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气候
自然地理特征中南半岛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质地形 2、水文 3、气候、4 、资源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工业 2、农业 3、城市 4、居民 5、文化
位置与范围
范围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北 部 湾
亚欧中南大半陆岛
安达曼海
印度洋
泰国湾
太平洋
巴士海峡
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20°
太平洋
10°
90°
印
大洋洲
度洋
加里曼丹岛
马
来
群
巽他海峡
苏拉威西岛
努沙登加拉群岛
100°
110°
120°
岛
130°
0° 10° 140°
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咽喉要道”,为什么
马六甲海峡位于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 岛之间,是从欧洲、 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 亚、东亚各港口最短 航线的必经之地,是 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的重要海上通道。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据国际经济形势的 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重视道德教 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稳定社会秩序等。
该国气候类型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受 赤道低压带 (气
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 对流
(类型)雨。
2.马六甲海峡位于 马来 半岛与 苏门答腊 岛之间。
日本将其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
。
日本由中东进口大量石油,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 平洋的海上通道,是运输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3.新加坡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范围 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上的11个国家
东南亚知识点总结(填空版及答案)

东南亚知识点一、位置(1)交通位置:。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90°E—140°E 10°S—23.5°)。
二.范围(11国)(1)中南半岛:六个国家:。
(2)马来群岛:六个国家:。
(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2、气候::分布,降水类型:。
:分布,降水类型:。
3、河流:(1)主要河流:注入印度洋:。
注入太平洋:。
(2)主要水文特征:相同点:①;②;③。
不同点:①中南半岛径。
②马来群岛径。
(3)水文水系特征:①马来半岛:流向:;上游:;下游:。
②马来群岛:。
四.人文地理特征(人口稠密,人多地少)1、人口及分布:①是世界上人口的地区之一。
②集中分布在。
③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改过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
2、人种与宗教:属于人种。
居民大多信仰。
印尼、马来西亚把教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教。
3、集中: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五. 经济发展1、东南亚经济发展区位因素:(1)有利:①。
②。
③。
(2)不利:①。
②。
2、农业生产(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盛产)。
①,主要粮食作物。
②。
主要经济作物:。
(2)区位优越条件:。
(3)特色农产品:主要稻米出口国:。
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
3、著名矿产(1)锡矿带:。
(2)石油:。
4、经济特征:(1)丰富的资源和物产为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统治,致使经济结构、为主。
(3)东南亚各国家独立后,为了振兴经济,比较重视发展。
(4)近年利用当地,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加工工业,取得显著的成效。
(5)东南亚有丰富的资源。
六. 东南亚热点问题探究1、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①。
②。
③。
2、印尼地震、海啸:原因。
3、克拉地峡①巨大的经济意义,。
②对我国的影响:。
4、缅甸迁都:原因:。
东南亚 区域

马
来
群
岛
(2)海陆位置
位于 亚洲东南部,东临 太平 洋,西临 印度 洋。 南与 大洋洲 为邻。
亚 洲
东南亚处在连 接两大洲、沟 通两大洋的 “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二,东南亚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
东南亚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自然地理:1.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泛 亚铁路
“泛亚铁路”的概念最早是由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盟 第5届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当时 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种设 想。泛亚铁路有东线、中线和 西线方案。中国较倾向选择资 金耗费较少,兴建难度较低的 “东线方案”。
修建泛亚铁路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意义
1、云南、广西乃至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在资源、产业、人 才、科技和资金等方面都具互补性。 2、长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运输主要通过海运,海运虽然 有其优势,但是劣势也很多,比如容易受到船期、台风的影响, 停靠地点少等等,这使得双边贸易对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 3、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的发展,使中国西南与东 南亚各国的交通瓶颈问题更显得突出。 4、这条大通道纵贯中南半岛,建成后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 铁路将有利于加强东南亚各国的物资交流,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 并可加强中国西南部各省市与东南亚的联系,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 家的一条「黄金走廊 ]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 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 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高二地理东南亚

高二地理东南亚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
它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及东帝汶等国家组成。
本文将就东南亚的地理特点、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特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独特,北临亚洲大陆,南濒赤道,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
这种地理位置造就了东南亚独特的气候和地貌。
整个东南亚地区多山地和河流,地形起伏较大。
其次,东南亚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热,年降雨量丰富,常年高温。
这样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众多热带雨林的家园,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
二、人文历史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包括了许多古老的文明。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东南亚地区就出现了一系列古代国家,如暹罗、高棉、占城等。
这些古代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繁荣发展,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古迹和文化遗产。
另外,东南亚也是航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多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并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锡、橡胶和木材等。
同时,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也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例如,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泰国和马来西亚在汽车制造和旅游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东南亚地区还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成立了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通过合作促进了地区贸易与经济一体化。
四、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虽然东南亚地区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大量的森林滥砍滥伐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物种灭绝。
此外,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同时,东南亚地区也加入了国际社会的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东南亚的河流和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

东南亚的河流和气候分别有什么特点1、东南亚地区的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农业区位4气候编辑中南半岛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影响,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马来群岛因马来群岛纬度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气流上升为主,所以气候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大巽他群岛属海洋性赤道多雨气候;菲律宾群岛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
规律北纬十度至南纬十度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十度至北纬二十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北部有小面积的高山高原气候。
河流编辑因中南半岛的北部是平均海拔四五千米[4] 的青藏高原,所以半岛上的大多数河流水流湍急,可建设水电工程。
湄公河湄公河(Mekong River),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世界第九大长河;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
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
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总程度长2139公里。
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源自中国境内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始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总长4180公里,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公里.湄公河长2668公里,其中约1200公里为国界河,包括中缅,缅老,老泰各段界河;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633亿立方米,居东南亚各河首位。
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缅甸的第一大河。
中国古称大金沙江和丽水。
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叫恩梅开江,发源于中国境内察隅县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国云南境内称之为独龙江),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
萨尔温江萨尔温江(Salween),亚洲东南部河流,又名丹伦江,流经中国的的部分称怒江。
东南亚概况简介

文学方面,东南亚地区的文 学作品丰富多样,如泰国的 古典文学《罗摩衍那》、印 尼的《班基故事》以及越南
的《金云翘传》等。
此外,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和 舞蹈也各具特色,如泰国的 传统音乐和舞蹈、印尼的民 间音乐和舞蹈以及越南的民
歌等。
01
02
03
04
05
03
经济与政治
经济体系
开放型市场经济
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开放型市场经济模式, 鼓励外国投资和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民族与语言
01
东南亚地区有多个民族,每 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民族群体
。
02
主要语言包括印尼语、泰语 、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
语和缅甸语等。
03
这些语言都拥有自己独特的 语法和词汇,体现了该地区
文化的多样性。
宗教信仰
东南亚地区的宗教信仰多种多样。
除了佛教,伊斯兰教也是该地区重要的 宗教信仰,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
与大国关系
东南亚国家在外交上与大国保持平衡关系,既与美国等西方大国保 持密切联系,也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发展友好关系。
国际事务参与
东南亚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为全 球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04
社会与教育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因国家而异,但通常包括社会保险、养老金、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等。这些福利制度旨在 保护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
家庭观念
家庭观念在东南亚文化中非常重要,家庭成员通常会相互支持和照顾。许多国家还设有家庭福利制度,以鼓励家庭成 员之间的相互扶持。
公共设施
东南亚国家的公共设施比较完善,包括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方面。政府通常会提供免费或低廉的 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区域地理东南亚知识点

区域地理东南亚知识点1、位置与自然环境:p 赤道两侧,s—n之间,主要坐落于热带。
2、十字路口的位置①、坐落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②、马六甲海峡是本区的咽喉,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3、地形与河流p 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湄公河平原是本区最大平原,生产稻米。
p ②、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平衡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就是世界火山最少的国家。
4、气候p ①、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p ②、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5、居民和经济①、人口a、世界人口稠密回去之一,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原产在爪哇岛;b、宗教:佛教(泰国将佛教作为国家);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②、经济——农产、矿产a、农产:经济作物较为丰富a、东南亚就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金鸡纳霜等经济作物最小产地b、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
泰国是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国;b、矿产: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知名a、锡矿: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b、石油:印尼、文莱。
印尼现已沦为东南亚关键石油输出国(主要进口日本);6、东南亚——国家地理①、印度尼西亚:※ ※※a、位置:东7区,千岛之国,火山之国。
b、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资源:矿产、地热、森林丰富,石油出口。
d、人口:人口一半在爪哇岛,多改信伊斯兰教e、城市: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f、旅游:巴厘岛就是知名游览区②、“狮子城”——新加坡:※ ※ ※a、边线:赤道附近,°e,东七区;b、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c、城市岛国:地人造奶油仁和,华人多,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交通要道上,港口条件不好,资源贫乏,粮食进口、淡水依靠邻国供给。
②、“狮子城”——新加坡:※ ※ ※d、利用有利条件快速发展经济:a、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b、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生产、电子电器等工业;c、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东南亚地理知识

东南亚地理位置
东南亚位于亚洲与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亚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必经之路,其中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东南亚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
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裂分布。
河流下游多冲击平原河三角洲。
马来群岛上多火山地震,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2.气候特征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雨季,马来群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
3.河流状况
中南半岛河流以南北流向为主,多大河,上游速度快,水能源丰富,中下游水流平缓,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4.矿产资源
东南亚矿产资源丰富,其实锡和石油地位突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锡矿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气候
中南半岛地形结构的特点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加上半岛基部地势较高〔掸邦高原海拔约2000米〕,地形结构形如掌状。
掸邦高原被南北纵行的河流切割,分为几部分。
在湄公河和红河之间的老挝高原,平均海拔1200米。
长山山脉北起老挝高原,南至胡志明市以南,呈向东突出的弧形或S形,山脉在中生代末已准平原化,后又有隆起,今为断层地垒式山地,全部与海岸平行,东侧较陡,西侧较缓。
湄公河与萨尔温江之间为清迈高原,多纵列山脉和纵谷地形,并南延为他念他翁山脉,至克拉地峡处仅宽56公里,这是习惯上马来半岛的北界。
而马来半岛是由数条南北纵向的山地构成,久经侵蚀,高度不大,多为地垒状,并有许多分离的盆地和丘陵地。
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之间为东缅高原,由于接近新褶皱山地,在新地质年代有隆起,萨尔温江深蚀下切,造成深约1000米的大纵谷。
阿拉干山脉,位于半岛西侧,系向西微凸的弧形山脉,因系新褶皱山脉,高度3000米以上。
中南半岛地区除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外,余为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年分三季,即热季〔3~5月〕、雨季〔6~10月〕和凉季〔11~2月〕。
中南半岛的雨量相当丰富,降水量的分布受季风和地形的制约,在盛行东北季风时,那么长山山脉东侧雨量较多;盛行西南季风时,半岛西部的阿拉干山脉西坡雨量丰沛,年降水量达5000毫米;柬埔寨象山南端,年雨量为5473毫米,但在背风侧的柬埔寨平原却只有1000~1500毫米。
马来半岛因接近赤道,三面环海,具有海洋性的赤道雨林型气候,全年气温很高,温差较小。
不过马来半岛的气候,因受季风的影响,大致12~3月东北季风盛行时雨量较多,当西南季风盛行时,因受苏门答腊高山障壁的影响,雨量较少,因此半岛雨量分布,东岸多于西岸;又由于雨量主要受季风影响,东部的降水高峰出现在冬季,而西部那么在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