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危害分析评价表
高处坠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信息一览表

序 号
辨识
对象
危险源
事故类型
典型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M
E
S
R
级
别
1
高处 作业
高处坠落 落物伤人
人身伤害
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每年体检、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或酒后人员 不准高空作业
3
3
2
18
四 级
2.登高作业2米及以上必须使用合格的安全带,挂钩应高挂在牢固的构件上,超过
7.起吊前认真检查起吊设备,所吊重物必须绑扎牢固,棱角、滑面应加包垫,起吊 重物缓慢进行,以免重物摇晃,重物放置稳妥,防止摇晃
8.工作人员应检查物件的捆绑情况后方可起吊,起吊后再检查悬吊捆绑情况,认为 可靠后方可起吊
9.禁止无关人员在重物下及运行区域行走停留
10.严禁重物长期悬在空中
11.打锤人严禁戴手套,作业前要检查大锤锤把、板手是否有裂纹及锤楔,以防断裂 坠落伤人
1.5米在无脚手架或有脚手架但无栏杆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3.检查作业现场上有无落物的可能
4.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工具袋,较大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 上下传递工器具不准投掷
5.冬彝氐于冬下10度进行露天图空作业应做好专门保暖措施,遇6级大风、暴雨、 打雷、大雾恶劣天气停止露天作业
6.在重要通道上进行脚手架作业、应在该点区域挂警告牌、设临时性围栏、不准他 人在该工作点下通过或逗留、专人监护
2
使用 脚手 架
高处坠落 落物伤人
人身伤害
1.脚手架按标准搭设,按检修工作要求搭设,加装双栏管,并经搭建和使用双方验 收合格填写“脚手架验收合格牌”方可使用,每次登脚手架前应检查签字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评价表(含LECD风险等级说明)

1
15
45
四级
作业完成后检查现场
硫化氢气体溢出
检测仪报警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8
维修时
未断电
机械伤害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2
7
42
四级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吊装时
起重伤害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2
7
42
四级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9
作业结束后
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
未进行风险识别,采取有效措施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由设备工艺人员确认签字
4
作业前分析
不合格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5
防护器材准 备
选择
不合适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1
15
45
四级
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检查
不完好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1
15
45
四级
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6
作业前准备
阀门关闭抽水并通风
有毒有害气体聚集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安全员监督
下井前检测
作业前达不到下井条件
中毒窒息
25高处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高处作业装置名称:编 号:CLJD—YB--JHA—025
分析人员:作业内容:分析日期:年月日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可能性L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确认人
1
工具仪器准备
仪器不符合要求、工具不防爆
损坏设备,造成生产、人身事故
易燃易爆介质使用防爆工具
落物伤人、设备
1多余装不上物件必须拿下来
2作业负责人确认
3
2
6
8
检查验收
漏检
影响开工及人员安全
1告知工艺认可
2
2
4
9
通知拆除脚手架
未拆除
影响生产
10
现场环境因素
作业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我保证向我的作业组成员宣读本危害分析,并首先遵守。作业负责人: .
我们已经阅读本危害分析,理解了工作条件,清楚并落实控制措施。作业成员:
5
15
7
施工过程
1向下抛物,高处落物
伤人或设备
1工具装袋物件摆稳,可能下落,下部区域要拉警戒绳,设监护人
2不允许向下抛物
2
3
6
2小机具、配件没有装袋
落物伤人,损坏设备
1用工具装袋背物件上高空作业
3
3
9
3安全带不合格,高空作业末系好
坠落伤人
1合格的双背双挂安全带
2穿戴规范,高挂低用
2
3
6
4施工完物件不清理干净
3
3
9
2
检查劳保着装
未按规定着装,
人员伤害
1必须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高空作业危害因素分析JHA

工作任务:高空作业区域/工艺过程:码头、罐区分析人员及岗位:编写日期:序号12工作步骤登高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高处作业时危害或潜在事件发生高处坠落1、高空行走2、高空施焊3、高空切割4、高空电缆架设5、高空铺设管道主要后果造成人员伤亡人员坠落火花飞溅伤人,焊条头坠落烫人、成品受损等。
火花飞溅伤人、成品受损等人员伤害钢管坠落造成人员伤害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安全设施、脚手架符合规范安全带系挂在施工作业上方的牢固的构件上,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空施焊下方,铺设铁板或湿石棉毡。
现场配备消防器材,专人监护。
下方铺设防护层电缆与钢架接触点用绝缘布隔离专业电工监护由起重机专业穿管配有现场专业指挥人员L232222S333433R696866建议改进/控制措施1、高空作业必须提前办理高处作业票。
2、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症以及其他不适高处作业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3、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都坚固、牢靠。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2、高空行走时,必须保证有一个安全挂钩系挂在保险的部位,每走一步再移动挂钩。
3、高空施焊时,该层平面必须铺设防护层(石棉纸或防火篷布),以防止火花飞溅坠落到下面。
4、焊接的焊条头必须回收到焊条筒中,严禁随意向下扔。
5、配备消防器材,灭火器或水带平铺等,并派专人监护。
6、切割下来的钢件边角废料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回收,以免坠落砸伤人,严禁随意向下扔该类物品。
7、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并派专人监护。
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的难易程度定位在面向大多数学生。
该份试卷紧扣教材,突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题型分析: 1.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
考查以动词为主,兼顾其它词类,并考查句法和语言点。
考查的方式突出了 语境。
高处作业(JHA)

工作危害分析表(JHA)
序
号
工作步骤危害后果现有控制措施L S R 风险等级建议改进措施1
作业前的
准备
不办理高处作业票证违章作业引发事故严格办理作业证 1 3 3 轻微
安全措施不落实引发事故专人负责安全措施
的落实
1 3 3 轻微
没有安排监护人不能及时发现处理
作业现场出现的问
题
安排责任心强有经
验的人员进行监护
1 3 3 轻微
脚手架有缺陷高处坠落、人员伤害使用前认真检查 1 3 3 轻微
脚手架不牢固高处坠落、人员伤害使用前认真检查 1 3 3 轻微
2
作业过程
中
不系安全带高处坠落、人员伤害禁止作业 2 4 8 可接受
不戴安全帽人员伤害禁止作业 2 3 6 可接受
登高梯子有缺陷高处坠落、人员伤害使用前认真检查 1 3 3 轻微
表单编号:MF-SOP-0721
在梯子上作业,梯子
没有人扶
高处坠落、人员伤害禁止作业 1 2 2 轻微工作平台湿滑人员伤害干燥后再作业 1 3 3 轻微下梯子时脚下踩空人员伤害加强教育 2 2 4 可接受梯子湿滑高处坠落、人员伤害干燥后作业 1 3 3 轻微不穿工作鞋人员伤害禁止作业 1 3 3 轻微不戴工作手套人员伤害禁止作业 1 2 2 轻微
不按要求佩戴其它专
用护品
人员伤害禁止作业 1 3 3 轻微
监护人不在现场监护不能及时发现处理
作业现场出现的问
题
安排责任心强有经
验的人员进行监护
2 3 6 可接受
3 作业完毕后现场没有清理人员伤害及时清理 1 2 2 轻微。
高处作业工作危害分析

单 位:工作/任务描述:高空作业
分析人员:生产、技术、安全人员(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工作步骤描述
危害或潜在事件描述
主要后果
L
S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相应的应急措施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登高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1
2
2
1.进行一级以上(2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靠的结构上进行作业。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3
高处作业结束时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1
2
2
1.高处作业人员在完成高处作业施工任务时,应沿着安全通道、带安全护拦的直梯上下,不得沿着绳索、立杆或栏杆攀登。
2.下梯时应缓缓慢下,严禁带易滑手套,工具应装入工具袋,确保工具不滑出工具袋。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100%系挂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带。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恐高症以及其他不适高处作业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4.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
5.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安全带确保安全带完好可用。
高处作业管理规定
2
在高处作业时
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造成人员伤亡
2
3
6
1.安全带应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
2.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严禁用绳子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
3.在高处作业时,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使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必要时设置安全警戒线,并设专人监护。工具应放置在工具袋内,防止发生坠落现象。
作业危害分析表

作业危害分析表(JHA)申请单位:工作单位:工作任务:(动火作业)分析评价人员: 日期:序号工作步骤危害分析后果L S R 风险等级控制措施1 培训工作人员未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误操作或盲目操作事故1 3 3 轻微进公司工作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 技术交底管理单位未对施工人员交底或交代不清不明确作业失误造成事故、人员受伤等2 3 6 中等管理单位要对施工单位认真交底、严格交代程序,保证工作任务明了3 作业前安全确认(1)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着火、爆炸 2 3 6 中等清除动火点易燃物,附近地井、地漏、地沟、电缆沟要清理后封闭(2)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着火、爆炸 2 3 6 中等动火设备或管线确认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必要时通蒸汽、水或氮气保护(3)用电设备接线时触电触电、伤人 2 3 6 中等专业电工作业,并穿戴好防电劳保(4)通风不良爆炸、事故 2 3 6 中等加强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5)消防设施不足或不好用事故时不能及时救援2 3 6 中等配备足够器材,并确认好用(6)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爆炸、事故 2 3 6 中等放置足够安全距离且不能暴晒(7)电气焊工具存在缺陷触电 2 3 6 中等作业前检查工具4 安全防护工作人员未做好安全防护受伤、事故 2 3 6 中等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才能工作5 作业过程(1)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着火、爆炸 2 36 中等如发现易燃物外泄,立即停止作业(2)未定时检测着火、爆炸 2 4 8 中等定时检测(3)涉及交叉作业时,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着火、受伤等事故 2 3 6 中等交叉作业时,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票证(4)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重大事故 2 3 6 中等若发生重大变化,立即停止作业,确认无问题后再恢复作业(5)违章作业,未按安全要求工作受伤、事故 3 3 9 中等严禁违章、停止作业,教育合格后方可工作(6)火星飞溅,烫伤作业人员烫伤 3 3 9 中等注意飞溅方向,阻挡或用水淋湿火星落点5 监护无人监护、监护不力、监护业务不熟安全事故 2 36 中等加强教育、派人专人监护到位6 收尾(1)现场存有余火或不安全因素着火、爆炸 2 3 6 中等彻底清理干净现场(2)未进行安全验收收尾安全事故 1 3 3 轻微安全验收合格后才能收尾备注:可能性L(1-5)与严重性S(1-5)的乘积等于风险度R(1-25),R≧16为重大风险、15≧R≧10中等、可接受9≧R≧1轻微或可忽略。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记录表-风险识别及评价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记录表
分析人员:分析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岗位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可能的后果
L
S
R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L
S
R
可否接受
备注
高处作业
作业前
不按规定要求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违章作业引发事故
1
3
3
轻微风险
严格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严禁违章作业,严格按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
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
1
2
2
可接受
在不坚固的结构上作业未铺设脚手板
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必须铺设牢固的脚手板,要有防滑措施。安全教育培训,专人监护
1
2
2
可接受
上下时手中持物,上下抛掷工具等物品
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上下时集中精神,作业前安全教育培训,由专人监护
1
2
2
可接受
出现危险品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人员伤害
2
3
6
一般风险
高处坠落,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使用前认真检查,符合要求才能搭建。
1
2
2
可接受
作业材料、器具、设备等设施不安全
不能及时灭火,造成事故扩大。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使用前认真检查,严格按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
作业中
不系安全带或安全帽,不按规定穿戴其他要求防护用品
引发事故,人员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垂直交叉作业
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并按指定的路线上下
10
易滑动、滚动的材料、工
具堆放在脚手架上
采取措施防坠落
11
抛掷物品易伤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准抛掷物品
12
出现危险物品泄漏
出现泄漏,现场人员立即撤离
13
作业后高处或现场有杂物
清理
14
其它措施:
项目负责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监护人:
审批人: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评价表
单位:
编号:
施工项目:
施工单位:
施工时间: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选项(√)
1
作业人员身体状况不好
对有恐高症、疲劳过度、视力不佳或酒后人员,不准登高作业
2
作业人员不清楚现场危险状况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3
监护不足
指派专人监护并坚守岗位
4
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按规定佩戴安全带等,能够正确使用防坠落用品与登高器具、设备
5
在危险品储存、或附近有放空管线的位置作业
事先与施工所在地负责人取得联系,建立联系信号
6
材料、器具、设备不安全
检查材料、器具、设备必须安全可靠
7
上下时手中持(工具、材料、零件等)
上下时必须精神集中,禁止手中持物等危险行为工具、材料、零件等必须装入工具袋
8
现场噪音大或视线不清
配备必要的联络工具,并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