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知识70题附答案(精选)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知识70题附答案(精选)1.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A .读到一本好书B .听到一段好乐曲2.《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清朝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 .通报消息B .娱乐健身4.“鼎”的最初用途是什么?(C)A .祭祀用礼器B .地位象征物C .烹煮器具5.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 .《史记》B .《论语》C .《庄子》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21点至23点B .23点至凌晨1点C .凌晨1点至3点7.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 .狮子B.金钱豹C .河马D.长颈鹿8.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 .十面埋伏B .高山流水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A .孔子B .孟子10.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B.尺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 .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 .上都D. 燕都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 .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下列哪组人物?(B)A .曹操、曹丕、曹植B .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 .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 .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A)A .羊大即为美B .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 .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 .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什么?(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 .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 .干B .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什么?(B)A .花旦B .青衣图片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 .上古B .崇尚C. 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 .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 .汉高祖和汉武帝D .周武王和周文王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 .天文、地理、文学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 .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哪种?(A)A . 阴文印B.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 .家弟家妹B .舍弟舍妹C .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哪种乐器?(B)A .鼓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A)A .《弟子规》B.《三字经》C .《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 . 挂香包B .插艾蒿C .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B.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个流域?(B)A.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图片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 .能B .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A .面部表情B .舞蹈动作C .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 .晚春B.仲夏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C. 《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答案:A2. 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情人节答案:B3.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菊花D. 荷花答案:A二、填空题4.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
答案:火药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朝。
答案:隋6.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是指宫、商、角、徵、______。
答案:羽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案: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给红包等,象征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8. 描述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三拜九叩”仪式。
答案:“三拜九叩”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新人需向天地、高堂(双方父母)及彼此三拜,每拜三次,共九次,以示对天地、长辈及配偶的尊重和敬意。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京剧的艺术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其艺术特点包括脸谱化的角色分类、夸张的表演手法、丰富的唱腔和音乐、以及高度程式化的动作和舞台设计。
京剧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分析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
答案: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著称。
线条流畅自然,结构均衡和谐,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变化,展现出书法家的个性和情感。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32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6题)(一)民风民俗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2.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B)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D.纪念秋瑾5.下列哪个称号不是端午节的别称?(D)A.浴兰节B.女儿节C.地腊D.中天节6.三冥节指的是(B)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C.鬼节端午节中元节D.重阳节冥节下元节7.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A.恒景B.后羿C.王维D.张衡8.我国传统图案里以石榴象征(A)A.多子B.多福C.多寿 D.多财9.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A)的风俗。
A.菊花酒B.雄黄酒C.葡萄酒D.黄酒10.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在(D)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下列哪一项不是“年初一,不吃稀”的意思(A)A.为了过好年B.为转变贫穷命运C.为避免下一年犯糊涂D.祈求来年新气象12.清明、中元、寒衣被称为三大鬼节,清明扫墓在(A)已成习俗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3.新娘出嫁时蒙上红盖头,最早的原因是(A)A.碍于兄妹身份B.红色彰显喜庆C.用于比魔驱邪D.遮挡新娘羞涩14.妈祖是中国海洋的保护神,对她的崇拜始于(C)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二)民间艺术1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A)A.景泰蓝B.彩陶C.琉璃D.铜鼎16.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A.苏绣B.顾绣C.蜀绣D.湘绣17.全部是浙江省的瓷窑是(A)A.瓯窑余杭窑婺州窑龙泉窑B.武义窑龙泉窑余杭窑临汝窑C.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德化窑D.余杭窑龙泉窑临汝窑德清窑(三)中华地理18.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9.“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B流求C东番D台湾21.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2.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3.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A河南B甘肃C陕西D山东2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25.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A)A.朱思本的《舆地图》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C.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D.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26.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B)A.山南水北B.山北水南C.山南水南D.山北水北(四)汉子汉语2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8.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B)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9.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3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A.60--70岁B.70—80岁C.80---100岁D.100岁以上31、“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32.“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3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34.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是指什么(C)A.摘下B.收起C.放倒D.转移3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36.“三折肱而成良医”,其中的“三”并非是实际数目,下列何种不是此用法?(D)A.三思而行B.九死一生C.百炼成钢D.二八佳人37.下列成语中,哪个不适应用来形容“美女”?(B)A.闭月羞花B.春花秋月C.沉鱼落雁D.国色天香38.“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是哪位人物的名言?(A)A.陈廷焯B.苏轼C.葛洪D.杜甫39.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A. 《论语》B. 《西游记》C. 《红楼梦》D. 《水浒传》解析:B. 《西游记》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A. 个人主义B. 社会集体主义C. 平衡与和谐D. 发展与进步解析:C. 平衡与和谐3. 以下哪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A. 道家思想B. 佛教思想C. 共产主义思想D. 资本主义思想解析:A. 道家思想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A. 公平正义B. 忠诚孝顺C. 爱国主义D. 文学艺术解析:B. 忠诚孝顺5. “仁者爱人,智者爱自己”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惠施解析:B. 孟子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僵化守旧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和谐发展,提倡人与自然的平衡。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平衡与和谐。
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中强调仁爱、孝道、忠诚等美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
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多元元素。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文化要素,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传统文化复习题

传统文化复习题传统文化复习题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为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传统文化的复习题。
1.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3. 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谁的作品?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为记录。
4.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哪些文具?答案: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和砚。
5.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四大菜系分别是哪些?答案:四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鲁菜和苏菜。
6. 中国传统的音乐乐器古琴有多少根弦?答案:古琴有七根弦。
7. 中国古代的皇帝居住的宫殿叫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皇帝居住的宫殿叫紫禁城。
8. 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春节是哪一天?答案: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9. 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代宫殿和寺庙建筑。
10. 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四大名家分别是谁?答案:四大名家分别是吴道子、顾恺之、文征明和唐寅。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
了解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考方式。
传统文化的复习题不仅仅是为了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来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
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传统文化,如阅读经典著作、参观博物馆、欣赏传统艺术等。
同时,我们也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

2、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的思想作了哪些发展?
3、为什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荀子早就心领神会了孔子所说“义”的精妙内涵,注意到“制”与“宜”的辩证有机统一,故特别强调之。荀子的学生韩非得其精神,发展为“()”的思想。
6、孔、孟、荀构建的社会政治思想系统的核心精神,也是其终极价值取向和理想是以“()”为基础,实现“()”,进而“()”。
7、南宋陆九渊把儒家思孟之学与佛教禅宗结合,其学派被称为“心学”,是因为()。
5、停滞说:“停滞”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看法。这种看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稳定的结构,缺少否定与扬弃的环节,因而就缺少西方文化那样的辩证发展的历史精神。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是停滞不前的。持此观点的西方人士以黑格尔、佩雷菲特为代表,前者认为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后者则进一步认为,直到现代,这种局面都没有改变,“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
8、总体说,理学是以()为核心的精致的哲理化儒学。
9、经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以()为研究内容和对象的学问。它始于孔子删定六经,战国时初具规模,两汉时大兴。唐为义疏之学,清为考据学和新今文经学。治经学者除对儒家经典阐发其思想外,还要诠释文字,考订名物典章制度,故又称训诂考据之学,或简称汉学。
10、《论语》中提出的被视为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是()
8、宋明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儒学的复兴,但究其实质,已无()的进取气象。
9、就统一形态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论,包含儒道的先秦诸子各家都发挥了作用,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是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和文化机制。
10、文明是文化的可测量可表述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

绪论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自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只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文化是人类完善自己,改善自己的过程。
2、什么是广义的文化?什么是狭义的文化?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赖以生错的物质精神存在的总和,又称“大文化”。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文化结构四层:(1 )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2 )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3 )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4 )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这是文化的核心。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指6 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 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4、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怎么才能学好中国传统文化?目的:(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国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果学习:(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第一章书P25思考题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1)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2)民族人口:a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b人口迁移相当频繁。
(3)地形地貌: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一、单选题1.____,是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A、五河流域文化融合B、黄河文化向各地幅射C、长江文化向各地幅射D、南方文化向各地迁徒2.“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A、贵族政治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3.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____。
A、存异B、趋同C、守一D、无异4.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A、自然景色B、文化景观C、奇异地貌D、沙漠绿洲5.中国文化的进化是____,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
A、直线性B、跳跃性C、渐变性(传承性)D、突变性6.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征是____。
A、智圆行方B、行规守矩C、极尽浪漫D、融汇贯通7.中国文化充满理性,这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的____。
A、分析理性B、实用理性C、非实用理性D、创造性8.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B、家国同构C、宗族关怀D、宗产继承9._________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
A、贵族制B、世袭制C、宗族制D、宗法制10.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__朝的____。
A、魏九品中正制B、秦三公九卿制C、唐三省六部制D、宋三省六部制11.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___时代。
A、殷周B、近代C、宋明D、先秦12.人性论是中国__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A、道德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人本主义13.战国时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____。
A、形式逻辑B、辩证逻辑C、伦理学D、自然哲学14.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____。
A、道德观B、逻辑观C、阴阳观D、五行观15.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____。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B、分化为大、小乘C、融合儒道思想D、自我完善16.社会背景相对于文化来说,主要发挥内在的作用,直接影响一个民族____的形成。
A、文化因素B、文化走向C、文化性格D、文化交流方式17.____时期,君主统治序列与宗族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A、西周B、汉代C、东晋D、唐朝18.造成中国古近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这样一个奇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A、嫡长子继承财产B、多子分继财产C、小农经济思想D、土地兼并思想19.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___的眼光看问题。
A、生命发展B、排恶崇善C、以悲为乐D、绝对差异20.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____的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B、虚实相济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21.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思想的____A、“礼”的思想B、“仁”的思想C、中庸思想D、天命观22.老庄哲学都以____为核心思想A、气B、阴阳C、道D、理2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注重整体综合性研究的辩证思维。
这种思维侧重于事物的____。
A、数量分析B、实验结果C、功能研究D、实质分析24.“庄周梦喋”、“朝三暮四”说明庄子____的哲学思想。
A、神变B、相对主义C、虚无主义D、浪漫主义25.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浓厚的功利味道,表现在A、出世求缘B、只求来世C、脱离现世D、现世实用26.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不留空虚B、严格布局C、虚空之道D、集中视点27.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____。
A、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B、具有独特的时空观C、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D、具有稳定的历史观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____的观点。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9.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追求____。
A、个人理想B、国家民主C、群体道德与和谐D、个人尊严与自由30.荀子提出化性起伪,因而主张____A、隆礼重法B、性恶论C、性善论D、四端说31、原始儒学经典中的“五经”是指____。
A、《诗》、《书》、《礼》、《乐》、《易》B、《诗》、《书)、《礼》、《论语》、《孟子)C、《论语》、《孟子》、《春秋》、《大学》、(中庸》D、《诗》、《书》、《礼》、《易》、《春秋》32.中国历史上开始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____。
A、秦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3.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____。
A、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B、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C、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D、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34.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的是____。
A、仁、义、礼、智、信B、仁、义、礼、智、勇、C、忠、孝、仁、爱、信D、知、礼、义、廉、耻35.墨子“三表法”中的三个条件是____。
A、道器用B、人才学C、本原用D、法刑赏36.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其中“乡试”是在____举行的。
A、乡一级B、县一级C、州一级D、省一级37.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
A、朱熹B、王阳明C、张载D、陆象山38.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指____。
A、殷商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朝39.文化是群体创造的,所体现的是群体本质,因而文化具有____。
A、超个人性B、历史性C、地域性D、民族性40、中国古代哲学中,提出“知行合一”说的是____A、朱熹B、孟子C、张载D、王阳明41.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____A、什么也不用做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4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____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43.《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____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44.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____A、新佛学B、新儒学C、新易学D、新道家45.与《老子》相比,《庄子》一书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更倾向于____A、个体的精神自由问题B、社会的和谐问题;C、帝王的统治之术D、经济的发展问题46.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和佛学思想方法而形成的学说被称为____A、理学B、玄学C、心学D、郑学47.在先秦诸子中,曾与儒家一起并称为显学的是____A、法家B、墨家C、道家D、兵家48.既主张“隆礼”,又要求“重法”的是____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49.主张“致良知”的是____A、朱熹B、张载C、周敦颐D、王阳明50.提出仁政说和性善论的是____A、孔子B、曾子C、孟子D、荀子51.“化性起伪”的命题源自____A、老子B、孔子C、荀子D、孟子5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____A、仁义孝悌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D、真诚守信5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一语出自____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54、提出“心统性情”说的是A、张载B、孔子C、朱熹D、王阳明二、名词解释1.宗法制2.天人合一3.“仁”4.三纲五常5.直觉6.三才之道7. “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8.人性论9.合理外推10.涅槃11. “致良知”12.民族思维方式13.本、原、用14.中和之美15.存异三、判断题1.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
2.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3、中西文化应该趋同。
4、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农耕自然经济。
5、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
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被时人称为“显学”。
6.二程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7.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
8.中国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不讲个性。
9.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
10.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指儒、法、道三教。
11.庄子哲学是以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的本体论哲学。
12.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的思考。
13.子思主要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14.唐宋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15.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顺任自然,长生久视,修性养生,超迈逍遥。
16.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
17.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自然宗教。
18.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派别是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本论和王阳明的心本论。
19.王阳明的心学的一大特点是“以正人心为本”。
20.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21.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是道。
四、简答题1.简述文化的含义?2.简述华夏文化形成的过程。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4.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5.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
6.中国哲学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及其共同点是什么?7.举例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8.试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优劣。
9.惠能禅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0.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已名存实亡?11.中国“月令图式”的辩证性包含什么意义?12.漫谈你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可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现状等)13.简述孔孟荀人性论的区别。
14.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有哪些?15.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的人文主义异同。
16.简述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17.简述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8.简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19.试述中国的自然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如何理解《周易》所包含智慧。
(以乾坤两卦为例)21.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22.中国古代儒道互补系统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填空题1.文化是人类______和______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____。
2. 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层次结构,即____、____、____和____。
3.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
5.神话传说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____、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
7.理学“二程”指的是程颢和____。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制。
9.周易包括____和____。
10.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