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战斗机——F-22“猛禽”(一、初试锋芒)
F-22战机简介

F-22的发展史
• 1971年美国战术空军指挥部提出的下一代战机的研发计划。美国 战机的设计重点是对地攻击为第一优先,只要求空战时有足够自 卫的能力。 • 1979年时,美国空军将对地攻击和空战性能的重要性提升到同一 层次。 • 1982年美国空军面对苏联战斗机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空军准备 1982 使用F-15E与F-16担任对地攻击的任务、F-117进入试飞阶段,对 地攻击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当年10月,最终定案的计划正 式在最后一次公开会议上提出。ATF的技术要求一架战机具有以 下五个特点,即低可侦测性(隐身性)、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 不需使用后燃器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满足于以往使用后 燃器短时间超音速冲刺)、有效载重不低于F-15和具有飞越包括 第三世界战区在内的所有战区的能力。面对如此先进的设计要求 ,F-22必须采用一切已有的世界级航空顶尖技术。 与YF-23的竞争 试飞后,F-22被美国空军选中继续研发。
• 1986年10月31日洛克希德、波音和通用动力3家公司联 合研制小组的YF-22中标,并按要求制造两架原型机。 1990年9月29日,第1架YF-22首飞,10月26日进行了第1 次空中加油。10月30日第2架原型机进行首次飞行。11 月3日YF-22原型机进行了不使用加力的超音速飞行。随 后于11月28日在加州的中国湖海军武器试验中心首次发 射了未装弹药的“响尾蛇”导弹,12月20日在加州的太平 洋导弹试验场发射未装弹药的AIM-120“阿姆拉姆”导弹 AIM-120“ ” • 1991年8月2日空军正式授予研究洛克希德公司一份95.5 亿美元的工程发展合同,制造13架试验型飞机。1991年 12月16日,空军确定了F-22战斗机的外形,并制造了风 洞试验和测定雷达反射截面使用的模型。 • 1992年6月4日,洛克希德公司完成了F-22的设计修改。 12月27日F119的第1台工程发展阶段的发动机开始进行 试验。
002F-22A(猛禽)战斗机

我军仿生眼和动目标检测技术与F22停产关系
中国技术废其武功
2009年12月,法国宣称“阵风”F3在中东沙 漠军演中和F-22一对一对阵6次只输一场。飞行员 透过FSO光电追踪系统能在距离目标30至40公里以 外完成目标识别。
我军仿生眼和动目标检测技术与F22停产关系
中国技术废其武功
F-22A飞行时机体表面和空气摩擦温度上升, 会产生强于背景的红外辐射,无法掩盖。当然尾喷 口的高温形成的红外辐射更大,红外检测器下在空 中就如黑夜中燃烧的火炬。
F-22A(猛禽)战斗机
F-22A(猛禽)是美国新一代重型隐形战斗机
F-22A(猛禽)战斗机
F-22A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第四代战斗机”
F-22A(猛禽)战斗机
五大特点集于一身:
即低可侦测性(隐身性)、高度机动性 和敏捷性、不需使用后燃器即可作超音速巡 航、有效载负大和具有飞越所有战区的能力。
F-22A(猛禽)战斗机
五大特点集于一身:
F-22A组合了最好的隐身性、超音速巡 航、一体化航空电子系统、敏捷性以及夺取 制空权所需的对空、对地致命打击能力。
F-22A(猛禽)战斗机
五大特点集于一身:
作为美国21世纪初期的主力重型战斗机, F-22A集一切已有的世界级航空顶尖技术, 它是目前最昂贵的战斗机。
F-22A(猛禽)战斗机
F-22A(猛禽)战斗机
明天的战斗机
美国空军认为F/A-22 “猛禽”并非今日 所需,而是为了对付明天的威胁。考虑的是 美国空军明天的空中优势。
F-22A(猛禽)战斗机
停止生产F/A-22 2009年4月6日, 奥巴马政府时任国防部 长盖茨宣布,国防部将 向国会建议删减许多大 型武器采购计划,包括 在制造生产的187架F22战机完成后,减少乃 至停止生产这一昂贵战 机。
世界顶级飞机概述

美国空军F-22“猛禽”战斗机[资料]一、F-22:世界上唯一现役四代战机F-22,是美国空军委托洛克希德、波音以及通用动力公司合作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目前唯一面世的“第四代战斗机”,它将成为下世纪初叶的主战机种。
主要用途是压取战区制空权,因而也是F-15的后继型号。
1990年9月原型机首飞,最初计划采购750架,经过两肖减最后确定的采购数量是438架。
1997年9月EMD型飞机首飞,预计2002年开始交付生产型飞机,2004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2013年交付第438架飞机。
该计划原称ATF,始于1982年,ATF要求,也是首次要求将以下五个特点集在一架飞机上,即低可探测性(隐身性)、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使用军用推力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满足于以往老型号的短时间超音速冲刺)、有效载重不低于F—15和具有飞越包括第三世界战区在内的所有战区的足够远的航程。
面对如此先进的设计要求,F—22采用一切已有的世界级航空顶尖技术是毫无疑问的。
研发:F-22战机从设计到最终形成战斗力走过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美军曾于1991年计划装备648架F-22,目前这一数字已经骤减至180架。
反对者认为这种飞机不过是冷战思维催生的昂贵古董(每架成本竟高达1.3亿美元,如果加上研制和部署费用,每架F-22耗资约3.5亿美元)。
支持者称,由于俄制战斗机性能不断提高,美国需要大批装备F-22以继续在未来战争中牢牢掌握制空权。
折翼:11月17日,美国空军一架F-22战机与地面失去联系,此后经查,这架F-22坠毁,搜救人员已在阿拉斯加找到飞机残骸。
此次坠毁则是美军第一架坠毁于“作战部署阶段”的“猛禽”。
此前“猛禽”战机曾坠毁过两次,均是在试飞阶段。
缺陷:据俄罗斯《纽带》网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工程师达罗尔·奥尔森近日向媒体透露,美军装备的F-22“猛禽”战斗机存在着严重构造缺陷,而且这一缺陷是洛·马公司的研制人员在战机交付军方前便已知晓的。
F-22猛禽战斗机

技術特點
1.結構 2.航電系統 3.雷達 4.武器裝備
航電系統
按TRW公司通用手冊研製的整套綜合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包 括:中央數據綜合處理系統;綜合通訊、導航和識別系統 ICNIA和包括無線電電子對抗系統的全套電子戰設備INEWS; 具高分辨力的機載雷達AN/APG-77和光電感測器系統EOSS, 兩個雷射陀螺儀的超黃蜂LN-100F慣性導航系統(HHC)。機 載雷達為帶電子掃描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它包含了近2000 塊模組,其中使用了超高頻率範圍的單一積分系統技術。為 提高隱蔽性,設計有雷達站被動工作狀態,在配合上ALQ-94 的情況可以不啟動主動雷達達到在400KM外預警敵機的效果 ,它保證雷達站以主動狀態工作時信號更不容易被截獲。飛 行員座艙內的自動儀表設備包括4台液晶顯示器和廣角儀錶起 飛著陸系統。
結構特點
水平面上為高梯形機翼搭配一體化尾翼的綜合 氣動力外型。依技術標準(小反射外形、吸收 無線電波材料、無線電電子對抗器和小輻射的 機載無線電子設備裝備戰鬥機,最小雷達反射 面為0.005-0.01平方米左右)。在機體使用熱 加工塑膠(12%人造纖維(10%)。在量產機 使用複合材料的比例達35%。菱形截面的發動 機進氣道呈S形通道。二維向量噴嘴可俯仰 ±20°角的可動上下調節板以轉推力方向。
雷達
F-22的AN/APG-77雷達是1個用於探測目標的有源相 控陣系統。它通過集中式數據處理系統與其他感測 器和航空電子設備一起工作。處理器控制天線發射 和接收波束的圖形,以及處理接收的雷達數據。 APG-77雷達的技術基礎是來自超可靠雷達(URR) 計劃和空軍的有源相位陣列雷達試驗。超可靠雷達 的獨特的特點是德州儀器公司的固態相控陣(SSPA )天線。每個輻射元件的獨立發射和接收是這種系 統設計中的創新之處,並確保提高了靈活性、小的 雷達反射截面積和寬頻帶。
全球最先进战斗机排名榜

全球最先进战斗机排名榜第一名:F-22“猛禽”战机F-22是世界上致命打击性能最好的战斗机,是美国空军的最重要机种,F-22“猛禽”是一款第五代战斗机,以其高机动性、传感器融合性、超音速巡航和致命攻击能力成为了世界上最顶级战机。
第二名: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
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负荷可达 6吨,内置3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第三名:F-35战机F-35“闪电II”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生产的单座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机,能够负担近空支援、F-35闪电II(19张)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
第四名:苏35战机苏-35是第4.5代重型战机,具有远程,多用途,空优和打击等特性。
和苏-30有同样血统设计,有相似性能特征和零件;也可说是苏-30的一种特制版。
更助长了苏-35BM型的研发。
目前苏-35只有少量的五架服役于俄罗斯空军。
第五名:F/A-18“大黄蜂”战机F/A-18“大黄蜂”战机是一种具备最好气动性能和大攻角能力的多用途战术飞机,被誉为“美国尊严守护者”。
这架战机率先使用数字复用航空总线和多功能显示器,可使飞行员在瞬息万变的战斗环境中更加灵活的执行动作。
第六名:“阵风”战机“阵风”战机具备众所周知的空对空战斗能力,是一种占尽空中优势的战斗机。
“阵风”战机由法国军机、商务机生产商达索(Dassault)飞机公司设计开发。
这款飞机支持“光谱”电子战系统,可抵御地面和空中的威胁。
这款战机还可以协助生成远距离拦截和锁定所需要的实时三维地图。
第七名:“鹰狮”战斗机“鹰狮”战机具有八个可装载导弹和炸弹的挂载点,是一种轻型战机,以其鸭式三角翼设计和高机动性著称。
这架战机支持一个复杂的PS-05A型脉冲多普勒X射线雷达,可以侦测120公里外的目标。
F—22战斗机

F-22战斗机F-22战斗机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21世纪初主力制空战斗机,主要用于替换美国空军现役的F-15战斗机,在美国空军武器装备发展中占有最优先的地位。
2002年9月,美空军正式将F-22改名为F/A-22,确立了F/A-22将兼顾制空与对地攻击双重任务。
2005年12月,美国空军兰利空军基地的第27战斗机中队装备的F-22A率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随后国防部表示F-22A已经达到战备状态。
同时美国空军又恢复了F-22这一名称。
2007年进行的一系列演习中,F-22A创造了模拟空战击落144架“敌机”而自身无一伤亡的“神话”。
这一数字不可全信,但仍足以佐证F-22A性能的超前程度。
2007年初F-22已经完成交付一个完整的大队,并已开始部署到阿拉斯加和日本冲绳岛。
尽管稍后F-22即退回美国基地,但该机已经成为美国干涉东亚事务的重要筹码。
2007年8月,美国空军签订了总额50亿美元的多年采购合同,3年内共采购60架F-22战斗机。
2007年底,F-22形成完全战斗力。
如果预算经费没有大的改变,F-22将在几年内停产,也就是说在其他国家的第四代战斗机开始正式研制之前,F-22将已完成生产装备。
国空军航空系统部建立了先进战术战斗机系统计划办公室(SPO)。
SPO于1983年具体提出了ATF的概念,随后分别向七家主要的航空制造企业发出了各价值100万美元的设计方案合同,包括波音、通用动力、格鲁曼、洛克西德、麦道、诺斯罗普和洛克韦尔下属的北美飞机公司。
在要求中,ATF应该能在未来空空、空地战场威胁环境中夺取空中优势,确保美军在全面或高技术的局部战争中夺取绝对的制空权。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要求:低可探测性、高机动性和敏捷性、超音速巡航、较大的有效载荷、具有飞越所有战区的足够航程。
同年,通用电气和普·惠公司被选入ATF计划,为ATF研制新型发动机。
猛禽的进化——从ATF到F-22

猛禽的进化——从ATF到F-22洛克希德•马丁战术飞机系统分公司的工程大楼内有一间神秘的储藏室,里面堆放着历年保存下来的小木箱子。
人们说这些小木箱保存着F-22“猛禽”战斗机研制史的精华部分,因为里面装的是F-22各研究阶段的设计研究模型,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先进战术战斗机(ATF)项目的最初阶段。
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模型,清晰地了解到“猛禽”的艰难诞生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模型,清晰地了解到“猛禽”的艰难诞生过程ATF的早期概念研究通常说来ATF项目的正式启动时间是1981年,当时美国空军航空系统部(ASD,现在的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航空系统中心)正式发布了先进战术战斗机概念的信息需求书(RFI),标志着ATF项目的零点。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近10年前的1972年,“先进战术战斗机”这一词汇以及其缩写“ATF”就出现在了ASD一份总体作战需求书(GOR)中,ASD在这份GOR中要求各承包商研究一种用于补充F-15空中优势战斗机的新型空地战斗机,这种ATF将取代已经老化的F-4和F-111机队。
ASD向通用动力公司和麦道公司授予了ATF概念研究合同,要求这种空地战斗机的最大速度为2.5马赫(中空至高空),并能投射防区外武器来摧毁坦克和其他地面目标。
但最后这架ATF并没有变成现实,其空缺被原本仅被设计用于白天空战的F-16“战隼”战斗机填补。
ASD将要等待近十年后才会启动下一个新战斗机研究项目,名称也叫ATF。
随后ASD把ATF的后续研究移交给同样位于赖特-帕特森的美国空军飞行动力实验室(现在的空军研究实验室飞行器分部)。
每当ASD展开新飞机研究项目时,该实验室就会开始相关的技术研究。
飞行动力实验室在整个70年代一直在推动着ATF的研究,持续资助概念研发合同。
通用动力公司和麦道公司在1975年进行了名为“先进技术对地攻击战斗机”的研究,此后六家公司又参加“空面技术研究”。
1980年实验室又开展了两项研究:一项是针对未来空地战斗机的“战术战斗机技术方案”和针对未来空空战斗机的“1995年战斗机技术研究”,其中波音和格鲁曼公司进行了空地研究,通用动力和麦道公司进行了空空研究。
F-22猛禽战斗机

事实上,F22确实是普通意义上最好的战斗机,拿SU37和J10和它直接比较没有意义。F22属于美国第四代战机,与其他第三代战机的可比性很小。
F22的隐身性也受到不少质疑,有些人认为其雷达反射截面比洛马公司所说的要大得多,而且其涂层发生多次脱落事故。由于设计缺陷,美国军方每年要花上亿美元对弹射座椅进行防锈处理。
首先澄清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现代空战还是类似于越南上空的“狗斗”。相互咬尾,然后在2000米内用cannon解决问题。实际上,这种战斗在假定的台湾海峡空战中很少真正出现,因为中距空空导弹的出现,加上全向红外导弹,使得双方真的冲到面对面的机会不多,大多会被导弹击毁。只有双方对头过后,才谈的上进入缠斗。但是由于双方都是多层次的多机,冲过头的飞机会被另外的战机用导弹击落。所以说,在正面冲突中进入缠斗的飞机会有,但是数量上不是起到对争夺制空权的绝对作用。
F22正好是在上述情形下有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中距饱和攻击之后,可以应用其极灵活的机动性做个超音速掉转,在后面的飞机掩护下迅速脱离战场。
大机群作战,协调和对战场的感知问题很重要,作为作战体系,SA(situation awareness)就是F22的另外一个重点。F22的SA是另外一个优势。F22利用小区广播技术,可以实时和其他F22、预警机,在F22上自动集成所收集到的信息。并且机上电脑会对目标进行智能评估,谁是已经被同伴锁定、攻击,谁是最有威胁,总之老美在这方面的越南经验使得他们研究的很细致。有的网友说,打掉预警机,是个好主意是这些空中老大们斗躲在战斗机的后面,而且一般会有一架战斗机护航。所以,我们的飞机冲过去打,根本不现实。你能冲过去,就说明你已经消灭了几乎所有的战斗机,这样等于没有起到使敌机群制盲的作用。还有一种方法是远程空空导弹,400公里的射程,会导致制导方面比较容易被干扰,这种技术很不成熟,况且应对这种威胁,老美使用的是高能激光进行自卫,这就是为什么在747机头上安装激光的本质原因了。没有预警机的情况下,F22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系统上的优势,分享来自其他F22(主要是后面,在我方射程之外的)和其他基站的,比如F18的,军舰的,地面雷达的等等信息。至于说全波段干扰,我只能说出这个主意的网友没有学过物理学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战斗机——F-22“猛禽”(一、初试锋芒)2014年9月23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猛禽”战斗机首次参加实战。
那一夜,打击机群中的4架“猛禽”耗时两小时飞行1931公里攻击了伊斯兰国(IS)在叙利亚阿勒颇附近的一处设施。
这次行动发生在奥巴马授权使用武力打击IS的一个月之后,证明了这种高技术武器的实战效果,但也招致了空中作战“规模太寒碜”的批评,有人认为这难以取得很大效果。
这种批评的根据是数量,美国空军同一时间只在战区部署6架F-22。
在1991年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期间,联军飞机日均出动1241架次,而在打击IS的“坚定决心”行动中,美国和盟国部队飞机日均仅出动12架次。
此外,由于严格的交战规则,其中约一半架次要带弹返回基地。
参加“坚定决心”行动的F-22战斗机尽管“坚定决心”只是一次小规模行动,但却是这种近十年来一直饱受批评的隐身菱形翼超级战斗机的首战。
批评者此前一直抱怨F-22花了纳税人太多的钱,驾驶F-22飞行是危险的,该机的氧气系统问题也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总统授权动武后,美国空军决定让F-22战斗机上阵来对付叙利亚空军的拦截。
结果在行动中叙利亚防空网试图跟踪打击机群,但并没有采取任何敌对行动。
随后F-22承担了保持战场通信畅通的任务。
一位消息人士告诉《Air International》:F-22在后续任务中实施了对地攻击。
陆军中将威廉·梅维尔是来自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行动指挥,他诉记者:“我们着眼于目标的毁伤效果以及最适合在该地区作战的机型,我们有一长串的目标清单。
说实话,能满足我们要求的平台不多。
”这些F-22来自美国空军第27远征战斗机中队。
鉴于IS对囚犯实施惨无人道的处决,美国空军对参与行动飞行员的姓名严格保密。
而且因为基地东道国的政治敏感性,美国空军也从未透露战斗机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地点。
尽管此前F-22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答法拉空军基地部署过,但这次参与作战行动的第一波机群显然是从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起飞的,同基地的KC-10“增程器”为机群提供了空中加油。
这两个基地与伊朗隔波斯湾相望,该国已经在支持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什叶派势力反抗IS。
红圈内就是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和阿联酋答法拉空军基地增强了所有飞机赫伯特·“鹰”·卡莱尔上将是空战司令部的老大,他在6月1日对记者说F-22在叙利亚的每次任务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F-22用自身能力“增强了所有飞机”,“这种战斗机非常惊人。
”他举例说:“F-22有能力深入战区,它的传感器组件具有传递信息的能力”,F-22不仅能保护攻击机群,还能攻击地面目标。
他透露在一次12小时的任务中一位F-22飞行员“数次变身不同角色”,完成了打击和护航任务,还“7次”与加油机进行了空中加油。
对于有人质疑的空中作战的效果,卡莱尔上将说空袭重创了IS,并且“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士气和战斗力”。
“猛禽”在2007年首次进行了海外部署,前往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
此后美国空军一直在冲绳部署12架F-22,这些飞机还不时访问韩国。
2007年2月,F-22抵达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2009年起“猛禽”来到中东。
退役中将大卫·德普图拉说:“本来2008年就应该部署中东,但在最后一分钟被取消了”。
事实上F-22先后有四次要被派驻战区,但都在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授意下被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海军上将取消。
2009年11-12月,F-22低调参加了阿联酋空作中心在答法拉空军基地举行的“铁隼”演习(类似于“红旗”军演)。
11月,一架F-22出现在了迪拜航展上,同样很低调。
无论是取消部署还是低调参加中东军演都给F-22的支持者们以一种错觉:高层并不希望这种战斗机获得成功。
“铁隼”演习中,编队飞行的4架F-22,来自第1战斗机联队巴基斯坦F-7PG也参加了“铁隼”演习“猛禽”的中东首秀并没有逃过伊朗的眼睛,他们称这种超级战斗机的出现是一种“挑衅”。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猛禽”自冷战结束后从未永久部署于美国800个海外基地中的任何一个。
三大基地三个关键词:兰利,埃尔门多夫和希卡姆。
任何驾驶或维护F-22的人都很熟悉这三个名字。
它们是弗吉尼亚、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三座军用机场,部署了担负作战任务的F-22,它们随时准备飞向世界动荡地区。
此外还有第四座F-22机场——佛罗里达州的廷德尔空军基地,这里驻扎有一个F-22作战中队和一个训练单位。
2010年10月1日,在大整合计划中,兰利空军基地和附近的美国陆军尤斯蒂斯堡组成兰利-尤斯蒂联合基地,简称JBLE。
该基地除了驻有两支现役F-22中队外,还是F-22“猛禽”表演队的家乡。
这个单位是唯一的F-22表演队,负责在各种航展上向人们展示F-22的卓越机动性。
兰利的F-22尾码是“FF”当然,F-22“猛禽”表演队做的是单机表演“猛禽”的第二个主要基地是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在2010年更名为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
当年11月10日,基地第525战斗机中队的一架F-22发生了致命事故,坠毁在坎特维尔镇附近,飞行员杰弗里·哈尼上尉不幸遇难。
根据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事故原因是发动机引气系统故障导致“猛禽”其他系统突然关闭。
这是“猛禽”的第三起坠毁事故,也是作战中队F-22的第一起坠机。
人们在随后几年围绕着“猛禽”机载制氧系统问题(现已解决)进行了激烈争论,官方坚称不是制氧系统导致了哈尼的坠机。
F-22的坠机现场2010年7月9日,首批两架“猛禽”抵达夏威夷希卡姆空军基地,此举被视为美国在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战备。
同样,希卡姆被改名为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
希卡姆拥有两个F-22中队,分别是太平洋空军第19战斗机中队和夏威夷空中国民警卫队第199战斗机中队,他们的飞机由国警队员和空军现役军人联合维护。
国民警卫队局的司令克雷格·麦金利上将是空中国民警卫队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四星上将,他把F-22称为“皇冠上的明珠”,还称赞国警队员和现役军人的合作体现了“团队精神”。
希卡姆是唯一一个国警队拥有F-22和其支援设施的基地。
希卡姆F-22的尾码是“HH”飞行员我与一些F-22“猛禽”飞行员进行了交谈,他们都不想公开自己的姓名,他们对这种飞机的感觉可谓苦乐参半。
所有飞行员都表示喜欢各自的“猛禽”,但F-22存在一些让人不舒服的小毛病,不仅仅是已被解决的供氧系统问题,该机的软件也会偶尔失灵。
F-22的设计工作可以追溯到1986年,也就是通用集成处理器(CIP)开始发展的年代,那一年,IBM的286计算机刚刚开始普及。
于是,通用集成处理器成为了“猛禽”航电系统的“大脑”,对于出生在操纵杆和方向舵时代的第一代F-22飞行员来说这就是他们痛苦的根源。
工程师们在设计F-22时没有过多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也许只是用梦想勾勒出未来的F-22,在当时来看,要满足其计算能力目标似乎遥不可及。
一位工程师引用科幻巨匠阿瑟·C·克拉克的话说:“如果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告诉不可能做到,那么他可能是错的。
如果洛克希德公司的一个技术呆子说这可以实现,那么他可能是正确的。
”例如,航电显示设备中的光纤收发器在1986年是大致半张纸大小,四年后已经缩到了3.5寸硬盘大小,而今天的尺寸是一粒沙子的千分之一。
为未来“猛禽”工作的工程师们开始对实现自己宏伟目标感到充满信心。
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对F-22项目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设计到制造、测试以及飞机的作战使用。
这对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F-22飞行员来说不是问题,他们生长于数字化时代,很容易接受F-22的数字化航电。
但F-22内部那些讨厌的小电子设备给飞行员造成过许多麻烦。
2006年4月10日,一个小小的软件故障导致布拉德·斯皮尔斯上尉在他的F-22(序列号03-4041)座舱里被关了5小时之久。
最后消防队员不得不切开座舱盖。
修复这架猛禽花费了18万2000美元。
郁闷的布拉德·斯皮尔斯上尉另一个软件问题迫使12架F-22在太平洋上空掉头,因为其机载系统无法应付国际日期变更线。
最后工程师们用去20万美元才消除了这个BUG。
有些飞行员并不认为“猛禽”能成为他们的最爱。
几年前,一位曾驾驶过F-15E“攻击鹰”的F-22中队指挥官面临选择,是留在F-22中队还是回去飞F-15E 呢?结果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至少还有其他两名飞行员做出了类似的选择,因为“攻击鹰”更舒适、更灵活、数量更多,能为职业生涯提供更多样化的发展机会。
飞行员在交谈中总会提到F-22的座舱,简直是太小了,而且在设计时就做小了,已经没有办法再扩大。
即使在装备笨重的头盔显示器前,“猛禽”飞行员们的头盔就不时会撞到座舱盖内壁顶部了(座舱盖长3.55米、宽1.14米宽、高680毫米、重158千克)。
F-22的座舱使人感到局促不安由于没有座舱盖弓,单片聚碳酸酯制成的座舱盖给飞行员带来了极佳的视野,但坐在“猛禽”座舱里的那种局促不安的感觉永远不会消失。
新飞行员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肘部空间的不足,如果你以前没飞过F-16战斗机的话,那么同样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侧杆操纵杆。
单片聚碳酸酯制成的座舱盖给飞行员带来了极佳的视野近期,作战中队的F-22已经升级完毕了完全综合化的雷达和电子系统。
德普图拉告诉《Air International》:“在2009-2014年间,F-22被仅限于飞基本战斗机机动任务。
2014年才执行了首次超视距任务。
”超音速巡航F-22飞行员在驾机滑行通过跑道转弯处时,低头只能看见草地而不是混凝土跑道。
这是因为F-22的前轮在座舱后方,也就是说转弯时飞行员的身体可能就悬在了草地上方,这同样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F-22前起落架与飞行员的位置关系一旦飞行员适应了数字化航电和局促的座舱后,就可以开始考虑升空了。
F-22的起飞滑跑距离不比其他战斗机长,首先,他可以考虑一离地就立即来个全加力垂直爬升,而且还能边爬升边加速。
为了提高隐身性能,F-22可以机鼻偏离航向20度的姿态在12192米的高空以1.2马赫的速度巡航(1470公里/时)(It can cruise at 40,000ft (12,192m) at Mach 1.2 (1,470km/h), with the nose heading 20 degrees off the course of travel to enhance stealth.译者注:这种奇怪的超音速巡航姿势可能是出于把机头对准航线两侧雷达站的需要,因为正向雷达截面积是最小的)。
在生产厂家洛克希德编写的一份文件中,试飞员保罗·梅斯说:“超音速巡航,或不开加力进行较高超音速飞行的能力,仅是F-22魔法袋中的一个招数,但这个招数是“猛禽”独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