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热泵工程项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合集下载

{技术规范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2 水源热泵机组 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通常
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 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
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22 抽水试验 pumping test 一种在井中进行计时计量抽取地下水,并测量水位变化
的过程,目的是了解含水层富水性,并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2.0.23 回灌试验 injection test 一种向井中连续注水,使井内保持一定水位,或计量注
水、记录水位变化来测定含水层渗透性、注水量和水文地质 参数的试验。
2.0.24 岩土体 rock-soil body 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集合体,如砂岩、砂砾石、土壤等。
1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25 土热响应试验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
通过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加 热,获得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及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试验。
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3 地表水换热系统
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
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2.0.14 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地表水在循环泵的驱动下,经处理直接流经
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 系统。 2.0.15 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将封闭的换热盘管按照特定的排列方法放入具
2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实施细则1. 引言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供热与制冷的绿色能源系统。

为了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系统能效,本文档制定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

2. 设计要求2.1 系统能耗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设计高效节能,能耗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系统能效比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2.2 系统安全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设备选型应具备相关认证和检测报告。

2.3 系统稳定性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具备稳定的运行能力; - 设备选型应考虑系统所处环境条件。

2.4 系统舒适性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能满足舒适度要求; - 系统的声音、振动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3. 设计方案3.1 地源热泵系统的选型要求 - 根据建筑用途和条件,综合考虑系统的能效比、负荷特性等因素进行选型; - 设计方案应提供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和性能。

3.2 系统管道设计 - 地源热泵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合理,方便维护和管理; - 管道的材质应符合相关规定。

3.3 系统控制设计 - 地源热泵系统的控制方式应考虑运行稳定性和节能; - 控制设备的选用应可靠、先进。

3.4 系统运行参数与调试 - 设计方案应提供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调试方法; - 系统的运行参数应符合相关规定。

4. 工程施工4.1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 - 施工现场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 - 施工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和施工流程。

4.2 施工材料和设备要求 - 施工材料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存放、安装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3 施工工艺要求 - 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 管道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

4.4 施工质量控制 - 施工过程应进行质量检查; -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工程验收。

5. 运行与维护5.1 系统运行要求 - 地源热泵系统应定期进行运行检查; - 运行记录应做好归档。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本《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适用于建筑物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旨在规范和提高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技术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2.术语和定义本规程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参考《建筑工程基础词汇》(GB/T 50229)和《给排水装置工程术语》(GB/T 50278)等相关标准。

3.设计要求3.1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等因素。

3.2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室内环境要求和热源温度等因素确定热泵的型号和数量,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和回路布置方案。

3.3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3.4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设计应对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建筑外墙、屋顶和地面保温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提高系统的能效,降低运行成本。

4.施工要求4.1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2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施工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并进行现场监理和质量检查。

4.3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热泵、管道、阀门、泵组、水箱等设备的安装和连接,保证系统的紧密性和相容性。

4.4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施工应对热泵、管道、阀门、泵组、水箱等设备进行质量检验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4.5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施工应按照现场安全管理规范进行施工,保证现场安全和人员健康。

5.验收标准5.1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验收单位和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5.2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验收应对热泵、管道、阀门、泵组、水箱等设备的安装质量、连接紧密性、运行性能稳定性、控制策略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

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设计要点解析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1前言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2.1《规范》的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

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埋管计算方法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埋管计算方法
3
主要内容
1 总则 2 术语 3 工程勘察 4 地埋管换热系统 5 地下水换热系统 6 地表水换热系统 7 建筑物内系统 8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9 附录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
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 统。
2.0.11 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
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 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8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12 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
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3 地表水换热系统
1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1 一般规定
3.1.4 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是否满足打井或埋管面
积和位置要求) 2 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3 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
缆的分布; 4 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
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 heat-transfer fluid
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 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 溶液。
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 术语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

地源热泵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技术规范

2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3.2.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内 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3.2.2 1 2 3 4 5 6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岩土层的结构; 岩土体热物性; 岩土体温度; 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冻土层厚度。
2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简介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项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建筑供能技术。地源热泵 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 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然后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 热的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 调系统。 抽取地下水水源热泵,但由于技术限制,全部回灌不易做到,监督 实施也比较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在国外目前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是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是充分利 用浅层地热的最佳技术途径。 目前埋管式地源热泵在欧美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已被充分证明是 成熟可行的技术,在我国,建设部和一些省市的建筑节能政策中明确 提出要推广使用地源热泵。 (欧美普遍使用的是在别墅中,在冬天取暖、夏天空调的地区)
4.2.5 添加防冻剂后的传热介质的冰点宜比设计最低运行 水温低3~5℃。选择防冻剂时,应同时考虑防冻剂对管道 与管件的腐蚀性,防冻剂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其对换热 的影响。
28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4.3.1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 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 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

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技术规范

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技术规范

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技术规范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技术规范1. 引言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商业建筑。

本文将对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技术。

2. 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的基本原理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利用磁力悬浮轴承技术,使压缩机转子脱离一般轴承的直接接触,减少能量损耗和机械磨损。

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和膨胀,实现冷热源之间的能量转换,从而提供冷水或热水供应。

3. 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的技术规范3.1. 机组性能参数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的性能参数包括制冷/制热能力、能效比、运行稳定性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能参数合适的机组,以满足生产或建筑的制冷/制热需求。

3.2. 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根据使用环境和制冷/制热需求,选择合适的机组型号,并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设备安装。

确保设备安装正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3. 运行控制要求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需要配备有效的运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和智能化运行。

运行控制要求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电流保护等,以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能源利用。

3.4. 维护和保养要求定期进行机组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换热器、检查冷媒泄漏、清洗过滤器等。

机组的维护保养要求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并保证维护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资质。

4. 对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技术规范的观点和理解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机组的性能和运行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机组型号和安装条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机组的性能优势,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总结与回顾:本文深入探讨了冷却水系统磁悬浮冷水(热泵)机组技术规范的各个方面,包括机组的基本原理、性能参数、选型及安装要求、运行控制要求以及维护和保养要求。

2020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解读

2020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解读

XX有限公司MS-CARE-01社会责任及EHS手册(1.0版)制订:审批: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xx设计要点解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邹x 徐x 冯x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1 前言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x年x月x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x年x月x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 《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2.1 《规范》的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规范和要求总目录A部关于采购范围的详细说明B部交货要求C部计价原则和投标报价D部采购货物的标准、规格和技术要求A部:关于采购范围的详细说明投标人负责医疗区医疗综合楼范围内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供应,根据施工图纸配合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全部服务工作。

1、采购清单空气源热泵机组KFYR90 25台2、施工图纸:中标人须提供设备安装所需的大样图、基础图及中标产品的二次深化设计等技术图纸,住院楼屋面设10台、门诊楼屋面设15台,按照设计要求每台90KW 产热量,二次深化设计必须保证住院楼900KW和门诊楼1350KW整体的产热量,具体布置可结合屋面的情况,二次设计时适当调整位置。

同时在保证业主对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产品的特殊性、控制要求等,复核已设计的热泵系统循环泵的参数或另行配置循环泵,并由设计核定业主认可。

这种技术图纸的设计应在中标通知书发出20个日历天内完成且须经业主和设计批准。

B部:交货要求B1. 整体工程的工期及进度要求1. 根据总包合同约定,指定供应项目所在的整体工程的合同工期为:医疗区440日历天;2. 整体工程开工日期:医疗区2009 年11月20日;3. 整体工程计划完工日期:医疗区2011年2月2 日;B2. 交货时间和交货地点要求1. 询价人要求中标人的交货日期为2010年9月30日(中标人接到中标通知书在20天内完成图纸深化且经业主设计批准后,整体供货期不超过50日历天),询价人提前一个月通知中标人设备到场时间。

2. 询价人要求中标人的交货地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医疗区施工现场。

C部:计价原则和投标报价C1. 计价依据1、投标人对本询价文件《采购清单》所列的所有设备及其配套产品进行投标。

2、投标报价的计价依据完全由投标人根据自己的产品的成本水平做竞争性考虑。

3、在不降低货物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情况下,投标人对询价货物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含选用不同的零部件和总成)可供询价人选择时,投标人可将每种产品按投标报价表的格式单独分别填报,并作必要的说明,但每种产品只能有一个报价。

4、《报价一览表》上的货物报价应为到达工地现场指定位置的价格,并包括原材料、标准件、配套件、外协件及加工成产品、检测调试开通整个过程中的一切费用和各种税费、保险费(含从国外进口到境内货物应付的关税),并包括随货物供应的易损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应提供的图纸资料等。

C2. 工程量计算规则1、工程量计算执行按图纸标示的理论净量计算。

2、除非《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有不同的规定,否则投标人在准备本指定供应项目报价时应采用下列统一的计量单位:(a) 重量单位:吨(t)或公斤(kg)(b) 体积单位:立方米(m3)(c) 面积单位:平方米(m2)(d) 长度单位:米(m)(e) 计数单位:个/座/件/套/付(no)C3. 投标价格的内容和理解1、应当认为在正式提交投标书以前,投标人已经认真研究了询价人提供的询价文件,已经得到询价人对任何可能存在的疑问的澄清和解答,并对投标人采购合同工作内容达到透彻和充分的理解,且已将这种理解全部恰当地反映到了他的投标书中。

2、应当认为,投标人已经确认其提交的投标书以及报价一览表中开列的各项单价、费率和价格的正确性和充分性。

不管投标书中是否有特别说明,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书以及报价一览表中开列的各项单价、费率和价格已经全面、充分地体现和覆盖了:(a) 所有货物的制造费用;(b) 企业(总部)管理费、利润、各种税费和规费;(c) 缺陷修复和保修费用;(d) 合同期内市场材料设备价格、人工价格、政府收费、政策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制造成本变化;(e) 合同期内基于投标人自身判断的各种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风险;(f) 为符合或满足询价人在询价文件中为投标人设定的全部责任和义务所需发生的任何费用;(g) 与货物搬运、发运、装卸、仓储、包装等相关的卸车、装车、现场倒运相关的人工费;(h) 包括搭接、连接、切割和损耗等在内的材料费;(i) 投标人的价格应包括为进行及完成采购合同所述的指定供应项目所必须的,或者是为克服履行采购合同的困难而可能变为必须的所有附属的及其他费用支出。

C4. 人工、材料、工程设备以及资源的市场价格与采购货物有关的所有生产要素(包括各类人工、材料、工程设备以及资源等)的市场价格,由投标人将根据自身的信息渠道和采购渠道,分析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水平并判断其整个施工周期内的变化趋势,全面体现投标人自身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等因素。

D部:采购货物的标准、规格和技术要求1、简介采购设备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设备,主要用于辅助太阳能系统提供生活热水。

2、要求本技术规格书用于选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设备及其供货方,提出了对用于该项目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设备在选型、设计、制造、配套、文件、服务和验收等方面的最低要求。

3、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要求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应满足下列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如果满足相同条件的规范、规程及标准不止一种,应遵循要求最严格的版本。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T2423.17●《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6388●《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办法》GB/T10870-2001●《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17758●《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GB/T18430.1●《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4330●《制冷设备术语》JB/T7249●《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JB8654●《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JB/T475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4706.32-1996●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热泵热水机标准若本技术规范和要求与有关规范和标准出现相互矛盾时,按以下条款执行:(1)、有关规范和标准。

(2)、执行国家与国际高的标准,且不能低于本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3)、对于不能妥善解决的矛盾,供货方有责任以书面形式通知购买方。

供货方若有与以上文件不一致的地方,应在投标书中予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被认为完全符合上述文件所有要求。

即使供货方符合本规格书的所有条款,也并不等于解除供货方对所有提供的设备和附件应当承担的全部责任,所有的设备和附件应当具有正确的设计,并且满足特定的设计和使用条件或当地的健康、环保和安全法规。

4、设备制造、使用技术要求(1)工作环境温度为15℃至40℃,最高出水温度不小于55℃;(2)制热模式为循环加热,循环加热模式水温可以在45~60℃范围内调节;(3)热泵压缩机类型为谷轮柔性涡旋式压缩机;(4)水侧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或铜质内螺纹套管式换热器,考虑到二者换热效率的区别,要求铜质内螺纹套管式换热器加大体积,以满足使用要求;(5)空气侧换热器为内螺纹铜管+亲水铝箔形式的翅片式换热器,确保设备高效优质不受腐蚀、盐害;(6)冷媒过滤器应易清洗,性能稳定;(7)设备控制系统须设计为微电脑PLC控制,置与控制箱内。

能够实现对压机、风机、蓄热循环泵等内部系统部件的程序控制。

由于机组工作环境温度在15℃至40℃之间,控制用电脑必须选用工业级控制电脑,且设电控箱的降温措施满足环境温度大于45℃时能正常工作的要求。

对热水系统补水电磁阀、回水电磁阀等外围部件的运行控制;能够实时循环显示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环境温度、冷排温度、水箱热水温度、二次回水温度等内容,能够灵活设定各项控制参数并具备掉电记忆功能;(8)机组运行控制须具备水箱温度控制模式;(9)自动控制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机组控制系统具有与楼宇控制联网的接口,接收楼宇控制的出水温度设定、启停等指令,按照楼宇控制的指令准确进行启停控制和出水温度控制。

设备运行故障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号上传至楼宇控制系统,同时还能够将机组运行状态如:出水温度、回水温度等机组参数上传至楼宇控制系统;(10)设备采用环保冷媒R410A或R417A或R407C;(11)机组外壳采用1.2mm厚304不锈钢,所有外露或与潮湿空气接触的金属构件有防腐蚀、防盐害措施;(12)风源热泵机组在标准工况下以及干球温度20度、湿球温度15度、初始水温度15度、终止水温度55度时,COP值不得小于4、2;(13)机组防触电等级:1类;室外机组控制电箱均按IP67级标准制作;电气元件采用施耐德、ABB、西门子品牌,控制计算机(PLC)采用研华或研祥品牌;(14)每台热水机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铭牌,铭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铭牌内容应包括:1) 制造厂名称及商标;2) 产品型号和名称;3) 气候类型;4)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名义制热量、名义产水量、制冷剂代号及其充注量、电源(电压、相数、频率)、保护类别、噪声、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电流、输入功率、水侧压力损失、使用侧水压差(对于提供水泵的机组)等];5) 产品出厂编号;6) 生产日期。

(15)其他标志要求:热水机相关部位上应有标明运行状态的标志「如进、出水口、排污口和制冷剂气阀、液阀等、安全标识(如接地装置、警告标识等);(16)、热水机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1) 制造单位名称;2)产品型号、名称和商标;3)净质量、毛质量;4)包装外形尺寸;5)执行标准;6)其他标志(或:有关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应分别符合GB/T 6388和GB/T 191的有关规定)。

7)应在相应地方(如铭牌、产品说明书等)标注产品执行标准编号;(17)热水机在包装前应进行清洁处理,各部件应清洁、干燥;热水机应外套塑料罩或防潮纸并应固定在包装箱内,其包装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

(18)产品说明书的内容包括:---主要技术参数,如产品型号和名称、工作原理、适用范围、执行标准、主要技术参数(除铭牌标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外,还应包括最大总功率、最大运行电流等);---变工况曲线图;---产品的结构示意图、热水系统图、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等;---安装说明和要求、使用要求、维修及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