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
儿童大叶性肺炎诊断及治疗

02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依据
临床症状
儿童大叶性肺炎通常起病急骤,高热 ,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等是其典 型症状。
体征检查
肺部实变体征,如语颤增强,叩诊浊 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闻及支气 管呼吸音及湿性罗音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中 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痰培养可明确病 原菌。
脓气胸
肺部炎症导致小支气管破裂,脓液进入胸腔而形 成。危险因素包括剧烈咳嗽、肺部感染未得到及 时控制等。
肺大泡
肺部炎症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 相融合而形成。危险因素包括小气道活瓣性阻塞 、肺泡弹性降低等。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锻炼
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注意卫生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减少病菌传播。
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 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防止休克。
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及干 扰真实热型。
免疫调节剂应用指征和注意事项
01
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大叶性肺炎 的治疗。
02
常用药物有免疫球蛋白、胸腺肽等,但具体使用需根据患者病
目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难度
由于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 床症状与多种疾病相似, 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导 致诊断难度较大。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部分细菌已产生耐药性,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并发症风险
儿童大叶性肺炎可能引发 多种并发症,如脓胸、肺 脓肿等,增加治疗难度和 患儿痛苦。
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儿童大叶性肺炎诊断及治 疗
大叶性肺炎80例疗效分析

大叶性肺 炎 8 0 例疗效 分析
宾 庚 伟
( 广 西 平 南县 武林 镇 卫 生 院 。 广西 平 南 5 3 7 3 0 8 )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叶性肺 炎的病 因、 临床特 点及 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常规 资料 的分析 方法, 对2 0 0 9年 6月 ̄ 2 0 1 2年 6月来我院诊治的 8 O 例 大叶性肺 炎患者的 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 结果 在 8 O例患者中. 治愈 6 1 例( 7 5 . 2 5 %) , 有效 1 7例( 2 2 - 2 5 %) , 无效 2 例( 2 . 5 %) , 总有效率为 9 7 . 5 %。 结论 早期及 时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选用
药 物 对 于 大 叶 性肺 炎 的 疗 效 十分 重 要 。 关 键 词 大叶 性 肺 炎 : 疗 效
大叶性肺炎是一种急牲炎症 , 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 常累及一个肺段以
上肺组织 , 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 出为主 。病变 由肺泡逐 步迅 速蔓延至一 个肺段或整个大叶。起病 急骤 , 多以高热 、 恶寒为首发症状, 伴有咳嗽 、 呼吸困 难、 胸痛 、 咳铁锈色痰 等症 状, 可伴有外周 血白细胞计 数增高和肺实变体征等 1 1 1 起病 1 w左 右后体温急速下降 , 临床症状消失 。 主要并发症包括 : 肺肉质变 , 胸膜肥厚和粘连 , 肺脓肿和脓胸 , 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及感染性休 克等_ 1 1 。
参考文献:
_ 1 _ 李玉林. 病理 学‘ M1 . 北京: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2 0 0 8 : 1 4 3 " - 1 4 4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敏;席欣欣;陈俊松【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对症等治疗。
治疗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
记录两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7.78±0.39)d、退热时间(5.26±0.1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11.34±0.24)d、抗生素使用时间(9.30±2.17)d、住院时间(12.04±1.63)d显著少于对照组[(14.81±0.19)d、(8.13±0.12)d、(15.64±0.13)d、(11.37±2.14)d、(16.07±0.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见效快,临床效果满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0【总页数】2页(P87-87,88)【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儿童;大叶性肺炎【作者】李敏;席欣欣;陈俊松【作者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儿童大叶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广泛[1]。
大叶性肺炎具有病情重,疗程长,并发症重等特点,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
儿童大叶性肺炎新版

儿童大叶性肺炎新版
第27页
临床用药-抗生素
• 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一旦确诊,应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治疗且疗程要足。因为MP在大于5岁儿童中感染率较高 ,国外学者已提议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学龄期肺炎患 儿经验性抗生素选择一线药品,而伴随MP已成为儿童大 叶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临床上碰到发烧、咳嗽患儿,胸片 提醒大叶性炎症,不论年纪大小,在病原学检验结果未确 定前,可先予大环内酯类药品治疗,无须等到病程7 d以后 、查MP-IgM阳性,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
3. 多数患儿在作培养前已接收过正规或不正规抗生素治疗 ,使培养阳性率降低。
儿童大叶性肺炎新版
第14页
病理改变分期
大叶性肺炎其病变主要为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普通只累及单侧肺,以下叶 多见,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于两个以上肺叶。经典自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期:
1.充血水肿期:主要见于发病后1~2天。肉眼观,肺叶肿胀、充血,呈暗红色, 挤压切面可见淡红色浆液溢出。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 见浆液性渗出物,其中见少许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渗出物 中可检出肺炎链球菌,此期细菌可在富含蛋白质渗出物中快速繁殖。
者PaCO 儿童大叶性肺炎新版 可上升。
第21页
齐烨在《儿童大叶性肺炎误诊43例分析》经过对 1月~12月于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接收诊治43例儿童 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特点及治疗 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近 年有增多趋势,诊疗主要靠胸片检验,对于儿童发烧 和(或)咳嗽在1周以上者,一定要作胸片检验,不论有 没有肺部阳性体征。肺部X线异常率高于肺部体征阳 性率。
4.肺癌继发感染 年纪较大,起病迟缓,中毒症状不显著,可连续有痰中带血,
病例分析——肺炎.doc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炎一、概念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其他尚有理化因子、免疫损伤,药物因素等。
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可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
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啰音,出现肺实变体征,胸片出现相应改变。
二、分类(一)按解剖学或影像学分类1.大叶性肺炎:病变起始于肺泡,经肺泡间孔(Cohn孔)蔓延至邻近肺泡,直至整个肺叶或肺段。
影像学表现为肺渗出性阴影,通常不累及细支气管。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呈整叶肺实变。
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典型大叶性肺炎已少见,而多数仅表现肺段或亚肺段的渗出和实变。
2.小叶性肺炎也称支气管肺炎。
基本病变亦为炎症渗出,但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
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淡薄而模糊,以两下肺、内中带多见。
病灶亦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或肺段限制,区别于大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病变位于肺泡壁及其支持组织,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条索状及网织状阴影,其间可散布有密度增高的小点状阴影。
(二)按病原体分类1.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莫拉菌等。
此外,分类学上不属于细菌、但某些特征类似于细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的细胞内病原体军团菌常被统称作“非典型病原体”,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病毒性肺炎以儿童最常见,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3.真菌性肺炎大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引起肺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和毛霉菌。
真菌性肺炎大多为继发性的,如免疫抑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重危患者。
4.寄生虫性肺炎(肺寄生虫病)阿米巴原虫、弓形体、肺吸虫和棘球绦虫、血吸虫等均可以引起或主要引起肺部感染。
临床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的小儿支原体肺炎52例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的小儿支原体肺炎5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以大叶性肺炎为临床表现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总结诊疗经验。
方法:分析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以大叶性肺炎为临床表现的肺炎支原体患儿临床资料。
结果:正规治疗后32例患儿住院治疗2周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胸片炎症吸收;17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片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序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2-3周痊愈;2例合并肺不张转上级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1例患儿系先天愚型由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结论:根据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及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等综合治疗,肺不张等并发症可有效减少。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支原体;小儿;诊断;治疗;预后【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57—02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疾病,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以学龄儿童多见,婴幼儿发病有增多的趋势(约占23%)且合并肺内并发症和肺外并发症(55.1%)[1]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扔不甚明了,重症支原体肺炎所造成的肺损伤可能与细胞免疫的增强有关[2]。
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由于呼吸道症状重,临床病程较长,可遗留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对阻断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2.5-2013.5以大叶性肺炎为临床表现的mp肺炎住院患儿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3.3 治疗: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发热更为顽固,常合并肺外症状,mp 是细胞外寄生菌,缺乏细胞壁,对作用于核糖体50s的大环内酯类敏感,包括红霉素及阿奇霉素[5]。
众所周知,红霉素在血浆中浓度较高,缓解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原体血症效果较好,而阿奇霉素具有组织穿透力强,组织清除半衰期长的特点,在肺内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所以在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早期发热期即支原体血症期给予红霉素治疗,剂量为20-30mg/kg,一日一次;当患儿发热症状缓解(1周左右)改为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10mg/kg,一日一次,用3天,停4天,1周为1疗程,序贯治疗2-3个疗程。
儿童上叶结核误诊为大叶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

c i rnwi o lctd p rp e mo i f so . Aca P e it a- hl e t cmpiae aan u nc e u in d h t a darT i
诊。
住院的 3 O例儿童上叶结核 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临床 资料 一 Nhomakorabea、
3 例 中男 1 例 , 1 例 , O 9 女 1 半岁 一 岁 2 例 , 岁 一 4 3 2 3 1
岁 8例 。
二、 对儿童结核不典型 的临床表 现缺乏经验 和警惕。过 份强调结核起病缓慢有低热 、 、 、 消瘦 厌食 盗汗等 中毒症状 , 实 际上儿童上叶结核 大多起病突然 , 中高度发热或不发热 , 有 肺 部无 明显体征 , 此与 x线胸片表现不成 比例 。部分儿 童结核 常伴有呼吸道感染 , 闻及 I音 , 可 罗 如经一般抗 炎治疗后 , 部 肺 体征 已消失 , 咳嗽仍存 , 温仍高 , 但 体 此时应考虑到有结核 的
肺上叶 2例。
受到抑制时 , 常出现假阴性反应 。常见有重度营养不 良, 粟粒 型肺结核使用激素后本组 4例阴性反应均使用过激素 。
四、 忽视 了大叶性肺炎的年龄特点。儿童年龄越小 , 呼吸 道的发育不成熟 , 免疫功能差 , 调节功能差 , 抵抗 防御功 能低 下, 故当细菌 、 病毒侵入 呼吸道时 , 不能有效地将炎症 病 机体 变局 限于一叶或一个节段 , 以致使炎 症扩散延及两肺 而成 为 支气管肺炎。因此 , 童年龄越小、 儿 大叶性肺 炎越不多见。 综上所述 , 在儿童遇有 x线诊 断大叶性肺 炎时 , 除仔 细 分析 阴影外 , 要注意临床表现 , 常规性地询 问结 核接触史 , 尤 其是家庭接触史 , 更有利 于诊断 , 并应 及时进行 O T试 验 , 以 便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 以免病变进展或变化。 参考文献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大叶性肺炎的病例分析

大叶性肺炎的病例分析问题:男性,28岁,打篮球后淋雨,晚上突然寒战,高热,自觉全身肌肉酸痛,右胸疼痛,深呼吸时加重,吐少量铁锈色痰,患者呈急性病容,口角有疤疹,查体有139℃,脉搏88次/分,右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实验室检查:WBC25x109/L,中性粒细胞0.90,有核左移。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大叶性肺炎B.肺脓肿C.肺结核D.克雷白杆菌肺炎E.支原体肿炎答案:A解析:符合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病前多有受凉、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
2.高热、寒战,患侧胸痛,痰量较少,可呈铁锈色。
3.肺部早期可无异常体征,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触觉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叩诊呈浊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有核左移。
(2)如上述诊断成立,宜首选A.红霉素B.青霉素GC.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D.利福平E.万古霉素答案:B解析:大叶性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G.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I代头孢菌素或左氧氟沙星等。
疗程5~7天,或退热改为口服给药。
若体温3天后不降或降而复升者应考虑肺外感染、混合细菌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
近年来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趋势增加。
其中对青霉素高度耐药者,其机制为PBP(青霉素结合蛋白)结构改变,可选用头孢三嗪、头孢噻肟或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治疗。
---------------------------------------------------------------------------------------------------------------------------------------内科学基础:淋巴结肿大原因原因良性1.各种感染(1)细菌性感染,如结核及其他细菌感染。
(2)恶性感染,如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原虫性感染,如弓形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对3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3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20例)与B组(19例)。
B组患儿应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A组患儿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治愈率等指标。
结果A组患儿住院时间(7.0±1.2)d 明显短于B组的(11.3±1.6)d,A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B 组的52.6%,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疗程,提高临床治愈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中西药联合;治愈率;住院时间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for 39 children with lobar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39 children with lobar pneumonia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group A (20 cases)and group B (19 cases). The group B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while the group A received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comparison was made on hospital stay time and cur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group A had obviously shorter hospital stay time as (7.0±1.2)d than (11.3±1.6)d of the group B,and its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much higher as 95.0% than 52.6% of the group B.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lobar pneumonia can remarkably reduce treatment course and improve clinical cure rate.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Lobar pneumonia;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ure rate;Hospital stay time
肺炎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为不同病原体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发生的肺部炎症。
根据病理形态改变可将其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以及间质性肺炎。
其中,大叶性肺炎指的是病变累及到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患儿主要伴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气促以及肺部固定性湿啰音等症状。
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临床症状会越来越显著,且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出现严重后果[1]。
本次研究对本院2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共收治3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均满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大叶性肺炎疾病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12岁,9例1~3岁,18例4~6岁,12例7~12岁;发病时间最短1.5 d,最长6.0 d,平均发病时间(4.1±1.4)d。
应
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20例)与B组(19例)。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满足大叶性肺炎疾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12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
排除标准:①排除病例资料不全的患儿;
②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儿。
1. 3 临床症状患儿主要伴有高热、咳嗽、寒战以及胸痛等症状。
体温:14例37~38℃,16例38~39℃,9例>39℃。
1. 4 方法B组患儿仅应用西药疗法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消炎、应用解痉平喘药物等疗法;如患儿伴有呼吸困难症状,则对其进行输氧治疗;并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应用强心、利尿、糖皮质激素等疗法治疗;如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则为其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40~80 mg/(kg·d),1次/d,共治疗7~10 d,确保外周血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状态后停止应用。
如患儿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则选择应用亚胺培南或者氨曲南等广谱抗生素;如伴有心肌损伤,则应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如伴有喘息症状,则应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等药物。
在B组基础上,A组患儿应用中药治疗,主要应用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配方主要包括生大黄20 g、杏仁粉10 g、生石膏38 g、丹皮14 g、蛞蝼皮13 g、麻黄10 g、银花14 g、枳实11 g、蒲公英28 g以及全瓜蒌11 g,1剂/d,3次/d,连续服用1周,观察疗效。
1. 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
1. 6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治疗后,患儿咳嗽、胸痛、高热以及寒战等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经X线检查,肺部啰音与病变部位显著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明显下降,经X线检查,肺部啰音转为中粗,病变部位产生吸收;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对比A组患儿住院时间为3~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7.0±1.2)d;B组患儿住院时间为8~18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3±1.6)d;A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A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B 组的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发生主要受到多种病原体影响,常见的主要为肺炎双球菌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
主要发病人群为>3岁患儿,肺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较少涉及到肺泡壁或者支气管壁间质,主要局限于一片肺叶内,偶尔也会同时发生在多片肺叶内,最为常见的为右上叶或者右下叶。
根据大叶性肺炎病例特点,可将其分为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以及消散期三个阶段。
其中,在红色肝变期,肺泡内可迅速出现纤维素、肺炎链球菌等渗出物质;灰色肝变期阶段,肺泡内红细胞显著消失,并出现网状纤维素,肺叶逐渐呈灰色;消散期阶段,能够激活蛋白溶解酶,渗出物质内存在的纤维可逐渐被溶解。
祖国医学中,大叶性肺炎属于咳喘、风湿范畴,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过程中,根据患儿高热、咳嗽以及胸痛等症状,将宣肺化痰、泻热攻下作为治疗原则[4]。
本组研究中,B组患儿应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A组患儿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结果显示,A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B组5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宣白承气汤配方中的石膏,能够有效清热患儿肺部和胃部;应用丹皮、蒲公英以及银花等成分,能够发挥出清热化痰、祛邪解毒的作用;通过应用麻黄,能够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应用枳实与大黄,能够起到攻下腑实、护脏同腑的效果;将以上配方联合应用,能够共同发挥出消散痰浊、清肺止热以及肺络通畅的作用。
实现中西医联合治疗,利于吸收氧气,并有效纠正患儿体内水电解质紊乱。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疗程,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5,24(3):441-442.
[2] 李姗姗,章伟,王彦梅,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病程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94-3196.
[3] 查琳.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5):2381-2383.
[4] 李虎,张玲,刘青,等.电子支气管镜应用于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839-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