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下部分)
病理学 肺炎

病理学肺炎肺炎概述肺炎是指发生在肺组织的急性渗出性炎症,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分类按解剖学: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按病原学: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支原性、寄生虫性按病变性质: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干酪性、肉芽肿性一、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以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同时伴有肺实变体征和白细胞数量增多。
病因及发病机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当机体在诱因的作用下抵抗力降低,细菌易于侵入肺泡并繁殖,病变引起的浆液性渗出物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肺组织的变态反应。
细菌及炎性渗出物沿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迅速向周围肺组织蔓延,从而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大叶,带菌渗出物经肺叶支气管播散,可引起数个肺大叶的病变。
_射线检查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
随着病情进展,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在消散期,_线显示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病例在起病3_4周后才完全消散。
老年患者病灶消散较慢,容易出现吸收不完全而成为机化性肺炎。
病理变化和病理临床关系1充血水肿期 2红色肝样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 4溶解消散期各时期的镜下观结局及并发症1感染性休克常见于早期的重症大叶性肺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中毒和微循环衰竭,病死率较高。
2肺脓肿及脓胸患者免疫力低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混合感染,易并发脓肿,病变若蔓延到胸膜则引起脓胸。
3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见于严重感染时因细菌侵入血流继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致。
4肺肉质变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褐色肉样组织。
患者因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由其释放的蛋白质酶不足以及时溶解、清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上部分)精品PPT课件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课时目标
解释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的概念
比较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的病理变化特点及病理临床联系 和并发症
第四节 肺 炎 (pneumonia)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一)概念:主要由肺炎双球菌感 染引起的累及肺大叶的大部或全部, 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 性炎症。
肉眼观:
• 质地变软,切面颗粒外观渐消失, 可涌出脓样混浊液体
临床表现:
• 体温下降,又可闻湿罗音,肺实变 体征消失,病变区透亮度渐增加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充血水肿期1-2天
镜下观: • 肺泡壁毛细血
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中多量 浆液和少量红 细胞、中性粒 细胞、巨噬细 胞渗出
肉眼观:
• 肺叶肿胀,重量增加, 暗红,切面可挤出带 泡沫的血性浆液
临床表现:
• 全身中毒症状重(毒 血症);寒战、高热、 咳嗽、咳淡红泡沫痰; 听诊罗音;X线检查示 淡薄均匀阴影;可检 出肺炎球菌
灰色肝变期5-6天
镜下观: • 肺泡壁毛细血管
受压阻塞,肺泡 腔内大量纤维蛋 白及中性粒细胞 渗出
肺炎

内容
大叶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SARS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
概念
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 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 的炎症。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
发展:肺泡→肺段或肺大叶 发病年龄:青壮年 临床表现:起病急、寒战高热、胸
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呼吸困难 病程:5∼10天,冬春季节多发
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
实用文档
二、肺炎(pneumonia)
概念: 肺炎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肺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实用文档
分类
感染性肺炎 根据病因 理化性肺炎
变态反应性肺炎 肺泡性肺炎
根据发生部位 间质性肺炎
实用文档
分类
小叶性肺炎
根据累及范围 节段性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浆液性、纤维素性 根据病变性质 化脓性、出血性
实用文档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90%由肺炎球菌引起 发病机制
机体抵抗力↓
肺炎球菌 乘虚而入在肺泡内大量繁殖 →并沿肺泡孔向周围肺泡扩散→引起大叶 性肺炎
实用文档
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
部位:一般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 左肺下叶,其次为右肺下叶。
病变发展具有明确的时间阶段性,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病变发展过程 可分四期。
实用文档
(3)灰色肝样变期(5-6d)
镜下观: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狭窄或封 闭,充血不明显,肺泡腔内充 满纤维素网和大量中性粒细胞 及一些巨噬细胞。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3)灰色肝样变期(5-6d)
肉眼观: 肺叶肿大, 色灰白,切 面干燥,颗 粒状,质实 如肝故名。
老年肺炎

X线检查
右中叶肺炎 正位片
右中叶肺炎 右侧位片
诊断要点
(1)有受凉、淋雨或上呼吸道道感染等诱因 (2)急性起病,高热、寒战 (3)咳嗽、咳铁锈色痰/粘液脓性痰、气急.胸痛. (4)具备肺实变的体征或有湿性中啰音 (5)X线可见叶、段性均匀的大片密度增高 (6)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7)血或痰培养链球菌可确诊,
疗程:通常14天,或退热后3天停药 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老年人抗菌素治疗
一般可以血清肌酐量做为判断肾功能减退的指标,但 有时血清肌酐含量也不足以反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老年人由于内脏血流减少,可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尽 量减小对肾功能的影响等这些因素在选用抗菌素之前 都应加以考虑
50岁以上的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用药剂量应酌情而 定
对症护理
⑴休息:病室应保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
感染性休克病人应采取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 部20°、抬高下肢30°
⑵饮食:给予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 流质或半流质,膳食要清淡、易消化。
鼓励病人足量饮水(2000~3000ml/天), 失水者遵医嘱补充液体。
对症护理
占全部院内感染的第3位
革兰染色阴性杆菌(50%):肺炎球菌(30%)
金黄色葡萄球菌(10%)
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肺炎链球菌电镜图片
→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 上呼吸道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慢性心肺疾患、
免疫缺陷者→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在肺泡内 繁殖 该菌的致病力: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分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分大叶性肺炎发病突然,全身症状重剧,高热稽留,取定型经过,每个阶段都有特征性的叩诊和听诊变化,特别是大面积实音,有的病例出现铁锈色鼻液。
小叶性肺炎的发生较为缓慢,体温多呈弛张热型,没有定型经过,胸部叩诊呈灶性实音区,听诊可听到捻发音或小水泡音。
X线影象可以鉴别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
一般在临诊上根据病史、热型、病程经过和胸部叩诊及听诊的变化来区别。
①大叶性肺炎。
这是急性纤维素性炎症。
病变始于肺泡,迅速扩展到整个肺段或肺叶,可侵及两个或更多的肺叶。
患病时肺泡壁通常不被破坏,故痊愈后呼吸功能可以完全恢复。
当病变部位的肺泡被炎性渗液充满(实变)时,X 射线检查可见大片致密阴影,遍及整个受累的肺段或肺叶。
至渗液开始被吸收(溶解)时,则见不均匀的阴影减退区。
不过,在目前肺炎得到早期治疗的情况下,典型的大叶病变已不多见。
②小叶性肺炎。
又称支气管炎,多属继发性。
一般先发生支气管炎,然后向深部蔓延至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
炎症亦可向支气管周围扩展,先引起支气管周围炎再波及肺泡。
散在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病变还可进一步扩展而互相融合。
小叶性肺炎在X射线检查时可见大小不等的斑点状、云絮状或片状阴影,散在分布,以双下肺为多。
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是指肺小叶的炎症。
通常于肺泡内充满由上皮组织、血浆与白细胞组成的卡他性炎症渗出物,故又称卡他性肺炎。
临床上以出现弛张热,呼吸次数增多,叩诊有散在的局灶性浊音区和听诊有捻发音等为特征。
多见于幼弱和老龄犬。
[病因] 原发性病因与支气管炎基本相同,饥饿过劳、感冒、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在某种程度上都能降低机体抵抗力,为各种各样的内源牲和外源性细菌大量繁殖创始了条件,以致引起本病。
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荫、革兰氏阴性埃希氏菌属、克雷白氏菌属杆菌等,均是肺炎的非特异性病原体。
继发性病因大多数情况下,小叶性肺炎是一种继发性疾病。
如流行性感冒、腺病毒病、传染性肝炎、犬疱疹病的病程中,或肺吸虫、弓形体、蛔虫幼虫等常能引起小叶性肺炎。
肺炎

3.按感染环境分类: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
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的潜伏期,于 入院后48小时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社会环境中发 生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 常见病原菌 细菌是HAP最常见 的病原,约占90%, (主要为 G-杆菌) 混合感染约占 1/3 卡氏肺孢子虫和真 菌约占0 ~ 5%。
肺炎链球菌 pneumococcus
二、发病机制
人体全身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功能受损 (肺泡内繁殖) RBC 渗出) 扩散 膜)。 呼吸道防御
肺炎链球菌吸入下呼吸道 肺泡壁炎症(水肿,WBC、
经过cohn氏孔向肺的中央部分 蔓及肺段或整个肺叶(累及胸
【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典型病理改变分为四期
1. 充血水肿期Stage of congestion (第1~ 2天)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பைடு நூலகம்常规
白细胞、中性高,核左移,中毒颗粒。 有的不高(年老体弱者)。
二、病原学检查
痰涂片、痰培养。
三、X线检查
早期:纹理增加、增粗、紊乱。 实变:大片密度高的阴影。 消散期:小斑片状阴影或肺纹理粗乱。少数纤 维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 初步诊断 确诊病原菌检查。
细菌性肺炎,约占肺炎的80%临床上最 常见的肺炎。
【概述】
含义:肺炎球菌引起的急性肺泡炎。
临床特点:突然出现的寒战、高热、胸痛、 咳嗽、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和肺实变 体征。
病理特点:实变。 发病情况:多见于轻壮年,起病急, 预后一般好。现不典型的多。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原学:90%由肺炎 链球菌引起,此菌为革 兰染色阳性,荚膜,86 个血清型,第3型素力最 强。耐干燥(数月), 怕热(52度 10分钟、阳 光(直射1h),对消毒 剂敏感。 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 抗力下降时,细菌乘虚 而入肺部。病变起始于 肺泡,迅速波及整个肺 大叶,以肺泡内渗出大 量纤维素为特点。 少数由其他化脓菌引起 。
肺炎的分类(肺炎资料)

肺炎的分类(肺炎资料)肺炎的分类肺炎是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或过敏反应)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
重症患者可能涉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瘫痪。
肺炎为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固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前,肺炎没有统一的分类,常用的分类如下:1、病理分类:按病理累及的部分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多见。
2.病因分类(1)病毒性肺炎:国外rsv占首位,我国曾以腺病毒(adv)为主,现已转为rsv占首位。
其次为adv3、7、11、21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巨细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
(4)肺炎支原体: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CT更常见。
(5)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免疫缺陷病患者为易感人群。
(6)真菌性肺炎:因免疫缺陷病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囚犯,由白色念珠菌、肺曲霉菌、组织包衣菌、毛霉、球虫病等引起的肺炎。
(7)肺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等(过敏性肺炎)。
3.课程分类①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② 持续性肺炎:病程1~3个月;③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4.疾病分类①轻症:出呼吸系统外,其它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
② 严重: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也受到影响,有其他系统表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危险的生命体征,甚至生命体征危机。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① 典型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大、小叶性肺炎的区别有哪些?看完这张表你就知道了!

致病菌
多见于致病力强的肺炎链球菌
葡萄球菌
致病力较弱的肺炎链球菌
诱因
受寒、醉酒、疲劳
机体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等;常发生原有 Nhomakorabea础疾病上
好发人群
青壮年
小儿;
年老体弱者
病变机制
渗出性炎,以肺泡纤维素渗出为主
化脓性炎,以肺组织中性粒细胞侵入为主
病变特点
支气管不受累,多为原发疾病
大、小叶性肺炎的区别有哪些?看完这张表你就知道了!
医学之声 1周前
来源: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证考试
肺炎按解剖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很多考生容易把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两者弄混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张表,教你快速记忆大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分类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概述
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
胸膜不受累
发病时间
急骤
缓慢
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痰的性状
铁锈色痰
脓痰
并发症
肺肉质变
中毒性休克
胸膜肥厚和粘连
心衰
呼吸衰竭
支气管扩张
听诊
湿性啰音及支气管呼吸音
散在湿性啰音
X线
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不规则斑片状阴影,无实变征象
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G
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
预后
痊愈
经及时有效治疗,大多痊愈;婴幼儿、年老体弱者预后大多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 • • • •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在诱因作用下 机体抵抗力低下 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受损 常好发于小孩及年老体弱者
三、间质性肺炎(自学) (一)概念: (二)类型
• 支原体性肺炎
• 病毒性肺炎 • 非典型性肺炎
(一)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 病因:肺炎支原体 病理变化: • 肉眼:肺下叶多见,呈灶状分布,无实变, 呈暗红色 • 镜下:肺泡腔内无渗出,肺泡间隔、细支 气管及周围组织明显增宽充血有淋巴细胞 和单核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剧烈咳嗽,预后良好。
(三)病理变化
• 部位:两肺下叶及背侧 • 肉眼观:两肺各叶,尤以下叶及背侧严重;大 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呈灰黄色,质坚实;可 相互融合形成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镜下观: (1)小支气管管壁及间质充血,中性粒 细胞浸润,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 或脱落。 (2)管腔及肺泡内充满脓性渗出物。 (3)病灶附近肺组织充血水肿,正常肺 泡呈代偿性肺气肿。
(四)临床病理联系
咳嗽、咳脓痰:支气管粘膜的炎症刺激
毒血症:细菌毒素代谢产物
呼吸困难及发绀:渗出物→肺通气换气 ↓→缺氧 肺实变不明显:病灶散在
X线:散在的、不规则斑点状或片状阴影
(五)结局和并发症 1、痊愈 2、并发症 • 心功能不全 • 呼功能不全 • 肺脓肿及脓胸 • 脓毒败血症 • 支气管扩张症
• 病理变化: SARS主要发生在肺及免疫器官 (脾、淋巴结、骨髓) • 临床治疗:在药物对病毒无效的情况下,隔 离病毒感染者是切断病毒在人群中继续传播 的唯一有效的控制方法。
冠状病毒
思考题: 比较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 预习: 五、硅肺 六、肺癌 七、鼻咽癌
间质性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 病因:上呼吸道病毒向下蔓延 病理变化 早期或轻型:同支原体肺炎为肺间质的改 变 严重病例:除间质外波及肺泡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无肺实变体征 严重病例:肺实变体征,全身中毒症状, 甚至导致心衰中毒性脑病
•
•பைடு நூலகம்
• •
(三)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 又称(SARS)(自学) • 病因:SARS的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 种)目前推测:由于病毒基因的变异,使本 身毒性不大的冠状病毒成为杀伤力极强的新 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