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力与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六章运动与力课件

沪科版初三物理第六章运动与力课件


3.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一段时间 B、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去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战 马绊倒 E、船浆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
4、平衡状态:————或——状态。
5、平衡力:使物体处于————状态的 两个力(或多个力)。 6、二力平衡的条件: (1)大小————————;
12.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 受到向前的牵引力 ___ (选填 “大于”、“等于”、“小于”)向后的 阻力;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 这是由于乘客具有 _____ 13.将重为4N的足球向上踢出.足球在 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 阻力大小为1N,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 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10.用30牛的力握住重为6牛的矿 泉水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则手与 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 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40牛,则手 与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11.(10无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 的墨水瓶,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 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瓶的吸引力和墨水瓶对 地球的吸引力 D.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 支持力
1.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
如果探测器所受的引力全部消失,那么探 测器将( ) A、沿原路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2.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的(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14.电灯吊在天花板下,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 力的是( )。 A、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 C、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 D、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六章力和运动

拓展: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 汽车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 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例2 如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下列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所受的重力 B、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 解析: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必须同时具备。A选 项中,牵引力与重力不是在同一直线上,B选择项不 符合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选择项中汽车对地面的压 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既不在同一直线上,又不在同 一物体上。 答案C
5.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二力平衡) 6.把一个重为2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 力的作用。若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F1 、F2 则( ) A. F1可能小于F2 B. F1可能等于F2 C. F1一定等于F2 D. F1一定大于F2 (合力)
2、初三升学体育考试不久即将来临,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 和力的知识后,对考试科目之一投掷实心球有以下理解,其中下 列正确的是( ) A、体育考试投掷实心球时,手的推力使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 行 B、投掷实心球时,投掷实心球的力越大,球的惯性就越大, 球也就飞得更远 C、正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如果不受任何力,它将一直运动下 去 D、实心球投掷后,静止在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 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平衡力)

6.1力及其描述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6.1力及其描述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归纳小结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不 同物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后者对它的 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 生形变。
形状改变
想一想:把一本书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桌面会发生形变吗?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形变有的很明显, 有的很微小。
力的作用效果: 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N F=2N
作业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球拍的形状都发 生了改变。这说明什么?网球拍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发生了变化,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我们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排斥、 吸引等都叫做物体之间的作用。
推土机推走泥土 象压跷跷板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一个物体
推土机
作用

另一个物体

渔翁

渔网
运动员

杠铃


跷跷板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19张PPT)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19张PPT)
二、弹簧测力计
原理: 弹簧受到压力或拉力而发生形变,在一定范围内,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就越大。
新知探究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伸得越长的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二、弹簧测力计
新知探究
挂钩
拉杆
2)使用时:
注意:倒挂测量,会使测量值偏大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弹簧测力计
新知探究
3)错误的使用方法
不能倒挂使用
受力没有通过弹簧中心轴线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弹簧测力计
新知探究
____N
___N
___N
0.4
1
1.4
4)读出下面各弹簧秤的示数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弹簧测力计
新知探究
4、其他弹簧测力计
单位
指针
刻度盘
挂钩
拉杆
单位
刻度
弹簧
弹簧封闭在内部
新知探究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弹簧测力计
新知探究
用前三看:一看量程:观察测量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测力计二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三看最小分度值,决定弹簧测力计的精确度
1)使用前:
二、弹簧测力计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新知探究
一会检查: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二会放:测量时,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施力三会看: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四会读:无需估读,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取 哪条刻度线的值
第六章 力和运动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用力分别拉弹簧、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面团;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

六力和运动的关系教学课件PPT

六力和运动的关系教学课件PPT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 状态。
分析:原来静止的物体,失去一切外 力作用时,将___,受外力后 __________;
原来运动的物体,失去一切外力作用 时,将__。
关注初始状态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复习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导入: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 作用.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物 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 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 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 一节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 系.(ke lue)
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 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C.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由于
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4、下列现象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运动员百米赛跑结束后不能立即停 下来 B、中小型汽车司机必须带上安全带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掉 E、投篮,足球入门,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伽利略认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 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 的缘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探 究: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特性

水平木板上铺毛巾

水平木板上铺棉布

水平木板
• 自 题学并指思导 考:给你3分钟时间,自学课本第58页第2个问
••2它、1面 为 __做的__.接为什__的确速__触什么__同保度__面么运_、一 实减.越动接不_高 验小_光?触用_度 成的_滑面手。下 功_光_,推滑,_滑_小而?找_时_车借出__,__受助_应_阻_。到了_控力_阻的斜_制为_力摩面_的零_越擦且_,三_小力让速_个,_小度因_小_还车素_车_每变:_滑,次吗__行?都__得物从_、越体斜将

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正式)

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正式)

第六章 力和运动 ——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 2012.3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一、基本知识自测并复习 (一) 力及其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物体间的 。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3、单位: ,托起一个大苹果的力大约为5N 。

4、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二) 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受力时 ,不受力时 的特性。

2、塑性:变形后不能 的特性。

3、弹力: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

4、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5、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三观察: 和 。

(2)使用时,①要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 。

②在 时才能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 。

(三) 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的 的力。

2、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大小:重力的大小是 。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4、公式: (g= )。

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 的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的 。

5、方向: 。

应用:重垂线。

6、重心:重力的 。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

(四) 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 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的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1)实验方法: 法。

(2)因素:① 大小。

②接触面的 。

3、减小方法(1)变滑动为 。

(2)使两个接触面 。

(3) 压力。

(4) 按触面的粗糙程度。

(五) 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 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 不变的特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

3、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 上;(2)大小 ;(3)方向 ; (4)作用在 上。

二、重点知识理解 (一)对惯性的理解1、对惯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情况下的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的状态如何等因素均无关。

力与运动ppt6 人教版

力与运动ppt6 人教版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这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3)图甲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 . 压力是否有关
(4)在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 木块运动应保持匀速,实际很难控制,且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练习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 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 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使,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 N ;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 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0.6 N ; 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 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为 0.6 N 。
F G
考点(五)力的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例5、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D ) A.桨划水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练习: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栏杆时,栏杆未动,运动员却 远离栏杆而去;运动员离开栏杆后,并没有再用力蹬冰面,但仍能 滑得很远。要解释此现象,可利用的力学知识或遵循的物理规律有 (只需写两条): (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三、重力
考点1.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正确理解
物体受到重力是因为它有质量,没有质量,就不会有重力作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C、“g=G/m”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 且是一个恒定的值 D、上述说法都正确

《力和运动》课件

《力和运动》课件

速度和加速度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速度变化的量
详细描述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来计算。加 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 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运动
总结词
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状态
详细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匀加速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加速度沿直 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和时间有关,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与初速度、加速度
力的单位和符号
总结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详细描述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牛顿是一个导出单位,根据国际单位制的规定,力的单位等于质量 单位千克、加速度单位米每秒平方的乘积。力的符号为N,表示牛顿。
力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力的性质和效果,可以将力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同类型。
静摩擦力的特点
静摩擦力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涉及到静 摩擦力,例如推箱子、拉桌子等。
静摩擦力只在物体开始滑动之前存在 ,当物体开始滑动时,静摩擦力会转 变为滑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定义
动摩擦力是在两个相对滑动的物 体之间产生的阻力,当一个物体 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动摩擦
力会阻碍这种相对运动。
详细描述
多力平衡的条件是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在 这种情况下,物体可以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也可以处于匀速转动状态。
力的平衡的应用
总结词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桥梁、建筑、车辆等的设计和制造。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利用力的平衡原理,可以设计出更 加稳定、安全的结构和装置,提高工程质量 和安全性能。同时,理解力的平衡原理也有 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车辆的悬挂系统、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力与运动
一、交流讨论
1、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告诉我们: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动或 停止运动。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 2、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通过实验说明。 3、你能用现实实验并通过合理假设,来验证牛顿第一定 律吗?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什么? 4、请描述一下当你坐在行驶汽车里,当汽车速度增加、 速度减小(或突然刹车)、 左转弯、右转弯等时刻的感 觉。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5、惯性有什么特点?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6、举例说明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例子。
5)(08江苏南京)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7 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6)(08江苏泰州)对于下列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 性来解释的是 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 C.同一跳远运动员,“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 的距离大 D.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
当堂检测: 1.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 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2.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 由于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 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7)(08江苏无锡)如图,一位老人正在打门球,被打 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对“门球会慢慢停下来” 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门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 力的作用 C.门球的惯性逐渐消失 D.门球所受到的摩擦阻 力大于它的惯性
8)(08海南)获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研究方法 是: A.只用推理 B.只用实验 c.数学推导 D.实验和推理
7、 我国交通安全法规规定:机动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当速度达到100——,行车间距不得少于100m。 机动车制动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机动车具有—— 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8、被运动员一脚踢出去的足球,还会在空中飞行一段 时间,这是由于_________;又由于足球在运动中 受到____力和_________力作用,使它的_____ 不断改变。
3、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一段时间 B、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去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 战马绊倒 4)(08江苏南京)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 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2、用力踢出的足球,在空中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是 因为( )
A、足球受惯性作用 C、足球具有惯性 B、足球受惯性力的作用 D、踢力的作用
3、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一段时间 B、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去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E、船浆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
5、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速助跑
6、 下列对汽车行驶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汽车就越难停下 B、刹车后,由于摩擦力减小,因而汽车速度逐渐减小 C、汽车行驶速度、车距、路面情况等均是影响交通安 全的因素 D、只要后面的汽车的速度小于前面的,就无需对车距 加以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