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蚀的成因及危害

合集下载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一、汽蚀现象的定义和原因:汽蚀是指在液体中存在气体泡沫的情况下,由于液体中的静压力降低,导致气体泡沫的膨胀和破裂,进而引起液体中的涡流和冲击,最终导致设备或者管道表面的金属材料被剥离或者腐蚀。

汽蚀现象主要发生在液体流动速度较高的系统中,如泵、阀门和管道等。

汽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流体速度过高:当液体流速超过一定限度时,静压力降低,使液体中的气体泡沫膨胀和破裂,引起汽蚀现象。

2. 流体温度过高:高温液体容易产生气泡,增加了汽蚀的风险。

3. 液体中含有气体或者蒸汽:液体中存在气体或者蒸汽,容易形成气泡,导致汽蚀。

4. 流体中的杂质:流体中存在的固体颗粒或者其他杂质会促进气泡的形成,加剧汽蚀。

二、汽蚀现象的危害和影响:汽蚀现象会对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汽蚀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如泵的流量和扬程减小,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2. 加速设备的磨损和损坏:汽蚀会导致设备表面的金属材料被剥离或者腐蚀,加速设备的磨损和损坏,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增加设备的维护成本:由于汽蚀会导致设备的磨损和损坏,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包括维修和更换设备的费用。

4. 影响工作环境和安全:汽蚀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影响工作环境,同时也会增加设备的故障风险,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三、汽蚀现象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汽蚀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优化系统设计:合理设计系统的管道布局和泵的选型,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合适的流速范围,避免流速过高引起汽蚀。

2. 降低液体温度:通过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少气体和蒸汽的生成,从而降低汽蚀的风险。

3. 净化液体:通过使用过滤器或者其他净化设备,去除液体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减少气泡的形成,降低汽蚀的可能性。

4. 增加液体中的气体溶解度:通过增加液体中的气体溶解度,减少气泡的形成,降低汽蚀的风险。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1. 汽蚀现象概述汽蚀是指在液体中存在高速流动时,由于压力下降而导致液体沸腾并产生气泡,气泡随后瞬间坍塌,产生高温和高压冲击波,对设备和管道造成损坏的现象。

汽蚀常出现在液体泵、阀门、喷嘴、换热器等设备中,对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2. 汽蚀的原因2.1 高速流动:当液体流速超过一定阈值时,液体内部的压力会下降,从而导致汽蚀现象的发生。

2.2 压力差: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如果存在较大的压力差,会加剧汽蚀的发生。

2.3 液体性质:液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等,也会影响汽蚀的产生。

3. 汽蚀的危害3.1 设备损坏:汽蚀会导致设备内部产生冲击波,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材料造成损坏,降低设备的寿命。

3.2 泄漏风险:汽蚀会使设备内部产生高温和高压,增加设备泄漏的风险,对工作环境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3.3 运行不稳定:汽蚀会导致液体流动不稳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艺流程。

4. 汽蚀的解决方案4.1 提高液体压力:通过增加液体的供给压力,可以有效降低液体的汽蚀倾向,减少汽蚀现象的发生。

4.2 降低液体流速:通过减小液体的流速,可以降低液体的压力下降速度,从而减少汽蚀的发生。

4.3 更换材料:选择耐蚀性和抗蚀性好的材料,能够减少汽蚀对设备的损害。

4.4 优化设备结构:通过改变设备的结构和流道设计,减少液体流动的阻力,降低液体的压力下降速度,从而减少汽蚀的发生。

4.5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液体供给系统,及时清洗和更换设备内部的堵塞物,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汽蚀的预防措施5.1 设备选择:在选购设备时,应选择具有抗汽蚀性能的设备,以降低汽蚀的发生。

5.2 设备安装:正确安装设备,保证设备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减少液体流动的阻力,降低汽蚀的发生。

5.3 液体监测:对液体的流速、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液体流动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5.4 增加冷却:对设备进行冷却处理,降低液体温度,减少汽蚀的发生。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一、汽蚀现象的定义和原因汽蚀是指液体在高速流动时,由于压力降低而发生沸腾,形成气泡,然后在高压区域瞬间坍塌,造成金属表面的冲刷和腐蚀现象。

汽蚀现象通常发生在液体流动速度较高的设备中,如泵、阀门、喷嘴等。

汽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流体速度过高:当流体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会导致压力降低,形成气泡,从而引发汽蚀现象。

2. 流体中存在气体:流体中存在气体,会增加气泡形成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汽蚀现象。

3. 流体温度过高:高温流体容易产生气泡,从而加剧汽蚀现象的发生。

4. 流体中存在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会增加流体的摩擦力,进一步加剧汽蚀现象。

二、汽蚀现象的危害汽蚀现象对设备和系统的运行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金属表面的冲刷和腐蚀:汽蚀会导致金属表面的冲刷和腐蚀,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2. 设备性能下降:汽蚀会导致设备的流量、压力等性能指标下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噪音和振动:汽蚀过程中气泡的坍塌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影响设备的工作环境和正常运行。

4. 故障和停机:汽蚀严重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停机,给生产和工艺带来严重影响。

三、汽蚀现象的解决方案针对汽蚀现象,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来减轻或消除汽蚀的影响:1. 降低流体速度:通过减小管道直径、增加管道长度、增加阻力等方式,降低流体速度,避免超过临界速度。

2. 增加压力:通过增加泵的出口压力、增加系统的进口压力等方式,提高流体的压力,减少汽蚀的发生。

3. 消除气体:通过增加排气装置、增加气体分离器等方式,消除流体中的气体,降低气泡形成的可能性。

4. 降低流体温度:通过增加冷却装置、降低流体温度等方式,减少气泡的形成,减轻汽蚀的影响。

5. 过滤固体颗粒:通过增加过滤器、清洗管道等方式,减少流体中的固体颗粒,降低摩擦力,减轻汽蚀的发生。

四、汽蚀现象的预防措施除了以上解决方案外,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有效预防汽蚀现象的发生:1. 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合理设计管道的直径、长度、弯头等参数,避免流体速度过高。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汽蚀是一种常见的流体力学现象,指的是在液体通过管道或泵时,由于压力降低而引起的液体蒸汽化和气泡塌缩的过程。

汽蚀会导致管道和设备的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汽蚀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汽蚀原因1.1 流体压力降低:当流体通过管道或泵时,由于摩擦和阻力的作用,流体的压力会逐渐降低。

当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汽压力以下时,液体就会发生汽蚀现象。

1.2 流体速度过高:流体速度过高会导致流体压力降低,从而引发汽蚀。

特别是在管道弯曲处或收缩的区域,流速更容易过高。

1.3 液体中含有气体:液体中含有气体会增加流体的气化倾向,从而促使汽蚀的发生。

例如,含有气体的水在高压下更容易发生汽蚀。

二、汽蚀的危害2.1 设备损坏:汽蚀会导致设备的叶轮、泵壳等部件受损甚至破裂,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2.2 工作效率下降:汽蚀会使得液体流动不稳定,降低泵的吸入能力和排出能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2.3 安全隐患:汽蚀会使设备产生噪音和振动,增加设备的故障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事故,对人员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

三、汽蚀解决方案3.1 优化管道设计:合理设计管道的直径和弯曲角度,减少流体速度过高的情况,从而降低汽蚀的发生概率。

3.2 增加系统压力:通过增加系统压力,使得流体的压力始终高于饱和蒸汽压力,从而防止汽蚀的发生。

3.3 采用抗汽蚀材料:在设计和选择设备时,使用抗汽蚀材料,如不锈钢、耐腐蚀合金等,可以有效减少汽蚀的风险。

四、汽蚀预防措施4.1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汽蚀问题。

4.2 控制液体温度:控制液体的温度,避免液体过热或过冷,从而减少液体蒸汽化的倾向。

4.3 安装气体分离器:在液体流动的管道中安装气体分离器,可以有效去除液体中的气体,减少气化现象,降低汽蚀的风险。

五、结论汽蚀是一种常见的流体力学现象,对设备和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合理的管道设计、增加系统压力、采用抗汽蚀材料等解决方案,以及定期维护设备和控制液体温度,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汽蚀问题,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一、引言汽蚀是指液体在高速流动时,由于流体压力降低而引起的液体沸腾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会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来防止汽蚀的发生。

二、汽蚀现象的原因1. 流体速度过高:当液体在管道或泵中的流速超过一定限制时,会导致液体压力降低,从而引起汽蚀现象。

2. 流体温度过高:高温液体容易引起汽蚀,因为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3. 流体中气体含量过高:液体中的气体含量过高会影响液体的密度和黏度,从而增加汽蚀的风险。

4. 系统设计不合理:管道或泵的设计不合理,如管道直径过小、泵的进口压力过低等,都会增加汽蚀的可能性。

三、汽蚀的危害1. 降低设备效率:汽蚀会导致液体流量减少,从而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2. 设备损坏:汽蚀会引起设备的振动和噪音,严重时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造成设备的报废。

3. 安全隐患:汽蚀会引起设备的泄漏和爆炸,对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潜在危险。

四、汽蚀的解决方案1. 优化系统设计:合理选择管道和泵的尺寸,确保流速在安全范围内,避免管道直径过小或泵的进口压力过低。

2. 控制流体温度:保持流体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高的温度引起汽蚀现象。

3. 减少气体含量:通过合理的气体排放系统,减少液体中的气体含量,降低汽蚀的风险。

4.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5. 使用抗汽蚀材料:对于易受汽蚀影响的部件,选择抗汽蚀材料进行制造,提高设备的耐蚀性能。

6. 安装汽蚀保护装置:在系统中安装汽蚀保护装置,如减压阀、溢流阀等,以降低汽蚀的风险。

五、结论汽蚀是液体在高速流动时产生的液体沸腾现象,可能会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防止汽蚀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系统设计、控制流体温度、减少气体含量、定期维护检查、使用抗汽蚀材料和安装汽蚀保护装置等方式来解决汽蚀问题。

这些解决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汽蚀的风险,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汽蚀现象是指在液体中存在气体泡的情况下,由于液体流动速度过高或压力降落过大,导致气泡在高压区域瞬间坍塌产生冲击波,使得金属表面受到剧烈冲击而损坏的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蚀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二、汽蚀现象的原因1. 流体速度过高:当流体速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汽蚀现象。

这是因为高速流动的液体会在局部形成低压区域,使液体中的气体泡坍塌,产生冲击波。

2. 压力降落过大:当流体通过管道或阀门等装置时,会发生压力降落。

如果压力降落过大,会导致局部压力降低,从而引发汽蚀现象。

3. 液体中气体含量过高:液体中存在大量气体泡,会增加汽蚀现象的发生概率。

这可能是由于液体中的气体未被充分排除或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

三、汽蚀现象的影响1. 金属表面损坏:汽蚀现象会使金属表面受到剧烈冲击,导致金属材料的剥落、腐蚀和疲劳破坏等问题,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流体性能下降:汽蚀现象会导致流体中的气体泡瞬间坍塌,产生冲击波,从而使流体的流动性能下降,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3. 设备故障:汽蚀现象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如泵的叶片损坏、阀门的密封失效等,进而影响整个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汽蚀现象的解决方案1. 优化流体参数: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流体系统,可以降低流体速度和压力降落,从而减少汽蚀现象的发生。

可以采用增加管道直径、减小流速、改变管道布局等方法来优化流体参数。

2. 减少气体含量:及时排除液体中的气体,可以有效降低汽蚀现象的发生概率。

可以通过增加气体排放口、改进气体排放设备等方式来减少气体含量。

3. 使用抗汽蚀材料:选择抗汽蚀性能良好的材料来制造设备和管道,可以有效抵御汽蚀现象的影响。

常见的抗汽蚀材料包括不锈钢、耐蚀合金等。

4.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汽蚀的问题,如泵的叶片磨损、阀门的密封失效等,可以有效预防汽蚀现象的发生。

5. 使用汽蚀保护装置:在液体系统中安装汽蚀保护装置,如汽蚀阀、汽蚀计等,可以有效减轻汽蚀现象对设备的影响,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与解决方案引言:汽蚀是指在液体中存在高速流动时,由于液体中的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压力降低而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在高压区域瞬间坍塌产生冲击波,对设备和管道造成损坏的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蚀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一、汽蚀现象的原因:1. 流体速度过高:当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超过一定的临界速度,会导致局部压力降低,从而形成汽蚀现象。

2. 流体压力降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经过收缩、弯曲、阀门等装置时,会产生压力降低,进而引发汽蚀。

3. 液体中的气体含量:液体中存在气体时,当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汽压以上,气体会迅速转变为气泡,导致汽蚀。

二、汽蚀现象的影响:1. 设备和管道的磨损:汽蚀会导致设备和管道内壁受到冲击和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

2. 流体流动的不稳定性:汽蚀现象会引起流体流动的不稳定,影响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

3. 噪音和振动:汽蚀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泡破裂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不良影响。

三、汽蚀现象的解决方案:1. 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合理设计管道系统,包括减小流速、避免过多的弯曲和收缩等,以减少压力降低和气泡形成的可能性。

2. 安装汽蚀防护装置:在管道系统中安装汽蚀防护装置,如汽蚀阀、气体分离器等,可以有效减少汽蚀现象的发生。

3. 控制液体中的气体含量:通过适当的排气和除气装置,控制液体中的气体含量,减少气泡形成的机会,从而降低汽蚀的风险。

4. 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耐蚀、耐磨的材料,如不锈钢、陶瓷等,可以减少设备和管道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5.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对设备和管道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汽蚀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结论:汽蚀现象是流体流动中常见的问题,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严重的损坏。

为了解决汽蚀问题,我们需要合理设计管道系统、安装汽蚀防护装置、控制气体含量、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汽蚀现象的发生,保护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

汽蚀现象及解决方案一、引言汽蚀是指在液体流动中,由于流速过高或者压力过低而引起的液体中气体的析出和液体的蒸发,从而导致设备表面产生气泡和腐蚀现象。

汽蚀问题在许多工业领域都存在,如船舶、化工、石油和能源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蚀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二、汽蚀现象的原因1. 流速过高:当液体流速过高时,液体味形成高速流动,从而降低了压力,使液体中的气体析出。

2. 压力过低:当设备的压力低于液体的饱和压力时,液体味发生蒸发,从而产生气泡。

3. 液体温度过高:高温会促使液体中的气体析出,增加汽蚀的风险。

4. 液体中气体含量高:液体中溶解的气体含量过高会增加气体析出的可能性。

5. 设备结构不合理:设备内部的流动结构不合理,如蓦地变窄或者弯曲,会导致液体流速蓦地增加,从而引起汽蚀。

三、汽蚀现象的影响1. 设备表面腐蚀:汽蚀会导致设备表面产生气泡温和液两相流动,从而引起设备表面的腐蚀。

2. 设备性能下降:汽蚀会增加设备的磨擦和损耗,降低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3. 噪音和振动:汽蚀会引起噪音和振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设备寿命缩短:汽蚀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和腐蚀,导致设备寿命缩短。

四、汽蚀的解决方案1. 控制流速:合理控制液体的流速,避免流速过高,可以通过增加管道直径或者减小流量来实现。

2. 提高设备压力:增加设备的压力可以避免液体的蒸发温和体的析出,可以通过增加泵的扬程或者增加系统的压力来实现。

3. 降低液体温度:降低液体的温度可以减少气体的析出,可以通过增加冷却设备或者降低液体的温度来实现。

4. 减少液体中气体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除气器或者提前将液体充分通气来减少液体中的气体含量。

5. 设备结构优化:合理设计设备的内部结构,避免蓦地变窄或者弯曲的情况,以减少液体流速的突变。

五、结论汽蚀是液体流动中常见的问题,会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汽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控制流速、提高设备压力、降低液体温度、减少液体中气体含量以及优化设备结构等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蚀的成因及危害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当压力达到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泡而汽化。

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致破灭。

这种由于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汽蚀溃灭。

泵在运转中,在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区域,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

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流动,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

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这个及其短暂的瞬间,液滴质点将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数万次,严重时会将壁板击穿。

在水泵中产生气泡和气泡破裂,过流部件遭受到损坏乃至破坏的过程称之为水泵的汽蚀过程。

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同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降低汽蚀现象的措施
一、增大装置的汽蚀余量
准确计算离心泵的安装高度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增大泵前贮液罐中液面的压力,降低被输送液体的温度以降低,的值减小吸入管路的阻力增加吸入管直径缩短吸入长度减少弯管阀门选用吸入良好的喇叭管,将调节阀安装在排出管线上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降低叶轮的转速,可适当降低离心泵工作时的流量,也可起到增大装置汽蚀余量的目的。

将吸上装置改为倒灌装置。

二、1)提高泵本身的抗汽蚀性能
改进泵本身结构或结构形式使泵具有尽,可能小的允许汽蚀余量,改进泵的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增大,过流面积,增大叶轮盖板进口段的曲率半
径减小液流急剧加速与降压适当减少叶片进口的厚度,并将叶片俢圆,使其接近流线型。

也可以减少绕流叶片头部的加速与降压提高液流和叶片进口部分表面光洁度,以减少阻力损失,将叶片进口边向叶轮进口延伸,使液流提前作功提高压力。

2)采用双吸叶轮
双吸叶轮相当于两个叶轮背靠背地并联工作,采用双吸叶轮的泵的允许汽蚀余量相当于单吸叶轮泵的允许汽蚀余量的0.63倍,这样大大提,高了叶轮的抗汽蚀性能。

3)采用诱导叶轮
在叶轮前加装诱导轮,使液流在前置诱导轮,中接受诱导叶片作功以提高液流的压力
4)提高制造质量
提高过流部件的加工精度以提高泵抗汽蚀能力,并保证同类部件间的互换。

5)采用适当的叶片进口正冲角
该方法可增大叶片进口安放角,减小叶片进口处的弯曲、减少叶片堵塞增大叶片进口面积。

冲角是叶轮入口处的叶片安放角,比相对速度液流角增大了一个角度,一般冲角取3度到5度。

实验表明,适当加大冲角可以延缓泵在大流量工况工作时的抗汽蚀性能,但如果正冲角超过20度,将引起效率下降,如果取负冲角,则泵的抗汽蚀性能明显恶化。

6)选用抗汽蚀性能较强的材料
用抗汽蚀性能强的材料制造叶轮,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越高,抗汽蚀性能越强,如采用铸锰青铜不锈钢及合金钢等材料铸造叶轮。

另外,对过流部件表面进行精加工,提高其光洁度,也可减轻汽蚀的危害
8)通过更换塔底泵和降低xx流体温度
查找现场各种参数结合工艺模拟软件和汽蚀余量计算软件计算,可判断离心泵的运转特性与产生汽蚀的原因,可知当泵实际流量超过额定流量临界工作点时泵进入汽蚀区产生气蚀,现场通过更换塔底泵和降低入口流体温度的措施来避免汽蚀现象施锦华等
三、采用新技术提高汽蚀防护能力
1)化学涂层
用环氧树脂复合尼龙聚氨酯等其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覆盖在过流部件表面形成保护膜层,以提高泵的抗汽蚀能力
2)表面化学热处理
利用化学热处理的方法,直接对过流部件进行强化处理增加表面硬度焊。

3)层与补焊,在可能遭受汽蚀部件的表面,利用焊枪与基体间所形成的高温电弧使焊条融化,形成一种与焊条成分相同的金属表面保护层,称为焊层。

若应用于修复汽蚀后的位置,则称为补焊
四、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离心泵叶轮抗汽蚀性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数值求解离心泵内部流场,已成为流体机械设计的重要工具,分析计算结果可靠精准,对大规模复杂流动计算能力强,而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情况十分复杂采用常规的试验方法来提高其汽蚀性能,具有设计周期长费用高等弊端,成为高抗汽蚀性能离心泵发展的严重障碍。

利用对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三维粘性数值模拟,可以分析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分布规律,同时,将所得数据与汽蚀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汽蚀与叶轮几何形状的关系,建立一个能够在实际设计中应用的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将能够有效地改善叶轮的汽蚀性能,也能取代繁重的模型实验模拟工作同,时也可以缩短高抗汽蚀性能叶轮的设计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五、采用影射装置提高抗汽蚀性能
影射装置就是从泵的出口,引回一部分高能液流回到泵的入口,将这部分高能液流的能量转化为入口液流的压能,以满足泵入口压力的要求,相当于提高了泵的装置汽蚀余量。

六、减小离心泵环形入口壳体出口直径能够提高抗汽蚀性能减小环形入口壳体出口面积,能够有助于提高诱导轮的汽蚀性能,同时将环形入口壳体与诱导轮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既可以减小液体流出环形入口壳体后的不均匀性,也能够缓解动静叶片之间的干涉,根据如上分析结果可对环形入口壳体出口直径进行改进,可提高汽蚀性能,也可增加离心泵工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离心泵汽蚀现象及降低措施_肖荣畅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6.15
2、离心水泵气蚀问题与解决办法_徐晓昂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9.20
3、潜水污水泵_汽蚀_的原因和防治_尹锦宏《华章》2011.7.
204、浅谈水泵的汽蚀现象及防治措施_汤立宏《装备制造》
2009.4.1_1
5、水泵空化与空蚀分析研究_林斌中国电力教育
2010.06.20
6、水泵汽蚀及其防止措施_王宏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4.10.30
7、有效防止离心泵的_汽蚀_危害的方案_黄浩自动化应用
2013.11.25
8、水泵及水泵站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刘超主编
9、某双向灌排泵站的现场测试机改造思路扬州大学学报2005.8成立、汤方平、xx等
10、水泵及水泵站xx水利水电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