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经济公式汇总
《建设工程经济》公式汇总

《建设工程经济》公式汇总1.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NPV=∑(Ct/(1+r)^t)-Co其中,Ct表示每年的现金流量,t表示年数,r表示折现率,Co表示初始投资成本。
2.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IRR=?r(∑Ct/(1+r)^t-Co)其中,?r表示使NPV=0时的折现率。
3. 资本回收期(Payback Period,PP):PP=Co/∑Ct其中,Co表示初始投资成本,Ct表示每年的现金流量。
4. 获利指数(Profitability Index,PI):PI=PV净现金流量/Co其中,PV净现金流量表示净现金流量的现值,Co表示初始投资成本。
5.等额年金系数(Uniform Annual Worth,UAW):UAW=Co(AR)其中,Co表示初始投资成本,AR表示年金折现系数。
6.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间的关系:1 + in = (1 + ir) (1 + π)其中,in表示名义利率,ir表示实际利率,π表示通货膨胀率。
7. 简单报酬率(Simple Rate of Return,SRR):SRR=平均年利润/平均年投资其中,平均年利润=∑(P-E-T)/n,平均年投资=(Po+Pn)/2,P表示销售收入,E表示销售成本,T表示税收,n表示使用年限。
8.折旧计算:年折旧=(原值-残值)/使用年限9.产值指数:产值指数=(实际产值/计划产值)*100%10.设备使用寿命:设备使用寿命=总投资/年产值11. 投资回收期(Investment Recovery Period,IRP):IRP=首次投资额/(年产值-年运营成本)以上是《建设工程经济》中常用的一些公式,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指标,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设工程经济》的知识。
《建设工程经济》重点计算公式

《建设工程经济》重点计算公式
建设工程经济是建筑工程管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财务评价等方面的计算。
下面是一些建设工程经济中的重点计算公式。
1.成本计算
1.1.直接成本计算公式:直接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分包成本+其他直接费用
1.2.间接成本计算公式:间接成本=水电费+办公费+保险费+税费+管理费
1.3.总成本计算公式: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2.投资回报率计算
2.1.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预计的收益–投资成本)/投资成本*100%
3.利润计算
3.1.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4.投资量指标
4.1.投资强度计算公式:投资强度=(总投资/总建筑面积)*100%
4.2.周转次数计算公式:周转次数=总投资/年建筑面积
5.折旧计算
5.1.直线法计算公式: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后残值)/使用年限
5.2.年限总和法计算公式: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使用年
限)/(1+2+...+n)
5.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折旧率
6.资本金计算
6.1.风险赔偿系数计算公式:风险赔偿系数=1+(平均资本金利率/年利润率)
7.资金需求计算
7.1.资金需求计算公式:资金需求=投资成本+周转资金+紧急资金
8.资金回收期计算
8.1.资金回收期计算公式:资金回收期=投资成本/年净利润
以上是建设工程经济中的一些重点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此外,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数据准确性和合理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建设工程经济公式

建设工程经济公式建设工程经济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等各个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和决策的过程。
在建设工程经济分析中,有一些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和分析。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设工程经济公式。
1.总投资计算公式总投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土地费用+其他费用2.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投资回收期=总投资/年净收入3.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年净收入+年折旧)4.平均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平均投资回收期=∑(年末投资×回收期)/总投资5.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公式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金流量/CFt)/(1+贴现率)-16.静态财务内部收益率计算公式静态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金流量/CFt)/(1+贴现率)-17.收益评价率计算公式收益评价率=年利润/年平均投资额8.平均资产回报率计算公式平均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年初资产+年末资产)/29.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累计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1+净现金流量2+...+净现金流量n10.成本效益比计算公式成本效益比=总投资/(累计净现金流量×年限)11.收益期计算公式收益期=总投资/净年产值12.价值评价系数计算公式价值评价系数=现值累计产值/现值总投资13.敏感度分析计算公式敏感度=(新值-基准值)/基准值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仅是建设工程经济分析中的常用公式,在具体的项目分析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此外,还应当认识到,建设工程经济分析不仅仅依赖于公式的运算,还需要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合理的经验判断,以及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经济评价和决策结果。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总结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总结建设工程经济是一级建造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掌握建筑工程经济计算公式对于考试和日常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总结。
1.单位工程造价计算公式:单位工程造价=总造价/总建筑面积2.单位工程设计、施工与材料预算计算公式:设计费用预算=每平米设计费用×单位建筑面积施工费用预算=每平米施工费用×单位建筑面积材料费用预算=每平米材料费用×单位建筑面积3.施工单位工程量清单预算计算公式:施工工程量预算=工程量单位价格×工程量4.财务指标计算公式:收入=销售额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收入-成本总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资产=总资产-负债投资回收期=全部投资额/年净利润总资金投入回收期=总资金投入/平均每年净利润投资效益指数=净利润/总资产投资回报率=年净利润/平均资产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本金5.偿债能力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流动资产存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存货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固定资产应收款项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应收款项总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总资产6.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工程收入=计划成本/计划成本率净工程收入=工程收入-合同约定成本经济效益率=净工程收入/合同约定成本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总结,掌握这些公式对于进行建筑工程的预算、经济效益评估、财务指标分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实践中还会存在更加复杂的计算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024年版《建设工程经济》公式

建设工程经济是研究工程投资、成本、效益等经济问题的学科,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2024年版建设工程经济涉及的一些公式:
1.项目总投资公式:
总投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土地价格+基础设施费+其他费用
2.年费用公式:
年费用=固定费用+可变费用
3.平均成本公式:
平均成本=总费用/产量
4.投资回收期公式:
投资回收期=投资金额/年净收入
5.投资回报率公式:
投资回报率=(年收益-年费用)/投资金额*100%
6.筹资贷款期限公式:
筹资贷款期限=贷款本金/贷款每年还本付息金额
7.借款年限公式:
借款年限=贷款本金/年还本付息金额
8.资本金的应纳本金比例公式:
资本金的应纳本金比例=资本金/项目投资总额*100%
9.计算风险偏好系数公式:
风险偏好系数=风险厌恶系数*(年末资产余额/年初资产余额)
10.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建筑层数*每层面积
11.投资财务内部回报率公式:
内部回报率=∑[(年净收入/(1+内部回报率)^n)]-投资金额
以上只是建设工程经济中的一部分公式,不同的项目和情境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式的选择和修改,以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建设工程经济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公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项目需求。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是一级建造师考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评
价一个工程项目是否具有经济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下面是一些建设工程经
济计算的公式汇总。
1.投资回收期(PBP):
PBP=项目总投资/每年净现金流量
2.净现值(NPV):
NPV=∑[(收益流量-成本流量)/(1+折现率)^年数]
3.内部收益率(IRR):
假设IRR为x,那么IRR满足以下公式:
∑[(收益流量-成本流量)/(1+x)^年数]=0
4.贷款偿还能力(DSCR):
DSCR=现金流入总额/现金流出总额
5.投资收益率(ROI):
ROI=净收益/投资额
6.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
WACC = (Wd * rd) + (We * re)
其中,Wd为债务资本权重,rd为债务资本成本;We为权益资本权重,re为权益资本成本。
7.资本金回收期(PBR):
PBR=(债务支付期-调查期)/还款期间次数
8.盈余利率(NPM):
NPM=净利润/总收入
9.进口合同计算:
进口合同价=设备供货价+运费+关税+进口增值税+存储费用+保险费用10.合同价税金计算:
合同价税金=合同价税前金额+增值税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但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并不
仅限于以上公式,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进行更多的细分和定制。
在考试中,除了掌握这些公式,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计算实践,加深对建设
工程经济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

《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建设工程经济是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管理和决策工具之一,涉及到各种计算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的汇总。
1.成本计算公式:建设项目总成本=施工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税金+利润。
2.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3.利润率计算公式:利润率=利润/总收入。
4.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投资回报率=(每期净现金流量)/(投资金额)×100%。
5.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净现金流量。
6.净现值计算公式:净现值=∑(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n)-初始投资。
7.内部回报率计算公式:0=∑(净现金流量/(1+项目内部收益率)^n)-初始投资。
8.年金现值计算公式:年金现值=每期净现金流量×((1-(1+折现率)^-n)/折现率)。
9.年金等额偿还计算公式:每期偿还金额=额度金额×折现率/((1+折现率)^n-1)。
10.折现率计算公式:折现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11.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现金流量=销售收入-成本-税金。
12.总产值计算公式:总产值=粗活面积×单位造价。
13.经济效益计算公式:经济效益=总收益-总成本。
14.资金回收期计算公式:资金回收期=初始投资/净现金收益。
15.项目回收期计算公式:项目回收期=初始投资/平均每年现金流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的汇总,但是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和修正。
同时,在进行计算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数据进行调整和具体化。
这些公式可作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的基础,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2024版《建设工程经济》公式汇总

2024版《建设工程经济》公式汇总建设工程经济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过程中,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建设工程的投资、成本、效益等经济问题,并进行经济决策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2024年版《建设工程经济》公式的汇总介绍:1.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该公式用于计算项目投资回收的时间,即投资成本回收所需的时间。
投资回收期 = 投资成本 / 年现金流入。
2.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用于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
净现值 = 各期现金流入的现值 - 各期现金流出的现值。
3.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收益与投资成本平衡的利率水平。
通过将净现值公式中的净现值置为0,求得的利率即为内部收益率。
4.等效年限成本(Equivalent Annual Cost):该公式将项目的总成本等效为等额年金,以方便进行比较。
等效年限成本 = 总成本 / 回收期限。
5. 投资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收益率用于计算项目的盈利能力,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例。
投资收益率 = (净收益/ 投资成本) * 100%。
6. 成本达到效益平衡点(Cost Break-even Point):成本达到效益平衡的点是指项目投资成本与项目效益平衡的成本点。
成本达到效益平衡点 = 固定成本 / (效益收入 - 可变成本比率)。
7. 平均报酬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平均报酬率用于计算项目平均年净收益与投资成本之比。
平均报酬率 = (平均年净收益 / 投资成本) * 100%。
8. 投资效果评价指标(Investment Evaluation Index):投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投资现金流量、投资财务指标等一系列指标,主要用于评价项目的投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单利计算式中It——代表第t计息周期的利息额;P——代表本金;i单——计息周期单利利率。
2、一次支付的终值和现值计算①终值计算(已知P求F即本利和)②现值计算(已知F求P)3、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资金回收和偿债基金计算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序列是连续的,且数额相等,即:①终值计算(即已知A求F)②现值计算(即已知A求P)③资金回收计算(已知P求A)④偿债基金计算(已知F求A)4、名义利率r是指计息周期利率: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得的年利率。
即:5、有效利率的计算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和年有效利率两种情况。
(1)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即计息周期利率i,由式(1Z101021)可知(1Z101022-1)(2)年有效利率,即年实际利率。
年初资金P,名义利率为r,一年内计息m次,则计息周期利率为。
根据一次支付终值公式可得该年的本利和F,即:根据利息的定义可得该年的利息I再根据利率的定义可得该年的实际利率,即有效利率ieFF6、财务净现值(1Z101035)式中FNPV——财务净现值;(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应注意“+”、“-”号);ic——基准收益率;n——方案计算期。
7、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FinanciallnternaIRateoFReturn)其实质就是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其数学表达式为:(1Z101036-2)式中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8、投资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是投资方案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总额(不是年销售收入)与方案投资总额(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等)的比率:(1Z101032-1)A——年净收益额或年平均净收益额;I——总投资9、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ROI)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式中EBIT-----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息税前利润;TI------技术方案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
10、资本金净利润率(ROE)技术方案资本金净利润率(ROE)表示技术方案盈利水平式中NP----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EC----技术方案资本金11、静态投资回收期?当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1Z101033-2)式中I——总投资;A——每年的净收益。
?当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13、借款偿还期14、利息备付率利息备付率=息税前利润/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
式中:息税前利润——即利润总额与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之和(不含折旧、摊销费15、偿债备付率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应还本付息的金额式中:应还本付息的资金——包括当期还贷款本金额及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净利润+折旧+摊销+利息16、总成本C=CF+Cu×QC:总成本;CF:固定成本;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Q:产销量17、量本利模型B(利润)=S(销售收入)-C(成本)S(销售收入)=p(单位产品售价)×Q-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Q(产销量)B=p×Q-Cu×Q-CF-Tu×Qp——表示单位产品售价;Q——表示产销量;Tu——表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不包括增值税);Cu——表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CF——表示固定总成本。
基本假定:1、产品的产量与产品的销量相等;2、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保持不变;3、单位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
17、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CF/(p-Cu-Tu)18、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分析式中Qd:正常产销量或设计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方案评价时,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常常根据正常年份的产品产销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数据来计算:式中BEP(%)----盈亏平衡点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Sn-----年营业收入Cv-----年可变成本T------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9、敏感度系数SAF=(△A/A)/(△F/F)=不确定指标变化率/不确定因素变化率式中SAF——敏感度系数;△F/F——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A/A——不确定因素F发生变化率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20、营业收入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产品价格一般采用出厂价格:产品出厂价格=目标市场价格-运杂费21、总成本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1、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年消耗量×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单价2、工资及福利费=企业职工定员数×人均年工资及福利费3、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百分比或固定资产折旧额×计提百分比22、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或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23、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或沉没成本=(设备原值-历年折旧费)-当前市场价值24、静态模式设备经济寿命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备年平均成本,使为最小的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其计算式为(1Z101102-1)式中——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第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第N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设备的平均年度运行成本。
如果每年设备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即,简化经济寿命的计算:(1Z101103-2)式中——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低劣化值。
25、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租赁方案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租赁费用-经营成本-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或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租赁费用-经营成本-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营业收入-租赁费用-经营成本-与营业相关的税金)26、租金的计算①附加率法:在设备货价上再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租金。
每期租金R表达式为;(1Z101062-2)式中P——租赁资产的价格;N——还款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i——与租赁期数相对应的利率;r——附加率。
②年金法:将租赁资产价值按相同比率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
有期末支付和期初支付租金之分。
?期末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租金(多些)。
每期租金R的表达式为:(1Z101062-3)式中P——租赁资产的价格;N——还款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i——与租赁期数相对应的利率或折现率。
?期初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初等额支付租金,期初支付要比期末支付提前一期支付租金。
每期租金R 的表达式为:购买设备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设备购置费-经营成本-贷款利息-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或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设备购置费-经营成本-贷款利息-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贷款利息-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比选时可简化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设备购置:所得税率×(折旧+贷款利息)-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设备购置费=买价-残值27、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一)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就是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
现设I新、I旧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旧、C新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
如I新>I旧,C新<C旧,则增量投资收益率R(新-旧)为:=成本差/投资额差×100%当R(新-旧)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表明新方案是可行的;当R(新-旧)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则表明新方案是不可行的。
(二)折算费用法①当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比较费用的大小,来决定优、劣和取舍。
?在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可通过比较各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选择方案,即:(1Z101112-1)式中——第j方案的折算费用;——第j方案的生产成本——第j方案的投资额(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基准投资收益率。
比较时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
?在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资时,故可通过比较各方案工程成本的大小选择方案,即:式中——第j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总额;——第j方案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可变成本);——生产的数量。
②当方案的有用成果不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方案费用的比较来决定方案的使用范围,进而取舍方案。
首先列出对比方案的工程成本,即:当(临界产量)时,式中——1、2方案的固定费用;——1、2方案的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
当产量Q>Q0,时,方案2优;当产量Q<Q0时,方案1优。
28、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1)平均年限法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计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29、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确认完工百分比法合同完工进度=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全同预计总成本×100%)合同完工进度=已经完成的合同工程量/(合同预计总工程量×100%)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实际合同总收入-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30、利润和所得税费用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资产的计税基础=取得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31、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指标为50%比较合适,有利于风险和收益平衡;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生产行业平均值是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经验认为该指标为1表明企业有偿债能力,低于1则说明企业偿债能力不强,该指标越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差。
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总额一般取期初资产总额和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营业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总额×100%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32、筹资管理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筹资净额=筹资总额-筹资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33、存货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存货的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存货决策式中Q----经济采购批量K----一次订货成本D----年度采购总量----平均储备成本34、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组成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或进口设备抵岸价+设备运杂费(国内运杂费)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1)进口设备货价=离岸价(FOB价)×人民币外汇牌价(2)国外运费=离岸价×运费率或国外运费=运量×单位运价(3)国外运输保险费=(离岸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率(4)银行财务费(银行手续费)=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率(一般为0.4%~0.5%)(5)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一般取1.5%)式中,进口设备到岸价(CIF)=离岸价(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6)进口关税:进口关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7)进口产品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基本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8)消费税:消费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关税)/(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9)海关监管手续费=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海关监管手续费率(10)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11)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35、工程建设其他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费率场地准备和临时设施费=工程费用×拆除清理费生产准备费=设计定员×生产准备费指标(元/人)36、基本预备费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建设投资=静态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涨价预备费37、建设期利息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38、利润=计算基数×利润率计算基数可采用以直接费和间接费合计、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人工费为计算基数39、税金营业税=营业额×3%(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3.41(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3.35(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