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合集下载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兴起,对于历史事实进行否认和扭曲,以达到某些政治或意识形态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对历史真相进行歪曲和篡改,不仅侵犯了人们的知情权,也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并呼吁人们认清其危害,维护历史真相。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或者歪曲历史事实的思潮,其本质是对历史真相的篡改和掩盖。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否认历史事件或事实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助各种手段,否认或者质疑一些历史事件或事实的真实性。

他们可能对某些历史事件进行美化或者淡化,也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否定或者歪曲,甚至公开宣称某些事件根本不存在。

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事实,严重干扰了公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2. 扭曲历史事实和脱离上下文历史虚无主义者可能通过断章取义或者脱离上下文的方式,对历史事实进行扭曲和歪曲。

他们可能隐瞒历史事件的全部真相,也可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曲解和片面解读,使得历史事实失去其真实的含义和意义。

3. 利用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者通常会借助扭曲和篡改历史事实,来达到某些政治或者意识形态上的目的。

他们可能试图用历史虚无主义来掩盖一些政治错误或者犯罪行为,也可能试图用历史虚无主义来煽动民族仇恨或者挑起战争。

这种做法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存在和扩散,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社会稳定历史虚无主义者可能借助对历史事件的否认和歪曲,来煽动民族仇恨或者挑起社会动荡。

他们可能试图利用历史虚无主义来制造分裂和冲突,动摇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3. 丧失历史记忆历史虚无主义者可能试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否认和歪曲,来破坏人们的历史记忆,让人们失去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他们可能试图通过篡改历史事实,来改变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甚至试图用历史虚无主义来控制和操纵人们的思想和意识。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

浅析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历史虚无主义(historical nihilism)是指对历史事实和真相的否定和淡化,或者是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的贬低和忽视。

这种思潮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流行,其对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及危害进行浅析。

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导致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出现偏差。

当历史事件被否定或淡化时,人们容易出现对历史事实的错误理解,进而影响到对当下和未来的认知和判断。

在一些国家,一些人否认大屠杀事件的发生,导致后人对当时历史的认知产生偏差,无法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会导致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

当我们忽视历史的真相和教训,不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就容易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一些国家,当局对历史的错误政策和决策不予以反思和否定,就容易导致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到了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自豪感。

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来源,而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缺乏自豪感和认同感。

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怀疑和否定,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产生负面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导致对历史学研究的片面和肤浅,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不加重视,甚至产生抵制和排斥的倾向。

这对于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也带来较大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当人们对历史事件产生偏差的认知,就容易导致社会对历史事件发生分歧和争议,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在一些国家,对历史事件的否定和淡化,就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矛盾点。

历史虚无主义会导致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混淆和扭曲。

历史是对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传承和塑造,而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导致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混淆和扭曲,从而导致社会的道德风险增加和社会风气败坏。

历史虚无主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丧失和精神空洞。

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从 联系 中把握历 史事实 , 不是从错综 复杂的各 是“ 疯狂 和幼 稚 ” , 甚 至直截 了当地说 : 一部近代 以来 体上 、 各种 因素相互 作用 中把握 主要 的历史 线索 , 的革 命 史 只 是 一 部没 有 任何 建设 性 意 义 的 “ 流 血 种关 系 、
把支 流 当主流 。历史 虚无 主义 史” , 革命 的结果 只是 实现 了“ 专制复辟 ” 。一些人把 而是把 现 象 当本 质 ,
的, 具 有一定 的欺 骗性 。实际上 , 历史虚无主 义有着 本主 义道路 不行 , 中国除 了走 社会 主义道 路没 有别
明确 的政治诉求 , 它力 图改变社会 主义的发展方 向 ,
义革 命 和建设 的领 导 , 其 目的是 宣扬 西方 的发 展道 民主革命 的合 理性 , 通 过片 面强调 社会 主义建 设过
路 和政治主张 。我们在新 的起点上 坚持 和发 展 中国 程 中出现 的失误 , 攻击党 的领导 。当然 , 历史虚无 主 特色 社会 主义 , 必 须高度 警惕 和坚 决抵 制这 一历 史 义并不 是对历史完全 虚无 , 而是 有所虚无 、 有 所不虚
研究历 史 , 但却把 西方社会发展 道路预 义革命 赢 得 民族独立 和 自身解 放 的历史 , 是 经过 社 观 主义 态度” 人间正道 ” , 把现代化预定 为“ 西化 ” , 并 以此为 会 主义 改造 、 建设 和改革 , 把 一个极度 贫弱 的旧 中国 设 为“ 变成 一个初 步 繁荣 昌盛 、 充 满生机 和 活力 的社会 主 标 准衡 量 近 现代 中国历 史 中的是 与 非 。在 方法 论 历史 虚无 主义以历史选择论 为指导 , 不 是从既有 义新 中 国的历 史 。这是 人所共 知 、 必须 尊重 的历 史 上 ,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盛行,给社会和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一种否认事实、篡改历史、否定已有历史真相的思潮,其本质是试图重写历史,以满足其一己私利或政治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有必要对其本质及危害有所认知。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否认已有的历史真相。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记忆和文化底蕴。

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真相,是人们后代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否定历史事实,编造谎言,篡改历史,动摇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以达到其个人或政治目的。

在一些国家中,一些政客或学者试图否定历史上的大屠杀事件,试图美化侵略的历史,否定对历史的反思和反省。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严重的。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事实,造成社会对历史的真相认知不清,严重扭曲了人们对历史的判断,导致社会对历史的认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这不仅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还会导致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出现混乱,给社会和文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反法西斯战争的事实,试图美化侵略行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受害者的羞辱和伤害。

历史虚无主义还会导致民族主义和仇恨情绪的滋生,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否认历史真相,其危害是严重的。

我们应当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积极捍卫历史真相,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守护历史的真实性,传承文化传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愿我们能够正确认知历史,不忘历史,铭记历史,共同守护历史的真相和文明的传承。

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党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

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党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

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党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作者:沈金生来源:《红广角》 2016年第7期沈金生党的历史是党之根基、国之命脉、民族之精神财富。

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命,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但是,近年来在党史领域出现的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对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我党的历史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我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对此,党史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深刻认识反映在党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思潮的极端严重性和危害性,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问题上的主要表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否定革命,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只有资产阶级‘启蒙’才有建设性意义;把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以英美为师’的所谓‘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了歧路;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搞的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把党的历史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史研究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也不可否认,由于某些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倾向的影响,在历史观、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的评价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

他们用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颠倒历史,混淆黑白。

他们不辨历史的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支流与主流、成功与失误、过程与规律。

他们“研究”历史,不是在全面、系统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阐述内在联系,梳理历史发展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而是随意剪裁和拼凑史实,牵强附会,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指鹿为马,糟蹋历史。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摘要】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真实性和重要性的思潮,其危害不可小觑。

本文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和出现背景入手,探讨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危害体现、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的重要性,呼吁持批判态度对待历史虚无主义,以免其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扭曲历史事实和否定历史真相将导致观念的扭曲和价值观的偏倚,最终伤害整个社会和每个个体的发展与成长。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需要保持警惕,传播正确的历史观念,坚持真实和客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本质、危害、社会影响、个人影响、批判、对策、认清、重要性、批判态度、不利影响。

1. 引言1.1 历史虚无主义的定义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思潮,它认为历史是一种虚构的产物,事实并不重要,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当下的政治或意识形态需要。

历史虚无主义者将历史视为一种感性的表达,而非理性的探讨。

他们常常忽视历史事件的原本意义和影响,而选择篡改或歪曲历史事实,以配合他们的特定政治立场或意识形态。

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试图抹去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并通过操纵历史观念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种思潮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影响着社会对过去的认知和理解。

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保护历史真相的表达,确保历史的客观性和完整性。

1.2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背景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经历了巨大变革,传统的权威和价值体系受到挑战。

一些学者和知识分子开始怀疑传统的历史观念和认知框架,提出了对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逐渐兴起。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便利和知识分子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历史虚无主义在公众中逐渐蔓延开来。

一些人认为历史是主观编造的产物,历史事件的真相很难被还原,甚至可以任意改写。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几点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和社会之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思潮。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事实的质疑和否定,试图重新解读历史,并对传统的历史观念提出了挑战。

这种思潮充满了争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于历史事实的否定是一种危险的趋势。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对历史事实的否定会导致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影响到人们对过去的认识和理解。

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否定,会给社会的认识和记忆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历史事实的否定必须谨慎对待,不能随意否定和篡改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对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挑战。

历史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它致力于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和分析,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对历史学研究提出了挑战。

它试图通过对历史的扭曲和否定,提出新的历史观点和解释,对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提出了质疑。

这对于历史学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历史学界做出积极的回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批判和反驳。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历史认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认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历史观点和解释,试图通过新的视角和方法来解读历史,对传统的历史观念提出了挑战。

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表明人们对于历史认识的重视和探索。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批判精神。

历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它包含着繁复多变的历史事件和事实。

对历史的认识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逐步深化和完善。

在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解和认识上,我们不能盲目追随和妄加肯定,而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审慎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对历史事实进行篡改和否定的思潮。

它试图否定或混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以达到某种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

这种思潮不仅对历史学界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给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在于对历史事实进行否定和篡改。

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利益为导向,否定或混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他们可能歪曲历史事实,否认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夸大或缩小某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以达到自己的宣传目的。

这种行为是对历史真相的严重侮辱,也是对历史研究和历史传承的严重破坏。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给历史学界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经验教训。

历史学界的研究和教育应该致力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以期让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否定和篡改行为严重扭曲了历史事实,使得历史学者难以进行客观、科学地研究。

而教育界又是社会传承历史真相的主要渠道,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通过操纵教材和教学内容,将错误的历史观念灌输给学生,从而影响了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还表现在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上。

历史是社会的记忆,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认知作为基础。

否定或篡改历史事实会造成社会对历史的认知产生混乱,使得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受到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者可能利用这种混乱,通过操纵历史观念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分裂和动摇社会的稳定。

一些国家或政治势力可能会否定自己的历史罪行,试图掩盖自己的历史错误,以获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严重侮辱,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严重挑战。

历史虚无主义对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恶劣的。

历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民族和民族的文化认同。

否定或篡改历史事实会导致文化的丧失和扭曲,破坏民族和民族的文化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者:王玉周来源:《前线》2013年第09期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蔓延泛滥之势。

一些人肆意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否定人民革命斗争,质疑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诋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攻击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其目的是宣扬西方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主张。

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这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尊重历史,是科学地对待历史的基本要求。

近现代中国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历史,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这是人所共知、必须尊重的历史事实。

但是,历史虚无主义却肆意歪曲这一历史。

一些人竭力贬低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解放意义,认为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

他们把一切革命斗争说成是“疯狂和幼稚”,甚至直截了当地说:一部近代以来的革命史只是一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的“流血史”,革命的结果只是实现了“专制复辟”。

一些人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视为离开“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了歧途。

他们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就搞错了,认为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和对资本主义的“补课”。

还有一些人用某些片面的材料歪曲党的历史,否定或掩盖它的本质和主流,把它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

他们质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合理性,通过片面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攻击党的领导。

当然,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

他们虚无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是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但对早已有历史定论的叛徒、汉奸、反动统治者则不虚无,而是加以美化,歌功颂德,为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寻找根本没有历史根据的另类“历史规律”和“发展道路”。

历史虚无主义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

在价值观上,历史虚无主义宣称“价值中立”,以“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研究历史,但却把西方社会发展道路预设为“人间正道”,把现代化预定为“西化”,并以此为标准衡量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是与非。

在方法论上,历史虚无主义以历史选择论为指导,不是从既有事实出发,而是根据历史现象的表面特征进行主观臆想、推断历史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不是把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等置于历史场景中加以分析,而是脱离特定历史条件,作非此即彼的评判;不是从整体上、从联系中把握历史事实,不是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把握主要的历史线索,而是把现象当本质,把支流当主流。

历史虚无主义脱离客观历史事实,对历史进行随心所欲地剪裁、解读、虚构甚至重塑,背离了起码的客观性标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胜利和成就,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得出的科学结论,统统发难,全盘否定。

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表达政治诉求历史是严谨的科学。

在多数的情况下,历史虚无主义所宣扬的思想,往往是通过学术研究来表现的,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它力图改变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重新评价”的旗号,颠覆前人的历史结论。

一些人指责太平天国运动“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辛亥革命搞糟了”,污蔑五四运动“把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东西截断了”,把近现代中国历史“还原”为一个充满血腥杀戮、盲目排外、革命者肆意妄为、社会道路选择错误连连的过程。

实际上,他们解构历史又重构历史,他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和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大加责难,与此同时,却大肆赞扬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入侵,把站在革命对立面的人物包括慈禧、袁世凯等人打扮成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把汪精卫等人吹捧为保护国土的有功者,进而丑化、妖魔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袖人物。

他们把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领袖和革命群众边缘化甚至丑化,而把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反面人物放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这是从根本上颠倒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宣称要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为了否定革命,有人声称,只有改良才是近代中国的出路。

改良是在保存原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它的某些局部进行调整,但阻碍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恰恰是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而不只是它的某个局部,所以靠改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为了否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些人还故意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宣称要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

经过这样的“范式”转换,近现代史上的改革和革命便成了制造社会动荡、破坏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

历史证明,革命不仅不同现代化相矛盾,恰恰是现代化重要而强劲的推动力量。

事实再清楚不过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重新评价”、“理性思考”的目的,是要表达中国应当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诉求。

然而,历史早已证明,这是没有出路的。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历史的事实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也曾试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但此路不通。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确确实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更是令世界瞩目,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必须高度警惕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是对历史的否定,目的是宣扬西方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主张。

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保持应有的警惕,并进行有效的抵制。

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对历史的否定达到对现实的否定。

对历史“重新评价”是想从根本上动摇对于中国革命性质、社会发展道路选择、党的领导的历史论证,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失去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历史虚无主义不但颠倒了历史,而且也搞乱了人们的历史观,意图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而社会思想混乱就可能会造成政治上的动乱。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历史虚无主义盛行。

一些人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歪曲、否定苏共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而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造成了党内外的思想混乱,为国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

事实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被否定,必然会使现实社会制度的存在失去历史依据。

这个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松过对我国的意识渗透和“和平演变”的图谋。

特别是苏东剧变后,我国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意识渗透的重点对象。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要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它攻击的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历史,侵蚀的是党和国家赖以存在的历史根基。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党的历史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

要坚定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自觉自信。

对历史的自觉自信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石。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是必要的、进步的、正义的事业,是中国进步的强大动力。

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这两项历史性任务,只有经过广大被压迫人民的革命的方式,才能彻底完成。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

历史也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一部光辉的历史。

党从成立以来,为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领导人民做成了诸多大事: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制度,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党的历史的本质和主流,不可否定、不能歪曲。

要科学地研究和宣传党和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

历史是一部伟大的教科书。

科学地研究和宣传近代以来尤其是党成立以来的中国历史,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国情,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

9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使得近代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经过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使中国摆脱了极度贫弱的境况,而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国家。

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光荣历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乃至掩盖党经历的曲折和犯过的错误。

我们要在正视错误的同时阐述党认识错误、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从而把党的事业向前推进的过程,使人们从历史根源上深刻领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要着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不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今中国之所以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既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意识领域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民众在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

毫无疑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是铲除历史虚无主义土壤的治本之策。

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面对种种躲不开、绕不过的矛盾和问题,要不断解放思想,推动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难题的破解。

只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才会不攻自破。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责任编辑:杜梅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