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测试题)
生理学IV——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习题+答案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一、单选题1.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为A.能量代谢B.能量代谢率C.基础状态D.基础代谢E.基础代谢率【答案】A2. 对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寒冷B.高温C.肌肉活动D.精神活动E.进食【答案】C3. 营养物质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E.无机盐【答案】A4.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传导和对流散热【答案】D5. 1克食物氧化进所释放的热量称为A.食物的卡价B.氧热价C.呼吸商D.非蛋白呼吸商E.能量代谢【答案】A6. 进食后,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最多的物质是A.糖B.脂肪C.蛋白质D.混合食物E.维生素【答案】C7. 能量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A.体重B.身高C.体表面积D.环境温度E.进食量【答案】C一、问答题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答:肌肉活动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任何轻微活动都可提高能量代谢率。
剧烈运动或劳动因做功更多,故影响更明显。
环境温度人在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
当环境温度降低人感到寒冷时,机体就会发生寒战和骨骼肌张力增高等现象,使能量代谢率增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可使体内生化反应速度加快,汗腺分泌旺盛和呼吸循环机能增强,以至产热量升高。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进食后1-8小时左右,机体即使处于安静状态,其产热量也会比进食前提高。
这种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以蛋白质为最强,一般可以产生30%额外热量。
脂肪和糖类增加的热量约为4-6%。
精神活动当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由于骨骼肌张力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促进可产热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释放,使能量代谢可显著提高。
2.什么是体温。
体温有哪些的生理变异?答:体温是指体内深部的平均温度。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一、选择题(一) A型题1. 1 mol葡萄糖在有氧氧化和糖酵解时生成的ATP数量之比是E.12:114:1D.19:1C.16:1A. 23:1B.2.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A. 脑和心肌B. 心肌和骨骼肌C.平滑肌和消化腺D. 心肌和平滑肌E. 肾和肾上腺3. 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三磷酸腺苷 E. 磷酸肌酸A. 糖B. 脂肪C. 蛋白质D.4. 蛋白质的营养学热价为kJ/g C.17.1516.7kJ/g kJ/g B.A.15.26kJ/g23.4317.99kJ/g E.D.5. 主要依靠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的是平滑肌 E. 脂肪组织A. 红细胞B. 脑C.骨骼肌 D.*6. 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商接近于0.85 E.0.8 D.1.0A.0.6 B.0.7 C.*7. 人在长期饥饿情况下,其呼吸商接近于0.85 E.1.00.8 D.A.0.6 B.0.7 C.*8. 人在摄取混合食物时,其呼吸商通常为1.0A.0.8 D.0.85 E.0.7 C.0.6 B.*9. 糖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时,其呼吸商将由1变为0.7C.A. 变小,可不足0.6B.由l变为0.85D. 不变,仍为1E. 变大,可超过l10. 应用间接测热法测定能量代谢时,需测定受试者的A. 耗氧量和CO2产生量B. 食物的热价和氧热价C. 食物的热价和呼吸商D. 食物的氧热价和非蛋白呼吸商E. 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11. 临床上常用简便的能量代谢测定法,通常只测定A. 食物的营养学热价B. 食物的氧热价C. 非蛋白呼吸商D. 单位时间内耗氧量E. 单位时间内CO2产生量12. 下列哪项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A. 环境温度增高B. 环境温度降低C. 进食活动D. 肌肉活动E. 精神活动13. 在体内,主要用于供能的营养物质是A. 糖与脂肪B. 糖与蛋白质C. 脂肪与蛋白质D. 脂肪与核酸E. 糖、脂肪与蛋白质14. 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的食物是蛋白质 E. 混合性食物A. 糖类B. 甘油三酯C. 胆固醇D.15. 临床上测定基础代谢率,主要用以判断下列哪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A. 甲状腺B.肾上腺 C. 脑 D.心 E. 肝16. 可引起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是A. 甲状腺功能亢进B. 病理性饥饿C. 阿狄森病D. 肾病综合征E. 垂体性肥胖症17. 下列内脏器官中,温度最高的是十二指肠 E. 直肠A. 肝B. 胰腺C. 肾D.18. 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B. 无精神紧张C. 无肌肉活动D. 测定前至少禁食12 hE. 室温保持在20~25℃19. 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A. 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B. 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C. 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D. 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E. 体温调整中枢的功能状态20. 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体温高约A. 0.2℃B. 0.3℃C. 0.4℃D. 0.5℃E. 0.6℃21. 体温节律性变化的周期稍长于12 h C. 稍短于24 hA. 为12h B.D. 为24hE.稍长于24h22. 通常认为,控制生物节律的主要中枢结构是A. 视上核B. 视交叉上核C. 视前核D. 下丘脑前核E. 灰白结节23. 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A. 月经期第l天B. 整个卵泡期C. 排卵前期1周D. 排卵日E. 整个黄体期24. 调节人体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腺激素D. 甲状旁腺激素E. 生长素25. 在环境温度约23℃时,体表体温最低的部位是手部 D. 小腿部 E. 足部A. 额部B. 躯干部C.26. 人体在劳动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E. 皮肤A. 脑组织B. 心C.肝 D.27. 不能..发生战栗产热的是妇女 E. 老人A. 新生儿B. 儿童C. 青壮年D.28. 室温在30℃以下时,人体24 h的不感蒸发量约为A. 400 mlB. 600 mlC. 800 mlD. 1 000 mlE. 1 200 ml29. 机体的所有组织中,代谢产热功能最强的是腺体 E. 心肌A. 褐色脂肪组织B. 脑C.骨骼肌 D.*30. 下列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A. 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B. 细胞合成某种蛋白质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D.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E.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31. 人体散热效率最高的体表部位是A. 头面部B. 躯干C. 四肢D. 手掌E. 足跖32.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A. 额部和腋窝B. 躯干和四肢C. 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 手掌和足跖33. 人体小汗腺分泌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 额部和腋窝B. 躯干和四肢C. 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 手掌和足跖34. 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发汗中枢位于A. 脊髓B. 延髓C. 中脑D. 下丘脑E. 大脑皮层35. 体内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36. 体内可促进精神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37. 可抑制汗腺分泌的药物是A. 阿托品B. 苯妥英钠C. 六烃季铵D. 十烃季铵E. 纳洛酮38. 循环系统对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一因素而实现?A. 皮肤血流量B. 血液温度C. 心输出量D. 血流速度E. 逆流交换效率39. 体温调节中枢内具有整合功能的部位是A. 脊髓灰质侧角B. 脑干网状结构C. 中脑中央灰质D.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E. 下丘脑后部40. 可调节汗腺导管对Na+重吸收的是A. 醛固酮B. 抗利尿激素C. 血管活性肠肽D. 心房钠尿素E. 甲状旁腺激素41. 体重指数在下列哪一数值范围内为超重?A. 10~12.9B. 13~19.9C. 20~24.9D. 25~29.9E. 30以上42. 体重指数在下列哪一数值范围内为肥胖?A. 10~12.9B. 13~19.9C. 20~24.9D. 25~29.9E. 30以上43. 体重指数的正常值是A. 10~12.9B. 13~19.9C. 20~24.9D. 25~29.9E. 30以上(二) B型题A. ATPB. ADPC. cAMPD. cGMPE. CP44. 体内重要的储能并可直接供能的物质是45. 体内重要的储能但不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肌糖原 E. 血糖A. 蛋白质B. 脂肪C. 肝糖原D.46. 体内储存量最多的能量物质是47. 一般不作为能量物质的是胆固醇 E. 戊糖A. 蛋白质B. 甘油三酯C. 葡萄糖D.48. 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49. 呼吸商最高的营养物质是A. 身高B. 体重C. 体表面积D. 心输出量E. 年龄50. 与基础代谢率呈正比的是51. 与基础代谢率几乎呈反比的是A. 口腔B. 鼓膜C. 食管D. 腋窝E. 直肠52. 在以上哪一部位测得的温度可反映下丘脑的温度?53. 在以上哪一部位测得的温度与右心的温度大致相等?54. 在以上各部位所测得的体温,最高的是55. 在以上各部位所测得的体温,最低的是A. 骨骼肌B. 肝C.胰腺 D. 脾 E. 皮肤56. 人体代谢最旺盛的组织器官是57.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58. 具有巨大产热潜力的组织器官是59. 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组织器官是A. 皮质醇B. 醛固酮C. 甲状腺激素D. 乙酰胆碱E. 去甲肾上腺素60. 可刺激机体产热活动增强,起效慢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是61. 可刺激机体产热活动增强,起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是A. 传导B. 对流C. 辐射D. 发汗E. 不感蒸发62.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63. 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A. 呕吐B. 腹泻C. 尿多D. 发汗E. 不显汗64.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易被遗漏计入的体液丢失部分是A. 交感胆碱能纤维B. 副交感胆碱能纤维C. 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D. 副交感肽能纤维E. 多巴胺能纤维65. 支配全身皮肤大多数小汗腺的神经纤维是66. 支配手掌、足跖及前额等处小汗腺的神经纤维是A. 脑干网状结构B.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 下丘脑后部D. 隔区E. 杏仁核67. 以冷敏神经元含量居多的是68. 以热敏神经元含量居多的是(三) C型题A. 三磷酸腺苷B. 磷酸肌酸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69. 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70. 体内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关键物质是A. 糖B. 蛋白质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71. 在正常营养状态下,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72. 在正常营养状态下,主要用于机体组织自我更新的是*73. 在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中,生物热价最大的是74. 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不等的营养物质是A. 机械能B. 热能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75. 食物在体内氧化所释放的能量主要转化为*76. 生物电现象的形成主要依赖于A. 呼吸商B. 非蛋白呼吸商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77. 临床上采用简易测定方法测算能量代谢时,通常需要用到的是78. 可较准确地反映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的是A. 昼夜节律B. 月节律C. 两者均有D. 两者均无79. 正常成年男性的体温变化呈80. 正常行经的成年女性体温变化呈A. 视交叉上核B.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81. 参与体温变化调控的是82. 参与生物节律性活动调控的是A. 代谢产热B. 战栗产热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83. 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可发生84. 正常成年人在寒冷环境中可发生A. 直接散热B. 间接散热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85. 人在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体表温度时的散热方式是86. 人在劳动或者运动时的散热方式是A. 全身大部分皮肤B. 手掌、足跖和前额等皮肤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87. 人在劳动或运动情况下的发汗可发生于88. 人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的发汗可发生于(四) X型题89. 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 糖B. 脂肪C. 蛋白质D. 核酸90. 食物在体内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可转化为A. 热能B. 机械能C. 生物电能D. 渗透能91. 在简易法测算能量代谢时,常用的数据包括身高与体重A. 耗氧量B. 氧热价C.食物的热价 D.92. 与体表面积呈某种比例关系的生理功能性指标有心输出量A. 气体扩散系数B. 肾小球滤过率C. 基础代谢率D.93. 基本上能代表深部体温的部位是A. 鼓膜B. 食管C. 腋窝D. 直肠94. 参与体温昼夜节律性控制的结构包括视束 D. 视交叉上核A. 视网膜B. 松果体C.95. 参与机体散热的器官或系统有A. 皮肤B. 肺C. 消化道D. 泌尿系统96. 以冷敏神经元分布为主的部位包括A. 脊髓B. 脑干网状结构C.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 下丘脑弓状核二、名词解释97. energy metabo1ism98. oxygen debt99. 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100. 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101. respiratory quotient,RQ102. specific dynamic effect103. basal metabolism rate,BMR104. shivering themogenesis105. evaporation106. set point三、问答题107. 何谓自主性体温调节? 循环系统在自主性体温调节中起何作用?108. 试述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能量转化过程。
医学考研生理学第7,11,12章能量代谢和体温、内分泌、生殖内部测试题(含答案)

1医学考研内部测试题生理学第7、11、12 章能量代谢和体温、内分泌、生殖(请大家认真对待平时测试卷,本套题结合最新命题趋势出题,含金量极高)姓名:考试日期:得分:第7 章能量代谢和体温A 型题01.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物质A.肝糖原B.ATP C.脂肪酸D.磷酸肌酸E.葡萄糖02.糖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时,其呼吸商将A.低于0.71 B.由1 变为0.85 C.由1 变为0.71 D.不变,仍为1 E.变大,可超过103.下列哪种物质能调节汗液中Na+的重吸收A.心房钠尿肽B. 血管升压素C. 血管紧张素ⅡD. 醛固酮E. 糖皮质激素04.在寒冷环境中,通常不.会.出现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C.出现寒战D.组织代谢提高,产热量增加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05.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物质是(先不要看选项,想一想?)A.去甲肾上腺素B. 详情配套视频讲解C. 5-羟色胺D. 酚妥拉明E. 阿托品06.下列关于战栗产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骨骼肌发生的随意节律性收缩B.诸多屈肌和伸肌纤维非同步化放电C.骨骼肌收缩对外做功D.是寒冷环境中的主要产热方式E.对新生儿维持体热平衡有重要意义07.对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热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的是A.肌肉组织B.脑组织C.棕色脂肪组织D.肝组织E.皮下组织08.食物的热价是指A.1g 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B.1g 食物在氧化时消耗1L 氧所产生的能量C.1g 食物在氧中燃烧所释放的热量D.食物消耗1L 氧所产生的热量E.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消耗1L 氧所产生的热量09.下列关于食物热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食物热价即生物热价B.生物热价是指1g 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C.物理热价是指1g 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D.所有食物的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均相等E.某食物热价是指该食物消耗1L 氧所产生的热量10.食物的氧热价是A.1g 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B.1g 食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C.食物氧化时消耗1L 氧所产生的热量D.1g 食物氧化时消耗1L 氧所产生热量E.即食物的物理热价11.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脂肪和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A.食物的氧热价B.呼吸商C.非蛋白呼吸商D.食物的物理热价E.食物的生物热价12.在下列情况中,呼吸商变小的是A.体内糖转为脂肪时B.肺过度通气时C.代谢性碱中毒时D.肌肉剧烈活动时E.能源主要来自糖氧化时13.测得某受试者的呼吸商为0.71,此时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是A.维生素B.脂肪C.蛋白质D.混合食物E.糖14.临床上采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A.食物的氧热价B.食物的热价C.非蛋白呼吸商D.一定时间内的氧耗量E.一定时间内CO2产生量15.下列关于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特殊动力效应与食物无关B.混合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小于糖和脂肪C.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大于糖和脂肪D.糖的特殊动力效应大于蛋白质1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基础状态的是A.清晨、清醒B.静卧C.无精神紧张D.环境温度为25°CE.进食后1h17.伴有基础代谢率降低的疾病是A.红细胞增多症B.白血病C.甲状腺功能亢进D.糖尿病E.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18.下列关于正常体温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生儿体温较高B.昼夜变动可超过1°CC.男子体温高于同龄女子D.女子排卵后体温降低E.剧烈运动时体温升高19.下列关于体温生理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生儿体温不稳定B.老年人的体温偏低C.通常成年人体温高于儿童D.午后1〜6 时体温最高E.女子体温高于同龄男子20.与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有关的激素是A.雌激素B.孕激素C.卵泡刺激素D.黄体生成素E.肾上腺素21.下列关于汗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A.汗液是血浆滤出液B.最初由汗腺分泌的汗液是低渗的C.流经汗腺管腔后排出的汗液是等渗的D.汗液中排出的Na+量受醛固酮的调节E.大量出汗会引起低渗性脱水22.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是A.肌肉活动B.高温C.寒冷D.情绪紧张E.进食23.关于汗液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汗液的主要成分为水分B. 汗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C. 汗液中的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D. 汗液是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E. 汗液中不含蛋白质24.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项实现的A.心输出量B. 血流温度C. 皮肤血流量D. 血流速度E. 逆流交换效率25.支配大多数小汗腺的神经和其节后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分别是A.交感神经,乙酰胆碱B. 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C. 副交感神经,肽类递质D. 躯体神经,乙酰胆碱E. 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26.下列关于基础代谢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男性高于女性B. 儿童高于成年人C. 老年人降低D. 是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率27.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A.肺B. 皮肤C. 肾D. 消化道E. 脑28.调节人体产热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A.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甲状旁腺激素D. 甲状腺激素E. 生长激素29.正常人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能量代谢水平最低的是A.安静状态B. 心算C. 散步D. 劳动E. 基础状态30.育龄期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动,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A.月经期开始B. 月经期结束C. 排卵前1 周D. 排卵日E. 黄体期31.某疟疾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此时体内的变化是由于A.散热中枢兴奋B. 产热中枢抑制C. 调定点上调D. 皮肤血管扩张E. 体温调节功能障碍B 型题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不感蒸发E.发汗32.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属于33.通过呼吸道呼出水分属于34.夏日使用风扇可增加35.夏季使用空调降温是利用36.临床上利用冰袋降温是利用A. 0.7B. 0.8C. 0.82D. 0.85E. 1.0037.人在长期饥饿的情况下,其呼吸商接近于38.人在摄取混合食物时,其呼吸商通常为A. 额部和腋窝B.躯干和四肢C. 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 手掌和足趾39.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40.人体小汗腺分泌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 辐射散热B.对流散热C. 发汗D. 不感蒸发E. 传导散热41.在常温下,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42.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A. 大脑皮质运动区B.中脑C.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 网状结构E. 下丘脑后部43.控制精神性发汗中枢可能位于44.控制温热性发汗的中枢位于45.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位于A. 脑组织B.肝脏C. 骨骼肌D. 脂肪组织E. 内分泌腺46.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47.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X 型题48.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应A.禁食12〜14 小时B.无精神紧张C.坐位E.清醒状态D.室温20〜25°C49.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A. 肌肉活动B.精神活动C.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D.环境温度50.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B.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变化C.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D.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6°C 左右E.基础体温的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51.关于精神性发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主要发生在手掌、足跖和前额B. 是体温调节反应的重要部分C. 精神性发汗是由副交感神经活动引起的D. 主要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第11、12 章内分泌、生殖A 型题52.下列物质中,不.能.作用于酶联型受体而实现信号转导的配体有A.生长激素B. 胰岛素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 心房钠尿肽E. 一氧化氮53.具有亲脂性特征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催产素E.肾上腺素54.cAMP 作为第二信使,它先激活A.腺苷酸环化酶B.磷酸二酯酶C.蛋白激酶D.DNA 酶E.磷酸化酶55.以靶细胞内生成cAMP 作为第二信使产生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皮质醇B. 甲状腺激素C. 睾酮D. 肾上腺素E. 胰岛素56.下列激素中,属于蛋白质类激素的是A.睾酮B.醛固酮C.皮质醇D.生长激素E.前列腺素57.与激素结合后可发生自身磷酸化而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激素受体是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B. 乙酰胆碱受体C. 甲状腺激素受体D. 胰岛素受体E. 肾上腺素受体58.血液中的I-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内转运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 载体易化扩散C. 继发性主动转运D. 原发性主动转运E. 入胞59.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由TSH 调节的关键酶是A.脱碘酶B. 蛋白水解酶C. 过氧化物酶D. 腺苷酸环化酶E. 磷脂酶C60.合成后在细胞外大量储存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 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皮质醇E. 生长激素61.下列哪一个激素可穿过细胞膜与核受体结合而起作用A.生长激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E.抗利尿激素62.下列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增长B.增强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C.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合成,维持酸性环境D.促进女性附属性器官的生长,激发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E.可使子宫颈黏液的分泌量减少,黏稠,阻止精子通过63.雄激素结合蛋白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A.睾丸基底细胞B.睾丸间质细胞C.睾丸支持细胞D.睾丸生精细胞E.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64.睾丸间质细胞分泌A.睾酮B.抑制素C.雄激素结合蛋白(ABP)D.雌激素E.促性腺激素6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下丘脑调节肽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催产素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生长抑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66.人幼年时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A.呆小症B.侏儒症C.粘液性水肿D.糖尿病E.肢端肥大症67.睾丸支持细胞的功能不.包括A.产生睾酮B.对生精细胞起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C.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D.分泌抑制素E.参与形成血-睾屏障68.糖皮质激素能使A.红细胞减少B.血小板减少C.中性粒细胞增多D.淋巴细胞增多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69.神经垂体激素是A.催乳素与生长素B.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C.血管升压素与缩宫素D.催乳素与血管升压素E.卵泡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70.高浓度降钙素迅速降低血钙水平的作用环节是A.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B.抑制破骨细胞溶骨活动C.刺激骨细胞的分化D.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E.减少小肠吸收钙71.关于月经周期中月经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相当于卵泡期晚期B.血中雌激素水平高、孕激素水平低C.血中孕激素水平高、雌激素水平低D.血中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均低E.子宫内膜功能层增殖72.月经周期中控制排卵发生最重要的激素是A.雌激素B.孕激素C.黄体生成素D.卵泡刺激素E.睾酮73.测定血或尿中哪种激素可诊断早期妊娠A.孕激素B.雌激素C.FSHD.hCG E.ACTH74.甲状腺激素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是A.抑制合成,促进分解B.促进合成,促进分解C.抑制合成,抑制分解D.促进合成,抑制分解75.调节血钙与血磷水平最重要的激素是A.降钙素B.1,25-二羟维生素D3C.甲状旁腺激素D.骨钙素E.甲状腺激素76.产生活性最高的维生素D3的部位是A.皮肤B.肝脏C.肾脏D.小肠E.骨骼77.可不.经细胞核受体介导调节靶细胞活动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糖皮质激素C.钙三醇D.孕激素E.睾酮78.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的相同点是A.使子宫、输卵管平滑肌活动减弱B.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角化C.使子宫颈黏膜变稀薄D.使子宫内膜增生E.使体温升高79.起始动生精作用的激素是A.雌激素B.孕激素C.黄体生成素(LH)D.卵泡刺激素(FSH)E.睾酮80.关于孕激素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子宫平滑肌活动减弱B.刺激乳腺腺泡发育C.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D.促进能量代谢E.使体温升高81.排卵前,血中黄体生成素(LH)出现高峰的原因是A.血中孕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B.血中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C.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的作用D.FSH 的促进作用E. 少量LH 本身的短反馈作用82.与应激反应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A.去甲肾上腺素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D.盐皮质激素E.甲状腺激素83.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使淋巴细胞减少B.使红细胞数目增加C.增加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D.对正常血压的维持很重要E.对水盐代谢无作用84.生理状态下,能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 生长激素C. 胰岛素D. 甲状腺激素E. 雄激素85.排卵后黄体萎缩是由于血中哪种激素水平下降A.前列腺素水平下降B.雄激素水平下降C.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D.雌激素水平下降E.孕激素水平下降86.血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形式是A.DIT B.MIT C.rT3D.T3E.T487.下列激素中能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是A.抑胃肽B.生长激素C.皮质醇D.甲状腺激素E.去甲肾上腺素88.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糖水平B.血脂水平C.血中氨基酸水平D.血Na+浓度E.血Ca2+浓度89.下列属于男性黄体生成素(LH)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雄激素B.促进生殖器官发育C.促进睾丸支持细胞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D.促进生精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的生成E.维持性欲90.女性卵泡期卵泡刺激素(FSH)的直接作用是A.刺激内膜细胞的生长B.诱导颗粒细胞产生芳香化酶C.在内膜细胞,使胆固醇变成雄烯二酮D.在颗粒细胞,使雄烯二酮变成雄激素E.促进黄体形成91.不能合成雌激素的部位是A.卵巢B.子宫C.胎盘D.肾上腺皮质E.黄体92.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A.血钠浓度B.血钾浓度C.血钙浓度D.氨基酸浓度E.其他激素作用93.月经来潮是由于A.孕激素急剧减少B.雌激素与孕激素都急剧减少C.前列腺素急剧减少D.缩宫素急剧减少E.雌激素急剧减少94.卵巢中合成雌激素的细胞是A.卵巢颗粒细胞B.卵巢内膜细胞C.子宫内膜D.卵巢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共同参与E.黄体细胞95.精子的获能发生于A.睾丸B.附睾C.输精管D.前列腺E.女性生殖道96.下列激素中,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旁腺激素D.糖皮质激素E.生长激素97.糖皮质激素可保持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敏感性,这种作用称为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允许作用D.竞争作用E.反馈作用98.主要通过G 蛋白耦联受体发挥作用的是A.甲状腺激素B.皮质醇C.醛固酮D.肾上腺素E.孕激素99.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两次分泌高峰的激素是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雌激素C.孕激素D.雄激素E.催乳素100.可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B.生长抑素C.抑胃肽D.皮质醇E.胰高血糖素101.PTH 分泌后数分钟内能迅速引起血钙升高的机制是A.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B.促进骨液中的钙转运至血液中C.刺激破骨细胞,增强骨溶解,释放骨钙D.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骨盐沉积E.促进肾内钙三醇形成,增强小肠钙吸102.在PTH 作用12~14 小时后所引起的血钙水平显著升高的机制是A.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B.促进骨液中的钙转运到血液C.抑制成骨细胞,减少骨钙沉积D.抑制钙三醇形成,减少小肠钙吸收E.刺激破骨细胞,增强骨溶解,释放骨钙10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A.与核受体结合促进cGMP 生成B.与膜受体结合促进cAMP 生成C.与膜受体结合抑制cAMP 生成D.与核受体结合刺激mRNA 生成E.抑制cGMP 生成104.甲状腺过氧化酶(TPO)的作用是A.促进甲状腺腺泡的聚碘B.促进酪氨酸的碘化C.抑制碘化酪氨酸的耦联D.抑制碘的活化105.妊娠期间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A.雌激素B. 孕激素C. 黄体生成素D. 卵泡刺激素E.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6.甲状腺激素引起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多的组织是A.肝脏B.脑C.脾脏D.肺脏E.胸腺107.甲亢患者的A.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都高B.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都低C.血糖水平高,胆固醇水平低D.血糖低水平,胆固醇水平高108.不.属于生长激素作用的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B.升高血糖C.促进脂肪分解D.促进软骨生长发育E.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109.丙硫氧嘧啶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作用环节是A.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B.抑制肠黏膜吸收碘C.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碘捕获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E.促进甲状腺激素的灭活110.排卵后形成,黄体可分泌的激素是A.黄体生成素B. 卵泡刺激素C.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 人绒毛膜生长激素E. 雌激素和孕激素111.胎盘分泌的雌激素中,最主要的是A.雌酮B.雌酚C.雌二醇D.雌三醇 E. 雌酮和雌二醇112.机体在遇到环境因素紧急变化时,即刻被调动的系统是A.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D.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B 型题A.盐皮质激素B.ACTH C.生长激素D.生长抑素E.甲状腺激素113.在应激状态下,血中浓度立即明显增加的激素是114.可通过促进靶细胞产生IGF-1 而间接促进生长的激素是A.以激素调节为主B.以神经调节为主C.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D.以自身调节为主E.受靶腺激素和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节115.缩宫素的分泌116.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生长激素B.皮质醇C.钙三醇D.甲状腺激素E.甲状旁腺激素117.对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脑)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118.主要促进长骨、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而对脑的发育无明显影响的激素是119.发挥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激素是120.能使机体的能量来源由糖代谢向脂肪代谢转移的是121.通过肝脏和肾脏联合合成的激素是X 型题122.可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内传递激素调节信息的下列物质是A.PDE B.AMP C.DG D.IP3E.PKA 123.下列激素中,没.有.明确靶腺的是A.LH B.PRL C.GHD.MSH E.FSH124.按其化学结构属于胺类激素的有A.褪黑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甲状腺激素125.在应激反应过程中,血中浓度升高的激素有A.醛固酮B.胰岛素C.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E.生长激素126.自身即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激素受体是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受体B.胰岛素受体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127.在血液中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血浆蛋白质是A.甲状腺素球蛋白B.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C.甲状腺素转运蛋白D.白蛋白128.下列属于生长激素分泌调节因素的有A.下丘脑释放激素B.下丘脑释放抑制激素C.靶腺激素D.IGF-1129.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B.副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分泌C.胃肠激素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D.胰高血糖素可直接或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130.有关胰岛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B.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C.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D.减少蛋白质合成和贮存E.促进组织蛋白质分解131.下列腺垂体激素中,受靶腺激素和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节的有A.TSH B.PRL C.GHD.MSH E.ACTH132.在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TSH 的作用环节包括A.滤泡细胞摄取碘B. 促进碘的活化C. 促进甲状腺球蛋白中酪氨酸碘化D. 促进甲状腺球蛋白水解和T4释放133.可作用于G 蛋白耦联受体而实现信号转导的配体有A. 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 雌激素D. 促红细胞生成素E. γ-氨基丁酸134.胎盘可以产生的激素是A. 雌激素B.孕激素C.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D. 催产素E. 黄体生成素135.生理情况下,下列哪些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A. 生长激素B. 胰岛素C. 甲状腺激素D. 胰高血糖素E. 糖皮质激素136.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有A.生长抑素B. 抑胃肽C. 促胃液素D. 胰高血糖素E. 醛固酮137.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中,TPO 所催化的反应是A.滤泡细胞碘捕获B.碘活化C.TG 分子酪氨酸残基碘化D.碘化酪氨酸两两缩合138.睾丸功能的调节包括A.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B.睾丸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反馈调节C.FSH 直接调节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D.生精过程只受FSH 的调节第 7 章能量代谢和体温A 型题01-10 B E D B B D C A C C11-20 C C B D C E E E C B21-31 D A B C A D B D E D CB 型题32-41 A D C A B B D E B A42-47 C A C C B CX 型题48 ABDE 49 ABCD 50 BCDE 51 AD第 11、 12 章内分泌、生殖A 型题52-61 C A C D D D C C B C62-71 E C A B B A C C B D72-81 C D B C C A D D C B82-91 C E A C D E A A B B92-101 C B D E D C E B B B102-112 E D B E A C E A E D CB 型题113-121 B C B E D A E A CX 型题122 CD 123 BCD 124 ACDE 125 ACDE 126 ABC127 BCD 128 ABD 129 CD 130 ABC 131 AE132 ABCD 133 ABE 134 ABC 135 ABCE 136 BCD137 BCD 138 AB。
生理学习题:7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选择题1.糖原贮存最多的器官是A.肝脏B.腺体C.脑组织D.肌肉E.结缔组织2.机体摄取并吸收的糖超过它的消耗量时,主要转化为下列哪种物质贮存起来A.肝糖原B.肌糖原C.脂肪D.蛋白质E.组织脂质3.关于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我国人膳食中,糖的比例最大B.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可以糖原形式贮存起来C.肝糖原能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D.肌糖原作为能源贮备,有应急的功用E.1g糖氧化时释放的能量要比等量的脂肪或蛋白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4.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A.二磷酸腺苷B.三磷酸腺苷C.脂肪酸D.磷酸肌酸E.葡萄糖5.食物的生理热价和物理热价相等的是A.糖B.蛋白质C.脂肪D.糖和脂肪E.糖和蛋白质6.机体进行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终不转化为体热的是A.血液流动B.胃液分泌C.神经传导D.激素分泌E.肌肉做功7.影响能量代谢率最为显著的因素是A.寒冷B.炎热C.精神活动D.肌肉活动E.进食8.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混合食物E.高脂食物9.对基础代谢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B.清晨、清醒、空腹、静卧时测定C.20~25℃环境中能量代谢最稳定D.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正比E.基础代谢是机体最低的代谢水平10.正常人能量代谢率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低A.完全静息B.熟睡时C.外界温度为20℃时D.室温为18~25℃时E.进食12小时以后11.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率A.与身高成正比B.与体重成正比C.与体表面积成正比D.与身高和体重的乘积成正比E.与上述各因素都无关12.关于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率,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与体表面积与正比B.随着劳动强度的加大而增加C.始终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减少D.与年龄有关E.与性别有关13.一般情况下,糖提供机体所需能量的A.40~50% B.50~60%C.60~70% D.70%以上E.80%以上14.糖的氧热价是A.4.0Kcal/L (16.8KJ/L) B.4.3 Kcal/L (18.0KJ/L)C.4.7 Kcal/L (19.1KJ/L) D.5.0 Kcal/L (21.0KJ/L)E.5.6 Kcal/L (23.5KJ/L)15.食物的氧热价是指A.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1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C.食物氧化消耗1L氧气所释放的能量D.氧化1g 食物,消耗1L氧气时所释放的能量E.以上都不是16.摄取混合食物,呼吸商通常为A.0.70 B.0.75C.0.80 D.0.82E.1.0017.关于呼吸商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指机体的耗氧量与呼出的CO2量的比值B.求呼吸商时,O2与CO2的单位用mol或L均可C.糖的呼吸商约为0.80D.蛋白质的呼吸商约为1.0E.脂肪的呼吸商约为1.018.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A.±5% B.±5~15%C.±10~15% D.±20%E.±20~30%19.下述有关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A.清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B.运动时体温可暂升高C.女子基础体温排卵之日最高D.新生儿体温易波动,老年则略有下降E.儿童略高于成人,女性略高于男性20.实验研究中,常以下列哪项的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指标? A.肝脏B.小肠C.血液D.食道E.口腔21.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A.心B.肝C.大脑D.皮肤E.骨骼肌22.散热的主要部位是A.肺B.皮肤C.消化道D.肾E.肝23.在常温下皮肤散热的速度主要取决于A.皮肤温度B.风速C.环境温度D.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E.环境湿度24.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A.辐射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蒸发散热E.辐射和对流散热25.成人每日通过皮肤不感蒸发量约为A.200~400ml B.400~600mlC.600~800ml D.800~1000mlE.100ml26.关于发汗的叙述,错误的是A.汗液是等渗液B.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C.精神性发汗与体温调节无关D.主要发汗中枢位于下丘脑E.人体不感蒸发与汗腺无关27.支配汗腺活动的神经是A.交感胆碱能纤维B.副交感胆碱能纤维C.迷走胆碱能纤维D.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E.躯体运动神经胆碱能纤维28.与皮肤散热关系最密切的是A.循环血量B.血流速度C.皮肤血流量D.肌肉紧张度E.微循环迂回通路29.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A.脊髓B.延髓C.下丘脑D.脑干网状结构E.大脑皮层30.关于温度感受神经元,下列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热敏神经元在温度信息的整合中起重要作用B.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存在着冷敏神经元C.局部脑组织温度变动在0.3℃以上,温度感受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才会发生变化D.此类神经元全部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E.脑干网状结中以冷敏神经元为主31.基础体温在月经周期中发生变动,这可能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胰岛素C.孕激素D.雌激素E.甲状腺激素32.机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A.脑B.肝脏C.肾脏D.胰腺E.十二指肠33.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时A.完全靠增强散热来维持体热平衡B.血热的逆流交换作用加强C.机体表层发挥隔热器作用D.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强E.机体的代谢率明显降低34.自主性体温调节不包括A.皮肤血流量增加B.体位改变C.发汗D.寒战E.皮肤血流量减少试题答案选择题1.D 2.C 3.E 4.B 5.D 6.E 7.D 8.C 9.E 10.B11.C 12.C 13.D 14.D 15.C 16.D 17.B 18.C 19.C 20.D 21.B 22.B 23.D 24.D 25.C 26.A 27.A 28.C 29.C 30.C 31.C 32.B 33.A 34.B。
生理题库7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一、选择题1.机体70%的能量来自A.糖的有氧氧化B.脂肪的氧化C.蛋白质的氧化D.核酸的分解E.脂蛋白的分解答案:A2.体内能源贮存的主要形式是A.肝糖原B.肌糖原C.脂肪D.蛋白质E.葡萄糖答案:C3.以下那些物质在体内主要作用是构成组织的原料A.肝糖原B.肌糖原C.脂肪D.蛋白质E.葡萄糖答案:D4.肌肉收缩时的直接能源是:A.磷酸肌酸B.酮体C.葡萄糖D.脂肪酸E.ATP答案:E5.体内既能贮能又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久磷酸肌酸B.三磷酸腺苷C.葡萄糖D.肝糖原E.脂肪酸答案:B6.能量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A.体重B.身高C.体表面积D.环境温度E.进食量答案:C7.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肌肉活动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C.精神紧张D.环境温度E.年龄答案:A8.以下哪个因素几乎不能影响能量代谢A.肌肉活动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C.精神紧张D.环境温度E.平静思考问题答案:E9.体重指数亚洲成年人正常范围A.18.5~22.9B.23~24.9C.25~29.9D.≥30E.≤30答案:A10.以下能量代谢最高的是A.儿童B.成年女性C.老人D.中年人E.成年男性答案:A11.机体安静时,能量代谢最稳定的环境温度是A.0~5℃B.5~10℃C.15~20℃D.20~30℃E.30~35℃答案:D12.下列哪些情况基础代谢率最低A.安静时B.基础条件下C.清醒后未进食前D.平卧时E.熟睡时答案:E13.进食后,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最多的食物是A.甘蔗B.猪油C.鸡蛋 .D.蔬菜E.水果答案:C14.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变化百分率应为A.土25%B.土20%C.土15%D.土30%E.土5%答案:C15.当人体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约升高A.13%B.23%C.16%D.15%E.20%答案:A16.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常用于下列哪种病的诊断A.垂体功能低下B.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低下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糖尿病E.肥胖病答案:B17.关于基础代谢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在基础条件下测定B.通常是以KJ/m?h表示C.机体最低的代谢水平D.临床多用相对值表示E.与体重不成比例关系答案:C18.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错误的是A.清醒B.安静C.餐后6小时D.室温25℃E.平卧、肌肉放松答案:C19.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基础代谢率相当稳定B.女性比同年龄组男性高C.幼儿比成年人低D.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必然升高15%E.基础代谢率实测值大于正常平均值时,即提示机体有病理变化答案:A20.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相差多少是不属于病态A.±0%~20%B.±10%~15%C.±20%~25%D.±20%~30%E.±30%答案:B21.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A.增加B.减少C.不变D.恒定 D.不定答案:A22.环境温度过高、过低均可能使能量代谢率A.增加B.减少C.不变D.恒定 D.不定答案:A23.生理学所指的体温是A.腋窝温度B.口腔温度C.直肠温度D.体表的平均温度E.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答案:E24.腋窝温度A.36.9~37.9℃B.36.7~37.7℃C.36.0~37.4℃D.35.1~36.9℃E.34.1~35.1℃答案:C25.关于体温的生理变动,错误的是A.下午体温高于上午,变化范围不超过1℃B.女性体温略高于同龄男性,排卵日体温最高C.幼童体温略高于成年人D.体力劳动时,体温可暂时升高E.精神紧张时,可升高答案:B26.以下人体哪个部位温度最高A.口腔温度B.直肠温度C.腋下温度D.皮肤温度E.体表温度答案:B27.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体温的生理波动:A.昼夜节律B.性别差异C.年龄差异D.情绪变化E.身高体重差异答案:E28.运动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A.肝脏B.骨骼肌C.脑D.心脏E.肾脏答案:B29.安静时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A.肝脏B.脑C.心脏D.皮肤E.骨骼肌答案:A30.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A.肺B.肾C.消化道D.汗腺E.皮肤答案:E。
生理学第七章_能量代谢与体温_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2.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3.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4.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5.非蛋白呼吸商(NPRQ)6.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7.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8.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9.体温(body temperature)10.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11.传导散热(thermal conduction)12.对流散热( thermal convertion)13.蒸发散热(evaporation)14.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15.可感蒸发/发汗 (sensible perspiration/ sweating)16.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17. 温度习服(temperature acclimation)二、填空题1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____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____与所作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
19.能量代谢的间接测热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反应物的量和产物的量之间的____关系,计算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所释放出来的____。
20.机体内氧化分解的蛋白质可由____除以____得到。
21.体温是指机体的____温度,临床上常用____的温度来代替体温。
22.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和____。
23.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____,其主要部位是____。
24.在致热源作用下,下丘脑-视前区中的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____,调定点____导致发热。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测试题)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一、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2、基础代谢率: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4、体温:5、体温调定点:、单项选择题1、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2、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蛋白质 B 、脂肪C 、糖类D 、氨基酸E 、ATP3、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A、环境温度 B 、精神因素 C 、肌肉活动 D 、进食E、睡眠状态4、环境温度在()能量代谢相对稳定。
()A、20~30℃ B 、30~40℃ C 、5~10℃ D 、10~15℃ E 、15~20℃5、进食以下哪种食物的产热量最多()A、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D 、氨基酸E、甘油三脂()6、基础状态时的温度要求是A、20~30℃ B 、20~25℃ C 、5~10℃ D 、10~15℃ E、15~20℃()7、空腹是指()未进食。
A、8小时 B 、10小时C 、12 小时 D 、6小时 E 、24 小时8、甲状腺激素增多()A、基础代谢加快B 、基础代谢减慢 C 、基础代谢不变 D 、无法定论 E 、都不对9、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A、体表温度 B 、深部温度 C 、皮肤温度 D 、口腔温度 E 、腋窝温度10、安静状态下,产热最多的器官是()A、心脏 B 、肝脏C、胃D、小肠E、肺11、活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部位是()A、心脏 B 、肝脏C、胃D、骨骼肌E、肺()12、敷冰袋、戴冰帽是利用A、传导散热 B 、辐射散热 C 、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 、发汗13、酒精擦浴降温属于()A、传导散热 B 、辐射散热 C 、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 、发汗14、电风扇是加快()A、传导散热 B 、辐射散热 C 、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 、发汗()15、人在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达()开始发汗。
A、20℃ B 、25℃C、30℃D、15℃E、40℃16、中暑的易发条件不包括A 、高温B 、环境空气干燥C 、高湿D 、通风差E 、湿度大清晨空腹 B 、睡眠状态 C 、室温 20~ 25℃ D 、昏迷 E 、空腹多项选择题1、成年女子基础体温的特点有四、填空题1、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安静是的产热器官是 ,剧烈运动或劳动时的产热器官是 。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练习题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习题一、单选题1.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酸C.氨基酸D.ATPE.ADP答案:D2.食物的氧热价指A.l克食物氧化时消耗的氧气量。
B.某营养物氧化时消耗1LO2所产热量C.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热量D.食物氧化时消耗1摩尔O2所产热量E.1克食物氧化时所产CO2量答案:B3.蛋白质生物热价小于物理热价是因为A.蛋白质在体内消化不完全B.氨基酸在体内转化为糖C.氨基酸在体内合成组织蛋白D.氨基酸在体内没有完全氧化E.氨基酸在体内吸收不完全答案:D4.关于呼吸商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位时间内CO2产量与耗O2量之比B.进食任何食物,呼吸商均保持不变C.糖的呼吸商为1.0D.脂肪的呼吸商为0.71E.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80答案:B5.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是:A.肌肉运动B.高温C.寒冷D.情绪紧张E.进食答案:A6.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物质是A.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E.核苷酸答案:C7.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A.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B.消化道运动C.消化道分泌D.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E.脂肪的消化吸收答案:A8.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A.口腔温度B.腋窝温度C.直肠温度D.皮肤温度E.平均深部温度答案:E9.机体体温最高的部位是A.心B.肝C.脑D.肾E.直肠答案:B10.下列哪个部位温度最接近深部温度:A.腋窝温度B.直肠温度C.口腔温度D.食管温度E.鼓膜温度答案:D11.体温调定点位于A.脊髓B.大脑皮层C.延髓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E.丘脑答案:D12.关于体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B.腋窝温度正常值为36.0~37.4℃C.成年男性的平均体温比女性高D.视交叉上核可能是体温日节律控制中心E.生育年龄女性的基础体温在排卵日最低答案:E13.短期饥饿时人体能量来源发生的变化是A.由糖转向蛋白质B.由脂肪转向糖C.由糖转向脂肪D.由蛋白质转向脂肪E.由脂肪转向蛋白质答案:C14.下列那项不符合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A.清晨、清醒B.静卧C.情绪稳定D.环境温度25℃E.进食后1小时答案:E15.关于基础代谢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能量消耗只用于维持基本生命活动B.代谢率是最低的C.男性比女性低D.与体重成正比E.体温每升高l℃,基础代谢率升高30%答案:A16.正常基础代谢率范围不超过均值的:A.±30%B.±30-40%C.±10-15%D.±40-50%E.±20-30%答案:C17.下列哪种疾病时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A.肢端肥大症B.甲状腺机能亢进C.糖尿病D.甲状腺机能低下E.呆小症答案:B18.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最低A.熟睡时B.基础条件下C.清晨醒后未进食之前D.平卧时E.做梦时答案:B19.用简便法测基础代谢率,必测数据是A.食物的卡价B.食物的氧热价C.非蛋白呼吸商D.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E.心跳和呼吸频率答案:D20.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渗透性利尿:
3、肾糖阈:
、单项选择题
1、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
(
)
A、排出代谢终产物B
、排出多余或无用物质
C
、分泌肾素
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E
、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2、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
(
)
A、皮肤B、肾C
A、8小时B、10小时C、12小时D、6小时
E、24小时
8、甲状腺激素增多
(
)
、10〜15C
E、15〜20C
A、基础代谢加快
B、基础代谢减慢C、基础代谢不变
D、无法定论E、都不对
9、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
A、体表温度B、深部温度C、皮肤温度D、口腔温度
10、安静状态下,产热最多的器官是
A、心脏B、肝脏C、胃D、小肠E、肺
A、20〜30°CB、30〜40°CC、5〜10°CD
E、ATP
、进食E、睡眠状态
5、进食以下哪种食物的产热量最多
(
)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氨基酸E
、甘油三脂
6基础状态时的温度要求是
(
)
A、20〜30CB、20〜25CC、5〜10CD、10〜15CE
、15〜20C
7、空腹是指()未进食。
(
)
1&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是
(
)
A、
大脑皮质B、中脑
C、PO/AH
D
、脊髓
E、延髓
19、
关于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
)
A、
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B
、月经期和排卵日最高
C、儿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又略低于成年人D、情绪激动、紧张体温会增高
E、昼夜波动幅度不超过「C
2、何谓基础代谢?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
B
、每分钟通过两肾尿量
C、
每分钟一侧肾生成的尿量
D
、每分钟两肾小管液的总量
E、
以上都不对
20、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
)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囊内压E
、血浆晶体渗透压
21、
在酸中毒情况下,肾小管的
(
)
A、
H-Na+交换减少B
、K+-Na+交换增多
C
、
H+-Na+交换增多
()
E、腋窝温度
()
11、活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部位是
A、心脏B、肝脏C
、胃D
、骨骼肌E
三、肺
12、
敷冰袋、戴冰帽是利用
(
)
A、
传导散热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发汗
13、
酒精擦浴降温属于
(
)
A、
传导散热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发汗
14、
电风扇是加快
(
)
A、
传导散热B、辐射散热
11、正常情况下,决定尿量的主要部位
A、远曲小管B、近端小管C、集合管D、远曲小管E
1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在
A、远曲小管B、近端小管C、集合管D、远曲小管E
13、直接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激素是
A、醛固酮B、抗利尿激素C、肾素D、肾上腺素E
14、醛固酮的作用是
a、保Na排k b、保k排Nac、保Na保3;囊内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
E、囊内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6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占滤过量的()
A、70%B、80%C、90%D、99%E、60%
7、 正常情况下,尿量占滤过量()
A、2%B、3%C、1%D、0.5%E、5%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
2、基础代谢率: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4、体温:
5、体温调定点:
、单项选择题
1、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2、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氨基酸
3、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B、精神因素C、肌肉活动D
4、环境温度在()能量代谢相对稳定。
100〜120mmHgE
、60〜90mmHg
24、
当动脉血压v80mmH时,可出现
(
)
A、
无尿B、少尿C
、多尿D、尿量不变
E
、血尿
25、
当动脉血压v40mmH时,可出现
(
)
A、
无尿B、少尿C
、多尿D、尿量不变
E
、血尿
26、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咼,抗利尿激素释放
一,尿量一
(
)
A、不变、减少B、减少、增多C、增多、减少D、减少、减少E、增多、增多
C、对流散热
D
、蒸发散热
E、发汗
15、
人在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达()开始发汗。
(
)
A、
20CB、25CC
、30CD
、15C
E、40C
16、
中暑的易发条件不包括
(
)
A、
高温B、环境空气干燥
C、高湿D、
通风差E、
湿度大
17、
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不包括
(
)
A、
清晨空腹B、睡眠状态
C、室温20〜25CD、昏迷E、空腹
D、
K-Na+交换不变E
、血钾浓度升高
22、
在碱中毒情况下,肾小管的
(
)
A、
H-Na+交换减少B
、K+-Na+交换减少
C
、
H+-Na+交换增多
D、
K-Na+交换不变E
、血钾浓度升高
23、
当动脉血压(),肾血流量可保持不变。
(
)
A、
80〜180mmHgB
、60〜180mmHg
C
、
80〜120mmHg
D、
8、 葡萄糖的吸收只限于()
A、远曲小管B、近端小管C、集合管D、隋袢E、都不是
9、 正常情况下,尿量决定于()
A、滤过量B、水的调节重吸收C、水的必需重吸收
D、肾小球率过率E、有效滤过压
10、 正常情况下,影响终尿量的最主要因素()
A、肾血流量B、有效滤过压C、抗利尿激素D、醛固酮E、小管液溶质浓度
15、 醛固酮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近端小管B、髓袢C、集合管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E、远曲小管
16、 肾小球滤过液中,大部分溶质重吸收的部位是()
A、远曲小管B、集合管C、近端小管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E、髓袢
17、 以下关于尿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少尿:V1000ml B、无尿:v100ml C、多尿:〉2000ml
D、无尿:0mlE、多尿:〉3000ml
18、 抗利尿激素分泌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增多B、大量饮水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减少
C、循环血减少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增多D、血钾升高可导致合成分泌增加
E、循环血量增加可导致合成和释放减少
19、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
)
A、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消化道D、肺
E
、都不是
3、以下排泄量最大的器官是
(
)
A、皮肤B、肾C
、消化道D、肺
E
、都不是
4、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
(
)
A、有效滤过压B、滤过膜
C、肾血流量D、
动脉血压
E、滤过率
5、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