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知识与实践以及手工技艺等形式内容。

口头传统是民间传说、谚语和歌谣等口头传承的文化,传承着民间智慧和历史传承。

表演艺术如传统戏曲、舞蹈等以艺术形式传达文化内涵。

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反映着民族的社会习俗和信仰体系。

知识与实践传承着民族传统的医药、农业和工艺等实践技术。

手工技艺是文化传统中的技艺继承,如传统刺绣、木雕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精神,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关键词】口头传统, 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 仪式和节庆活动, 知识与实践, 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式内容, 总结1. 引言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是民族传统的体现。

其中的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知识与实践、手工技艺等方面。

这些形式内容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口头传统包括口头文学、谚语、歌谣等,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智慧和记忆;表演艺术如戏剧、舞蹈、音乐等,则是人们情感和审美的表达;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是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反映,是社会团结和信仰的象征;知识与实践则包括传统医药、农耕技术等,是人们对世界认知和生存经验的总结;手工技艺如织布、陶艺、编绳等则是人们实用技能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2. 正文2.1 口头传统口头传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智慧。

口头传统包括口头表达、口头叙事、口头歌谣、口头记录等形式,通过口头传统,人们可以传承和传播文化知识、历史故事和价值观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口头传统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比如在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就是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一、引言1.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具有特殊价值的遗迹、遗址及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此确认其为全人类遗产。

然而,此公约不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作为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因素,已为国际所公认。

这一遗产在国家和国际发展,各文化间相互容忍、相互协调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此种文化遗产的诸多形式受到文化单一化、武装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威胁,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3.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将消亡,已是迫在眉睫。

为此,1997年11月召开的第29届成员国大会正式通过了23号决议,创立了“代表作”这一称号。

而宣布代表作的条例,则在1998年第155届执行局会议上正式通过。

二、目的4.宣布代表作的主要目的:a.调动舆论,提高人们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价值,以及拯救和振兴此种遗产的必要性的认识;b.在全球范围内摸清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分布并予评估;c.鼓励各国建立国家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清册,并采取司法和行政措施对其加以保护;d.推动传统艺术家和地方创作人员参与非物质遗产的认定和复兴工作。

宣布代表作将鼓励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各地方团体认定、拯救、振兴并推广其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它还激励个人、团体、机构及组织就管理、保存、保护和推广该遗产做出贡献。

5.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遗产领域开展的两个并举的支柱项目之一。

另一项目则需要更为长期的准备,即起草一个国际公约(其原则已于2001年11月第31届全体大会正式通过)。

三、定义6.2001年3月,专家小组于都灵就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

经过第161届执行局会议和第31届成员国大会(2001年10-11月,31C/43)审议,该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各民族阶段性成果以及他们继承和发展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他们所创造的产品以及他们赖以繁衍生息的资源、空间和其它社会及自然层面;这种历时亮点使现存的群体感受到一种承继先辈的意识,并对确认文化身份以及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非遗之口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泰兴《吉高的传说》为例

浅谈非遗之口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泰兴《吉高的传说》为例
传统 手 工艺 技 能; ( 六 )与 上述 表现 形 式相 关 的文 化空 间 。而 在 计 就 计 ,收起 锣鼓 ,指着 草堆 忙说 : “ 伙 产 项 目当 中 ,最脆 弱 的当 属 口头文 学 , 因为 哩 !”众 人抬 头 一看 ,只 见财 主 正手 搭凉 棚朝 这边 看 哩 。财主 见 口头文 学最 易 消亡 。冯 骥才 先 生指 出 : “ 口头 文学 是数 千 年来 老 吉高 带着 伙计 们 回 了家 ,大惊 ,吉高 说道 : “ 老板 不 是站 在草 垛 百姓 自己的精神 创 造 ,它最 鲜 明和 最直 接地 表 现 中华 民族 的精 神 上 招 手 的吗 ?我想 ,定是 老板 怕 我们 薄 粥不见 饥 , 叫我们 回 家吃 向往 、人 间追 求 、道德 准 则和 价值 取 向 。中 国人 的气质 、智慧 、
杂志 服务 ,彼得 ・ 哈 帕克 ( P e t e r H a p a k )喜欢 用 简单 的镜 头 向世 美 ;时 尚纪 实类 人物 摄 影不 是单 纯地 发 现城 市趣 闻 ,而 是做 一个 人呈现 出庞 大 的社会 命题 ,最 新 的系列 叫做 《 抗 议者 》 。 照 片运 城 市文 化 的先行 者 , 引导我 们 去采集 城 市值 得 留恋 的点 滴精 彩 , 用 时 尚人 物摄 影 常用 的蝴 蝶 光来 进行 拍摄 ,突 出表现 了拍 摄 者 的 寻 找被 遗憾 的城 市角 落 丰 富多采 的文 化 ; 时 尚纪 实类 人 物摄 影不 面部 结 构和 表 情 变化 ,彼得 ・ 哈帕 克 ( P e t e r H a p a k )无 论 是 在埃 是 单 纯 地 谈 论财 富 的高 低 ,不 是 谈 论 身份 的贵 贱 ,它 只 是 运用 及 、西 班牙 、希 腊 , 还 是无 政 府 主义 的小 国 ,他 都 能快 速 的建 立 潮流 的手段 关注 着人 类 社会 中发生 的各 类变 化 ,用最 迅 速器 材 与 起一 个 临时摄 影 工作 室 ,所 用 的灯光 也大 多 类似 环形 光 、 闪光而 方法 的触觉 去捕 捉这 些 细微 变化 ,用 时尚独 特 的视觉 语 言进 行转

【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纪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纪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纪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及“宣布庆典”于2005年11月20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我国独立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乌日汀多――蒙古传统长调”获得通过,成为我国继第一批“昆曲艺术”、第二批“古琴艺术”之后新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1月25日上午10点,宣布庆典仪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11号会议大厅召开。

各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许多人的身份是驻法国使馆与教科文组织的双重大使)以及世界驻巴黎各大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场面隆重的庆典仪式。

大厅里座无虚席,评审委员会委员被安排在正中的前排就坐,两厢就坐的是各国大使,中间过道被各电视台的摄像机塞得难以通行,两边贴墙的过道也站满了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的工作人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处”处长史密斯先生主持了会议。

“代表作评审委员会”主席、约旦公主贝丝玛・本特・塔拉首先介绍了评审工作的过程,然后由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在主席台上一项项宣布43项新的“代表作”。

他每宣布一项“代表作”的名称,背后的大屏幕就播出该项“代表作”一分钟的录像介绍。

播放过程中,史密斯先生同时宣读评审委员会的评语。

获得“代表作”的各国大使依次走上主席台,在热烈的掌声中接受松浦晃一郎颁发的“代表作”证书。

各国大使都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能够获得这项殊荣而充满自豪,俄罗斯甚至派出了五人代表团,穿着民族服装,同时走向主席台。

他们高举证书,并把带来的国家礼品赠送给教科文组织。

因为宣布顺序是按英文字母排列,事先谁也不知道哪个国家的项目获得最后通过,因而渴望听到最终宣布。

在应该宣布意大利的项目时,难以掩盖自己民族感情的松浦晃一郎却提前一个字母念出了日本“歌舞伎”的名称,引来全场的一片欢笑。

可见人类对自己民族的感情是本该公平的国际职务也难以掩饰的一种无意识本能。

第七章_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

第七章_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

•标识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 循环,永不消失;
•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 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 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
•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 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 “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 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 传; •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 护“文”字,意取团结、和谐、 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包含了人类无限的情感,这是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赋予生命价值的感动,无论是这个 民族的语言、传统知识,还是她的物质文化产生方式、 价值体系,抑或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和语言均囊括 于其中。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正逐渐失去 她往日的光彩,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运用通过现存的图 片传播和推广民俗文化普遍价值的方法来保护和丰富 世界民俗文化遗产。
一、中国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欣赏
(一)昆曲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也是最有影响 力的一个剧种。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昆 曲的演出。一部戏曲通常包括至少24折,
包括独唱、复杂的故事主线和次要情节,
题材涉及人或神。昆曲以l2个演员通过手 势、身段、打斗招式、杂技和一些程式化
的舞蹈和歌唱来表现,并由管弦乐和打击
◆文辞绝,上刻《离骚》全文, 2490字,是我国古典史上最辉 煌的长篇巨作;
◆书法绝,临摹毛泽东魏体手书 的《离骚》全文。
建于1992年7月
江陵端午祭
端午节传入韩国已 有上千年历史,其 “端午文化”,特 别是江陵端午祭, 已经加入了当地山 川气息和人文追求。
例2 川剧变脸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看完川剧后曾叮嘱 过,变脸是国家机密,不能随便泄露。 1987年,文化部正式发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 为国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唯一一项 国家机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以口头或行为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性文化资产。

它体现了不同社群和群体的文化特点,包括但不限于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认识自身文化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内容和形式、媒介和载体、地域和民族等。

2.1 内容和形式分类2.1.1 口头传统口头传统是将知识、经验和价值观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递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包括民间故事、谚语、神话传说等。

比如中国的《山海经》、希腊的《伊利亚特》等都是口头传统的重要代表。

2.1.2 表演艺术表演艺术是以舞蹈、音乐、戏剧等形式进行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表演艺术形式独特多样。

比如中国的京剧、印度的卡塔克舞等都是世界性的表演艺术。

2.1.3 社会实践和仪式社会实践和仪式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

这些实践和仪式反映了人们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社会组织形式。

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印度的哈里·帕尔瓦节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2.2 媒介和载体分类2.2.1 口头传统口述表达是口头传统的主要载体,通过语言、歌谣等方式进行传承和表达。

2.2.2 图像表达图像表达是以绘画、雕塑、壁画等形式进行传承和表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中国的国画、印度的壁画等都是图像表达的一种形式。

2.2.3 写作记录写作记录是通过文字进行传承和表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各种文学作品、宗教经典、历史记录等。

2.3 地域和民族分类2.3.1 地域分类根据地域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域类型,如亚洲、欧洲、非洲等。

2.3.2 民族分类根据民族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民族类型,如汉族、蒙古族、藏族等。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标准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标准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标准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标准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保护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标准强调保证文化多样性和兼容性,防止文化的消亡和缩小。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样性可以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同时,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兼容性也可以防止文化的同化和消失。

其次,该标准也强调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当地社群和个人的意愿和需求。

保护文化遗产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行动,而应该与当地社群进行合作和协商,确保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意愿和需求得到尊重。

最后,该标准还强调了关键的价值和原则,包括比如对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传承应该是长期的和可持续的。

在实施保护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非常谨慎和考虑到长期的策略,以确保诸如文化遗产保管人的传承或本土传统技艺的保护不受到损害。

总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标准是一项关键的标准,为保护全球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该标准旨在确保文化遗产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强调了尊重当地社群和个人意愿的重要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作为已经“死亡”的有形文化遗产,它所记 载的只是它那个时代的历史,那个时代的历 史特征与人文特征,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 产除保留有产生时代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外, 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 己、发展自己,具有生长性。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几十年来开展世界 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工作,由于各国、各民 族、各文明发展的不平衡,代表作的分布也 是不平衡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古希腊罗马 文明等等在名录中地位显赫。而那些历史非 常悠久,但长期处于原始状态、后进状态的 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国家等的高度发达, 遗址、建筑物相对简单,其文化甚至以口头 和非物质文化为主,结果在名录上,他们的 踪影就难得一见。这还会导致一些误解和偏 见:这些民族从来没有创造过文化,他们从 来对人类没有作过什么贡献,他们的文化被 不屑一顾。
现存原始土著民族的各种各类文化中的精华 或代表作形态形式,或民族文化整体性进入 名录。 一国中发达民族(或主体民族)的民间文化 代表性形态和形式。 一国中发达民族(或主体民族)的濒危性传 统非物质遗产。 一国中非发达民族(或非主体民族)的民间 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 各个民族、各个种族特殊形式的濒危状态的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概念剖析
英文“遗产”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指 “父亲留下的财产”。到了20世纪下半叶, “遗产”一词从内涵到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内涵发展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的 文化财富”;其外延也由一般的物质财富发 展成为看得见的“有形文化遗产”、看不见 的“无形文化遗产”和天造地设的“自然遗 产”。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称之为“遗 产”概念的“爆炸”。 “遗产”一词新内涵的启用始于美国。 1965年,美国白宫会议首先提出设立“世界 遗产信托基金”建议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 式,亲友送寿礼致贺。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 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 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 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 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打油诗:打油诗,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要求的文学知识 和格律不高,便于普通人口耳相传。同时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对现
实的批判,对社会的认识以及面对生活所表达的一种形式。打油诗,创造起 来较易,便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便于记忆等。
《咏雪》 (唐)张打油
江山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1 剪纸艺术 2 年画 3 鼻烟壶 4 彩绣 5皮影 6口技 7 布袋戏 8 变脸 9 捏面人 10 绣花鞋 11 吹糖人 12 核雕13 空竹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婚嫁礼仪、寿诞礼仪、建房乔迁礼仪、庆贺 礼仪、交往礼仪、丧葬礼仪、节日礼仪、称 谓礼仪等八大部分
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成年 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 年人的成年意识。
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会十分看重。婚礼有六道程序,所 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 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 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 宴宾客。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 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 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
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 看西湖景、跳绳子、拈石子、老婆拳、 老鹰担鸡、斗蟋蟀、滚铁环、解绷绷、 捉迷藏、骑马马、拔纸牌、折纸、七巧 板、变虎猫、剪纸、跳皮筋、丢手绢等。
中国传统戏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 戏、评剧、豫剧。
京剧:《空城计》、《霸王别姬》等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 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评剧:《刘巧儿》、《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 豫剧:《穆桂英挂帅》等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 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
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 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
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社会称为冠笄 之礼。
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 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
谢谢
《咏国民党纸币》 袁水拍
跑上茅屋去拉屎, 忽然忘记带草纸, 袋里掏出百万钞, 擦擦屁股满合适。
民歌
江苏:茉莉花 四川:太阳出来喜洋洋 湖南:浏阳河 陕西:东方红 山东:沂蒙山小调 安徽:凤阳花鼓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 杂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 和杂技;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是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其内容可以包括诗歌、 故事等。在民间口头文学中,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数量最多的三类。 例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等就是由口头文学慢慢成型的。
常见的口头文学的样式:打油诗、对联、绕口令、谚语、谜语、歇后语、民歌、 民谣、笑话等。每种文学样式都有各自的艺术特点与内涵,都是民俗文化应了 解的内容。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主要的节庆
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 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 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 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 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