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
战斗机划分标准

按照西方的战斗机分代划分方法1:亚音速战斗机(喷气革命)——代表机型:xx制F86、xx米格15、中国歼5(前苏联米格15仿制型)等第一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喷气式、亚音速,从此战斗机螺旋桨时代进入喷气时代,史称战斗机的“喷气革命”。
2: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超音速革命)——代表机型:xx制F4、F5,xx米格21、米格25(2代机的巅峰作品),中国歼7(前苏联米格21的仿制型)等第二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战斗机速度首次超过音速,并且重视速度,认为速度越快战斗机越强(非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史称战斗机的“超音速革命”3:强调中近距离空战和空空格斗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能量机动革命)——代表机型:xx制F15、F16、F14、F18,xx米格29、苏27、苏30(苏27的改进型)中国歼10等,其中F15、F16、米格29、苏27被称为冷战末期统治天空的战斗机“四大天王”。
第三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关于能量机动原理,百度里很少有人回答准确什么是第3代战斗机,第三代战斗机就是用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出来的战斗机。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空军发现,自己的F4速度比米格21快,但是屡屡被米格21击落,甚至在不利情况下难于脱身。
这是为什么?。
一些老的空军退役的飞行员和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发现了“能量机动原理”,具体含义比较复杂,在此不多讲,能量机动原理即,同时具有最大动能和最大势能的战斗机在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高,这些人在综合了自二战以来所有战斗机格斗案例后的惊人发现,合理的解释了战斗机快和高之间的取舍。
他们提出了和但是理论相悖的能量机动原理,指出,以后设计战斗机,速度并不是第一要求,飞机所有性能复合能量机动原理越好,他们也被当时不理解他们行为的人称为“战斗机黑手党”。
但是F15制造出来以后,一鸣惊人,F15是第一款符合能量机动原理的战斗机,其后的F16服役,F16是第一款根据能量机动原理精确计算后制造的战斗机,自此美国空军进入3代机时代,前苏联几乎花了十几年才搞明白了能量机动原理。
战斗机的代次及特点

F-16 (1978)
歼-10
米格-29(1983)服役 Nhomakorabea服役 服役 服役 在研
5代
F-22 (2005) F-35 歼20 T-50
在研
第 1 代战斗机
米格-15
F-86
飞行马赫数=飞行速度 / 声速
飞行马赫数小于 1.0,为亚声速战斗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
第 2 代战斗机
米格-19
F-100
第 4 代战斗机
F-15(1974)
苏-27(1984)
飞行马赫数 = 2.1~2.3
采用推重比为8.0一级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第 4 代战斗机
米格-29 (1983)
F-16(1978)
第 4 代战斗机
歼-10 (2006年列装)
苏-27 米格-29
1989年首次参加巴黎航展
引起轰动
第 4 代战斗机主要特点
机飞行速度超过声速,难度极大。
F-22巡航速度为声速的1.5倍左右。
第5代战斗机主要特点(4)
短距起飞着陆能力
矢量喷管
第 5 代战斗机主要特点(5)
内埋式武器舱
具有多目标攻击的能力
J-20内置武器
战斗机的 代次及特点
五代战斗机
(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的战斗机)
1代 2代 3代
F-86 F-100 F-104 F-4 (60 初)
米格-15 (40年代末) 米格-19 米格-21 (50年代末) 米格-23 (70初) 苏-27(1984)
退役
服役 服役 服役
4代 F-15 (1974)
矢量喷管
用改变喷气方向来
改变推力方向的喷管
简述战斗机的划代标准

战斗机的划代标准主要基于其研发时期的技术特点和性能水平。
具体来说,战斗机的划代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武器系统:包括导弹、航炮、炸弹等武器装备的性能水平,以及火控系统、电子战系统的技术水平。
2.发动机技术:包括发动机的推重比、耗油率、可靠性等技术指标。
3.气动布局:包括飞机的气动性能、飞行稳定性、机动性等指标。
4.雷达技术:包括雷达的探测能力、跟踪能力、抗干扰能力等指标。
5.通信技术:包括通信设备的性能水平、抗干扰能力等指标。
根据以上标准,战斗机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几代:
1.第一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追求高空高速性能,重视武器系统和火控系统的性能,采用后掠翼、可变后掠翼等气动布局,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100超音速战斗机和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
2.第二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重视机动性能和空战格斗能力,采用三角翼、边条等气动布局,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4鬼怪式战斗机和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
3.第三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追求全方位的作战能力,包括高空、低空、高速、低速等飞行条件下的作战能力,采用可变后掠翼、前掠翼等气动布局,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15鹰式战斗机和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
4.第四代战斗机:主要特点是强调隐身性能和信息化作战能力,采用隐身外形设计和有源相控阵雷达等新技术,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22猛禽式战斗机和俄罗斯的T-50战斗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般性的划代标准,实际划代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有所差异。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战斗机的划代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当代战斗机发展进程

第二代战斗机参加了越南战争(1961-1973)和其它的一 些局部战争,接受了实战的考验,结果却发现它们并不能 满足实战的要求,因为作战方式和以前预想的已经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高空高速并不是空战的主要范围,因此第二 代飞机的性能优点并不是决定空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代
第三代:强调多用途的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4-鬼怪、 F15、苏制米格29、苏27等 ,中国的空中美男子歼8。 出现于1960年代,并在1972年开始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前两代的发展当中,单一用途的拦截机与战斗轰炸机进展至此, 受惠于各项系统的进步,尤其是雷达与航电的功能以及效能,使得第 三代的战斗机开始趋向多任务,多用途的路线。
第二代
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50年代后期到 60年代后期。代表机型:美制F-8、苏制米格21、中国歼7 等。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性能仍然偏低,速度不够,升 限、加速性、爬升率不够高,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相对简 单,因而作战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之处。为此,50年代后期 各国开始发展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强调所谓“高空高 速”,升限可达20000米以上,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 个别的高空截击机的升限高达30000米,速度超过3倍音速。 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代表机 型包括美国F-104“战星”式等”;英国“闪电”式;法 国的“幻影”Ⅲ和“幻影”F1;瑞典的萨伯-37;前苏联 的米格-21、等;中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歼7等。
第四代开始引入线传飞控与静不稳定的设计概念搭配, 完全颠覆过去的气动力设计方式和飞行控制机构,这使得 飞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代半
这一代战机主要是指延续第四代的发展成果,作为第 五代战机全面服役前的过渡机种。虽说是过渡机种,但是 性能与价格往往比第五代战机来得有优势。这一代战机大 约是以俄罗斯的侧卫家族最为有名,相对于西方,则是延 续第四代的机体进行性能改良的方案居多,如美国的F15E、F-18战机、日本的F-2战斗机、俄罗斯的米格-35战斗 机、苏-35,欧洲的台风战斗机、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瑞典 的JAS-39战斗机,中国的歼-10B,歼-16等等
战斗机发展简史

假想图 假想图
现代战机武器装备
一、航炮:航空机炮 又称航炮,口径在15 毫米 以上,是安装 在 各式机炮飞机上的一 种自动射击武器。虽 然导弹武器广泛装备 飞机,但航炮仍不失 为一种有效的近距格 斗性自动武器。现代 航炮口径一般在20~ 30毫米左右,弹丸初 速700~1100米/秒, 射速每管可达400~ 1200发/分,有效射程 2000米左右。
谢谢!
现代战武器装备
二、空对空导弹。从飞行器上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 歼击机的主要武器之一。与航空机关炮相较,具有射程远、 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优点。根据作战任务可以分为拦射 型和格斗型两种:
1、格斗导弹是以攻击目视距离内的目标为主的导弹,又 称近距格斗导弹,多采用红外寻的制导,发射后可以不管。
——英国格斗士歼击机,英国最后一款双翼歼击机设计
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歼击机的基本型态大致上 已经有了雏型:以小型机为主,强调运动性,需要 有向前射击的固定武装。
发展历程——一战后
——P26 美国陆军航空队所使用的第一架单翼战斗机
到了30年代中期,各国最先进的歼击机设计多半具有这些特点:单 翼,以金属为主的结构与外壳,后三点收放式起落架或者是有流线 型外壳的固定式起落架,采用液冷式发动机的设计多于采用气冷, 火力由采用步枪口径的轻机枪提升至12.7毫米或者是0.50英吋以上 口径的重机枪或者是20毫米以及更大口径的机炮。
战斗机发展简史
2017年6月
战斗机简介
——美军F15战斗机编队
战斗机,即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 也称歼击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首次投人军事用途。自此各 国就展开了一场争夺天空的战争。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各国针对敌手性 能的研发,战斗机已演变成现代战斗中极具关键性的武器之一。
战斗机分代标准

战斗机分代标准战斗机是现代空战的主要武器装备,其性能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空军实力和国防安全。
战斗机的分代标准是对其技术水平和性能特点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目前,国际上对战斗机的分代标准主要是按照其研制和服役的时间进行划分,通常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和五代战斗机。
每一代战斗机都代表着当时的最先进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下面将对各代战斗机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进行介绍。
一代战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服役的战斗机,其特点是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机炮武器和机械式飞行控制系统。
代表机型有米格-15、F-86等,主要用于近距离空战和对地攻击任务。
二代战斗机是指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服役的战斗机,其特点是采用涡喷发动机、雷达导航和空对空导弹武器系统。
代表机型有米格-21、F-4等,具备一定的远程作战能力和对抗能力。
三代战斗机是指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服役的战斗机,其特点是采用了先进的涡喷发动机、全天候作战能力和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
代表机型有米格-29、F-16等,具备了超音速巡航和多用途作战能力。
四代战斗机是指90年代至21世纪初服役的战斗机,其特点是采用了先进的隐身技术、网络化作战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代表机型有苏-57、F-22等,具备了超强的隐身和信息化作战能力。
五代战斗机是指21世纪初开始服役的战斗机,其特点是采用了先进的超音速巡航、隐身和网络化作战能力。
代表机型有歼-20、F-35等,具备了全方位的隐身和信息化作战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战斗机的分代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未来的战斗机将会更加注重信息化作战、网络化作战和智能化作战能力,隐身技术、超音速巡航技术等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同时,无人机、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新型武器装备也将会对战斗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战斗机的分代标准将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新,未来的战斗机将会呈现出更加先进、多样化和全方位的作战能力。
总之,战斗机的分代标准是对其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各代战斗机都代表着当时的最先进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
第四代战斗机 简介

第四代战斗机百科名片第四代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它的技术战术指标是根据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提出的。
现代战争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兵器的对抗转变为海、陆、空军三位一体全方位的较量,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制空权的争夺。
目录概述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1:亚音速战斗机2: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其他相关第一、二、三、四代战斗机的概况区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相关报道节目实录中国四代战斗机-歼20概述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1:亚音速战斗机2: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其他相关第一、二、三、四代战斗机的概况区别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相关报道节目实录中国四代战斗机-歼20展开编辑本段概述由于通讯手段和电子雷达、预警设备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战场空前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飞机的作战半径也应该相应增加,为此对第四代战斗机提出了超音速巡航的要求;而为了应对敌方强大的电子雷达系统和防空导弹的威胁,飞机具有隐身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隐身无疑提高了飞机的生存率。
综合起来对第四代战斗机往往要求具有下列战术技术性能:第四代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通常称为4S标准,因为这四个标准的英文单词都以S开头,即Super ManeuverabilitySuper Sonic CruiseStealth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翻译成中文就是―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某些翻译为不开加力都超音速巡航,实际上是多余的,因为战斗机巡航状态一般不用加力,加力一般用于对空格斗冲刺等任务)、―隐身能力‖和―高级战役意识和效能的航空器‖(直译)。
关于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国内有一些译作―高可维护性‖,―超视距打击‖等等。
按照F-22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官方文档(http://www.lockheedmartin. com/data/assets/corporate/press-kit/F-22-Brochure.pdf)的解释,更倾向于解释为―高信息优势‖,也就是―网络中心战‖。
战斗机划代标准

战斗机划代标准战斗机是一种具有高速、高机动性和强大火力的军用飞机,是现代空中作战的主力装备之一。
为了便于对各种型号的战斗机进行分类和比较,国际上通常将战斗机按照其研制和服役的时间划分为不同的代别。
战斗机划代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它反映了战斗机的技术水平和性能特点。
本文将对战斗机划代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第一代战斗机是指二战前后出现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的特点是动力系统采用螺旋桨发动机,机翼大多数为直翼,机身结构重,机载火力有限,飞行速度较慢。
代表机型有美国的P-51“野马”和德国的BF-109等。
第二代战斗机是指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战斗机,这一时期的战斗机开始采用喷气式发动机,飞行速度和机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机载火控系统和雷达设备也有了较大改进。
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86“营长”和苏联的米格-15等。
第三代战斗机是指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的战斗机,这一时期的战斗机开始广泛采用了先进的电子设备,如惯性导航系统、火控雷达和头盔瞄准系统等,机载武器种类也更加多样化。
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4“幽灵”和苏联的米格-21等。
第四代战斗机是指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战斗机,这一时期的战斗机在飞行性能、隐身技术、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成为当时空中优势的主要力量。
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5“鹰”和俄罗斯的苏-27“强盾”等。
第五代战斗机是指21世纪初至今的最新一代战斗机,这一时期的战斗机在隐身性能、网络化作战能力、超音速巡航和多用途作战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成为未来空中作战的主力装备。
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22“猛禽”和中国的歼-20等。
总的来说,战斗机划代标准是根据其技术水平和性能特点进行划分的,不同代别的战斗机在动力系统、飞行性能、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战斗机的划代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未来的战斗机将会更加先进、多功能化,成为空中作战的中坚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机型和战斗机分代
按照西方的战斗机分代划分方法
第一代:亚音速战斗机(喷气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86、苏制米格15、中国歼5(前苏联米格15仿制型)等
第一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喷气式、亚音速,从此战斗机螺旋桨时代进入喷气时代,史称战斗机的“喷气革命”。
第二代:强调超音速性能的战斗机(超音速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4、F5,苏制米格21、米格25(2代机的巅峰作品),中国歼7(前苏联米格21的仿制型)等
第二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战斗机速度首次超过音速,并且重视速度,认为速度越快战斗机越强(非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史称战斗机的“超音速革命”
第三代:可变后掠翼,米格—23和美制F—111单独划分一代称之为第三代。
第四代:强调中近距离空战和空空格斗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能量机动革命)——代表机型:美制F15、F16、F14、F18,苏制米格29、苏27、苏30(苏27的改进型)中国歼10等,其中F15、F16、米格29、苏27被称为冷战末期统治天空的战斗机“四大天王”。
第四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的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
关于能量机动原理,百度里很少有人回答准确什么是第4代战斗机,第三代战斗机就是用能量机动原理设计出来的战斗机。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空军发现,自己的F4速度比米格21快,但是屡屡被米格21击落,甚至在不利情况下难于脱身。
这是为什么?。
一些老的空军退役的飞行员和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发现了“能量机动原理”,具体含义比较复杂,在此不多讲,能量机动原理即,同时具有最大动能和最大势能的战斗机在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高,这些人在综合了自二战以来所有战斗机格斗案例后的惊人发现,合理的解释了战斗机快和高之间的取舍。
他们提出了和但是理论相悖的能量机动原理,指出,以后设计战斗机,速度并不是第一要求,飞机所有性能复合能量机动原理越好,他们也被当时不理解他们行为的人称为“战斗机黑手党”。
但是F15制造出来以后,一鸣惊人,F15是第一款符合能量机动原理的战斗机,其后的F16服役,F16是第一款根据能量机动原理精确计算后制造的战斗机,自此美国空军进入4代机时代,前苏联几乎花了十几年才搞明白了能量机动原理。
后来出来了苏27和米格29.。
这里有一个争议,即F14,有人认为F14并不能符合能量机动原理设计,但是我们仍然把它算做第4代战机,因为当时正值“战斗机黑手党”和官员们争吵,另外,F14的可变后掠翼为能量机动原理提供了修正机会,所以仍然算第三代战斗机。
史称战斗机的“能量机动革命”
第五代:强调隐身性能等4S标准的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美制F22“猛禽”、F35“闪电” ,俄罗斯在研的苏47(S37)“金雕”战斗机
第五代战斗机的判断依据:史称战斗机的“隐身革命”。
4S:Super Maneuverability;Super Sonic Cruise;Stealth;Superior Avioni 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
4S翻译成中文就是“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能力”和“高级战役意识和效能的航空器”(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