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rigin of soil heavy metal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sampling testing and prevention harm repair all aspects were discussed as well。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危害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近 2000 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 1000 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 330 多万公顷。
例如:某省曾对 47 个县和郊区的 259 万公顷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进行过调查。
其结果表明,75% 的县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威胁,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
但是由于不同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差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人们通常关注锌、铜、钴、镍、锡、钒、汞、镉、铅、铬、钴等。
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
由于土壤中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不太注意它们的污染问题,但在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含量、并可能造成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质量退化、生态与环境恶化的现象。
[1]如下图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15618—1995)单位: mg/kg但是土壤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如植物生长所必须的Mn、Cu、Zn等。
因此,只有当叠加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累积的浓度超过了作物需要和忍受程度,作物才表现出受毒害症状,或作物生长并未受害但产品中某种金属的含量超过标准,造成对人畜的危害时,才能认为土壤已被重金属污染。
[2]二重金属的来源、种类土壤重金属来源广泛,主要包括有大气降尘、污水灌溉、工业废弃物得不当堆置、矿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等。
1、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
大气中的大多数重金属是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
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工矿烟囱、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由城市—郊区—农区,随距城市的距离加大而降低,特别是城市的郊区污染较为严重。
此外,还与城市的人口密度、城市土地利用率、机动车密度成正相关;重工业越发达,污染相对就越严重。
例如:南京某生产铬的重工业厂[铬污染叠加已超过当地背景值4.4倍,污染以车间烟囱为中心,范围达1.5 k㎡,污染范围最大延伸下限1.38 km。
还有1986——1988年期间甘肃白银有色金属基地降水和降尘输入到农田的重金属为Cd 10.8g/(h㎡.a),其中铅、砷均高于灌溉水的输入量。
2、污水灌溉污水灌溉一般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
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工业废水。
由于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涌入河道,使城市污水中含有的许多重金属离子,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
在分布上,往往是靠近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污染严重,远离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几乎不污染。
污灌在我国北方比较严重,因为北方比较干旱,缺水严重,而许多大城市都是重工业大城市,所以农业用水更加紧张,污灌在这些地区比较普遍。
北方旱作地区污灌约占全国污灌面积的90%以上。
南方地区的污灌面积仅占6%,其余在西北和青藏。
污灌导致土壤重金属Hg、Cd、Cr、As、Cu、Zn、Pb等含量的增加。
淮阳污灌区自污灌以来,金属Hg、Cd、Cr、Pb、As等就逐渐增高,1995~1997年已超过警戒级。
太原污灌区的重金属Pb、Cd、Cr含量远远超过其当地背景值,且积累量逐年增高。
污灌是解决干旱地区作物需水问题的一条可行途径。
然而,污灌所导致的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污灌废水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灌溉水质标准内。
3、肥料和农药施用含有铅、汞、镉、砷等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一般过磷酸盐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Hg、Cd、As、Zn、Pb,磷肥次之,,氮肥和钾肥含量较低,但氮肥中铅含量较高,其中As和Cd污染严重。
经过对上海地区菜园土地、粮棉地的研究,施肥后,Cd的含量从0.134 mg/kg升到0.316 mg/kg,Hg的含量从0.22 mg/kg升到0.39 mg/kg,Cu、Zn 增长2/3。
通过新西兰50 a前和现今同一地点58个土样分析,自施用磷肥后,镉从0.39 mg/kg升至0.85 mg/kg。
在阿根廷由于传统无机磷肥的施入,进而导致土壤重金属Cd、Cr、Cu、Zn、Ni、Pb的污染。
大量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也是造成土壤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果园土壤中Cu的累积主要来自于长期使用含Cu农药的后果。
4、采矿和冶炼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可以被酸溶出含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如河流等)或直接进入土壤,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这在我国南方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1989年我国有色冶金工业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Hg为56 t,Cd为88 t,As为173 t,Pb为226 t[27]。
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污染的范围一般在矿山的周围或河流的下游,在河流中不同河段的重金属污染往往受污染源(矿山)控制,河流同一污染源的下段自上游到下游,由于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减弱和水体自净化能力的适度恢复,金属化学污染强度逐渐降低。
而在同一个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样的。
通过研究徐州荆马河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中指出:Cr、Cu、Zn、Pb是由垃圾施用引起的,As是由农灌引起的,Cd是由农灌和垃圾施用引起的,Hg是各种途径都具备。
通过对山东省耕地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的研究说明,工业快速发展地区铅高于农业环境,铅与距公路远近有关。
乡镇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原材料利用率低,造成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
由此可见重金属污染在我国十分严重和普遍。
三、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危害在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特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土壤环境中重金属自身的特点,二是区别与水体和大气等介质中的特点。
[3]1、形态变换较为复杂重金属多为过渡元素,有着较多的价态变化,且随环境Eh,pH配位体的不同呈现不同的价态、化合态和结合态。
重金属形态不同则其毒性也不同。
2、有机态比无机态的毒性大3、毒性与价态和化合物的种类有关4、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形式多样化5、生物毒性效应的浓度较低6、在生物体内积累和富集7、在土壤环境中不易被察觉8、在环境中不会降解和消除9、在人体内呈慢性毒性过程10、土壤环境分布呈区域性过量的重金属会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发生病变,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降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也可为生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体内积累,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很难彻底消除,污染物还会向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迁移,从而扩大其污染。
因此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一类后果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类因土壤重金属污染而遭受的危害有:[4](1)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2)土壤污染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3)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4)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土壤污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6)土壤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7)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污染的重要原因四、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采样采样点的设置(一) 布设原则(1)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
(3)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二) 采样点数量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
单个采样单元内采样点数可按下式估算:式中:n——每个采样单元布设的最少采样点数;s——样本相对标准偏差,即变异系数;t——置信因子,当置信水平为95%时,t值为1.96;d——允许偏差,当规定抽样精度不低于80%时,d取0.2。
(三) 采样点布设方法1.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 梅花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 棋盘式布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的地块,一般设10个以上分点。
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应设20个以上分点。
4. 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5. 放射状布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 网格布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
分析测定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化学分析法等。
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第一,标准方法;第二,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第三,自选等效方法。
五、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及修复对土壤污染的预防: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
土壤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能力相当于一定的处理能力。
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通过其自然净化,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
一)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大力推广闭路循环,无毒工艺,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收理,化害为利。
对所排放的“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