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漫谈小人物大作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漫谈小人物大作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漫谈小人物大作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漫谈小人物的大作用近来读书,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领导身边的人不可小视。从古到今,小人物既能帮助领导建功立业,成就大事业,也能狐假虎威。败坏领导形象,甚至丧心病狂,置领导于死地,下面笔者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为证。

上篇:那些成就大事的小人物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那些帮助领就大事业的小人物。

刘邦VS韩信:小人物运筹帷幄,领导者坐拥江山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人蜀时,韩信弃楚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后因犯法被处斩刑,刀下口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后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奇才,但仍未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但韩信那样的国士,却是独一无二的。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了!”于是劝

刘邦选择古日良辰,斋戒没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个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历史所谓的“成也萧何”。

韩信由一个起初不为领导(刘邦)看好甚至歧视的小人物,幸遇刘邦高级谋僚萧何的举荐才得以重用。后来,韩信运筹帷崛,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

只不过,封建时代小人物的命运往往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况且“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向来是封建君主给予开国功臣的“重赏”,比如刘邦以谋反之名清洗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等。

刚当上皇帝,刘邦便害怕韩信拥兵自重。如何整治韩信呢?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便削了韩信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地叛军。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其舍人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给韩信,声称陈地叛军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并劝说韩信:“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临刑前,韩信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

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随后,吕后诛杀了韩信三族。这就是历史所谓的“败也萧何”。

点评:

如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早已成为成语,似乎有埋怨萧何的意思,但是,韩信的命运岂止是系于萧何一人?试想:倘若刘邦不爱才、不识才,只有萧何的举荐,恐怕韩信也不可能由一个小人物成为一个大将军。如果不是刘邦疑心韩信拥兵自重进而谋反,决定诛杀韩信,萧何又有什么理由帮助刘邦谋害韩信呢?而且,不管“成也萧何”也好,“败也萧何”也罢,毕竟韩信在萧何的举荐下,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开国大将军,帮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这表明领导身边的小人物不容轻视,说不定能够帮助领导成就一番大事业呢。

晋文公VS介子推:小人物”割肉奉君”,领导者”悲乎足下”

历史上“割肉奉君”,说的是王储落魄流亡,小人物割股奉食;“悲乎足下”说的是王储登基,遗忘救命恩人之后的感恩与悔恨。

这个故事出于《左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骊姬,想把君位让给她生养的小儿子奚齐,就把原来立的太子申生杀害了。申生之弟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就离开晋国流亡到国外避难去了。

重耳在国外避难期间,屡遭磨难,艰苦备尝。有一次,

他在山里迷失方向,几天几夜没有吃饭,饿的头昏眼花,几近死亡。随从介子推认为他是继承国君的人,自己应当尽心尽力辅佐,于是背着重耳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做成肉羹送给重耳吃。重耳知道后,万分感动地说:“我日后将用什么来报答你呢?”介子推回答说:“你我流亡在外,饱经风霜之苦。但愿你今后多思治国良策,做一个清明的国君。”重耳听后十分感慨,表示一旦做国君后,一定要做个明君。

重耳流亡19年后,得到了秦穆公的帮助,打败其弟奚齐,当上了国君,立为晋文公。接着,他对陪同他一起流亡过的人都论功封赏,唯独把赤胆忠心、割股献君的介子推给忘记了。介子推也不愿争功,就与母亲—起归隐绵山。他的从人深感不平,就写了一首《龙蛇歌》悬挂于宫门,歌词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凹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参见{说苑·卷六》)晋文公听闻此歌后,十分惭愧,深感不安,亲自到绵山求访,介子推避而不见。重耳派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仍然未见。有人建议说:可以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出一条小路,料想介子推一定会负母而出。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未见人影。待大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背着老母,靠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惋惜,即把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之下,立子推祠堂,并把绵山封给他,改绵山为介山。后世于绵上立县,谓之介休县(又称界休县),意思是说介子推永远休眠于此地。

绵山周围百余里,山势巍峨,古木繁茂,溪流回转,鸟语花香,迄今仍为晋中一大名胜。山上有介子推庙宇,上有联语曰:“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功成身退,问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就是记述介子推的故事和后人的感触的。

据说当年晋文公还把那棵柳树之木作屐,每天望着木屐叹道:“悲乎足下。”可见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感念之情。后来,为了追思怀念介子推,晋文公规定,以后每年介子推的殉难日,全国三天之内都不准动烟火,一律吃冷食、饮凉水。因此,这一天称寒食节,又称禁火节。

点评:

呜呼!“割肉奉君”,演绎了小人物对领导者的赤胆忠心,“悲乎足下”,提醒领导者对小人物理应重视和尊重,特别是对在自己艰苦创业路上捉供帮助的小人物,要心存感激之情,常怀敬佩之意;主政后理应“清明复清明”,善待百姓,善治天

下篇:那些坏了大事的小人物

我们再来盘点一下那些坏了领导者大事的小人物。统帅华元vs车夫羊斟:“你有权不给我吃肉,我有权让你当俘虏。”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经常是你敲我一榔头、我打你一棒槌,军事行动比演习都多。有一年,郑国攻打宋

国,宋国大夫华元率军迎敌,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鼓舞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肉,却没有分给自己的马车夫羊斟。当晚,见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大块羊肉吃得满面红光,羊斟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决定以牙还牙,第二天要华元好看。

第二天,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此时,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羊斟回过脸答道:“昨晚你有权不给我羊肉吃,今天我就有权让你当俘虏。”就这样,羊斟驾着指挥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可怜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点评:

统帅慢待车夫,车夫就让统帅当俘虏。这个案例表明,领导者善待身边工作人员很有必要,不可忽视

袁绍vs许攸:领导者的冷漠,引发小人物的背叛

小人物不仅能够毁家灭国,他们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能够深刻地影响历史的走向。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争夺北方老大地位的官渡之战。在战争过程中,曹操处于不利的地位,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了。曹操屡次向留守许都(今河南许昌)的苟彧写信告急,苟彧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拿不出粮食,只能回信

给曹操,古诉他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不久,曹军还真的等来了战争的转机。

原来袁绍手下有个叫许攸的谋士,他经常喋喋不休地给袁绍出谋划策。不过袁绍是个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主儿,许攸的主意又恰好不合他的口味,于是袁绍就对许攸表现出一副爱答不理、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的态度。许攸得不到重用,伤了自尊,便投降了曹操,向曹操提供了袁军乌巢粮仓的详细情况。曹操听了喜出望外,急忙派军夜袭乌巢,把袁绍辛辛苦苦积攒的粮食连烧带拿,折腾了个精光,从而一举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点评:

领导者的冷漠,可能引发小人物的背叛。这种背叛或离心离德,或反戈一击,甚至一人背叛可抵百万雄师。这就提醒领导者,要时常关注身边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想法,切忌冷漠,更不能歧视慢待。

苻坚VS朱序:小人物“身在曹营心在汉”,领导者上当受骗惨败而归

历史总是喜欢重演。官渡之战100多年后,前秦皇帝苻坚也尝到了小人物给他带来的苦果。

公元383年,已经统一北方的苻坚把矛头指向了偏居江南的东晋,他打算消灭这个苟延残喘的政权,以成就自己并吞八方的伟业。苻坚为了让统一中国的最后一战上演得华丽

一些,一口气征调了90万大军南下。

苻坚率领前秦军的先锋部队到达了寿阳(今安徽寿县),和晋军隔淝水相望。他派出东晋的降将朱序去现身说法,劝说晋军统帅谢石和谢玄放弃无谓的抵抗。没想到朱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一到晋营,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建议二谢趁前秦军还没集结完毕,速战速决,歼灭其先头部队。

晋军采纳了朱序的建议,主动向前秦军挑战。谢玄派人对苻坚说,前秦军应该后撤,以便晋军过河后能腾山一块决战的场地。苻坚答应了谢玄的请求,命令前秦军后撒。前秦军人多,在战前突然接到了后撤的命令,立即阵势大乱。这时朱序又在后方煽风点火,高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这样一来,前秦军将士们顿时心慌意乱,六神无主,后撤变成了逃命,全军大溃。

志在必得的苻坚败在了朱序的手中,他建立的强盛的前秦帝国也因遭受重创而迅速土崩瓦解,北方又重新陷人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国统一的时间,被朱序的一声大喊大大地推迟了。

点评:

淝水之战,小人物“身在曹营心在汉”,领导者上当受骗惨败而归。这就说明领导身边的~人员并非都是赤胆忠心之人,心怀鬼胎的大有人在,不可不防。这就提醒领导者,除了对身边工作人员正视礼遇之外,平常还应当注意加强教

育,公平公正对待下属,对心术不正的要及时清理出去,以免后患。

许玲VS郑军:女县长把司机变情人酿噩梦

许玲是湖北省某县的副县长,然而她的婚姻却是名存实亡,事业成功并不能减轻她内心的痛苦。许玲内心的这种隐痛,被她的专职司机郑军发现了。郑军明白,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紧紧抓住许玲。

2007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许玲在应酬中喝了几杯酒。筵席散后,郑军直接将车开向郊外一家僻静的宾馆,向许玲表白了心意……

眼见许玲一步步被套牢,郑军非常得意,不断利用许玲的关系帮一些工程公司谋取利益,自己也从中获利。在许玲不答应的情况下,郑军甚至以自己偷拍的性爱照片相威胁。

9月中旬,郑军又一次要求许玲出面帮某建筑公司争取县电力局办公大楼的建设工程。许玲非常气愤。郑军向她保证,这绝对是最后一次。许玲再次相信了郑军。虽然许玲打了招呼,但电力局还是将工程给了另一家建筑单位。郑军一口咬定是许玲没有全力帮忙,并再次威胁她说,你要面子,我要钱财,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许玲彻底绝望了,有了除掉郑军的念头。

2008年10月13日下午下班后,许玲邀郑军在一家偏僻的宾馆住下。见郑军沉沉睡着后,她拿着匕首,对准郑军

的喉咙准备刺下去。就在这时,郑军突然睁开了眼睛,他下意识地推开匕首,并狠狠地将许玲蹬开。当许玲举着匕首再次扑上来时,郑军顺手抓起床头柜上放着的发簪中的插针,用力甩向许玲,插针正中许玲的喉管,鲜血顿时染红了洁白的床单……

点评:

许玲与郑军,简直就是历史上华元与羊斟的翻版:“你有权不给我吃肉,我有权让你当俘虏。”只不过与华元相比,许玲不但毁了大好前程,还误了卿卿性命。

领导者既没有管好自己,也没有管好身边的人。类似的案例,类似的教训,在当代中国,其实很多。

结束语:不可忽视小人物的作用

也许羊斟、许攸、朱序等人在各自的主子眼里都是无关痛痒之辈,然而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大人物们当头棒喝。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笔者觉得应该再加一句,那就是“建功立事,必靠于人”。在历史上,帝王将相们固然能够深刻地影响历史的走向,但是小人物在某些时刻也能起到关键作用。这就提醒我们,对于领导身边的小人物不可轻视,对其教育管理须臾不可或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漫谈小人物大作用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漫谈小人物的大作用近来读书,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领导身边的人不可小视。从古到今,小人物既能帮助领导建功立业,成就大事业,也能狐假虎威。败坏领导形象,甚至丧心病狂,置领导于死地,下面笔者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为证。 上篇:那些成就大事的小人物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那些帮助领就大事业的小人物。 刘邦VS韩信:小人物运筹帷幄,领导者坐拥江山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人蜀时,韩信弃楚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后因犯法被处斩刑,刀下口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后萧何发现了韩信这个奇才,但仍未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说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但韩信那样的国士,却是独一无二的。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了!”于是劝

刘邦选择古日良辰,斋戒没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个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历史所谓的“成也萧何”。 韩信由一个起初不为领导(刘邦)看好甚至歧视的小人物,幸遇刘邦高级谋僚萧何的举荐才得以重用。后来,韩信运筹帷崛,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 只不过,封建时代小人物的命运往往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况且“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向来是封建君主给予开国功臣的“重赏”,比如刘邦以谋反之名清洗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等。 刚当上皇帝,刘邦便害怕韩信拥兵自重。如何整治韩信呢?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便削了韩信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地叛军。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其舍人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给韩信,声称陈地叛军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并劝说韩信:“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临刑前,韩信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

历史上的小人物

历史上的小人物 【热帖展示】楼主十: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二(1)班刘昱辰话题:历史上的小人物佛家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芥子,微小,因其小,有一介草民之说,过往的小人物都是卑微、渺小的芥子,历史舞台上的主角都是帝王将相,小人物似乎就是为衬托他们而存在,草芥一样的小民的悲欢、作为与生死,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仿佛都可以忽略不计。但芥子辛辣,谁要忽略它的力量,芥子一定让他泪流满面,甚至还有可能改写历史。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我知道,人类的第四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武器是石头和树枝。”这个回答耐人寻味,它相当机智地道出了原子战争将带来的恶果:那就是人类文明的毁灭,说得再到位些,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毁灭。这则醒世恒言,至少有人听懂了:1962年10月27日,美苏双方曾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小冲突,一天,美军的驱逐舰向苏军正在逼近的小型核潜艇投下了一连串的深水炸弹以示警告,而苏军却视其为挑衅宣战,马上要求发射潜艇上的鱼雷还击。根据当时的授权,发射核鱼雷需要舰艇上3名军官的同意。而当时的情形是,其中两个已经同意,只等第三人一点头或举手,带给苏联、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也许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全面核战争。但那个身份卑微、权力有限的名叫阿尔希波夫的

苏联军官,关键时刻头脑十分清醒,正确地行使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权力,他对发射核鱼雷的提议大声说:“不!”……这简单的一个“不”字,在不经意间挽救了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一般情况下,他绝无可能,也无任何能力和机会去阻止一场核战争的爆发,属于他的仅仅是――在十分紧急的关头,他有三分之一的权力否决或同意。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总是为那些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伟人歌功颂德,他们固然重要,而这位历史夹层里的小人物虽已淡出我们视线,但如果没有他冷静的否决票,今日的我们能否安心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还未可知呢。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小人物,使得历史走向发生了变化呢?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是否都有其必然性呢?现今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小人物?作为小人物的你我又该怎样慎对自己的一言一 行呢?……【片段展示】跟帖一:高二(1)班丛一楠那些微不足道的故事(一)这是一个宁静的清晨。他握着锄头耕着仅存的一亩三分地,连年的战乱已经让他难以寻到一丝安宁,也只剩下这一隅了。他厌烦地想着。数骑人马飞奔而至,向他问路,他连头都懒得抬,随手一指:“左。”人马飞驰而去,他不无厌恶地扫了一眼那些人的背影。领头的人虽然衣甲破烂,但身形魁梧,隐隐有一些霸主的模样,那一瞬,他有些后悔自己说了谎。不过,这些打打杀杀的人没什么好东西,他很快淡忘了这件事……日头渐渐地升起了。看看近

Snapple 成功与失败的营销分析

Snapple 成功与失败的营销分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案例背景: 1972年3个高中就要好的朋友在食品店里卖起了纯天然的苹果汁,并创造了一个品牌Snapple。上世纪80年代末,Snapple已经是美国另类、时尚的代言饮品了。“我们用了15年时间让自己一夜成名。”Snapple的创始人说。 在Snapple的成长期里,由于启动资金限制,Snapple发展缓慢,在发展独立分销商的时候,Snapple的创始人发现必须拓宽生产线,充实自己的分销商货架。于是Snapple开发了新的产品,如碳酸饮料,水果味的冰茶,体饮甚至维他命饮品。这些新产品中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但是成功品种的收益远远大于失败所带来的损失。随着渠道和经销商的拓展,Snapple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大幅增长。 之后Snapple的创始人决定聘请专业人士Carl Gilman负责公司的营销和销售,让他把Snapple带入第二个发展阶段。Carl Gilman为Snapple做了三件事: 1)强化品牌形象;把广告预算增加到100万美元; 2)在美国东海岸加强独立经销商体系的建设; 3)Snapple聘请Wendy,一位前卡车送货员作为Snapple的形象代言人。Wendy体态肥胖,长相一般,但她古怪的个性吸引着众多媒体的持续关注,使Snapple获得了很多免费宣传的机会。同样思路,Snapple还赞助了两个电台的脱口秀节目。而这两个脱口秀的主持人以低俗和黄色幽默闻名。另类的宣传手法,让Snapple成为时代的焦点。 在1994年Snapple的销售额达到历史最高点6.74亿美元。 而就在这一年,Snapple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一家有名的饮料企业Quaker用17亿美元收购了Snapple,Quaker希望利用Snapple的渠道优势把其融入自己的另一个成功品牌Gatorade。Gatorade是Quaker一个成功收购的典范,它定位大众化。但是这项看似互补的收购并没有给Snapple带来好运,在接下来的四年中,Snapple 销售逐年下降。直到1997年,Quaker以3亿美元的价格把Snapple出售给一家投资公司Triarc。与此同时Quaker的CEO宣布辞职。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商业营销案例,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折射出在竞争性的环境中小企业如何能够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产品如何定位,如何构建有效的分销渠道,如何创造客户价值,满意和忠诚,产品的推广,如何创造品牌,如何管理品牌,企业并购的风险等等系列问题,从而反应出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产品的策划和销售问题,它涉及生产或服务的前、中、后,必须起于顾客的需求,终于顾客的满意,因此必须从整体和战略的角度看待营销管理,从而构建有效的营销链。案例分析:

成语病句专项及答案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儿,以休养生息。 B.看得出,他对新的工作感到满意,心情很好,否则就不会对我这样娓娓而谈了。 C.有人说:“你就是家财万贯,如果得一场大病,转眼之间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捉襟见肘。 D.听说老李被调走的消息后,人们议论纷纷,办公室里一时空穴来风、谣言四起。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 D.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驰疾驶,川流不息。 B.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舞蹈家在《梁祝》化蝶一场中,翩翩起舞,轻盈飘逸,把观众带进了飘飘欲仙的境界。 B.在沉寂已久的中国文坛,一批青年作家异军突起,写出了大量鲜活的作品。

C.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所以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D.春节前夕,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使下岗工人们如坐春风,深受感动。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学生要讲求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B.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科索沃地区战乱的根源,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C.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屋子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 D.王帆竞选班长一职成功,就职演说那天,他精心准备后粉墨登场。 6.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苏格兰的一家医院,曾应两名有心理疾病的男子的要求,为他们各自截去一条健全的腿,手术费由患者承担。这样的事情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B.老师批评某些同学写作文总是文不加点,一写到底,却让读者不知所云,令人难以卒读。 C.当初集资办厂还是你出的主意,现在刚有了第一批产品,你却要抽走资金,这不是要大家散伙吗?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D.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两小无猜,形影不离,十八岁时又同时跨入军营,比翼双飞。 7.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拼命鼓掌,而更多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B.一旦新的竞争局面到来,一旦国际出版业大规模进入,人才竞争成本加大,那时临渊羡鱼就为时已晚。 C.我市五篇学生习作光荣入选,听说贵校有一篇就忝列其中。 D.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浅谈小人物影响历史的事例

浅谈小人物影响历史的事例 【摘要】:在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小人物影响了事件的发展。在现实中,也确实有这种事例,而且很多。这不是偶然,不是巧合,这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是人民群众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在这些群众中,有一些小人物会露出锋芒,他们是影响历史的关键先生,世界也许因此而不同。有些人可能真的拯救了全世界,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有些人会拯救他们的城市、国家。 【关键词】:小人物、影响、历史 一、阿尔希波夫阻止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4艘携带核武器的苏联潜艇秘密驶往古巴海域,潜艇上只有少数军官知道他们的船上有核武器,其中一人叫瓦斯利-阿尔希波夫。他当时乘坐的是B59号潜艇。曾经担任B59号潜艇初级领航员的维克托-米哈伊洛夫回忆说:“那时它被称做 ‘特殊武器’,当时我们甚至不敢想像船上会有核鱼雷。”B59号潜艇快要靠近古巴水域时被美国军舰发现了,由于苏联潜艇始终拒绝浮出水面,美国军舰为了给对手增加一些压力,就向大海中扔下了几枚警告性的手榴弹。海面下的B59号潜艇在手榴弹的爆炸波中产生了剧烈的震动,潜艇内的苏联军官和士兵们都以为他们遭到了美军的攻击,B59号潜艇艇长瓦伦丁-萨维特斯基确信美国已经开始向苏联发动了核战争,他立即向潜水艇上的水兵们发出命令,要求他们立即向海面上的美军军舰发射核鱼雷!在任何正常的情况下,B59号潜艇艇长萨维特斯基的这个攻击命令都会被手下遵从,而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将不可避免地爆发! 然而当时,该潜艇舰队的指挥官阿尔希波夫正好坐镇在B59号潜艇上,并且知道潜艇上的鱼雷是『核鱼雷』,艇长萨维特斯基发出的核弹发射命令并没有徵求他的同意,但阿尔希波夫却对核袭命令拥有最终否决权。当时,阿尔希波夫不顾潜艇上众军官的反对,断然阻止了潜艇艇长萨维特斯基向美军舰艇发射核弹的命令,而是坚持要求苏联潜艇浮出海面向美军投降。在苏联军官们眼中,这是一个羞辱性的命令,但这个命令却拯救了整个世界。

俗语解释

按下葫芦浮起瓢 【俗语】按下葫芦浮起瓢 【读音】àn xià hú lu fú qǐ piáo 【注】中国古时民间的瓢都是用老葫芦破成两瓣后制成的,相当现代的舀子。经久耐用,而且人们盛水的时候都是大水缸,这种瓢放在水缸里不会沉下去,是浮着的,随用随取。 2详细释义 本义:刚把水缸里漂着的葫芦按下去,瓢又浮起来了。 引申义:比喻做事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形容在遇到问题时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充分而使事情无法得到圆满解决。用一句成语叫作“顾此失彼”。 3示例 监察部部长说:“我们要不断加大打击不正之风的力度,在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出现” 树倒猢狲散: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读音】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rén zhì chá zé wú tú 【翻译】水如果太清就没有鱼了,人如果太精明就没有伙伴了。察:精明苛察;徒:同类或伙伴。 【含义】做人应当宽容随性,不要过于苛刻。

行百里者半九十[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此言末路之难也。”。解释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此成语用来表达贬义,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些华而不实,外表光鲜美丽而无修养内涵的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成语。喻因个体差异,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注音:sha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大历史下的小人物书写

大历史下的小人物书写 ——《风景》影像叙事分析 06309107 徐霄翔 摘要:以斯洛伐克导演马汀·苏里克(Martin ulík)的影片《风景》(Krajinka)入手,分析其中的电影语言,通过命名、声音、画面剪接、叙事四个方面,诠释了大的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个体记忆,以此构建成为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 关键词:《风景》声音画面剪接叙事记忆 本文以斯洛伐克导演马汀·苏里克(Martin ?ulík)的影片《风景》(Krajinka)为例,通过电影语言的分析,探讨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影片通过十个在小城镇展开的故事,带领观众先后通过斯洛伐克二十世纪的历史。在开始讲故事之前,首先出现了一段画外音,“这个国家从来就没有过,将来也不会有,没人谈论过,也没人记得,好像从地图上永远消失了一样,几乎没人记得孩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是一个男子深沉的声音。接下来,它描述了一个平静国家的人民不同的遭遇,但也许它从未成为一个国家。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很多人也许都淡忘了,但那些古老的回忆仍然会让大家感动不已,一个个小故事组成了感动的元素,这些普通人民的故事会让人铭记。 导演马汀·苏里克曾说过,我们也可以写一个故事,一个家庭的命运,但我觉得那样会破坏我最终的意图。我喜欢这种分散的描述,就好像我看着这个国家的地图,可以指着这里说啊这是男人被火车撞倒的地方,这个房子里的女人离开这里去了布拉格……于是,我接下来的讨论,将从命名、声音、画面剪接、叙事四个方面展开,希望能够展示出一种坚定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一、命名的几重含义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命名,既有空间也有实体的和象征的多重含义在里面:实体——指一个可以指认的地理空间;象征的——指深层意涵。 krajinka这部影片有一个比较模糊的名称,krajinka是斯洛伐克小的“国家”、“地区”、或“风景”。虽然“风景”已被用作正式翻译,但它只是在这三种情况下最适当的而已。它是?ulík所选择的名称,很清楚地表明,他打算让这个命名成为关于国家性质的某种形式的声明,而不是那个小(约500万人)而相对较新(斯洛伐克于1993年1月1日实现了独立)的国家。 第二个故事的开篇,在一连串的射击后,出现了“这个乡村就是这么偏僻,甚至在军事地图上都找不到它,没有人敢大声说,他们总是取得历史性的胜利”这样一段画外音,旨在告诉受众实际上“这部电影产生的最初就是这些零零散散的小故事,它们琐碎细小,主人公的名字无从考证,甚至故事的真实性也没法确定,没有文字记载而仅仅来自朋友亲人们的口口相传,但是它们的内容是如此有

6复谚语

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 1竹篮打水—— 2十五个吊桶打水—— 3小葱拌豆腐—— 4擀面杖吹火—— 4黄鼠狼给鸡拜年—— 5孔夫子搬家—— 6丈二的和尚—— 7外甥打灯笼—— 8八仙过海—— 9周瑜打黄盖—— 10姜太公钓鱼—— 11千里送鹅毛—— 12铁杵磨成针—— 跟戏曲有关的谚语 1、台上三分钟,—— 2、师傅领进门,—— 3、要练惊人艺,—— 4、若要戏路通,—— 5、艺多不压身,—— 6百日笛子千日箫,—— 7、三分靠教,—— 古今贤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 兼听则明,—— 满招损,—— 知过必改,—— 户枢不蠹,—— 从善如流,—— 钟不敲不响,—— 良药苦口利于病,—— 《论语》中名句 学而时习之,—— 三人行,—— 学而不思则罔,—— 温故而知新,—— 一、补充歇后语或谚语 1、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2、孔夫子搬家—_尽是输(书)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 . _________,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把下列各句补充完整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2、前人载树,后人乘凉。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8、三人行,_必有我师焉. 9、__________——多练。 10、__________——多思。 11、逆水行舟,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13、________,人不运动不健康14、_________,节节高。 15、_______,七上八下。16、__________,后来居上。 17、_______________,摸不着头脑。 18、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 19、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 20、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愿者上钩。 三、写出句子的后半部分 1朝霞不出门,__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 3前人栽书,_________ 4学习如逆水行舟,______ 5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 6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 7庄稼一枝花,_________ 8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 9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 10虚心使人进步,_______ 11三个臭皮匠,_______ 12少壮不努力,_________ 13读书破万卷,________ 14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 15拳不离手,__________ 16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 17吃了人家的嘴软,_______ 18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 19丈二和尚,__________ 20姜太公钓鱼,_________ 21老鼠过街,__________ 22饭锅上的茄子,________ 23小葱拌豆腐,_________ 24茶壶里煮饺子,________ 25外甥打灯笼,_________ 26竹篮子打水,_________ 27绳拴豆腐,__________ 28飞机上吹喇叭,_______ 29炮打蚊子,__________ 30电筒的光,__________ 31鼠狼给鸡拜年,________3 2子头上打伞,________ (38)聋子的耳朵,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 1、病从___。2、铁不冶炼不成钢,____3、有理不在___。4、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5、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 6、虚心___,骄傲_____。 8、有志不在___。?11、哑巴吃黄莲--__12、___--满肚子话说不出 13、老虎挂念珠--__ 14、____得过且过?15、黄鼠狼给鸡拜年--___16、擀面杖吹火--_______17、___--多管 闲事 18、泥菩萨过河--_______?19、千里送鹅毛- -______ 1

成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史记·萧相国世家》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到底是何许人也,让他在历史的轨迹中留下了这么一个典故。 说到萧何,心中出现的多不是什么英雄的场面。杜甫写诗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然而以杜甫那审美判断中,指出萧何有所不足,恐怕就不止个人的主观臆断了。从“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中我们可以看出,萧何在历史上的军事才能评价并不高。萧何缺乏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没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年追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一班风云人物也都是这么看的。 然而奇怪的是,萧何在刘邦心目中却是头号功臣。 说到头号功臣,又不得不提汉高祖平定天下后的论功行赏。 汉五年,刘邦已灭项羽,平定天下,即皇帝位,于是论功行赏。群臣争功,各不相让,吵吵嚷嚷,闹了一年有余。最后刘邦出来裁决,判定萧何的功劳最大,封酂候,食邑八千户。众人不服,都说:“我等披坚执锐,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多者身经百余战,少者交锋数十回,功劳大小不等。那萧何从来不参与作战,没有任何汗马之劳,只是舞文弄墨,动动嘴皮,发发议论,封赏反而在我等之上,这是什么缘故?”刘邦问:“诸位将军知道打猎吗?”答曰知道。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答曰知道。刘邦就说:“打猎的时候,实际追杀野兽的只是猎狗,然而放纵猎狗,指示野兽踪迹的却是人。诸位将军的才具和业绩,只能追逐猎杀野兽,好比是‘功狗’。至于萧何,却能够发现猎物踪迹,指示捕杀的途径,相当于‘功人’。你们说,‘功狗’和‘功人’的赏赐可以一样吗?再说,诸位都是以单身追随我,最多也就从家里带出两三人;萧何呢?动员全族共计数十人追随我上前线,这个功劳我可不能忘记!”既然皇上都这么说了,那班劳苦功高的将士哪里还再敢吭声。 封赏完毕,刘邦又建议评比一个“元功十八人位次”。群臣都说:“曹参历年征战,身受创伤七十余处,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当排名第一。”刘邦还是想让萧何位居第一。关内侯鄂千秋看出皇上的心思,便上前说:“你们的意见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夺地之功,但这只是一时的功劳。萧何就不同了。陛下与项羽相持,长达五年,其间几度丧失军队,只身逃离险境就有多次。萧何还不等陛下指示,便主动地从关中输送人马,补充兵源,常达数万之众;汉军多次面临粮食匮乏的困境,也赖萧何不断地从关中运输军粮到前线。陛下虽然数次丢失关中以东大片土地,而萧何始终保全关中,使之成为陛下可靠的后方基地。这些都是万世的功劳啊!曹参这样的人,有之不多,无之不少。便是缺少一百个曹参这样的人,汉朝又能有什么损失呢?假如没有萧何,即使有一百个曹参也不足以保全汉家天下。总之,一时之功怎么能凌驾于万世之功呢!萧何宜列第一,曹参次之。”刘邦点头称是。于是让萧何独占鳌头,并赐以带剑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趋”也就是低头碎步急走,这是古代下级觐见上级表示尊敬的礼节。 在论功行赏中,萧何在群臣中的呼声远远没有那些开国功臣来的高,但是,萧何又为何让刘邦如此赏识呢。其实,萧何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才能的。作为汉高祖的第一任丞相,他有他的智慧。 当年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就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

由几场革命分析小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由几场革命分析小人物的特征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群体在社会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于呼风唤雨动辄可以改变天下形势的士大夫阶层,官僚阶层,我们姑且将之称之为小人物们。其实也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又何以小人物而称之?因小人物不特指某个人,某个群体,它们是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处于社会地位最底层,分布最广,占据社会数量最多且创造财富最多,然获得的社会资产最少的一个群体,从社会地位到人格,从物质到精神都处于卑微劣势,就连这个群体的自我认知也是弱者,他们习惯性被统治,期待依赖一个好的政权而生存。80%的小人物们创造的劳动成果被20%的掌权者加以剥削统治,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二八原则的体现了吧。在历史的变迁中,这些小人物处在灾难的夹缝里,苟延残喘以求一席生存地,思想被荼毒太久以致忘记反抗强权,因无力把握现状和改变命运而显得孤苦无依。但小人物一旦掌权却又是另一番景况。我们且通过几场革命分析小人物的特征以及在近代史中起着怎样的地位。 先来看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代史中第一场规模巨大又影响力甚广的农民起义,它反映了小人物迫于剥削与压迫而走上起义的社会现状。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功,由农民起义所代表的利益自然是农民,故所到之处受到小人物们的欢迎与拥护。故而席卷六省定都天京一路顺畅。但一旦政权开始建立,以农民小生产者为代表的陋病也就显现出来了。太平天国定都初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希望以此达到土地均分人人平等的目的,但其描绘的理想天国依然无法超出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经济,且无商品交换无法律以为约束,小资闭塞的空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注定是无法实现的。虽然后期的资政新篇从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这样的政权迟早要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化。当腐败骄纵开始滋生,满足享乐之风开始盛行,迷信遮盖了统治者的眼界,而愚昧限制了统治者的思想,这场以小人物的利益为出发点却在发展中逐渐丧失初衷的政权终于走向了灭亡。农民是勤劳淳朴的,但同时又是愚昧而无知的,他们极具有被煽动性,在当时的中国,农民具有极大的革命潜力,但其自身的阶层与眼光限制了它使得它不能独自肩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总结范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

[总结范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 精选阅读(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答案: 韩信。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务必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但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

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公元前215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之后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但是韩信等一类将领,自以为立有战功,应当割地称王,但从人民要求统一的观点看来,不消灭这些割据者,即使期望战祸暂停也是不可能的。萧何协助刘邦臣,削除异己,客观上贴合人民的利益,正因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这是汉高祖刘邦政治上的大成功,也是萧何辅佐刘邦做出的杰出贡献。

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也萧何败萧何 看完这篇《一堂“失败”的好课》,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这不是一节是失败的课,恰恰是一节很好课。 说实话,从教化学课以来,像这样类似的例子还真的碰到不少,虽然我也是很认真的备教材和学生,但是由于现在学科之间的教材没有衔接好,如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成分的实验时,就要解释最后水为什么会倒流入集气瓶呢?这就涉及到物理中压强的知识,而学生还没有学到,只能勉强的让学生先知道,以后就明白了;第二点,这也是关键之处,每届学生的心里状态、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的不同。如讲解空气的污染时,提到“温室效应”加剧时,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知道是因为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而造成了,以前的学生还需要教师解释,这样就使我的课有时不能按照课前设计的进行,幸运的是我带了三个班,每个班结束后,我都会在下一节课中删掉没有用的环节,结合实际改善前一节课不足之处,这只能说明前一节课有不足之处,因为它同时为上好后一节课更发现了问题。 那么罗老师的这节课的好处就是她能在短时间内创设情境,从组织者、合作者身份引导学生进入主体学习,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试验中,在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之外,还无形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说明了这是一节扎实的课;充实的课;平实的课;不足之处是没考虑到小学学生存在“心理存在冲突”。 倘若由我来设计,我会象我给学生上化学探究实验室,把需要且不知道的知识、理论、规律以材料的形式先给出,然后再做实验。在开始就把“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告诉给学生,说明我们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是实验来验证这句话是否正确?在通过事先准备的生活常见的液体,如水、酒、酱油、醋等让学生们分组去做,最后小组之间在进行讨论得出结果,学生会对这节课感到充实又有成就感,当然也是不错的一节课啊!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我认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公式去嵌套,真正的成败在于教师和学生,因为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只要教师能通过某种途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活学活用,受益终身,这就是一堂好课。

一个小人物的大成功的励志故事

一个小人物的大成功的励志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教授罗伯特科恩斯的“眨眼雨刷”设计技术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阴谋剽窃,为了捍卫自己的发明权,罗伯特科恩斯决定起诉福特公司。这是一场一个人对一个汽车工业巨头的诉讼,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相信他能赢,以致当年帮他申请专利的朋友都弃他而去。最后,就连一贯支持他的妻子也为了6个孩子的成长不得不离开他。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遇到了让人眩晕的诱惑:福特公司做出从40万美元到100万再到3000万美元以私下了结此案的提议! 第一次面临40万美元的诱惑时,他的态度非常坚定:“如果让这些人逍遥法外,我以后还怎么教育我的孩子坚持真理?” 第二次面临100万美元的诱惑时,他的回答是:“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福特公司要在报纸上公开承认他们剽窃了我的发明。” 第三次,是12年后,6个孩子都已长大。由于他不懈的坚持,被妻子带走的孩子从误解到支持,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他,也不再像当年那样不顾一切,而是学会了

考虑家人的感受。因此,当福特汽车公司派来的律师告诉他,愿意以3000万美元私了时,他转身看着正在帮自己整理诉讼材料的孩子们。这时,正值青春期的小女儿带头说:“不!爸爸。我们不要!”紧接着,他的大儿子非常坚定地对那个律师说:“请你出去!” 那瞬间,罗伯特科恩斯由紧张转为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一点儿得意。很显然,他无形中为儿女树立的坚持真理的榜样已开花结果。 如果想告倒福特,需要巨额费用,请不起律师的罗伯特科恩斯只能连续几年埋首图书馆自学法律,法庭上,则由他自问自答去为自己辩护。 这一次,罗伯特科恩斯胜利了。他的胜利不仅是个人的,也是一个群体的。那样的时刻,那样的以卵击石的勇气和自信会让你无法不肃然起敬。电影中,法庭外,很多发明专利被侵权的小人物关切地注视着罗伯特一案的进展。他们把他看成自己的代表,罗伯特昂扬的斗志,为捍卫自己、捍卫公平正义而坚持的勇气,让所有人钦佩不已。对很多人而言,这个成功的代价太大、太不值得了,从经济上考虑更是如此。但是,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成功的真正意义,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成功或名誉上的成功,这更是道义和信念的成功,这样的成功是无价的,它带给人的不是简简单单的成就感,而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感。

喀什地区叶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检测卷(一)

喀什地区叶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检测卷(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 枷锁(suǒ)懈(xiè)怠戛然而止纷至踏来 B . 羁绊(pàn)萦(yíng)绕亭台楼阁穿流不息 C . 斡(wò)旋追溯(sù)销声匿迹不知所错 D . 褶(zhě)皱妩媚(wǔ)怒不可遏接踵而至 2. (2分) (2017九上·武威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田圃(pǔ)诘难(jié)恣睢(suì)强括不舍 B . 灰烬(jìn)狡黠(xié)星宿(xiù)铬尽职守 C . 阴晦(huì)汲取(jí)赔偿(sháng)自知之明 D . 晌午(shǎng)襁褓(qiǎng)拮据(jié)涕泗横流 3. (2分)下边划线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忙碌(lù)御聘:皇帝请的人 B . 滑稽(jī)害人听闻:听了令人震惊 C . 赏赐(chì)精致:精细别致 D . 花盖(huá)随声附和:跟着别人说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中学生阅读和理解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B . 通过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 现在距离正月初一大约还有半个月左右。 D . 在学习上,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5. (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错的一项是() A .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B .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C .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D . 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6. (2分)将下列句子整理连贯,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萧何生平简历.doc

萧何生平简历 你是否听过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你知道萧何是谁吗?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萧何生平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萧何生平简历 萧何,江苏丰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人物基本简介 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 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但是他也帮助吕后,错杀韩信.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这显然在他

历史上影响大事件的小人物

小人物之马车夫羊斟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经常是你敲我一榔头,我打你一棒子,军事行动比演习都多。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排骨。当晚,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骨头大啃特啃,只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交代分给羊斟一份。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决定以牙还牙,第二天要华元的好看。 第二天,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互相厮杀起来。就在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羊斟回过脸答道:“我的地盘我做主,昨晚你有权不给我吃羊肉,今天我有权让你当俘虏。”就这样,羊斟驾着指挥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可怜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民以食为天,所以不给人吃饱饭带来的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 小人物之谋士许攸 小人物不仅能够毁家灭国,他们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能够深刻地影响历史的走向。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争夺北方老大地位的官渡之战。在战争过程中,曹操处于不利的地位,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了,曹操屡次向留守许都(今河南许昌)的荀彧写信告急,荀彧是巧臣难为无米之炊,拿不出粮食,只能回信给曹操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告诉他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不久以后,曹军还真的等来了战争的转机。 原来袁绍手下有个叫许攸的谋士,他经常喋喋不休地给袁绍出谋划策。不过袁绍是个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主儿,许攸的主意又恰好不合他的口味,于是袁绍就对许攸表现出一副爱搭不理、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的态度。许攸得不到重用,伤了自尊,便投降了曹操,向曹操提供了袁军乌巢粮仓的详细虚实。曹操听了后喜出望外,急忙派军夜袭乌巢把袁绍辛辛苦苦积攒的粮食连烧带拿,折腾了个精光,从而一举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小人物之降将朱序

语文知识大全八字成语及解释

八字成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对待老 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敬重。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 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 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是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统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原是佛教用语,苦海无边指生死轮回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常和“回头 是岸”连用。回头是岸,指通过佛教的修行悟道,才能获得涅槃。[1]后 演变为汉语成语,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改,就 有出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词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 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 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只需 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会增长一分智慧。指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月晕而风不一定出现,已 经做了验证;础润而雨验证为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 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家哲学。释义只能用心去揣摩领悟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 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 础,就不能存在。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是指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好让自己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出自《论语·学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 杀是萧何出的计谋。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哲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蕴含之哲理Philosophy of “Either Success or Failure Boils Down to the Same Person”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个经典的故事,指的是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 韩信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这里面还有两个有名的故事:无赖胯下之辱和漂母的一饭之恩。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 历史就是这样的让人困惑和无奈,唏嘘之余,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从这悲凉却又沉重的历史中,翻找出些许有价值的东西来。 我们来看几个类似的事件。 崔顺实对于朴槿惠的帮助非常大,也可以说崔顺实是朴槿惠最好的闺蜜,这一点连朴槿惠也承认,曾经在最困难时候得到崔顺实的帮助,对她也很信任。可惜当初帮助朴槿惠的人,也是现在牵连了朴槿惠的人。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朴槿惠对崔顺实的过于信任和失察,被其利用。 华西村创造了很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华西村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惊人”事迹吸引人们的眼球。华西集团总负债高达近400亿元,说到负债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华西的支撑产业——钢铁业的亏损造成的,数据显示,华西的钢铁业自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一直处于下跌状态。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同投资股票,如只停留在一只股票上,尽管它曾给你带来不错的收益,但有一天你却可能会为其付出沉重的代价,血本无归, 我曾为当地的一家劳务输出公司翻译出国人员的有关材料,公司与我联系的那个女孩因为是老乡,每次翻译的材料数量她也不做统计,过段时间一块结算,价格还算不错。可这女孩在离开这家公司时,竞对我统计的需要支付的翻译材料矢口否认。没有凭证,又过去了不算短的时间,只好自认倒霉了。想一想当初翻译费用来的容易,是因为这个女孩子;待到后来遭受的损失,也是因为这个女孩。 过于相信和依赖别人,当然也包括内心中的那个自我,那就是过于自信,因为其曾为自己带来了帮助和收益,思想上渐渐麻痹,并一直坚持其终不会害我或者我一直能行的观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刀剑既能防身,也能伤人。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